|
《一沙一世界》 作者: 蒋光宇 善良在传递中释放能量 19世纪末,在英国的乡下,有位绅士带着他的孩子到河边野餐。由于不留神,孩子意外地掉到水流湍急的河水里,众人一时惊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有个叫弗莱明的乡下小孩子,奋不顾身地跳进河水中,三两下便将小孩救了上来。 绅士十分感激弗莱明的英勇行为,便留下一个承诺:愿意负担他一生所有的学习费用。 由于绅士的资助,弗莱明学业有成,后来在一所知名的大学搞医学研究工作,负责进行有关培养细菌的科学实验。 当时的医学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弗莱明负责的细菌培养工作十分艰难,时常因为细菌保存温度的控制不当,而导致培养皿中的培养液发霉,而培养液一旦发霉,就要全部丢弃,还得重新再做一次实验。每逢遇到这种情况,弗莱明的同事们难免满腹牢骚、怨天尤人。但弗莱明的态度则不一样,他不是将发霉的培养液丢弃了事,而是不断地用显微镜观察已经发霉的培养液。他决心把前因后果弄个水落石出。 经过不断地研究,弗莱明终于在显微镜下清楚地看到了侵入培养皿的霉菌,是如何不停地吞噬培养液中的细菌。弗莱明从中得到灵感,于1929年,在一个个被实验室同事舍弃不要的培养皿中,成功地提炼出可以对抗致命病菌的“盘尼西林”,也就是至今仍被临床治疗广泛应用的“青霉素”。 “青霉素”诞生不久,英国首相丘吉尔不幸患上了在当时足以使人致命的肺炎,众医生束手无策。有人向他建议,用新发明的“青霉素”试一试,这可能对治疗他的肺炎有显著的疗效。 一向固执的丘吉尔不为所动,坚决反对,说自己不愿成为试验新药的白老鼠。但当丘吉尔得知发明“青霉素”的学者原来是早年将自己从河水中救出的弗莱明之后,态度大变,高兴地说:“如果是他,我愿意试一试。毕竟在我小的时候,他曾从河水中救过我。我想这一次,他应该不至于害死我才对。” 从挫折中找到拯救世人良药的弗莱明,再次救了丘吉尔一命;而丘吉尔在二次大战期间,领导欧洲盟军,成功地遏制了法西斯纳粹称霸世界的野心。 这个故事讲的是善良在人们的传递中不断升华的过程,也是善良在人们的传递中释放越来越大的能量的过程。弗莱明从河水中救了丘吉尔的命,不然,恐怕也就没有日后的丘吉尔首相。丘吉尔的父亲资助了弗莱明的学业,不然,恐怕也就没有了拯救千千万万病人的“青霉素”。弗莱明从肺炎的死亡线上又一次救了丘吉尔的命,不然,恐怕就没有丘吉尔领导的欧洲盟军。不用多说,丘吉尔为二战的胜利和人类和平做出了贡献。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人们在善良的相互传递中得到好处,在互相帮助中不断前进,在互相支持中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 拥抱对手 有一次,早稻田实业学校的校队与另一所高中校队进行棒球比赛。那时,王贞治是早稻田实业学校队的队员。比赛中,他的手上起了一个血泡,但没有吱声,仍旧上了场,由于用力过猛,血泡破裂,更加疼痛。 队友发现了球上的血迹,跑了过来,问他:“怎么,手破了?还能投吗?” 王贞治装作若无其事地回答:“没什么,只是破了一点点皮。” 他不顾疼痛,继续参赛,而且每球都控制得恰到好处,最终以4∶0战胜了对手。比赛结束,他高兴极了,又蹦又跳,把手套抛向天空,口中喊道:“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我们在东京压倒群雄!” 事后,哥哥王铁成却责备他说:“你那天的表现真是太糟糕了!” 他莫名其妙地问哥哥:“怎么了?” 哥哥说:“你想过没有,你打赢了,很高兴,得意忘形;而对手呢,他们失败了,心里会好受吗?你抛手套,高声呼喊,客观上就相当于当众羞辱对手,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希望你以后在胜利后一定要顾及对手的情感!” 哥哥的严厉批评,使王贞治的心灵受到震撼。如果在击败对手后忘乎所以,不经意地伤害了对手的尊严,的确就像在对手的伤口上撒盐。 一个不尊重对手的人,不可能赢得对手们的尊重。王贞治提醒自己,应该记住一句有益的箴言:任何事业都是三分做事,七分做人。 大难大事看担当,临喜临怒看涵养。胜利后的喜悦是人之常情,但不可太过分。从那次比赛之后,王贞治再也没有当着对手的面过分地宣泄胜利后的喜悦,而是非常注意尊重自己的对手,直到他被誉为世界棒球王之后也没有丝毫的骄傲。 1980年11月16日,王贞治的告别赛在日本九州熊本的藤崎棒球场进行。 比赛开始后,投手投来一个稳稳当当的球,王贞治准确而有力地把它击中,然后,做最后一次环跑各垒。当他跑过2垒,奔向3垒时,只见对方——虎队球员席上的球员全部离开了座位,整齐地排成一队,随即球场上的球员也都跑过去,大家都站定立正。 王贞治很快就明白了,对手们是在帮他画着运动生涯的圆满句号。于是,他迎上前,同自己的对手一一握手,紧紧拥抱。他眼含热泪、发自内心地感谢自己的对手,激动地说:“对手不是对头,而是伙伴,是老师,是挚友。没有对手就没有我的进步,没有对手就没有我的荣誉。” 对手们也都很感动,深深地佩服王贞治。这固然是因为他有精湛球艺和辉煌成就,但更是因为他有尊重对手的高尚人品。 一个有成就的人,他的人品比他的才能更具有令人心悦诚服的力量。 妙用失误 有一次,古埃及国王胡夫举行盛大的国宴,厨工们忙得团团转。一名小厨工不慎将刚炼好的一盆羊油打翻在灶边,吓得他急急忙忙用手把混有羊油的炭灰一把一把地捧起来扔到外边去。扔完后赶紧洗手,手上竟出现滑溜溜、黏糊糊的东西,而且洗后的手特别干净。 小厨工发现这个秘密后,便悄悄地把扔掉的羊油炭灰捡回来,供大家使用,结果每个厨工都洗得又白又净。 后来,国王胡夫发现厨工们的手和脸洁白干净,没有了以往的油垢,便盘问起来。小厨工如实道出了原委。国王胡夫试后赞不绝口。很快,这个发现便在埃及全国推广开来,并传到了希腊和罗马。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人们研制出了流行世界的肥皂。 1885年,亚特兰大市一个名叫潘伯顿的业余药剂师以柯拉树叶和柯拉树籽为基本原料,经过多次的试验,制成了一种具有兴奋作用的健脑药汁。这便是美国最初上市的可口可乐。但可口可乐的销量很低,潘伯顿也非常焦急。 有一天,一位头痛难忍的病人请求服用健脑药汁。店员在配药时,本应向瓶内注入自来水,实际上却误注了苏打水。病人一饮而尽。待店员醒悟过来感到束手无策之时,病人的头痛却止住了。店员禁不住连声称“妙”。 潘伯顿颇受启发,立即往健脑药汁中加入一定量的苏打水,并在“包治神经百病”的广告旁边,添上了“芳醇可口、益气壮神”等赞语。可口可乐奇迹般地从一种药剂,摇身一变而成为风行世界的上等饮料,其销量与日俱增。 有一个德国工人,在生产书写纸时不小心弄错了配方,生产出一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他被扣工资、罚奖金,最后还遭到解雇。正当他灰心丧气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提醒他,让他仔细想一想,能否从失误中找到有用的东西。于是,他很快认识到,这批纸虽然不能做书写用纸,但是吸水性能相当好,可用来吸干器具上的水。于是,他将这批纸切成小块,取名“吸水纸”,投到市场后,相当抢手。后来,他申请了专利,成了大富翁。 在探索和创新的道路上,失误是不可能避免的。只有什么也不干的人,才不会有失误。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失误是特殊的教育,是宝贵的经验,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往成功的阶梯。这些,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此外,失误还有容易被忽视和特别值得强调的意义:失误的结果,并不都是废物或恶果;有些失误的结果,是歪打正着可以妙用的宝贝。道理很简单,有些宝贝放错了地方,也就成了废物;有些废物放对了地方,也会成为宝贝。失误,就像一盆婴儿用过的洗澡水。当我们倒掉洗澡水的时候,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地将婴儿也一起扔掉。 妙用失误,不禁使人联想到千年伟人马克思的一句话:“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