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作者: 萨缪尔·亨廷顿 第六章 全球政治的文化重构
寻求结盟:认同的政治
由于现代化的激励,全球政治正沿着文化的界线重构。文化相似的民族和国家走到
一起,文化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则分道扬镳。似意识形态和超级大国关系确定的结盟让位
于以文化和文明确定的结盟,重新划分的政治界线越来越与种族、宗教、文明等文化的
界线趋于一致,文化共同体正在取代冷战阵营,文明间的断层线正在成为全球政治冲突
的中心界线。
冷战时期,一个国家可以不结盟,许多国家是这样;也可以改变结盟,从一方倒向
另一方,有些国家是这样。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可以根据他们对安全利益的认识、对均势
的估计及意识形态的优先考虑来作出选择。然而,在新的世界中,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
结盟或对抗的主要因素。尽管一个国家在冷战中可以避免结盟,但它现在不可能没有认
同。“你站在哪一方?”的问题被更基本的“你是谁?”的问题所取代,每个国家都必
须作出回答。文化认同的答案确定了该国在世界政治中的位置、它的朋友和它的敌人。
90年代爆发了全球的认同危机,人们看到,几乎在每一个地方,人们都在问“我们
是谁?”“我们属于哪儿?”以及“谁跟我们不是一伙儿?”这些问题不仅对那些努力
创建新的民族国家的人民来说是中心问题,例如在前南斯拉夫,对更一般的国家来说也
是中心问题。90年代中期,激烈讨论民族认同问题的国家还有:阿尔及利亚、加拿大、
中国、德国、英国、印度、伊朗、日本、墨西哥、摩洛哥、俄罗斯、南非、叙利亚、突
尼斯、土耳其、乌克兰和美国。当然,认同问题在由大量不同文明背景的人组成的分裂
国家中尤其突出。
在处理认同危机时,对人们来说,重要的是血缘、信仰、忠诚和家庭。人们与那些
拥有相似的祖先、宗教、语言、价值观、体制的人聚集在一起,而疏远在这些方面的不
同者。冷战时期,在欧洲,文化上属于西方一部分的奥地利、芬兰和瑞典曾不得不离开
西方,成为中立国家;现在它们则能够加入在文化上有亲缘关系的欧洲联盟。前华沙条
约组织的天主教和新教国家波兰、匈牙利、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将逐渐成为欧洲联盟
和北约的成员国,波罗的海各共和国排在它们后面。欧洲大国明确表示,它们不想让作
为一个穆斯林国家的土耳其加入欧洲联盟,对欧洲大陆上出现第二个穆斯林国家波斯尼
亚也很不高兴。在北方,苏联的完结刺激了波罗的海诸国家间以及波罗的海国家、瑞典
和芬兰之间新式的(或旧式的)结盟的出现。瑞典首相直截了当地提醒俄罗斯,波罗的
海各共和国是瑞典的“近邻”,如果俄罗斯进攻它们,瑞典不能恰守中立。
在巴尔干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结盟。冷战期间,希腊和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保加
利亚和罗马尼亚是华沙条约成员国,而南斯拉夫是不结盟国家,阿尔巴尼亚是时而乍中
国结盟的孤立国家。现在,冷战中的结盟让位于植根于伊斯兰教和东正教的文化结盟。
巴尔干的一些领导人要确立希腊一塞尔维亚一保加利亚的东正教联盟。希腊总理声称,
“巴尔干战争使东正教联盟的纽带显现出来……这是一种联结纽带,过去它潜伏着,随
着巴尔干事态的发展,它具有了一些实际意义。在一个流动性很大的世界里,人们正在
寻求认同和安全。人们在寻找根和联系以防御未知的危险。”这些观点反映在塞尔维亚
的主要反对党领导人的言辞中:“东南欧的局势不久将要求形成一个包括塞尔维亚、保
加利亚和希腊在内的东正教国家的新的巴尔干联盟,以反抗伊斯兰的侵犯。”环顾北边,
东正教的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在处理与天主教匈牙利关系的共同问题上紧密合作。随着
苏联威胁的消失,当希腊和土耳其在爱琴海和塞浦路斯、在它们的军事均势、它们在北
约和欧洲联盟中的作用以及与美国的关系等问题上的冲突加剧的时候,这两个国家的
“不自然”的联盟实质上变得毫无意义了。土耳其重申了它作为巴尔干穆斯林保护人的
角色,并对波斯尼亚提供支持。在前南斯拉夫,俄罗斯支持东正教的塞尔维亚,德国鼓
励天主教的克罗地亚,穆斯林国家联合支持波斯尼亚政府,塞尔维亚人与克罗地亚人、
波斯尼亚穆斯林及阿尔巴尼亚穆斯林交战。总的说来,所有的巴尔干人又一次沿着宗教
的界线而巴尔干化。正如米沙·格伦尼所说:“正在形成两个轴心,一个穿着东正教的
长袍,另一个戴着伊斯兰的面纱”,而且“在贝尔格莱德-雅典轴心与阿尔巴尼亚-土耳
其轴心之间”可能存在着“越来越尖锐的争夺影响力的斗争”。
与此同时,在前苏联境内,东正教的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和乌克兰倾向于俄罗斯,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彼此开战,而它们各自的俄罗斯亲族与土耳其亲族则试图一面支持
它们,一面抑制冲突。俄罗斯军队在塔吉克斯坦与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者开战,在车臣与
穆斯林的民族主义者交火。前苏联的各穆斯林共和国正竭力发展它们之间的各种形式的
经济政治合作,并扩大它们与穆斯林邻国的联系;而土耳其、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为发展
与这些新国家的关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南亚次大陆,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
题及它们之间的军事均势问题上仍然是死对头,它们在克什米尔的战斗加剧了,而在印
度内部,又出现了穆斯林和印度教原教旨主义者之间的新冲突。
东亚是六种不同文明的人民的家园,在那里出现了扩充军备的势头,区域争端突出
起来。三个较小的华人地区和国家——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海外华人团
体越来越倾向于、介入或依赖于大陆中国。朝鲜和韩国虽然犹犹豫豫但还是有意走向统
一。在东南亚国家中,以穆斯林为一方,华人和基督徒为另一方的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紧
张,有时甚至发展成暴力冲突。
在拉丁美洲,经济联盟——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条约集团。三国集团(墨西哥、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中美洲共同市场——获得了新生,重新证明了欧洲联盟已极其
生动地揭示的一点:当经济一体化建立在共同文化基础上时,它就走得更快更远。同时,
美国与加拿大力图把墨西哥拉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这一协定的长期成功很大程度上依
赖于墨西哥是否能够在文化上重新确认它属于北美而不是属于拉丁美洲。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各国开始建立新的并重新恢复了旧的对抗和联盟关系。它们
一直在寻求结成集团,并在寻找那些具有相似文化和相同文明的国家集团。政治家呼唤,
公众认同那些超越民族国家边界的“大”文化共同体,包括“大塞尔维亚”、“大中
华”、“大土耳其”、“大匈牙利”、‘二大克罗地亚”、“大阿塞拜疆”、“大俄罗
斯”、“大阿尔巴尼亚”、“大伊朗”和“大乌兹别克斯坦”。
政治和经济联盟会与文化和文明的联盟永远相一致吗?当然不会。均势的考虑有时
会导致跨文明的结盟,例如,当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联合奥斯曼土耳其人对抗哈布斯
堡王朝的时候,情况就是这样。此外,在一个时代形成的服务于国家目的的联盟形式会
在新时代延续下去。然而,它们可能会变得更虚弱、更没有意义,因而必须调整以适应
新时代的需要。毫无疑矿希腊和土耳其仍将是北约成员国,但它们与其他北约国家的关
系可能会削弱。美国与日本、韩国的联盟,它与以色列事实上的联盟以及与巴基斯坦的
安全关系也是这样。像东盟那样的多文化的国际组织在保持一致性方面,面临着越来越
大的困难。像印度和巴基斯坦这样的国家,在冷战时期分别是不同超级大国的伙伴,现
在则重新确定它们的利益,寻求反映它们文化政治现实的新的合作。曾依赖西方支援以
对抗苏联影响的非洲国家,正日益转向南非,寻求它的领导和援助。
为什么文化共性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和凝聚力,而文化的差异却加剧分裂和冲突?
首先,每个人都有多种认同,它们可能会互相竞争或彼此强化,如亲缘关系的、职
业的、文化的、体制的、地域的、教育的、党派的、意识形态的及其他的认同。一个方
面的认同可能与另一个方面的认同发生冲突:一个经典性的例子是,1914年德国工人不
得不在认同国际无产阶级还是认同德意志人民和帝国之间作出选择。在当代世界,文化
认同与其他方面的认同相比,其重要性显著增强。
单一方面的认同通常在直接的面对面的层面上最有意义。然而,狭隘的认同不一定
与广泛的认同发生冲突。一个军官可以从体制上认同他的连队、团、师和军种。同样,
一个人可以从文化上认同他或她的部族、种族、民族、宗教和文明。较低层面的文化认
同的日益凸显可能会使其在较高层面也更加凸显。正如伯克所说:“对整体的爱不会因
对一排人次要的偏爱而消失……,爱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所属于的这一小排人,是博爱的
第一原则(正如过去一样,它是博爱的幼芽)。”在一个文化有其重要性的世界里,排
就是部族和种族群体,团就是民族,兵种就是文明。全世界的人在更大程度上根据文化
界线来区分自己,意味着文化集团之间的冲突越来越重要;文明是最广泛的文化实体;
因此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就成为全球政治的中心。
其次,正如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所论证的,文化认同的日益凸显很大程度是个人层
面上社会经济现代化的结果,这一层面上的混乱和异化造成了对更有意义的认同的需要;
在社会层面上,非西方社会能力和力量的提高刺激了本土认同和文化的复兴。
第三,任何层面上的认同(个人的、部族的、种族的和文明的)只能在与“其他”
——与其他的人、部族、种族或文明——的关系中来界定。历史上,相同文明的国家或
其他实体之间的关系有异于不同文明的国家或实体之间的关系。对待“像我们”的人的
指导原则与对待不同于我们的“野蛮人”的指导原则是截然不同的。基督教国家彼此打
交道的原则不同于它们与土耳其人和其他“异教徒”打交道的原则。穆斯林对待伊斯兰
国家的人与对待敌对国家的人的态度也不相同。中国人对待华裔的外国人与对待非华裔
的外国人的方式大不一样。人类历史上始终存在着文明的“我们”与文明之外的“他
们”。文明之内的行为与文明之外的行为的差别来源于:
1、对被看作与我们大相径庭的人的优越感(和偶尔的自卑感);
2、对这种人的恐惧和不信任;
3、由于语言和文明行为的不同而产生的与他们交流的困难;
4、不熟悉其他民族的设想、动机、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在当今世界,交通和通讯的改善导致了不同文明的人民之间更频繁、更强烈、更对
称、更全面的相互作用,结果是他们的文明认同越来越显著。法国人、德国人、比利时
人和荷兰人越来越把自己看作是欧洲人。中东的穆斯林认同并联合支持波斯尼亚人和车
臣人。整个东亚的华人都认为他们的利益与中国大陆的利益一致。俄罗斯人认同并支持
塞尔维亚人和其他东正教的民族。这些更广泛的文明认同意味着更深刻地意识到文明之
间的差异以及必须保护把“我们”区别于“他们”的那些特性。
第四,不同文明国家和集团之间的冲突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些总是产生集团之
间冲突的东西:对人民、领土、财富、资源和相对权力的控制,也就是相对于另一个集
团对自己所能做的而言,将自己的价值、文化和体制强加于另一个集团的能力。然而,
文化集团之间的冲突也可能涉及文化问题。马列主义和自由民主之间的世俗的意识形态
分歧即使不能解决,至少也可以加以讨论。物质利益的分歧可以谈判,并常常可以通过
妥协来解决,而这种方式却无法解决文化问题。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木可能通过双方都各
自建一个自己的寺庙和清真寺或都不建,或建一个既是清真寺又是寺庙的调和信仰的建
筑,来解决是否应当在阿约提亚建一个清真寺或寺庙的问题。阿尔巴尼亚的穆斯林和东
正教塞尔维亚人之间关于科索沃的争端,或以色列人与阿拉伯人之间关于耶路撒冷的争
端,可能看来是一个直接的领土问题,但它们也都不可能轻易得到解决,因为对于双方
来说,那些地方都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感情的意义。同样,法国当局或穆斯林学生家
长都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妥协,即:允许女生在校期间每隔一天穿戴一次穆斯林服饰。像
这类的文化问题答案只有是或不是。
第五点也是最后一点,是冲突的普遍性。憎恨是人之常情。为了确定自我和找到动
力,人们需要敌人:商业上的竞争者、取得成功的对手、政治上的反对派。对那些与自
己不同并有能力伤害自己的人,人们自然地抱有不信任,并把他们视为威胁。一个冲突
的解决和一个敌人的消失造成了带来新冲突和新敌人的个人的。社会的及政治的力量。
正如阿里·马兹鲁伊所说:“在政坛上,‘我们’与‘他们’相对立的趋势几乎无所不
在。”在当代世界,“他们”越来越可能是不同文明的人。冷战的结束并未结束冲突,
反而产生了基于文化的新认同以及不同文化集团(在最广的层面上是不同的文明)之间
冲突的新模式。与此同时,共同的文化也促进了共有那种文化的国家或集团的合作,这
可以从正在出现的国家间区域联盟的模式中看出,特别是在经济领域。
文化与经济合作
90年代初期人们耳闻了许多区域主义或世界政治区域化的高谈阔论,在世界安全日
程上区域冲突取代了全球冲突。主要大国,如俄罗斯、中国、美国;以及次要大国,如
瑞典和土耳其,明确从区域的角度重新界定它们的安全利益。区域内部的贸易比区域之
间的贸易的增长速度要快,许多人预言,欧洲、北美、东亚可能还有其他区域会出现区
域性的经济集团。
然而,用“区域主义”这个词来描绘正在发生的事并不恰当,区域是地理的而不是
政治的或文化的实体。像在巴尔干区域或中东区域的情况一样,它们可能被文明内部或
文明之间的冲突所割裂。只有在地理与文化一致时,区域才可能作为国家之间合作的基
础。离开了文化,地理上的邻近不会产生共同性,而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军事同盟和
经济联盟要求成员国之间进行合作,而合作有赖于信任,信任最容易从共同的价值观和
文化中产生。结果,尽管时代和目的也起作用,但区域组织的整体效果一般说来与成员
国之间文明的多样性成反向变化。一般地说,单一文明组织比多文明组织做的事更多,
也更为成功,无论是政治和安全组织还是经济组织莫不是如此。
北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的西方国家的
主要安全组织。西欧联盟是欧洲共同文化的产物。另一方面,欧洲安全和合作组织包括
了至少具有三种相当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的国家,这些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已成为其实
现重要的体制认同及开展广泛的重要活动的主要障碍。由13个讲英语的前英国殖民地组
成的单一文明的加勒比共同体,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合作,特别是在某些小团体之间有更
密切的合作。然而,建立更广泛的组织以便在加勒比区域英语一西班牙语的断层线上架
设桥梁的努力不断失败。与此类似,成立于1985年的包括7个由印度教徒、穆斯林和佛
教徒构成的国家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几乎完全失效,甚至连会议都无法召开。
在涉及经济一体化时,文化与区域主义的关系更是一目了然。从最低层次到最高层
次,公认的国家之间经济联盟的四个层次是:
1、自由贸易区;
2、关税同盟;
3、共同市场;
4、经济联盟。
拥有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众多因素的欧洲联盟在一体化道路上走得最远。相对同质
的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条约国家1994年已处于建立关税同盟的阶段。在亚洲,多文明
的东盟1992年才开始迈出成立自由贸易区的步伐,其他多种文明构成的经济组织甚至更
远地落在后面。1995年,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这一组织有点例外外,这样的组织都未建
立起自由贸易区,更不用说更广泛形式的经济一体化了。
在西欧和拉丁美洲,文明的共性促进了合作和区域组织的发展。西欧国家和拉丁美
洲国家知道它们拥有许多共同点。东亚存在着五种(如把俄罗斯包括进去,就是六种)
文明,结果它成为能否在非共同文明基础上建立有意义的组织的试验场。至90年代初期,
东亚没有可与北约相比的安全组织或多边军事联盟。成立于1967年的多文明区域组织东
盟,其成员国包括一个中华文明国家、一个佛教国家、一个基督教国家和两个穆斯林国
家,所有这些国家都曾面临着共产党的暴动的积极挑战及来自北越和中国的潜在挑战。
东盟常常被援引为有效的多文化组织的例子,然而它也是一个这类组织的局限性的
例子。它不是一个军事联盟,尽管成员国之间有时在双边的基础上进行军事合作,但它
们也全都在扩大军事预算,增强军备,这与西欧和拉丁美洲正在进行的军备削减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在经济方面,东盟从一开始就计划实行“经济合作而不是一体化”,结果
区域主义仅以“缓慢的步伐”发展,甚至自由贸易区也要到 21世纪才能被认真考虑。
1978年,东盟设立了部长级会议,在这一会议上,它的外交部长们可以会见来自美国。
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及欧洲共同体等“对话伙伴”的外交部长们。
然而,部长级会议主要是一个双边对话论坛,它不能处理“任何重要的安全问题”。
1993年,东盟设立了一个更广泛的活动场所,即东盟区域论坛,它包括东盟成员国和对
话伙伴,加上俄罗斯、中国、越南、老挝、巴布亚新几内亚。然而,正如它的名称所暗
示的那样,这是一个集体讨论而不是集体行动的场所。1994年7月东盟区域论坛第一次
开会,“就区域安全展开了讨论”,但回避了有争议的问题,因为,正如一位官员所评
论的,如果提出那些有争议的问题,“有关参加者势必开始互相攻击”。东盟及附属机
构证明了多文明的区域组织固有的局限性。
只有得到足够的东亚文化共性的支持,有意义的东亚区域组织才会出现。东亚社会
无疑共同拥有使它们区别于西方的东西,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认为,这些共同性提供
了合作的基础,并促进了在此基础之上的东亚经济核心论坛的形成。这个核心论坛将包
括东盟国家、缅甸、台湾、香港、韩国,最重要的是中国和日本。马哈蒂尔论证说,东
亚经济核心论坛植根于共同的文化,它不应因设在东亚“就被仅仅看作是一个地缘性集
团,它也应被看作一个文化集团。尽管东亚人可能是日本人、朝鲜人或印度尼西亚人,
但他们在文化上有某种相似性。……欧洲人聚集在一起,美洲人聚集在一起,我们亚洲
人也应当聚集在一起”。正如他的一位同事所说,它的目的是增加“亚洲具有共性的国
家之间的区域贸易”。
因此,东亚经济核心论坛的一个潜在前提就是经济跟随着文化。澳大利亚、新西兰
和美国被排除在外,因为它们在文化上不属于亚洲。然而,东亚经济核心论坛的成功主
要博赖于日本和中国的参与。马哈蒂尔曾呼吁日本参与进来,他对日本听众如是说:
“日本是亚洲的,日本是东亚的,你们不能无视地缘文化的事实,你们属于这里。”然
而日本政府不愿加入东亚经济核心论坛,部分原因是怕得罪美国,部分原因是其国内在
是否应认同亚洲这一点上有分歧。如果日本加入东亚经济核心论坛,它就将主导这个论
坛,这可能引起中国方面的激烈对抗,同时在成员国中引起恐惧和不安。几年来,盛传
日本要建立一个“日元集团”以平衡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然而,日本是一个
孤独的国家,在文化上与其邻国联系很少,因此到1995年,日元集团尚未实现。
尽管东盟进展缓慢,日元集团仍然是一个梦想,日本动摇不定,东亚经济核心论坛
原地踏步,但是,东亚的经济相互作用却急剧增强。这一增加是基于东亚华人社会之间
的文化联系。这些联系导致了以华人为基础的国际经济的“持续的非正式一体化”,它
在许多方面可与汉萨同盟相媲美,“也许还会导致事实上的中华共同市场”。在东亚,
正如在其他地方一样,文化的共性已成为有意义的经济一体化的前提。
冷战的结束刺激了建立新的和复兴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努力,这些努力能否成功
最主要依赖于有关国家是否具有文化同质性。西蒙·佩雷斯于1994年计划建立一个中东
共同市场,它可能仍然是一个不会马上到来的“沙漠幻景”。一位阿拉伯官员评论道:
“阿拉伯世界不需要一个以色列参加的机构或发展银行。”成立于1994年的加勒比国家
联盟把加勒比共同体与海地及该区域讲西班牙语的国家联系起来,很少有迹象表明它克
服了不同成员国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前英国殖民地的偏狭和它们强烈的亲美倾向。
另一方面,建立文化上更同质组织的努力取得了进展。尽管被亚文明的界线分开,巴基
斯坦、伊朗和土耳其在1985年恢复了成立于1977年的濒于死亡的“区域合作发展组织”,
更名为“经济合作组织”,接着,在削减关税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方面达成协议,1992
年,该组织的成员国扩展到了包括阿富汗及前苏联的六个穆斯林共和国。同时,前苏联
的五个中亚共和国于1991年原则上同意建立共同市场,1994年,其中两个最大的国家乌
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签订了一个协定,允许“商品、服务及资本的自由流通”,并
协调两国的财政、货币及关税政策。1991年,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一起加入
南方共同市场,目标是越过经济一体化的正常阶段,并在1995年前部分实现关税同盟。
1990年,以前停滞不前的中美洲共同市场建立了一个自由贸易区,而以前同样消极被动
的安第斯集团1994年建立了关税同盟。1992年,维谢格拉德国家(波兰、匈牙利、捷克
共和国和斯洛伐克)一致同意建立一个中欧自由贸易区,并在1994年加快了实现的时间
表。
经济一体化的结果是贸易增长,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区域内部的贸易相对于区域
之间的贸易来说越来越重要。1980年欧洲共同体内部的贸易占共同体贸易总额的50.
6%,而1989年增长到58.9%。北美和东亚的区域贸易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90年代初,
在拉丁美洲,南方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安第斯条约的复兴促进了拉丁美洲内部贸易的急剧
增长,1990至1993年,巴西与阿根廷之间的贸易增加了两倍,哥伦比亚与委内瑞拉之间
的贸易增加了3倍。1994年,巴西取代了美国,成为阿根廷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同样,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建立,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贸易有了重要的增长。同样,东亚
内部贸易的扩大也远比与外部贸易要迅速,但它的扩大因日本倾向于关闭市场而受到阻
碍。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圈(东盟、台湾、香港、韩国和中国)内部的贸易占其贸易总
额的比例,从1970年的不足20%增加到1992年的将近3O%,而日本占中华文化圈贸易总
额的比例从23%下降到13%。1992年,中华文化圈对圈内的出口超过了其对美国的出口,
也超过了其对日本和对欧洲共同体出口的总和。
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和文明,日本在发展与东亚国家的经济联系及处理与美国和欧
洲的经济摩擦时面临着困难。无论贸易和投资如何牢固地把日本与东亚国家联系在一起,
它与这些国家的文化差异,尤其是与中华经济精英的差异,仍然妨碍了它创立一个日本
领导的、类似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或欧洲联盟的区域经济集团;同时,日本与西方的文
化差异加剧了它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关系上的误解和对抗。假如经济一体化依赖于文化
的共性——情况看来正是如此——那么,作为一个文化上孤独的国家,日本未来在经济
上可能也是孤独的。
过去,国家间的贸易样式依国家间的联盟样式而定,并与之相类似。在正在形成的
世界中,文化样式将对贸易样式起决定性的影响。商人与他们了解和信任的人做生意,
国家把主权交给由他们所了解、信任的看法相同的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经济合作的根
源在于文化的共性。
文明的结构
在冷战时代,各国作为盟国、卫星国、仆从国、中立国或不结盟国家,而与两个超
级大国相联系。在冷战后的世界,各国作为成员国、核心国家、孤独国家、分裂国家或
无所适从的国家,而与各文明相联系。像部族和民族一样,文明也有政治结构,文明的
成员国是一个在文化上完全认同一种文明的国家,例如,埃及认同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
意大利认同西欧文明。一种文明也可以包括共有和认同其文化、但生活在由另一种文明
的成员所支配的国家中的人。各文明通常有一个或几个地方被其成员视为该文明文化的
主要源泉或源泉。它们常常位于文明的一个或一些核心国家中,也就是说,位于该文明
最强大的、文化上居中心的一个或一些国家中。
核心国家的数目和作用因文明不同而不同,并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日本文明实际
上与单一的日本核心国家相等同。中华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各有一个主导核心
国家、若干个成员国及生活在受另一种不同文明支配的国家中的人(海外华人、“近邻”
的俄罗斯人、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历史上,西方通常有几个核心国家,现在它有两
个核心,即美国和欧洲的法德核心,英国则作为另一个权力中心游离于它们之间。伊斯
兰、拉丁美洲和非洲缺乏核心国家,这部分地要归因于西方列强的帝国主义,它们瓜分
了非洲和中东,在更早的世纪里还不那么明确地瓜分了拉丁美洲。
缺少一个伊斯兰核心国家,给伊斯兰社会和非伊斯兰社会都构成了重大的问题,这
在第七章中将要讨论。至于拉丁美洲,西班牙本可以成为一个讲西班牙语的文明或者甚
至伊比利亚文明的核心国家,但它的领导人有意识地选择成为欧洲文明的成员国,尽管
同时与其前殖民地保持着文化上的联系。巴西就疆域、资源、人口、军事和经济能力来
说有资格成为拉丁美洲的领袖,可以设想它能够做到。然而,巴西之于拉丁美洲犹如伊
朗之于伊斯兰教。亚文明的差异(与伊朗的宗教差异,与巴西的语言差异)使它们很难
担当这个角色。如果没有这些差异,它们完全有资格成为核心国家。因此,拉丁美洲有
几个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领袖地位的国家,它们是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和阿根廷。
鉴于墨西哥试图重新确定自己的认同,从拉丁美洲转向北美,智利和其他国家可能紧随
其后,拉丁美洲的情况也因此而复杂化。拉丁美洲文明最终可能融入西方文明并成为分
成三支的西方文明的一个亚文明。
任何一个潜在的核心国家承担撒哈拉以南非洲领导的能力,都受到了该地区分为英
语国家和法语国家现状的限制。科特迪瓦一度是讲法语的非洲的核心国家,然而,在很
大程度上,法语非洲的核心国家是法国,它在非洲国家独立后,与其前殖民地保持着密
切的经济、军事、政治的联系。最有资格成为核心国家的两个非洲国家都是讲英语的国
家,疆域资源和地理位置使尼日利亚成为潜在的核心国家,但其文明内部的不团结、严
重腐败、政治动荡、压制性政府以及经济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它扮演这一角色的能力,
尽管它偶尔也能这么做。南非通过协商和平地实现了从种族隔离体制的过渡,其工业能
力、与其他非洲国家相比高水平的经济发展,其军事能力、自然资源,以及黑人和白人
共同担任政治领导的周密体制,都明显地使南非成为南部非洲的领导,也许还是英语非
洲的领导,并有可能成为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领导。
一个孤独的国家在文化上缺乏与其他社会的共同性。例如,埃塞俄比亚在文化上是
被孤立的,原因在于它占主导地位的语言阿姆哈拉语、它的占主导地位的宗教科普特
(基督一性论)东正教、它的帝国历史,以及它与周围民族(其中大部分是穆斯林)的
宗教差别。海地的精英传统上津津乐道于与法国的文化联系,海地的克里奥耳语、伏都
教、革命奴隶的出身以及野蛮的历史综合起来,使它成为一个孤独的国家,西德尼·明
茨注意到,“每一个国家都有独特的一面,但海地独自归入一类。”’结果,在1994年
海地发生危机时,拉丁美洲的国家不把海地看成是一个拉丁美洲国家,因而不愿意接受
海地的难民,尽管它们接受古巴的难民。正如巴拿马经选举上台的总统所说,“在拉丁
美洲,海地不被看作是一个拉丁美洲国家,海地人讲一种不同的语言,他们有不同的道
德基础和不同的文化。总的说来他们(与拉丁美洲)格格不入。”海地与讲英语的加勒
比黑人国家同样存在着隔阂,一位评论者注意到,“格林纳达人或牙买加人对海地人的
陌生程度,就像艾阿华州的人或蒙大拿州的人对海地人的陌生程度一样”,海地“这个
无人要的邻居”真正是一个没有亲族的国家。
最重要的孤独国家是日本,没有其他国家具有与之相同的独特文化,在其他国家中,
日本移民要么在数量上不重要,要么被那些国家的文化所同化(如日裔美国人)。日本
文化极其特殊,而且它没有包含一种可以输出到其他社会并因此与其他社会的人民建立
文化联系的潜在的普世宗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或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或共产主义),
这些都加强了其孤独性。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异质性的,因为它们包括了两个或更多的种族和宗教集团。许
多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在这些国家中,这些集团的差异或冲突在这个国家的政治中起了
重要的作用。这种分裂的程度通常随时间而变化。一个国家的深刻分裂可能导致大规模
的暴力或者威胁到这个国家的生存,当文化的差异与地理位置的差异重合时,可能就会
出现后一种威胁和自治或分离运动。如果文化的差异与地理位置的差异不一致,人们可
能会通过种族灭绝或强制移民来使之一致。
属于同一种文明但拥有不同文化集团的国家,可能会因已发生的分离(捷克斯洛伐
克)或可能发生的分离(加拿大)而产生深刻的分裂。然而,深刻的分裂更可能在这样
一个分裂国家中出现,在其中,大的集团分别属于不同文明。当属于某种文明的一个大
集团企图把这个国家作为其政治工具,使它的语言、宗教和象征成为这个国家的语言、
宗教和象征时,这种分裂及随之而来的紧张常常会有所发展,如印度、斯里兰卡和马来
西亚的印度教徒、僧伽罗人和穆斯林曾试图做的那样。
其领土横跨文明断层统的分裂国家,面临着维护统一的特殊问题。在苏丹,穆斯林
的北方和主要是基督教的南方之间打了几十年的内战。同一种文明中的分裂几十年来一
直纠缠着尼日利亚政治,并引发了一场大规模分离战争以及政变、暴乱和其他暴力行为;
在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泛灵论的大除和阿拉伯穆斯林的桑给巴尔已经疏远,它们在许
多方面,已成为两个相互分离的国家。1992年,桑给巴尔偷偷地加入了伊斯兰会议组织,
然后在坦桑尼亚的诱导下,又于第二年退出了该组织。同样,基督教徒和穆斯林的分裂
在肯尼亚造成了紧张状态和冲突。在非洲之角,主要是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和穆斯林占
多数的厄立特里亚于1993年相互分离,然而,埃塞俄比亚的奥罗莫人中留下了大量的穆
斯林少数民族。被文明断层线分裂的其他国家有:印度(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斯里兰
卡(僧伽罗佛教徒和泰米尔印度教徒)、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和马来穆斯林)、中
国(汉族、藏传佛教徒、突厥穆斯林)。菲律宾(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以及印度尼西亚
(穆斯林和帝汉岛的基督教徒)。
在冷战时期,那些被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合法化了的共产党集权政府强行结合在一起
的分裂国家中,文明断层线的分裂后果最为明显。随着共产主义的崩溃,文化取代了意
识形态,成为吸引和排斥的磁石。南斯拉夫和苏联解体了,并沿着文明的断层线分裂成
一些新的实体:在前苏联有波罗的海共和国(新教和天主教)、东正教共和国以及穆斯
林共和国;在前南斯拉夫,有天主教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部分是穆斯林的波斯尼
亚一黑塞哥维那,以及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一黑山和马其顿,而这些承继的实体仍然包括
多文明的集团,第二阶段的分裂表明了这一点。波黑被战争分成塞族区、穆斯林区和克
族区,而塞族人和克族人在克罗地亚相互开战。在位于斯拉夫东正教的塞尔维亚内的、
阿尔巴尼亚穆斯林居多的科索沃,极难维持持久和平,在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
少数与斯拉夫东正教多数之间出现了紧张局面。许多前苏联共和国也横跨文明断层线,
部分是由于苏联政府在划界时故意造成一些分裂的共和国,俄罗斯的克里米亚被并入了
乌克兰,亚美尼亚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被并入阿塞拜疆。俄罗斯有几个相对较小的穆
斯林群体,最明显的是在北高加索地区和伏尔加地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哈萨克斯
坦有相当多的俄罗斯少数民族,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苏联的政策造成的。乌克兰被分成
讲乌克兰语的东仪天主教民族主义的西部和讲俄语的东正教的东部。
在一个分裂的国家中,来自两种或更多文明的主要集团事实上在说:“我们是不同
的民族,我们属于不同的地方”,排斥力使它们分开,而另一社会的文明的磁石又将它
们吸引。相比之下,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则是具有一种将其置于某个单一文明中的占支
配地位的文化,而它的领导人却想要将它转到另一个文明。这些领导人实际上在说:
“我们是一个民族,并共同属于一个地方,但我们想换个地方。”与分裂国家的人民不
同,无所适从的国家的人民在他们是谁这一点上没有分歧,但在哪一个文明是他们的文
明的问题上有不同意见。最典型的是,土耳其的一部分重要领导人抱有基马尔主义战略,
决定他们的社会应当摒弃非西方的文化和体制,应当加入西方,应当既现代化也西方化。
俄国自彼得大帝起就一直是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在它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还是独特的
欧亚东正教文明核心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当然,穆斯塔法·基马尔的土耳其是一个典
型的无所适从的国家,自20年代以来,它一直试图实现现代化和西方化,并成为西方的
一部分。墨西哥把自己定位为与美国相对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差不多有两个世纪之久。20
世纪80年代,由于其领导人试图把它重新定位为北美社会的一个成员,这个国家成了一
个无所适从的国家。与此形成对照的是,90年代,澳大利亚的领导人试图使他们的国家
脱离西方并使之成为亚洲的一部分,因而从相反的方向造成了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这
两个现象证明了无所适从的国家是可以识别的,它们的领导人自称为两种文化之间的
“桥梁”,而观察家则把它们说成是“两面人”。“俄国人面向西方——也向东方”;
“土耳其:东方,西方,哪一个最好?”“澳大利亚的民族主义:分裂的忠诚”;这些
都是强调无所适从的国家认同问题的最典型的文章标题。
无所适从的国家:文明转变的失败
无所适从的国家要成功地重新确立文明认同,至少要具备三个前提条件:首先,该
国的政界和经济界精英必须普遍支持这一行动,并对此抱有热情。其次,公众必须至少
愿意默认这一认同的重新确立。第三,它们所认同的文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这在大
多数情况下是西方,必须愿意接受这种转变。重新确立认同将是一个在政治、社会、体
制和文化诸方面长期的、间断的和痛苦的转变过程。迄今还没有获得过成功。
俄国。90年代以来的几年中,墨西哥一直是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而土耳其几十年
来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相比之下,俄国几个世纪以来就是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而且与
墨西哥和土耳其共和国不同,它还是一种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如果土耳其或墨西哥成
功地把自己重新定位为西方文明的成员,这对于伊斯兰文明或拉美文明的影响可能会很
小或者比较有限。而如果俄国成为一个西方国家,东正教文明将不复存在。苏联的崩溃
又在俄国人中点燃了关于俄国与西方这一中心问题的争论。
俄国与西方文明关系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直持续到彼得大帝统
治时期(1689-1725年),当时基辅罗斯公国和莫斯科公国独自存在于西方之外,与西
欧社会几乎没有联系。俄罗斯文明作为拜占庭文明的一个后代发展着,然后在两百年里,
从13世纪中叶到15世纪中叶,俄罗斯是处于蒙古的宗主权力之下。俄罗斯没有或很少经
历过那些界定西方文明的历史现象:罗马天主教、封建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海
外扩张和殖民化、启蒙运动以及民族国家的出现。以前被认为是西方文明八个特征之中
的七个——宗教、语言、政教分离、法治、社会多元化、代议机构。个人主义——几乎
完全与俄罗斯的经历无缘。然而,唯一可能的例外是希腊、罗马古典遗产,它是经过拜
占庭传到俄罗斯的,因而与从罗马直接传到西方的有相当大的不同。俄罗斯文明是基辅
和莫斯科的本土根源、拜占庭的强大影响和蒙古长期统治的产物,这些影响造成了一种
社会和一种文化,它们与在极为不同的力量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西欧社会和文化几乎没有
相似之处。
17世纪末,彼得大帝在其1697-1698年的欧洲之行中发现,俄罗斯不仅不同于欧洲,
而且与欧洲相比也很落后。他决心使他的国家现代化和西方化,为了使他的人民看起来
像欧洲人,他回到莫斯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剃掉贵族们的胡须,并禁止他们穿长袍。戴
尖顶帽。尽管彼得没有废除西里尔字母表,但确实对它进行了改革和简化,并引进了西
方的单词和短语,然而,他将俄国军队的发展和现代化置于首位:创建了一支海军,引
进了征兵制,建立了国防工业,设立了技术学校,并派人到西方学习,从西方引进了最
新的有关武器、轮船、造船、航海、管理体制及其他对于军事效率必不可少的知识。为
了进行这些革新,他大力改革和扩大了税收体制,而且在其统治的晚年,改组了政府结
构。彼得大帝决心使俄国不仅成为一个欧洲国家,而且成为一个欧洲大国,他放弃了莫
斯科,在圣彼得堡建立新的都城,并发动了对瑞典的“北方大战”,目的是使俄国在波
罗的海处于执牛耳的地位,确立自己在欧洲的存在。
然而,在使他的国家现代化和西方化的同时,彼得大帝还通过完善专制体制、消除
任何一种社会或政治多元化的潜在根源,来强化俄罗斯的亚洲特性。俄国贵族的势力从
未强大过,彼得扩大了贵族的服役,建立了一个基于功劳而不是出生或社会地位的等级
体制,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地位。贵族像农民一样地服兵役,形成了一种后来激怒屈斯
蒂纳侯爵的“卑躬屈膝的贵族制”。农奴的自主进一步受到限制,因为他们被更紧地束
缚于土地和主人。东正教会过去一直处于国家的广泛控制之下,这时则直接由沙皇任命
的宗教会议来改组和控制。沙皇还获得了指定其继承人的权力,而不论流行的继承惯例
如何。由于这些变革,彼得一方面在俄国开创了现代化与西方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另一
方面又开创了专制体制,并为两者都树立了典范。列宁、斯大林,在较小的程度上还有
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遵循着彼得的模式,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使俄国
西方化和现代化,同时加强独裁权力。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俄国,主张民主化
者通常是主张西方化者,但主张西方化者却不是主张民主化者。俄国的历史教训在于中
央集权成为社会和经济改革的前提条件。20世纪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的合作者为他们
在反对公开性给经济自由化制造的障碍时未能认识到这个事实而感到痛惜。
彼得在使俄国成为欧洲的一部分,而不是使欧洲成为俄国的一部分方面,更为成功。
与奥斯曼帝国形成对照的是,俄罗斯帝国逐渐被看作是欧洲国际体系的一个主要的和合
法的参与者。在国内,彼得的改革带来了一些变化,但他的社会仍然是混合的,除了一
小部分精英外,亚洲和拜占庭的方式、体制和信仰在俄国社会仍居主导地位,对此,欧
洲人和俄国人均这样认为。德·迈斯特注意到:“抓伤了一个俄国人,就是伤害了一个
鞑靼人。”彼得建立了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19世纪,斯拉夫主义者和主张西方化者都
为这个不幸的国家而痛惜,并在究竟是通过彻底欧洲化,还是通过消除欧洲的影响,恢
复俄罗斯的精粹来结束这种局面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像恰达耶夫这样的主张
西方化者争辩道:“太阳是西方的太阳”,俄国人要用它来照明和改变其继承的制度;
而像丹尼列夫斯基一样的斯拉夫主义者的言论直到20世纪90年代还能听得到,他谴责欧
洲化的努力是“扭曲人们的生活,用陌生的外国形式来取代自己的形式”,“借用外国
的体制并将它们移植到俄国的土壤里”,“用一种外来的欧洲观点来看待俄国国内和国
外的关系以及俄国生活的问题,像过去一样,用适合于欧洲的折射镜来观察它们”。在
其后的俄国历史中,彼得成了主张西方化者心目中的英雄和反对者的撒旦,后者的极端
代表是20世纪20年代的欧亚主义者,他们谴责彼得为叛徒,并为布尔什维克放弃西方化。
向欧洲挑战以及重新迁都莫斯科而欢呼。
布尔什维克革命开创了俄国与西方关系的第三阶段,它与存在了两个世纪的含糊不
清的前一阶段大不相同。它以一种在西方创立的、但不能存在于西方的意识形态的名义
建立起政治经济制度。斯拉夫主义者和西方化论者曾经争论,如果与西方相比俄国不落
后,那么俄国是否可能不同于西方;共产党人出色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俄国不同于西方
而且根本反对西方,因为它比西方更先进,它要在最终将席卷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中
起领导作用,俄国体现的不是落后的亚洲的过去,而是进步的苏维埃的未来。事实上,
革命使俄国越过了西方,并使它自己与西方区分开来,正如一位斯拉夫主义者所论证的,
不是因为“你们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会变得像你们一样”,而是像共产国际的宣传所
言,因为“我们是不相同的,所以你们最终会变得像我们一样”。
然而,共产主义在使苏联领导人把自己与西方区分开来的同时,也使他们与西方建
立了强有力的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德国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他们的观点的大
多数主要阐释者都是西欧人;到1910年,西欧社会的许多工会组织、社会民主党和工党
都信奉他们的意识形态,并在西欧政治中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布尔什维克革命后,欧洲
左翼政党分裂成为共产党和社会党,两者常常都是欧洲社会中的强大力量。在大部分西
方国家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很流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被视为未来的趋势,并以这
种或那种方式得到了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的广泛拥护。因此,俄国的斯拉夫主义者和主
张西方化者之间关于俄国未来的争论,就被欧洲的左翼和右翼关于西方的未来,以及苏
联是否集中体现了这种未来的争论所代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力量加强了共产
主义在西方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在那些正在反对西方的非西方文明国家中的
吸引力。在西方所支配的非西方社会中,想诱惑西方的精英们谈论著自决和民主;而那
些想对抗西方的精英们则发动了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通过采用西方的意识形态和运用它来向西方挑战,俄国人在某种意义上比历史上的
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西方,并更加密切地与西方缠绕在一起。尽管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
与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差别很大,但在某种意义上,双方讲的是同一种语言。共产主义
和苏联的崩溃结束了西方和俄罗斯之间的这种政治一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西方希望并
认为,结果将会是自由民主在整个前苏联帝国的胜利。然而,那并不是注定的。到1995
年为止,自由民主在俄罗斯及其他东正教共和国的未来尚不明朗。此外,俄罗斯人不再
表现得像马克思主义者,而开始表现得像俄罗斯人,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鸿沟扩大了。
自由民主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之间的冲突是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尽管它们之间有重大
的差别,但它们都是现代的、世俗的,并公开地赞同最终要实现自由、平等和物质富裕
的目标。一个西方的民主主义者可以与一个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思想上的争论,但
他不可能与一个俄罗斯的东正教民族主义者这么做。
在苏联时代,由于索尔仁尼琴之辈和萨哈罗夫之辈向共产主义学说提出了挑战,斯
拉夫主义者和主张西方化者的斗争更然而止。随着共产主义学说的崩溃,关于俄罗斯的
真正认同的争论又热烈起来。俄罗斯是否应当采用西方的价值观、体制、实践并试图成
为西方的一部分?抑或俄罗斯要体现把欧洲和亚洲联系起来的一种独特的东正教和欧亚
文明?它由于负有联接欧洲和亚洲的独一无二的使命,而与西方文明调异。在这些问题
上,知识界和政界精英及一般公众之中都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一方是主张西方化者、
“世界主义者”或“大西洋主义者”。另一方是斯拉夫主义者的继承人,对他们人们有
各种称呼,如“民族主义者”、“欧亚主义者”或“强大国家的支持者。
这些群体之间的基本分歧是在对外政策上,在较小的程度上也有关于经济改革和国
家结构的分歧。舆论继续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争论的一方是那些宣扬戈尔巴乔
夫所拥护和集中体现在其“共同的欧洲家园”目标中的“新思维”的人,以及叶利钦的
许多高级顾问,他们表达了这样的愿望:俄罗斯要变成一个“正常的国家”,并被主要
工业化民主国家的七国集团接纳为第八个成员国。像谢尔盖·斯坦凯维奇这样的较温和
的民族主义者则认为,俄罗斯应当摒弃“大西洋主义”的道路,应当把保护生活在其他
国家的俄罗斯人作为优先考虑,强调它与土耳其人和穆斯林的联系,促进“本著有利于
亚洲或东方的原则,适当地重新分配我们的资源。选择、联系和利益”。具有这种主张
的人批评叶利钦使俄罗斯的利益服从于西方的利益,削减俄国的军事力量,未能支持诸
如塞尔维亚这样的传统朋友,推行对俄国人有害的经济和政治改革。这种趋势的标志是
彼得·萨维茨基的思想的重新流行,他曾于20年代论证说,俄罗斯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欧
亚文明。
较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分为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和帝国主义民族主义者,前者如索尔仁
尼琴,他们提倡建立一个俄罗斯:包括所有俄罗斯人,加上紧密相联的斯拉夫东正教白
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除此以外,别无其他民族;后者如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
他们想重建苏联帝国和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后一群人有时既反对犹太人,也反对西方,
他们想要把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方向调整到东方和南方,或者控制穆斯林的南方(如日里
诺夫斯基所极力主张的),或者与穆斯林国家和中国合作反对西方。民族主义者还赞同
更广泛地支持塞尔维亚人对穆斯林的战争。世界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的分歧在机构上反
映在外交部与军方的观点分歧上,也反映在叶利钦的对外政策和安全政策从一个方向另
一个方向的变化上。
俄国公众也像精英一样产生了分歧。1992年对2,069名欧洲俄国人所作的抽样调查
发现,40%的被调查者“支持对西方开放”,36%的人“不接受西方”,24%的人“未
决定”。在1993年的议会选举中,支持改革的政党赢得了34.2%的选票,反对改革的
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赢得43.3%的选票,而中间派的政党赢得13.7%的选票。同样,
在1996年6月的总统选举中,俄国公众再一次发生分裂,约有 43%的人拥护西方看中的
候选人叶利钦和赞同改革的其他候选人,而 52%的人投了民族主义者和共产党候选人
的票。在俄罗斯的认同这一中心问题上,90年代的俄罗斯显然仍然是一个无所适从的国
家,西方一斯拉夫主义的两重性“是俄罗斯民族特征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特点”。
土耳其。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经过精心筹划的一系列改革中,穆斯塔法·基马
尔·阿塔蒂尔克(又译凯末尔)试图使他的人民摆脱奥斯曼和穆斯林的过去,基马尔主
义的基本原则或“六个标志”是:民粹主义、共和主义、民族主义、世俗主义、国家主
义和改良主义。基马尔抛弃了多民族帝国的思想,目的是建立一个同质的民族国家,在
这一过程中亚美尼亚族和希腊族遭到了驱逐和屠杀。然后,他废黜了苏丹,建立了西方
式的政治权威的共和体制。他还废除了哈里发的职位(哈里发是宗教权威的主要来源),
撤消了传统的教育部和宗教部,废除了独立的宗教学校及学院,建立了统一的世俗公共
教育制度,中止了采用伊斯兰法律的宗教法院,代之以建立在瑞土民法基础上的新的法
律制度。他还用格里高利历法(公历)代替了传统的历法,并正式废止伊斯兰教的国教
地位。他仿效彼得大帝禁止人们戴土耳其帽,因为它是宗教的传统象征,并鼓励人们戴
有边的帽子(土耳其帽子没有边——译者注)。他还明文规定,土耳其文要用罗马字母
而不是阿拉伯字母书写。后一项改革至关重要,“它使在罗马书写方式下受教育的新一
代人实际上不可能使用大量的传统文献;它鼓励人们学习欧洲语言;它大大缓解了越来
越突出的扫盲问题”。30年代,基马尔在重新确立了土耳其人民的民族的、政治的、宗
教的和文化的认同之后,积极促进土耳其的经济发展。西方化与现代化携手并进,并预
定将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工具。
在西方1939-1945年的内战中,土耳其仍然保持中立。然而战后,迅速地认同了西
方。为了明确表示追随西方模式,它从一党制转变为具有竞争性的多党制。它通过游说
最终于1952年成为北约的成员国,由此进一步证明它是自由世界的一个成员。它接受了
西方几十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和安全援助,它的军队由西方来训练和装备,并被纳入了北
约的指挥系统,它还在本土设有美国的军事基地。土耳其开始被西方看作是遏制、阻止
苏联向地中海、中东和波斯湾扩张的东方堡垒。土耳其与西方的这种联系与它对西方的
认同,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遭到了非西方国家和不结盟国家的谴责,并被伊斯兰
国家攻击为亵渎神明。
冷战结束后,土耳其的精英仍然大都支持土耳其成为西方和欧洲的一员,对于他们
来说,继续保持北约成员国的地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提供了与西方的一种密切的组
织联系,对于平衡希腊的力量也是必要的。然而,土耳其与西方结盟,体现在其北约成
员国的地位上,它是冷战的产物。冷战的结束消除了两者结盟的基本理由,并导致这种
联系的减弱和被重新界定。对西方来说,土耳其不再是一个阻止北方主要威胁的有用的
堡垒,而是一个对付南方次一级威胁的可能的伙伴,就像在海湾战争中一样。在那场战
争中,土耳其通过关闭伊拉克石油到达地中海必经的土耳其境内的输油管,以及允许攻
击伊拉克的美国飞机从土耳其的军事基地起飞,为反萨达姆·侯赛因的联盟提供了关键
的帮助。然而,由奥扎尔总统作出的这些决定在土耳其国内激起了轩然大波,并导致土
耳其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的辞职,以及抗议奥扎尔与美国的密切合作的大规
模示威游行、随后,德米雷尔总统和奇莱尔总理敦促尽快结束联合国对伊拉克的制裁,
这种制裁同时给土耳其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负担。土耳其与西方合作对付来自南方的伊
斯兰威胁的意愿,与其与西方一起抵抗苏联的威胁的意愿相比,不那么肯定。在海湾危
机中,土耳其的一个传统盟友德国,反对将伊拉克对土耳其的导弹攻击视为对北约的攻
击,此事也表明,土耳其在对付来自南方的威胁时不能指望西方的支持。冷战中与苏联
对抗没有引起土耳其的文明认同问题,而冷战后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却引出了这个问题。
80年代开始,倾向西方的土耳其精英在外交政策上的一个主要目标,可能也是唯一
的主要目标,就是获得欧洲联盟的成员国资格。1987年4月,土耳其正式提出申请,
1989年12月土耳其被告知,它的申请在1993年以前不会被考虑。1994年欧洲联盟批准了
奥地利、芬兰、瑞典和挪威的申请。人们广泛预测,在未来几年中,欧盟可能会接纳波
兰、匈牙利、捷克共和国,然后可能是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和波罗的海诸共和国。尤
其令土耳其人失望的是,欧洲联盟最有影响的成员国德国再一次不积极支持土耳其加入
欧洲联盟,反而把促成中欧国家成为欧盟的成员国作为优先考虑。在美国的压力下,欧
洲联盟确实与土耳其一起协商了建立关税同盟的事宜,然而,完全的成员国资格看来仍
遥遥无期,其可能性还值得怀疑。
土耳其为什么被忽略?而且为什么它似乎总是排在最后?在公开场合,欧洲官员提
出这是因为土耳其的经济发展的水平低,不如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尊重人权。私下里,欧
洲人和土耳其人都承认,真正的理由是由于希腊人的强烈反对,更重要的是,土耳其是
一个穆斯林国家。欧洲国家不想面对自己开放边境后可能从一个拥有6千万穆斯林和大
量失业人口的国家涌入移民的景象。尤其重要的是,他们感到在文化上,土耳其不属于
欧洲。正如奥扎尔总统在1992年所说的,“土耳其的人权纪录是土耳其无法加入欧洲联
盟的虚构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我们是穆斯林,他们是基督徒”,但他补充说,“他
们并不这么说”。欧洲官员也赞同欧洲联盟是一个“基督徒的俱乐部”,“土耳其太贫
穷,人口太多,太穆斯林化,太强硬,文化上太不相同,一切都太格格不入”。一个观
察家评论道,欧洲人的一个“隐秘的梦原”是对“撒拉逊人(即阿拉伯人)入侵西欧和
土耳其人直叩维也纳城门”的历史记忆。反过来,这种态度导致了“土耳其人的一个共
识”,即:“西方没有在欧洲为穆斯林的土耳其留下一席之地。
在抛弃麦加又被布鲁塞尔抛弃后,土耳其抓住了苏联解体的机会,转向塔什干。奥
扎尔总统和其他土耳其领导人提出建立讲突厥语的各民族共同体的设想,并作了极大的
努力发展土耳其与从“亚得里亚海到中国边界”的“近邻”的“外部土耳其人”的联系,
并特别注意与阿塞拜疆及四个讲突厥语的中亚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关系。1991年和1992年,土耳其开展了一系列的广泛活动
旨在加强它与这些新共和国的关系及维持它在这些国家中的影响,其中包括15亿美元的
长期低息贷款、7,900万美元的直接紧急援助、卫星电视(以取代俄语频道)、电话通
讯、航空服务,以及为数千名来土耳其学习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在土耳其为中亚和阿塞
拜疆的银行家、商人。外交官及几百名军官提供训练。土耳其的教师被派往那些新共和
国教授土耳其语,并开办了大约2,000家合资企业。文化的共性促进了这些经济关系。
正如一位土耳其商人所评论的:“在阿塞拜疆或土库曼斯坦,成功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
伙伴,对土耳其人来说这并非难事,我们拥有相同的文化,或多或少相同的语言,饮食
习惯也相同。
土耳其重新倾向高加索和中亚,不仅是被充当突厥语族各国共同体的领袖的梦想所
激发,也是出于抗衡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在这些区域扩大的影响、防止鼓动伊斯兰原教旨
主义的需要。土耳其人认为自己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种“土耳其模式”或“土耳其思想”
作为另一种选择,即一个世俗的、民主的、市场经济的穆斯林国家。此外,土耳其人希
望遏制俄国影响的抬头。土耳其也可能通过提供俄罗斯和伊斯兰之外的另一种选择,从
欧洲联盟那里得到对其要求的支持并最终成为欧洲联盟的成员国。
土耳其与突厥语族各共和国的活动的最初浪潮在1993年受到了较大的抑制,原因在
于土耳其的资源有限,苏莱曼·德米雷尔在奥扎尔去世后继任总统,以及俄国在它认为
是其“近邻”的国家重新确立了影响。前苏联的突厥语共和国刚刚独立时,它们的领导
人曾涌向安卡拉,向土耳其献殷勤。随后,在俄国的软硬兼施下,它们又转变过来,普
遍强调需要“平衡”它们与文化亲缘国家和与前帝国主人的关系。然而,土耳其人继续
努力用文化亲缘关系来扩大他们之间的经济和政治联系,在他们最重要的活动中,他们
与有关政府的石油公司达成了协议,修建一条把中亚和阿塞拜疆的石油通过土耳其境内
运到地中海的输油管道。
当土耳其致力于发展其与前苏联突厥语共和国的联系时,其世俗的基马尔主义认同
在国内受到了挑战。首先,对土耳其来说,正如对许多国家一样,冷战的结束和社会经
济发展导致的混乱引发了“民族认同和种族认同”的重大问题,对此,宗教提供了现成
的答案。三分之二个世纪之久的阿塔蒂尔克和土耳其精英的世俗遗产越来越受到猛烈攻
击,海外土耳其人的经历倾向于刺激国内的伊斯兰情绪;从西德回来的土耳其人“求助
于他们所熟悉的东西,来回击西德对土耳其人的敌意,那就是伊斯兰教”。主流舆论和
实践越来越伊斯兰化。据报道,1993年,在土耳其,“留伊斯兰式的胡须和戴面纱的妇
女激增,清真寺吸引了更多的人,一些书店里充斥着颂扬伊斯兰历史、戒律和生活方式
以及吹捧奥斯曼帝国在维护穆罕默德先知的价值观中所起的作用的书刊、磁带、光盘和
录相带”。据说,有“290多家出版社和印刷厂,包括4种日报在内的300多种出版物,
大约1O0个未经注册的广播电台和大约30个同样未经注册的电视频道,全都在宣传伊斯
兰教思想”。
面对伊斯兰情绪的增长,土耳其统治者试图采纳原教旨主义的做法并接受原教旨主
义者的支持。据推测,80年代和90年代,土耳其的世俗政府维持着一个预算大于其他某
些部门的宗教事务处,它还资助修建清真寺,要求所有公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并为伊
斯兰学校提供资金。80年代,伊斯兰教学校的数量增长了4倍,注册就读的学生占中学
生的 15%,这些学校讲授伊斯兰教教义并且有数干名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进入政
府部门工作。与法国禁止穆斯林女学生戴面纱一事形成象征性的也是鲜明对比的是,在
阿塔蒂尔克禁止戴土耳其帽70年后,土耳其政府实际上允许女生戴传统的伊斯兰头巾。
(注33)政府的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想要在与伊斯兰主义者的斗争中占上风,它证
实了80年代和90年代初伊斯兰主义者掀起的旋风是多么强劲。
其次,伊斯兰教的复兴改变了土耳其政治。政治领导人,最引人注目的是奥扎尔,
公开认同穆斯林的象征和政策。在土耳其,如同在其他地方一样,民主加强了本土化和
向宗教的回归,“由于急切地想讨好民众并赢得选票,政治家,甚至军队——世俗主义
的堡垒和卫士——不得不考虑民众的宗教热望:他们作出的许多让步都带有蛊惑人心的
味道。”民众运动具有宗教倾向。尽管精英和官僚集团,特别是军队,倾向于世俗化,
伊斯兰情绪也在军队内部表现出来。1987年军事院校的几百名学员因被怀疑有伊斯兰情
绪而受到清洗。主要政党越来越感到在选举时需要寻求某些复兴的穆斯林团体的支持,
它们在过去曾被阿塔蒂尔克所禁止。在1994年的地方选举中,在5个主要政党中,只有
原教旨主义的繁荣党获得选票的份额有所增加,它获得了大约19%的选票,而相比之下
奇莱尔总理的正确道路党只得到了 21%的选票,已故的奥扎尔的祖国党得到了20%。
繁荣党控制了土耳其的两个主要城市——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并在土耳其南部地区日
益壮大。在1995年12月的选举中,繁荣党赢得了超过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选票和议席,
并在6个月后与一个世俗党联合接管了政府。像在其他国家一样,对原教旨主义者的支
持来自年轻人、从国外归来的移民、“被压制和被剥夺者”以及“新的城市移民和大城
市中的无套裤党人”。
第三,伊斯兰教的复兴影响了土耳其的外交政策。在奥扎尔的领导下,土耳其在海
湾战争中坚定地与西方站在一边,期望这一行动能促进欧洲共同体接纳其为成员国。然
而,这一结果并未实现。而北约在一旦土耳其在战争期间受到伊拉克攻击时北约应作何
反应的问题上却犹豫不决,这使得土耳其人无法确信,当他们的国家受到并非来自俄国
的威胁时,北约将会作何反应。土耳其领导人试图扩大土耳其与以色列的军事联系,但
遭到本国伊斯兰教徒的激烈批评。更重要的是,80年代,土耳其扩大了它与阿拉伯国家
和其他穆斯林国家的联系,90年代它通过向阿塞拜疆和波斯尼亚的穆斯林提供重要的支
持来积极促进伊斯兰的利益。在巴尔干、中亚和中东方面,土耳其的外交政策越来越伊
斯兰化。
多年来,土耳其具备了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转变文明认同的三个最起码条件中的两
个,土耳其的精英大都支持这一行动,公众也默认了这一行动。然而,接受者,即西方
文明的精英们,却不接纳土耳其。当这一问题悬而未决时,土耳其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在
公众中激起了反西方的情绪,并开始损害土耳其精英的世俗的、亲西方的倾向。土耳其
在完全成为欧洲国家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它在前苏联突厥语共和国中起支配作用的
能力受到的限制,以及侵蚀阿塔蒂尔克遗产的伊斯兰倾向的兴起,所有这些都使人确信
土耳其似乎仍将是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
土耳其领导人通常把他们的国家描述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这反映了这
些互相矛盾的拉力。土耳其总理奇莱尔在1993年争辩说,土耳其既是“西方民主”国家,
又是“中东的一部分”,并“在物质上和思想上成为两种文明的桥梁”,奇莱尔在国内
公开场合中常常以一个穆斯林的形象出现,也反映了这种矛盾;然而她在北约讲话时坚
持说,“地理和政治的事实是,土耳其是一个欧洲国家。”苏莱曼·德米雷尔总统同样
将土耳其称为“一个从西方延伸到东方,即从欧洲延伸到中国的地区中的一座非常重要
的桥梁”。然而,联接两个牢固实体的桥梁只是一种人工的架设,而不是两者中任何一
个的一部分。当土耳其的领导人把他们的国家说成是一座桥梁时,亦委婉地证实了它是
无所适从的。
墨西哥。土耳其20年代就成为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墨西哥则直到80年代才成为这
样的国家。然而,它们与西方的历史关系有着某种类似之处。与土耳其一样,墨西哥具
有一种独特的非西方的文化,正如奥克塔维奥·帕斯所指出的,“墨西哥的核心还是印
第安文化,它是非欧洲的。”像奥斯曼帝国一样,墨西哥在19世纪也被西方列强瓜分。
也像土耳其一样,墨西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通过革命建立了民族认同的新基础和新的
一党政治制度。然而,在土耳其,革命既包含了抛弃传统的伊斯兰文化和奥斯曼帝国文
化,也包含了努力引进西方文化和加入西方;而在墨西哥,像在俄国一样,革命包含了
融合和采纳西方文化的一些要素,这造成了一种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和民主体制的新民族
主义。因此,60年中,土耳其试图把自己确定为欧洲国家,而墨西哥则试图把自己确定
为与美国对立的国家。从30年代到80年代,墨西哥领导人一直执行向美国利益挑战的经
济和外交政策。
80年代,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米格尔·德拉马德里总统和他的继任者卡洛斯·萨利
纳斯总统对墨西哥的目标、实践和认同重新进行了全面的界定,这是1910年革命以来最
广泛的变革努力。萨利纳斯事实上成为墨西哥的穆斯塔法·基马尔·阿塔蒂尔克。阿塔
蒂尔克促进了世俗主义和民族主义,它们在他那个时代是西方占主导地位的主题;萨利
纳斯则促进了经济自由主义,这是他那个时代西方的两个主题之一(另一个是政治民主,
他没有接受)。像阿塔蒂尔克所处的状况一样,这些观点为政治和经济精英所赞同,他
们中的许多人和萨利纳斯及德拉马德里一样曾在美国接受教育。萨利纳斯大幅度地降低
了通货膨胀,使大量公有企业私有化,他促进外国投资,降低关税,削减补贴,调整了
外债,向工会势力挑战,提高了生产率,并使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一起组成了北美自
由贸易协定。正如阿塔蒂尔克的改革旨在把土耳其从一个中东的穆斯林国家转变为一个
世俗的欧洲国家一样,萨利纳斯的改革旨在将墨西哥从一个拉丁美洲国家变为一个北美
国家。
对于墨西哥来说,这并非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可以设想,墨西哥的精英们本来可以
继续沿着先辈们在本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所遵循的反美的第三世界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的
路线前进。另一种选择是,正如某些墨西哥人所极力主张的,墨西哥可以努力与西班牙、
葡萄牙及南美洲国家建立一个伊比利亚国家联盟。
墨西哥成为北美国家的追求能否成功?政治、经济、知识界的绝大多数精英都赞成
这条道路。同样与土耳其的情况不同的是,接受方的政治、经济和知识界的绝大多数人
都赞成墨西哥的文化重组。文明之间的关键问题——移民问题,突出了这一差别。对土
耳其大规模移民的恐惧使得欧洲精英和公众反对接纳土耳其;对比之下,美国拥有大量
合法和非法的墨西哥移民的事实,是萨利纳斯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辩护的一部分:“你
们要么接受我们的商品,要么接受我们的人民”。此外,墨西哥与美国之间的文化差距
远远小于土耳其与欧洲之间的差距。墨西哥的宗教是天主教,它的语言是西班牙语,它
的精英历史上倾向于欧洲(他们把子女送到欧洲上学),最近则倾向美国(现在,他们
把子女送到美国受教育);盎格鲁-美国的北美与西班牙一印第安的墨西哥相互适应,
应当比基督教的欧洲与穆斯林的土耳其相互适应容易得多。尽管有这些共同点,在批准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美国出现了反对更密切地与墨西哥发展关系的呼声,并要求限制
移民,抱怨工厂南移,对墨西哥遵守北美自由概念和法治概念的能力也提出了质疑。
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成功地改变其认同的第三个前提条件是普遍的默认,尽管不一
定要得到普遍的支持。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因素的重要性取决于,公众的观点在那个国
家的决策过程中有多大的分量。至1995年,墨西哥亲西方的立场还没有受到民主化的考
验。这年元旦几千名组织良好的、并得到外部支持的游击队在恰帕斯发动了起义,这一
行动本身并不表明有很多人反对北美化。然而,它在墨西哥知识分子、记者及其他制造
舆论者中引起了同情的反应,这种反应暗示着,一般来说北美化,尤其是北美自由贸易
协定,可能遭到墨西哥精英和公众越来越强烈的反对。萨利纳斯总统非常有意识地把经
济改革和西方化置于政治改革和民主化之先。然而,经济的发展以及与美国越来越多的
联系,将加强要求墨西哥政治真正民主化的力量。墨西哥未来的关键问题是,现代化和
民主化将会在多大程度上刺激非西方化,使它退出或急剧地削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
使80年代和90年代倾向西方的精英强加给墨西哥的政策发生相应的变化?墨西哥的北美
化是否与其民主化相适应?
澳大利亚。与俄国、土耳其、墨西哥相比,澳大利亚本来就是西方社会。在20世纪
中,它举是与英国、尔后与美国结成了紧密的联盟。在冷战期间,它不仅是西方的成员,
而且也是西方的美国一英国一加拿大一澳大利亚军事和情报核心的成员。然而,90年代
初,澳大利亚的领导人实际上决定,澳大利亚应当脱离西方,把自己重新确定为亚洲社
会,并与它的地缘上的邻国建立紧密的联系。保罗·基廷总理宣布,澳大利亚不再是
“帝国的一个分部”,它必须成为一个共和国,其目标必须是“融入”亚洲,他认为,
为确立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认同,这是必要的。“澳大利亚不能既作为一个多文化社会
出现在世界上,与亚洲交往,建立与亚洲的联系,使这种联系有说服力,而同时又依然
作为一个派生的社会,至少在宪法上如此。”基廷宣称,多年来澳大利亚遭受了“亲英
症和麻痹症”的折磨,继续与英国保持联系将“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经济前途以及在取
洲和太平洋的命运受到不良影响。”外交部长加雷思·埃文斯也有同感。
把澳大利亚重新确定为亚洲国家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在塑造民族命运的过程中,
经济压倒了文化,其主要的动力是亚洲经济的蓬勃发展,它反过来促进了澳大利亚与亚
洲之间贸易的迅速扩大。1971年,澳大利亚对东亚与东南亚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39%,
从这些地区的进口占其进口的 21%;至 1994年,澳大利亚对东亚与东南亚的出口占
其总出口的 62%,从这些地区的进口占其进口的 41%。与此形成对照的是, 1991年,
澳大利亚对欧洲的出口只占11.8%,对美国的出口只占10.1%。与亚洲经济联系的日
益加深使澳大利亚人更加坚信,世界正在向形成三大经济集团的方向发展,而澳大利亚
的位置是在东亚集团中。
尽管有这些经济联系,澳大利亚的亚洲策略看来不可能满足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成
功地改变其文明的任何条件。首先,9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精英还不是非常热衷于这条
道路。在某种程度上它还是一个党派争论的问题,自由党对此态度暧昧或者反对;工党
政府也遭到了各类知识分子和记者的大量批评。在选择亚洲的问题上,不存在明显的精
英共识。其次,舆论也模棱两可,从1987年至1993年,支持结束君主制的澳大利亚公众
的比率从21%增至46%,然而,在达到这一点之后,支持开始动摇和减退,支持把英国
国旗图案从澳大利亚国旗上去掉的公众从1992年5月的42%下降到1993年8月的35%。正
如一位澳大利亚官员1992年所说,“公众很难接受它。我时常说,澳大利亚应当成为亚
洲的一部分,但我无法告诉你,为此我收到了多少表示憎恨的信。”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亚洲国家的精英对澳大利亚友好表示的接受程度甚至不及欧
洲国家的精英对土耳其的接受程度。他们说得很清楚,如果澳大利亚想成为亚洲的一部
分,那它必须真正成为亚洲的,而在他们看来,即便有这种可能,可能性也不大。一位
印度尼西亚官员说:“澳大利亚能否成功地与亚洲成为一体,取决于一件事——亚洲国
家在多大程度上欢迎澳大利亚的意图,而澳大利亚在亚洲的被接受程度取决于其政府和
人民在多大程度上了解亚洲文化和社会。”亚洲人看到了澳大利亚关于亚洲的言论与其
相反的西方现实之间的差距,据澳大利亚的一位外交官说,泰国以一种亚洲人的“茫然
的宽容”对待澳大利亚坚持它是亚洲国家的态度。只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于1994年10月
宣布:“在文化上澳大利亚仍然是个欧洲国家,……我们认为它是欧洲国家,因此,澳
大利亚不应当是东亚经济核心论坛的成员。我们亚洲人不惯于直言不讳地批评其他国家
或对它们评头论足,而澳大利亚由于文化上属于欧洲,便感到有权告诉别国该做什么或
不做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样,它当然与我们这个集团格格不入。这就是
我反对(它成为东亚经济核心论坛成员)的理由。这不是由于肤色,而是由于文化。”
简而言之,亚洲人决心以欧洲人把土耳其排除在外的同样理由把澳大利亚排除在他们的
俱乐部之外:他们与我们不同。基廷总理喜欢说,他要把澳大利亚从一个亚洲的“古怪
的局外人变成古怪的局内人”,然而,这是一种矛盾的说法,因为古怪者不能入内。
恰如马哈蒂尔所说,文化和价值观是澳大利亚加入亚洲的根本障碍,冲突经常发生
在下述问题上:澳大利亚信奉民主、人权、新闻自由,并且还抗议实际上它所有的邻国
政府对那些权利的侵犯。澳大利亚的一位资深外交官评论道:“澳大利亚在这个地区的
真正问题,不是我们的旗帜,而是我们根本的价值观。我怀疑是否能找到一个为了被那
个地区接受而放弃这些价值观的澳大利亚人。”人们指出的差异还有特性、作风和行为
举止。正如马哈蒂尔所暗示的,亚洲人一般是以微妙的、间接的、调解的、迂回曲折的、
非评判的、非道德的、非对抗的方式与其他人一起来追求他们的目标。而澳大利亚人是
英语世界中最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毫不隐讳的民族,有人可能会说他们是一个不敏感
的民族。这种文化冲突在保罗·基廷本人与亚洲人的交往中表露无遗,基廷把澳大利亚
人的民族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把他描绘成一个“本质上具有挑衅和好斗”风格的
“强有力政治家”,他毫不犹豫地把政敌谴责为“渣滓袋”、“涂着香水的舞男”、
“脑袋坏了的大傻瓜”。当论证澳大利亚必须成为亚洲国家时,基廷常常以其惊人的坦
率使亚洲领导人愤怒和震惊,并与他们发生对抗。文化的鸿沟是如此之大,它使赞成文
化趋同的人一叶障目,以致于他自己的行为举止使那些他称之为文化兄弟的人感到反感。
基廷-埃文斯的选择可以看作是过分强调经济因素,忽视而不是更新这个国家文化
的短视的结果,亦可视为一种转移对澳大利亚经济问题注意力的政治手段。也可以说,
这是一种旨在使澳大利亚融入和认同东亚正在崛起的经济、政治,最终是军事力量中心
的富有远见的倡议。在这方面,澳大利亚是试图背离西方,追随正在崛起的非西方文明
的许多可能的西方国家中的第一个。到22世纪初,当历史学家回首往事时,可能会把基
廷一埃文斯的选择看作是西方衰落的一个主要标志。然而,假如实现了这一选择,它将
不会消除澳大利亚人的西方遗产,并且这个“幸运的国家”将永远是一个无所适从的国
家,既是基廷谴责的“帝国的一个分部”,又是李光耀轻蔑地提到的“亚洲的新的白色
垃圾”。
这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澳大利亚不可避免的命运。澳大利亚领导人在实现脱离英
国的愿望的同时,可以把澳大利亚确定为一个太平洋国家,而不是一个亚洲国家,正如
基廷的前任罗伯特·霍克总理曾试图做的那样。如果澳大利亚愿脱去英国王冠而成为共
和国,它可以与世界上第一个这样做的国家结盟,这个国家像澳大利亚一样,也具有英
国的本源,是一个移民国家,并且也拥有大陆规模,也讲英语,曾是三次战争中的盟国,
其人口中也是欧洲人占绝大多数,而且像澳大利亚一样,亚洲人越来越多;文化上,在
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中确立的价值观比任何一个亚洲国家的价值观更符合澳大
利亚。经济上,澳大利亚不应竭力挤入一个文化上相异的集团,并因这一差异而遭到后
者的排斥,它的领导人可以建议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扩大成北美一南太平洋联盟,包括
美国伽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样一个集团可以协调文化和经济,并为澳大利亚提
供一个坚定而持久的认同,这种认同从它旨在融入亚洲的徒劳无功的努力中是得不到的。
西方病毒和文化精神分裂症。当澳大利亚踏上追随亚洲的征途时,其他无所适从的
国家——土耳其、墨西哥和俄国——正试图把西方融入它们的社会,并把它们的社会融
入西方。然而,它们的经历强烈地昭示了本土文化的力量、复原力和凝聚力,以及它们
自我更新和抵制、遏制、适应西方输入的能力。尽管对西方的拒绝主义回应是不可行的,
但基马尔主义的回应并不成功。如果非西方社会要想实现现代化,它们必须走自己的道
路,而不是西方的道路,并仿效日本,充分利用自己的传统、体制和价值观,在此基础
上实现现代化。
政治领导人傲慢地认为,他们可以从根本上重构他们社会的文化,这是注定要失败
的。尽管他们能够引入西方文化的要素,他们却不能永远压制或消除本国文化的核心要
素。反之,西方的病毒一旦植入另一个社会,便很难根除。病毒会继续存在但并不致命,
病人能活下去,但永远不会是个完好的人。政治领导人能够创造历史,但他们不能逃避
历史。他们造就了无所适从的国家,但却不能创造出西方社会。他们使国家染上了一种
文化精神分裂症,这成为那个国家持久和确定的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