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第九章 儿科临床检测方法9.3 胃窦十二指肠测压
适应症
· 慢性假性肠梗阻(CIP)
· 预测药物疗效——测压可证实促动力药物(西沙必利、胃复安、吗叮啉、红霉素及生长抑素等)的短期疗效。用药后测压发现诸如MMC存在的现象,预示该药物有良好疗效。
·可能影响胃肠动力的一些系统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及进行性系统硬化等)
·预测早产儿是否能耐受胃肠道营养,试验性进餐后如患儿胃肠动力指数增加,提示可耐受胃肠道营养
· 预测CIP患者能否耐受空肠营养,有MMC患者比无MMC患者更易耐受空肠营养。
术前准备
· 了解病情
(a)病史
(b)症状
(c)用药史
(d)过敏史
· 家属签署同意书(如医院有此规定)
· 术前48小时停服所有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
· 根据年龄不同,患儿术前空腹3~5小时
· 小于5岁患儿,检查当日应在术前5~6小时唤醒,以便检查时患儿能较易入睡
·向年长儿童说明插管时可能有不适,但慢慢会适应,并向患儿说明检查全过程,取得合作,减轻不适
· 镇静剂不应常用。
仪器
· 导管:导管必需细且柔软(小于6月婴儿,导管直径应小于2mm),否则导管会阻塞幽门延缓胃排空,导管太硬可致十二指肠穿孔,在十二指肠插管时曾有此报道。固态导管较硬禁用于婴儿胃窦十二指肠测压。
·胃窦十二指肠测压导管至少应有三个压力通道,以检测MMC.检测时胃窦部放置1~2个压力通道,其余通道置于十二指肠,压力通道间距离按检测目的不同而设置
·使用水灌注式导管做婴幼儿测压时,应注意控制注水量,以防注水过多或电解质紊乱
· 幼儿测压时应降低注水速度。
检查步骤
胃窦十二指肠测压最重要的是检查以下三方面指标:
· MMC的形态及频率
· MMC传播速度
· 进餐后MMC终止,转化为消化期运动。
插管方法如下:
1透视下插管最常用。导管太软不易通过幽门,导管太硬则因为锐角的形成,不易通过十二指肠球部。顶端带金属重锤导管,可借助头端重力帮助插管,顶端带气囊的导管,插入十二指肠后充盈气囊亦可帮助定位。部分实验室用促胃肠动力药(红霉素或胃复安),利用增强动力协助插管,但必须在插管次日待药物效应消失后再进行检测。
2内镜引导下插管时,应尽量少注气,以防小肠牵张,影响动力。
3婴幼儿亦可在无透视下直接插管。导管进入胃内后,再按小于0.1cm/min速度缓慢插管。当导管内吸出胆汁或记录到十二指肠成簇的收缩波后,即可证实导管已进入十二指肠。
为记录到MMCⅢ相应至少检查3~4小时。亦可用静注红霉素做激发试验,正常人常可诱发MMCⅢ相出现。进餐后也应检查动力,因进餐会抑制MMC及诱发消化期运动。
资料分析
· 早产儿(孕期小于32周)无MMC
· 婴幼儿MMCⅢ相与成人不同,与其孕期有关。孕期近40周的婴幼儿,其MMCⅢ相与成人相似。早产儿的MMC传导速度则较慢,MMCⅢ相间距较短,收缩幅度较低
·婴幼儿空腹期及餐后胃窦十二指肠运动均以成簇收缩为主,孕期32~40周时,其收缩频率与Ⅲ相收缩频率相同,但并无规律的移行。
上述成簇收缩到几岁会消失,目前尚不清楚。但成年人上述成簇收缩已消失,或在整个MMCⅡ相中表现不足10%。而某些胃肠动力障碍的成年患者(如机械性梗阻,糖尿病胃轻瘫及CIP),其成簇性收缩可能反而在MMc Ⅱ相中占优势。
内脏肌源性病变
MMC消失或幅度降低
内脏神经性病变
以下4种异常收缩波可独立或共同存在:
· MMC形态及传播异常
· 爆发性收缩
· 小肠孤立性收缩持续30分钟以上
· 餐后不能转为消化期运动类型。
注意事项
静脉用药可影响检查结果。高血糖(大于140mg/dl)既可减少MMCⅢ相,又可延缓胃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