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书籍
《侣山堂类辩》 > 卷上辩脏腑阴阳
经云∶太阴之上,湿气治之。而有肺金之燥,燥湿之相济也,是以脾喜燥而肺喜润。阳明之上,燥气治之。而胃合太阴之湿,脏腑雌雄之相配也,是以阳明不从标本,从中见太阴之湿化。阴阳和平,燥湿相合,则饮食消化,津液营运,而肌肉丰浓;如阴阳不和,则能食而瘦矣。故脾胃之阴湿太过者,宜燥之温之;阳明之燥热已甚者,宜苦寒以泄之。肺与大肠病秋金之燥者,宜清凉以润之;感太阴之湿者,宜温热以燥之。此平治阴阳燥湿之道也。少阴之上,君火主之,而有肾脏之水;太阳之上,寒水主之,而有巨阳之阳∶阴阳标本之相合也。是以水上火下,斯成既济之无咎。若水不上济,则火盛而心悬如病饥;火不下交,则下焦寒而足膝厥冷。故当调摄其水火之升降焉。厥阴之上,风气治之,而有包络之火;少阳之上,火气治之,而有甲木之风。盖火生于木,风自火出,风火之相生也。故火炽者,当先平其风木;风烈者,宜先息其火炎。此阴阳五行,雌雄配合,各有平调之法焉。故善养生者,非惟苛疾不生,更可以延年不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