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作者: 萨缪尔·亨廷顿 第十章 从过渡战争到断层线战争
过渡战争: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
“第一场文明之间的战争”,摩洛哥著名学者马哈迪·埃尔曼扎拉在海湾战争正在
进行时这样称呼它。事实上,这是第二场文明之间的战争,第一场是1979-1989年的苏
联-阿富汗战争。这两场战争都是以一个国家直接入侵另一个国家为开端,然后转变为
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重新定义为文明的战争。事实上,它们是走向以不同文明集团间的
民族冲突和断层线战争为主的时代的过渡战争。
阿富汗战争是因苏联想维持一个卫星国的政权而发动的。由于美国作出了积极的反
应,组织、资助和装备了阿富汗抵抗苏联军队的起义者,而变成了一场冷战式战争。对
于美国人来说,苏联的失败证明了里根主义推动对共产主义政权武装抵抗的正确,并使
他们为苏联遭到可与美国在越南的遭遇相比的屈辱而感到安慰。这场战争的失败对整个
苏联社会及其政治制度都产生了影响,并极大地促进了苏联帝国的瓦解。美国人和西方
人普遍认为,阿富汗战争是冷战最后的、决定性的胜利,是滑铁卢之役。
然而,对那些与苏联作战的人来说,阿富汗战争却是另外一回事。一位西方学者评
论道:它是“第一场不以民族主义或者社会主义原则为基础的胜利”,而是以伊斯兰原
则为基础的抵抗外来侵略的胜利。这场战争是作为圣战而发动的,它极大地增强了伊斯
兰的自信心和权力。事实上,它对于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可以与1905年日本在东方世界
击败俄罗斯人的胜利相比。这场被西方人视为自由世界的胜利的战争,却被穆斯林视为
伊斯兰的胜利。
美元和导弹是为击败苏联所不可或缺的,然而伊斯兰的集体努力同样不可缺少。伊
斯兰各国政府和各种集团,竞相努力击败苏联以取得对自己有利的胜利。穆斯林获得的
战时财政援助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1984-1986年,沙特阿拉伯为抵抗力量提供了5.
25亿美元;1989年,它同意提供总数为7.15亿美元援助中的61%,即 4.36亿美元,
其他部分则来自美国。1993年,它向阿富汗政府提供了1.93亿美元。在整个战争期间,
沙特阿拉伯提供援助的总数至少与美国提供的30亿至33亿美元相等,甚至可能超过了它。
战争期间,大约有来自其他伊斯兰国家的25,000名志愿兵参战,其中主要是阿拉伯人。
招募主要是在约旦进行的,这些志愿兵受到了巴基斯坦军种间情报局的训练。巴基斯坦
为抵抗运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外部基地,以及后勤和其他支援。此外,巴基斯坦还是美
国财政援助的代理人和输送渠道,它有目的地将援助资金的75%给予了较强烈的原教旨
主义的伊斯兰集团,其中有 50%交到了以希克马蒂亚尔为首的最极端的逊尼派原教旨
主义者手中。尽管在对苏作战,但是大部分阿拉伯参战者是强烈反对西方的,它们谴责
西方人道主义援助机构不道德和企图颠覆伊斯兰。苏联人最后被其不能有效地相比和抵
消的三个因素所击败:美国的技术,沙特阿拉伯的金钱,以及穆斯林的人口和狂热。
这场战争遗留下了一个不稳定的伊斯兰组织的联盟,其目的在于促进伊斯兰反对一
切非伊斯兰力量。战争的遗产还包括:训练有素和有经验的战士,军营、训练场地和后
勤设施,一个复杂的个人和组织之间的泛伊斯兰关系网,以及包括300-500枚未付账的
毒刺式导弹在内的大量军事装备。最为重要的是,伊斯兰从胜利中获得了实在的力量感
和自信,以及取得其他胜利的愿望。一位美国官员1994年说:阿富汗志愿兵的“圣战者
资格从宗教和政治上看是无懈可击的。他们击败了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一个,现在
正在对付第二个”。
阿富汗战争成为一场文明间的战争,是因为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都如此认为,并为了
反对苏联而团结起来。海湾战争成为一场文明间战争,是因为西方在军事上干预了穆斯
林的冲突,而绝大多数西方人又支持这种干预。这是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将这种干预视为
对他们发动的战争,因而联合起来反对他们所认为的西方帝国主义的又一例证。
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政府自战争伊始就产生了分歧。由于萨达姆·侯赛因越过了神
圣的边界,1990年8月,阿拉伯联盟以绝对多数(14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通过
了谴责其行径的决议。埃及和叙利亚向美国组织的反伊拉克联合部队提供了大批人员,
巴基斯坦、摩洛哥和孟加拉国提供的略少。土耳其关闭了穿过其境内的从伊拉克通向地
中海的输油管道,并允许盟国使用它的空军基地。作为对这些行动的回应,土耳其更强
烈地要求加入欧洲;巴基斯坦和摩洛哥重申了它们与沙特阿拉伯的紧密关系;埃及的债
务被取消;叙利亚得到了黎巴嫩。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尽管伊朗、约旦、利比亚、毛里
塔尼亚、也门、苏丹和突尼斯,以及诸如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哈马斯运动和伊斯兰拯救
阵线等组织中的不少国家和组织都从沙特阿拉伯得到过财政援助,但它们仍然支持伊拉
克而谴责西方的干涉。其他穆斯林国家政府,如印度尼西亚政府,则采取了妥协立场或
者试图避免采取任何立场。
虽然穆斯林国家政府之间最初就存在分歧,但绝大多数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观点从
一开始就是反西方的。一位在科威特被入侵3周后访问了也门、叙利亚、埃及、约旦和
沙特阿拉伯的美国观察家报告说:“阿拉伯世界由于对美国的愤怒而热血沸腾,看到一
个勇敢的阿拉伯领袖公然反抗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简直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从摩
洛哥到中国,成千上万的穆斯林站在萨达姆·侯赛因一边,“欢呼他是穆斯林的英雄。”
“这场冲突的一大悖论”就是民主的悖论:在那些政治更开放、言论更自由的阿拉伯国
家里,对萨达姆·侯赛因的支持也“最强烈和最广泛”。在摩洛哥、巴基斯坦、约旦、
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国家,一些大规模示威游行谴责西方以及诸如哈桑国王、贝娜齐尔·
布托、苏哈托这样的政治领袖,将他们称为西方的走狗。甚至在叙利亚也出现了反对盟
国的行动——“在那里广大市民反对外国军队进驻海湾”。印度的1亿穆斯林中有75%
谴责美国发动战争,印度尼西亚的1. 71亿穆斯林“几乎普遍地”反对美国在海湾的军
事行动。阿拉伯国家的知识分子以类似的方式集合到同一个营垒之中,并为无视萨达姆
的野蛮行径和谴责西方干涉提供了复杂的理论基础。
阿拉伯人和其他穆斯林普遍承认萨达姆·侯赛因可能是一个残忍的暴君,但是与当
年罗斯福总统的看法相似,认为“他是我们的残忍暴君”。在他们看来,这次入侵是家
庭事务,应当在家庭内部解决,而那些以夸夸其谈的世界正义的名义进行干涉的国家,
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私利,使阿拉伯国家继续从属于西方。据一份报告说:“阿拉伯
国家的知识分子鄙视伊拉克政权,不满于它的残暴和独裁,但认为它是抵抗阿拉伯世界
的大敌西方的中心。”他们“将阿拉伯世界与西方对立起来”。一位巴勒斯坦教授说:
“萨达姆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伊拉克挺身而出反对西方的军事干涉而
谴责他。”西方和其他地方的穆斯林则谴责非穆斯林部队进驻沙特阿拉伯“亵渎”了穆
斯林圣地。简言之,普遍的观点认为:萨达姆侵略是错误的,西方干涉更是错误的,因
此萨达姆与西方作战是正确的,我们支持他也是正确的。
萨达姆·侯赛因像其他断层线战争的主要参与者一样,将以前的世俗政权与可能具
有最广泛号召力的事业联系在一起,那就是:伊斯兰。鉴于穆斯林世界认同的U形分布,
萨达姆并无其他的真正选择。一位埃及评论家指出,伊斯兰在阿拉伯民族主义和不明确
的第三世界反西方主义之间的选择,“证实了伊斯兰作为动员支持力量的政治意识形态
的价值”。尽管沙特阿拉伯在实践和制度方面比除伊朗和苏丹之外的其他所有穆斯林国
家都更为穆斯林化,尽管它为全世界的穆斯林集团提供了财政援助,但是任何一个国家
的伊斯兰运动都不支持它与西方联盟反对伊拉克,而且它们本质上都是反对西方干涉的。
对于穆斯林来说,这场战争很快就成为了一场文明之间的战争,因为伊斯兰的神圣
不可侵犯性受到了威胁。从埃及、叙利亚、约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阿富汗、苏丹
到其他地方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集团,都谴责这场战争是“十字军战士和犹太人”联合
反对“伊斯兰及其文明”的战争,声称它们是在面临“对伊拉克人民的军事和经济侵略”
的情况下支持伊拉克的。1980年秋,坐落在麦加的伊斯兰大学校长萨法·哈瓦利在一盒
于沙特阿拉伯广泛流传的录音带中说:这场战争“不是世界对伊拉克,而是西方对伊斯
兰”的战争。约旦国王侯赛因也用同样的腔调说:这是“一场不仅针对伊拉克,而且针
对所有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战争”。此外,正如法蒂马·莫尼斯所指出的,布什总统经
常以美国的名义祈祷上帝,更加强了阿拉伯人的这是“一场宗教战争”的看法,因为布
什的话散发着“7世纪伊斯兰教创教前游牧部落唯利是图的雇佣兵和后来的基督教十字
军战士的臭味”。他们争辩说,这场战争是西方和犹太人阴谋策划的十字军东征,因此,
不仅发动圣战作为回报是正当的,而且必须这样做。
穆斯林将这场战争视为西方对伊斯兰的战争,因而减弱或缓解了穆斯林世界内部的
矛盾。与伊斯兰和西方之间压倒一切的差异相比,穆斯林之间原有差异的重要性减弱了。
战争期间,穆斯林各国政府和团体不断地使自己疏远西方。像以前的阿富汗战争一样,
海湾战争使过去常常想将对方置于死地的穆斯林们走到了一起,其中包括:阿拉伯世俗
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和原教旨主义者;约旦政府和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哈
马斯运动;伊朗和伊拉克;总体说来,还有反对党和政府。正如萨法·哈瓦利所说:
“那些伊拉克复兴党徒只是我们几个小时的敌人,而罗马直至世界末日一直是我们的敌
人。”战争还使伊拉克和伊朗开始相互妥协。伊朗什叶派宗教领袖谴责西方的干涉,号
召对西方发动圣战。伊朗政府减少了针对伊拉克这个前敌人采取的措施,随着战争的开
始,两个政权间的关系逐步改善了。
外部敌人同样也减弱了国家内部的冲突。例如在1991年,有报告说,巴基斯坦“沉
浸在反对西方的言论之中”,至少是暂时地团结在了一起。“巴基斯坦从来没有如此团
结过。在南方省份信德,当地人和印度移民在过去的5年里一直互相残杀,可是现在却
肩并肩地示威游行反对美国。在西北边境极端保守的部落地区,在除了周五祈祷日人们
从不聚会的地方,甚至连妇女都走上街头示威。”
随着公众的反战态度日益坚定,原来与盟国有联系的政府退缩了、分裂了,或者竭
力证明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像哈菲兹·阿萨德这样的曾经为盟国提供过军队的领导人,
现在却争辩说有必要抵制并最终取代西方派驻在沙特阿拉伯的军队,而这些军队在任何
情况下都只应用于防御目的和保护圣地。在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奉级军事领导人公开谴
责其政府与盟国结盟。为盟军提供了大多数军队的埃及和叙利亚政府,有效地控制了它
们的社会,因而能够压制或无视反西方的压力。稍微开放一些的穆斯林国家的政府被劝
导疏远西方,并采取了越来越反西方的立场。在马格里布“爆发的对伊拉克的支持”是
“这场战争最出乎意料的结果之一”。突尼斯公众舆论强烈地反对西方,总统本·阿里
迅速地谴责了西方的干涉。摩洛哥政府起初向盟军提供了1,500人的军队,但是在反西
方集团动员起来后也站在伊拉克的立场上攻击西方。在阿尔及利亚, 40万人举行示威
支持伊拉克,促使本来倾向于西方的总统转而谴责西方,并宣称:“阿尔及利亚将站在
伊拉克兄弟一边”。1990年8月、三个马格里布国家政府在阿拉伯联盟中投票谴责伊拉
克,但是到当年秋天,为了迎合人民强烈的情绪,又投票赞成谴责美国干涉的动议。
西方的军事努力也未得到非西方、非穆斯林文明的人民的支持。在1991年1月的民
意测验中,53%的日本人反对这场战争,25%表示支持。在印度,谴责萨达姆·侯赛因
和谴责乔治·布什发动战争的人各占一半。(印度时报》为此警告说,这场战争可能导
致“强大、自傲的犹太教-基督教世界和弱小的伊斯兰世界之间由宗教狂热燃起的更为
广泛的对抗”。于是,一场以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的战争为开端的海湾战争,变成了伊
拉克和西方之间,然后是伊斯兰和西方之间的战争,并最终被许多非西方人视为东方对
西方的战争,“一场白人的战争,旧式帝国王义的新发作”。(注15)
除科威特人以外,其他穆斯林对战争并无热情,而且几乎是清一色地反对西方的干
涉。战争结束时,伦敦和纽约举行了胜利庆祝会,但在其他地方却无此种情景。苏海尔
·哈什米指出:“对阿拉伯人来说,战争的结局并不值得欢庆。”相反,他们充满了强
烈的失望、沮丧、屈辱和愤恨。西方再次获胜了。曾激起阿拉伯人希望的最后一位萨拉
丁式的英雄,在武装进犯伊斯兰社会的强大的西方力量面前不堪一击。法蒂玛·莫尼斯
问道:“对阿拉伯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场战争的结局更坏的吗?用全部技术武装起来
的整个西方向我们扔炸弹。这是极端的恐怖。”
战争之后,除科威特外,阿拉伯国家的舆论越来越不满于美国在海湾的军事存在。
科威特的解放消除了任何反对萨达姆·侯赛因的理由,也使得美军在海湾的继续存在失
去了理由。因此,甚至在像埃及这样的国家里,舆论也变得越来越同情伊拉克。参加了
联盟的阿拉伯国家政府也改变了立场。1992年8月,埃及和叙利亚也同其他国家一样反
对在伊拉克南部建立禁飞区。1993年1月,阿拉伯国家政府加上土耳其反对空袭伊拉克。
如果西方的空军力量可以用来反击逊尼派穆斯林对什叶派穆斯林和库尔德人的进攻,为
什么它不能用来反击东正教塞尔维亚人对波斯尼亚穆斯林的进攻呢?1993年6月,当克
林顿总统为了报复伊拉克人企图暗杀前总统布什的行动,命令轰炸巴格达时,国际上的
反应是严格按照文明线来划分的。以色列和西欧国家政府强烈支持轰炸;俄罗斯将其视
为“正当的”自我防卫;中国表示“严重关切”;抄特阿拉伯和海湾酋长国保持沉默;
其他穆斯林国家政府,包括埃及政府,谴责它是西方双重标准的又一例证,用伊朗的话
说,是美国在“新扩张主义和利己主义”趋动下的“公然侵略”。下述问题被反复提出:
为什么美国和国际社会(即西方)不对以色列的暴行及其违反联合国决议的行动作出同
样的反应?
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场资源战争。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
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
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所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
·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并扩大了和平时期在海
湾的军事存在。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
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
断层线战争的特性
部族、部落、种族集团、宗教群体和国家之间的战争之所以盛行于各时代和各文明,
是因为它们植根于人民的认同。这些冲突具有特殊的性质,它们并不涉及那些与未参战
者直接利益有关的更广泛的意识形态和政治问题,尽管它们可能引起外部集团的人道主
义关切。当认同的根本问题受到威胁时,这些冲突往往变成激烈而血腥的冲突。此外,
这些冲突往往是长期的,尽管会被停战协议或协定暂时中断,但冲突往往会因违反协议
而再起。另一方面,在为维护认同而爆发的内战中,如果一方取得了决定性的军事胜利,
种族灭绝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断层线冲突是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或集团间的社会群体的冲突。断层线战争是发展
成暴力的冲突。这样的战争可能发生于国家间,非政府集团间,以及国家和非政府集团
之间。国家内部的断层线冲突可能涉及在独特地理区域内占优势地位的集团,在这种情
况下,那些没有控制政府的集团往往为独立而战,它们可能愿意也可能不愿意接受低于
独立的条件。国家内部的断层线冲突也可能涉及混居地区的集团,在这种情况下,持续
紧张的关系会不时引发冲突,正如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马来西亚的穆斯林和
华人之间的情况那样;也可能发展成为全面的战斗,特别是在确立新的国家及其疆界时;
这样的战斗可能导致使用武力残忍地将人民分离开来。
断层线冲突有时是为控制人民而进行的斗争,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为了控制领土。
至少有一个参与者的目的是要征服领土,通过驱逐或屠杀其他民族或二者兼用,即“种
族清洗”,来从这片土地上清除其他民族。这种冲突可能充满了暴力和邪恶,双方都参
与屠杀、恐怖主义、奸淫和酷刑。争夺的关键地区往往是强烈地象征着一方或双方历史
和民族认同的地区,是它们拥有不容侵犯的权利的圣地,如西岸、克什米尔、纳戈尔诺
一卡拉巴赫、德里纳河谷和科索沃。
一般说来,断层线战争具有一般社会群体的战争的某些但不是全部的特性。它们是
持久的冲突。当它们发生在国家内部时,平均时间可能会比国家间的战争长6倍。由于
涉及到集团认同和权力的根本问题,它们难以通过谈判和妥协来解决。所达成的协议常
常不能为各方所有的派别认可,而且通常不能长久。断层线战争是一种时起时伏的战争,
它们可能演变成大规模的暴力冲突,然后又减弱为低强度的战争,或者转化成压抑着的
敌意,然后再度爆发。对立的认同和仇恨之火很少能够完全熄灭,除非通过种族灭绝。
由于具有持久性,断层线战争像其他社会群体的战争一样,往往造成大量死伤和难民。
这两个数字必须谨慎对待,人们普遍接受的90年代初在断层线战争中的死亡人数为:菲
律宾5万,斯里兰卡5万-10万,克什米尔2万,苏丹5O万-150万,塔吉克斯坦10万,克罗
地亚5万,波斯尼亚5万-20万,车臣3万-5万,西藏10万,东帝汶20万。所有这些冲突实
际上还造成了为数更多的难民。
在这些当代战争中,有许多不过是历史上持久的血腥冲突的最新一轮。20世纪末的
暴力冲突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例如,1956年在苏丹爆发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972年,
虽于当年达成了给予苏丹南部某些自治权的协议,但是1983年又战火重燃。斯里兰卡的
泰米尔叛乱始于1983年,为结束叛乱而举行的和平谈判于1991年中断,1994年又重开谈
判,至1995年1月达成了停火协议。然而,4个月之后,暴动的猛虎组织违反了停火协议
并撤出了和谈,随后又开始了更为激烈的战争。菲律宾的摩洛人起义始于70年代初,在
1976年达成允许棉兰老某些区域自治的协议后开始减弱。但是到了1993年,由于持不同
政见的反叛集团抵制争取和平的努力,又连续不断地发生了暴力冲突,其规模也日益扩
大。俄罗斯和车臣领导人于1995年7月达成了非军事化协议,旨在结束于1994年12月爆
发的暴力冲突。这场战争一度沉寂下来,但不久又重新爆发。车臣人袭击了俄罗斯人或
亲俄罗斯的领导人,俄罗斯对此进行了报复,车臣人于1996年1月入侵达吉斯坦,1996
年初俄罗斯开始大举进攻。
虽然断层线战争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战争同样具有旷日持久。暴力程度高和意识形态
含混不清的特性,但二者在以下两方面有所不同。首先,社会群体的战争可能在民族、
宗教、种族或语言群体之间发生。然而,由于宗教信仰是区分文明的主要特征,因此断
层线战争几乎总是在具有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之间展开。一些分析家有意贬低这种因素
的重要性。例如,他们指出,波斯尼亚的塞族人和穆斯林拥有共同的种族特性和语言,
在历史上曾和平相处并广泛通婚,而对宗教因素却用弗洛伊德的“小差异自恋情结”加
以解释。这是一个基于世俗之见的判断。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宗教不是一个“小差
异”,而可能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最根本的差异。断层线战争的频率、强度和暴力程度
皆因信仰不同的上帝而极大地增强。
第二,其他的社会群体的战争往往具有特定性,因此,相对地说,不会扩散或卷进
更多的参与者。相比之下,断层统战争根据定义,是在作为更大的文化实体的一部分的
集团之间进行的战争。在一般的社会群体的冲突中,A集团与B集团作战,C、D和E集团
没有理由卷入其中,除非A集团或B集团直接威胁到它们的利益。但在断层线战争中,AI
集团与Bl集团作战,它们双方都试图扩大战争,并动员本文明的亲缘集团A2、A3、A4和
B2、B3、B4给予支持,而那些集团将认同于它们正在作战的亲缘集团。现代世界交通运
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联系的建立提供了方便,因此,断层线冲突便“国际化了”。
移民在第三个文明的地区内建起了聚居区。通信技术使得对抗的各方更容易寻求帮助,
也使其亲缘集团更容易迅速了解它们的状况。世界总体上的缩小使得亲缘集团能够为冲
突各方提供道义汐胶、财政和物质支持,并且更难以不这样做。格林韦所说的“亲缘国
综合征”,是20世纪末断层线战争最重要的特征。更为普遍的是,不同文明人民之间即
使是小规模的冲突,也可能造成文明内部冲突所不具有的严重后果。1995年2月,在卡
拉奇一座清真寺中做礼拜的18名什叶派教徒被逊尼派枪手杀害,该事件进一步破坏了这
座城市的和平,给巴基斯坦造成了问题。恰好一年以前,一名犹太定居者杀害了在希伯
伦清真寺做祈祷的29名穆斯林,结果破坏了中东和平的进程,给世界造成了问题。
发生频率:血腥的伊斯兰边界
社会群体的冲突和断层线战争是历史的内容。根据一项统计,冷战期间共发生了约
32欢种族冲突,包括阿拉伯和以色列、印度和巴基斯坦、苏丹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徒、斯
里兰卡的佛教徒和泰米尔人、黎巴嫩什叶派和马龙派之间的断层线战争。在40年代和50
年代,约有一半的内战是认同战争,但是在其后的三十来年中有将近四分之三的内战属
于认同战争,在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期间涉及种族集团的对抗增加了3倍。然而,由于
超级大国的对抗无所木至,除了个别明显的例外,这些冲突只引起了相对来说极小的注
意,而且人们常常从冷战的角度来看待它们。随着冷战的结束,社会群体的冲突变得更
为突出,可以说,也比以往更为普遍。种族冲突事实上出现了某种“高潮”。
这些种族冲突和断层线战争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世界各文明中间。重大的断层线战
争发生在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斯里兰卡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之间,
而在少数其他地方,非穆斯林集团之间只发生了暴力程度较低的冲突。然而,绝大多数
的断层线冲突是沿着将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区分开的环绕着欧亚和非洲的边界发生的。尽
管在世界政治的宏观层面或全球层面上,文明的主要冲突是在西方和非西方之间展开的,
但在微观层面和地区层面上,它却是在伊斯兰和非伊斯兰之间展开的。
激烈的对抗和暴力冲突在同一地区的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极为普遍,在波斯尼亚,
穆斯林和信奉东正教的塞族人进行了一场流血的、破坏性极大的战争,还与信奉天主教
的克族人发生了冲突。在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不满于塞尔维亚人的统治,保持
着自己的地下政府,在这两个集团之间也极有可能发生激烈的冲突。阿尔巴尼亚政府和
希借政府为坚持本民族在对方国家居住者的权利而争吵不休。土耳其人和希腊人在历史
上就互不相容。在塞浦路斯,相邻的穆斯林土耳其族人和信奉东正教的希腊族人一直关
系敌对,各自为政。在高加索,土耳其人和亚美尼亚人是宿敌,阿塞拜疆人和亚美尼亚
人为控制纳戈尔诺一卡拉巴赫而战。在北高加索,200年来车臣人、印古什人和其他穆
斯林为了摆脱俄罗斯的统治进行了断断续续的战争。残酷的战争于1994年在俄罗斯人和
车臣人之间再次展开,在印古什人和信奉东正教的奥塞梯人之间也发生了战争。在伏尔
加盆地,穆斯林勒勒人在过去以及在90年代初与俄罗斯人展开了斗争,最后就有限的主
权达成了不稳定的妥协。
在整个19世纪,俄罗斯人使用武力逐渐控制了中亚的穆斯林各民族。朋年代期间,
阿富汗人和俄罗斯人之间打了一场大战,俄罗斯撤退后,战争余波仍在塔吉克斯坦蔓延,
一方是俄罗斯军队支持的现政府,另一方在很大程度上是伊斯兰主义反叛分子。在新疆,
维吾尔族和其他穆斯林集团反对汉化,并且正在发展与前苏联各共和国内的同族人和共
同宗教信仰者的关系。在南亚次大陆,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曾发生过三次战争,此外还
有克什米尔穆斯林反抗印度统治的起义,阿萨姆穆斯林移民与部落民族之间的战争,以
及遍及全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间的骚乱和暴力冲突,这些都是由两个宗教社会群体
中原教旨主义运动的兴起所引发的。在孟加拉,佛教徒抗议占人口多数的穆斯林对他们
的歧视;在缅甸,则是穆斯林抗议占多数的佛教徒对他们的歧视。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
西亚,穆斯林不时地发起反对华人的骚乱,抗议他们对经济的控制。在泰国南部,穆斯
林集团断断续续地参与了反抗佛教政府的起义。在菲律宾南部,曾发生过一次穆斯林摆
脱天主教国家和政府的统治、争取独立的起义。另一方面,在印度尼西亚,信奉天主教
的东帝汶人则为反抗穆斯林政府的镇压而斗争。
在中东,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冲突可以追溯到犹太人建立家园。在
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了四次战争,巴勒斯坦人为反抗以色列人的统治发动了起
义。在黎巴嫩,马龙派基督教徒与什叶派伊斯兰教徒进行了一场战斗,结果以失败告终。
在埃塞俄比亚,信奉东正教的阿姆哈拉人在历史上一直压制穆斯林种族集团,并遭遇过
穆斯林奥罗莫人的暴动。在非洲之角,北部的阿拉伯人和穆斯林与南部的唯灵论基督教
黑人发生着各种类型的冲突。在苏丹,发生过穆斯林与基督教徒之间最血腥的战争,战
争持续了几十年,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伤亡。尼日利亚的政治一直为北部的穆斯林富拉尼
人一豪萨人和南部的基督教部落之间的冲突所主导,暴动和军事政变频繁不断,还发生
了一场大战。在乍得、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穆斯林和基督教集团之间也发生了类似的斗
争。
在所有这些地区,穆斯林和属于其他文明的入——天主教徒。新教徒、东正教徒、
印度教徒、华人、佛教徒和犹太人——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对抗性的,他们之间大部分
在历史上的某一时刻曾发生暴力冲突,很多在90年代仍处于暴力冲突中。沿着伊斯兰国
家的周边看去,穆斯林总是难以与其邻居和平相处。于是人们自然会问,20世纪末穆斯
林和非穆斯林集团之间的这种冲突模式,是否也存在于其他文明的集团之间。事实并非
如此。穆斯林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但是在90年代,他们比其他任何文明的人都更多
地卷入了集团间的暴力冲突。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1、1993-1994年,穆斯林参与了泰德·罗伯特·格尔进行深入分析的55次种族-政
治冲突中的26次(表10.1)。这些冲突中有20次是不同文明集团间的冲突,其中15次
是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的冲突。简而言之,涉及到穆斯林的文明间冲突是所有非穆斯
林文明冲突的三倍。伊斯兰内部的冲突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文明中的冲突,包括非洲的
部落冲突。与伊斯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方只卷入了两次文明内部的冲突和两次文明
之间的冲突。涉及到穆斯林的冲突往往死伤惨重。在格尔分析的6次战争中,估计有20
万或者更多的人被杀害,其中3次战争(苏丹、波斯尼亚、东帝汶)发生在穆斯林和非
穆斯林之间,2次(索马里、伊拉克-库尔德)是在穆斯林之间,仅有1次(安哥拉)涉
及到非穆斯林。
表10.1种族政治冲突:1993-1994年
┌───────────────────┐
│ 文明内部冲突 文明间冲突 总数│
│伊斯兰 11 15 26 │
│其他 19* 5 24 │
│总数 30 20 50 │
└───────────────────┘
* 其中10次是非洲的部落冲突。
资料来源:泰德·罗伯特·格尔;《人民反对国家:种族政治冲突及变化中的世界
体系》,载于(国际研究季刊)第38期(1994年9月),第347-378页。我应用了格尔
的冲突分类法,只是将中国-西藏冲突作了改动;他将这个冲突作为非文明间冲突而纳
入了文明内部的冲突,但它显然是儒教的汉人和喇嘛教的藏族佛教徒之间的冲突。
2、《纽约时报》确认,1993年在48个地方发生了约59次种族冲突,其中一半地方
发生的是穆斯林之间或者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冲突。59次冲突中有31次是不同文明集团
间的冲突;与格尔的数据类似的是,在这些文明间的冲突中,有三分之二(21次)是穆
斯林和其他文明间的冲突(表1O.2)。
3、在另一项分析中,鲁思·莱格·希瓦德确认1992年发生了29次战争(1年间死亡
人数达到1,000人或以上的冲突定为战争)。在12次文明间的冲突中,有9次是穆斯林
和非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同样,穆斯林比属于任何其他文明的人都进行了更多的战争。
表10.2种族冲突:1993年
┌───────────────────┐
│ 文明内部冲突 文明间冲突 总数│
│伊斯兰 7 21 28 │
│其他 21* 10 31 │
│总数 28 31 59 │
└───────────────────┘
*其中10次是非洲的部落冲突。
资料来源:1993年2月7日,(纽约时报)第1版和第14版。
这样三个不同的数据得出了同样的结论:90年代初期,穆斯林较之非穆斯林参与了
更多的集团间暴力冲突,文明间战争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是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的
战争。穆斯林的边界是血腥的,其内部也是如此*。
* 在我于(外交)季刊上发表的文章中,没有一句话比“血腥的伊斯兰边界”招致
更多的批评了。我的判断是基于一份有关文明间冲突原因的调查报告,大量不带偏见的
资料完全证明了它的正确。——原书脚注
穆斯林偏好暴力冲突的倾向亦通过穆斯林社会的军事化程度表现出来。80年代,穆
斯林国家拥有军队的比率(即在每1,000人口中军人所占的比率)和军费投入比率(军
费按一国财富计算的比率)大大高于其他国家的同类比率。相比之下,基督教国家军队
的比率和军事投入指数大大低于其他国家同类比率。穆斯林国家的这两项平均比率大约
相当于基督教国家的两倍(表10.3)。詹姆斯·佩恩得出结论说:“很明显,在穆斯
林与军国主义之间存在着联系。
穆斯林国家在国际危机中还具有强烈的诉诸暴力的倾向。在1928年至1979年期间穆
斯林介入的总计为142起的危机中,利用暴力来解决的占76起。在25起危机中,暴力是
对付危机的基本手段;在51起危机中,穆斯林国家在使用其他手段的同时还使用了暴力。
穆斯林国家使用暴力,不用则已,一用便是高强度的暴力,在使用暴力的情况下,有41%
诉诸了全面战争,38%为重大冲突。穆斯林国家在其53.5%的危机中诉诸了暴力;而
在其他国家介入的危机中,英国动用暴力的比率仅为11.5%,美国为17.9%,苏联为
28.5 %。在诸大国中,只有中国的暴力倾向超过了穆斯林国家:它在其76.9%的危
机中使用了暴力。穆斯林的好战性和暴力倾向是20世纪末的事实,无论穆斯林或非穆斯
林都不能否认。
表10.3穆斯林国家与基督教国家军事化比较
┌─────────────────────────────┐
│ 平均军队比率 平均军费投入比率 │
│穆斯林国家(n=25) 11.8 17.7 │
│其他国家 (n=112) 7.1 12.3 │
│基督教国家(n=57) 5.8 8.2 │
│其他国家 (n=80) 9.5 16.9 │
└─────────────────────────────┘
资料来源:詹姆斯·佩思:(国家为何武装)(牛津:贝西尔·布莱克威尔出版公
司,1990年)穆斯林和基督教国家是指那些其、80%以上的人口信奉该宗教的国家。
原因:历史、人口和政治
促成20世纪末断层线战争高潮,以及穆斯林在这些冲突中起主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这些战争有其历史根源。不同文明集团间过去发生的断断续续的断层线暴力冲突,
仍然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这些记忆反过来又引起了双方的恐惧和不安全感。南亚次
大陆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北高加索的俄罗斯人和高加索人,外高加索的亚美尼亚人和
土耳其人,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巴尔干的天主教徒、穆斯林和东正教徒,从
巴尔干到中亚的俄罗斯人和土耳其人,斯里兰卡的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遍布非洲大陆
的阿拉伯人和黑人,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之间的全部关系要么是不信任地共处,要么是
发生激烈的暴力冲突。历史遗留的冲突会被那些认为有理由这样做的人利用和使用。在
这些关系中,历史是活生生的,完整的,并且是可怕的。
然而,历史上断断续续发生的屠杀本身并无法解释,为什么20世纪末暴力冲突又再
次出现。正如很多人所指出的,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穆斯林毕竟非常
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印度的穆斯林教徒和印度教徒也是如此。除由政府造成的少
数明显例外,苏联的许多民族和宗教集团都曾和平共处。泰米尔人和僧伽罗人在一个常
常被称为热带乐园的岛屿上也曾平静地共同生活着。历史并未阻止这种相对和平的关系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优势,因此,它本身并不能解释和平被打破的原因。在20世纪的最
后几十年中,一定是出现了其他一些因素。
人口对比的变化就是这样的因素之一。一个集团人口的扩张给其他集团造成了政治、
经济和社会压力,并引起了抵制。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人口增长较少的集团造成了军事
压力。70年代初,黎巴嫩历时30年的法律秩序的崩溃,在很大程度上是什叶派人口相对
于马龙派基督教人口急剧增长所致。加里·富勒指出,在斯里兰卡,1970年僧伽罗民族
主义分子暴动的高峰和80年代末泰米尔人暴动的高峰,与这些集团中15-24岁的“青年
人口膨胀”超过斯里兰卡全部人口20%的年份完全吻合(见图10.1)。一位美国驻斯
里兰卡外交官注意到,僧伽罗暴动分子事实上都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据报道,泰米尔
猛虎组织“在依靠娃娃兵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它招募“甚至才11岁的男孩和女孩”,
在战斗中被杀害者“有的死时尚不足10岁,仅有少数人超过18岁”。《经济学家》杂志
评论道:猛虎组织正在发动一场“未成年人的战争”。同样,俄罗斯人与其南面的穆斯
林之间的断层线战争,也是由于人口增长的重大差异造成的。90年代初,俄罗斯联邦的
人口出生率是1.5%,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主要为穆斯林的中亚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为 4.
4%, 80年代末后者的人口净增长率(出生率减死亡率)是俄罗斯的5-6倍。80年代,
车臣的人口增长了26%,而车臣地区是俄罗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它的高出生率导
致了向外移民,并为战争提供了兵源。穆斯林的高出生率,以及从巴基斯坦向克什米尔
的移民,再次刺激了对印度统治的抵抗。
导致前南斯拉夫文明间战争的复杂过程有许多原因和爆发点。然而,导致这些冲突
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在科索沃发生的人口变化。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
自治省,除了脱离权外,它拥有6个南斯拉夫共和国事实上拥有的各项权利。1961年,
科索沃人口中的 67%为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 24%为东正教塞尔维亚人。然而,阿
尔巴尼亚族的出生率是欧洲国家中最高的,因此,科索沃便成为南斯拉夫人口最为密集
的地区。至80年代,将近50%的阿尔巴尼亚族人的年龄在20岁以下。在人口问题的压力
下,塞尔维亚人从科索沃流向贝尔格莱德和其他地方以寻求经济机会。结果,至1991年,
在科索沃的人口中90%为穆斯林;10%为塞尔维亚人。尽管如此,塞尔维亚人仍将科索
沃视为他们的“圣地”或“耶路撒冷”,它是一些历史事件的遗址,其中包括于1389年
6月28日发生的一场大战。在那场战争中,塞尔维亚人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击败,并在其
后将近500年的时间里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
至80年代末,人口对比的变化导致了阿尔巴尼亚族提出科索沃享有南斯拉夫共和国
地位的要求。塞尔维亚和南斯拉夫政府抵制了这一要求,担心科索沃一旦拥有脱离权便
会如此实行,或者与阿尔巴尼亚合并。1981年3月,阿尔巴尼亚族人中爆发了抗议和骚
乱以支持获得共和国地位的要求。按照塞尔维亚人的说法,阿尔巴尼亚族针对塞尔维亚
人的歧视、迫害和暴力的活动不断增加。一位克罗地亚新教徒说:“70年代末以来发生
了无数起暴力事件,包括毁坏财产、使人丧失工作、骚扰、好淫、打斗和屠杀。”这一
事态的后果是,“塞尔维亚人宣称他们面临的威胁具有种族灭绝的性质,这是他们再也
无法忍受的。”科索沃塞尔维亚人的誓言得到了塞尔维亚境内其他地方的响应,其结果
是1986年发表了由200人签名的声明,签名者有著名的塞尔维亚知识分子、政治家、宗
教领袖、军官,还包括自由反对派杂志《实践》的编辑。声明要求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
制止在科索沃发生的对塞尔维亚人的种族灭绝行为。根据对种族灭绝所作的任何合理定
义,塞尔维亚人的指控应当说是极度地夸大其辞,然而一位同情阿尔巴尼亚族的外国观
察家说:“在80年代,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分子应当对大量针对塞尔维亚人的暴力攻击,
以及对一些塞尔维亚人的财产破坏负责。”
所有这一切激起了塞尔维亚人的民族主义情绪,而米洛舍维奇则看到了他的机会。
1987年,他在科索沃发表了一个重要讲活,呼吁塞尔维亚人对自己的土地和历史提出权
利要求。“紧接着,大批的塞尔维亚人——共产主义者,非共产主义者,甚至反共产主
义者——开始聚集在他的周围,决心不仅保护科索沃的塞尔维亚少数民族,而且要镇压
那里的阿尔巴尼亚族,将他们变为二等公民。米洛舍维奇很快地被公认为民族领袖。”
两年之后,于1989年6月28日,米洛舍维奇带领着100万一2O0万塞尔维亚人回到科索沃,
参加历史上那场标志着他们与穆斯林之间要不断进行战争的伟大战役60O周年纪念活动。
阿尔巴尼亚族人口和力量的增长在塞尔维亚人中引起的恐慌和民族主义情绪,由于
波斯尼亚的人口变化而进一步加剧了。1961年,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的人口中,43%
为塞尔维亚族,26%为穆斯林;至1991年,那里的人口比率几乎完全相反:塞尔维亚族
人口所占比率降至31%,而穆斯林人口升至44%。在这30年中,克罗地亚族人口所占比
率从22%降至17%。一个种族集团人口的扩张导致了另一个集团的种族清洗。“我们为
什么要杀害儿童?”,一个塞尔维亚族战士在1992年自问自答道:“因为总有一天他们
会长大,到那时我们还得去杀他们。”不那么残忍的波斯尼亚克罗地亚族当局,则采取
了行动阻止它们的地域被穆斯林“人口占领”。
人口对比的变化和青年人以20%或更高比率的增长,是导致20世纪末许多文明间冲
突的原因。然而,它并不能解释所有的冲突。例如,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之间的战
斗就不能归结为人口。这个问题只有一部分可以归因于历史,因为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克罗地亚乌斯塔什分子屠杀塞尔维亚人之前,两个民族一直相对和平地生活在一起。在
这里以及在其他地方,政治也是造成冲突的一个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奥匈帝
国、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引致了各后继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种族和文明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和荷兰帝国的崩溃也造成了同样的后果。冷战结束时,
共产主义政权在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垮台所造成的后果亦不例外。当人们已不再可能自认
为是共产主义者、苏联公民或者南斯拉夫人之时,便迫切地需要寻求一种新的认同。他
们在旧有的族性和宗教中找到了这种认同。压制的然而是和平的国家秩序在这样的前提
下才能实现:信奉不同上帝的民族不以暴力取代他人的上帝。
正在形成的政治实体推行民主的需要加速了这一进程。当苏联和南斯拉夫已开始分
裂时,权力精英们便不再组织全国大选。如果他们这样做了,政治领袖们就会为夺取中
央权力而展开竞争,向选民呼吁建立多民族和多文明的政权,并在议会中建立类似的多
数联盟。但是,苏联和南斯拉夫的选举首先是以共和国为基础的,这就不可抗拒地刺激
了政治领袖们去进行反对中央的运动,调动本族的民族主义情绪,并促进自身所在的共
和国的独立。甚至在波斯尼亚199O年的大选中,民众的选票也是严格地按照种族来划分
的。多民族的改革党和前共产党各自所得的选票都不足10%。穆斯林民主行动党的得票
率为34%,塞尔维亚民主党为30%,克罗地亚民主联盟为18%。这个比例大致接近于穆
斯林。塞族和克族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在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所有共和国进行的第一
次公平竞争的选举中,得胜者几乎都是能够调动起民族情绪,并许诺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反对其他种族集团、捍卫本民族特性的政治领袖们。竞选提高了民族主义的号召力,并
促使断层统冲突激化为断层线战争。用博格丹·戴尼奇的话来说,当“种族成为民众的
构成成分时”,其最初的结果就是论战或战争。现在的问题仍然是,为什么在20世纪结
束时,穆斯林远比其他文明的人卷入了更多的集团间暴力冲突?情况是否总是如此?过
去,基督教徒曾杀害其基督教兄弟和大量其他人民。评价整个历史中各文明的暴力倾向
需要广泛的研究,而在这里是做不到的。这里所能做的,就是确认造成当前穆斯林集团
暴力活动的可能原因,包括伊斯兰内部和外部的暴力活动,并将在整个历史中造成集团
冲突更大倾向的那些原因,如果这种倾向存在的话,与仅仅造成20世纪末暴力倾向的原
因区分开来。可能的原因共有六个,其中三个仅能解释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的暴力冲
突,另外三种则既能解释前者又能解释伊斯兰教内部的暴力冲突。同样,其中三个仅解
释了当代穆斯林的暴力倾向,另外三个则既能解释当代又能解释历史上穆斯林的暴力倾
向,如果它存在的话。然而,如果这种倾向在历史上并不存在,那么,其假定原因就不
能解释不存在的历史倾向,因而大概也不能解释已被证明的当代穆斯林集团的暴力倾向。
后一种倾向,只能用在过去几百年里不曾存在的20世纪的原因来加以解释。
(表10.4)穆斯林的冲突倾向的可能原因
┌───────────────────────────┐
│ 穆斯林的外部冲突 内部和外部冲突 │
├───────────────────────────┤
│历史和当代冲突 地理邻近互不相容 好战 │
│当代冲突 受害者地位 人口膨胀 │
│ 缺少核心国家│
└───────────────────────────┘
首先,有人论证说,伊斯兰教从创始起就是一个尚武的宗教。伊斯兰教起源于“好
战的贝都因游牧部落”,伊斯兰教的基础深深地打上了“这种暴力起源的烙印。穆罕默
德本人就是作为一位坚强的战士和高超的军事指挥家留在人们记忆之中的”(没有人会
这样形容基督或者释迦牟尼)。据说,伊斯兰教的教义指示教徒向非教徒发动战争。然
而,当伊斯兰教最初的扩张逐渐停止之后,穆斯林集团违背了教义,在自己人中间展开
了战争。内部冲突相对于圣战的比率急剧上升。古兰经和其他有关穆斯林信仰的陈述几
乎都不禁止使用暴力,在穆斯林的教义和实践中没有非暴力的概念。
第二,伊斯兰教从其发源地阿拉伯半岛传播到北非和中东的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传
播到中亚、南亚次大陆和巴尔干,这使得穆斯林直接接触了许多不同的民族,他们被征
服并皈依了伊斯兰教。这一进程的遗产现在仍然存在。随着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的征服,
城市里的南斯拉夫人往往皈依了伊斯兰教,而居住在乡村的农民却没有,因此产生了穆
斯林波斯尼亚人和东正教塞尔维亚人之间的差异。与此相反,俄罗斯帝国向黑海、高加
索和中亚的扩张,使得它与各穆斯林民族发生了几百年间持续不断的冲突。西方在其权
力相对于穆斯林达到顶点之时提出让犹太人在中东建立家园,则奠定了阿拉伯一以色列
持续对抗的基础。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在陆地上的扩张,导致两者在整个欧亚大陆紧密相
邻地生活在一起。相反,西方在海上的扩张通常没有导致西方人与非西方民族毗邻而居,
因为除了在南非,这些非西方民族要么已臣眼于欧洲的统治,要么已事实上被西方殖民
者大批杀害了。
造成穆斯林-非穆斯林冲突的第三个可能原因,是一位政治家在谈论自己的国家时
所说的:穆斯林的“不相容”。但是,这种不相容是两方面的,穆斯林国家和非穆斯林
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的问题,与非穆斯林国家和穆斯林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的问题类似。伊
斯兰教是一个绝对的信仰,而且在这一点上更甚于基督教。它把宗教和政治结合在一起,
将信仰伊斯兰教者和非信仰者明确地区分开来。其结果是,儒教徒、佛教徒、印度教徒、
西方基督教徒和东正教徒彼此相互适应和生活在一起,较之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与穆斯林
相互适应和生活在一起,要更为容易。例如,华人在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都是在经济上处
于优势地位的少数民族,他们已成功地融入了信仰佛教的泰国社会和信仰基督教的菲律
宾社会。事实上,在这两个国家里并没有出现多数民族集团反对华人的暴力活动的重要
例证。与此相反,在穆斯林的印度尼西亚和穆斯林的马来西亚,发生了反对华人的暴乱
和(或者)暴力活动,华人在那些社会里的作用仍然是非常敏感的、可能爆发的潜在问
题,而在泰国和菲律宾的情况就并非如此。
好战,不相容,以及与非穆斯林群体相邻,仍然是穆斯林持续存在的特点,而且是
造成整个历史过程中穆斯林具有冲突倾向的原因,如果这种倾向存在的话。另外三个暂
时而有限的因素,则造成了20世纪末穆斯林的冲突倾向。穆斯林的解释是,西方推行帝
国主义和穆斯林社会在19世纪、20世纪的屈从地位,使人们产生了穆斯林在军事和经济
上软弱无能的印象,因而促使非穆斯林集团将穆斯林视为进攻目标。根据这个观点,穆
斯林是广泛传播的歧视穆斯林思想的受害者,正如历史上曾在西方出现的歧视阿拉伯人
和犹太人的现象一样。阿克巴·艾哈迈德断言:诸如巴勒斯坦人、波斯尼亚人、克什米
尔人和车臣人这样的穆斯林群体,像“印第安红种人一样,是受压迫的群体,他们被剥
夺尊严,被困在用祖先遗留下的土地改建成的居住区内”。但是,穆斯林是受害者的观
点无法解释在诸如苏丹、埃及、伊朗和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多数民族和非穆斯林少数民族
之间发生的冲突。
一个更具说服力的因素或许能够解释伊斯兰内部和外部冲突的原因,那就是在伊斯
兰社会中缺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核心国家。为伊斯兰辩护的人常常宣称,西方批评伊斯
兰的人相信在伊斯兰集团中存在一个中心的、搞阴谋的指导力量,它动员和协调伊斯兰
反对西方和其他民族的行动。如果批评家们相信这一点,那他们就错了。伊斯兰之所以
成为世界上一个不稳定的根源,就在于它缺少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心。那些渴望成为伊
斯兰世界领袖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潜在的还有印度尼西
亚,都竞相在穆斯林世界发挥影响。但是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未处于能够调解伊斯兰内
部冲突的强有力地位;也没有一个能够在穆斯林和非穆斯林集团发生冲突时,作为代表
伊斯兰的权威出面讲话。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伊斯兰社会的人口爆炸,此外,15-30岁年龄段
中常常存在的大量男性失业者,也是造成不稳定,以及伊斯兰内部和反对非穆斯林暴力
活动的自然原因。不论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在起作用,单是这一因素就足以解释80和90年
代穆斯林暴力行动的原因。到21世纪30年代,随着“生育高峰期”的一代人步入老年和
穆斯林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穆斯林的暴力倾向可能会随之减弱,
断层线战争的频率和强度也会普遍下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