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其它文库哲学理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作者: 萨缪尔·亨廷顿


第八章 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间的问题




               西方的普世主义
  在正在显现的世界中,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的关系不仅不会是紧密的,
反而常常会是对抗性的。但是,某些文明之间的关系比其他文明更具有产生冲突的倾向。
在微观层面上,最强烈的断层线是在伊斯兰国家与其东正教、印度、非洲和西方基督教
邻国之间。在宏观层面上,最主要的分裂是在西方和非西方之间,在以穆斯林和亚洲社
会为一方,以西方为另一方之间,存在着最为严重的冲突。未来的危险冲突可能会在西
方的傲慢、伊斯兰国家的不宽容和中国的武断的相互作用下发生。
  在所有的文明之中,唯独西方文明对其他文明产生过重大的。有时是压倒一切的影
响。因此,西方的力量和文化与所有其他文明的力量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文明世界
最为普遍的特征。当其他文明的力量相对增强、西方文化的感召力消退之时,非西方国
家的人民对其本土文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也随之增强。因此,西方与非西方关系的中心
问题是:西方,特别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西方文化的努力与其推广能力的下降这
两者之间的不协调。
  共产主义的崩溃使西方人更加相信其民主自由主义思想取得了全球性胜利,因而它
是普遍适用的,并因此加剧了这种木协调。西方,特别是一贯富有使命感的美国,认为
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应当认同西方的民主、自由市场、权利有限的政府、人权、个人主义
和法制的价值观念,并将这些价值观念纳入他们的体制。然而,在其他文明中,赞同和
提倡这些价值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对于它们的占主导地位的态度或
是普遍怀疑,或是强烈反对。西方人眼中的普世主义,对非西方来说就是帝国主义。
  西方正在、并将继续试图通过将自己的利益确定为“世界共同体”的利益来保持其
主导地位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个词已成为一个委婉的集合名词(代替了“自由世
界”),它赋予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为维护其利益而采取的行动以全球合法性。例如,
西方正试图把非西方国家的经济纳入一个由自己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西方通过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经济机构来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并且将自认为恰当的经济政策
强加给其他国家。然而,任何非西方国家的民意测验都显示出,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无疑会得到财政部长们和少数其他人的支持,但除此之外几乎所有人对它的评价都是不
利的。他们会赞同阿尔巴托夫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的描述:“一群热衷于夺取他人
钱财、将不民主和相异的经济政治行动规则强加于人、压制经济自由的新型布尔什维克。
  非西方人还会毫不犹豫地指出西方的原则与其行为之间的差距。坚持普世主义的代
价,就是被指责为伪善、实行双重标准和“例外”原则。民主要提倡,但如果这将使伊
斯兰原教旨主义者上台执政,就该另当别论;防止核扩散的说教是针对伊朗和伊拉克的,
而不是针对以色列的;自由贸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药,但不适用于农业;人权对
中国是个问题,对沙特阿拉伯则不然;对石油拥有国科威特的入侵被大规模地粉碎,但
对没有石油的波斯尼亚的入侵则不予理睬。实践中的双重标准是推行原则的普遍标准所
无法避免的代价。
  取得政治独立之后,非西方国家便希望摆脱西方对其经济、军事和文化的控制。东
亚社会在争取与西方经济平等的道路上进展顺利,亚洲和伊斯兰国家正在寻求与西方取
得军事平衡的捷径。西方文明在全球的传播、西方实力的相对削弱和其他文明对自身文
化的日益伸张这几个因素一道,决定了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的关系总体说来是一种困难的
关系。然而,这些关系的性质及其对抗的程度却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它们可以归为三类。
西方与属于挑战者文明的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可能会持续紧张,并经常出现严重的
对抗;与属于较弱文明(部分地依赖于西方)的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的冲突程度则要轻
得多,特别是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俄罗斯、日本和印度与西方的关系可能介乎于上
述两类之间,同时具有合作和冲突的因素,因为这三个核心国家时而与挑战者文明站在
一起,时而又与西方站在一边,“摇摆”于以西方为一方。以伊斯兰和中华文明为另一
方的两者之间。
  伊斯兰国家和中国拥有与西方极为不同的伟大的文化传统,并自认其传统远较西方
的优越。在与西方的关系中,随着其权力和自我伸张性的增强,它们与西方在价值观念
和利益方面的冲突日益增多和加剧。由于伊斯兰世界缺少一个核心国家,因而其各个国
家与西方的关系有着极大的差异。然而自7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个持续的反西方浪潮,其
标志就是原教旨主义的兴起,穆斯林国家的政权从亲西方向反西方的人手中的转移,一
些伊斯兰集团和西方之间的准战争,以及冷战期间一些穆斯林国家与美国之间存在过的
安全纽带的削弱。造成一些特定问题上差异的,是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即:在塑造世
界的未来之时,相对于西方而言,这些文明将起什么样的作用? 21世纪的全球体制、
权力分配以及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将主要反映西方的价值和利益,还是这一切将主要由
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价值和利益来决定?
  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理论预测,非西方文明的核心国家将携起手来抵制西方的支配
权。在一些地区,这一现象确已发生。然而在最近的将来,反西方的全面联盟似乎还不
会形成。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在宗教、文化、社会结构、传统、政治和植根于其生活
方式的基本观念上,存在着根本的不同。从根本上来说,这两者之间具有的共性可能还
不及它们各自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共性。但是在政治上,共同的敌人将产生共同的利益。
伊斯兰社会和华人社会都视西方为对手,因此它们有理由彼此合作来反对西方,甚至会
像同盟国和斯大林联手对付希特勒一般行事。它们可能在一些不同的问题上进行合作,
包括人权和经济问题,但最值得注意的还是从属于这两个文明的国家携手发展其军事能
力,特别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火箭,以此来抗衡西方在常规武器方面的优势。
到9O年代初,出现了以中国和北朝鲜为一方,在不同程度上以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
叙利亚、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为另一方的“儒教-伊斯兰教联系”,它们在上述问题上
联合起来对抗西方。
  这些使西方和上述其他社会产生分歧的问题在国际日程上变得日益重要,其中有三
个问题关系到西方的努力:1、通过不扩散和反对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及其运
载手段扩散政策保持其军事优势;2、施加压力要其他社会像西方一样尊重人权并实行
民主制度,以此来推广西方的政治价值和体制;3、限制非西方国家移民或难民的入境
人数,以保护西方社会的文化、社会和种族的完整。在所有这三个领域里,西方在反对
非西方社会以保护自身利益时已经并可能继续遇到困难。
                武器扩散
  军事能力的扩散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当日本、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经
济更为富裕之时,其军事实力也变得更加强大,伊斯兰国家最终也将出现这种情况。如
果俄罗斯经济改革获得成功,它也会是如此。在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许多非西方国
家从西方各国、俄罗斯、以色列和中国得到了先进的武器,并建立了自己的精密武器生
产设施。21世纪初期,这些进程还将继续下去并可能加速。然而,在进入21世纪后相当
一段时期之内,将唯有西方——主要是指得到英国和法国帮助的美国——具备在世界几
乎所有地区进行军事干预的能力,也只有美国具备有效地轰炸世界任何地区的空中力量。
这些是决定作为世界强国的美国的军事地位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西方作为世界主导文
明的主要因素。在近期内,西方与非西方常规军事力量的对比将是西方占压倒优势。
  发展一流的常规军事能力需要时间、努力和资金,这就强有力地促使非西方国家寻
求以其他方式来对抗西方的常规军事力量。它们认为捷径就是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
其运载工具。各文明的核心国家,以及已经成为或渴望成为在区域中起支配作用的国家,
特别强烈地希望得到这些武器。这些武器首先可以使它们在本文明内和地区内控制其他
国家,其次可以使它们具有威慑美国或其他外部国家对本文明或区域干涉的手段。如果
萨达姆·侯赛因对科威特的入侵推迟两三年,直至伊拉克拥有了核武器,那么他就很可
能占领科威特,并极有可能占领沙特的油田。非西方国家从海湾战争中汲取了明显的教
训。对北朝鲜的军人来说,这教训即是:“不要让美国人集结他们的军队,不要让他们
动用空军,不要让他们获得主动权,不要让他们打一场伤亡极小的战争。”对一位印度
高级将领来说,这个教训甚至更为明确:“不要和美国人打仗,除非你拥有核武器。”
整个非西方世界的政治领袖和军事将领们都牢牢地记住了这一教训,因为他们有一个似
乎合理的推论:“如果你拥有核武器,美国就不会与你开战。”
  劳伦斯·弗里德曼指出:“与通常的强势政治不同,核武器事实上加强了国际体系
四分五裂的趋势。在这个体系中,以往的大国所起的作用正在减弱。”因此,对于西方
来说,核武器在冷战后的世界所起的作用与冷战期间的作用正相反。正如美国国防部长
莱斯·阿斯平所指出的,核武器在当年弥补了西方与苏联相比在常规武器方面所处的劣
势。它们是“平衡器”。然而,在冷战后的世界,美国拥有“无与匹敌的常规军事力量,
我们的潜在对手则可能拥有核武器。结果被平衡的是我们自己”。
  因此,俄罗斯在其防务计划中强调核武器的作用,并于1995年计划从乌克兰购买洲
际导弹和轰炸机,便不值得大惊小怪了。美国的一位武器专家评论道:“现在我们听到
的正是自己在50年代指责俄国人的那些话。现在是俄国人在说‘我们需要核武器来弥补
我们在常规武器方面的劣势’。”另一个反过来的相关事例是,冷战期间美国出于威慑
目的而拒绝宣布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为了使核武器在冷战后的世界具有新的威慑作用,
1993年俄罗斯宣布放弃前苏联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与此同时,冷战后的中国在发
展其有限核威慑战略时,对它于1964年宣布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提出了疑问,并
开始降调。当其他核心国家和地区强国获得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也可能
效仿它们的举动,尽量扩大其武器对西方针对其常规军事行动的威慑效果。
  核武器还可能更直接地威胁西方。中国和俄罗斯都拥有可达到欧洲和北美的装有核
弹头的弹道导弹。北朝鲜、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在扩大其导弹的射程,在将来的某一时刻,
也可能拥有直接打击西方的能力。此外,核武器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运载。军事分析家对
诸如恐怖主义、零星游击战这类强度很低的战争,到有限战争、动用大规模常规武器的
更大的战争,直至核战争的暴力范围作了界定。历史上,恐怖主义是弱者的武器,即那
些不拥有常规军事力量者的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核武器也成了弱者弥补常规力
量劣势的手段。过去,恐怖主义者所能进行的只是有限的暴力活动,在这里杀几个人,
在那里摧毁一个设施。进行大规模的暴力活动需具备大规模的军事力量。然而,在未来
的某一时刻,少数恐怖主义者将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暴力活动并造成大规模的破坏。恐怖
主义和核武器分别是非西方的弱国手中的武器。一旦这两者结合在一起,非西方的弱国
就会变得强大起来。
  在冷战后的世界,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努力主要集中在伊斯兰教
和儒教国家。巴基斯坦,也许还有北朝鲜,拥有少量的核武器,或者至少是快速装配核
武器的能力,它们还在研制或购置能够运载核武器的射程更远的导弹。伊拉克曾具有不
可忽视的进行化学战的能力,并为获得生物武器和核武器作过巨大的努力。伊朗制定了
一个研制核武器的庞大计划,并一直在扩大其运载核武器的能力。1988年,伊朗总统拉
夫桑贾尼宣称:伊朗“必须用进攻性和防御性及化学武器、细菌武器和放射性武器全面
武装自己”。3年后,伊朗副总统在一次伊斯兰会议上说:“既然以色列继续拥有核武
器,我们穆斯林就必须合作生产原子弹,而不顾联合国防止核扩散的努力。”1992年和
1993年,美国高级情报官员说,伊朗正在寻求获得核武器;1995年美国国务卿沃伦·克
里斯托弗明确地指出:“今天伊朗正在不顾一切地研制核武器。”其他穆斯林国家据说
对研制核武器也有兴趣,其中包括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沙特阿拉伯。依照阿里·马兹
瑞富有诗意的说法,“新月悬挂在蘑菇云之上”,除西方之外它还会威胁到其他国家。
伊斯兰最终会“与其他两个文明——南亚的印度教文明和中东的犹太复国主义及政治化
了的犹太教文明——一起玩核轮盘赌”。
  武器扩散一直是儒教-伊斯兰教联系的最为密切和具体之处。中国在向伊斯兰国家
转让常规武器和非常规武器方面起了主要作用,这些转让包括:在阿尔及利亚沙漠中建
造一座防备严密的秘密核反应堆,表面上它是用于研究的,但西方专家们普遍认为它具
备生产钚的能力;向利比亚出售化学武器原料;向沙特阿拉伯提供CSS- 2中程导弹;向
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和北朝鲜提供核技术或原料;向伊拉克提供大量的常规武器。
除此之外,北朝鲜在90年代初经由伊朗向叙利亚提供了“飞毛腿C导弹”,此后又提供
了这些导弹的机动发射架。
  儒教-伊斯兰教军事联系的中心环节是以中国和在较小程度上还有北朝鲜为一方,
以巴基斯坦和伊朗为另一方之间的关系。1980—1991年,中国武器的两个主要接受国是
伊朗和巴基斯坦,其次是伊拉克。自70年代起,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发展了异常密切的
军事关系。1989年,两国签署了在“购买、联合研制和开发。共同生产、技术转让以及
通过双边协议向第三国出口方面进行合作”的10年谅解备忘录。1993年又签署了一个由
中国为巴基斯坦购买武器提供信贷的补充协议。结果中国成为“巴基斯坦最可靠的和最
大的武器供应者,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几乎所有种类和用于各军种的武器”。中国还帮助
巴基斯坦建造了生产喷气式飞机。坦克、装甲车和导弹的设施。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为
巴基斯坦研制自己的核武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帮助:据说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供浓缩用的
铀,为设计导弹提供咨询,还可能允许巴基斯坦在中国的试验场上爆炸核装置。中国此
后又向巴基斯坦提供了能够运载核武器的射程为300公里的M-11弹道导弹,从而违背了
对美国作出的承诺。作为回报,中国从巴基斯坦得到了空中加油技术和毒剌式导弹。
  到9O年代,中国和伊朗之间的武器联系也变得紧密起来。在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中,
中国向伊朗提供了其武器的22%,并在1989年成为伊朗最大的武器供应者。中国还对伊
朗公开声明的获取核武器的努力给予了积极的合作。“中国-伊朗合作协议草案”签署
之后,两国于1990年正月达成了一个关于科学合作和军事技术转让的10年谅解协议。
1992年9月,拉夫桑贾尼总统在伊朗核专家的陪同下访问了巴基斯坦,然后去中国签署
了另一个核合作协议。1993年2月,中国同意在伊朗建设两个300兆瓦的核反应堆。在执
行这些协议时,中国向伊朗提供了核技术和核情报,帮助伊朗培训科学家和工程师,并
向伊朗提供卡留管(calutron)浓缩装置。1995年,在美国的持续压力下、中国同意
“终止”(根据美国的说法),或“中止”(根据中国的说法)出售这两个300兆瓦反
应堆。中国还是伊朗导弹和导弹技术的主要供应国,包括80年代后期通过北朝鲜提供的
蚕式导弹,1994-1995年提供的“几十或者几百个导弹制导系统和电脑化机械装置”。
中国还许可伊朗生产中国式的地对地导弹。北朝鲜也协助援助,向伊朗运送了飞毛腿导
弹,帮助伊朗发展自己的生产设施,1993年又同意向伊朗提供射程为600英里的诺冬I型
导弹。作为这个三角关系的第三个边,伊朗和巴基斯坦在核领域中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巴基斯坦为伊朗培训科学家,巴基斯坦、伊朗和中国于1992年11月达成了联合进行核项
目的协议。中国为巴基斯坦和伊朗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提供了广泛援助,这证明这些
国家相互承担的义务和合作达到了异乎寻常的水平。
    表8.1 中国在1980-1991年间的部分武器转让
  ┌────────┬─────┬────┬───┐
  │        │伊朗   │巴基斯坦│伊拉克│
  ├────────┼─────┼────┼───┤
  │主战坦克    │  540  │ 1,100 │1,300│
  │装甲运兵车   │  300  │ -   │ 650 │
  │反坦克导弹   │ 7, 500 │ 100  │ -  │
  │火炮/火箭发射器│ 1,200* │ 50  │ 720 │
  │战斗机     │  140  │ 212  │ -  │
  │反舰导弹    │  332  │ 32  │ -  │
  │地对空导弹   │ 788*  │ 222* │ -  │
  └────────┴─────┴────┴───┘
  *数字未全部核实。
  资料来源:卡尔·艾肯伯里:《解释与影响中国的武器转让》(华盛顿:国防大学
国家战略研究所,麦克尼尔文件第36期,1995年2月),第12页。
  这些事态发展和它们对西方利益构成的潜在威胁,使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问
题成为西方安全议程的首要问题。例如,1990年, 59%的美国公众认为防止核武器扩
散是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1994年,82%的公众和90%的对外政策制定者持上述看
法。1993年9月,克林顿总统强调了核不扩散的首要性;1994年秋天又宣布了“全国紧
急动员”,来对付“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及其运载手段扩散”对“美国国家安
全、对外政策和经济造成的异常巨大的威胁”。199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了拥有
100名工作人员的核不扩散中心;1993年12月,美国国防部长阿斯平宣布了一个新的国
防部反扩散动议,并新设了一个负责核安全和核不扩散事务的助理部长职位。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进行了一场古典式的军备竞赛,研制了技术上越来越先进的
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这是以增强军事能力对抗增强军事能力。在冷战后的世界,主要
的军备竞赛却是另一种类型。西方的对手试图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西方则试图阻止
它们。这不是以增强军事能力对抗增强军事能力,而是以增强军事能力对抗抑制增强军
事能力。除了口头上的争辩以外,西方核武库的规模和能力并非是竞争的一部分。以增
强军事能力对抗增强军事能力的武器竞赛的结果取决于双方在资源、义务和技术上的竞
争,它不是预先注定的。但以增强军事能力对抗抑制增强军事能力的竞赛结果却更容易
预测。西方的抑制努力可以减缓其他社会增强军事能力,却不能阻止它们。非西方社会
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有西方社会和非西方社会通过出售武器、技术和专业知识获取利
润的商业刺激,以及核心国家和区域强国保护其地区霸权的政治企图,都削弱了美国为
抑制所作的努力。
  西方提倡核不扩散符合世界所有国家维护国际秩序和国际稳定的利益。然而,其他
国家却认为,核不扩散是为了维护西方的霸权利益。这一情况反映了西方,特别是美国,
与安全利益可能受到核扩散影响的地区强国之间在核扩散问题上的分歧。朝鲜的情况明
显是如此。1993年和1994年,美国在北朝鲜核武器发展问题上使自己陷入了一场心理危
机。1993年11月,克林顿总统明确声明:“不能允许北朝鲜发展核弹,在这个问题上我
们的态度必须非常坚决。”参议员、众议员和前布什政府的官员们讨论了对北朝鲜核设
施发动先发制人袭击的可能必要性。美国对北朝鲜核计划的关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
出于它对全球核扩散的考虑。北朝鲜的核力量不仅会使美国在东亚可能采取的行动受到
遏制和复杂化,而且,如果北朝鲜出售核技术和武器,还会影响美国在南亚和中东的行
动。
  另一方面,南朝鲜将核弹与其地区利益联系在一起。许多南朝鲜人将北朝鲜的核弹
视为“朝鲜的”核弹,也就是说它永远不会被用来攻击其他的朝鲜人,而可能用来保卫
朝鲜的独立和利益以对抗日本和其他的潜在威胁。南朝鲜的文武官员们明确地希望组成
一个具备核能力的统一的朝鲜。这样,南朝鲜的利益将万无一失,因为北朝鲜花费了资
金并为发展核弹而遭到国际谴责,而南朝鲜最终会继承它;北朝鲜的核武器和南朝鲜的
工业力量结合在一起,可以使一个统一的朝鲜在东亚舞台上作为一个重要角色而发挥与
其身份相称的作用。结果,美国和南朝鲜之间的明显重大分歧达到了这一程度:1994年,
华盛顿认为朝鲜半岛出现了严重危机,但汉城却没有任何严重危机感,这造成了两个首
都之间的“惊人差异”。一位记者在1994年6月“危机”达到高潮时评论说:“始于几
年前的北朝鲜核武器怪现象之一,是危机感加剧了来自朝鲜的更大的危机”。美国的安
全利益和南亚国家的利益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差距,美国对那里核武器扩散的关切更甚
于该地区的居民。印度和巴基斯坦更容易接受彼此的核威胁,而难以接受美国遏制、减
轻或消除来自这两个国家核威胁的建议。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平衡器”扩散的努力成效甚微,
并且可能继续是如此。就在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不能允许北朝鲜拥有核武器一个月之后,
美国的情报机构向他报告说,北朝鲜可能已拥有了一、两件核武器。美国随之转而对北
朝鲜采取胡萝卜政策,引诱它不要扩大核武库。同样,美国无法扭转或阻止印度和巴基
斯坦发展核武器,亦无法使伊朗停止发展。
  1995年4月召开的关于核不扩散条约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该条约的期限是否应续
定为无限期或者定为25年。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赞成无限期地延长,但其他许多国家
反对作这样的延长,除非五个公认的核大国更大幅度地削减核武器。此外,埃及反对延
长,除非以色列签署该条约并接受安全核查。最后,美国非常成功地通过耍手腕、贿赂
和威胁并用,在无限期延长的问题上赢得了压倒多数国家的同意。例如,埃及和墨西哥
都曾反对无限期地延长该条约,但由于它们在经济上依赖美国,因而无法坚持自己的立
场。尽管该条约的延长得到了一致的赞同,但七个穆斯林国家(叙利亚、约旦、伊朗、
伊拉克、利比亚、埃及、马来西亚)和一个非洲国家(尼日利亚)在最后辩论时仍提出
了反对意见。
  1993年,西方的主要目标正如美国的政策所表现出的那样;从核不扩散转向了反核
扩散。这种转变是对现实的承认,即某些核扩散已无法避免。在适当的时候,美国的政
策将会从反对扩散转向接受扩散,如果美国政府能够跳出冷战思维定式,转而去促进扩
散、使其服务于美国和西方利益的话。然而,美国和西方至1995年止仍然坚持奉行抑制
政策,而这一政策最终注定要失败。在一个多文明的世界中,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
性武器的扩散,是权力缓慢地但不可避免地分散的一个主要表现。
                人权和民主
  在70和80年代,有三十多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从独裁转向了民主。一些原因造成了这
种转变浪潮,经济发展无疑是促成这些政治变化的主要根本因素。此外,美国、西欧主
要国家和国际机构的政策和行动,也对西班牙、葡萄牙、许多拉丁美洲国家、菲律宾。
南朝鲜和东欧民主制度的建立起了帮助作用。民主化在基督教和西方影响强大的国家最
为成功。新的民主政权在主要信奉天主教和新教的南欧和中欧最可能保持稳定,在拉丁
美洲稳定性较差。在东亚,信奉天主教和受到美国极大影响的菲律宾于80年代回到了民
主国家的行列。同时,南朝鲜和台湾的基督教领袖们也在推动民主化运动的发展。正如
前面已经指出的,稳定的民主制度在前苏联,波罗的海港共和国取得了成功;在东正教
诸共和国中,民主制度的稳定程度彼此有相当大的差别,并且难以预测;穆斯林国家的
民主前景则很暗淡。至90年代,除了古巴,其他大多数信奉西方基督教和基督教影响强
大的国家都开始了向民主制的转变,但非洲是例外。
  这些转变和苏联的崩溃使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相信全世界正在进行着一场民主
革命,用不了多长时间,西方的人权观念和政治民主形式将在全球盛行,因此,促进民
主的传播便成为西方人首要的目标。布什政府也赞同这一看法。1990年4月,国务卿詹
姆斯·贝克说:“在遏制之后等待着的是民主制。”谈到冷战后的世界,他说:“布什
总统指出,我们的新任务是促进和巩固民主制度。”在1992年大选中,比尔·克林顿反
复强调推进民主是该政府的首要考虑,在一次重要的竞选演说中谈到对外政策时,他用
整个篇幅谈论民主化问题。克林顿上台之后,他建议将拨给全国民主基金会的资金增加
三分之二;他的国家安全助理将克林顿对外政策的主题表述为“扩大民主”;他的国防
部长确认促进民主是该部的四个主要目标之一,并试图在国防部设立一个高级职位来促
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促进人权和民主在较小的程度上、以较不明显的方式,在欧洲国家
的对外政策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由西方控制的国际经济机构也将此作为给予发展中国
家贷款和援助的标准。
  到1995年,欧洲和美国为达到上述目标所作的努力相同。几乎所有的非西方文明都
对来自西方的压力采取了抵制态度,包括印度教、东正教和非洲国家,在某种程度上甚
至还包括拉丁美洲国家。但是对西方民主化努力抵制得最强烈的还是伊斯兰和亚洲。这
种抵制植根于伸张自身文化的更广泛的运动之中,具体表现为伊斯兰复兴运动和亚洲的
自我肯定。
  美国在亚洲的失败,主要源于亚洲经济财富的增长和亚洲国家政府自信心的增长。
亚洲的国际法专家反复地提醒西方,亚洲依赖和从属于西方的旧时代已经过去,40年代
西方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一半、控制联合国、起草世界人权宣言的局面已经成为历史。一
位新加坡官员说:“在亚洲促进人权的努力,必须考虑到冷战后世界权力分配的变化……
西方对东亚和东南亚的影响已经极大地减弱。
  他言之有理。美国和北朝鲜就核问题达成的协议可被恰当地称为“有条件的投降”,
而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向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屈服,则是无条件的投降。美国曾威胁说,
如果中国不在人权问题上采取更积极的态度,便不给予它最惠国待遇,但结果是克林顿
政府的国务卿在北京受到了甚至不给面子的冷遇。美国对此事作出的反应是放弃原先的
政策,将最惠国待遇和人权问题脱钩。中国对美国软弱表现的回应是继续并强化克林顿
政府所反对的做法。美国政府在与新加坡就一位美国公民遭鞭答、与印度尼西亚就其在
东帝议施行暴力镇压的问题打交道时,也采取了退缩的态度。
  亚洲国家政权抵抗西方在人权问题上施压的能力,还由于其他一些因素而增强。美
国和欧洲国家的企业急切地想要与亚洲国家发展贸易、到经济迅速增长的国家投资,因
而对政府施加了极大的压力,要求政府不干扰它们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关系。此外,亚洲
国家将西方的压力视为对其主权的侵犯。当出现这些问题时便会团结在一起相互支持。
中国是否获得美国的最惠国待遇,关系到在中国投资的台湾、日本和香港商人的重大利
益。日本政府通常与美国的人权政策保持距离。在***事件发生后不久,日本首相宫
泽喜一说:我们不会让“抽象的人权观念”影响日本与中国的关系。东盟国家不愿意对
缅甸施加压力,而且于1994年欢迎它的军人政府参加会议;而欧洲联盟,正如其发言人
所说的,不得不承认它的政策“一直不很成功”,因为它不得不与东盟对缅甸的态度保
持一致。此外,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诸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能够对批
评它们或者参与它们认为令人不愉快行动的国家和公司实行“反条件限制”。
  亚洲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它们对西方在人权和民主问题上施加的压力越
来越可以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理查德·尼克松于1994年说:“今天,中国的经济实力
使美国关于人权的说教显得轻率;10年之内,会显得不着边际;20年之内,会显得可
笑。”然而,到那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使西方没有必要再作任何说教。经济增长会加强
亚洲国家政府相对于西方国家政府的权力;从长远看,它又会加强亚洲社会相对于亚洲
国家政府的权力。民主制会由于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希望它到来而在更多的
亚洲国家实现。
  与无限期延长核不扩散条约相比较,西方在联合国机构中促进人权和民主的努力总
的说来是一无所获。除个别例外,比如对伊拉克的谴责,有关人权的决议在联合国的投
票中总是被否决。除了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其他国家政府总是不情愿支持被许多人视为
“人权帝国主义”的努力。一比如,1990年瑞典代表20个西方国家提出谴责缅甸军人政
府的提案,但由于亚洲和其他国家的反对而被否决。谴责伊朗践踏入权的决议亦被否决,
而且90年代在连续5年的时间里,中国都能够动员亚洲国家的支持,否决由西方发起的
对其侵犯人权表示关注的提案。1994年,巴基斯坦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提出议案,谴责
印度在克什米尔侵犯人权的行为,但遭到与印度友好的国家的联合反对,而巴基斯坦的
两个最亲密的朋友,同样曾是攻击目标的中国和伊朗也表示反对,并且劝巴基斯坦撤消
提案。(经济学家)杂志评论道:由于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未能对印度在克什米尔的残暴
行为进行谴责,它便“因失职而认可了印度的行为。其他国家也正在逍遥法外:土耳其、
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和阿尔及利亚都逃脱了谴责。人权委员会就是这样支持了施行屠
杀和酷刑的政府,这与其创建者的初衷完全相反”。
  西方和其他文明在人权观念上的差异,以及西方实现其目标的有限能力,在1993年
6月的维也纳联合国世界人权大会上被明确地揭示出来。欧洲和北美国家形成一方,由
大约50个非西方国家组成的集团形成为另一方,后者中最活跃的15个成员国包括1个拉
丁美洲国家(古巴),1个佛教国家(缅甸),4个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制度和发展水平
差异极大的儒教国家(新加坡、越南、北朝鲜和中国),9个穆斯林国家(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也门、苏丹和利比亚)的政府。这个
亚洲-伊斯兰集团的领袖是中国、叙利亚和伊朗。处于这两个集团之间的是除古巴以外
的拉丁美洲国家,它们经常支持西方;还有非洲和东正教国家,它们有时支持西方,但
更经常的是持反对西方的立场。
  使各国沿着文明线划分开来的问题包括:关于人权的普遍性与文化相对主义;是经
济和社会权利,包括发展权利优先,还是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相对优先的争执;是否应
对经济援助提出政治限制条件;是否应设立联合国人权专员;应在何等程度上允许同时
在维也纳集会的非政府人权组织参加政府会议;应当得到大会认可的特殊权利;以及一
些更为具体的问题,例如,是否允许达赖喇嘛在会上发言,是否明确谴责波斯尼亚践踏
入权的行为。
  西方国家和亚洲-伊斯兰集团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维也纳会议召开两个
月之前,亚洲国家在曼谷聚会并通过了一份宣言。宣言强调:人权必须“置于国家和地
区特性,以及各种历史上形成的宗教和文化背景下”来考虑;人权状况监督侵犯了国家
主权;将人权状况作为经济援助的条件有悖于发展权。在上述和其他问题上的分歧如此
之大,以致维也纳大会最后预备会议(5月初于日内瓦召开)产生的几乎全部文件都不
得不加上括号,以标明一个或更多国家不同意。
  西方国家没有为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做好准备,它们在数量上处于劣势,而且在会议
中比其对手作出了更大的让步。结果,除了对维护妇女权利表示强烈支持外,大会通过
的宣言只是个最低限度文件。一位人权支持者评论道:这是一份充满“分歧和矛盾”的
文件,代表了亚洲一伊斯兰联盟的胜利和西方的失败。维也纳宣言没有明确地表示对言
论、新闻、集会和宗教自由的赞同。因而,它在许多方面的立场比1948年通过的联合国
世界人权宣言软弱。这一变化反映了西方权力的衰落。一位美国人权支持者指出:
“1945年的国际人权制度已不复存在。美国的霸权已经衰落。即使有1992年发生的一些
事件,欧洲也不过是个半岛。现在的世界是阿拉伯人、亚洲人和非洲人的世界,正像它
是西方人的世界一样。如今,世界人权宣言和国际人权公约对于世界已不像第二次世界
大战刚刚结束时那样重要。”一位对西方持批判态度的亚洲评论家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自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通过以来,没有完全进入犹太-基督教和自然法传统的国家第
一次跨入了一流国家的行列。这一前所未有的形势将决定新的国际人权政治,并将带来
更多的冲突机会。另一位观察家评论道:维也纳会议的“大赢家显然是中国,至少如果
以告诉他人不要管闲事为成功标准的话是如此。在整个会议期间,中国不断取得胜利,
其方法就是到处显示它的重量”。然而,在维也纳会议上票数处于劣势和失去调动权的
西方,却在几个月之后获得了反对中国的一个不小的胜利。争取在北京举办2000年夏季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它为得到举办权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在中
国,要求举办奥运会的呼声很高,公众的期望也很高;中国政府还游说其他国家政府对
本国的奥林匹克委员会施加压力;台湾和香港也来助威。另一方面,美国国会、欧洲议
会和人权组织都强烈地反对选择北京。尽管国标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投票是秘密进行的,
但各国的态度很明显是以文明划分的。在第一轮投票中,北京据说赢得了非洲国家的广
泛支持,所得票数居首位,悉尼次之。在随后几轮的投票中,当伊斯坦布尔被排除之后,
绝大多数儒教-伊斯兰教国家将其选票投给了北京;在柏林和曼彻斯特退出之后,这两
个城市原先得到的绝大部分选票又转给了悉尼,使它在第四轮中获得了胜利,使中国遭
到惨败。中国则把这笔账都记在了美国身上* 。李光耀说:“美国和英国成功地降低了
中国的威望……它们反对中国的表面原因是‘人权’、真正的原因却是政治,为的是显
示西方的政治影响。”毫无疑问,世界上更多的人关心的是体育而不是人权。但是,鉴
于西方在维也纳和其他地方在人权问题上遭到的失败,这一显示西方“影响”的孤立事
件仍会令人想到西方的虚弱。
  ———————
                四轮投票情况如下:
  ┌────────────────────┐
  │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北京      32   37  40   43 │
  │悉尼      30   30  37   45 │
  │曼彻斯特    11   13  11     │
  │柏林      9   9         │
  │伊斯坦布尔   7            │
  │弃权      1   1         │
  │总数     89   89   89   89 │
  └────────────────────┘
  不仅西方的影响被削弱了,而且西方在民主问题上的自相矛盾还减弱了它在冷战后
的世界促进民主的愿望。冷战时期,西方,特别是美国面临着“友好的暴君”的问题:
在那一时期,反共的军人政府和独裁者是冷战中的有用伙伴,这使得若与它们合作,便
会面临进退两难。当这些政权粗暴地践踏入权时,这种合作会令人不安,有时会令人尴
尬。然而,西方辩解说,这种合作是较少有害的,因为这些政府通常不像共产主义政权
那样完全是压制性的,而且它们维持的时间可能不会长久,也更容易接受美国和其他的
外部影响。为什么不接受一个较为不野蛮的友好的暴君,如果另一个选择是更野蛮的不
友好的暴君?在冷战后的世界,在一个友好的暴君和一个不友好的民主制之间作选择可
能更为困难。西方自然而然的假设是,民主选举的政府是可以合作的,但非西方社会的
政府不一定亲西方,因为在那里,竞选可能导致反西方的民族主义者和原教旨主义者上
台执政。1992年,阿尔及利亚军人干涉并取消了明显地将导致原教旨主义政党伊斯兰拯
救阵线获胜的选举,令西方人如释重负。1995年和1996年,土耳其的原教旨主义政党繁
荣党、印度的民族主义政党印度人民党在选举失败后被赶下了台,亦令西方各国政府放
下心来。另一方面,伊朗政府在其革命进程中,就某些方面而言是伊斯兰世界中最民主
的政权之一;而在包括沙特阿拉伯和埃及在内的许多阿拉伯国家中,竞争几乎肯定会导
致远不及其不民主的前任同情西方利益的政府上台。在中国,通过公民选举上台的政府,
很可能会是一个高度民族主义的政府。西方国家的领导人认识到,非西方社会的民主化
进程常常产生对西方不友好的政府,因此它们在试图影响这些选举的同时,丧失了在这
些社会中促进民主的热情。
                 移民
  如果人口分布是天定的,那么人口流动便是历史的发动机。在过去的几世纪里,不
同的增长率、经济状况和政府政策导致了希腊人、犹太人、日耳曼部落、斯堪的纳维亚
人、土耳其人、俄罗斯人。华人等的大量外移。在一些情况下,这些迁移是相对平和的,
在另一些情况下却充满了暴力。然而在19世纪,欧洲人是人口向外扩张的主要种族。
1821至1924年间,大约有5,500万欧洲人移居海外,其中3,400万到了美国。西方人征
服、有时甚至消灭了其他民族,开发了人口密度较低的土地并定居下来。人口输出可能
是16—20世纪西方崛起的唯一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20世纪末出现了一个不同以往但规模更大的移民浪潮。1990年,合法的国际移民有
将近1亿人,难民约1,900万,而非法移民至少达到了1,000多万。这个新移民浪潮部
分是非殖民化。新国家的建立,以及鼓励或强迫人民迁移的国家政策的产物,但同时它
也是现代化和技术发展的结果。运输工具的改进使迁移更简便、省时和省钱;通讯的改
善则增强了寻求经济机会的刺激,并密切了移民与其留在祖国的家庭之间的联系。此外,
正如西方的经济增长刺激了19世纪的向外移民一样,非西方社会的经济发展同样刺激了
20世纪的向外移民。移民成了一个自我强化的进程。迈伦·韦纳认为:“如果存在一个
统一的移民‘法则’的话,那便是移民潮一旦开始,它便会自我促进。移民们会为家乡
的亲戚朋友提供信息和经费使他们能够移民,并帮助他们寻找工作和住房。”其结果,
按照他的话说,就是一个“全球移民危机”。
  西方人一贯和强烈地反对核扩散,支持民主和人权。与此相反,他们对移民问题的
看法却是矛盾的,并随着2O世纪最后20年均势的重大变化而改变。直至70年代,欧洲国
家普遍赞同移民,有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瑞士,还鼓励移民以弥补劳动力的短缺。
1965年,美国取消了20年代制定的偏向于欧洲的移民限额,并彻底修改了法律,使得70
和SO年代移民流入的大量增加成为可能,并造成了新的移民来源。然而在80年代末,高
失业率、移民人数的增长和移民占压倒优势的“非西方”特性,使得欧洲人的态度和政
策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几年之后,出于同样的考虑,美国人的态度也出现了类似的变化。
  20世纪末,大多数移民和难民是从一个非西方国家迁往另一个非西方国家,但是进
入西方国家的移民人数已接近了19世纪西方外移人口的绝对数字。1990年,估计有2,
000万第一代移民生活在美国, 1,550万人生活在欧洲,800万人生活在澳大利亚和加
拿大。在欧洲主要国家中,移民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8%。1994年,美国的
移民人数占其全部人口的8.7%,为1970年的两倍;占加利福尼亚州人口的 25%,纽
约州人口的16%。80年代,大约有830万人进入了美国,在90年代的前4年这一数字大约
是450万。
  新移民绝大部分来自非西方国家。在德国,1990年有土耳其移民167.5万人,其次
最大的移民群来自南斯拉夫、意大利和希腊。在意大利,主要的移民来自摩洛哥、美国
(据信大量的意大利籍美国人返回了家园)、突尼斯和菲律宾。90年代中期,大约有
400万穆斯林居住在法国,在整个西欧,穆斯林人口达到了1,300万。50年代,进入美
国的移民有三分之二来自欧洲和加拿大;80年代,移民人数大量增加,其中大约 35%
来自亚洲、45%来自拉丁美洲,来自欧洲和加拿大的移民则不足15%。美国人口的自然
增长很低,欧洲的自然人口增长实际上为零。由于移民的生殖率高,因而他们将占西方
国家未来增长人口的大部分。结果是,西方人日益担心,“他们现在不是在遭到军队和
坦克的入侵,而是遭到了讲着其他语言、信奉其他神和属于其他文化的移民的入侵。他
们还担心,移民会抢走他们的工作,占据他们的土地,享受他们的福利制度,并且威胁
他们的生活方式。”斯坦利·霍夫曼认为,这些因西方国家人口相对减少而造成的恐惧,
“是基于真正的文化冲突和对丧失民族特性的担忧”。
  90年代初,在欧洲的移民中有三分之二是穆斯林。在移民问题中,欧洲人最为关切
的是穆斯林移民。挑战来自人口——移民占西欧出生人口的10%,阿拉伯人占布鲁塞尔
出生人口的50%——和文化。穆斯林社区,不论是德国的土耳其人还是法国的阿尔及利
亚人,都没有融入所在国的文化,而且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将来会如此。让-玛丽·多姆
纳克1991年说:“在整个欧洲,人们越来越担忧横跨欧洲文化线的穆斯林会形成欧洲共
同体的第十三个国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评论移民问题:
  奇怪的是,欧洲人的故意是有选择的。在法国,很少有人担心来自东方的入侵——
波兰人毕竟是欧洲人和天主教徒。绝大部分人既不惧怕也不轻视非阿拉伯的非洲移民,
故意大部分是针对穆斯林的。“移民”事实上是伊斯兰的同义词,而伊斯兰教目前是法
国的第二大宗教。这一现象反映了深深植根于法国历史的文化歧视和种族歧视。
  然而,从任何严格意义上说,法国人更是文化主义者,而不是种族主义者。他们的
立法接受了可以讲完美法语的黑非洲人,但是他们不能接受在校园里蒙着头盖的穆斯林
姑娘。1990年,76%的法国公众认为在法国有太多的阿拉伯人, 46%认为黑人太多,
40%认为亚洲人太多,24%认为犹太人太多。1994年,47%的德国人不愿意有阿拉伯人
生活在他们的街区, 39%不愿意有波兰人,36%不愿意有土耳其人, 20%不愿意有
犹太人作他们的邻居。在西欧,指向阿拉伯人的排外主义,已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指向
犹太人的反犹太主义。
  公众反对移民和对移民的敌意表现在针对移民社区和个人的极端暴力行动上,90年
代初它已成为德国的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右翼、民族主义者和反移民政党的选票
在增加,尽管为数不多。德国共和党在1989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中获得了超过7%的选票,
但在199O年的全国大选中却只得到2.1%。在法国,国民阵线在1981年时仅获得微不足
道的选票,而1988年选票升至9.6%,此后在地区和议会选举中的得票率稳定在12%和
15%。1995年,两个民族主义的总统候选人获得了19.9%的选票,国民阵线赢得了几
个城市的市长职位,包括土伦和尼斯。在意大利,社会运动-国民联盟的得票率同样从 
80年代的约5%升至 gO年代初的10%-15%。在比利时,佛兰芒集团国民阵线的选票在
1994年的地方选举中增加到9%,该集团在安特卫普得到28%的选票。在奥地利的大选
中,自由党的得票率从1986年的不足10%上升到1990年的15%以上,在1994年达到将近
23%。
  在很大程度上,欧洲反对穆斯林移民的政党正是穆斯林国家中伊斯兰政党的影像。
它们都是在野党,都谴责权力机构和政党的腐败,都利用经济困境,特别是失业问题,
向种族集团和宗教集团发出呼吁,都攻击外国人在其社会中的影响,而且两者的极端主
义分子都参与了恐怖主义和暴力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伊斯兰政党和欧洲民族主义政
党在地方选举中往往都取得比全国大选更好的结果。穆斯林国家和欧洲国家的权势集团
对这些事态发展作出了类似的反应。在穆斯林国家,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政府的取向、
象征、政策和实践普遍变得更伊斯兰化。欧洲的主流政党则采用了右翼的、反移民政党
的辞藻,并推行它们的措施。在民主政治有效发挥作用,而且存在着另外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可供选择的政党的地方,伊斯兰主义政党或民族主义政党的选票可望达到大约20%。
只有当不存在可能代替执政党或执政联盟的政党时,反对党才能打破这个比率,正如阿
尔及利亚、奥地利,以及在相当程度上意大利的情况那样。
  90年代初,欧洲的政治领袖竞相对反移民情绪作出反应。在法国,希拉克于1990年
宣布“必须完全停止移民”;内政部长帕斯卡于 1993年提出“零移民”;密特朗、克
拉松和德斯坦,以及其他主流政治家也都采取了反对移民的立场。移民是 1993年议会
选举中的主要问题,并明显地有助于保守政党的胜利。 90年代初,法国政府改变了政
策,使外国人子女入法国国籍、外国人家属移民。申请避难,以及阿尔及利亚人获得法
国签证变得更为困难。非法移民被驱除出境,警察和其他负责移民问题的政府当局的权
力得到了加强。
  在德国,科尔和其他政治领导人也对移民问题表示了关切,政府最重要的举动是修
订了德国宪法第 16条(该条规定“为受到政治迫害的人”提供避难),并削减了寻求
避难者的福利。 1992年到德国避难的人数达 43.8万人,而 1994年只有 12.7万人。
1980年,英国大幅度地削减了允许移民入境的人数,每年控制在 5万人左右,因而移民
问题没有像在欧洲大陆那样引起严重的紧张情绪和反对。然而,1992- 1994年,英国
再次将批准避难人数从 2万多人减至1万人以下。由于欧盟国家实现了边境开放,英国
最为担心的就是非欧洲移民从大陆进入英国。在整个9O年代中期,所有欧洲国家都愈益
坚决地将移民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如果不是完全禁止非欧洲移民的话。
  在美国,移民问题成为一个紧要的问题稍晚于欧洲,且未引起那样紧张的情绪。美
国从来就是一个移民的国家,并自认为如此,它在历史上曾发展了同化新移民的非常成
功的手段。此外,在 80和90年代,美国的失业问题远不及欧洲国家严重,害怕失业不
是形成对待移民态度的一个决定因素。美国的移民来源也比欧洲更为多样化,所以担心
被一个单一的外国群体所湮没的恐惧亦没有那样遍及全国,尽管在一些特殊地区也存在
着类似的情况。两个最大的移民群体与美国的文化差距也不似欧洲的那样大:墨西哥人
信奉天主教,讲西班牙语;而菲律宾人信奉天主教,讲英语。
  尽管存在着上述因素,在1965年允许大量增加亚洲和拉丁美洲移民的法案通过后的
四分之一世纪里,美国的公众舆论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1965年,希望减少移民的人只
占美国人口的33%;1977年占42%;1986年占49%;在1990年和1993年占61%。90年代
的民意测验持续表明 60%或以上的美国公众赞同减少移民人数。尽管对经济的关切和
经济状况影响了公众对移民的态度,但不论经济状况好坏,反对移民的人数都在持续增
长,这说明了文化、犯罪和生活方式是使公众改变观点的更为重要的原因。一位评论家
在1994年说道:“很多美国人,也许是大多数美国人,仍然将他们的国家视为欧洲人定
居的国家,因为他们继承了英国的法律,语言是(并将继续是)英语,他们的体制和公
共建筑从西方的古典形式中获得了启发,他们的宗教具有犹太教一基督教本源,他们的
伟大源于新教的伦理原则。”在被抽样调查的人中,有 55%的人认为移民是对美国文
化的威胁,使反映了这些担忧。欧洲人认为移民威胁来自穆斯林或阿拉伯国家,美国人
则认为他们的威胁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但主要还是来自墨西哥。在1990年的抽样调查
中,当被问及美国来自哪个国家的移民太多时,认为是墨西哥的人常常是其他人的两倍,
其次是古巴、东方(没有特指)、南美洲和拉丁美洲(没有特指)、日本、越南、中国
和朝鲜。
  90年代初,美国公众反对移民情绪的日益高涨引起了类似在欧洲发生的政治反应。
鉴于美国政治制度的性质,右翼政党和反移民的政党虽未赢得选票,但反对移民的国际
法专家和利益集团却越来越多,越来越活跃而且畅言无忌。人们的不满主要集中在350
万-400万非法移民上,对此政治家们作出了反应。如同在欧洲一样,反应最强烈的是承
担移民大部分费用的州和地方政府一级。结果,佛罗里达州1994年向联邦政府提出每年
8.84亿美元的拨款要求,以支付教育、福利、执法以及其他由非法移民引起的开支,
此后又有6个州提出同样的要求。加利福尼亚州的移民无论在绝对人数还是比例上都居
首位。该州州长彼得·威尔逊极力主张不允许非法移民子女享受公共教育,拒绝给予非
法移民在美国出生的子女公民权,停止由州为非法移民支付紧急医疗费用,从而赢得了
广泛的支持。1994年10月,加利福尼亚州以压倒多数通过了187法案,拒绝给予非法移
民及其子女医疗、教育和福利待遇。
  同样是在1994年,克林顿政府改变了其早期的立场,开始对移民实行严格控制:严
格了政治避难管理制度,扩大了移民局,加强了边境巡逻,并沿墨西哥边界修筑了障碍
物。1990年由国会授权的移民改革委员会于1995年建议将每年的合法移民人数从80万减
至55万,给予现有公民和居民的子女、配偶而不是其他亲属以优先权,这一规定“激怒
了亚裔和拉美裔美国家庭”。1995年至1996年,包括许多委员会的建议和其他严格限制
移民措施的立法进入了国会立法程序。至90年代中期,移民已成为美国的一个重大政治
问题。1996年,帕特里克·布坎南在总统竞选中将反对移民作为其主要政纲。美国紧随
欧洲之后大幅度地削减了非西方人的入境数量。
  欧洲或美国能够制止移民潮吗?法国曾陷入人口悲观论的严重困境,从刀年代让·
拉斯帕伊枯燥的小说,90年代让·克洛德·谢耐所作的学术分析,至皮埃尔·勒鲁什在
其评论中所作的总结:“历史、亲缘关系和贫困使法国和欧洲注定要挤满来自南方不成
功国家的人民。欧洲过去是白人的和犹太教- 基督教的欧洲,将来却不是。*但是未来
并非不可改变,任何事物都不是永久的。问题并不在于欧洲是否伊斯兰化,或者美国是
否拉美化,而在于欧洲和美国是否会成为分裂的社会,拥有来自两种不同文明的两个截
然不同的、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分离的社会。这将取决于移民的数量和他们融入在欧洲和
美国占优势的现有西方文化的程度。
  * 拉斯帕伊所著《圣贤营》一书1973年首次出版(巴黎:罗伯特·拉夫兰特版)。
在法国对移民问题的关切日增之际,又于1985年发行了新版本。1994年,当马修·康奈
利和保罗·肯尼迪在(大西洋月刊)第274期(199年12月)上发表的题为《一定是非西
方反对西方吗?》的文章加强了美国人对移民问题的关注时,这部小说也极大地吸引了
美国人的注意力。拉斯帕伊为1985年法文版所写的序言后又在《社会交往》第4期
(1993-1994年冬季号,第115-117页)上用英文发表。——原书脚注
  总的说来,欧洲社会并不愿同化移民,这样做亦存在极大的困难,而且穆斯林移民
和他们的子女愿意被同化的程度也不得而知。因此,持续的大量移民很可能使国家分裂
成基督教和穆斯林两个群体。这个结果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欧洲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愿意
承受限制移民的代价,包括反移民措施的直接财政支出、使现存移民社区进一步疏远的
社会代价,以及由于劳动力短缺和低出生率造成的潜在的长期经济代价。
  然而,穆斯林人口入侵的问题可能会减轻,因为北非和中东社会的人口增长率已达
到了顶峰并开始下降,正像在一些国家已经出现的那样。就刺激移民的人口压力而言,
至2025年,穆斯林移民可能会大大减少。不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情况并非如此,如果其
经济得到发展并促进了西非和中非的社会流动,那么对移民的刺激和进行移民的能力也
将增强,于是欧洲“伊斯兰化”威胁就将为“非洲化”威胁所取代。这种威胁在何等程
度上能够实现,也将极大地取决于非洲人口因艾滋病和其他疾病而减少的程度,以及南
非从非洲其他国家吸引移民的能力。
  穆斯林给欧洲造成了直接的问题,墨西哥人则给美国造成了问题。假设当前的趋势
和政策继续下去,美国的人口构成将如表8.2所显示的那样发生巨大的变化,在21世纪
上半叶将拥有大约50%的白人和 25%的拉美裔人。如同在欧洲一样,美国移民政策的
变化和反移民措施的有效实施可能改变这些预测,但即便如此,中心问题将仍然是拉美
育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像以前的移民群体一样被美国社会所同化。第二和第三代拉美裔移
民面临着被同化的广泛刺激和压力。另一方面,墨西哥与其他移民有着潜在的重要不同。
首先,来自欧洲或者亚洲的移民需要漂洋过海,墨西哥人却只需步行穿过边界或者渡过
一条河。交通和通讯的日益便利更使得他们能够与家乡保持紧密的联系并仍然认同于家
乡的社会群体。第二,墨西哥移民集中在美国的西南部,构成了自尤卡坦至科罗拉多连
成一片的墨西哥社会。第三,有证据显示,墨西哥移民对同化的抵制要比其他移民群体
更为强烈,他们倾向于保持自己的墨西哥认同,正如1994年加利福尼亚州围绕着187法
案的斗争所明确显示的那样。第四,墨西哥移民定居的地区是19世纪中叶在美国打败墨
西哥后为美国所吞并的。墨西哥的经济发展几乎必然地会激起墨西哥人的复仇主义情绪。
到一定时候,美国19世纪军事扩张的结果可能会受到21世纪墨西哥人口扩张的威胁,并
为它所改变。
  文明之间均势的变化使得西方在武器扩散、人权、移民和其他问题上实现其目标变
得越来越困难。在这一形势下,西方若想尽量减少损失,就必须在与其他社会打交道时
巧妙地将其经济资源作为胡萝卜和大棒来应用,同时促进西方联盟,协调兵政策,以便
使其他社会挑动一个西方国家反对另一个西方国家的手段难以实现,并促进和利用非西
方国家之间的差别。西方推行这些战略的能力,一方面取决于它与挑战者文明之间冲突
的性质和强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它们认同于摇摆文明的程度和与之发展共同利益的程
度。
     表8.2按种族和民族计算的美国人口(%)
  ——————————
                  1995  2020(预测)2050(预测)
  非拉丁美洲白人         74     64     53
  拉丁美洲裔人          10     16     25
  黑人              12     13     14
  亚洲人和太平洋岛屿人      3     6      8
  美国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土著人 〈1    〈1      1
  总数(万)         26,300    32300   39,400
  ——————————
  资料来源:美国人口调查局:《美国人口按年龄、性别、种族及拉丁美洲裔区分的
预测:1995-2050年》(华盛顿:美国政府出版署,1996年),第12-13页。
  ------------------




其它文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