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作者: 萨缪尔·亨廷顿 第四章 西方的衰落:权力、文化和本土化
西方的权力:支配和衰落
相对于其他文明而言,西方的权力呈现出两幅画面。第一幅是西方处于压倒一切的、
成功的、几乎是完全的支配地位。苏联的瓦解消除了西方唯一最强劲的挑战者,其结果
是在日本可能会偶然给予的支持下,世界正在并将继续被西方主要国家的目标、优先考
虑和利益所塑造。作为一个仅存的超级大国,美国会同英国和法国一道在政治和安全事
务上作关键性的决策,会同德国和日本一道在经济问题上作关键性的决策。西方是唯一
在其他各个文明或地区拥有实质利益的文明,也是唯一能够影响其他文明或地区的政治、
经济和安全的文明。其他文明中的社会通常需要西方的帮助来达到其目的和保护其利益。
正如一位作者所概括的,西方
●拥有和操纵着国际金融系统
●控制着所有的硬通货
●是世界上主要的消费品主顾
●提供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制成品
●主宰着国际资本市场
●对许多社会发挥着相当大的道义领导作用
●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干预
●控制着海上航线
●进行着最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控制着尖端技术教育
●控制着宇航技术
●控制着航天工业
●控制着国际通讯系统
●控制着高科技武器工业
关于西方的第二幅图画与这第一幅画面大不相同。那是一个衰落的文明,相对于其
他文明而言,西方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权力正在下降。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
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西方越来越关注其内部问题和需求,因为它面临着经济增长
缓慢、人口停滞、失业、巨大的政府赤字、职业道德下降、储蓄率低等问题;此外在许
多国家,包括美国,面临着社会解体、吸毒、犯罪等问题。经济权力正在迅速转移到东
亚,军事权力和政治影响开始向东亚转移。印度处于经济起飞的边缘,伊斯兰世界日益
敌视西方。其他社会很快不情愿接受西方旨意和容忍其说教,西方的自信和支配意志也
随之消失。80年代末,人们就美国衰落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90年代中期,一项力
量对比分析得出了某种相似的结论:
在许多重要方面,它(指美国)的相对权力将加速下降。就其纯经济能力而言,美
国的地位相对于日本、最终相对于中国可能会进一步动摇。在军事领域,美国与许多日
益壮大的地区力量(可能包括伊朗、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实力对比的天平将由中心向外
围倾斜。美国的一些组织积将转移到其他国家,另一些权力(其中一些是软权力)将落
到诸如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的手中。
这两幅关于西方世界地位的相反画面,究竟哪一幅描绘了现实?答案当然是:它们
描绘的都是现实。西方现在占绝对优势,并在进入21世纪时仍将在权力和影响力方面保
持世界第一。然而文明间的均势也发生了一些逐步的、无情的、也是根本的变化。西方
的权力相对于其他文明将继续衰落。随着西方老大的地位被侵蚀,它将丧失很多权力,
其余的权力将在地区基础上分散给几个主要文明及其核心国家。最重要的权力增长正在
并将继续发生在亚洲文明之中,中国正逐渐成为最有可能在全球影响方面向西方挑战的
国家。这种文明间的权力转移正在并将继续导致非西方社会的复兴和日益伸张其自身文
化,并摒弃西方文化。
西方的衰落有如下三个特征:
首先,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西方权力的上升历时400年之久,它的衰退可能也需
要同样长的时间。SO年代,著名英国学者海德里·布尔论证说,“欧洲或西方对广大国
际社会的控制可以说在1900年左右达到了顶点”。斯宾格勒文集的首卷于1918年问世,
自那时以来“西方的衰落”一直是20世纪历史的主题。衰落过程在这个世纪的大部分时
期一直在延续。然而,可以设想的是,它可能会加速。在一国的能力中,经济增长及其
他方面的增长通常呈S形曲线:起步缓慢然后急剧加速,接着是增长速度降低,再到停
滞。国家的衰落也可能沿倒S形曲线发展,正如前苏联的情形一样:起先是中速下降,
然后迅速加速,最后到达谷底。西方的衰落仍处于缓慢的第一阶段,但在未来的某一天,
它可能会急剧加速。
第二,衰落并不是呈直线型的。它极不规则,并带有间歇和反复,在西方的弱点暴
露出后,它会再次坚持自己的权力。西方开放的民主社会具有巨大的更新能力。此外,
与许多文明不同,西方有两个主要的力量中心。布尔所看到的始于1900年左右的衰落,
实质上是西方文明中欧洲部分的衰落。从1910年到1945年,欧洲发生了不利于自己的分
裂,被其内部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所困扰。然而,在20世纪40年代,西方主导地位
中的美国阶段开始了,而且1945年,美国短暂地支配了世界,其地位几乎可以与1918年
的同盟国相比。战后的非殖民化运动进一步削弱了欧洲的影响,但并没有削弱以新的跨
国帝国主义代替传统殖民帝国的美国的影响。然而在冷战时期,苏联的军事权力可以与
美国相抗衡,而且美国的经济权力相对日本来说下降了。尽管如此,美国仍为恢复军事
和经济权力作了不懈的努力。1991年,另一位英国著名学者巴利·布赞认为“更深刻的
现实是,现在的中心变得比非殖民化以来任何时期都更处于支配地位,而边缘更处于从
属地位”。然而这种看法的准确性随着引起它的军事胜利在历史上被淡忘而消失了。
第三,权力是一个人或群体改变另一个人或群体行为的能力。行为可以通过指导、
强制或告诫加以改变,这需要行使权力者具有经济、军事、制度、人口、政治、技术、
社会或其他方面的资源。因而,一个国家或群体的权力通常通过衡量它所支配的资源同
其试图影响的其他国家或群体所支配的资源的对比来估价。西方对大部分(虽然不是全
部)重要的权力资源的占有在20世纪达到顶峰,然后相对于其他文明开始下降。
领土和人口。149O年,西方社会控制了巴尔干之外的大部分欧洲半岛,即5,250万
平方英里的全球陆地面积(南极洲除外)中的大约150万平方英里。1920年其领土扩张
达到顶峰之际,西方直接统治了大约2,55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将近地球陆地面积的一
半。至1993年,西方控制的领土减少了一半,大约还有1,270万平方英里。西方的领土
恢复到其原先欧洲核心部分,再加上其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移民聚居的广衰土
地。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独立后的伊斯兰国家的领土由1920年的180万平方英里扩大到
1993年的1,100万平方英里。类似的变化也发生在对人口的控制上。1900年西方人口大
约占世界人口的 30%,西方政府统治着几乎45%的世界人口, 1920年达到 48%。
1993年,除几个小的帝国残余如香港外,西方政府只统治着西方人。西方人口占人类总
人口的比例略多于13%,预计下一世纪将下降到大约11%,2025年下降到10%。就西方
总人口而言,1993年它排在中国、伊斯兰和印度文明之后,名列第四。
表4.1各文明政治控制下的领土.1900-1993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明控制的总领土估算(单位:万平方英里)
年份 西方 非洲 中华 印度 伊斯兰 日本 拉丁美 东正教 其他
文明 文明 文明 文明 文明 文明 洲文明 文明
1900 2029 16.4 431.7 5.4 359.2 16.1 772.1 873.3 746.8
1920 2544.7 40 391.3 5.4 181.1 26.1 809.8 1025.8 225.8
1971 1280.6 463.6 393.6 131.6 918.3 14.2 783.3 1034.6 230.2
1993 1271.1 568.2 392.3 127.9 1105.4 14.5 781.9 716.9 27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占世界领土的百分比估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00 38.7 0.3 8.2 0.1 6.8 0.3 14.7 16.6 14.3
1920 48 5 0.8 7.5 0.1 3.5 0.5 15.4 19.5 4.3
1971 24.4 8.8 7.5 2.5 17.5 0.3 14.9 19.7 4.4
1993 24.2 10.8 7.5 2.4 21.1 0.3 14.9 13.7 5.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占世界领土的相对份额根据当年通行的国界估算。
◎世界领土估计为5250万平方英里,不包括南极洲。
资料来源:(政治家年鉴)(纽约:圣马丁出版社,1901-1927年);(世界书籍
图册)(芝加哥:领域企业教育公司,1970年);《大不列颠年鉴》(芝加哥:大不列
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1992-1994年)
表4.2 世界主各文明所属国家的人口,1993年(单位: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文明 134,090 拉丁美洲文明 50,750
伊斯兰文明 92,760 非洲文明 39,210
印度文明 91,580 东正教文明 26,130
西方文明 80,540 日本文明 12,47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来源: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数字统计,《1994年年鉴》(芝加哥:大不列颠百
科全书出版公司, 1994年),第764-769页
表4.3在各文明政治控制下的世界人口份额
1900-2025年(百分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份 西方 非洲 中华 印度 伊斯兰 日本 拉丁美 东正教 其
他
文明 文明 文明 文明 文明 文明 洲文明 文明
世界总数
190O[1.6] 44.3 0.4 19.3 0.3 4.2 3.5 3.2 8.5 16.3
1920[1.9] 48.1 0.7 17.3 0.3 2.4 4.1 4.6 13.9 8.6
1971[37] 14.4 5.6 22.8 15.2 13.0 2.8 8.4 10.0 5.5
1990[5.3] 14.7 8.2 24.3 16.3 13.4 2.3 9.2 6.5 5.1
1995[5.8] 13.1 9.5 24.0 16.4 15.9+ 2.2 9.3 6.1++ 3.5
2010[7.2] 11.5 11.7 22.3 17.1 17.9+ 1.8 10.3 5.4++ 2.0
2025[8.5] 10.1 14.4 21.0 16.9 19.2+ 1.5 9.2 4.9++ 2.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占世界人口的相对份额根据当年通行的国界估算。1995年至2025年的人口估算
根据1994年边界。
◎世界人口估算以亿为单位。
+估算不包括独联体或波斯尼亚的人口。
++估算包括独联体、格鲁吉亚和前南斯拉夫的人口。
资料来源:联合国人口署经济和社会信息及政策分析部:《世界人口预测,1992年
修订本》(纽约:联合国,1993年);《政治家年鉴》(纽约:圣马丁出版社,1901—
1927年);《世界年历和事实书籍》(纽约:新闻出版公司,1970-1993年)。因此,
在数量上,西方人构成世界人口中持续下降的少数。在质量上,西方和其他人口之间的
对比也在发生变化。非西方人民正在变得更健康,更城市化,有更高的识字率和更良好
的教育。到本世纪90年代初,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南亚、东亚和东南亚的婴儿死亡
率只是其30年前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这些地区人口的预期寿命显著增长,增加值从
非洲的 11年到东亚的23年不等。20世纪60年代初,第三世界的大部分国家中仅有不足
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识字。90年代初,除非洲外几乎所有国家的人口识字率都高于二分之
一。50%的印度人和75%的中国人能够读和写。1970年发展中国家的识字率平均是发达
国家的41%; 1992年平均是71%。90年代初,除非洲外的所有地区的学龄人口几乎都
接受了小学教育。最重要的是,60年代初,亚洲、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不到三分之一
的适龄人口接受中等教育;到90年代初,除非洲外,一半的适龄人口接受了中等教育。
1960年城市居民占不发达国家全部人口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然而1960年至1992年间,
城市人口所占的百分比在拉丁美洲从 49%增加到 73%,在阿拉伯国家从34%增加到
55%,在非洲从14%增加到29%,在中国从18%增加到27%,在印度从19%增加到26%。
表4.4 各文明或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份额,1750-1980年
(百分比,世界总量=100%)
┌───────────────────────────────────
──────┐
│国家 1750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1913 1928 1938 1953 1963
1973 1980 │
├───────────────────────────────────
──────┤
│西方 18.2 23.3 31.1 53.7 68.8 77.4 81.6 84.2 78.6 74.6 65.4
61.2 57.8 │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3.6 3.4 3.1 2.3 3.5
3.9 5.0 │
│日本 3.8 3.5 2.8 2.6 2.4 2.4 2.7 3.3 5.2 2.9 5.1
8.8 9.1 │
│印度/巴基斯坦 24.5 19.7 17.6 8.6 2.8 1.7 1.4 1.9 2.4 1.7 1.8
2.1 2.3 │
│俄罗斯/苏联* 5.0 5.6 5.6 7.0 7.6 8.8 8.2 5.3 9.O 16.0 20.9
20.1 21.1 │
│巴西和墨西哥 - - - 0.8 O.6 0.7 0.8 0.8 0.8 0.9 1.2
1.6 2.2 │
│其他 15.7 14.6 13.1 7.6 5.3 2.8 1.7 1.1 0.9 1.6 2.1
2.3 2.5 │
└───────────────────────────────────
──────┘
◎包括冷战期间华约组织国家。
资料来源:保罗·贝罗克:《1750年至1980年的国际工业化水平》,(欧洲经济史
杂志},第11期(1982年秋季号),第269-334页。
在识字率、教育和城市化方面的这些变化造成了被社会动员起来的人口,这些人口
的能力加强了,期望值更高了,他们可能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而这是不识字的人所做不
到的。被动员起来的社会是更强有力的社会。1953年,伊朗只有不到15%的人识字,不
到17%的人是城市居民,科米特·罗斯福以及少数中央情报局的特务轻而易举地镇压了
一次暴动,使伊朗国王重登宝座。而到1979年,当50%的伊朗人识字和47%的人口居住
在城市时,多大的美国军事力量都不可能再保住国王的王位了。一道明显的鸿沟仍把中
国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和非洲人与西方人、日本人和俄罗斯人分离开来。但这道鸿沟
正迅速变窄。同时,又出现了另外一道鸿沟。西方、日本和俄罗斯人的平均年龄日趋稳
定,在人口中占比例更大的那部分退休者给那些仍然受雇的生产者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其他文明的负担是大量的儿童,但儿童是未来的工人和士兵。
经济产值。西方在全球经济产值中所占的份额可能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了顶峰,但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明显下降。175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占了几乎三分
之一,印度占将近四分之一,西方则占不到五分之一。至1830年西方已略微超过中国。
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正如保罗·贝罗克所指出的,西方的工业化导致了世界其他地区的
非工业化。1913年非西方国家的制造业产值大约是其1800年的三分之二。从19世纪中期
开始,西方所占份额急剧增加,1928年达到其最高点,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 84 2%。
此后由于其增长率不高,以及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国家二战后制造业产值的迅速增加,西
方所占份额有所下降。至1980年,西方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 57. 8%,大致相当于其
120年前即19世纪60年代所占的份额。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经济总产值的可靠
数据无法找到。然而1950年,西方占世界总产值的大约64%;80年代这个比例降至49%。
(见表4.5。)据估计,到2O13年,西方将仅占世界产值的30%。据 1991年的另一项
估计,世界上 7个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中有4个是非西方国家:日本(第二位),中
国(第三位),俄罗斯(第六位)和印度(第七位)。1992年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国,
在十大经济国中包括5个西方国家,还有其他5个文明的带头国家:中国、日本、印度、
俄罗斯和巴西。一些似乎言之成理的预测表明2020年排名前五位的经济强国将是5个不
同文明的国家,经济占前十位的国家中将只有3个是西方国家。当然,西方的相对衰落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东亚的迅速崛起。
表4.5各文明在世界经济总产值中所占份额,1950-1992年(百分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份 西方 非洲 中华 印度 伊斯兰 日本 拉丁美 东正教
其他
文明 文明 文明 文明 文明 文明 洲文明 文明
1950 64.1 0.2 3.3 3.8 2.9 3.1 5.6 16.0
1.0
1970 53.4 1.7 4.8 3.0 4.6 7.8 6.2 17.4
1.1
1980 48.6 2.0 6.4 2.7 6.3 8.5 7.7 16.4
1.4
1992 48.9 2.1 10.0 3.5 11.0 8.0 8.3 6.2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2年东正教文明的估算包括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
+“其他”包括其他文明和四舍五入造成的误差。
资料来源:1950、1970、1980年的百分比由荷伯特·布洛克按不变美元价格计算出,
见《1980年全球总产值:创造性的停顿?》(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国务院公共事
务局,1981年),第30-45页。1992年的百分比根据《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纽约:
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的关于世界银行购买力平价估算表30计算出。经济生产总
值部分地掩盖了西方在质量上的优势。西方和日本几乎垄断了先进技术工业。然而技术
正在传播,如果西方希望维持优势,它将竭力把传播减小到最低限度。然而多亏西方创
造了相互联系的世界,它使减缓技术向其他文明的扩散变得日益困难。由于不存在冷战
时期的那种单一的、压倒一切的、公认的威胁,加之技术控制措施效力有限,情况便更
是如此。
表面上看似乎中国经济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20世纪后半叶技
术的扩散和非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正在使历史上的格局再现。这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但是即使不是在ZI世纪中叶之前,那么到21世纪中叶,经济生产和制造业产值在主要文
明之间的分布也可能与1800年的情况类似。西方对世界经济为时200年的“垄断”行将
结束。
军事能力。军事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数量——兵力、武器、装备和资源:技
术——武器和装备的效能和尖端性;组织——凝聚力、纪律性、训练和军队土气以及指
挥和控制关系的有效性;社会——社会有效地使用军队的能力和愿望。20年代西方在所
有这些方面都遥遥领先。在以后的几年里,西方的军事权力相对于其他文明下降了,这
种下降反映在军事人员对比的变动上,尽管很明显这不是军事能力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但也是标准之一。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引发了国家发展其军事能力的愿望并为其提供了资
源,很少有国家不是这样。30年代,日本和苏联建立了非常强大的军队,这一点在二战
中得到显示。冷战期间苏联拥有世界上两支最强大的军队之一。目前西方垄断了在世界
任何地区部署大量常规军事力量的能力,至于它是否将保持这种能力尚不得而知。然而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因为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或国家集团在未来几十年内可能具有与之
相当的能力。
表4.6 各文明在世界军事人员总数中所占份额《百分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份 西方 非洲 中华 印度 伊斯兰 日本 拉丁美 东正教其
他
文明 文明 文明 文明 文明 文明 洲文明 文明
世界总数
1900[1,008.6] 43.7 1.6 10.0 0.4 16.7 1.8 9.4 16.6
0.1
1920[ 864.5] 48.5 3.8 17.4 0.4 3.6 2.9 10.2 12.8*
0.5
1970[2,399.1] 26.8 2.1 24.7 6.6 10.4 0.3 4.0 25.1
2.3
1991[2,579.7] 21.1 3.4 25.7 4.8 20.0 1.0 6.3 14.3
3.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以该年度通行国界为基础估算。
世界武装部队总人数(现役)以万为单位。
。其中的苏联军队人数,系G·M·麦金托什所估算的1924年数字,见D·H·利德尔
一哈特:《红军:1918-1945年的红军及1946年迄今的苏军》一书(纽约:哈考特,布
雷斯,1956年)。
资料来源: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世界军费和武器转让》(华盛顿哥伦比亚特
区:该署,1971-1994年);《政治家年鉴》(纽约:圣马丁出版社,1901-1927年)。
总的来说,冷战后几年中全球军事能力的演变由五大趋势所主导。
第一,苏联武装部队在苏联解体之后迅即不复存在。除俄罗斯外,只有乌克兰从苏
联脱离之后,继承了重要的军事能力。俄国军队在规模上大大缩小,并已从中欧和波罗
的海沿岸三国撤出。华约组织解散了。向美国海军挑战的目标被放弃。军事装备要么被
处理要么任其损坏,以致无法使用。国防预算锐减,官兵土气普遍低落。同时,俄罗斯
军队正重新确定其使命和学说,并为其在保护俄罗斯人和对付近邻的地区冲突中所起的
新作用而进行重建。
第二,俄国军事能力的急剧减弱引起了西方军费开支、兵力和能力较为缓慢但明显
的下降。根据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的计划,美国军费开支将减少 35%,即从 1990
年的 3, 423亿美元(按1994年美元价格计算)减至1998年的2 223亿美元。当年的军
队建制将减至冷战结束时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军队总人数将从210万减至140万。许多重
要的武器研制项目已经或正在被取消。1985年至1995年期间主要武器的年度采购从29艘
舰只减至6艘,943架飞机减至127架,720辆坦克减至八战略导弹从48枚减至18枚。80年
代末开始,英国、德国,在较小的程度上还有法国,在国防开支和军事能力方面也进行
了类似的削减。90年代中期,德国武装部队预计将从37万人减至34万人,也可能减至32
万人;法国军队将从1990年的29万人减至1997年的22.5万人。英国军队从1985年的37.
71万人减至1993年的27.48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欧洲大陆成员国也缩短了服兵役期
限,并讨论了放弃征兵制的可能性。
第三,东亚的趋势与俄罗斯和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增加军费和改善军队被列入日程,
在这方面中国是样板。在自身经济财富增长和中国扩充军备的刺激下,其他东亚国家也
开始实行军事现代化和扩大军队。日本继续完善其高度先进的军事能力。台湾。韩国、
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都纷纷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军队,从俄国、美国、
英国、法国、德国和其他国家购买飞机、坦克和舰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防务开支在
1985至1993年期间大约降低了 10%(从 5,396亿美元减至 4, 850亿美元,按1993
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而在同一时期,东亚的军费开支增加了50%,从898亿美元增
加到1,348亿美元。
第四,包括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在内的军事能力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随着一些
国家经济上的发展,它们获得了生产武器的能力。例如,60年代至80年代,能够生产战
斗机的第三世界国家从一个增加到8个,生产坦克的国家从一个增加到6个,生产直升飞
机的国家从一个增加到6个,生产战术导弹的国家从无增加到7个。90年代的主要趋势是
军火工业的全球化,这可能进一步削弱西方的军事优势。(注1。游多非西方社会或拥
有核武器(俄罗斯、中国、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或许还有北朝鲜),或竭尽全力
获得核武器(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可能还有阿尔及利亚),或者使自己达到这样的
地位:当它们认为必要时,便能够很快获得核武器(日本)。
最后,这些发展使区域化成为冷战后世界军事战略和军事权力的主要趋势。区域化
为俄罗斯和西方裁减军队和其他国家增加军队提供了理论依据。俄罗斯不再拥有全球军
事能力,而是把其战略和兵力集中于防范近邻国家。中国已重新调整了其战略和军队,
把重点放在了地区兵力投放和保护中国在东亚的利益上。同样,欧洲国家也在通过北大
西洋公约组织和西欧联盟来进行军事调整,以应付西欧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局势。美国明
确地把其军事计划由在全球遏制苏联并与其作战,改变为准备同时对付波斯湾和东北亚
发生的地区性紧急情况。然而美国不可能具备达到这些目的的军事能力。为击败伊拉克,
美国在波斯湾部署了其 75%的现役战术飞机、42%的现代化作战坦克、46%的航空母舰、
37%的陆军兵力和 46%海军陆战队人员。由于未来将进行大幅度裁军,美国若进行一
场针对西半球之外一些地区强国的干涉都很困难,更不用说两场了。全世界军事安全日
益不依赖于全球的权力分配和超级大国的行动,而是依赖于世界各区域内的权力分配和
各文明核心国家的行动。
总而言之,从整体来说西方在21世纪的前几十年仍将是最强大的文明,在此之后,
它可能继续在科技人才、科学研究和开发能力,以及民用和军用技术革新方面处于实际
领先地位。然而,其他权力资源的控制正日益分散到非西方文明的核心国家和主要国家。
西方对这些资源的控制在20年代达到顶峰,尔后便无规则地但显著地下降。到21世纪ZO
年代,即距达到该顶峰IO0年之后,西方将可能控制世界版图的约 24%(顶峰时曾达到
49%),世界人口的10%(顶峰时为48%)和社会动员人口的15%-20%,世界经济
产值的大约 30%(顶峰时可能为 70%),制造业产值的 25%(顶峰时为 84%),
以及全球兵力的不到 10%(顶峰时为 45%)。
1919年,伍德罗·威尔逊、劳合·乔治和乔治斯·克里孟梭实际上一起控制着整个
世界。他们坐在巴黎,决定着哪些国家将存在,哪些将不存在,将创造哪些新的国家,
它们的边界应如何划分,谁将统治它们,以及中东和世界其他地区在战胜国之间应如何
分配。他们还决定如何对俄国进行军事干预,从中国榨取经济让步。100年之后,将不
会再有能够行使类似权力的政治家小集团;任何这样的集团将不是由3个西方人组成,
而是由世界7个或8个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的领导人所组成。邓小平、中曾根、英迪拉·
甘地、叶利钦、霍梅尼和苏哈托的继承者将对抗里根、撒切尔夫人、密特朗和科尔的继
承者。西方主宰天下的时代正在终结。与此同时,西方的衰落和其他权力中心的兴起正
在促进全球本土化和非西方文化的复兴进程。
本土化:非西方文化的复兴
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权力的分布。贸易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跟着国旗走,但
文化几乎总是追随着权力。历史上,一个文明权力的扩张通常总是同时伴随着其文化的
繁荣,而且这一文明几乎总是运用它的这种权力向其他社会推行其价值观、实践和体制。
一个普世文明需要普世的权力。罗马的权力在古典世界的有限范围内创造出了一个近乎
普世的文明。19世纪以欧洲殖民主义为表现形式的西方权力和20世纪美国的霸权把西方
文化推广到了当代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欧洲殖民主义已经结束,美国的霸权正在衰落。
随着本土的、植根于历史的习俗、语言、信仰及体制的自我伸张,西方文化也受到侵蚀。
现代化所带来的非西方社会权力的日益增长,正导致非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复兴。*
*那些认为一个普世文明正在并且一定会出现的人们,以及那些认为西方化是现代
化的前提条件的人们,几乎普遍忽略了权力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他们拒绝承认.其论点
的逻辑需要他们支持西方扩大和巩固其对世界的控制,而且如果其他社会能自主地决定
自己的命运,它们就会恢复旧的信条、习俗和实践,而这对于普世主义者说来是有碍进
步的。然而,那些为普世文明的优点辩护的人,通常不为世界帝国的优点辩护。——原
书脚注
约瑟夫·奈曾论证说,在以经济和军事力量为基础的指挥权,即“硬权力”,与一
个国家通过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使“其他国家想要它所想要的东西”的“软权力”
之间,存在一个差别。正如奈意识到的那样,世界上正在发生硬权力的广泛分散,主要
国家“已不能像过去那样运用它们的传统权力资源来达到其目的”。奈继续说,如果一
个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其他国家会更愿追随”其领导,因此软权力
“与硬的指挥权力同样重要”。然而是什么使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呢?当它们被
看作是根植于物质上的胜利与影响时,它们就是有吸引力的。软权力只有建立在硬权力
的基础上才成其为权力。硬的经济和军事权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以及更加
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文化或软权力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
他民族的吸引力。经济和军事权力的下降会导致自我怀疑、认同危机,并导致努力在其
他文化中寻求经济、军事和政治成功的要诀。当非西方社会经济、军事和政治能力增长
时,它们就会日益鼓吹自己的价值、体制和文化的优点。
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50年代和60年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民,当时它是与苏联的经
济成功和军事权力联系在一起的。当苏联发生经济萧条且不能维持其军事力量时,这种
吸引力也就随之消失了。西方的价值观和体制已吸引了其他文化的人民,因为它们被看
作是西方权力和财富的源泉。这个进程已持续了几个世纪。正如威廉·麦克尼尔所指出
的,1000年至1300年期间,基督教、罗马法和西方文化的其他要素被匈牙利人、波兰人
和立陶宛人所采用,“对西方君主军事才能的畏惧和钦佩的混合,刺激了人们去接受西
方文明”。随着西方权力的削弱,西方向其他文明强加其人权、自由主义和民主等概念
的能力降低了,那些价值对其他文明的吸引力也随之减小。
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几个世纪内,非西方民族曾一直羡慕西方社会的经济繁荣、先
进技术、军事实力和政治凝聚力。他们在西方的价值和体制中寻求成功的秘诀,如果发
现自认为可能的答案,他们就尝试在自己的社会中加以运用。为了变得富有和强大,他
们不得不效仿西方。然而现在这种基马尔主义的态度在东亚已经消失。东亚没有将其经
济的迅速发展归因于对西方文化的引进,而是归因于对自身文化的伸张。他们论证说,
他们之所以正在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与西方不同。同样,如果非西方社会感到与西
方相比自己相对弱小,他们就援引西方的价值观,如自决、自由主义、民主和独立,来
为其反对西方的控制辩护。现在他们不再弱小而是日益强大,于是他们便毫不犹豫地攻
击起那些他们先前曾用来维护自己利益的价值观。对西方的反叛最初是通过宣称西方价
值的普遍性来证明其合理性的,现在则是通过宣称非西方价值的优越性来加以证明。
这些态度的抬头是罗纳德·多尔所称的“第二代本土化现象”的表现。在西方的前
殖民地和像日本和中国这样的独立国家,“第一个‘推行现代化的人’或‘独立后’的
一代人常常是在外国(西方)的大学里接受用西方广为传播的语言进行的教育。部分是
由于他们第一次出国时是易受影响的青少年,因而他们从根本上吸收了西方的价值观和
生活方式。”相比之下,为数众多的第二代人大多数在国内由第一代人创立的大学里接
受教育,授课越来越多地是使用当地语言而不是殖民语言。这些大学“与大都市世界文
化的联系更加淡薄”,“知识通过翻译而变为本国化的,这些知识通常范围有限,水平
也很低”。这些大学的毕业生不满于早些时候受过西方训练的那一代人的控制,因此经
常“经不起排外主义反对运动的鼓动”。(注;到随着西方影响的减弱,那些年轻的、
雄心勃勃的领导人不能指望西方为他们提供权力和财富。他们不得不在自己社会内部寻
找成功的手段,因此他们必须适应该社会的价值和文化。
本土化并不需要等待第二代来进行。能干的、有洞察力和有适应性的第一代领导进
行了自我本土化,其中三个著名的例子是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哈里·李和所罗门·
班达拉奈克。他们分别是牛津、剑桥和林肯律师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是卓越的法学家,
是其社会中彻底西方化的精英。真纳是一个坚定的世俗主义者。李,用一个英国内阁成
员的话说,是“苏伊土运河以东好得没治的英国人”。班达拉奈克从小就是个基督教徒。
然而在领导他们的国家走向独立和独立之后,他们不得不实行本土化。他们回到自己祖
先的文化中,在此过程中不时改变自己的认同、姓名、装束和信仰。英国律师真纳成为
巴基斯坦的“伟大领袖”,哈里·李则成为李光耀。世俗主义者真纳成为把伊斯兰教作
为巴基斯坦国基础的热情倡导者。盎格鲁化的李光耀学会了汉语普通话,并成为一个能
言善辩的儒教促进者。信仰基督教的班达拉奈克皈依了佛教并求助于僧伽罗民族主义。
80年代和90年代,本土化已成为整个非西方世界的发展日程。伊斯兰教的复兴和
“重新伊斯兰化”是穆斯林社会的主题。在印度,普遍的趋势是拒绝西方的形式和价值
观,以及使政治和社会“印度化”。在东亚,政府正在提倡儒家学说,政治和知识界领
袖都在谈论其国家的“亚洲化”。80年代中期日本充斥着“日本和日本人理论”。随后
一位重要的日本知识分子提出:日本在历史上经历了“这样一种循环:引进外来文化,
通过复制和提纯而使那些文化‘本土化’,然后是引进的和有创造性的推动力被耗竭,
从而导致了不可避免的动乱,最终再向外部世界开放”。目前日本正在“着手进行这个
循环的第二阶段”。冷战结束后,随着西方化主张者和斯拉夫文化优越论者之间传统冲
突的再度出现,俄罗斯重新变成了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然而在10年里,当西方化
的戈尔巴乔夫被具有俄罗斯风格和西方信仰的叶利钦所取代时,趋势也随之从西方化转
为斯拉夫化,而后者又受到集中体现了俄罗斯东正教本土化的民族主义者的威胁。
民主的矛盾进一步推动了本土化:非西方社会对西方民主体制的采用鼓励了本土主
义的和反西方的政治运动,并使它们获得了权力。60和70年代,发展中国家西方化的和
亲西方的政府受到了政变和革命的威胁;80和90年代它们日益面临被选举下台的危险。
民主化与西方化相冲突,民主本来就是一个地区化而并非世界化的进程。非西方社会的
政治家并非通过显示自己有多么 西方化来赢得选票。相反,选举竞争刺激他们把自己
的信仰说成 是最能吸引大众的东西,那些东西通常具有种族的、民族主义的和 宗教
的特征。
结果是大众动员起来反对受过西方教育和西方取向的精英。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
集团在穆斯林国家为数不多的几次选举中表现出色,如果不是军队取消了1992年的选举,
它有可能在阿尔及利亚掌握国家政权。在印度争取选民支持的竞争可能鼓励了向社会群
体发出呼吁和社会群体间的暴力。斯里兰卡的民主使得斯里兰卡自由党于1956年击败了
西方取向的、具有精英观念的统一国民党,为80年代津达那亚僧伽罗民族主义运动的崛
起提供了机会。1949年之前南非和西方精英都把南非看作是一个西方国家。种族隔离政
权建立后,西方精英们逐渐把南非开除出了西方国家阵营,而南非白人仍然把自己当成
是西方人。然而为了恢复他们在西方国际秩序中的地位,他们不得不引进西方民主制度,
这导致了高度西方化的黑人精英掌权。然而如果第二代本土化因素起作用的话,他们的
继承人将会有更多的科萨人、祖鲁人和非洲人观念,南非将日益把自己看作是一个非洲
国家。
在19世纪以前的各个时期,拜占庭人、阿拉伯人、中国人、土耳其人、蒙古人、俄
罗斯人对自己的力量和成就非常自信。那时,他们也蔑视西方文化的低劣、体制的落后、
腐化和衰败。现在,随着西方的成功相对减弱,这种态度重新出现了。人们感到“他们
不必再接受它”。伊朗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正如一位观察家所说的,“西方的价值观
遭到不同方式的反对,但在其他地方都没有像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中国
和日本那样坚决。”我们正在目睹“由西方意识形态主宰的进步时代的结束”,正在跨
入一个多种不同文明相互影响、相互竞争、和平共处、相互适应的时代。这一本土化的
全球进程通过世界众多地区出现的宗教复兴广泛地表现出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亚洲
和伊斯兰国家的文化复兴,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所推动的。
上帝的报复
20世纪上半叶,知识精英们普遍假定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正导致作为人类存在的一
个重要因素的宗教的衰亡。无论是欢迎还是痛惜这种趋势的人都接受这一观点。现代世
俗主义者为科学。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构成现存宗教核心的迷信、
神话、非理性和宗教仪式而欢呼。正在出现的社会将是宽容的、理性的、重实效的、进
步的、人道主义的和世俗的。另一方面,忧心忡忡的保守主义者警告说:宗教信仰、宗
教体制以及宗教对人类个人和集体行为所起的道德指导作用的消失将导致可怕后果,最
终结果将是无政府状态、堕落及文明生活的破坏。艾略特说,“如果你不信上帝(他是
一位嫉妒的上帝),你就应当尊敬希特勒或斯大林。
2O世纪下半叶证明这些希望和恐惧是毫无根据的。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在全球展开,
同时也发生了一场全球性的宗教复兴。吉利斯·凯伯尔称这次复兴为“上帝的报复”,
它遍及所有大陆、所有文明,实际上所有的国家。70年代中期,如凯伯尔所说的那样,
世俗化和宗教与世俗主义相适应的趋势“发生了逆转。一种新的宗教方法开始形成,它
不再旨在适应世俗价值,而是旨在为社会组织重建一个神圣的基础——如果必要的话,
通过改变社会来达到目的。这种方法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它提倡从失败的现代主义中
摆脱出来,将挫折和穷途末路归因于脱离了上帝。它的主题不再是使教义现代化,而是
‘第二次向欧洲宣讲福音’,其目标不再是使伊斯兰教现代化,而是‘使现代性伊斯兰
化’”。这种宗教复兴部分地涉及到一些宗教的扩张,这些宗教增添了一些原先没有的
新成员。然而在更大范围内,宗教的复兴包括人们回归和振兴他们社会的传统宗教,并
赋予它新的含义。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印度教、佛教、东正教都经历了原先的
因某种原因皈依宗教的信徒掀起的信奉、传播教义和举行仪式的新浪潮。在所有这些宗
教中原教旨主义运动都专注于对宗教教义、体制的净化,其方式是好战的,并根据宗教
信条来重塑个人、社会和公共行为。原教旨主义运动是剧烈的,并可能产生巨大的政治
影响。然而它们仅仅是在20世纪末给人类生活带来不同特色的更广阔和更深刻的宗教大
潮的表面波浪而已。世界范围内的宗教复兴远远超过原教旨主义极端主义分子的活动。
在各个社会这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政府的关注和计划中。世俗的儒家文化的
文化复兴采取了肯定亚洲价值观的形式,但在世界其他地方,宗教文化复兴却表现为对
宗教价值观的肯定。正如乔治·威格尔所评论的,“世界的非世俗化是20世纪末占主导
地位的社会事实之一。在前共产主义国家,宗教的普遍存在和现实意义一直是不言而喻
的。宗教复兴席卷了从阿尔巴尼亚到越南的许多国家,填补了意识形态崩溃后所留下的
空缺。在俄罗斯,东正教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复兴。1994年,俄罗斯30%的25岁以下的人
称自己从无神论者转变为信仰上帝。莫斯科地区使用中的教堂数目由1988年的50所增加
到1993年的250所。宗教得到政治领袖一致的尊重和政府的支持。在俄罗斯的城市里,
正如一位敏锐的观察家于1993年所报道的:“教堂的钟声再次回荡在空中。新镀金的圆
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不久前还是废墟的教堂重新回响起美妙的歌声。教堂是城市里最
繁忙的地方。”与东正教在斯拉夫共和国复兴的同时,一场伊斯兰复兴运动席卷了中亚。
1989年,中亚有160座启用的清真寺和一所伊斯兰教神学院;到1993年初有大约1万座清
真寺和10所神学院。尽管这场复兴涉及到一些原教旨主义的政治运动,并得到来自沙特
阿拉伯、伊朗和巴基斯坦的外界鼓励.但它基本是一场基础极其广泛的、主流的文化运
动。如何解释这场全球性的宗教复兴?显然,各个国家和文明有其不同的特殊原因。然
而,大量不同的原因不可能同时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引起类似的发展。全球性的现象需
要一个全球性的解释。无论在一些特殊国家发生的大量事件可能受到什么独特因素的影
响,一些一般的原因一定在起作用。它们是什么呢?全球性宗教复兴最明显、最突出也
是最强有力的原因,恰恰是那些被认为会引起宗教消亡的东西:20世纪后半叶席卷世界
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代化进程。认同和权力体系长期存在的根源瓦解了。人们从农村
移居到城市,脱离了他们的根基,从事新的工作或没有工作。他们与大批陌生人相互作
用,面对着一套新的关系。他们需要新认同根源、新形式的稳定社会,以及一套新的道
德规范来赋予他们意义感和目的感。不论是主流的,还是原教旨主义的宗教,都满足了
这些需要。正如李光耀对东亚的情况所解释的:我们是在一代或两代人的时间内进行了
工业化的农业社会。在西方用了200年或更长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这里只用了大约50
年或更少的时间。所有的一切都被挤压进一个非常短的时间框架内,因而注定会有脱节
和失误。如果你看一眼那些迅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韩国、泰国、香港和新加坡,就
会发现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宗教的兴起……旧的风俗和宗教——祖先崇拜、萨满教,
已不再完全令人满意。人们在寻求关于人类目的和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的更深层的解释。
这与社会中存在巨大压力的阶段是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并不只靠理性活着。只有在界定
了自我之后,他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时才能理性地筹划和行动。利益政治以认同为先决条
件。在社会飞速变革的时期,已确立的认同消失了,必须重新界定自我,确立新的认凤
对于那些面临需要决定我是谁、我属于哪里的人们,宗教给予了令人信服的答案,宗教
群体提供了小的社会群体来替代那些由于城市化而失去的东西。正如哈桑·图拉比所说
的,所有宗教都赋予“人们认同感和生活方向”。在此进程中,人们重新发现或确立了
新的历史认同。无论人们有什么样的普世主义目标,宗教都能在信徒和非信徒之间、群
体内的优等人和与之不同的群体外的劣等人之间设置一道基本界线,从而赋予人们认同
感。伯纳德·刘易斯认为,穆斯林世界正“再次出现一种趋势,在紧急时刻,穆斯林需
要在宗教社会中,也就是说,在一个由伊斯兰教而不是由种族或区域标准来定义的实体
中,寻找他们的基本认同和忠诚”。吉利斯·凯伯尔也同样强调了寻求认同所占的中心
地位:“‘从底部’重新伊斯兰化是在一个已经失去意义并变得乱七八糟和异化的世界
里,重新确立认同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方法。”在印度,“一种新的印度教认同正在确
立”,它是对现代化所造成的紧张状态和异化状态的反应。在俄罗斯,宗教复兴是“对
认同的狂热渴望的结果,而这种认同只有东正教会能够提供,因为它是唯一未被破坏的
与10O0年前的俄罗斯相联系的纽带”。而在伊斯兰各共和国,宗教复兴同样源自“中亚
人民最强烈的渴望:重申已被莫斯科压制了几十年之久的认同”。特别是原教旨主义运
动,是“应付混乱、失去认同、失去意义和安全的社会结构的一种方法,而这些都是由
于迅速引进现代社会和政治模式、世俗化、科学文化及经济发展而造成的”。威廉·麦
尼尔赞同说,重要的原教旨主义运动,“……是那些从社会上广泛吸收成员的运动,因
为它们回答了,或似乎回答了人们新近感到的人类需要……这些运动毫无例外地发生在
这样的国家,在那里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使古老的乡村生活方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不可
能,而以城市为基础的大众传播通过对乡村的渗透,已开始侵蚀农民生活的古老框架”。
更广义地说,遍及世界的宗教复兴是针对世俗化、道德相对主义和自我放纵的反应,也
是对秩序、纪律、工作、互相帮助和人类团结的价值的重新肯定。宗教团体满足了被国
家官僚所忽视的需要,包括提供医疗及医院服务设施、幼儿园和学校、对老人的照顾。
自然灾害或其他灾难之后的紧急救援,以及经济遭受损失时给予福利和社会援助。因秩
序和市民社会的破坏而造成的空白,被宗教团体,常常是原教旨主义宗教团体所填补。
如果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没有满足无根基者的感情和社会需要,那么其他宗教团体
就会来这样做,并在此过程中大量扩大其成员,并扩大宗教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影响。
韩国在历史上是一个佛教徒占绝大多数的国家,1950年基督教徒的人数可能占人口的1%
-3%。当韩国进入经济迅速发展阶段,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化和职业分工,佛教就变得
不再适用。“对于涌入城市的几百万人,以及许多留在已发生变化的农村的人们来说,
韩国农业时代不活跃的佛教已失去了吸引力。宣扬个人拯救和个人命运的基督教在混乱
和变化的时期则给人以更可信的安慰。”到 80年代基督徒在韩人口中至少占3O%,其
中大部分是基督教长老会教友及天主教徒。类似的变化也发生在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的
新教徒数目由1960年的大约700万增加到1990年的5,000万。拉丁美洲的天主教主教们
1989年承认,新教成功的原因在于“天主教会不能迅速适应城市生活的技术性”和“教
会结构有时也使它不能对现代人们的心理需要作出反应”。据一位巴西牧师说,与天主
教会不同,新教教会满足了“个人的基本需要——人情温暖、治疗、深刻的精神体验”。
新教在拉丁美洲穷人中的传播主要不是一种宗教代替另一种宗教,而是宗教信奉和参与
的巨大净增,即由名义上的消极的天主教徒变成积极而虔诚的福音派信徒。例如在巴西,
90年代初20%的人口称自己是新教徒, 73%的人称自己是天主教徒,然而礼拜日时新
教教堂里聚集了2,000万人,天主教堂里约有1,200万人。像世界其他宗教一样,基督
教正经历着一场与现代化相关联的复兴,在拉丁美洲它采取了新教而不是天主教的形式。
韩国和拉丁美洲发生的这些变化反映了佛教和既定的天主教已不能满足在现代化中
遭受精神创伤的人们的心理、感情和社会需要。其他地方是否也发生宗教信奉的重大转
变,取决于流行的宗教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些需求。鉴于儒教在感情上缺乏生气,它
在失去信徒方面显得首当其冲。在儒教国家,基督新教和天主教可能具有与福音新教对
于拉丁美洲人、基督教对于韩国人以及原教旨主义对于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同样的吸引力。
在中国,80年代末当经济增长达到高峰时,基督教也得到传播,“尤其在年轻人中”,
可能有5,000万中国人是基督徒。政府企图阻止其增长,1994年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
外国人劝诱改变宗教信仰、设立宗教学校或其他宗教组织,并禁止宗教团体从事独立的
或由国外资助的活动。在新加坡,正如在中国一样,有大约5%的人口是基督教徒,80
年代末和90年代初政府部长们警告福音传道者不要打破国家“微妙的宗教平衡”,拘留
了包括天主教组织官员在内的宗教工作者,并以不同方式骚扰基督教团体和个人。随着
冷战的结束和随之而来的政治开放,西方教会也进入了东正教的前苏联各共和国,与复
兴的东正教会相竞争。在那里也和在中国一样,政府极力限制人们改变宗教信仰。1993
年,在东正教会的强烈要求下,俄罗斯议会通过立法,要求外国宗教团体在从事传教或
教育工作时需经国家许可,或从属于某一俄罗斯宗教组织。然而叶利钦总统拒绝签署该
法案,使之未能生效。总的来说,这件事表明,在“上帝的报复”与本土化发生冲突的
地方,前者会获胜,因为如果人们的传统信仰不能满足他们在现代化中对宗教的需要,
他们就会转向能够满足其感情需要的外来宗教。
除了在现代化中遭受的心理、感情及社会创伤外,刺激宗教复兴的因素还包括西方
的退却和冷战的结束。从19世纪开始,非西方文明对西方作出的反应一般来说是从西方
引进一系列意识形态。19世纪,非西方精英们吸收了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他们最初采
取自由民族主义的形式对西方表示反对。20世纪,俄国、亚洲、阿拉伯、非洲和拉丁美
洲的精英们引进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把它们与民族主义相结合,以反
对西方资本主义和西方帝国主义。共产主义在苏联的垮台,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不能获得
持续发展,现在已造成一个意识形态的真空。西方政府、集团和国际机构,如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试图用新古典经济学和民主政治学来填补这个真空。这些学说将
在非西方文化中产生多大的持续影响还很难说。然而人们同时看到共产主义作为唯一最
新的世俗上帝失败了,由于缺少令人信服的新的世俗上帝,他们带着信仰和热情转向了
真正的上帝。宗教代替了意识形态,宗教民族主义取代了世俗民族主义。
宗教复兴运动是反世俗的,反普世的,而且,除了在基督教中的表现,也是反西方
的。它们也反对与布鲁斯·劳伦斯所称的有别于“现代性”的“现代主义”相关联的相
对主义、本我主义和消费主义。总的来说,它们并没有摒弃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资
本主义、科学和技术,以及这些因素对社会组织所造成的影响。从这一意义上说,它们
不是反现代的。正如李光耀所评论的,它们接受现代化,以及“科学和技术的不可避免
性及它们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但它们“不能接受它们已被西方化的观点”。图
拉比认为,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没有促进伊斯兰世界的发展。“宗教是发展的动力”,
经过净化的伊斯兰教在当代将起与新教伦理在西方历史上所起的类似作用。宗教与现代
国家的发展也不相矛盾。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在更先进且似乎更世俗的穆斯林社会中
势力强大,如阿尔及利亚、伊朗、埃及、黎巴嫩和突尼斯。宗教运动,尤其是原教旨主
义运动,非常善于运用现代通讯和组织技术传播其信息,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中美洲新
教福音派成功的空中传教。
参与宗教复兴运动的人来自各界,但绝大多数来自两个组成部分,这两部分是城市
人口和流动人口。新移居到城市的人是第一个组成部分,他们一般需要感情上、社会上
以及物质上的支持和引导,在这方面宗教团体比其他任何机构都做得多。正如拉吉斯·
德布里所说,宗教对于这些人来说,不是“人民的鸦片,而是弱者的维他命”。另一个
主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多尔所说的“第二代本土化现象”的新中间阶级。正如凯伯尔所指
出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团体中的积极分子并不是年迈的保守主义者或目不识丁的农
民。”对于穆斯林和其他人来说,宗教复兴是一个城市现象,它吸引了那些现代取向的、
受过良好教育的,在专业部门、政府和商界中追求事业的人。在穆斯林中,一些年轻人
信仰宗教,而他们的父母却是世俗的。印度教的情况也与此大致相同,其复兴运动的领
袖也来自本土化的第二代人,而且常常是“成功的商人和官员”,印度新闻界称他们为
“穿藏红色衣服的雅皮土”。90年代初其支持者越来越多地来自“印度稳健的中间阶级
印度教徒——商人和会计师,律师和工程师”,以及来自“高级文官、知识分子和新闻
记者”。在韩国,60至70年代期间,天主教和基督教长老会教堂越来越多地汇集了同样
类型的人。
土生土长的宗教或外来宗教给现代化社会中的新兴的精英们指出了意义和方向。罗
纳德·多尔注意到,“传统宗教的价值属性”“是主张相互尊重,反对控制其他国家,
而且常常同时更接近于反对当地统治阶级,因为后者接受那些控制其他国家的人的价值
观和生活方式”。据威廉·麦尼尔指出,“无论对伊斯兰教的重新肯定采取什么样的具
体教派形式,它都更多地意味着否认欧洲和美国对当地社会、政治和道德的影响”。从
这种意义上来说,非西方宗教的复兴是非西方社会中反对西方化的最强有力的表现。这
种复兴并非拒绝现代性,而是拒绝西方,以及与西方相关的世俗的、相对主义的、颓废
的文化。它是非西方社会对所谓的“西方毒化(Westoxification)”的抵制。它是对
西方文化独立的宣言,是一个骄傲的声明:“我们将是现代的,但我们不会是你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