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哲学理论革命的年代
革命的年代

作者: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第十一章 劳动贫民




  第一个工厂主人,就像殖民地的种植园主人生活在他们的奴隶中那样,生活在自己
的工厂里,他一个人要面对成百个工人,而里昂的破坏活动,就像是圣多明各的那种暴
动……威胁社会的野蛮人既不在高加索,也不在蒙古草原,而是在我们工业城市的郊
区……中产阶级应认清这种局势的性质;他应当知道他是站在何处。
                  ——吉拉丹,《辩论报》1831年12月8日
  想要做官掌权,
  总得被大氅,挂绶带。
  我们为你们大人物纺纱织布,
  死后却不包裹尸布就草草掩埋。
  我们是织布工,
  却赤身裸体,无遮无盖。
  你们的统治行将结束,
  我们掌权的日子就要到来。
  我们为旧世界织好了裹尸布,
  造反的吼声已响彻天外。
  我们是织工,
  从此衣冠整齐,有穿有戴。
                  ——里昂丝织工人歌谣
   
1
  那些发现自己正处在资本主义社会道路上的贫民来说,在他们面前展现出三种可能
性,而且他们在当时仍难以进入的传统社会领域内,再也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三种可
能性是:他们可以争取成为资产阶级;或让自己忍受折磨;或起而造反。
  如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的那样,第一条道路对那些身无分文得以赚取财产或接受教
育的人来说,不仅实行起来有困难,而且也颇令人厌恶。纯功利式的个人主义社会行为
制度,秉持的信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种理论上看似合理的
丛林竞争法则,在成长于传统社会之人的眼中,无异于淫乱的魔鬼。1844年,绝望的西
利西亚麻布手织工,为了与自己的命运抗争,发动了一场失败的起义。起义工人中有人
说道:“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发明了各种巧妙无比的技巧,用来削弱和破坏别人的生
计。唉!但再也没有人会想到《圣经》第七条戒律的训示:你不能偷盗。他们也没记住
路德(Luther)对这一条戒律的评注,路德说:我们应当敬畏上帝,我们不能拿走邻居
的钱财,不能用假货和欺诈的交易去获取钱财,相反,我们应当帮助邻人保护并增加其
生计和财产。”这段话代表了所有发现自己简直是被地狱的力量拖入深渊之人的所有心
声。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富人常给穷人以施舍,而穷人过着极简朴的生活,因为在
那时,下层人不像他们今天那样,很少需要夸耀用的衣着和打扮。”)但即使这么卑微
的地位,如今也被剥夺了。
  因此,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抵制,即使经过最合理的计划,也少不了野蛮的行为。
以济贫税救助低薪劳工的“斯平汉姆兰”制度,由乡绅主导实行,并深受劳工依赖,虽
然经济学上对这种制度的反对已成定论。作为缓和贫困的一种方式,基督徒式的施舍毫
无助益,就像在大量兴办慈善事业的教皇国家可以见到的那样。但它不仅在传统的富人
当中普受欢迎,而且也在传统的穷人当中普受欢迎。富人把它看作防止邪恶平权的手段
(这种平权观念是“那些坚持自然创造的众人都是平等的,而社会差别纯粹只有在公共
效益中才能找到”的梦想家所提出的);而穷人深信,他们有权获取富人餐桌上的面包
屑。在英国,有一道鸿沟把互助会(Friendly Society)中产阶级提倡者和贫民分隔开
来,前者认为互助会完全是个人自助的一种形式;而后者还把它们当作、并且根本常常
当作是举行欢乐聚会、仪式、宗教祭典和庆祝活动的社会团体,这对互助会的健全是有
害的。
  甚至连资产阶级也认为,在这些方面,纯粹自由竞争并未给他带来实际好处,因而
加以反对,这使那种抵制更为强化。谁也不比顽强的美国农场主人和工厂主人更热心于
个人奋斗精神,没有一部宪法像美国宪法那样——或者他们的法学家直到我们这个世纪
以前还认为的那样——反对类似联邦童工立法那种对自由的干预。但是如我们所见,却
也没有谁比他们更坚定地致力于对其实业的“人为”保护。新式机械是私人企业和自由
竞争的主要好处之一。但是,不仅劳工卢德派奋起捣毁机器,当地的小商人和农民也同
情他们,因为他们也认为改革者破坏了他们的生计,而政府则不得不于1830年发出措词
严厉的通告,指出“机器应像其他任何形式的财产那样,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资产阶
级自由派深具信心的堡垒之外,新兴企业家怀着动摇和疑惑的心惰,着手完成他们破坏
社会和道德秩序的历史任务,这更加强了穷人的信念。
  当然,也有一些劳动者极力跻身于中产阶级,或者至少是遵循节俭、自助和自我改
善的训诫。在中产阶级激进主义的道德和说教读物、戒酒运动和致力传道的新教当中,
随处可见把斯迈尔斯视为其荷马的那类人,而事实上,这样的团体吸引了或许还鼓励了
雄心勃勃的年轻人。1843年创立的罗顿节欲院(Royton Temperance Seminary,局限于
小伙子,大部分是棉纺织工人,他们发誓戒酒、不赌博,并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在
20年里培养了五个纺纱厂老板、一名教师、两名俄国棉纺厂经理,“和不少取得诸如经
理、监工、机械工工头、合格校长之类的体面职位,或变成体面的店铺老板。”显然,
在盎格鲁-撒克逊世界以外,这种现象不那么普遍,在那些地区,工人阶级以外的道路
(除了移民)要狭窄得多,即使在英国,这样的道路也不特别宽广;而激进中产阶级对
熟练工人的道德和理智影响,也要小一些。
  另一方面,显然有更多人面临他们无法理解的社会灾难,遭受贫困和剥削,麇集于
凄凉污秽的贫民窟或正在扩大的小规模工业复合村,因而陷于道德沦丧。失去了传统制
度和行为指南之后,人们怎能不沦人以权宜之计临时糊口的深渊呢?许多家庭在每周发
薪日之前,不得不把他们的毛毯典当出去(1855年,典当给利物浦当铺老板的所有物品
中,有60%价值在五先令以下,27%在二先令六便士以下);而酒精则是摆脱曼彻斯特、
里尔或博里纳日(Borinage)等工业大城的捷径。酗酒大众几乎已成为轻率失控的工业
化和城市化的伴生现象,“酒瘟”开始在全欧洲蔓延。也许那个时代无数感叹酗酒日益
严重、妓女或男女淫乱日益败德之人,有些夸大其词。不过,1840年左右,在英国、爱
尔兰和德国,有计划的戒酒宣传突然大增,有中产阶级的,也有工人阶级的,这种情形
显示,对世风日下的担忧既非学究专属,也不限于任何单一阶级。其直接成就十分短暂,
但在该世纪的其余时间,不管是开明的雇主还是劳工运动,对烈酒的厌恶仍然是共同的。
(这种厌恶并不适用于啤酒、葡萄酒或已成为人们日常惯用饮食的其他饮料。这种运动
以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为主力。)
  但是,悲叹新兴城市和工业区贫民世风日下的同时代人,当然并不是在夸大其词。
而这些事件加在一起,使得情况更加恶劣。城镇和工业区在没有计划和监管的情况下迅
速发展,一些最起码的城市生活服务设施,例如,街道的清扫、饮用水供应、卫生,更
别提工人阶级的住房了,都完全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这种城市状况恶化的最明显后
果,便是传染性疾病再度出现(主要是水源性传染病)、广泛流行,特别是霍乱。霍乱
从1831年起再度征服欧洲,并在1832年横扫从马赛到圣彼得堡的欧洲大陆,后来还曾再
度爆发。举一个例子来说,在格拉斯哥,“1818年前,斑疹伤寒并未被当做什么流行疾
病而引起注意”。此后,斑疹伤寒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至19世纪30年代,该城有两种主
要流行病(斑疹伤寒和霍乱),19世纪40年代有三种(斑疹伤寒、霍乱和回归热),19
世纪50年代上半期两种,一直到一整代人忽视城市卫生的情况改善为止。忽视城市卫生
的可怕后果,又因为中产阶级和统治阶级未曾亲身感受,而更显严重。本书所论时期的
城市发展,以飞快的速度将不同阶级隔离开来,新兴的劳动贫民,被推入政府、商业中
心以及新辟的资产阶级专门住宅区之外,溺陷于黑暗的苦难深渊。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
的欧洲各大城市,几乎被普遍地划分为“豪华”的西区和“贫穷”的东区。(“迫使工
人迁出巴黎市中心,一般而言,都对他们的行为举止和道德产生了令人悲叹的影响。在
旧时,他们通常住在建筑物的上层,其下层由商人和相对来说属小康阶级的其他成员占
用。在同一幢建筑物中赁屋而居的人,产生了一种团结友爱的精神。邻居在小事上互相
帮助,工人生病或失业时,也可以在楼中邻里找到援手。另一方面,一种身为人的尊严
感,也始终规范着工人阶级的行为。”)除了劳工自己主动兴办的设施外,在这些新兴
的劳工聚居区里,除了酒馆,或许还包括小教堂,此外根本没有公共设施。一直要等到
1848年后,当新的流行疾病从贫民窟蔓延出来,开始造成富人的死亡;以及在贫民窟中
长大的绝望群众,以社会革命吓坏了当权者的时候,有计划的城市改建和改善才开始进
行。
  酗酒还不是世风日下的惟一象征,杀婴、卖淫、自杀和精神错乱等社会现象,都与
这场社会和经济的大灾难有关。这项发现主要得感谢当时代人对我们今日称为社会医学
所进行的开拓性工作。(我们对那个时代[及随后的改进〕的了解,大多归功于许许多
多的医生,他们与资产阶级舆论普遍的自鸣得意和强硬态度适形成鲜明对照。此外,维
勒梅和《公共卫生年鉴》[Annales d’Hygiene Publique,1829年〕的英国撰稿人——
凯伊〔Kay〕、撒克拉[Thackrah]、西蒙[Simon〕、盖斯克尔[Gaskell]和法尔[
Farr],还有德国的几个人,都值得我们给乎更广泛的纪念。)刑事犯罪和日益增多而
且经常是无目的的暴力犯罪,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暴力犯罪是个人对威胁着要吞噬驯
服者的力量的盲目宣泄。盛行于此时的天启教派、神秘教派和其他形形色色的迷信(参
见第十二章),处处表明:对毁灭人类的社会大震动,人们表现出类似的无能为力。例
如,霍乱的流行在信奉天主教的马赛以及信奉新教的威尔士,都同样造成了宗教复兴。
  在社会行为的各种扭曲形式之间,有一点是共同的,而且恰好都与“自助行动”有
关。这些形式都是逃脱贫民劳工命运的企图,或者至多是接受或忘记贫困和羞辱的企图。
那些相信来世的人、酒鬼、小盗贼、精神病患者、流浪乞丐,或雄心勃勃的小业主,都
对其集体状况视而不见,并且(小业主除外)都对采取集体行动的能力漠不关心。在这
一时期的历史上,这种群众性的冷漠态度所起的作用,比人们经常认定的大得多。下述
的那种情况绝非偶然:技术最不熟练、受教育最少、最无组织性、因而也最没希望的贫
民,在当时和后来都是政治态度最冷漠的人。在1848年普鲁士哈勒(Halle)城的选举
中,有81%的独立手工业师傅和71%的石匠、木匠和其他熟练建筑工人参加投票,而在
工厂和铁路工人、雇工和家庭代工当中,只有46%的人参加投票。
   
2
  逃避和失败之外的另一选择就是暴动。当劳动贫民,特别是已成为贫民核心的工业
无产阶级面临这种局面的时候,暴动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实际上是迫不得已的。19世纪
上半叶,出现劳工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而且实际上是群众性的社会革命骚动,是不可
避免的事。1848年革命便是其直接后果。
  1815-1848年间的劳动贫民处境,着实令人震惊,这一点是任何通情达理的观察家
都无法否认的,而这样的人所在多有。众人普遍认定,贫民的处境正在日渐恶化。在英
国,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便是基于这样的假定,认为人口的增长必然会超过生活所需的
增长,并得到李嘉图派经济学家的支持。那些对工人阶级前景持乐观看法的人,比抱悲
观看法的人少一点,才能也要差一些。在19世纪30年代的德国,至少有14种不同的出版
物,是以人民的日渐贫困作为讨论主题。而且,关于“日益贫困和食物短缺的抱怨”是
否得到证实的问题,也被提出来作为学术奖励的论文题目。16位竞争者中,有10位认为
已得到证实,只有两位认为这些抱怨没有得到证实。从这类意见占有的压倒性多数,便
可看出贫民普遍陷于令人绝望的苦难之中。
  无疑,乡村实际存在的贫困状况,显然是最糟糕的,特别是在无地的工资劳动者,
乡村家庭作坊工人,当然还有拥有土地但很贫困的农民,或靠贫瘠土地生活的那些人中
间。那些发生在1789年、1795年、1817年、1832年、1847年的歉收,仍然造成实际的饥
荒,就算没有额外灾难的干预,诸如破坏了西利西亚家庭亚麻工业基础的英国棉纺织品
竞争,情况也是如此。1813年的伦巴底歉收,造成许多人仅靠吃肥料、干草、豆叶和野
果制的面饼维持生命。甚至在瑞士这样的稳定国家里,像1817年那样的歉收年,也会造
成实际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的惨况。与爱尔兰饥荒的大灾难比起来,1846-1848年的
欧洲大陆饥民也显得黯然失色,但这样的饥荒已经够现实的了。在普鲁士的东部和西部
(1847年),三分之一的居民已没面包可吃,仅靠马铃薯维生。在德国中部山区,简朴、
贫穷的制造业村庄里,男男女女坐在圆木和长凳上,很少有帘子或桌巾,因没玻璃杯而
用陶器或锡杯喝水,居民已有点习惯了马铃薯饮食和谈咖啡。在饥馑期间,救济工作者
不得不教居民吃他们提供的豌豆和稀粥。因饥饿而产生的斑疹、伤寒,在佛兰德斯和西
利西亚的乡村肆虐,在那里,农村的麻布织工与近代工业进行着注定要失败的斗争。
  但事实上,除去爱尔兰那样的全面灾难之外,吸引大多数人注意的苦难——许多人
都认为程度日益加重——是城市和工业区的苦难,那里的贫民不像农村那般消极地挨饿,
也不像他们那么不显眼。他们的实际收入是否下降,仍是历史上有争论的问题,尽管如
我们所见,城市贫民的一般处境无疑是恶化了。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种类的工人之间,
以及各个经济时期之间,情况千差万别,再加上统计数据方面的缺陷,使这些问题很难
得出肯定的答案。不过在1848年以前(英国也许在1844年以前),任何显著的普遍改善
都不曾发生,而富人和穷人之间的鸿沟,肯定是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当罗思柴尔德
伯爵夫人佩戴价值150万法郎的珠宝出席奥尔良公爵的化装舞会时(1842年),正是布
赖特(John Bright)这样描述罗奇代尔妇女的时候:“2000名妇女和少女唱着圣歌走
过街道,这是非常独特、非常令人吃惊的场面。这支奇异的队伍走近了,她们是可怕的
饥民,面包被狼吞虎咽地吞食下去,其状难以形容,即使那些面包上几乎沾满了泥土,
也会被当作美食吞食下去。”
  事实上,在欧洲广大地区,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可能都有某种程度的普遍恶化。不
仅(如我们所见)城市设施和社会服务无法与城市轻率而又无计划的发展同步,在1815
年到铁路时代来临之前,货币工资(经常是实际工资)趋于下降,许多大城市的食品生
产和运输价格也随之下降。那个时代马尔萨斯主义者的悲观论调,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时
间差之上。但除了这种时间差之外,光是饮食习惯从前工业时期的传统三餐,变为城市
化和工业化时期的不加重视或无钱购买,就足以导致营养恶化,恰如城市生活和工作条
件很可能导致健康恶化一样。工业人口和农业人口(而且当然也是上层、中等和工人各
阶级之间)在身体和健康上的特大差异,显然都是因为这一原因。法国和英国的统计学
家,特别重视研究这一课题。19世纪40年代,维尔特郡(Wiltshire)和拉特兰
(Rutland)乡村雇工(未必是一个饱足的阶级)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要比曼彻斯
特和利物浦劳工的预期寿命高一倍,但那时,仅举一个例子来说,“直到刀剪行业改用
蒸汽动力之前,亦即直到18世纪末,在谢菲尔德(Sheffield)刀剪业中,还不知道什
么叫做磨工病。”但到了1842年,因罹患这种疾病而翻肠呕吐的磨刀工比例,30多岁年
龄层中有50%的人,40多岁有79%,50岁以上更达100%。
  此外,经济上的变化使广大劳工阶层发生了转移或取代,这种变化有时对他们有利,
但更多时候是使他们感到悲哀。广大居民群众因尚未被新的工业部门或城市吸收,仍旧
永远处在一个贫困无告的底层,甚至更多的群众,被周期性的危机推向失业深渊,这种
危机几乎还不曾为人所认识,它们既是暂时性的,也是反复发生的。一次这样的经济萧
条,可以使博尔顿(1842年)或鲁贝(Roubaix,1847年)三分之二的纺织工人失去工
作。20%的诺丁汉(Norttingham)居民,三分之一的佩斯利(Paisley)人口,实际上
可能都是贫民。像英国宪章主义那类运动,因其政治上的软弱性,会一次又一次地遭受
失败;但一次又一次的严重饥荒——压在千百万劳动贫民身上不堪忍受的重负——又将
使它一次次复活。
  在这些一般性的冲击之外,还要加上特殊类型劳动贫民所面对的特殊灾难。如我们
所见,在工业革命初期,并没有把所有劳工都推进机械化的工厂中。相反,在少数已机
械化和大规模生产的地区周围,增加了许多前工业革命的手工业者、某些种类的技术工
人,以及家庭和作坊的劳工大军,工业革命常常改善了他们的处境,特别是在劳动力长
期短缺的战争期间。19世纪20和30年代,机器和市场的无情发展,开始把他们甩到一旁。
在这样的过程中,独立人变成了依附者,人则变成了“人手”。在经常是极其苛刻的条
件下,产生了许许多多丧失社会地位、贫困无告,以及忍饥挨饿的人群——手织工、网
状织物编织工等等——他们的处境甚至使多数铁石心肠的经济学家都感到恐惧。这些人
并不是技术不熟练或愚昧无知的下等人。类似在19世纪30年代被搞得七零八落的诺里奇
(Norwich)和邓弗姆林(Dunfermline)织工,过去通过谈判确定的“价目单”已变成
废纸片的伦敦家具制作工,已沉沦于血汗和工场泥淖、变成流浪无产者的欧洲大陆技术
工人,以及已丧失其独立性的手工业者等等,这些人都曾经是技术最熟练、教育程度最
高、最能自立的工人,是劳动人民的精英。(1840年,在195名格洛斯特郡成年织工中,
只有15人既不能读,也不会写;但1842年,在兰开夏、柴郡和斯塔福德郡逮捕的暴乱者
中,只有13%的人可以好好读写,32%的人读写不全。)他们不知道,他们周围到底发
生了什么事。很自然,他们会寻求出路,甚至更自然的是,他们会抗议。(“我们的工
人人口中,约有三分之—……是织工和雇工,他们的平均所得如无教区补助,根本不足
以养家糊口。这一群人,在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体体面面的,受人尊敬的,现
在却饱受工资下降之苦和时代之难。特别是为了这群贫困伙伴,我愿意推荐这种合作制
度。”F.Baker,First Lecture on Co-operation,Bolton 1830年。)
  在物质上,新兴的工业无产阶级可能多少有所改善。但同时他们却是不自由的,要
在老板或监工的强力控制下,忍受极其严苛的纪律管束,他们得不到法律援助来对付老
板监工,因为公共保护才刚刚起步。他们不得不在老板规定的钟点和轮班时间工作,接
受老板为了加强或增加利润而施行的惩罚和罚款。在一些闭塞的地区和行业中,他们不
得不在老板的商店里购物,还常常得被迫领取实物工资(这样可使厚颜无耻的雇主赚取
更多利润),或住在老板提供的房子里。无疑,农村小伙子或许会认为这种生活比起他
们的父辈,依赖性可能小一点,情况或许还要好一些;而在欧洲大陆那种带有强烈家长
制传统的行业里,老板的专横,至少部分被安全感、教育以及有时提供的福利设施所抵
消。但对自由人来说,进入这样的工厂充当一个“人手”,无异于陷入一种奴隶状态,
因此除非快要饿死,否则他们都宁可避而远之。即使进了工厂,他们在抵制严厉纪律方
面,也要比女工和童工顽强得多。所以工厂主人多半倾向于招收女工和童工,当然,在
19世纪30和40年代的部分时间里,即使是工厂里的无产阶级,他们的物质状态也趋于恶
化。
  不管劳动贫民的实际状况如何,毫无疑问的,他们当中每一个稍会思考的人——即
那些不接受穷人命该受苦受难、不相信命运无法改变的人——都认为:劳工是受到富人
的剥削才变得穷困,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而穷人受苦就是因为富人受益。资
产阶级的社会机制,根本就是残酷不公而且不合人道。《兰开夏合作者》(Lancashire 
Co-operator)一书写道:“没有劳动就没有财富。工人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是谁种植、
饲养了一切食品之源?是吃得半饱的穷苦劳工。是谁建造了被不事劳动和不事生产的富
人所占有的房屋、仓库和宫殿?是工人。是谁纺出了所有纱线和织出了所有布匹?是纺
纱工和织布工。”然而,“劳工始终是穷人和赤贫者,而那些不干活的却是有钱人,并
且拥有过分充足的财富。”而绝望的农村雇工(甚至到今天,黑人灵歌歌手还在逐句地
重复吟唱),说得虽没那么清晰,但也许更加深刻:
  如果生命可以用金钱来买的话,
  那么富人可以活,穷人就该死。
   
3
  劳工运动对穷人的呼声做了回应。我们不应把劳工运动和历史上经常可见的集体反
抗相混淆,后者所反对的只是难以忍受的苦难;甚至也不应与已成为劳工特有的罢工或
其他斗争形式相混淆。劳工运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之前。但19世纪劳工运动的
新现象,是阶级觉悟和阶级抱负。“穷人”不再讨好“富人”。一个特定的阶级,劳工、
工人或无产阶级,面对着另一个阶级,雇主或资本家。法国大革命赋予这个新兴阶级信
心,工业革命则使它铭记经常动员的必要性。适当的生活,并不是偶尔的抗议便能实现
的,那种抗议只能恢复早已稳定、但暂时被打乱的社会平衡。它需要的是永远保持警惕、
加强组织并进行活动的“运动”——工会、互助会或合作社、工人阶级学校、报刊或宣
传鼓动。但是,那种不断翻新、快速更动而且几乎吞噬他们的社会变革,促使劳工们以
自身的经验和其与压迫者相抗衡的理想为基础,从全面改造社会这个角度进行思考。合
理的社会应当是合作的,而非竞争的;是集体主义的,而非个人主义的。应该是“社会
主义的”。而且它代表的不是自由社会的永恒理想,而是一种长久而且切实可行的现存
社会替代物。穷人总是把自由社会的理想置诸脑后,只有在个别情况下,他们才会考虑
进行普遍的社会革命。
  这种意义上的工人阶级意识,在1789年,或者说实际上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都尚未
形成。在英国和法国以外的国家,甚至到了1848年,这种意识即使存在,也极为罕见。
但在体现双元革命的这两个国家,在1815-1848年间,特别是在1830年左右,工人阶级
的觉悟的确已经形成。“工人阶级”(Working Class)一词(不同于不那么特定的
“劳工阶层”〔theworking classes]),于滑铁卢战后不久,也许还要更早一些,便
在英国的劳工著作中出现了;而在法国工人阶级的著作中,1830年后,也可看到同样的
句子。在英国,把全国劳工都组织到“总工会”之下的企图,于1818年正式展开,并在
1829-1834年间非常热烈地进行尝试。组织总工会的目的,在于打破特定工人群体的部
门或地域区隔,而将所有工人组织到全国性的团结组织当中。与“总工会”相配合的是
总罢工,在这段时期,它被当作工人阶级的一种观念和一种有计划的战术,班鲍
(William Benbow)在《伟大的国定假日与生产阶层的盛会》(1832年)一书中,曾加
以详细陈述,而宪章派也曾把它视做一种政治方法,认真讨论过。同时,英、法两国知
识分子的讨论,在19世纪20年代既产生了“社会主义”的观念,也创造了这一词汇。它
立即被工人所接受,在法国规模较小(如1832年的巴黎同业公会),在英国程度便大得
多,英国人不久即推动了由欧文领导的广大群众运动,对于这样的运动,欧文个人是难
以胜任的。简言之,到19世纪30年代早期,工人的阶级意识和社会抱负已经形成了。与
他们的雇主在大约相同时期所形成或表现出来的中产阶级意识比较起来,工人阶级的意
识无疑是微弱多了,也不具那样大的效力。但,它们已经出现了。
  无产阶级意识与那种最好是称作雅各宾意识的东西,强有力地结合在一起。雅各宾
意识是指一整套由法国(还有之前的美国)大革命渗透给有思想、有信心的穷人的抱负、
经验、方法和道德观念。就像作为新兴工人阶级,其实际表达方式是“劳工运动”、其
思想体系是“平民合作”一样,作为普通人民、无产阶级,或其他被法国大革命推上历
史舞台的行动者而非纯受难者,其实际表达方式便是民主革命。“外表寒酸的公民和以
前不敢出现在举止高雅者专属场合的人,现在都昂首和富人走在一起。”他们需要尊敬、
承认和平等地位。他们知道这些都可以实现,因为在1793-1794年间,他们已经做到了。
这样的公民并非全是工人,但所有有自觉性的工人却都是这类人。
  无产阶级意识和雅各宾意识相互补充。工人阶级的经验,赋予劳动贫民日常自卫的
主要机构:工会和互助会;以及集体斗争的主要武器:团结一致和进行罢工(其本身又
意味着组织和纪律)。(罢工对工人阶级的存在而言,是非常自发且符合逻辑的结果,
以致大多数的欧洲语言都有各自表示罢工的当地词汇[例如,greve,huelga,sciopero,
zabastovka],而表示其他机构的词汇则常常是互相借用的。)虽然如此,这些发展在
欧洲大陆各国,一般说来还是微弱、不稳定而且限于局部地区;即使在不那么弱、不那
么不稳定和不那么受局限的国家,其范围也受到严格的限制。利用纯工会和互助会模式
的企图,不仅是要替有组织的部分工人争取更高工资,更是为了粉碎整个现存社会,并
建立一个新社会。1829-1834年间,在英国曾进行过这样的尝试;宪章运动期间,又部
分进行过。尝试失败了,并破坏了相当成熟的早期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达半个世纪之
久。把各个工会组织成全国性的合作生产者联盟(如1831-1834年的建筑工人联合会及
其“建筑工人议会”和“建筑工人行会”)的尝试失败了;以其他方式建立全国合作生
产和“公平劳动交易所”的尝试也失败了。那种庞大得足以包罗所有工人的“总工会”,
在尚未被证明比地方工会和行业公会来得强大之前,倒先被证明是软弱又难以运作。虽
然这主要不是因为总工会本身固有的缺陷,而是因为缺乏纪律、组织和领导经验。在宪
章运动期间,总罢工被证明是难以实行的,只有(1824年)那种自发蔓延式的饥民骚动
例外。
  相反,属于雅各宾主义和一般激进主义,但并不特别属于工人阶级的政治鼓动方法
——通过报纸和宣传手册等手段所进行的政治运动、公共集会和游行示威,必要时举行
暴动和起义——被证明是既有效又灵活的。的确,当这类运动目标定得太高,或者把统
治阶级吓得太过分时,它们就容易流于失败。在19世纪20年代那段歇斯底里的时代里,
统治者倾向于调动武装部队来镇压任何重大的游行示威(如1816年镇压伦敦斯帕广场
[Spa Fields]的游行,或1819年曼彻斯特的“彼得卢”[Peterloo]大屠杀,当时有10名
示威者被杀害,几百人受伤)。1838-1848年间,几百万人签名的请愿书,并未使“人
民宪章”更接近于实现。不过,对一个正面较窄的战线而言,政治运动是有效果的。如
果没有这样的运动,就不会有1829年的天主教解放令,不会有1832年的国会改革法,当
然,甚至也不会有针对工厂条件和工作时间所制定的有效立法。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
地发现,组织软弱的工人阶级,利用政治激进主义的鼓动方法弥补了自身的弱点。19世
纪30年代,英格兰北部的“工厂鼓动”(Factories Agitation)弥补了地方工会的弱
点,恰似1834年后,因逐放“托尔普德尔殉难者”所引起的群众性抗议运动,多少可拯
救一下正在土崩瓦解的“总工会”免遭覆灭一样。
  可是,雅各宾传统反过来又从新兴无产阶级所特有的紧密团结和忠诚中汲取了力量,
吸收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性和群众性。无产阶级之所以紧密团结,不仅是因为他们在同样
的处境上忍受贫穷,而且还因为他们的生活就是和许多人一起工作、一起协力,并互相
依存。坚不可摧的团结,是他们的惟一武器,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展示其惟一但具
有决定性意义的资本——无与伦比的集体性。“不准破坏罢工”(或产生类似效果的话)
是——而且一直是——他们道德法典中的第一戒律,破坏团结者(“工贼”〔blackleg〕
一词便带有道德上的“黑色”之意)是他们群体中的犹大。一旦他们形成了哪怕是隐隐
约约的政治意识,他们的游行示威就不再只是偶尔发作的“暴民”愤怒,它是没那么容
易就可以平息下来的。他们是一支活跃的大军。在像谢菲尔德那样的城市里,一旦中产
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斗争,变成地方政治中的主要问题(如19世纪40年代初期),一
个强大稳定的无产阶级集团就会立即出现。到1847年底,在该市议会中已有八名宪章派
代表,而1848年宪章运动的全国性失败,几乎没有对该城市的宪章运动产生任何影响,
那里有一两万人为该年发生的巴黎革命高声欢呼。至1849年,宪章派几乎夺得了该市议
会席位的半数。
  在工人阶级和雅各宾传统之下,有一种更古老的传统基础,使两者都得到加强,那
就是暴动者或绝望者偶尔进行公开抗议的传统。直接行动或骚乱,捣毁机器、商店和富
人房屋,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一般说来,这种骚乱反映了全面饥荒或人们在山穷水尽时
的情绪,例如在受到机器威胁而衰落的手工业中,捣毁机器的浪潮几乎是定期席卷
(1810-1811年和1826年,席卷英国纺织业,19世纪30年代中期和40年代中期,则侵袭
欧洲大陆纺织工业)。有时,如在英格兰,骚乱是有组织的工人施加集体压力的一种公
认形式,它并不代表对机器的敌视,如矿工、某些熟练的纺织工人或刀剪工人,他们结
合了政治上的温和态度和有计划的恐怖行动,以对抗不属于工会的同僚。传统的抗争还
反映了失业工人或饥民的不满。当革命走向成熟之时,由政治意识还不成熟的匹夫所发
动的这类直接行动,可能会转变成一支决定性力量,特别是行动发生在首都或其他政治
敏感地区更是如此。在1830和1848两年,就是这类运动在本来是无关大局的不满发泄那
端,投下一枚巨大砝码,于是抗议遂变成了起义。
   
4
  因此,这一时期的劳工运动在组成上,在其思想观念和纲领上,都不是严格的“无
产阶级”运动,即产业工人和工厂工人的运动,甚至也不是仅限于工资劳动者的运动。
更确切地说,它是代表(主要是城市的)劳动贫民所有势力和倾向的共同战线。这样的
共同战线早已存在,但迟至法国大革命时,其领导和鼓舞力量仍来自自由主义的激进中
产训阶级。如我们所见,是“雅各宾主义”而不是“无套裤汉主义”(而且不管不成熟
无产者的愿望),将它所具有的那种统一性,赋予巴黎的民众传统。但1815年后的新形
势却是,那个共同战线除了针对国王和贵族之外,也愈来愈针对自由中产阶级,并从无
产阶级的行动纲领和意识形态当中,吸取其统一性。尽管当时产业工人阶级和工厂工人
阶级几乎还不存在,而且整体上说,其政治成熟度也远不如其他劳动贫民。穷人和富人
都倾向于把处于“社会中等阶层之下的城市民众”,在政治上划归成“无产阶级”或
“工人阶级”。认为社会现状的确存在着内部矛盾,而且已无法继续下去的看法,正日
渐普遍,凡对此感到忧虑的人,都倾向于社会主义,认为那是惟一经过深思熟虑而且合
乎理智的判断和选择。
  新兴运动的领导权,反映了事物的类似状态。最积极、最富战斗性和最具政治觉醒
的劳动贫民,并非新兴工厂无产阶级,而是技术熟练的手工业者、独立工匠、小规模的
家庭作坊工人和其他生活、工作基本上认同于前工业革命,但却遭受到更大压力的那些
人。最早的工会几乎毫无例外都是由印刷工、制帽工、缝纫工以及类似工人组织而成。
像利兹这样的城市,宪章运动的领导核心——而这是很典型的——是由一位转行到手织
工的细木工、两位熟练印刷工、一位书商和一位梳毛工所组成。采纳欧文先生合作信条
的人,大多数是这类“工匠”、“机械工”和手工工人。最早的德国工人阶级共产主义
者,是云游四方的熟练手工业者——缝纫工、细木工、印刷工等。1848年,巴黎奋起反
抗资本主义者,仍是巴黎近郊圣安东尼(FaubourgSaint-Antoine)老手工业区的居民,
而不是(如1871年的巴黎公社)无产阶级聚居的贝尔维尔(Belleville)居民。直至工
业发展破坏了这些“劳工阶级”的意识堡垒,早期劳工运动的力量才遭到致命打击。例
如,1820-1850年期间,英国工人运动创建了工人阶级自我教育和政治教育机构的稠密
网络——“技工讲习所”、欧文派的“科学堂”和其他机构。至1850年,英国(政治性
质较明显的机构不计)有700个这样的机构,仅约克郡就有151个,另有400间报刊阅览
室。但是,此际它们已呈衰落之势,而且在几十年后,大部分不是消失就是萎靡不振。
  只有一个例外。惟有在英国,新兴无产大众开始组织起来,甚至开始产生自己的领
袖——爱尔兰欧文派棉纺工人多尔蒂(John Doherty Doherty)、矿工赫伯恩(Tommy 
Hepburn)和祖德(Martin Jude)。工人组成了宪章运动的战斗部队,其中不仅包括技
术熟练的工匠和不景气的家庭手工业者,工厂工人也是其主要斗士,有时更是其领导者。
但在英国以外的国家,工厂工人和矿工仍然主要扮演着受害者,而不是行动者。直到该
世纪末,他们才得以参与塑造自己命运的工作。
  劳工运动是自卫组织、抗议组织和革命组织。但对劳动贫民来说,它不仅是一种斗
争工具,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自由的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带给他们任何东西;历史
则使他们脱离了传统的生活,虽然保守派曾徒劳无功地企图让他们维持或恢复那样的生
活。对他们日渐被卷入的生活方式,他们没有什么能力加以改变。但劳工运动却可以,
或更确切地说,劳工为自己铸造的生活方式,那种具有集体性、公共性、战斗性、理想
性和孤立性的生活方式,暗含着这种能力,因为斗争就是其本质。而反过来,运动又赋
予其凝聚的力量和目的。自由主义的神话假定,工会是由一些无意识的鼓动者煽动那些
无责任心的劳工所组成的,但事实上,无责任心的劳工根本很少参加工会,而最有才智、
最称职的工人,才是工会的最坚定支持者。
  在那段时期,这类“劳工世界”高度发展的最佳典范,也许仍然是那些古老的家庭
代工。有像里昂丝绸工人那样的社会群体,他们总是不断造反——1831年起义,1834年
又再次起义,而且还引用米歇莱(Michelet)的话表示:“因为这个世界不会在其阴暗
潮湿的巷子里,把自己改变成另一个充满甜蜜梦幻的道德天堂。”还有类似苏格兰麻纺
工人那样的团体,他们接受共和主义和雅各宾主义的纯净信条,信仰斯维登堡
(Swededs昭瑞典科学家、哲学家兼宗教作家,其宗教思想特色为坚持耶路撒冷教义。)
的异端邪说,他们建有工会图书馆、储蓄银行、技工讲习所、图书馆和科学俱乐部,也
设立画廊、传教场所、戒酒联盟、婴儿学校,甚至还创办花艺协会和文学杂志(邓弗姆
林的《气量计》〔Gasometer]),当然他们也支持宪章运动。阶级意识、战斗性、对
压迫者的仇恨和蔑视,就像他们织布的机器一样,都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除了工资以
外,他们不欠富人任何东西。他们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们的集体创造。
  但是,这种自我组织的无声过程,并不局限于这类比较旧式的工人。也见诸以当地
原有的美以美教会为基础的“工会”之中,见诸诺森伯兰(Northumberland)和达兰的
矿工之中。同时,也可在新兴工业区高度集中的互助会和互济会中看到这种发展,特别
是兰开复地区。1821年,兰开复互济会成员的人口比例(17%),远高出别的郡;1845
年,几乎有半数的秘密共济会分部,设在兰开夏和约克郡。最重要的是,它反映在成千
上万的男、女、小孩身上,他们高举火炬,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地从兰开夏的工业小镇
涌向荒野,去参加宪章派的示威游行;它也反映在新兴的罗奇代尔合作商店身上,这些
商店在19世纪40年代,以极快的速度大肆蔓延。
   
5
  然而,当我们回顾这一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在富人惧怕的劳动贫民力量、笼罩他
们的“共产主义幽灵”和他们实际有组织的力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巨大差距,更别提
新兴工业无产阶级的力量了。他们公开表达抗议的方式,从字面意义来说,是“运动”,
而不是组织。即使以群众性最强、全面性最广的政治运动——宪章运动(1838-1848年)
——为例,将劳动贫民联系在一起的,也仅是少数传统的激进口号,几位强有力的演说
家和如奥康纳那样成了穷人代言人的新闻工作者,以及几份像《北星报》那样的报纸。
反对富人和大人物是他们的共同命运,对此,老战士们回忆说:
  我们有一只叫罗德尼的狗。我的祖父不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她有点稀奇古怪地使人
想起海军上将罗德尼(Rodney)。他在封为贵族之后,就开始敌视人民。有个老女士也
小心翼翼地向我解释说,科贝特和科布登是两个不同的人——科贝特是英雄,而科布登
只是一个中产阶级的拥护者。我记得最久的一幅画——位于华盛顿瓷像不远的样品和版
画旁边——是弗罗斯特(John Frost,1839年在新港起义失败的宪章派领袖)的画像。
该画顶端有一行字指出,它属于“人民之友肖像画画廊”的系列作品之一。画面上方是
顶桂冠,下方则表现出弗罗斯特先生以衣衫褴楼的悲惨流浪者形象呼唤正义。……我们
的参观者中,最常见的是一位跛足的鞋匠……(他)每个星期天早晨都带着一份刚从印
刷机上拿下来墨迹未干的《北星报》,像时钟一样准确地出现在那里,目的是要聆听我
们家人为他和其他人朗读“赛格斯书信”。报纸先要在火前烤干,然后再仔细整齐地剪
下来,以免损坏几乎是神圣产品的每一行字。一切准备就绪后,拉里便平静地抽着短烟
斗,偶尔把烟斗伸进壁炉,像教堂里的信徒那样,全神贯注地静听伟大费格斯的音讯。
  领导或合作的情形相当少见。1834-1835年的“总工会”,野心勃勃地企图将运动
转变成组织,但却可悲又迅速地失败了。最好的情形——在英国和欧洲大陆——便是地
方劳工群体的自发团结,那些如同里昂丝绸工人的劳动贫民,愿意为了生存奋战到死。
使劳工运动凝聚的力量是饥饿、悲惨、仇恨和希望,而使其招致失败的因素,则是组织
的缺乏和末臻成熟。众多穷人的饥饿和绝望,足以使他们奋起抗争,但组织的缺乏和末
臻成熟,则使他们的起义沦为社会秩序的暂时危机。英国的宪章运动如此,欧洲大陆的
1848年革命亦然。在1848年之前,劳动贫民运动尚未发展出等同于1789-1794年革命中
产阶级雅各宾主义那样的东西。
  ------------------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