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哲学理论孤独的狂欢
孤独的狂欢

作者: 吴伯凡


第十一章 网络就是电脑




11.1 “丛林中的豪华汽车”
乔治·吉尔德特意给我们讲述了(见“IssaquahMiracle ”一文)著名的电脑网络大师麦克尔·布奇(Michael Bookey)的一段有趣经历。 1989年,布奇第一次访问位于华盛顿特区艾色魁中学,为的是帮助这个学校建立电 脑系统。这次访问令他想起70年代他对正处于“文革”中的中国的访问。这位在电脑网络 技术上探索了20年的专家来到艾色魁,像是进入到一个与现代世界绝缘,有着古怪风俗的 部落。在这里,唯一代表现代技术的是一个充斥着各种已经过时的电脑,而且大部分已经损 坏。 随后他了解到,为了改变学校在电脑设施方面的这种落后面貌,华盛顿特区已经投票决 定花270万美元作为更新设备的费用。学校方面由于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就决定把这笔 钱平均分发给教师,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花这笔钱。结果是,他们要的是录相机(VC R),与电脑不兼容的光驱(CD-ROM),以及胡乱挑选的电脑、打印机和其他一些外 围设备。 在布奇看来,学校当局的这种救治办法似乎比它所要救治的病症更有害。 这意味着大量的钱被浪废掉了,使纳税人和学生同他们所处时代的最强大的技术力量更 加疏远。布基想让学校里的当权者明白,最强大的技术不是属于一台台孤立的电脑,而是属 于加入到网络中的电脑。 为了解释网络的真正魔力,布奇让你想象一辆被困在丛林中的小汽车。当你仔细查看这 辆车时,你会发现它的确是一辆非常有用的汽车。在这辆多功能的汽车里,有先进的照明设 备,有床,有无线电通信设施,有磁带播放机,有暖气、空调,有防弹玻璃,有让动物闻风 丧胆的汽笛。当你被这辆汽车的豪华特征深深吸引时,你可能根本不去想,一辆小汽车的真 正魔力只能来自“与柏油路的关联”而不是“与豪华的辅助设备的关联。 在布奇看来,在个人电脑诞生后大约10年时间内, 我们正是像使用这辆丛林中的小汽车那样使用我们的电脑。我们简单地以为它的力量就 表现在处理文字和数据方面。家用电脑最常见的命运是,在买回家一段时间后就被锁进壁橱 里。我们常常意识不到,电脑的绝大部分力量源于“交互联结”(interconnections)。
11.2 “交互连接”——PC的命脉
“交互联结”这一概念的含义不像它听起来的那样简单。要理解它,我们先得懂得吉尔 德经常使用的一对概念:“微观宇宙”(microcosm )与“遥观宇宙”(telecosm)。 物理学中有一对概念--“宏观宇宙”(macrocosm )和“微观宇宙”(microcosm)。 宏观宇宙是指人置身其中的无限广大的宇宙。 微观宇宙是指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单位(原子)内部由下一级的基本单位(电子、质 子、中子等)构成的一个极小的结构体系,如同恒星、行星、卫星构成了一个庞大结构体 系。大宇宙和构成宇宙的原子尽管在大小上相差极其悬殊,但二者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的体 系,人们把这两个体系分别叫做“宏观宇宙”和“微观宇宙”。 一台单独的电脑与由许多电脑组成的网络之间的关系也相当于微观宇宙与宏观宇宙之间 的关系。每一台电脑本身就是一个由许许多多硬件和软件构成的复杂的体系,我们甚至可以 把一台电脑也看作是一个由许多元器件构成的“网络”。相对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 (相当于一个“宏观宇宙”)而言,一台电脑只是构成网络的最小单位,但就一台电脑自身 而言,它就是一个小宇宙(“微观宇宙”)。 吉尔德把作为网络的“宇宙”称为“遥观宇宙”(telecosm)而不是“宏观宇宙”,意 在强调在空间上相隔遥远的各个电脑(即teleputer)的“交互连接”。对一台个人电脑而 言,“交互联结”同样也是这个“微观宇宙”(“小宇宙”)的构成方式,它主要表现在一 个芯片是由许多个晶体管集成的。晶体管越小,密度越大,那么电脑的处理器 (processor)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就越快, 电脑的成本也就越低。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上亿个“小宇宙”(个人电脑)使它们的使用者拥有了工业时代的工 厂主所拥有的权力。换句话说,当你拥有一台个人电脑时,它超常的工作能力使你仿佛拥有 了一个大工厂。正如“小宇宙”(PC)所迸发出来的巨大潜能来自芯片上不断增加的(各 个晶体管之间的)“连接”,遥观宇宙所迸发出的巨大潜能来自各个PC机之间的“连 接”。这些不断增长、加强的连接不久将会主宰整个媒体世界。通信(传播)产业因此而面 临着从“people to people"(“人对人”)到“PC to PC”(“个人电脑对个人电脑”)模 式的转变。这一变化是如此剧烈,以致于相当于一场导致新物种出现的“突变”。对一个人 来说,在电话线上的一秒种的声音拖延几乎不可能受到注意;然而对于一台电脑来说,一秒 钟的可能意味着10亿次计算,而进行这10亿次计算将花去数百人一生的时间。最重要的 是,人们一次只能传输或接收一条“细水长流”的信息。他们需要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使用相 对窄的带宽连接,比如,一个人通过电话线或光纤,以每秒6万4千比特来进行10分种的 通话,再“宽”的“带宽”也不能他将这场通话缩短为1分钟,这是受人说话的速度决定的。 同样的情形也见于电视节目的接收过程中。当你通过有线电视网看一部电影时,传输电 视信号的光缆的带宽再大,你也只是在一个半小时内看完一部电影(大约600兆),而光 缆却可以在几秒钟之类传输这600兆的内容。这就是说,看电视时,我们是以我们消费信 息的次序和速率来接收信息的,接收的过程与观看的过程是同一回事(所以我们常常说“收 看”电视)。当我们用电脑来看同一部电影时,接收()的过程与观看的过程是分离 的。只要有足够的带宽,我们就可以在几秒内从网上——按电脑的时间和空间阈限—— 一部电影,然后我们可以在我们认为方便的时候来观看——按人的时间和空间阈限——这部 电影。 在大众—广播模式中,观(听)众接受信息时只能听任信息发送者的摆布。你必须在特 定的时刻,在特定的时间长度内接收信息。比如你必须是特定的钟点收看一个节目,电视台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各种意图和需要,随便变更播出时间,你除了等待和干脆不看之外毫无办 法。在收看一个节目的中途,电视台可以随便插播广告。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不折不扣是 一个受奴役的过程,一个锻炼好脾气的过程。 接收过程从人的时间和空间阈限到电脑的时间和空间阈限的转换,使得现存的广播网络 变成得毫无必要。通过电脑网络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信息传输的主动权从信息的发送一方移 到了信息的接收者一方。信息静候在另一端,随时听从我的“传唤”。因此所有别的网络形 式--声音、文本、录像等方面的传播媒介迅速地让位给多媒体电脑网络。推动这一变化的 压倒一切的力量是“交互连接”的“点石成金术”--一个个基本单位由于相互连接而身价 剧增。在“微观宇宙”里起作用的逻辑和反馈连环在遥观宇宙里同样起作用——电脑越多, 供每一台电脑存取的信息(资源)也越多。对每一台新连接进来的电脑来说,网络不仅仅是 它的信息资源。因为新连接进来的电脑反过来也是网络的新的资源。它投入进整个组织来, 也就是在增加整个组织的产出——“遥观宇宙”成全了微观宇宙的奇迹。然而,由于对“交 互连接”这一概念的忽视,导致了对于“多媒体”的严重误解。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多媒 体电脑”就是一台装有只读光盘驱动器(CD-ROM),能让人CD音响,看VCD,另 外还可能接发传真的电脑,不曾想到多媒体电脑是作为遥观宇宙(即Internet)中的一个 基本单位(微观宇宙)的电脑。因此我们有必要澄清一下“多媒体”这一概念。
11.3 “多媒体”与“单媒体”
尽管对于今天的大多数电脑用户来说,“多媒体”已经变得像空气一样必不可少,也像 空气一样平淡无奇,但与许多我们熟知而不真知的概念一样,“多媒体”到底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难知其详。 应该指出的是,“多媒体”与PC一样,它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没有业已确定的特点。 对于多媒体,我们似乎应该更多地说它“不是什么”而不是“是什么”,与PC一样,多媒 体的概念每隔几年都要发生变化。 尼葛洛庞蒂指出:“真正能够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并且能确定多媒体的信息和娱乐服务 业,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展起来。其发育期必须足够长,以使它能够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 败的教训。因此,今天的多媒体产品就好像是具有优良基因的新生儿,还没有发育成熟,形 成强健的体魄和独特的个性。大多数多媒体应用都有点贫血,不过是一种或另一种形式的投 机而已。”这就是说,与目前的PC一样,多媒体也是一个“瘸子”。 比特具有将各种信息同质化的力量,只要是信息,都可以用0和1来重新构成,0和1 可以作为所有信息的通用语。多媒体之“多”系于比特之“一”:一“0”一“1”之为 道。“0”和“1”之道派生出信息界中的“万物”——形形色色的信息。借助于声波、光 波、文字来构成、表达、传输的信息都可以用比特来表达和传输,或者说,都可以是“数字 化”的信息--数字化的“新瓶”可以装各式各的“旧酒”。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多媒体”就是“少媒体”或“单媒体”。尼葛洛庞蒂的所说 的“少就是多”在这里同样适用。多媒体的发展历程不过是一个关于比特的“变形记”。把 “多媒体”看成是“单媒体”,更容易看清“多媒体”的本质。这这使人想起了《西游记》 里的主人公--据说有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在具有第三只眼睛的杨二郎看来,这个猴子怎么 变都是一只猴子。 比特的特点就是它没有定形,没有重量,所以它可以不变而万变,可以无所在而无所不 在(以光速传输)。借助于相应的媒体,由比特构成的信息一方面可以自由地转化成各种形 态,电脑从一张储存着大量比特的光盘“读出”的,既可能是几百部小说,也可能是一部交 响乐,还可能是一部电影;另一方面又可以自由地从此地传到彼地,某一信息或讯息(不管 它是一张图片还是一段音乐)只要在网上,它就潜在于地球上的任何地方。
11.4 光盘与“鸡毛信”
目前的技术水平突出地显现了多媒体的第一个方面——它是一种可以包含各种形态的讯 息的媒体。复合的信息被压缩在一张光盘上,一张光盘如同一块便于携带、输送的信息的 “压缩饼干”。电脑能为我们将压缩起来的比特分解、消化,为我们的感官和心智提供“营 养”(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光盘上的比特是没有重量的,一张光盘上储存500部小说还是储存2000部小说, 或者连一个比特都没有储存,其重量不会有丝毫不同。然而光盘本身却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果我们以传输光盘的方式来传输信息,那么我们能否得到这张光盘上的信息,完全取决于 我们所在的地理位置的“交通”(communication的早期含义之一)的状况,而不是取决于 我们所拥有的“通信”、“传播”(communication 在现代的主要含义)。在一张光盘上,比特附丽于原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得以传 输原子的方式来传输比特(信息)。通信的问题表现为交通的问题。 在人类发明电报之前,“通信”问题基本上等同于交通问题。为什么在“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因为战乱使得人难以顺利地从A地到达B地。 在A地的人能否得到在B地的人的信息,基本上取决于有没有能顺利地从A地到达B地 的传递信息的人。 在传递信息是如此困难的情识下, 人类想出了一些代替“人对人”(person toperson)模式的信息传递模式。比如,人 让一只鸽子(信鸽)和一条聪明的狗在相隔遥远的两地传递信息。在茫茫大海上遇难的水手 将他们的遇难经过写在一张纸上,再把这张纸放在一个密封的瓶子里。这个瓶子被投入大海 后,借助于海流,这个瓶子漂流到某个有人迹的海滩上。 此外,人们还想出了更加聪明的办法——用声光信号来克服空间距离。某一社区(部 落、教区、村镇)或集体(如军队)用钟声、鼓声、号角声来迅速、有效地传递信息。最典 型的例子是早期的航海者普遍使用的“灯语”和“旗语”,以及中国古代的军队用烽火台传 递敌人进犯的信息。曾经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小说《鸡毛信》可以让我们生动地体会到由人来 亲自传递的信息的“通信”方式(即“交通”意义上“通信”方式)与它的替代方式之间的 差异。主人公海娃历尽艰辛,把一封“十万火急”(信封上的三根鸡毛表示“十万火急”) 送到了目的地。在小说中,我们还看到了海娃使用了另外一种通信方式——通过“消息树” 来传递信息。海娃在一个很高的山头上站岗(即搜寻信息),当他远远地看到日伪军来进犯 时,就将身旁的一棵用石头支撑着的枯树推倒,乡亲们立即从这个信号中得到了它所代表的 信息。我们看到,通过这棵“消息树”传递的信息与通过比特传递的信息颇为相似: 1)与比特一样,“消息树”只有两种状态——立着和倒下; 2)“消息树”所表达的信息是以光速传递的,发送信息者(海娃)只要一推倒“消息 树”,信息的接收者(乡亲们)几乎在同一时刻接收到这一信息。 在当时的条件下,“消息树”固然是一种相当有用的通信工具,但它也有其致命的局 限。由于它只有两种状态,所以它也只能承载两种信息(“敌人来了”和“敌人没有 来”)。我们可以说,它只能表示两个比特的信息。要表达比较复杂又具有严格的保密性的 信息(如“鸡毛信”上的内容),它就无能为力了,所以海娃必须翻山越岭去送“鸡毛信”。 目前的数字技术已经部分地克服了海娃遇到的难题——可以以光速传递的信息必须以牺 牲信息的丰富程度为代价,信息的丰富程度必须以牺牲光一样的传输速度为代价。但由于带 宽的掣肘,这一难题仍然没能彻底解决。对于内容丰富,需要用大量的比特来表示的信息, 我们也只能像海娃一样,用传递原子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只不过海娃传递的是作为“鸡毛 信”的原子,我们现在传递的是作为“光盘”的原子。 可见,使用光盘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带宽瓶颈被消除,只读光盘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 使命,正如光盘出现后,许多大部头的印刷品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1993年,微软公司的《美国百科全书》光盘的发行量首次超过了作为印刷品的《美 国百科全书》。现在的Internet用户在遇到生词时,可以直接查阅上网的《韦伯斯特大词 典》,但这样使用《韦伯斯特大词典》的代价毕竟太昂贵了——你每查一个词,都得给ISP 和电话公司交一次费。每一次你只能一个或几个词条,却无法整部《韦伯斯特大词 典》。相比之下,买一张《韦伯斯特大词典》的光盘要划算得多。所以,在带宽难题真正解 决之前,制造光盘(将比特依附于原子)的产业将会非常红火。 然而末日审判的号角已经吹响,光盘产业只能在诅咒的阴影下“繁荣昌盛”。光盘技术 的发展可以使我们买一张光盘付出的成本与其效用的比值不断降低,但这改变不了光盘从摇 篮到墓地的命运,就像无论录像机技术得到多大改进,买录像机的人都会越来越少,直至一 个也没有。正如尼葛洛庞蒂指出的: 然而,决定多媒体前途的,不是这种成本只有半个美金的塑料盘,或50亿乃至500 亿比特的光盘容量,而将是日益壮大的联机系统(on-line systemes),其容量实际上没有 止境。《连线》杂志的创办人路易斯·罗塞托(Louis Rossetto)将光盘只读存储器形容为“90年代的Beta系统”,意思是它像Beta制大 尺寸磁带录像系统(Betamax)一样,最终难逃噩运。他说得没错,往长远看,多媒体将主 要是一种网络现象。不过尽管上网和自己拥有光盘只读存储器有经济模式上的不同,但通过 带宽传输,两者的功能却不分轩轾。 我们回过头来看“丛林中的豪华小汽车”,就会更清楚地看出光盘扮演的是一种什么角 色了。它使一辆“小汽车”更加“豪华”,但这辆“小汽车”无论多么豪华,它实际上都没 有被真正当作一辆小汽车来使用,所以它的豪华是一种不得要领、舍本求末的豪华。装有光 盘驱动器的个人电脑并不是真正的多媒体电脑。严格地说,这样的电脑只不过是一台可以当 作录像机和电视机来使用的电脑,一台不自觉地向电视机和录像机称臣的电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