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斋外科发挥》 > 卷二发背
痛,或不痛及麻木者,邪气盛也,隔蒜灸之。不痛者灸至痛,痛者灸至不痛,毒随火而散
托之; 痛烦躁,或咽干,火在上也,宜泻之;肿痛,或不作脓者,邪气凝结也,宜解之;肿痛饮冷,发热睡语者,火也,宜清之;不作脓,或不溃,及不敛者,阳气虚也,宜补之;瘀肉不腐,或积毒不解者,阳气虚也,宜助阳气;脓多或清者,气血俱虚也,宜峻补之;脉浮大或涩,而肌肉迟生者,气血俱虚也,宜补之;右关脉弱,而肌肉迟生者,宜健脾胃。
一男子患此痛甚,服消毒药,愈炽。余为隔蒜灸之而止,与仙方活命饮,二剂顿退;更与托里药,溃之而愈。
一男子已四日,疮头如黍, 痛背重,脉沉实。与黄连内疏汤,二剂少退;更与仙方活命饮,二剂而消。
一男子 肿作痛,脉浮数。与内托复煎散,二剂少退;与仙方活命饮,四剂痛止而溃,再与托里药而愈。
一妇人发热烦躁,饮冷,与黄连解毒汤,四剂稍愈;更与托里消毒散,始溃,与托里药而敛。
一男子毒势炽甚,痛不可忍,诸药不应。以仙方活命饮二剂,诸证悉退;又二剂而溃,以金银花散,六剂而愈。
一妇人肿痛发热,睡语脉大。用清心汤一剂而安;以金银花、甘草、天花粉、当归、栝蒌、黄 ,数剂渐溃,更以托里药而愈。
一男子腐肉渐脱,而脓微清,饮食无味。以十宣散,去白芷、防风,加茯苓、白术、陈皮,月余而敛。
一男子已愈,唯一口不敛,诊之脉浮而涩。以十全大补汤,治之而愈。
一男子将愈,但肌肉生迟,诊之脾胃俱虚。以六君子汤加芎、归、五味子、黄 ,治之而愈。
一男子已愈,唯一眼翻出 肉如菌,三月不愈,乃伤风寒也。以生猪脂调藜芦末涂之即愈。亦有 肉出三寸许者,尤宜用此药也。乌梅涂之亦效,但缓硫黄亦可。
一男子背患毒, 痛饮冷,发热多汗,便秘谵语。以破棺丹二丸而宁;以金银花散四剂,脓
之证,虽发热疼痛,情势高硕,烦渴不宁,脉若有力,饮食颇进,可保无虞,其脓一溃,诸证悉退。多有因脓不得外泄,以致疼痛,若用败毒寒药攻之,反致误事。若有脓,急针之,脓一出,苦楚即止。脓未成,而热毒作痛者,用解毒之药。亦有腐溃尺余者,若无恶证,投以大补之剂,肉最易生,亦无所妨。惟岂肿不高,色不赤,不 痛,脉无力,不饮食,肿不溃,腐不烂,脓水清,或多而不止,肌肉不生,属元气虚也。皆难治,宜峻补之。其或脓血既泄,肿痛尤甚,脓水败臭,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泻利无度,小便如淋,乃恶证也,皆不治。
一弱妇,外皮虽腐,内脓不溃,胀痛烦热不安。余谓宜急开之,脓一出,毒即解,痛即止,诸证自退。待其自溃,不惟疼痛,溃烂愈深!彼不从,待将旬日,脓尚未出,人已痛疲矣。虽针之,终不能收敛,竟至不起。一男子溃而瘀肉不腐,余欲取之,更以峻补。一妇素弱,未成脓,大痛发热,余谓须隔蒜灸以拔其毒,令自消,皆不从,俱致不救。常治不问日期阴阳、肿痛或不痛、或痛甚、但不溃者,即与灸之,随手取效。势未定者,先用箍药围之,若用乌金膏或援生膏,点患处数点尤好。若头痛拘急,乃表证,先服人参败毒散一二剂。如 痛发热脉数者,用金银花散,或槐花酒、神效托里散;如疼痛肿硬脉实者,以清凉饮、仙方活命饮、苦参丸;肿硬木闷,疼痛发热,烦躁饮冷,便秘脉沉实者,内疏黄连汤或清凉饮;大便已利,欲其作脓,用仙方活命饮、托里散、蜡矾丸,外用神异膏;如饮食少思或不甘美,用六君子汤加藿香连进三五剂,更用雄黄解毒散洗患处;每日用乌金膏涂疮口处。
俟有疮口,即用纸作捻,蘸乌金膏, 入疮内。若有脓,为脂膜间隔不出,或作胀痛者,宜用
,用消毒与托里药相兼服之,仍用前二膏涂贴。若腐肉已离好肉,宜速去之。如脓不稠不稀,微有疼痛,饮食不甘,瘀肉腐迟,更用桑柴灸之,亦用托里药。若瘀肉不腐,或脓清稀,不痛者,急服大补之剂,亦用桑木灸之,以补接阳气,解散郁毒。常观患疽,稍重未成脓者,不用蒜灸之法,及脓熟不开,或待腐肉自去,多致不救。大抵气血壮实,或毒少轻者,可假药力,或自腐溃。怯弱之人,热毒中隔,内外不通,不行针灸,药无全功矣。然此证若脓已成,宜急开之,否则,重者溃通脏腑,腐烂筋骨,轻者延溃良肉,难于收功,因而不敛多矣。
一男子年逾五十,患已五日。 肿大痛,赤晕尺余,重如负石,势炽甚。当峻攻,察其脉又
,疮口及砭处出血水而消。大抵疮毒势甚,若用攻剂,怯弱之人必损元气,因而变证者众矣。
一妇人半月余,尚不发起,不作脓,痛甚脉弱,隔蒜灸二十余壮而止,更服托里药,渐溃脓清,而瘀肉不腐。以大补药,及桑柴灸之渐腐,取之而寻愈。常治一日至四五日未成脓而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若灸而不痛,或麻木者,明灸之,毒瓦斯自然随火而散。肿硬不作脓, 痛或不痛,或微痛,或疮头如黍者,灸之尤效。亦有数日色尚微赤,肿尚不起,痛不甚,脓不作者,尤宜多灸,勿拘日期。更服甘温托里药,切忌寒凉之剂,或瘀血不腐,亦用桑木灸之。若脉数发热而痛者,发于阳也,可治。脉不数不发痛者,发于阴也,难治。
不痛,最恶,不可视为常疾。此证不可不痛,不可大痛。烦闷者,不治。大抵发背、脑疽、大疔、悬痈、脱疽、脚发之类,皆由膏粱浓味,尽力房劳,七情六淫,或丹石补药,精虚气怯所致,非独因荣卫凝滞而生也。必灸之以拔其毒,更辨其因,及察邪在脏腑之异虚实之殊而治之,庶无误也。
一男子初生如粟,闷痛烦渴,便秘脉数实,此毒在脏也。余谓∶“宜急疏去之,以绝其源,
如粟。肿硬木闷烦躁,至六日,其头甚多。脉大,按之沉细,为隔蒜灸,及托里,渐起发,尚不溃,又数剂,内外虽腐,惟筋所隔,脓不得出,致胀痛不安。余谓∶“须开之”彼不从,后虽自穿,毒已攻深矣,亦殁。大抵发背之患,其名虽多,惟阴阳二证为要。若发一头,或二头,其形 赤,肿高头起,疼痛发热为痈,属阳,易治。若初起一头如黍,不肿不赤,闷痛烦躁,大渴便秘,睡语切牙,四五日间,其头不计数,其疮口各含如一粟,形似莲蓬,故名∶“莲蓬发”。积日不溃,按之流血,至八九日,或数日,其头成片,所含之物俱出,通结一衣,揭去又结,其口共烂为一疮,其脓内攻,色紫黯为疽,属阴,难治。脉洪滑者尚可,沉细尤难,如此恶证,惟隔蒜灸及涂乌金膏,有效。凡人背近脊并HT ,皮里有筋一层,患此处者,外皮虽破,其筋难溃,以致内脓不出,令人胀痛苦楚,气血转虚,变证百出,若待自溃,多致不救,必须开之,兼以托里。常治此证,以利刀剪之,尚不能去,似此坚物,待其自溃,不亦反伤,非血气壮实者,未见其能自溃也。
一男子年逾五十患此,色紫肿痛,外皮将溃,寝食不安,神思甚疲,用桑柴灸患处,出黑血
退
表,若专于攻毒,则胃气先损,反致误事。
一妇人发热致痛,专服降火败毒药,溃后尤甚,烦躁时嗽,小便如淋,皆恶证候。辞不治,
中见恶证者不救,实中无恶者,自愈。此证虽云属火,未有不由阴虚而致者,故经云∶督脉经虚,从脑而出;膀胱经虚,从背而出。岂可专泥于火。又赵太守患此,肿坚不泽,疮头如粟,脉洪大,按之则涩。经云∶骨髓不枯,脏腑不败者,可治。然肿硬色夭,坚如牛领之皮,脉更涩,此精气已绝矣,不治亦死。
附方
隔蒜灸法 治一切疮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如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
,安疮头上,用艾壮于蒜上灸之二壮,换蒜复灸未成者即溃,已成者亦杀其大势,不能为害。如疮大,用蒜捣烂摊患处,将艾铺上烧之,蒜败更换。如不痛,或不作脓,及不发起,或阴疮,尤宜多灸。灸而仍不痛,不作脓,不起发者,不治。此气血虚极也。
内疏黄连汤
内托复煎散(二方见肿疡门)
黄连解毒汤(方见作呕门)
仙方活命饮 治一切疮疡,未作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又排脓止痛,消毒之圣药也。
穿山甲(用蛤粉炒黄色) 甘草节 防风 没药 赤芍药 白芷 当归尾 乳香(各一钱)
天
同入瓶内,纸糊瓶口,弗令泄气,漫火煎数沸,去渣。分病在上下,食前后服之。能饮酒者,再饮三二杯尤好。
偈曰∶“真人妙诀世间稀,一切痈疽总可医,消毒如同汤沃雪,化脓立见肉生肌。”
托里消毒散(方见肿疡门)
清心汤 治疮疡肿痛,发热饮冷,脉沉实,睡语不宁。即防风通圣散,每料加黄连五钱,每剂一两,水二钟,煎八分服(方见天泡疮门。)
破棺丹 治疮疡热极,汗多大渴,便秘谵语,或发狂结阳之证。
大黄(二两五钱,半生半熟) 芒硝 甘草(各二两) 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童便酒化下,白汤化服亦可。
十宣散 治疮疡,脉缓涩,身倦怠,恶寒,或脉弦,或紧细者,皆宜用之。散风寒,助阳气也。
人参 当归(酒拌) 黄 (盐水拌炒,各一钱) 甘草(炙) 白芷 川芎 桔梗(炒,各一钱) 浓朴(姜制,五分) 防风 肉桂(各三钱)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服。
箍药 治发背毒甚,胤走不住,此药围之而解。
芙蓉叶 白芷 大黄 白芨 山慈菇 寒水石( ) 苍耳草 黄柏(炒,各等分) 各另为末,用水调搽四围中,如干,以水润之。
乌金膏 解一切疮毒,及腐化瘀肉,最能推陈致新。用巴豆一味,去壳炒焦,研如膏,
调稀可用。若余毒深伏,不能收敛者,宜用此 之,不致成痛。
援生膏 治一切恶疮,及瘰 初起,点破虽未全消,亦得以杀其毒。
轻粉(三钱) 乳香 没药 血竭(各一钱) 蟾酥(三钱) 麝香(五分) 雄黄(五钱) 用荞麦备日久药干添用。取二碗,盛于瓷器内,将前药碾为极细末,入灰汤内,用铁干或柳枝顺搅,再入好细锻石一升,再搅匀,过一宿,却分于小碗收贮。凡遇诸恶疮,点当头一二点,一日换二次,次日,又一次,须出血水为妙。如药干,却加所存灰汤少许调之。
人参败毒散(方见溃疡发热门)
神功散 治疮疡,不问阴阳肿溃并效。
黄柏(炒) 川乌(炮) 另为末,各等分,用唾津调敷患处,并涂疮口。一道人不问阴阳肿溃,虚实痛否,此药用漱口水调搽,不留疮头,日易之,内服仙方活命饮,甚效。
金银花散(方见作呕门)
槐花酒 治发背及一切疮毒,不问已成未成,但 痛者,并治之。用槐花四五两,微炒
,肠风痔漏,诸疮作痛,尤效。
神功托里散 治痈疽发背,肠痈乳痈,及一切肿毒,或 痛,增寒壮热。
黄 (盐水拌炒) 忍冬叶(即金银花) 当归 粉草(一钱) 作一剂,用酒水各一钟,煎至一
。为末,酒调服,尤效。
清凉饮 治积热疮疡,烦躁饮冷, 痛脉实,大便闭结,小便赤涩。
大黄(炒) 赤芍药 当归 甘草(各二钱) 作一剂,用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苦参丸 治一切痈疽疮毒, 痛作渴,或烦躁。用苦参,不拘多少,为末。上用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钱,温酒下。
托里散(方见肿疡门)
蜡矾丸 治一切痈疽,托里,止疼痛,护脏腑,神妙。不问老幼,皆可服之。
黄蜡(一两,黄色好者,溶开,离火,入矾末。一方用七钱) 白矾(一两,明亮好者,研末)
二服。
神异膏(方见杨梅疮门)
六君子汤(方见作呕门)
雄黄解毒散 治一切痈肿溃烂,毒势甚者先用此药二三次,以后用猪蹄汤。
雄黄(一两) 白矾(四两) 寒水石( ,一两半) 用滚水二三碗,乘势入前药末一两,洗患处,以太乙膏或神异膏贴之。
猪蹄汤 治一切痈疽,消肿毒,去恶肉,润疮口,止痛。
白芷 黄芩 当归 羌活 赤芍药 露蜂房(蜂儿多者佳) 生甘草(各五钱) 用猪蹄一只,水四五碗,煮熟去油渣,取清汤,入前药,煎数沸,去渣,温洗,随用前膏药贴之。
桑木灸法(方见溃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