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 > 卷五燥
某 脉右数大。议清气分中燥热。(气分热)
桑叶 杏仁 大沙参 象贝母 香豉 黑栀皮
卞 夏热秋燥致伤。都因阴分不足。(肺胃津液虚)
冬桑叶 玉竹 生甘草 白沙参 生扁豆 地骨皮 麦冬 花粉
某 燥火上郁。龈胀咽痛。当辛凉清上。(火郁上焦)
薄荷梗 连翘壳 生甘草 黑栀皮 桔梗 绿豆皮
王(六七) 老人舌腐。肉消肌枯。心事繁冗。阳气过动。致五液皆涸而为燥。冬月无妨。夏月深处林壑。心境凝然。可以延年。(心阳过动伤液) 每早服牛乳一杯。
陈 秋燥复伤。宿恙再发。未可补涩。姑与甘药养胃。(胃阴虚)
麦冬 玉竹 北沙参 生甘草 茯神 糯稻根须
某 上燥治气。下燥治血。此为定评。今阳明胃腑之虚。因久病呕逆。投以辛耗破气。津液劫伤。胃气不主下行。致肠中传送失司。
经云。六腑以通为补。半月小效。全在一通补工夫。岂徒理燥而已。议甘寒清补胃阴。
鲜生地 天冬 人参 甜梨肉 生白蜜
张 脉数虚。舌红口渴。上 干涸。腹热不饥。此津液被劫。阴不上承。心下温温液液。用炙甘草汤。(热劫阴液)
炙甘草 阿胶 生地 麦冬 人参 麻仁
某(氏) 心中烦热。正值经来。而热渴不已。若清肺气大谬。用复脉法。
炙甘草 生地 阿胶 麦冬 枣仁 蔗浆
某 阳津阴液重伤。余热淹留不解。临晚潮热。舌色若赭。频饮救亢阳焚燎。究未能解渴。形脉俱虚。难投白虎。议以仲景复脉一法。为邪少虚多。使少阴厥阴二脏之阴少苏。冀得胃关复振。因左关尺空数不藏。非久延所宜耳。
人参 生地 阿胶 麦冬 炙草 桂枝 生姜 大枣
燥为干涩不通之疾。内伤外感宜分。外感者由于天时风热过胜。或因深秋偏亢之邪。始必伤人上焦气分。其法以辛凉甘润肺胃为先。喻氏清燥救肺汤。及先生用玉竹门冬桑叶薄荷梨皮甘草之类是也。内伤者。乃人之本病。精血下夺而成。或因偏饵燥剂所致。病从下焦阴分先起。其法以纯阴静药。柔养肝肾为宜。大补地黄丸。六味丸之类是也。要知是症大忌者苦涩。最喜者甘柔。若气分失治。则延及于血。下病失治。则槁及乎上。喘咳痿厥。三消噫膈之萌。总由此致。大凡津液结而为患者。必佐辛通之气味。精血竭而为患者。
必藉血肉之滋填。在表佐风药而成功。在腑以缓通为要务。古之滋燥养营汤。润肠丸。五仁汤。琼玉膏。一 丹。牛羊乳汁等法。各有专司也。(邵新甫)
徐评 有因风而燥。当兼治风案中未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