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哲学理论生存的困惑
生存的困惑

作者: 江云


四,感觉


感觉决定一切

 

用幸福来描述人一切行为的动机其实是不符合人行动时的真实想法。当人做事的时候,哪会去想那么多幸福?当你问一个人幸福吗,很多人都会给予否定的回答,因为他们有那么多的愿望没有满足,他们怎么可能会回答幸福。他们可能马上会问:“什么是幸福?”当做一件很普通的事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想“我做这件事是为了幸福。”对于很多人来说,幸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幸福感是罕有的感觉,只有在大的愿望满足后极其快乐时才有。其实很简单,人做事并不会去想那么多,人只要感觉好,人就会去做。“幸福”在人们的意识中是被“好”所代替的。幸福往往是指个人的快乐状态,偏向感性,“好”并不仅仅代表个人,并且含有更多的理性成分,两者的意思并不一样。实际上“幸福”这个词总有点个人的低级庸俗的味道,远不像“好”那样听起来有某种超越性。但就决定行为而言,两者的意思是一样的。

需要理论以及与幸福的关系能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但远远没有揭示问题的全部,毕竟需要是我们直接感受不到的。我们真正能够感受到的只是我们的感觉。在前面哲学家的论述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边沁、和弗洛伊德所说的幸福、快乐、和痛苦都是人的感觉。尽管亚里士多德从德性论的观点认为,幸福在于两种水准的生活:沉思的生活和合乎伦理德性的生活,但人们对幸福是什么都有自己的见解。人们大致上可以同意的是,幸福是一种令人满意的好的生活状态。在这里“令人满意的”、“好的”仍然是人的感觉。

欲望是有意识的,需要是无意识的。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有哪些需要存在,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欲望满足了并不一定意味着需要也满足了,有时候欲望满足了,但需要没有被满足。比如你口渴了,看见湛蓝的湖水,就产生了想喝水的欲望。于是你就去湖边喝水。但你想不到的是,这不是一般的湖,这是盐湖,湖水是咸的。于是你喝了水,但你感觉更渴了。喝水的欲望满足了,但对水的需要并没有满足。生活常有这样的事。有时候你努力奋斗终于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但接着你发现你所得到的好像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仍觉得不满足。这就是需要仍没有被真正满足。那我们怎么知道需要满足了没有?

人有一种很神奇的能力,这就是感觉。当需要满足时,我们就会感觉很好;当需要没有被满足时,我们就会感觉不好。是感觉指导我们行动。有人可能会觉得感觉很平常,实际上感觉的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我们有时可以感觉到难以想象的东西,而且我们还并不知道为什么。

当我们散步的时候,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如果要问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分析起来就太复杂了。这里面可能包含了许多的需要。虽然我们行为最深层的原因是受需要所驱动的,但我们行动的时候不会去想那些需要。我们经常不知道我们某些行动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那些需要是潜意识的本能,是做技术分析用的。我们是根据我们的感觉来行动的。感觉好,我们就去做。感觉不好,我们就不去做。人行动时,心里不会想着需要,人心里只有目标和感觉。我们从感觉中知道需要。

需要必须首先被人感觉到,人才能产生欲望。如果需要不能被人感觉到,就不能产生欲望。如人对钙或叶酸的需要不能直接被人感觉到,人只会感觉不舒服,人不会直接产生想要补充钙或叶酸的欲望。除非人通过某种途径,如科学研究和医学检查,得知人缺乏钙或叶酸,才可能想到去补钙或补充叶酸。尽管我们不能直接感觉到对钙或叶酸的需要,但我们却可以感觉到钙或叶酸缺乏的症状。我们能感觉到哪儿有点不对劲。需要通过感觉反映出来。

我们通过感觉来知道需要被满足的程度。感觉好了,就是满足了需要。感觉不好,就是没有满足需要。至于是什么具体需要,我们不去管它。如果问我们“为什么去散步?”,回答就是“想出去走走”。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需要让我们想出去走走。散步回来以后问“怎么样?”,回答就是“挺好的”。这说明需要满足了。其实人的想法就这么简单。感觉控制着人的所有行为。我们做感觉要我们做的事,完全被自己的感觉所支配。让我们暂时不去管无意识的需要,来看看我们有意识的感觉。感觉是有意识的,我们知道我们的感觉。我们可以说出我们的感觉。尽管如此,人们对自己的感觉也并不是那么了解。如果深究的话,人们会惊讶我们怎么会有这些感觉。

我们的感觉是多么的奇妙啊!它告诉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它给我们指引生活的方向。我们为什么愿意在太阳下满头汗水、乐此不疲地种花种草?因为花草给我们美感。为什么我们喜欢听音乐、看电影?音乐不过是不同空气振荡频率的变化组合而已。电影也不过是一些光色变化。我们为什么要把球不断地往篮框里投,还要比赛看谁投得准?这些事在旁人看起来是多么的无聊啊。只是因为我们感觉好而已,感觉告诉我们这样做。这样感觉好。当我们感到快乐的时候,我们从来不问为什么,我们只管去追逐快乐就是了。我们为什么喜欢随着音乐舞动身体?我们为什么喜欢跑步?谁都无法回答为什么。如果要问为什么,恐怕只有我们生命的制造者才知道。我们为什么喜欢穿这款的衣服不喜欢穿那款的衣服?除了这款穿起来感觉漂亮以外,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者是根本就没有什么为什么。谁能说清楚漂亮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喜欢这个女孩而不喜欢那个女孩?我们为什么喜欢这种食物而讨厌另一种食物?只有感觉能告诉我们原因。快乐、美、好等感觉,没有道理可言,没有人教我们,我们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兴趣、爱好、喜好、嗜好、怪癖统统来源于感觉。什么感觉好,我们做什么。我们不知道什么东西感觉好,只有感觉以后才知道。感觉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我们的行动。人生是一个过程,而感觉指引我们前进。美感指引爱情,兴趣指引事业。我们经历着、体验着生命的存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和无奈。人生就在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后结束。

感觉远远比需要看起来更非理性。需要多少还有一些规律性可循,感觉有时候看起来简直就毫无道理。特别明显的表现就是在恋爱或癖好中。在爱情当中,有时候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或不喜欢另一个人根本就不讲道理,以至于让古人感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以生命相许的东西,竟然搞不懂究竟为何物。岂不是太看轻生命了?可是这种感觉凡是真正爱过的人都经历过的。人说来说去都是两只眼睛、一只鼻子、一个嘴巴,谁也不比谁多什么也不比谁少什么,可就是不一样。虽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可人们就是单恋一只花。世上有多少痴男痴女,就是这么没道理。还有癖好,比如收藏什么的,一般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愿意花几百万、几千万美元去买一幅画,而这幅画的临摹本可能几十美元就可以买到。这一定是有某种特别的感觉才会去那样做,他能感觉到不一样。其它各种怪癖就更多了,比如洁癖,更没有道理可言。这里就不多说了。

说起感觉,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感官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感觉。其实人除了感官感觉外,还有理性感觉。理性感觉就是当人说“认为”、“觉得”时的感觉。一个人如果说“我认为怎么怎么样”或“我觉得怎么怎么样”,就是在说他的理性感觉。理性感觉是理性思考后的感觉,就是对“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的感觉。人最重要的理性感觉是道德感和自我肯定感。道德感使一个人知道一件事对与不对,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道德感往往被认为是一种直觉,但实际上道德感里包含许多理性认识。道德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不是天生的。一种文化认为不道德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就可能被认为是道德的。人的道德标准很多是在社会环境中不知不觉学来的。道德感就是判断道德上好不好。道德判断需要头脑和理性,所以道德感是理性感觉。另外,自我肯定感也很重要。一个人如果没有起码的自我肯定感,他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自己的生命一钱不值。他就会走向自我否定,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中国古代哲学,包括儒家、道家的思想,都是既没有严格定义也没有严格论证的。比如“仁”的概念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没有严格定义过也没有严格论证过。这与法家思想不同,法家思想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是行之有效的,有秦国的例子放在那儿。儒家、道家的思想几乎无法检验,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接受儒、道的思想呢?这就是人们的感觉。人读了以后觉得对,就接受;觉得不对,就不接受。这里的道理不是论证出来的,而是人们内心感觉出来的。这种感觉就是理性感觉。很多思想见解能够被接受,就是基于这种建立在人自身经验之上的理性感觉。

除了感官感觉和理性感觉之外,还有心理感觉。心理感觉就是心理上发生的感觉。当人说“我觉得工作有压力”时,工作压力并不能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也不是理性认识到,这是一种心理感觉。当人感到危险时,人身上并没有对危险的直接感觉器官,人也说不出到底有什么危险,只是感觉到危险的气氛,这种对危险的感觉也是心理感觉。人的感情和情感虽然是精神上的,但不属于理性感觉,对感情的感觉也属于心理感觉。包括人的直觉、所谓的第六感觉、心灵感应等都是心理感觉。心理感觉也需要智力,但不需要理性感觉那样推理判断的意识过程,而是非常快地潜意识地直接感受到。

所有生理需要对应的都是感官感觉。理性需要和超越需要对应的是理性感觉。其它心理精神需要对应的都是心理感觉。当我们在后面谈起感觉时,不是说的通常意义上的感官感觉,而是所有感觉加在一起的总体感觉,有时候可以简称为“总觉”。

总觉 = (感官感觉 + 心理感觉) x 理性感觉 – 不好的感觉 = 感性感觉 x 理性感觉 – 不好的感觉

总体感觉或总觉很多时候是综合了各种感觉的一种直觉,说不上来理由。但这种直觉往往包含了潜意识的理性判断,只是我们不知道这种理性判断的依据,因为这种依据是潜意识的。

当人们谈到感觉的时候,往往会想到感觉是不可靠的。如果是感觉指导我们的行动,那么我们的行动岂不是盲目?不是常常有人说“不要跟着感觉走,要跟着理性走”吗?如果理性也是一种感觉,那岂不是说理性也不可靠?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让我慢慢来说。

首先,作为认识形式的感觉和理性都是可靠的。人是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的。如果感觉不可靠,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相信?我看见一道闪电,你说感觉不可靠,说我没看见,那我们怎么认识世界?感觉都是可靠的,不可靠的是对感觉的解释。从这一点来说,理性比感觉更可靠,因为理性是经过思索推理后才得出的结论。我看见一道闪电,我根据经验判断前方有过一道闪电。你没有看到闪电,你说那是我的幻觉。这就牵涉到对我看见的感觉的解释。我的解释是确实有一道闪电,你的解释是幻觉。我的感觉是真实的,你的感觉也是真实的。那么到底哪一个解释是真实的?这时候就需要理性。如果真有闪电,那么应该大家都看到了;如果是幻觉,那么就只有我一个人看到。于是我们多找几个人验证一下刚才是否看到闪电。无论其他人有没有看到闪电,这样这个争论就被理性解决了。要么是我的幻觉,要么是你没注意。感觉都是真实可靠的,我们所说的“感觉不可靠”实际上是说感觉想当然的直觉性的解释不可靠。理性在这方面比“感觉”可靠。我们看见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出一只兔子。我们确实看见,这个感觉是真实的。如果我们不知道是魔术师在变魔术,我们就会想当然地得出结论说:那人用手绢变出一只兔子来,真神啊!这是真的吗?如果我们知道是魔术师在变魔术,我们的理性就会告诉我们:那只是在变魔术,尽管我们并不知道魔术师是怎么变出来的。这就是看到的现象是一样的,所做的解释不一样。现象是真实的,你看到的永远是手绢变兔子,错的是解释。所以作为认识形式来说,感觉和理性是我们唯一可以信赖的认识世界的工具,都是可靠的。否则我们无法认识世界。

如果我们不相信我们的感觉,我们无法发现最初的公理和进行观察证实。因为任何事情都要我们亲眼看见亲耳听见才算数。很多人之所以不相信上帝,就是因为上帝无法亲眼看见听见,上帝是不可测试的。电子虽然看不见,但却是可测试的,我们可以看见仪表指针的摆动,从而间接看见电子的流动。如果我们什么也看不见,那么电子的存在就是有待证实的。如果我们不相信我们所亲眼看见的,那么我们就无法相信任何东西。理性比感觉可靠,因为理性可以把握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感觉。如果我感到了什么东西,那么我一定感到了什么东西。但感觉到的东西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去想一想。我们平时的感觉都是理性意识想当然的直接反应,所以不太可靠。而理性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可以得到更可靠的结论。

其次,作为感觉的理性常常是不可靠的。理性感觉作为一种感觉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和感觉,是否正确,有时候很难说。实际上当我们看到魔术师变兔子的时候,认为兔子是手绢变的恰恰是我们的理性感觉而不是感性感觉。我们所说的“感觉不可靠”实际上是说“未经认真思考的理性感觉不可靠”而不是感官感觉不可靠。感官感觉永远可靠。当你做错了一道题,当你判断失误,当你固守成见,当你错信某人,当你头脑愚笨,这都是理性感觉不可靠的实例。即使是真理也不是完全可靠的,因为今天的真理就可能是明天的谬误。然而尽管理性感觉有时不可靠,我们却不能离开理性,因为除此之外我们再也找不到更可靠的东西了。我们仍然得依靠理性感觉行事,因为只有理性感觉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尽管这并不可靠。只有认真思索、探索真理,我们才能无限接近可靠的真相。

以前的唯理主义者曾希望依靠纯粹理性推导出整个世界,这样的努力最终证明是不成功的。数学推导都有很严格的限定条件,即使这样还会出错。哲学推导往往忘记或不知道那些限定条件,出错自然是在所难免的。而且人们还往往不知道错在哪里。当笛卡尔用“我思”推导出上帝的存在,当康德发现二律背反,很少有人能够发现其中的谬误之处。政治推导就更是不用说了,因为政治中加入了立场观点,早就不是中性的而是偏向性的了。所以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如果理性绝对可靠,那么理论物理只需要理论推导就可以了,就不需要实验验证了。可这实际上不行。这也是理性感觉不可靠的一个例证。

尽管理性感觉不是绝对可靠的,但我们却相信我们的感觉,因为我们别无选择。这种自信,使我们行事果断,只要不是过于武断、固执。我们依靠感觉行事,是有可能出错的,但我们理性的优点是,一旦出错,我们可以立即感觉到。我们能够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找到正确的东西。经过不断的探索前进,我们总的来说是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我们实际上是在靠理性试错法前进。并不是我们的理性对“对”的感觉有多么可靠,而是对“错”的感觉常常是可靠的。因为当出现错误的时候,就会出现明显的荒谬、明显的与事实不符、明显的不好的感觉,这时我们就可以意识到。最可怕的是意识不到错误或不肯承认错误而一意孤行,这样最终难免会走向毁灭。所以理性应当永远保持谦虚而不应自负,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永远要提防出错的可能。不要以为理性不会出错,理性感觉往往都是错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争论、辩论等其它不同声音的存在,因为不同声音和意见的存在有助于我们发现错误。

既然感觉指导我们的行动,那么我们会不会用什么东西来欺骗我们的感觉以便做出一些平时不做的事来?有,酒精就是人们常用的来麻醉我们的感觉的东西。有的人酒后壮胆,借酒闹事。还有的人酒后多言,一吐为快,解心头愁闷。酒这种东西尽管很多国家一禁再禁,税一再加高,可是仍有很多人摆脱不了酒,常常有人喝得酩酊大醉,整天醉醺醺的不省人事,就是因为酒可以调整我们的感觉。烟也一样。尽管吸烟有害健康,很多人仍然摆脱不了吸烟,除了香烟的成瘾性因素外,香烟本身也确实给人以好的感觉,否则人也不会平白无故地去吸烟。人就是感觉动物,感觉主导人的一切。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毒品或麻醉品。毒品可以直接产生好的感觉,产生令人愉快的沉醉其中的美妙感觉。尤其当人感觉不好的时候,特别是痛苦绝望的时候,比如处于癌症的痛苦中,麻醉品的确可以缓解痛苦。在现实生活中,人也经常遭遇痛苦和烦恼,人就会像寻求酒精和香烟一样寻求毒品。这是可以理解的。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毒品在世界范围内总是屡禁不止,这肯定是有需求才有供应。如果没有需求,就根本不会有人去生产贩运。然而毒品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不是说人从吸毒中获取快乐是不应该的,也不是说吸毒不能解决现实问题,而是说吸毒会导致其它问题。吸毒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成瘾性,需要剂量越来越大,而且效果还越来越差。如果长期使用,还会使人精神疲惫、逃避现实。如果毒品没有成瘾性,危害就会小得多,或许是可以接受的。但这似乎从生理上讲又不大可能。我们都知道一件快乐的事,如果反复经历,效果就会越来越差,需要加大刺激强度才能获得和初次经历同样的效果。比如第一次去饭店吃一顿美餐,会感觉非常好,但如果让你天天去吃同样的美餐,你可能很快就厌倦反胃了。第一次亲吻恋人会感觉很好,但要你天天生活在一起,很多人就没有什么感觉了。人大脑里内源性快乐物质脑啡肽也有成瘾性。这似乎说明从化学的角度避免不了成瘾性的问题。

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开发一台超级感觉机器,它能模拟产生任何逼真的感觉。如果不告诉你,你都不知道你在感觉机器产生的虚拟世界里,就像在电影《黑客帝国》里那样。你有任何愿望,都可以在这个机器里得到满足。比如,你想当国王,感觉机器就能给你产生当国王的感觉。那么,你是否愿意生活在这个感觉机器里?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可以有两种回答。第一种回答是不愿意。理由是虚拟世界毕竟是虚假的,无论如何逼真,人总有一种虚假的感觉。人更愿意生活在真实世界中,即使真实世界不那么完美、存在着一定的痛苦,但真实世界才能给你以实实在在的感觉。感觉机器实际上是欺骗我们的感觉,我们不愿意生活在被欺骗的感觉里。

但实际上如果你知道你的感觉是机器产生的,你才会有不真实感。在电脑游戏里当国王和在现实生活中当国王的感觉当然不一样。但实际上你不知道,你就不会有不真实的感觉,因为机器可以模拟得相当逼真。在这里知道或不知道让你感觉真实或虚假,实际上是你的理性感觉起作用影响了你的总体感觉。何况真实世界有时候不是存在着一定的痛苦而是可能很痛苦,那么人为什么要拒绝感觉机器呢?

第二种回答就是愿意。理由是既然虚拟世界里模拟出的感觉和真实世界一样,那么为什么不呢?谁又能证明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真实的?我们不是常说“人生如梦”吗?如果一个美梦能够和真的一样,那么真实还是梦幻又有什么关系呢?尽管人们事先可能会拒绝虚拟世界,但当人真的生活在美梦里的时候,一切又是这么美妙,或许就乐不思蜀了。

我想大多数人可能会这样想:如果在现实中能够得到所想要的感觉,人就不会希望去通过感觉机器获得这种感觉。但如果现实中不可能得到想要的感觉,人就会想去通过机器去获得。就像麻醉品能够模拟产生愉快的感觉,如果你在生活中感觉很好,你就不需要服用,至多是好奇尝试一下。如果你在生活中感觉很不好,比如处于癌症晚期的疼痛中,你就需要麻醉品来获得愉快的感觉。如果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觉还不错,人更愿意生活在真实世界里。如果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觉很不好,人就愿意生活在感觉机器里以获得良好的感觉。一个感觉痛苦的人是不会拒绝机器或药物带来的快乐。一个感觉良好的人才不需要这种快乐。

感觉机器的例子说明,控制感觉就可以控制人的一切。当感觉不好的时候,甚至人知道是“虚假的”好感觉,人还是会去不顾一切地寻求,就像对麻醉品那样。人总是追求好的感觉。没有人追求不好的感觉。即使是自虐的人也不是为了追求不好的感觉,那种行为只是他内心痛苦的表现。他是以肉体的痛苦来平衡内心的痛苦。他心里还是希望能解脱内心的痛苦。自我惩罚的人也是一样道理。有不怕死的人,没有不怕痛的人。这里的痛不仅仅是肉体的痛更包括精神上的痛。精神上的痛可以比肉体上的痛更痛。痛就是不好的感觉。没有人追求不好的感觉。

 

“趋好性”与注定的使命

 

人最重要的感觉就是对于“好”(Good)的总觉,这也常常是一种直觉。这里的“好”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好,包括一切好的东西,包括“真”、“善”、“美”“正义”“自由”等等,而不仅仅是伦理意义上的“善”(Goodness 或 the Good)。“善”只是“好”的小小一部分。对于“好”的总觉就是对于“好不好”和“什么是好”的总体感觉,就是总体感觉好不好。人对于“好”的总觉控制着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有“趋好性”——就是希望做总觉好的事。当人总觉好的时候,人才会去做某件事。当人感觉不好的时候,人一般不会去做某件事。人有时候也会去做,那是因为他没有把握、拿不准或是被迫的。做总觉好的事并不等于做好事,而是做认为好或感觉好的事。做认为好的事就是做自己认为的好事。所以,从理性感觉的角度来说,“趋好性”实际上也还是做“好”事,当然是自己认为“好”的事。

“好”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这个字可以当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用。到底什么是“好”?“好”很难定义。伦理学存在了两千多年,迄今为止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对“好”、哪怕仅仅是对伦理上的“好”(善)下一个完整的定义。苏格拉底那么智慧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并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好”的知识,并不知道“好“的普遍客观性的绝对意义,并且那些同时代的哲学家们也同样没有这样的知识。最后,英国哲学家摩尔干脆说,“好”(善)不能定义。

不是说“好”不能定义,而是说现在任何给“好”的定义都可以像苏格拉底诘问法那样找出反例,从而不能自圆其说。比方说,快乐主义认为快乐就是好的,不快乐、痛苦就是不好的。那么你可以问:“吸毒很快乐,吸毒是好的吗?醉酒也很快乐,醉酒是好的吗?‘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那么耕耘是不好的吗?刻苦努力是不好的吗?”也有人会说:“幸福是人人想要的,幸福就是好的。”那么你可以问:“建筑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幸福是好的吗?”功利主义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好的,是好政府的责任。那么你可以问:“大多数人的幸福如果是建立在少数人的痛苦之上是好的吗?大多数人随意践踏少数人的幸福是好的吗?”总之经过你的诘问,没有一个定义可以站得住脚。

尽管“好”无法定义,人却非常容易感觉到“好”。当你问什么是“好”时,人们可以很快告诉你这个是“好”,那个是“好”,这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人可以例举一大堆好的或不好的事物让你明白什么是“好”。当一个好东西新出现时,人们能很*觉到,尤其是感性感觉和心理感觉。当一个人打篮球后感觉很好时,他会很快喜欢上打篮球。当一个好电影新上映时,会有很多人去看,看完之后立即就可以评价好不好。理性感觉对“好”的感觉相对难一些,因为有时需要相应的知识,还需要认真地思考、争论,才能够感觉到好。如对于小政府好还是大政府好、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这样的问题就不是一下就能回答的,但在了解了相应的知识并经过实践检验后,人最终还是能够做出判断。人不知道“好”的定义,却知道什么是“好”。所以摩尔说,“好”是一种直觉。

人生来注定要做总觉好的事。总觉好的事虽然并不一定是好事,但一般来说是好事,因为总觉里包括了理性感觉,理性判断“好”的事一般来说是好事。所谓的“好事”实际上也就是人认为好的事。之所以有人做坏事,那主要是理性感觉出了偏差,对于好坏认识不清。也有人心理感觉出了偏差,做坏事时感到很快乐,但这是因为他感觉不到坏的地方,还是理性感觉偏差的缘故,这是缺乏教育的结果,是出于无知。这种人就是欠揍,需要给予教训和惩罚。人也会做理性感觉不好而感性感觉好的事,但当他这样做的时候他的心里充满了犹疑和矛盾,他做得缩手缩脚,他的良心常常谴责他。

由于总觉里包含了理性感觉,当总觉好的时候,理性感觉一般也会觉得好;当理性感觉觉得不好时,由于理性需要有超越性,总觉一般也不会太好。所以当人们追求总觉好时,一般也会追求理性认为好的东西。虽然每个人对“好”的看法并完全不相同,但人类对“好”的理解还是有共同点的,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大致有相同的观点。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会决定做好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好”是什么、“什么是好人”几乎是不言自明的,“好”的概念大致上大多数人都认同(尽管人并不知道“好”的概念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好人,尽管有时候做不到,但起码心里知道,并努力地去做。“好”的概念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很少有人生来就立志做坏人,除非这个坏字打上引号。由于大多数人都会追求“好”,这样人类从总体上就会呈现出明显的“趋好性”。这里的“趋好性”不再是趋向个人的总觉好,而是趋向人类理性共同认为或感觉的“好”。这个“好”就接近真正的好。

人为什么会有“趋好性”呢?人为什么会对“好”趋之若鹜呢?这似乎没什么道理,人就是这样,就是想要好的东西。人的感觉就是这样。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回答只能是:“这是天生的。我们生来如此,没有为什么。”我们天生了这样的感觉和趋向。我们天生就有“趋好性”,是因为我们被造来如此。我们被制造得有如此的感觉构造,自然就会表现出如此的趋好功能。

我们人是被精心制造出来的相当完美的机器。人绝非偶然可以产生,就像电脑绝非偶然可以产生一样。我们是被制造出来的,就像机器是被制造出来的。假设一个机器被设计成去追求“好”,去想要一切好的东西,感觉好就去做某些事,感觉不好就不去做某些事。至于什么是“好”,机器不知道,它只能感觉到。同样我们人也是被设计成总觉好就去做,至于什么是“好”,人也不知道,人只能感觉到。对“好”的感知内设在人的体内,就像内设在机器的程序里一样。实际上对“好”的感知是相当高级的能力,现在电脑尚不具备此种能力。可以想象,人本身是多么高级的机器,制造出人的智慧又是多么高级。在这里,本人并不是在暗指人是由上帝创造的或外星智慧生命创造的这样的观念。

不管怎么说,人被内造了对“好”的感觉。我们靠感觉来行动,感觉是天生的,我们的行为也是天生的。你爱上某个女孩,不是因为她长得多么匀称、体形多么符合黄金分割律,或者是因为她携带有良好的遗传基因,而是因为你对她的感觉好。为什么感觉好?不知道。你可以回答前世的姻缘所以似曾相识,因为你也说不清楚,反正莫名地你就喜欢她。这还真的有点像前世姻缘在你的体内设置了某种感觉器,使得你一见到她就认出来了,就非常喜欢,就一见钟情。其实男人都一样。男人天生被“设计”了看到美女的形象就会产生美感、产生性冲动,就会喜欢她,接着就会去追求她。这种行为几乎是天生注定的。你可以在每一部爱情小说特别是琼瑶的小说里看到这种行为。这种感觉这种行为都是事先老早就在我们体内被“设计”好了的。感觉指导我们的行动,我们是根据被“设计”的内在感觉来行动的。

人的感觉不是你主观想怎么感觉就怎么感觉。“想说爱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人如果没有天然的爱的冲动,要想去爱一个人是很难的。尤其是当一个女孩很丑的时候,男人要想克服天然的心理障碍,除非他能发现她其它可爱之处,否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一旦人心里有了“我爱的人”就很难再接受其他“爱我的人”,尽管其他“爱我的人”其实条件也不错。你有时候想爱也爱不了。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感觉。感情是不能勉强的。感情是天然的,甚至是天生的(对漂亮女人)。人的感觉是先天“设定”的这样感觉好(比如美)那样感觉不好(比如丑)。这种“设计”必然有某种目的。同样人的性生活得到很好地满足就会有强烈的*和满足感,所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这也是天生“设计”的。这种“设计”也是有目的的。人的兴趣爱好也是一样。人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就是因为感觉不同。我们为什么会对某些事特别有兴趣呢?这种兴趣让我们废寝忘食地做某些事而乐此不疲,这种兴趣造就了我们的事业。而这种兴趣是天生潜藏在体内,后天在适当的条件下诱导出来。你为什么爱吃辣椒,就是因为天生的感觉,没什么道理可言。

当你根据你的感觉行动,这意味着你的行动并不是完全自由的,而是事先被“设计”好了的,因为你的感觉是事先被“设计”好的。这意味着你不是自己完全的主人,你只是自己的半个主人,另半个主人是你的生命的神奇设计者。它通过你一生下来就“设计”好了的感觉控制你。你差不多是半个机器人。你只有半个自由意志,你的另外半个自由意志是由‘好’来决定的。你做每一件事都要问一下“好不好”。如果“好”不能通过,你就不能做。只有感觉“好”的事,你才能做。我们的自由意志只能在“好”的允许范围内发生作用。

萨特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可是人真的是绝对自由的吗?当我们面对一个不喜欢的工作的时候,我们是有自由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可是有时候不做我们就没有饭吃。我们是有绝对的自由可以选择生存或饿死,可是我们一般不会选择饿死。我们天生命定了我们必定会为了生存而努力。我们受基本需要的控制,我们受幸福公式的控制,我们受“好”的控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是不自由的。我们生来必定要做某些事。

我们生来就有某种宿命。就象机器人一样,再自由的机器人也不可能有完全的自由意志。它必定要做某些事,因为它被设计来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这是它存在的意义。我们也是一样。我们生来就必定要做某些事先“设计”好的事。我们也不可能有完全的自由意志。这些“设计”好的事我们必定会做,因为我们的感觉会让我们做,就像我们去追求美丽的女人那样。而且我们做这些事的时候不仅是心甘情愿的,并且是充满快乐的,甚至会舍生忘死。

如果我们天生就注定要做某些事,那么我们可能就天生命定了要完成某些使命。尽管我们不知道,就像“好”在无意识中主导我们的行为一样,我们也在无意识中完成了天赋的使命。尽管我们活着只是为了活着,可是我们一直在追求“好”,我们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了。尽管我们不知道“好”是什么,可是我们一直在做。想想我们的行为实际上是被一些不知道的因素所控制而不自觉地做着,不感到神奇吗?我们自以为是自己的主人,自以为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可是我们只是相当机械地靠着感觉做着事先规定好的事。

即使是最主张人的自由发展的人也不会主张人的任意发展。我们所要实现的自我仍然是天生就已经存在的自我。所谓实现自我就是实现自己独特的天赋或特长,成为你自己,把你的天赋能力变成现实,而不是沉沦于芸芸众生之中成为大众化的人。自我的天赋是先天就存在的,我们只不过把它实现而已。你不可能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你的天赋才能决定了你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同样限制了你不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我对政治根本就不感兴趣也没有这方面的特长,我何以能成为总统?天资决定了一半你能成为什么,后天的努力只是实现另一半。后天的努力方向还是由天资决定的。当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他的大致命运就已经决定了。一个出色的木匠不能成为好皇帝,一个好的书画家也当不了好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得到证明。一个人的命运是先天的,人类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如此?从人类诞生的时候起,人类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人类只能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在这里并不想否定人后天的努力和自由,只是想说明人先天的命运决定了后天发展的方向,人的自由是有限的。

在我们身上体现着一个已经形成的过程,对“好”的感觉和趋好性是这个过程的表现。这个过程在我们体内制造了对“好”的感觉,使得人只能沿着已经形成的方向前进,向“好”的方向前进。这就好像“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只已经射出的箭只能往前走或偏离一点,但绝不会回头。人的自由只能使箭头偏离一点,也不能使箭回头。要想使箭回头,绝非人的能力可为。因为人本身就是在箭上,就是箭头。箭头不可能让箭本身回头。人只能不由自主地沿着箭本身的方向前进。

人是不自由的,这并不能降低我们作为人的尊严,相反更赋予我们生命神圣性。因为“好”本来就是我们所想要的,这表明我们是在向某种至善或完美趋近。在趋向“好”的范围内,我们仍是自由的,我们至少还是自己的半个主人。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