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书籍中医著作《三家医案合刻》>卷二
 
中医书籍



 《三家医案合刻》 > 卷二

卷二

咳失音,脉右部向内极微而涩,水竭金枯之象。姑变法治之。

炒熟地 麦冬 川贝 败叫子 海参 梨汁 紫菀 蝉衣加鸡子清一个,囫囵煎。

另方 猪肺一个煮烂,俟卧后将醒,不可开口说话,取肺及桐城秋石少许,食之即睡。

失血咳嗽盗汗,从阴虚治。

黄 北沙参 炒枣仁 麦冬 北小麦 生牡蛎 南枣

胃寒不能食。

河车一具,重汤煮,收入菟丝饼末四两,焙燥为末。

鹿角胶(四两) 蛤蚧(一对) 制附子(一两) 补骨脂(二两) 制白术(斤半) 南枣(半

煎膏丸。

腹满发黄,恶寒舌白,多食即胀。

陈香橼挖去盖,入砂仁二钱,仍用盖合上,用水和东壁土 ,存性取出,去泥研末,即

将东壁土一撮,煎汤送下一钱,用糠火煨。

牙龈肿痛,左尺弦搏之象稍缓,水中之火渐戢。

大补阴丸加

犀角 藕汁 生牡蛎 人中白 骨碎补 丹皮(炒炭) 芦根

敷药

石膏 廉珠 人中白 金丝草灰 土贝 青黛 生赤小豆

研末。

酒湿侵络。肩 酸麻,留着不去,肺受其伤,痰中亦带血矣。络脉既伤,郁而成热,清补不可废也。

细生地 地骨皮 料豆衣 白扁豆 丝瓜筋 炒黑新绛 米仁 柿饼灰

气急脉数久咳,内热盗汗,用虚损法。

生精羊肉(一两,煎汤去油) 黄 (蜜水炙) 土炒当归鳖甲白术 北沙参 淡天冬 怀山药

鼓舞胃气。

炒松黄鳝 参条 炒香焦术 梨汁 白荷花露 南枣 大麦仁

丸方

黄鳝(六两) 淡菜(六两) 五味(一两) 党参(二两) 莲肉(二两) 山药(二两) 麦冬(二两) 玉竹(二两) 米仁(二两) 梨膏(四两)

为末,黄精二两,南枣二两,去皮核,同梨膏捣丸。

服药后,血止而口中之热亦去,亦稍见效矣。而食不加增,脓亦未除。询其所得之证,则自齿中出血之日始,则非一日矣。使投六七剂,而即扫除痼疾,恐扁仓亦谢不敏也。今姑用王良诡遇之法以试之何如。

炒熟地 龟板 骨碎补 黄柏牡蛎 人中白 旱莲草 夏枯草 犀角 芦根 野菊根红曲 黄鳝 蒸白术 楂炭 小赤豆

郁结伤肝,肝火上侵肺络,故痰中见血。治从肺肝两经清理。

阿胶 白芨末 鸡子清 白棉纸灰 炒黑侧柏 料豆衣 炒柿饼

气下陷,肛门似坠,下鲜血,用补中升阳法。

四君子汤加

升麻 柴胡 砂仁 木香 鲫鱼末(用矾五分入腹中,缝好,泥涂,煨存性)

血症屡发,于滋养中寓堵截法。

炒熟地 麦冬 北沙参 川斛 女贞子 料豆衣 茜草 侧柏 白芨 牡蛎 藕节

汗泄太过,津伤口燥,究竟邪未得清,咳犹未除。夫邪在手经,本非重症,止宜以轻剂调之足矣。

枇杷叶 南沙参 杏仁 川贝母 霍石斛 南花粉 玉竹 水梨皮

真阴亏损,火炎为患,用滋降方。

熟地 河车 龟板 石决明 川斛 犀角 廉珠 黄柏 人中白 莲须天冬 丹皮炭 黑山栀 金樱子 芡实 夏枯草

煎膏和丸。

耳内流脓,昔人谓之肾疳,用六味丸加味治。今用其法,兼清少阳。

六味丸加

桑螵蛸 黄甘菊 山栀 石决明 桑叶 黄柏(盐水炒)

猪脊髓、芡实、粥为丸。

诊脉左涩滞,右弦滑,饮邪为患。肝郁不舒,若以燥药治水则阴阳,以滋药养肝则饮滞,皆非策也。议用加减当归四逆,以养肝而利水,健脾运痰。

蒸于术 霞天曲 酸枣仁 茯神木 半夏 橘红 石决明 辰砂 砂仁 沉香

淡菜胶丸。

痰喘而见血燥,药难于进矣,变法治之。

淡菜 霞天曲 青盐陈皮 川贝 生蛤壳 蛤蚧

藕粉和丸。

脉小微数,真阴不足,今既见血,旋复咳嗽,久烁肺金,不能无虑。温燥不可进,姑从金水二藏治之。

炒熟地 麦冬 料豆衣 北沙参 霍石斛 山药

丸方

鳗鲤丸加

獭肝 人中白 熟地 川贝 全鳖 侧柏叶 女贞子(旱莲草汁蒸晒)

用十大功劳六斤,淡菜八两,红枣四两,煎膏丸。

诊脉,右部虚软无力,左足内踝肿渐大,此足三阴经脉所行之处,藏真亏损何疑。议用峻补方。

六味丸加

河车 杜仲 菟丝子 川续断 五味子 麦冬 牛筋 鹿筋 黄柏

用黄牛骨髓、羊骨髓、猪脊髓、精羊肉煎汤。入淡菜同熬膏丸。

休息痢已久,但其为痢也,与寻常之痢有异。其始先下浊水,后则下燥粪,所谓浊水燥粪,皆微带红色,水与粪各行,全不混入。故其燥愈甚,而水竟独行其事也。夫渣滓之下,由于大肠,先从小肠而下,小肠属火府为丙,大肠属津液,属金为燥,火性急速,故水速于下。金性燥,故粪结且硬也。治宜益脾阴以润大肠之燥,并缓火性,使勿速下,庶与病机有裨。

甘草 红曲 料豆衣 鸭血 茯苓 琥珀屑

猪大肠煮烂和丸,夜服威喜丸。

脉左弦,右关上半主胃,亦见弦象,合之于左部,则血之下也。因乎肝火,而胃脘之病,亦因之而起。治在肝胃。

白芍 炙草 沉香汁 藕节灰 苏梗汁 金柑皮 荆芥炭 楂炭 炒黑石耳子 炒黑荷蒂

脉右尺举按少力,左关弦,肝火易动,动则主疏泄,精泄不固,有自来矣。右尺主肾中之阳

制于术 菟丝饼 麦冬 川斛 远志炭 沙蒺藜 杜仲 巴戟肉 黄甘菊 丹皮炭 米

久咳鼻衄,内热口渴。

炒熟地 麦冬 料豆衣 丹皮 犀角 花粉 青蒿子 淡菜 山药 莲肉藕汁和丸。

梦泄先伤其阴,故足跟肿痛,更兼下痢口渴,是真阴再竭矣。据述微恶寒,仲圣以此属少阴病,则从厥少治,又何疑?

烧黑鹿角霜 生菟丝子 炒黑骨碎补 炒松牛筋 金毛狗脊 没石子 木瓜

据述,吐血在二月至六月方止,血止发热,如火后渐止。今又发热,推测病情,尚是伏暑,失血后,邪乘虚入营分,久而复发,竟有热入血室之意。仲圣阳明篇原有此条,正可援其例鲜地骨皮 桑根白皮 青蒿汁 水梨汁 蝉衣 芦根 生甘草

加三甲煎。

疟已四月,传入三阴,缠绵不已,用搜络法。

三甲煎加

蒸于术 党参 青蒿 归身 牡蛎 炙草 姜 枣

足冷肢麻,面有风块,又恶风脉沉细。前方滞而少通,宜与当归四逆汤。

本方去枣加

附子 生姜

三疟四载,寒轻热重,呕逆腰痛。此腰痛疟系少阴也。宜治少阴兼理少阳。

鹿角霜 杜仲 续断 半夏 生鳖甲 生姜

冲脉为病,治宜镇逆。

炒熟地 紫石英 坎 鹿角胶 杞子 金铃子 肉桂 小茴香 生杜仲粉 菟饼 沉香屑

木火旺令,肝木乘阳气之浮,直冲清道,血遂上溢,脉左部弦急,宜从肝治。

炒熟地 生左牡蛎 沙参 料豆衣 侧柏叶 山药 鸭肝

经闭半年,腹肿未消,脾虚,肝乘中焦,营气失职,经何由而至。今又客邪侵肺,咳嗽间作,宜兼理之。

当归 白薇 丹参 丹皮 川贝 桔梗 楂炭 生麦芽

食随痰出,噎时颇痛,用镇降方。

灵磁石 代赭石 海浮石 月石

研细。

旋复花 夜合花 枇杷叶 蜜

煎成调入前药末。

复诊。

鸡谷袋 戌腹粮(漂炒) 月石

加油和蜜调服。

疝气时作痛胀。

六味丸加

柴胡独活 肉桂 吴茱萸

脉数,肌肉消烁,痰咯不和,有虚损之象,先进清补之剂。

北沙参 淡菜 甜杏仁 川贝 白扁豆 青盐陈皮 水梨汁

心肾不交,无寐,阴不制阳,阳强易动,与坎离交媾法。

熟地 龟板 牡蛎 建莲肉 酸枣仁 茯神 远志 黄柏

痰哮有年。

六味加

杏仁霜 川贝 橘红 蛤蚧

素患精虚遗泄,今春始发潮热,半夜方止。初则扪之而热,后则热及骨髓矣。此系肾虚,复感冬寒,以感轻,故发亦不甚耳。

炒熟地 桂枝牡蛎 龙骨 茯神 白芍 煨姜 炙草 淮小麦 南枣肉

左胁掣痛,筋脉不舒,络虚气攻所致。

旋复花汤加

当归 苏梗汁 沉香汁

额上胀,鼻息不通,牙关颊车开阖不利。此乃足阳明交会之地,据述喉肿之后起。宜从阳明治,而开阖不利,是挟风使然。

葛根 犀角 生地 丹皮 杏仁 桔梗 连翘 山栀 白芷 苍耳

食之吐,因于不运,非尽由肝也。姑与消补方。

焦术 枳实皮 木香汁 砂仁 鸡内金 炒归身 沉香汁 红曲 陈皮 茯苓 炒芝麻

食不足,则气滞而支,两胁胀斯作矣。议两调之。

旋复花汤加

鸡谷袋(末) 沉香(末) 红曲(末) 麦芽(末) 焦滞 橘络 藕粉(研) 楂炭

汤泛丸。

交夏至后腹胀,一阴生而肝邪为患也。当与当归四逆汤。

本方加

杞子炭 小茴香 去枣

额颡着寒则嚏,清涕随流,咳甚,五心灼热。此卫阳虚而肝火炽也。仿东垣法应之。

防风 桂枝 炙草 石决明 细生地 小川连 元参 川石斛 南花粉 地骨皮 丹皮 苏梗汁

阴寒凝聚成瘕,上攻为痛,右脉虚软,即真阳式微之征,非辛温通阳弗效也。

淡附子 吴茱萸 归身炭 炮姜 大茴香 法半夏 炙草 茯苓

素有饮邪,阳不交阴,故目不瞑。

法半夏 秫米 生术 茯苓 枣仁

寒热胁痛,腹结瘕形,肝脾同治。

六味加

柴胡梢 蒸于术 炙鳖甲 楂炭 白芍

湿胜则肿,如何服五味,肿而热痛,奈何以鹿胶助热。

大豆卷 海桐皮 川萆 宣木瓜 川通草 白麻骨 米仁 茯神

脘中常痛,病起于劳倦伤中,用建中法极合,当即以此加减。

桂枝 当归 肉桂 橘饼 炙草 煨姜 南枣

手足指痒,肝乘脾虚而风动,以脾主四肢故也。

于术 茯苓 半夏 橘红 石决明 丹皮 川斛 料豆衣 木瓜 甘菊 桑叶

气升呕逆,此属下焦根本不固,急宜填补。

贞元饮加

紫石英 肉桂 杞子 炒焦菟饼 淡吴萸 牛膝

肠中攻动则痛,下痢更甚,明系肝邪为患。曾服补中益气升阳之剂而反剧,则升之无益可知矣。宜从风动飧泄一条,比例治之。

白术 炒黑秦皮 炒焦菟丝饼 蕲艾叶 牡蛎 炒黑骨碎补

阳虚挟湿,左足时木。治宜养阴通阳,佐以疏肝活络,可收全功。

贞元饮加

制附子 肉桂 杞子 白芍 鹿筋 新绛 生于术 茯苓 远志橘红 沉香汁

痢渐减,口干夜热。

鲜荷叶 生菟丝 炒枯砂糖 鲜稻叶 黄蜡 怀山药

先用炒枯熟地四钱,泡汤煎药,俟药冷,蜡浮水面去之,再温服。

足筋不舒,为湿邪所阻。以致络脉壅滞。今发疮。即是湿邪疏泄处。

熟地 阿胶 桑叶 黑芝麻 当归 真血余 石决明 甘菊 木瓜 丝瓜络 新绛 牛筋 人乳粉 牛酥 白麻骨

用猪脊髓、阿胶烊化和丸。

食入窒塞且响,少腹微痛,切脉肝部不和,用温通厥阴治。

九香虫 戌腹粮 楂炭 炒红曲 苏梗 炒谷芽 沉香 炒麦芽

山药煮浆和丸,饭后服二钱。

喉痒痛未愈,下体有漏,时梦泄。

炒熟地 麦冬 线胶 黄明胶 地骨皮 人中白 山药 湘莲

鳖一个,泥涂 存性研末,生鸡子清和丸。

每至新凉,阳微饮逆,气喘不得卧,宜摄阴通阳。

附桂八味加

蛤蚧 杏仁 橘红

炼蜜丸。

脾肾虚损,肝阳扰动,调停二者之间,治肝为要。

生地 龟板 知母 黄柏 白术 雄猪肚 牡蛎 川连 苦参

吐血后,痰时带红,是肺病。姑整肃手经,再议填补,用仲醇法。

生地 地骨皮 枇杷叶 川斛 川贝 巴杏 扁豆 桑叶 梨汁

由不得汗,肿从面起,其为风水显然。水不得泄,由肺气郁遏,不得外达,并不得下行而为小便,故遂直走肠间而便溏,所谓不得横,遍转为竖穷,正合卢氏之说也。不从此参究病情,再以寒滑之品,欲从前阴驱之,罔顾其利,斯亦左矣。

桂枝 白术 羌活 防风 川芎 独活 桔梗 姜皮 椒目 赤豆

脉左关弦,全是肝火为患,仿喻氏清燥救肺法。

枇杷叶 桑叶 生地 丹皮 霍斛 料豆衣 地骨皮 青蔗汁

心中嘈杂如饥,此肝火上炎所致。

炒熟地 淡天冬 川连 牡蛎 料豆衣 淮小麦 炙草 南枣肉

诊脉三五不调,短而微数,按之不鼓,真阳式微,气不下潜,虚里振动,宜于温补中佐以镇摄。

熟地 杞子 萸肉 杜仲 紫石英 河车 坎 鹿角胶 菟丝饼 鹿茸 枣仁 茯神 山药 建莲 远志 补骨脂

肝邪偶有所触则发,遇寒遇郁,或饥饱不时,尤易扰动,见于两胁肝部也。口涌甜水,脾滞也,木乘土,用建中法。

桂枝当归 橘饼皮 煨姜 炙草 香附 橘络 南枣

先天禀赋不充,故填补未能,即应南翁辅以益胃运脾之法,先后天同治,亦周密矣。当仍其方,略为增损,以消息之。

人参 菟丝子 煨砂仁 于术 陈皮 锅巴

山药浆和丸。

筋脉挛急,治宜养营。

熟地 阿胶 当归 人乳 木瓜 牛膝

丸方

当归(一斤,料豆衣制) 牛筋(八两) 牛膝(二两) 木瓜(二两) 桂圆肉(十二斤)马匝(四两) 牛乳(六斤)

桂元膏丸。

目干则涩,目润则开。其开阖之机,即少阴之枢也。开阖不利,其水亏乎。

熟地 生地 玉竹 霍斛 石决明 明月砂 桑叶 黑芝麻

面目浮肿,不及股足,三疟未除,宜运脾胃之阳,兼益命门真火,以祛寒湿,斯不治疟桂枝木 生白术 茯苓 法半夏 淡附子 生姜

太阳气化不行,亦因天一之源不足,徒用渗泄无功。

炒熟地 西党参 麦冬 丹皮 枣仁 山药 茯苓 泽泻

食物易噎,噎则喜呕。昔张鸡峰谓之神思间病,宜以怡情适志为主。

苏梗汁 鸡谷袋 橘红 橄核汁 牛啭草 茯苓

食噎有痰。

枇杷叶不拘多少,拭去毛,煎膏加白蜜梨汁同收。

右脉细而急,细属木体之虚,急则肝火之动也。鼻衄气逆则嚏甚,是其明征。

六味加灵磁、犀角、血余、川柏、牡蛎、人中白,藕汁拌,晒干,阿胶、龟胶丸。

饮食少思,大便溏泄,夜卧,口燥殊甚,肾阴既亏,脾阳复陷,治法极不易。

西党参 百蒸于术 麦冬 北五味 葛根 桔梗 茯神 炙草

用熟地二钱,泡汤煎药。

三疟已止,而薄暮犹甚恶寒,此邪尚未尽也。宜和营卫。

桂枝当归 炙草 蝉衣

姜枣煎。

夜不得寐。

济生归脾汤加

川连 龙齿 辰砂

各血后,左乳傍胀,嗳气始宽,是左升太过,右降无权,肝络阻塞,气为之痹也。

旋复花汤加

炒枯熟地 阿胶 牡蛎 枇杷叶

治目之法,不惟阴精宜补,而阳光尤为最要,不可偏,偏则畸重畸轻矣。用瑞竹堂四神久咳音嘶,痰中带红,脉右数。

淡人中白 廉珠

生鸡子清丸。

目光,犹阳火也,其在天为日月。日为阳精,月为阴精,目皆应之。故目之病,不尽得之阴亏,亦有得之阳弱。如寒水翳膜,与云雾阴霾何异?今诊脉迟涩,阳虚可知,阴药不可用,须变法治之。

炒熟地 枸杞子 肉桂 生菟丝 白蒺藜 甘菊炭 明月砂 凤凰衣 谷精 羊肝

用介类潜阳,而以参 苓 术建中,治法密矣。而风邪尚未寂静,脉弦数,闪烁无定,究竟阳动而阴不能制,仍用前方增损,以消息病机。

炒熟地 西党参 制于术 黄 龟板 灵磁石 牡蛎 石决明 淡菜 人中白 白芍 丹皮 夏枯草 怀牛膝 川柏

脉弦为肝木月余之象,未免侵克脾胃,胃腑以通为补,且肝主疏泄,议两和之。

生益智仁 半夏曲 沉香 陈皮 长须 谷芽 金柑皮 砂仁 茯苓

气胀上嗳,下泄始宽,兼有痰饮呛逆,议达郁疏肝,佐以涤饮。

川贝 青盐 半夏 橘红

研末,用梨汁浸晒干丸。

胃脘作痛,肠风下血,悉属痰饮为患,故呕出始快。其下血亦湿伤脾络所致。

熟地 金铃子 炒黑防风 法半夏 茅术 沉香汁 炒黑木耳 茯苓

心阳过耗,肝胆之火,翕然从之,以致神气浮越不寐,汗多。治宜收摄心阴,以寂神志朱砂拌茯神 枣仁 牡蛎 五味 炙黑 甘草 淮小麦 麦冬 南枣

疟发时作时止,亦无定期,历秋冬而不愈,邪已深伏三阴,必得搜剔经络,以发伏祛邪,庶可渐瘳。

六味三甲加

当归 白芍 牡蛎

三疟既久,项酸腰似折,督脉惫矣。宜治少阴。

鹿角尖 生菟丝 当归 焦术 补骨脂 杜仲

脉微涩,三五不调,此由先天禀赋不充,故当壮盛之年,而肾阳衰惫,水乘上泛,饮邪充斥,宜崔氏八味,加味以祛饮。

崔氏八味丸加

蛤蚧 胡桃肉

疟久不止,邪扰营分,汗多,用建中法,佐以升阳祛邪之品。

黄 五物汤加

鹿角霜 炙鳖甲 当归 小茴香 橘饼

左关弦急,酸水上冲,脘中不爽,悉是木郁土中,阳微滞运,议与宣通之法。

冬虫夏草 玫瑰花 于术 砂仁 黑沉香汁 神曲 半曲 陈皮 金柑皮

疟后失调,耳鸣气喘,是劳倦伤中,宜用归脾加味。

济生归脾加半夏 茯苓 丹皮 桑叶

脉数而细,喘急咽干,此属金枯水亏之象。

炒熟地 淡天冬 女贞子 北沙参 乌饭子 淮山药 坎 地骨皮 十大功劳

又 人中白 廉珠

研细,开水调服。

疟发,腹中犹胀,肝邪未平。

归 建中汤加

鹿角霜 焦白术 小茴香 橘饼

当脐有瘕,不可攻也,食入不运,宜以宣通为主,但不可碍肝。

炒松黄鳝 小茴香 砂仁 红曲 广木香汁 新会皮 茯苓 麦芽

三疟变为间日,伏邪有转出之机。

黄 五物汤去白芍

西党参 当归 鳖甲 桑虫 焦术

脉数,咳嗽不止,带血,湿热下注,成漏,便溏泄,所赖胃气尚强耳。壮水清金,固属至要,但不得有碍脾阳,以资生之本在是也。

北沙参 鲜地骨皮 料豆衣 米仁 乌饭子 生蛤蜊壳 淡菜 扁豆 梨汁

缺盆右痛,肺络受伤,宜清补兼施。

生地 阿胶 沙参 麦冬 牡蛎 川斛 苏梗 栝蒌藤 侧柏叶 藕节灰 川贝 白芨

用梨汁拌药三次,柿饼捣丸。

炳类偏枯,由梦泄太过,得之阴精既伤,筋脉亦失所养,治宜填补固摄,以滋荣溉之源

炒熟地 枸杞子 龙骨 金樱子 干河车 当归 牡蛎 白莲蕊 鱼胶 牛筋

诊脉按之不鼓,阳虚湿聚,舌白腹满,溲少脐平,急与通阳泄湿。

桂枝木 淡干姜 舶上茴香 淡附子 茯苓 炒米仁

食噎呕逆痰多。

旋复花 陈胆星 干姜 淡附子 代赭石 法半夏 杏仁 槟榔

再诊。

原方去槟榔,加瓦罐末一分。

三疟后,寒热屡发,持重则心悸,宜和营卫。

桂枝汤加

当归 鳖甲 淮小麦 茯神

血虚故便燥,气虚故脱肛,须两治之。

补中益气加

桔梗 细生地 北五味 芝麻 灵磁石

三疟头痛心悸,病在厥阴。

桂枝汤加

石决明 当归 茯神 龙齿 淮小麦

香港脚行痹,左右更代而痛,宜温通方。

桂枝 独活 秦艽 贝齿 晚蚕砂 茯苓 防风 附子 木瓜 萆 海桐皮 米仁

气升不降,胸中热而辣痛,痰色黑,此肝肾病也,非滋降不可。

炒熟地 当归 沉香汁 法半夏 紫石英 炙草 茯苓 橘红

疟后,日轻日重相间,此名子母疟。呕恶,邪在少阳居多,体虚难用小柴胡,仿其意为之。

鲜荷叶边 法半夏 橘红 草果茯苓生姜

脾弱,不能散津上输,故咽干口渴,用东垣法。

葛根 麦冬 于术 升麻甘草 陈皮 人参 五味 川连 桔梗 炙草 泽泻 谷芽

复诊 加木香、楂肉。

痛在右胁,是肝木郁而不宣,以逍遥法。

当归 柴胡梢 旋复花 青葱 白芍 茯苓 新绛 沉香汁 谷芽 苏梗汁 炙草

诊脉短而涩,短为气弱,涩为营虚,阴不恋阳,阳动而升,为心疼心痛,先宜清火育阴,徐议峻补。

熟地 天冬 石斛 石决明 磁石 牡蛎 丹皮 黄菊炭

阳虚,寒湿袭入厥少二阴,下注成疝,治宜温通。

细辛 附子 杞子 葫芦巴 小茴香 吴萸 肉桂 归身 穿山甲 干地龙 独活 茯苓 韭根

瘰 之生,胆汁不足也,而木火因之上升,失血、咳嗽、惊溏,所谓上传及肺,末传寒中也。滋则碍脾,燥则碍肺,兼顾方稳。

人参 霞天曲 莲肉 谷芽 淡菜 沙参 米仁 藕

喉痛原属少阴,今痛止而犹肿,左关弦滑,阴虚有火,并挟热痰,须滋其化源,佐以清热之品。

熟地 山药 茯苓 泽泻 琥珀 廉珠 辰砂 灯心 人中白 石决明

阿胶二两化丸。

此非伏暑症也。暑既兼湿,无阳以化,则少阴之枢不转,而太阳之开反阖矣。但热居湿下,温通又非所宜,宗河间法。

河间桂苓甘露饮

胃脘痛,右关弱而不鼓,中阳式微,故肝邪乘之,用建中法。

当归 炙草 香附 煨姜 官桂 炒大茴 橘饼 南枣

久咳痰秽,脓血交作,并非肺痈,此褚氏所谓难名之疾也。病涉少阴而阴火甚炽,以饮

猪肤 蛤壳 海参 川贝母 米仁根 梨汁

阴虚挟湿,风阳易动,故痹症时发,湿邪宜去,却不可燥。以燥药易致劫阴也。

生地 杜仲 料豆衣 茯苓 炒黑防风 木瓜 麻骨 泽泻防己 萆 桐皮 五加皮 黑芝麻 炒独活 桑叶 鸭血 鲜山药

为末,牛乳拌晒二次,薏苡仁一斤,霍斛四两,煎浓汁丸。

肝脉弦搏,火有余也。痰中带红,以前曾坠马跌伤,瘀血留络所致。当于育阴中,佐行瘀之品。

炒熟地 参三七 楂炭 麦冬 阿胶 白花百合 藕节汁 柿饼

病湿挟风,身发红瘰,服搜风之剂,外燥里湿。外燥,故风愈烈,内湿,故水益聚。肤裂水溃,始觉微痒,岂非湿泄而卫气得行之据乎?此症以治湿为本,而禁风燥之品。

干首乌 桑叶 石决明 川斛 生术 黑芝麻 细生地 梨汁

胃脘痛发,必寒热得汗则解,厥阴病从少阴而泄也。平素阴虚内热,却不可用滋补,从交感朱雀两方出入以消息之。

朱砂 香附 人乳拌茯苓 莲蕊

人乳藕汁泛丸

诊脉小而弱,经阻四月,脉不见滑象,未可即以妊断,但体质素虚之人,往往脉形有不见滑利者,以气血不充故也。治法不妨为子莫执中之说,则于本体有益无损,可无畸重畸轻之弊苏梗汁 陈皮 金柑皮 藕 归身 砂仁 炒锅巴

经不至者,两月有余,此营不足也,惟气能生血,法当大补。

制于术 白芍 茯神 熟地炭 归身炭 远志炭 楂炭 沙参 炒黑枣仁 湘莲 炙草 淮麦

气冲则噫,气病自下焦来也。姑用镇逆法。

炒熟地 山药 茯苓 紫石英 萸肉 丹皮 泽泻 五味子 杞子炭

纹银一件。

气从胁下,上升走络,其至于巅,则为头痛,壮阴和阳,佐以镇摄,自是一定之法。

炒熟地 淡菜 石决明 天冬 西参 蛤壳 牡蛎 川石斛

病在少阳之络,宜滋养而佐宣通之品。

归身 枸杞子 续断 陈酒 新绛 人乳 木瓜

右臂酸楚,痹而不行也,宜调营分。

桂枝 红花 川断(酒炒) 当归 仙鹤草(鸡右翅血拌炙) 络石

补脾而兼补其先天之不足处则可,若云益命门之火,则冲气无阳虚之理,正可不必也。

制于术 橘红 神曲 楂炭 鸡内金 法半夏 砂仁 川连 茯苓 全牛膏 紫河车丸

眩晕,用王氏妙香散。

焦于术 枣仁炭 龙骨 远志炭 茯神 生智仁 茯苓 炙草 藕

诊得右关,其来颇疾,此肝邪扰中之象。脉形不长,是肝木之郁,左关弦长,幸其全局,犹在左部。若并于右胃,必病矣。

炒熟地 石决明 天冬 西党参 阿胶 生牡蛎 川石斛 淡菜 猪项骨

用木瓜一钱,煎汤和入鸭血,瓦上炙黄,煎汤去油代水。

肾水上泛,连肺液而上出,故一咳而连咳不已。昔立斋云∶气虚有痰,用肾气丸补而逐之。其自注云∶肾气丸,即今之六味也,今仿此意为之。

六味加

麦冬 猪内肾 五味 莲须

尾闾骨痛,即以异类有情者补之。

猪尾骨 归身 木瓜 新绛

脉象已和,惟小便时茎中痛,连及上。若小便长,则不病也。此是阴中有火,病在小肠丙火。宜以养营合导赤,用东垣法。

熟地 炙 白芍 炙草 生草梢 于术 归身 陈皮 茯苓 小木通加淡竹叶。

痛止而经事犹行,应止不止,冲脉不摄,宜兼调之。

炒熟地 杞子炭 牛角腮 螵蛸黑 蛤粉炒阿胶 杜仲 白薇 丹皮炭

左关独弦,春脉如弦,或以将交春令使然。但弦而带急,是属肝阴不足,凡心悸腰痛,悉由此。

细生地 枣仁炭 川石斛 石决明 辰砂 茯神 杜仲

经行速而为日多,冲不摄也。寒热发而腹中痛,营气虚也。病关八脉,阳惟督脉波任皆及也。法以调奇经为主,使河津渐充流于经脉,病可渐愈矣。

熟地炭 羊尾骨(炙) 艾炭 阿胶 杞子炭 沙蒺藜 杜仲 炙螵蛸 丝吐灰 白薇

下多,阴气大亏,近兼渴饮溺少,三消有二,身仍微热,乃因婴幼,阴常不足,适当溽暑郁蒸,热伤津液,最虞肉削。

参须 麦冬 五味 鲜莲子 炙草 炒山药

的系温邪,壅闭肺络,咳喘气粗,声音不扬,甚则抬肩鼻煽,舌白不渴,里热不盛可知。是以苦泄淡渗,效而不效者,必佐辛宣通泄达邪,冀望奏续焉。

紫菀 川贝母 竹叶 芦根 杏仁 郁金 连翘 蔻仁

再诊。

桑叶 郁金 连翘 通草 杏仁 竹叶 芦根 川贝 蔻仁

疝本肝肾为病,又挟湿热下注,以致睾丸肿痒。昔子和分导湿热,丹溪利气辛芳,以二者兼治之。

萆 白藓皮 茯苓 米仁 通草 生草梢

肝阴素亏,伏邪内发,始先不寐,继则往来,腹中绊痛,泛恶干咳,寒热得汗,热未退尽,脉左弦,右涩数,治以和阳益阴,少佐清热。

桑叶 葳蕤 料豆衣 茯神 丹皮 巴杏仁 炒白芍 橘红

痹痛虽缓,营液颇燥,气机上阻,此属肝胃营艰于宣布,余邪犹羁留肠腑,未尽化也。

归身 广皮 赤苓 金毛狗脊 柏子仁 油松节 萆 生麦芽 枳壳

暑病槁热下利,昏狂谵语,至旬日而陡然口喑目闭,手足颤掉,是邪热内陷心胞,肝阴告绝矣。危险何辞。原翁芳香开络,亦背城借一计,佐以清滋熄风,以冀弋获。

鲜莲子 羚羊角 川贝 麦冬 钩藤 稻叶

化至宝丹一粒。

病情如昨,势不可援,勉拟以冀万一。

淡芩 黑山栀 甘草 元明粉 连翘 薄荷 大黄

今日病情更幻,用药更难,议从手经开达。

枇杷叶 杏仁 荷梗 青蒿梗 桑白皮 桔梗 佛手 连翘 川贝 郁金

前病,暑去湿存,今又湿复招暑,烦热一候,神烦寐少,脉数右大,舌红口干,阳明不和,湿转化热矣。

大竹叶 法半夏 甘草 麦冬 生石膏 粳米

仿仲圣复病法。

淡豆豉 黑山栀 枳实

更衣后,势犹不退,表未解也。舌红苔黄,小溲短赤,里热亦不清泄。议从三焦分泄。

大竹叶 豆卷 杏仁 连翘 大麦芽 桑皮 赤苓 滑石

气痹化热,机窍不宣,专开上焦,使其气化热泄。

黄芩 山栀 桔梗 枇杷叶 紫菀 淡豆豉 枳壳

议旋降辛开,宣气热以通络。

旋复花 黑山栀 枇杷叶 青葱 钩藤 新绛 生麦芽 紫香附

寒热咳嗽,外感新凉,经水适至,止而复来,邪热内伤营分,虽有肝气内着为痛,仍宜宣手太阴,使痹郁得开为要。

淡芩 黑山栀 枇杷叶 青葱 枳壳 炒豆豉 杏仁 新绛

脉弦带数,偶吸暑浊,致身热不解,而宿病肝气随发,腹中块垒,痛剧,呛咳心嘈,皆属木火升扰。姑以宣降开达,佐以轻苦和阳。

枇杷叶 黑山栀 金石斛 桑叶 杏仁 炒豆豉 生麦芽 半曲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