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哲学理论我的人学
我的人学

作者: 池田大作


第三节 《三国志》




我的恩师的读书观
——“要你读书,不要让书读你”
《三国志》是恩师户田先生经常使用的书,和青年们一起阅读,用它来培育青年。 尤其是由昭和三十年(一九五五)春天起的半年期间,将它做为讲习用的教材,户田先 生利用这个时机,向我们彻底地阐明了他独特的领导者论、人间观、历史观。 户田先生生于明治时期,从青年时期起就多次读过《通俗三国志》(湖南文山译) 五十卷。同时对于吉川英治先生正在报纸上连载的《三国志》也十分爱读。户田先生对 于“三国”人物的评论,绘声绘影,就仿佛呼之欲出的一般。 户田先生教导说:“读书也有种种不同的读法。只注意情节,感到有趣,这是最肤 浅的读法。其次是研究该书的成书情况或历史背景,弄清当时的社会形势及登场人物的 性格等等,一边思索一边读,这也是一种读法。第三种是深入探讨作者的为人、境遇, 探讨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进而深入到作者的思想中去,这又是一种读法。如 果不按照这最后的读法去读,那就不是真正的读书方法。” 他还说:“要你读书,不要让书读你”、“史实与小说不同。 小说,是作者用自己的境遇比照史实写成的,也就是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使之作为 作者本人的代辩者,因此,不了解作者的境遇,就会变成被小说读你了。不应该认为小 说就是原封不动的事实。”正如先生的读书观所表明的那样,先生对《三国志》具有独 自的卓越看法。 对我自己来说,《三国志》是我很值得留恋的、充满了深刻记忆的一部书。回想起 来,在我二十几岁时,曾经贪婪地反复阅读过,当时我日记中写过:“《三国志》第三 次读毕。” 同时,能像这部书那样,和友人一起谈论、一起争论的书,也是很少的。在二十七 岁的日记中我曾这样写道: “归路,与朋友谈论《三国志》—— 曹操的勇气。关羽的人格。张飞的蛮力。孔明的智慧。孙权的年富力强。 是非论、善恶论、种种的议论。 要做王道的人,不做霸道的人。 为民众之王,勿为权力之将。 做大众之友,勿为财力之奴隶。 要做善的智者,不做恶的智者。” 的确可以说《三国志》一书,对我来说,对于培养我的历史观,形成我的人观,是 一部极其重要的青春之书。 《三国志》中既有人才论,也有领导者论。它也触及了一般的传统、风俗、宗教、 民族性。总之,它是蕴含着种种要素的“大河小说”①。而且书中的人物形象,也是佛 法中所说的地狱界、阿修罗界、人界、天界乃至菩萨界……从十界的角度来看,也都描 绘出各种缩影。从而可以从中感受到多种多样的人生和人的生活道路,感受到宿命、使 命这类东西。从这种意义说,这部书虽然表面看来似乎陈旧,其实它分明还活在现代。 许多人至今仍然读它,企图从中学习与现代相通的东西,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仅从这 一事实,也可以看出户田先生为了形成、触发青年的“人学”,特地使用《三国志》来 进行讨论的卓越见识。
  ①大河小说——指时间跨度长、人物众多的超长篇小说。

探讨《三国志》的时代背景
——动荡、混沌的实力时代
构成《三国志》背景的历史舞台,自然是三世纪在中国展开的“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三国志》所描写的正是这百年左右的三国治乱兴亡的情景。 历史上出现的三国时期,一言以蔽之,是动荡的时代。旧的权威崩溃了而新的权威 还未建立起来,社会规范与价值观都处于混沌状态之中。这点,从某种角度说,现代也 是如此。 巧的是,当时在西方正是罗马帝国的末期,“五贤王时代”告终,出现了“军人皇 帝时代”。罗马帝国的统一与治安已丧失殆尽。看到用单独的力量去统治帝国广大的领 土已十分困难的戴奥克雷狄阿努斯皇帝,宣布四个分区统治制度,形成了帝国分头割据 的时代。这可以看成是和孔明“三分天下计”相通的。在大体相同的时代,不问东方或 西方,出现了相类似的政治取向这件事实,使不少人感到历史的奇妙性。 话归本题,将“魏”“蜀”“吴”三国治乱兴亡的历史写成正史的,是西晋的史官 陈寿。据记载,他从二三三年一直活到二九七年,他留下了《魏书》三十卷,《蜀书》 十五卷和《吴书》二十卷,合起来共六十五卷。其中收有四百六十八人的皇帝及个人的 传记,以行文简洁而著称。使这部名著进一步增加身价的,是南朝的宋人裴松之(三七 二——四五一),据说他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引用了一百四十余种书给本书作注。 罗贯中是十四世纪中叶的人,他将这些史书及说书人在市井上讲的三国故事,写成了一 大长篇小说,这就是《三国志演义》。所谓“演义”就“演”(敷衍)“义”(史实) 之意。这部《三国志演义》共二十四卷。一般认为该书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吉川英治先生的《三国志》,是由昭和十三年①到昭和十八年写成的小说。吉川先 生在序文中说:“原书有《通俗三国志》《三国志演义》等数种版本,我并未从哪种版 本进行直译,而是随时择其优点,按我的想法写成的。”这就是说掺进作者本人的历史 观、人物观,来加进新的解释。对此,据说曾经实际踏上过中国大地的作者本人的见闻、 体验,也起了很大作用。在有名的开头的刘备刘玄德的感慨:“河水悠久地流去,(中 略)他在久久地眺望着黄河水——这使他感到几千万年都是这样滔滔奔流着。”实际上, 这无疑是寄托了吉川先生的感慨。(以上引文均摘自《三国志》,吉川英治著,六兴版)
  ①即1938年。

王道与霸道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相克
一九八六年六月四日,我和前来访日的王震现任国家副主席进行了种种恳谈。当时, 我询问他的“信条·座右铭”,王震先生举出了诸葛孔明说的话“鞠躬尽瘁”。这是孔 明的有名的《后出师表》中的话。王震先生以安详的语气解释说: “我的信念就是为国家和人民,竭尽自己一切力量去服务。” 对我提出的问题:“您想给青年推荐中国的哪种书”,王震先生立即回答说: “《三国志》。”随后,王震先生对《三国志》中的人物进行了评论,他说诸葛孔明这 个人物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分裂状态很不满意,他一直怀有统一中国的远大志向,很值得 尊敬。同时他还评论刘备说:“刘玄德憎恶不仁不义,我认为他是个重仁义,道德方面 也很高尚的领导者。” 他说:贯穿《三国志》全书的主调,可以感到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主题——所谓“王 道”与“霸道”的相克。他说,所谓“王道”的定义,是以德为本的政治,帝王自觉是 承天受命,自己被选出来做万民的君、亲、师的,应当安定民生,树立起基于仁爱、道 德的社会秩序。同时他认为“王道”的根本,在于帝王自身对“德”的严格的修养。 对此,所谓“霸道”,是指霸者以武力统治天下的强权政治,其作法是不重视仁义, 一贯重视功利与力量。如果前者的取向是理想主义式的善政,那么可以说,后者便是一 贯使用灵活的权谋数术的现实主义。 而在《三国志》中,则将刘备、孔明描写为遵奉王道,将曹操描写为遵奉“霸道” 的人物。在吉川所写的《三国志》中,有一段写曹操的家臣程昱向主君曹操进言:“王 道政治,其废已久,天下大乱,民心生厌,臣以为世间正待望推行霸道独裁的强权政 治。”这是暗地里向曹操提出:应该废黜失去统治能力的皇帝,由拥有武力的领导者来 治理国家。以此来敦促曹操早做决断。 这样,在《三国志》中,在描写了一个个多采登场人物的同时,揭示了贯穿中国历 史的“王道”与“霸道”的相克,具体地揭示了统率“西蜀”的刘备、孔明与统率“魏” 的曹操等人的攻防剧。这对研究人类的历史,也是非常富于启发意义的。 关于这点,恩师户田先生所说的如下一段话,使我至今难忘。“诸葛孔明,玄德刘 备都是理想主义者。”“在《三国志》中,可悲之处是曹操这样的现实论者,战胜了那 些理想论者。”他还严峻地教导我们说:“玄德刘备为人优柔寡断,所以免不了要惨败 在曹操手里。”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不管东方西方,这是自古以来人的永久主题。不立足于现 实的理想只能说是幻想。只是这样软弱无力的理想主义,与现实较量毕竟要失败。不应 该忘记胜负较量总是在狂涛巨浪一般的现实当中进行的。 但是,话虽如此,失掉理想的现实,只能成为极丑恶的东西。无理想的、单纯的现 实主义,不可能开拓出对未来的巨大展望,这也是事实。因此,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如果不采取立足于这两者的作法之上的中道主义,就不可能解决现实的各项问题,使理 想得以实现。这点,是我们通过《三国志》所能汲取的教训。
桃园结义
——团结、结成一体之真谛
在《三国志》中展现的人间剧当中,特别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桃园结义”。当 时无名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拜为兄弟,这就是有名的“桃园结义”,这三 个人结成一体。这次拜盟,以后不折不扣地信守一生。《三国志》奏出的主旋律之一, 就表现在这三个人的信义上,表现在这三个人结成一体上。 一九八六年,东京美术馆举办了“三国志偶人展”我去参观时与偶人制作者川本喜 八郎先生进行了种种交谈。川本先生制作的每一件偶人都精巧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与灵 魂,使我深深为之感动。这是因为川本先生本人对每一件偶人都抱有深刻的共鸣,并以 深刻的观察为基础,制作出来的。正如他本人所说:“这些人物的生平,肯定都是像偶 人的神态这个样子的。”这位川本先生在他的著作《三国志百态》中对“桃园结义”曾 做过这样的评价:“在乱世,背叛已成为司空见惯的行为,在这样的乱世当中,桃园结 拜的三个人,以后志同道合生死不渝,这一事实,在今天也是令人十分感动的。 正由于有了这三个人流芳千古的结义,才使得《三国志》得以超越时代,流传不 衰。” 这部书能超越时代、超越社会,打动人心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好的”心灵。而且, 在人心动荡、嫉妒、反目层出不穷的乱世当中,这种美好的心灵就更加闪烁出光辉。那 么,是什么缘故使这三人终生结合在一起呢?关于这点,户田先生一语破的地指出: “总之,这三个人所以结合在一起,是因为他们结义时彼此相爱的缘故。”的确,不管 抱有什么样的高迈想法,有着怎样共同的伟大目标,如果缺少彼此相爱的牢固的团结力, 那就什么也难做得成。作为一切的前提,这种不能以道理来解释的、彼此相爱的心的羁 绊,才是志同道合的人所不可少的连结要素,没有比这种连结更可贵、更强有力的了。 而且,户田先生还说,这三个人之所以能团结起来的原因,是“三个人都深知彼此 的缺点,互相取长补短,所以能团结到底”。在观察人物时,先生强调了解人的性格的 重要性。 他说“了解缺点在哪里,优点在哪里,是彼此了解对方的基础”。的确应该说,了 解人的性格,是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基本条件。 人的性格是终生也不会改变的。了解对方的性格,如何去维护他的这种性格,使之 发出光和热,这就关系到领导者的器宇问题。同时,在现实社会中,为了能建立一种美 好的人际关系,不应该采取专去寻找对方缺点的做法,应该像刘、关、张那样,采取彼 此充分理解、彼此取长补短的做法才行。 话说自徐州失散以来,经过了好几年后,以刘、关、张为中心,终于又迎来了君臣 同聚一城的日子。迎接这个喜庆的日子,在吉川先生写的《三国志》中,是这样描写的: “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是全仗能忍受苦难的精神。也靠虽然分散又重新结合的团结 力量。而能够使团结和忍受苦难都贯彻到底的力量,则是以玄德为中心的信义、信义本 身啊。” 不管做任何事,总要经历相应的“忍受苦难”的过程,这是当然之理。而且,一种 强烈的伙伴的亲爱之情——尽管立场或处境有所不同,一旦遇到危急关头,便立即集到 一起,共同前进——这种由伙伴的亲爱之情建立起来的团结力量是非常必要的。“团结” 的力量与“忍受苦难”的力量,这对于迈向伟大目标的人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而使这 两种力量之所以成为可能,则是“桃园结义”的那种较之父子、兄弟还要强烈得多的人 与人之间的绝对信义。
关羽和张飞
——表现为明暗两面的英雄人格的光彩
《三国志》的登场人物,即使在现代,也会在人的问题或思索人生的问题上,给我 们提供种种参考和借鉴。关羽和张飞——这两人都是《三国志》中毕生扶佐刘备,建立 西蜀大业的首屈一指的英杰。但是,像这两人那样,成为武将中形成对照的典型,也是 很稀少的。两人都富于武勇之才,不但在蜀中,就是在整个三国时代,也都具备了代表 武将之誉,但说到两人的人性、性格,那么完全形成两个极端。 尤其是使这两者形成显著的不同之点,是起因于张飞那种振幅极大的性格。张飞可 以说是具有长处与短处两极端的人物。一说起张飞,谁都会想起在当阳桥上喝退曹操百 万大军,拯救了败走中的刘备的故事,使人唤起古今无双的豪杰形象。《三国志》中所 描绘的张飞形象,无论他那豹头环眼的风采,无论他那万雷齐鸣般的声音,都是不折不 扣的豪侠型的绝代英雄。对于自家方面来说,是再没有比他更令人信赖的了;而对于敌 人来说,又是再也没有比他更令人难以对付的了。他的性格,径情直行,一生信守着 “桃园结义”,他的心地非常纯粹,不知背叛为何物。 但是,他具有这种举世无双的优点的同时,又具有极端的缺点。户田先生说过: “张飞过于鲁莽轻率,因而自取杀身之祸。”不能不说,他之丧命,完全是由于这种鲁 莽轻率的“生命之业”所造成的。 众所周知,他是在睡梦中被部下的武将割下首级而丧命的。这是因为,为敌方所惧 怕的他的那种压倒一切的破坏力,有时也会伤害自己人,因而部下对他抱有怨恨的缘故。 张飞对自己迸发出的生命力不能自制,从而不免带有不论场合随便发挥的轻率性。 说到他的丧命、他的许多失败,都是由于嗜酒,这点是普遍为人所知的。睡梦中被 割掉首级的时候,也是在大醉之中。在徐州,他破了禁酒令,喝得大醉,被吕布夺去城 池。这样看来,古来在武勇超群的英雄豪杰极易具有的豪放磊落、天衣无缝的性情之中, 同时也会出现过于单纯的人性,而其中由于本人的过于单纯和粗率,往往招致毁灭的悲 剧。对此,张飞也是未能逃脱的。 一旦出现在战斗的舞台上,就会显出无比的力量,但在人生的最终章上,由于自身 的鲁莽,招致无谓丧身的“张飞型英雄”的悲剧——说明在人生的长河中,能名实相符 地克服这种悲剧,必须超越各自的才智和天分,依靠人格的根本力量。 与张飞相反,关羽的魅力,固然与武勇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他的人格力量。我的恩 师对此也给予很高的评价说:“关羽为人厚重。这是一种有时会吃亏的、严肃的性格。 他的伟大之处,我认为在于他始终遵守义气,而本人却丝毫不以此自傲。”“关羽是个 讲信义的人,一生都是尚节操、重义气的。” 与关羽的人格有关的逸话是非常之多的。他的高尚的人格,甚至使敌方的主帅曹操 都为之心服。曹操总是称关羽为“天下的义士”,对他坚持信义的生活态度,表示敬意。 曹操对关羽的人性表示敬佩是在徐州关羽被擒之时。曹操当时想尽一切办法希望能将这 个声望极高的俘虏收为自己的部下,给他偏将军的职位以及金银器皿、高价的战袍,甚 而至于赠送他骏马赤兔马,给予了种种优厚的待遇。但是关羽对刘备的信义是毫不动摇 的。相反,他始终怀念当时生死不明的刘备,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这样,关羽虽然 深感曹操的深厚情谊,但他说自己蒙刘备大恩,誓同生死。因此他将曹操所赐之物全部 封存起来,回到刘备那里去。就连曹操也对关羽坚守信义的情操,深为感动,爽快地送 他走。 这的确是个意味深长的有名场面。在吉川写的《三国志》中,关于曹操称赞关羽的 严正操守,做了如下描写:“不问敌我,予每接触到武人的高尚情操,都深感无上愉快。 予深感在此一瞬所有这天地、人、这人世的一切,都充满美好的事物——这种以一个人 格来薰染他人,它的影响,必将及于后世的千年、两千年的吧。” 一个人物的高洁人格,的确是会超越敌我、超越时间,使人们受到感动,激发人们 向上的。真正的人格者、具有非凡力量的人才、领导者,他们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他 们总是具有这种力量。我也接触过国内国外使我内心深为感动的人才。吉川先生描写的 上述的这段话,的确是至理名言。 总而言之,不管什么时代,像关羽这样重节操、讲信义的厚重的生涯,在乱世中将 会大放异彩;同时,也使生活在现代的人充分了解到一个人格所产生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赵子龙的英勇
——沉着冷静、善能实践的勇将
在刘备军中,赵子龙——赵云的存在,虽不如关羽、张飞那样名声赫赫,但却在沉 稳中发出另一种光彩。事实上,在人物众多的《三国志》中,对赵子龙怀有共鸣的读者 是不在少数的。上文提到的偶人制作家川本喜八郎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他曾说:“看赵 云的行动,他为人的正直、判断精确和英勇无敌、战则必胜等等方面,总使人觉得他是 《三国志》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对他来说,从未有过因小小的一点疏忽而导致作战失败 的事例。诸葛孔明制订的作战计划,最能忠实执行的人是赵子龙。似乎孔明也比谁都更 信任他。” 我个人也曾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人,其中的确有像赵子龙这样的人,他们表面上并不 怎样出人头地,但到了关键时刻却能很好地完成别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从这种意义说, 从地位、立场或表面现象来判断人物,是非常错误的。毋宁说,千万不能忘记,所谓优 秀的人材,有许多人是表里如一、不辞辛劳、默默地完成自己使命的那种人。 同时,如川本先生所说,“判断精确”、“英勇无敌”、“战则必胜”这些优点, 正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资质。这其中,在“英勇无敌”方面,关羽、张飞并不比赵云差, 但是在“判断精确”、“战则必胜”方面,可以说赵云是更高一筹。在说明赵云“判断” 精确的事例中,可以举出刘备失去结义兄弟关羽时立即要兴师伐吴时,赵云曾强烈反对。 这就是,将宿敌的魏置而不顾,对吴开始作战,是极其错误的。吉川写的《三国志》 中曾就此事做如下描述:赵云向刘备进谏说:“我认为,现时不可伐吴。伐魏,则吴自 亡。 如放下魏而先与吴作战,则魏吴必同心协力,而蜀势必陷于困境。”当时的中国大 体共有十七州,其中魏为最强之国,统治着十二州。从大局看,蜀只有与吴联合,才能 与魏对抗。而且,从灭魏兴汉的大义名分来说,赵云的意见自是正论。但刘备不听,强 行与吴作战,结果遭到了无法挽回的失败。赵云预料到这点,足可以看出他遇事兼有沉 着冷静的判断力。 赵云的这种精确的判断力,对指挥周密作战的孔明来说,当然可以放心地交给他任 务。孔明多次使用赵云,授给他秘计,不断拯救主君刘备的危难。从这种意义说,正因 为有赵云这样足以信任的、担当实际战斗任务的武将,孔明才得以发挥他纵横无尽的智 略。 不但如此,在赵云身上还有使人难忘之处:他除了遇事沉着冷静之外,还有他那虽 老不衰的气概。这是有关他晚年仍然气势磅礴的一段故事:主君刘备死后,孔明上奏 《出师表》,然后北伐。当时,特地将鬓发皆白的老将赵云排除在北伐军的编制之外, 让他坐镇后方。关于当时赵云如何不服老,吉川先生是这样描写的: “但是,赵云对丞相的用情,不但不感到高兴,反而,当他一知道发表了出征的编 制名单后,便立刻来到丞相府,和孔明面对面地谈判:‘为什么某家的名字不在其中? 毫无道理嘛!’‘不是某家夸口,从先帝的时候起,我赵子龙临阵从未退缩过,追赶敌 人也从未落后过呀。某家现在虽然年迈,可某自认为并不比年轻人差啊。某生为大丈夫, 死在战场上才是最上的幸运。——难道丞相想要叫这样说的赵云晚节,像一根朽木似地 烂掉吗?” 这样,赵云如他所希望的那样,率领五千精兵,做为先锋启程了。这里生动地写出 了赵云的气概。不管如何年老,也要贯彻由青年时期起一直不变的信条与信念。这里边, 洋溢着赵云作为人的伟大和无法言表的飒爽气概。我们的人生也应该是这样的啊。
关于曹操
——乱世奸雄、才智之将
如何看待魏的主帅曹操——这是《三国志》中一个很大的难题。对他的评价因人而 异。这正说明现实的曹操本身具有难以用一个层次加以把握的复杂性。作为将军的才能、 特别是从他的军事才能的观点来看,他具有同时期的竞争者——蜀国的刘备、吴国的孙 权所远远不能企及的天赋之才。这点,当时可以与之比肩的,只有诸葛孔明一人而已。 实际上,在《三国志》上所展示的、代表这一时期两名军事天才家的无数次头脑战,不 断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而说到真正能在战乱之世屡操胜券的将才,首先应推曹操,他 才是杰出的英雄。 曹操在作为将军的器宇方面,也极擅长收揽人心,他广泛纠集人材,大胆加以擢拔, 正像他用尽心机企图招揽敌将关羽、赵云那样,巧妙地抬举投降的敌将,罗致了许多名 将,为我所用。而且,其才文武兼备,无所不包。这样看来,曹操的确是个与他自己所 希冀做天下人的大志相称的稀代英杰。而实际上,考察一下他在乱世中所走过的足迹, 便可以看出他另一个真实相貌,那就是他那极端冷酷无情的才人的“面孔”。 户田先生评论说:“曹操作为将军的确是伟大的,真正有力量的。历史上与他相似 的人物,恐怕是只有拿破仑、还有织田信长吧。但是,曹操虽说是英雄,毕竟是奸雄一 流的人物。他另有残酷无道的一面,即使为他出过力的部下,他也毫不容情地杀掉。” 在说明曹操残忍性的事件中,他曾残杀过父亲的朋友吕伯奢全家。根据吉川先生的 描写,曹操年轻时期,暗杀董卓未成,当他逃走时他探望了吕伯奢,求借一宿。吕伯奢 爽快地把他留了下来,到邻村去沽酒。夜已深更,隔壁传来了磨刀声,这是为了款待曹 操杀猪相待。曹操错误地认为要杀自己,立即杀掉了吕伯奢的家族和奴仆。不仅如此, 当他明白了自己的判断错误之后,在逃走途中遇上了吕伯奢,他为了消除后顾之忧,把 吕伯奢也杀了。他的人性真是冷酷已极。这里,不难看出曹操可怕的虚无主义者的冷酷 面孔,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与目的,可以无动于衷地随便杀人。 曹操这种令人生畏的冷酷性,自然使人们一直在内心里都不喜欢他。而曹操则企图 以他自己特殊的才干来赢得人心。 从这种意义说,他究竟是好是坏姑且不论,总之,曹操始终是以他的“才智”作为 有力武器取胜的。他一方面仗持这个“利刃”登上了乱世的顶峰;而另一方面,又用这 个“利刃”不断伤害自己。曹操经常由于过分相信自己的才智而招致失败。 比如,当魏、蜀大战时。魏军连连大胜,蜀兵丢盔弃甲,争相败走。魏军乘机追赶。 如果当时追上蜀兵,那么蜀军就会全部被歼。但是,曹操止住大军。魏将都对这次收兵 感到奇怪。而曹操则认为孔明所率的蜀军并非真的退兵而是佯败,采取了慎重的处理。 但由于曹操收兵,蜀军突然转为反攻,结果魏军只好退却。 在吉川的《三国志》中写道:“曹操经常赌智谋,结果败在自己的智谋身上”, “据说智者反而会溺死在智中”。这样,曹操从本质说来是个策士,他总免不了自认为 没有比自己智谋更高明的人。结果,他是才有余而德不足,为自己的才所囿,不能行王 道,也就是说他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霸道的奸雄。 年轻时的曹操,是个充满理想的有为青年。使他最初扬名是在讨伐黄巾时,当时他 一直是在国家这个大义名分下活动。后来,当臣下劝他继皇帝位时,他拒绝说:“苟天 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矣。”这是通晓天命与道义的曹操的一个侧面。但是从另一方面说, 他又是充满野心的。在这种相互对立的野心与道义的紧张关系当中,曹操相信自己的力 量与才智,一味向前猛进。 到了临近晚年,在曹操的面目中,他的野心上升到首位,到处表现出又是易怒又是 焦躁的丑态。吉川英治先生对于这个当时不过是一介宫门警卫、胸怀壮志、气概恢弘、 对逢迎或阿谀感到侮辱,笑人之愚的青年曹操,到了五十几岁的后半生,逐渐丧失过去 英杰面目的过程,做了如下的描写: “……不过,近来的他又是如何呢?在赤壁之战前,在赏月的船上,已经相当计较 自己老龄了,老来以后,他已完全不再是青春时期那种不为逆境所动的姿态了,动辄愿 意听到侧近者的悦耳之言,他不知不觉也变成了过去他曾经轻蔑过、唾弃过、嗤笑过其 愚的上官地位了。”——不管什么样的英雄豪杰,随着年龄、境遇的推移,很容易陷入 人所具有的平庸的弱点。在这里,一代的权势者功成名就之后极易陷入的可悲习性,带 着某种哀感,被充分地显露出来了。曹操的可悲之处,归根到底,是在说明:一个才智 之士,甚至把他自己所怀抱的青春理想都践踏了,从自己本来所唾弃的丑恶人性,一步 也未能逃脱出去。
孙权和人才
——吴国国祚最长的背景
成为《三国志》舞台的魏、吴、蜀三国,后来都走向灭亡。先是蜀亡,其次,灭了 西蜀的魏国也在蜀亡后仅仅三年也灭亡了。这样,三国中吴是存续得最长的一国。为什 么不是国力最富的魏,而是吴国寿命最长呢?——我认为这里蕴含着重要的历史问题。 吴的第一代皇帝孙权,接过其兄的印绶,成为吴主,当时他十九岁,正是弱冠之年。 这时,刘备已经四十岁,曹操是四十六岁。吴的寿命之长,当然和孙权年轻有关,但不 能只以年轻为理由。纵然年轻,如果人主不是非凡的人物,在战国乱世,还是不可能维 持长久的。吴主孙权的非凡之点,是在他手下有以周瑜为首的许多才能智谋之臣,尽管 他年轻,但却将这些从父亲孙坚以来的老臣使用得非常得当,使之各尽其所长。不但如 此,而且还接连招揽人才,加以重用。他的特点是擅于用人。而这点可以说是保持吴长 久存续的最大原因。孙权的成功,的确说明了“得人”才是领导者的最大责任。 在年轻的孙权手下,聚集众多有能之士的背景,除了孙权的器宇宏大之外,其兄孙 策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存在。孙策在其父孙坚三十七岁的壮年战死之后,继承父业,他也 武运不继,二十六岁遭到刺客的暗杀。从这一意味说,孙权可以说是第三代的江东之主。 其兄孙策很早就看出这个弟弟具有非凡之才。从而在临终时将印绶交付给他,并留下了 如下的遗言(《三国志》,吉川英治著):“你长于内治之才。但率江东之兵,敢于进 行乾坤一掷的冒险,你远不如我。……因此,你要牢记父兄当初创建吴国的艰难,任贤 举能,守护疆土……。”孙权彻底遵守了“任贤举能,守护疆土”的这一遗言。 说明孙权如何对待人才,有一段有名的插话(《三国志演义(上)》,立间祥介译, 平凡社版) :年轻继承帝位的孙权,有一次问孙策时期的有名参谋周瑜:“我虽承继了父兄的 大业,但如何才能守住基业呢?”周瑜回答说:“任何事业的根基都是人的问题。得人 者国昌,失人者亡,因此您的近侧置德高才俊之士,最为紧要。”①孙权忠实地履行了 这一忠言,得以建立了王权的根基。就这样,吴国具备了尊重人才、发现人才的良好土 壤。在以后,关系到吴国存亡的赤壁之战时,建立殊勋的鲁肃,是周瑜所荐,而毅然委 以重任的则是年轻的孙权。
  ①此处《三国志演义》原文为:“瑜曰: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
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
    同时,还有以有名的词句“士别三日,则当刮目相看”(《吴书》,吕蒙传注)而
知名的吕蒙,也是被孙权发现的,吕蒙一改过去只偏于武艺的态度,是一个在学问上大
有进益的人。孙权在培育人才方面,不只是着重于收罗人才、使用人才,而且在吴国国
内提倡研究学问、鼓励切磋琢磨的风气。这是魏、蜀所没有的吴国的特点。从这种意义
说,最重视教育环境的是吴国。
    孙权领导艺术的杰出之点,如上所述,是将内治的根本放在培养人才上,遇上具体
的事务,则充分听取这些军师、参谋的意见。因此,在孙权统治下,充分发挥了军师、
参谋所具有的能力挽救了吴国的危难。“创业易、守成难”,这本是历史上的教训,而
孙权则是求贤、任贤的“内治之雄”。同时,考虑到以孙权为中心的吴国臣下们长达数
十年的紧密团结,就会了解为什么吴的国祚一直绵延到最后的真正原因。可以说,这有
力地证明了一个事实:一切团体与组织,能得以永续下去,必须超越每个单个人的力量,
依靠紧密的协同动作。

“仁德”之人·刘备的轨迹(1)
——论领导者的条件
在《三国志》主人公刘备的足迹中,的确有许多故事,足以使人想见刘备其人的人 性,给人以丰富的启发。和关、张的“桃园结义”,对孔明的“三顾茅庐”,晚年和东 吴交战大败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离开刘备的个性,不可能出现的。 通常,刘备被称为“仁德”之人。但在战乱之世的领导者重要条件之一的军事才能 方面,他并无可观之点,只能说他是一般的才能。实际上,刘备固然在三十年当中,经 过许多战役,可以说是个戎马一生、身经百战之将,但在他得到孔明之前,并未取得像 样的战果。他之所以能成为蜀帝,成为三国时期的一方之雄,是因为他作为领导者还兼 有特别显著的“德”。 许多史书上,说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有英雄之器。”① (《三国志四》,守屋详、竹内良雄译,德间书房版)这就是说他人物风格的高洁和阔 达,能使人联想起汉高祖来。在战斗攻防这类智谋方面,他虽远不如曹操,但在作为领 导者非常重要的包容力、重诚实、守信义等等人性方面,可以说刘备是本时期首屈一指 的德高之士。这点,从刘、关、张、孔明、赵云等蜀君臣亲密无间,胜过手足的情谊中, 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
  ①此处系改用我国陈寿《三国志》的原文。
    《三国志》之所以不单只是作为战斗攻防的戏剧,而且,即使在今天,它仍作为人
的戏剧,充分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就在于刘备处战乱之世,与其臣下难能可贵的深厚
的个人情谊。产生蜀军这种独特的结义式的纽带,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刘备既是个极其守
“信义”的人,同时又是个非常讲“情谊”的人。
    最足以说明刘备深厚“情谊”的事例,恐怕要算是那场为关羽报仇的大战了。终生
的结拜弟兄关羽被东吴谋杀之后,刘备不听部下的一切反对,出兵伐吴,众所周知,这
次战役刘备的军队大败,西蜀濒于危殆。从这种意义说,这次战争是刘备晚年致命的失
败,其结果,会招致西蜀的灭亡。所以对刘备领导能力的薄弱,即使受到后人的严厉批
评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上,这种领导上的幼稚与愚蠢,经常出现在刘备这个将军身上,
这就是使他复兴汉室的远大理想变得半途而废的最主要原因。这不能不说是刘备个人的
致命缺点。
    但是,这次发兵讨吴虽从军事常识说难以理解,然而,如果从刘备的心情来说,那
么这是他不能把誓同生死的结义兄弟的仇置而不顾的、一种“情谊”的直接喷射。如果
不考虑这点,那只能意味着“信义”的死亡。将人世上最可贵的“信”、“义”弃而不
顾去求得胜利,这种做法真的能存在吗?
    ……这次事件是好是坏姑且不论,总之对于刘备说来,这是一个绝不肯做这样策谋
和打算的人,是一心以“信”、“义”为重的感情喷射。在这点上,又可以使人领略他
那对人所具有的绝大吸引力的纯粹生命。对于孔明、关羽、张飞、赵云这些与之志同道
合的人来说,恐怕正是把这点看成是主君的美德,而寄以绝大信赖的吧。
    作为人的至情直接流露和作为领导者的高瞻远瞩——刘备往往缺少这两者的平衡,
从而每次招来不幸。和这次倾全蜀之力为关羽进行报仇的作战一样,刘备的这种“情
谊”、“仁德”造成灾祸的事例还有许多。当他被曹操的军队打败,在千里的路上退却
时,刘备携带了爱戴他的数万百姓。但是,和不懂打仗的百姓一起行军,是极其困难的。
在曹军的追击下,许多民众牺牲了。据吉川的《三国志》所写,他看到这种光景,十分
悲哀,他说:“这些无辜的老百姓多么可怜,都是因为我,才使他们遭受这样灾难。……
如果没有我那就……。”说着他就想投河自尽。这是最能象征刘备人性的一个场面。他
就是具有这样感伤性侧面的一个领导者。周围的臣下向他进谏说:“死易生难,活下去
的道路,本来就是非苦斗不可。难道您抛弃众多的百姓,就您一个人企图解脱吗?”这
样,他总算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决心重整旗鼓,但这次撤退毕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
    在退走时带领百姓在一起,这一决定是否正确,这是赞否分岐的、很难说清的问题。
实际上,的确也有人严厉批评刘备的这一决定。但他热爱民众的心情,是十分可贵的。
而且,我想,正是这点,是一个做领导的人必须做为龟鉴的。从这种意义说,刘备可以
说是具有比其它人都加倍强烈的“慈爱之心”的一位好领导者,而这种“慈爱之心”恰
恰是为民上者的人伦基础。但是,对他说来,问题在于他的力量。如果没有与领导者相
应的力量,那么不管具有什么样的高迈理想与温馨的心情,最后甚至免不了要牺牲可贵
的百姓。领导者刘备的悲剧之一,就在于他空有这美好的心情而缺少保证这种心情的实
力,由于这个缘故,使西蜀招致不幸的事例,绝不在少数。
    总而言之,刘备的故事,说明了即使一个领导者非常热爱民众,但能将民众保护到
底,又是何等的困难。这点,也是我本人平素真实不假的感受。正义与力量——能够兼
而有之,对于领导者说来,该多渴望能够同时具备这两种条件啊。
    考察“仁德之人”刘备的一生轨迹,使人再一次认识到这点。

“仁德”之人·刘备的轨迹(2)
——母亲、继承人、人生论
关于刘备,有一件不该轻易看过的事,那就是关于他的母亲。刘备是个很有孝心的 青年。父亲已故,只有母亲一人。 刘备衷心敬爱母亲。而他的母亲又是个非常气性刚烈的人。伟大的母亲,任何时代 也好,都是这样的。 刘备离开故乡,二年、三年——虽然壮志未酬,但在思乡之念的驱使下,他回到母 亲身旁。这位老妇人不但没为儿子的归来高兴,反而严厉地向他说道: “这是怎么的啦,活像个吃乳的孩子。……你这样,还算是个忧国的大丈夫吗?既 然回来,也就不必提了。但不准你久呆,今晚安歇一晚,明天你就走好啦。” 同时老母还以严峻的爱子之情,鼓励他说:“你要想到千万人的幸福!我这个余年 无几的妈妈,算得了什么!你的心思——好容易立下的大志——如果只为了我这样的一 个妈妈就有所松懈,那么妈妈我为千万人的幸福,宁愿少活几年,也要鼓励你出去啊” (《三国志》,吉川英治著)。 正因为有这样伟大的母亲,刘备才没有放弃初衷,并加强了自己的决心,得以不断 地前进。的确,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我见过许多这种关系,我是深知,母 亲的一个决心的举动,一个决心产生的力量,对孩子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同时,通过 刘备的这样家庭环境,正像俗语所说“家贫出孝子”那样,可以说,一个杰出的人物, 大都是出身于贫寒家庭,这几乎是古今不变之理。 另一方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和刘备正相反的事例却是他的长子刘禅。西蜀在刘 备死后,这位刘禅继承了帝位,他没有其父那样的大才,这主要是因为他在不知艰难的 环境中长大的。的确,培养后继者是极其困难的,领导者最大的忧虑也在这里。以刘禅 来说,他是刘备年近半百时所生之子,刘备死时他只有十七岁。从这种意义说,也许他 被过分地骄宠了。 户田先生说过如下意思的话:“父母在艰难创业时所生的孩子多易成人。”这是告 诉我们说:从某种意义上对于孩子说来,了解父母最艰难的时刻,和父母一起体验千辛 万苦,是对孩子最大的教育。 不过,刘备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自己的儿子刘禅的未来,不掺杂任何私情。他预 感到死期临近,向孔明托付一切后事,留下了遗言。吉川英治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对这一 场面做了如下的描写: “君(孔明——引用者)之才十倍曹丕。孙权也难与君相比。……所以必能安蜀, 使基业不致坏坠。但太子刘禅年纪太幼,很难说将来会如何。如刘禅充分具有为帝之资, 君又辅助之,固所欣慰。但,如刘禅鲁钝、非帝王之器,则丞相可自为帝,以治万 民……。” 随又给刘禅留下遗言:“汝父死后,汝可父事孔明。”吉川英治先生以动人的笔触 接着描述说:“这该是何等英明的决心,何等悲壮的遗诏啊。这分明是说,太子如不才, 汝可自立为帝、完成帝业。孔明伏俯在龙床之下,痛哭流涕,几成血泪。”刘备作为领 导者不同凡响之处,正如表现在他对孔明的信任那样,他不搞专制君主那种习以为常的 家天下,比起家天下来,他更重视大义,这说明他毫无私心的态度。 他的这种态度,可以认为是君臣的楷模。而受托一切后事的孔明,在刘备死后,果 真以“死而后已”的决心,为完成先主的大业,奋不顾身地开始了尽瘁于国的努力。 这样,我们从各种角度来观察了刘备的人性,而他走过来的、波澜起伏的人生轨迹, 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训。首先,这是刘备在西蜀建国以前的事:当时,他周围 的人为刘备的不得志而深感愤慨,但他本人却泰然处之。为什么他会这样?当时在刘备 的胸中有如下的想法,即“屈身守分,以待天时。——即所谓蛟龙潜子深渊,目的在于 升天”(《三国志》,吉川英治著)。这里所说的“蛟龙”是传说上的动物,它潜伏在 水中,等待雷雨,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化龙升天,在这里给人一种生活的启示:当人生 处在逆境或不遇之时,应如何对待。 特别是青年时代,一个人很容易为别人不承认自己的处境而悲叹,但青年时代也需 要有一种深沉大度,内心里抱着到了四、五十岁时将会有属于自己的社会和时代的活动 天地,而泰然地等待时机的到来。千万不要忘记如刘备所说的那样,曲是为了伸,竭尽 全力,尽到现在的本分,一边等待着天时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是通向大成之路。 而且,在人生中有时也会失败。遇到这种时候应如何自处,如何行动呢?刘备不只 一次遇上过作战的不幸失败,有一次,他的结义兄弟关羽鼓励他说: “胜败乃兵家常事。人的成败在于时机,……时机来了则自然顺利,时不至则如何 挣扎也无济于事。对待漫长的人生,得意时不为得意而骄,面临绝望深渊,也不陷入失 落感。—— 不为外界所动,不受外界摆布,出处进退,均能处之泰然,才是最难能的啊”(同 前书)。 在人生中,如果面临一次失败,就悲叹来悲叹去,那就会甚至使整个人生陷于失败。 倒是应当将这次失败作为下次胜利的动力和决心,以积蓄自己的力量。 关羽还劝说刘备:“人也总要有几次须效仿‘泥鱼’那种隐忍的时期”(同前书)。 泥鱼,是一种什么也不怕的鱼,遇上久旱水涸的时候,就会全身裹上呢,滚上几天,有 了水便立刻从泥壳中爬出,又照旧游来游去。 “泥鱼和人生”——这又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启示。失败,的确会给人生带来失意和 绝望,但只是胜利,也绝不会造就深刻的人生。只有经历过多次的败仗,懂得自重,一 心锻炼自己的人,才能体会到真正人生胜利的喜悦。这样看来,使人感到,比那种简单 的英雄、胜利者,克服了多次失意与失败的刘备的一生,蕴涵着不知要强大多少倍的人 生的深邃、人生的可贵、人生的价值。
希世的名臣诸葛孔明
——《三国志》上灿烂光芒的睿智
《三国志》后半部中的英雄诸葛孔明,使任何时代的人都会对之崇敬不已。他那不 朽的光彩,可以说是《三国志》中任何人也不可能与之比肩的。户田先生也是在所有登 场人中最喜欢孔明的。那么,孔明究竟是什么缘故能使人感佩至深呢?不消说,一是他 那“智慧”的光耀,使人觉得达到了人所能具有的智慧的顶峰。在孔明身上,到处体现 出类似人所憧憬的理想的“智慧”的明晰性。他那宛如满天星斗般的“智慧”的光耀, 为三国兴亡史增添了无限的光辉和丰富的色彩。 诸葛孔明的“智”——刘备“三顾茅庐”时曾向孔明说过:“先生神算,每次都使 我心服口服”(《三国志演义(上)》,立间祥介译,平凡社版)。这说明刘备对他的 完全信任。他的神妙的智慧,还在于既非学究式的,也非权谋数术式的策谋。它是在后 汉已经倾颓、群雄割据的混乱时代,为了那些饱尝涂炭之苦的民众,企图建立一个公平 正义的社会——从这样一种人道主义迸发出来的实践的智慧,这点也正是使人们所以深 为感佩的缘故。说它是人的睿智的究极的出发点,也并非言过。 使孔明登上正面历史舞台的机缘,是刘备那次著名的“三顾茅庐”,当时他二十七 岁。构成这两人带有命运性的相遇的伏线,据认为是刘备与司马徽的一段问答。吉川先 生描写说:司马徽曾说,像刘备这样的人,使之身心徒然疲惫,空度岁月,实在“可 惜”。对于这点,刘备则概叹“自己的时运不济”。司马徽指出:不该委之命运,原因 在于刘备身边人才不足。 据司马徽的看法:关羽、张飞、赵云这些人,固然都是力敌万夫的勇将,但他们缺 少洞察时代趋势之才。而其他一些人物也非经纶济世之士,这样当然不能成就天下大业。 当前刘备需要的,既不是无双的豪杰,也不是白面的书生式的人物,而是应当去搜求俊 杰人士,那种能洞察时代大势,对天文、地理了如指掌、具有经纶抱负的人。一个有识 别人才能力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当时司马徽所说的“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是 脍炙人口的名言。 随后,小说描写了刘备通过徐庶,终于见到了孔明,刘备曲尽“三顾”之礼,孔明 讲了“三分天下之计”,以两人的“鱼水之交”,为从战乱走向统一,展开了波澜壮阔 的史诗般的活动。这时的刘备是如何积极地活动,正像孔明本人对刘备所说的“(使君 ——引用者)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蜀书·诸葛亮传》,本田济译。 收于平凡社《中国古典文学大系第13卷)①,那样,他广求人才,积极接受人才,以伸 张大义。不难看出,刘备这种真挚的心情,是充分打动了孔明的心的。
  ①此处系直接引自《蜀志·诸葛亮传》的原文。
    总之,刘备获得这样希世的名臣以后,过去那种一进一退的形势,大为改观,在军
事上一个胜利接一个胜利,沿着“三分天下计”这一正确道路不断迅猛前进,这真正可
以说明得人是如何的重要了。孔明加入刘备的势力以后,关羽、张飞、赵云这些武勇绝
伦的武将的才能也得到了尽情发挥,无一不通往胜利。在孔明出山以前,刘备的军队总
是进行直线的、平面的作战,但由于得孔明这样一位希世的军师以后,一转而展开了立
体的、机略纵横的作战,形成了一个组织体系,使每个力敌万人的勇将都得以充分发挥
各自的特长。孔明的活跃,充分显示出一个人的力量,会如何给人和组织以活力,给时
代带来巨大变化啊。当然,他的睿智绝不只限于军事战略方面。
    最足以代表诸葛孔明的智谋战略的事例,可举出“赤壁之战”。所谓“赤壁之战”
是指曹操亲率八十万大军与吴主孙权进行的“史上空前的大战”,也是《三国志》中描
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在这次大战中,刘备的军师孔明,乘一叶扁舟,以其三寸不烂之
舌,往说吴军,最后导致了赤壁的大捷。他把英名盖世的孙权、周瑜玩弄于股掌之上,
晓以大义,使他们和魏进行决战——他的这种胆识和智谋,从另一种角度说,正可以说
是“战争不靠武力而靠政略的尝试”,充分显示出孔明真实的雄才大略。
    曹操在这次“赤壁之战”中大败,正想逃回,就在这危机一发之际,被关羽拦截,
但曹操以巧妙的言辞,打动关羽,诉之以情。信义之士的关羽,不忍杀害失败了的曹操
君臣,最后放走了他们。在这段描写中充分说明了曹操的奸智,他利用了关羽为人感情
深厚的可乘之机。极端善良的人与足智多谋的人的这两种缩影,是世上屡见不鲜的,因
此描绘得仿佛如在目前。恩师户田先生评论这时的曹操说:“他,总之,是命不该绝,
是他的运气还没有到头。”户田先生明知在小说中曹操是被当成恶人来描绘的,所以说
他“命不该绝”,其实恩师在这段中真正想要强调的用意别有所在。那就是说派遣关羽,
是孔明的战略失误。吉川先生写的《三国志》中,关于这点,写成了孔明明知关羽会放
走曹操而故意派遣关羽,其实,孔明的先见之明,能否高到如此地步,是很值得怀疑的。
    对于这一情节,恩师想说的是:当时如果派遣了张飞或赵云,则肯定会消灭宿敌曹
操,或者孔明本人前往也可。孔明没有这样做,只能解释作:即便是像孔明这样英明的
智谋者,也会出现调遣失误。恩师之所以反复强调知人的重要性,正是出于“将领学”
的考虑——他指出要经常认清人的优缺点,用人要做到适材适所。有的人适于战时,而
有的人则适于平时。而且在作战上强有力,不一定就适于从政。因此,任何人只要按照
与各自的特点相适合的方向前进,都会有所作为。孔明为什么派遣关羽,它的真正原因
不太清楚,但如果单从效果而论,即使是名将孔明,也不免在人才调配上有所失误,这
可以说明看清人的本质是如何的困难。
    说明孔明的卓越智慧的典型事例,最有名的故事是他擒获南方土豪孟获一事。为了
使西蜀得到安泰,他在刘备死后进行南征。征讨与东吴有联系的南方,解除后顾之忧,
以便进行大规模的对魏作战。但是,南方有许多土豪、酋长,其中一个有势力的人物就
是孟获。孔明进军南方,擒了孟获又放掉,擒了又放掉,足足重复了七次,世人称之为
对孟获的“七擒七纵”,在这一过程中,孟获对孔明心悦诚服。即便说是对野蛮无学的
敌人也罢,自古以来从未听说有过七擒七纵的事例,对于这样的大恩,孟获怎么能不衷
心感激呢。
    这段故事,是说:以力服人,后来必定还要反逆。深深了解这一人性的孔明,使南
方的最有勇力的土豪孟获敬服,在人的力量、智略及仁德等方面,都使之甘拜下风,使
其永远感恩戴德。这是孔明出自洞察这类人所采取的独特行动。这点,即使现在仍可以
给人以新鲜的视角吧。

孔明的节操
——《出师表》中表现出来的清冽的心灵
诸葛孔明之所以能赢得人们的崇敬,一方面固然由于他的闪闪发光的睿智,同时也 是雨于他终生面对理想,一贯无私意所致。这点在他成为西蜀丞相后表现得最为明显。 孔明为政始终清廉公正,他作为一国丞相的态度在《蜀书·诸葛亮传》(本田济译。收 于平凡社《中国古典文学大系第13卷》)中有如下的记载: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 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①
  ①两段文字均据我国《三国志》原文。
    如这里所示,政治家孔明,他十分注意公正的政治,从某种意义说,几乎使人感到
认真到过分的程度。为此,他严格地遵守信赏必罚的原则。同时他的伟大,在于律己极
严、十分清廉。
    他在向蜀主上奏中说:“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中
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①据记录,他死后,果如其言。西蜀的人
民在他死后仍在不断怀念公正无私的孔明,自是理所当然的。    
  ①两段文字均据我国《三国志》原文。
    孔明通过自身的人生,显示了他为大义为理想而献身的心灵,该多么清冽澄明!特
别是《出师表》,使他为贯彻高迈之志所怀抱的真诚得以千古不朽。这是在刘备死后、
他向继承帝位的刘禅所上的有名的上奏表文,在其中,他吐露了忧国至情,可以说这是
使读者不能不堕泪的一篇名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中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略)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
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①(守屋洋、竹
内良雄译。同前书)
    刘备死后,征南又过了一年左右。孔明极力充实兵力与粮草,准备北伐。但是蜀中
的许多大臣安于现状,嫌忌战争。
    而且虽说是三国鼎立,魏据有十二州而蜀仅据一州,相比之下未免弱小。从这种意
义说,任何人都认为这种战争对西蜀说来胜算较少,但孔明的决心却非常之大。为什么
孔明这一时期宁可付出极大的代价,决心伐魏呢?这是因为他已经看穿魏越来越强大,
正在窥伺着西蜀。因此,他已预见到如果不在自己有生之年,先发制人,则魏必灭蜀。
这是任何时代,只有身负重任的领导者才怀有的内心苦衷,在《出师表》中,孔明深察
未来的时代大势,所以他那悲壮的决心,字里行间,溢于言表。    
  ①此段文字,据汉文原文。
    他在表中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宫中是指皇帝侧近的人,府中是指政府官
僚,在先帝死后,蜀正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必须宫中与府中成为一体,尽职尽责,这
的确是极中肯之言。户田先生也对这篇上表文十分共鸣,经常引用。
    用现代的话说,这是在阐明领导者必须与民众成为一体以完成预期目的的道理的。
    孔明还在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
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同前书)。对年轻的刘禅讲述了为帝王之道。
    在当时,蜀国由于孔明的励精图治,内部趋于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大臣们的心,
也逐渐保守化,丧失了前进的锐气,开始出现堕落与衰退的征兆。
    《出师表》是出自孔明坚强心愿的建议书,目的在于打破蜀国这种安逸与惰性,恢
复创业当时的远大理想,使宫中府中都能改变士风,以挽救国家的危机。诸葛孔明的过
人智略,足以使许多人为之惊叹。而更为深刻动人心魄的,则可以说是在于他的这种鲜
明刚烈的人生态度。其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场面,那就要属五丈原了。

鞠躬尽瘁的孔明
——秋风五丈原的晚节
对于诸葛孔明出兵伐魏,许多人感到不安,如果单纯从魏与蜀的兵力和国力之差来 考虑,这种不安也许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实际上孔明对这种差别早就知悉而且做了万 全的准备。人们未能理解孔明的深思熟虑,所以反对。但孔明北伐中原的意志是不可动 摇的,而且他为了慎重起见,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准备。 刘备死后,完成了五次对外的征讨,特别是后期这三年间,倾注全力于健全内政上, 可以说这都是为了上述目的。吉川英治先生在他写的《三国志》中,为了叙述孔明北伐 中原是先帝刘备在世时的宿愿时,这样写道:“他决定三年不再出兵,蓄养士卒,积蓄 兵器粮草,卷土重来,以报答先帝知遇之恩。不管遭遇什么样的困难,北伐中原的大计, 就连睡梦中也绝不能忘记,这就是孔明唯一的心愿。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北伐也就没有孔 明。”要知道,他所事奉的刘备,正是被曹操从中原赶出来的啊。 不只是最后的五丈原这一役,孔明胸怀刘备的遗志,开始走上北伐之途,就已经是 临近晚年了。但是,直到他的晚节为止,在他的心愿中,从未忘掉他的大业,从未消失 过他所受的先帝的大恩和对先帝发过的誓言。从这种至诚的一生中,感到孔明这个人人 格的真正伟大,恐怕不只是我一个人吧。 这样,孔明把最后的战场定在中原,毅然举行了数次北征。在力量弱小,兵粮也难 以为继的不利条件下,仍然坚持反复北伐,这完全是出于孔明百折不回的夙愿。第二次 出征前他写的《后出师表》中说:“与其坐而待亡,何如伐之。”说明了这是“与其坐 而待毙,毋宁应该北伐”的孔明壮烈的心情。 但是,如所周知,这次与魏交战,结果只是使世上无与伦比的著名军师孔明,更加 显示出他那晚年的忠心耿耿而已。 其最典型的场面,当然要属“五丈原”他本人的病殁,不过,以“挥泪斩马谡”的 故事普遍为人所知的第一次北征,也渗透着孔明的苦衷。 第一次北征,孔明充分发挥了他的智略,取得了节节的胜利,但在街亭一役,由于 马谡的失误,使战事遭受了挫折。 马谡是孔明的知交马良之弟,其兄战死后,由孔明收养,处处加以照拂。孔明很重 视培养才气焕发的马谡。在这次战争中派他去担任天王山的街亭的战斗。但是,马谡缺 少经验,又有恃才和贪功的毛病。当然,孔明是了解这点而起用他的。从孔明的想法来 说,是想给他一次机会,来考验马谡的。孔明这种认真考验他的心理,可以从孔明临送 走马谡之前所说的“军中无戏言”这句严峻的话,充分得到证明。 但是,可悲的是,马谡并未理解孔明的深刻用心,也未能拭净他那恃才和贪功之心。 他最后还是傲慢地违背了孔明的命令,脱离常轨在山上安营,结果遭到了无法挽回的大 败,使孔明已经布置得十分周密的作战计划归于惨败。宛如穿针引线一般以极少的兵力 和人才的优势以期对魏克敌制胜的孔明费尽心机的布置,由于这个浅薄的年轻人的傲慢, 想不到竟然化为一场泡影!不但如此,违抗他的命令的马谡本人,又正是他寄予厚望的、 他所亲自培养起来的人!孔明拒绝了众将的求情,挥泪斩了马谡。这可以说是,像孔明 这样的贤明的主帅,也由于对马谡过于慈爱,造成判断有误的例子。但从另一种看法说, 这一调遣马谡的悲剧,也可以说它真实反映了蜀国人才的缺乏。关羽、张飞均已亡故, 谋臣法正以及黄忠等建国以来的得力之臣也相继死亡,当时西蜀只靠孔明一个人在那里 孤军独撑。不但如此,随着与魏战斗的加剧,西蜀人才匮乏日益成为孔明很大的压力。 孔明不得不使用后来谋反的魏延,也是大有难言之隐的苦衷啊。 关于孔明的心情,吉川先生在“五丈原之卷”中,做了如下的描述: “孔明虽未说出口,但他内心里确实有一抹寂寥。他内心里早已想好了连科学的创 造力都无法企及的作战方略,他也相信执行这个作战方案肯定会取得胜利。但是唯独西 蜀军中人才的缺乏,是怎样也弥补不了的。” 关于证点,户田先生指出:“人的才干总是有长有短。即使英明如孔明,也是无能 为力的。蜀国之所以未能很好地收揽人才,是因为孔明之才太高,而又过于严肃认真的 缘故。” 各方面的才能都过于擅长所造成的悲剧——这是作为一个伟大的军师孔明自身所造 成的悲剧。同时也不应忘记恩师户田先生所说的话:“而且他也没有尽力搜求人才的余 裕,我想,这点是他未能培育后继者的原因。”这说明户田先生同情孔明所处的困难处 境,同情孔明必须完成的使命的严峻性。 晚年的孔明,内心里怀抱着别人无法为之分忧的苦衷,而同时又落入不能不进行到 底的、为国奋斗的孤立命运。激烈的军务和精神的劳瘁,使他身染重病,而且,他手中 足以托以后事的人,为数并不多! 即便如此,孔明为报答刘备的厚恩,完成刘备的遗业,还是毅然与敌将司马仲达相 对峙着。孔明这一赤诚的心和他峻烈的生活态度,自古以来,不知使多少人为之感动得 下泪。土井晚翠①的著名诗篇《星落秋风五丈原》,就是歌唱孔明的这种心情的。
  ①土井晚翠(1871—1952),诗人,曾长期任过第二高等学校英文学教授。
    祁山之夜夜色深,
    萧瑟秋风发悲吟。
    繁露零落田野冷,
    阵云黑压五丈原。
    草桔黄,马肥壮,
    蜀军旌旗暗无光,
    营静鼓角几声寒。
    BBBBB丞相已病危!
    (中略)
    梦寐难忘君王恩,
    临终遗诏铭心田。
    鞠躬尽瘁忧国家,
    风风雨雨几春秋,
    而今败叶雨中颤。
    一旦大树倾颓后,
    汉室气运益难言。
    BBBBB丞相已病危!
    (《现代日本文学全集第58卷》,土井晚翠作,筑摩书房版)
    这是一首极好地表现了以最后战场五丈原为背景的、诸葛孔明的生平及其精神境界
的诗。病重的孔明。蜀军旗帜暗淡无光。来去于孔明胸中的是大志中途未酬,刘备对自
己的深切信任与对蜀汉的命运。……在这首诗中充分写出了即将病殁的孔明极其悲痛的
心情。
    在昭和二十八年(一九五三)的新年,我把这首《星落秋风五丈原》的歌唱给了恩
师户田先生听。这是将土井晚翠的诗附上曲谱的歌,恩师静静地倾听着,听着听着,他
摘掉眼镜,用手绢捂起了眼睛。随后他说“真是一首好歌,请再唱一遍。”前后我唱了
六遍。他向我们说:“你们了解这首歌的真正精神了吗?”
    于是户田先生宛如讲述自己的事情一般解释了孔明壮志未酬、半途死去的心情。他
说:“孔明的生命已面临着朝不保夕的、眼看就要从断崖绝壁坠下的时刻。他的军队正
处在败色笼罩当中。在这关键时刻,人会想起什么,怎样想呢?绝不会是简单的悔恨,
更不会是可以认命就能解决的。……当我想到孔明死不瞑目的心情时,不由得掉泪啊。”
    诸葛孔明在五丈原落下了他人生五十四岁的帷幕。壮志只实现了一半就不得不死去
的他,其心中的遗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即使他在临终的一刹那间,他的这种执著念
头的烈焰也绝不会熄灭。这种贯穿于他现世与来世的强韧的执著之念,以奇妙的现实,
凝结在“死诸葛能驱走活仲达”这一事实上,结果保卫了蜀国的安全。魏灭蜀是孔明死
后又经过了三十年的事,这样看来,孔明晚年的北伐,虽未能取胜,但他那动天地感鬼
神、壮烈至诚的一念,既挽救了蜀的危机,同时也使他的英名永垂千古。
    诸葛孔明,受刘备知遇时是二十七岁,到他五十四岁身殁于五丈原为止,在这波澜
万丈的二十七年间他一贯坚守的洁白的“生与死”,在《三国志》的人物当中,至今仍
然放射着不朽的光辉。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