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 第三十一章 心理护理技艺第一节 心理状态与心理护理
一、恐惧与护理
恐惧(fear)是由某种危险因素所引起的消极情绪。在临床上常见的恐惧因素主要有下列诸多方面。
1.医院的特殊场所和特殊气氛 如洁白肃穆冷冰般的环境,危重病人的抬进抬出,抢救病人的紧张气氛,黑暗环境中进行的检查等等,都会给病人带来恐惧感。
2.如果在作脑血管或心血管造影前,医生说:“家属要签字,有千分之一的死亡率。”就这一句话,病人就会有恐惧感。
3.害怕手术 对手术的恐惧是普遍的,只不过程度有轻有重而已。临床上经常遇到有的病人临床近手术而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进入手术室就吓晕过去。
4.消极暗示 使病人产生恐惧的消极暗示很多,如同类疾病病人预后不良的信息,社会上关于自身所患疾病的荒谬传说及某些病人的过分渲染等。
5.患预后不良或危及生命的疾病,如截肢、摘除某器官或患癌症等。
为了帮助病人克服或减轻恐惧,医护人员首先应当具体分析病人恐惧的对象和原因,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对恐惧的心理护理,主要是使病人感到危险情境的消除或减弱,则安全感能够逐渐加强。在预计病人可能产生恐惧之前,医护人员就应主动把可能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威胁作适当说明,并给予安全暗示和保证。当病人面临恐惧情境时,对病人要和蔼可亲、沉着稳定,一举一动都要给病人以安全的暗示和保证,通过指导病人学习身心放松、深呼吸并想象手心发热用以缓解其恐惧心理。
二、焦虑与护理
根据医学心理学工作者研究,病人产生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①人际关系紧张,环境陌生;②诊断不明确;③疗效不明显;④病人是家庭支柱,对老人孩子牵挂惦念;⑤经济负担重;⑥恐惧情绪的延续;⑦疼痛;⑧怕失去事业,怕失去生活能力,怕失去爱情等。
要帮助病人解除焦虑情绪,就必须从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心理疏导工作。如果医患关系搞好了,病人压在心底的焦虑问题,虽不愿向家讲,却能向医生护士倾诉。有位老年人住院,总是焦虑不安,经多次谈心,好吐露了真情,原来她家婆媳关系不好,老人怕住院花钱多了儿媳妇不满,所以十分焦虑。针对这种情况,等她儿媳来探望时,护士不怕脏、不怕累,细心进行基础护理,并表扬老人俭省节约,重病之中念念不忘家庭和儿媳,从而感动了她的儿媳,搞好了婆媳关系,老人的焦虑情绪由此解除了。有的还可采用心理治疗中的发泄疗法。病人愤怒或发牢骚时,可以引导他当发泄,用以治疗疾病。我们在临床上也可让有焦虑情绪的病人“诉苦”,医护人员要耐心地倾听并适当地引导他诉说。一旦把压在心头的焦虑因素全说出来,心情也就放松了,另外,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给病人宣讲有关疾病的科学知识,把病人的生活安排得紧凑、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并可让病人做点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如:协助护士卷棉签、叠纱布、搓棉球等,都可缓解焦虑情绪。有的护理专家对于如何解除病人的焦虑情绪,提出了如下八条措施:
1.靠护理工作者的机智敏锐的观察,查明原因,进行疏导。
2.在医疗保护制度允许的情况下,让病人及时了解病情及检查结果。
3.解除病人的孤独感,护士主动接近病人,进行有技巧的谈话。
4.保护病人的自尊心,使病人感受到受人重视、受人尊敬,有独立人格。
5.使病人感到,得到了妥善的治疗、护理,增强对医院的信赖,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
6.经常变换体位,做些轻微活动,使肌肉放松,消除紧张情绪。
7.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了解周围环境,了解对自己的治疗和护理计划。对于特殊检查,事先交待明白,使病人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8.进行必要的消遣活动,如散步、娱乐等,以解除病人无聊乏味的孤寂心情。
三、疼痛与护理
疼痛是疾病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征象与症状,总是伴随着消极的情绪。因此,对疼痛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1.掌握病人疼痛的情况 医护人员要善于敏锐地观察病人的疼痛反应,耐心听取病人的诉说。要了解疼痛发作是首次还是持续性的,疼痛的性质、程度、部位等。脸色痛苦、紧皱眉头、咬紧牙关、握紧拳头及深沉的呻吟,都表示痛得厉害。有些意志坚强或受过某种训练的人,可能疼得咬破嘴唇、大汗淋漓,却不吭一声。护士要特别关心他们,从他们的外部反应体察他们疼痛的程度。
2.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病人的疼痛反应是很不愉快的感觉。如护士对这些反应置之不理、缺乏同情心,特别是对一些不加克制或行为反应过激的病人表示反感,对神经症所致的功能性疼痛主观地认为是无病呻吟等等,都会使病人的疼痛感增加。护士只有设法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才能提高病人的疼痛阈。病人情绪的稳定、良好的心境,精神放松,可以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Mocc指出:“通过调整护病的关系,能够缓解成年人的中度疼痛。”护士要恰当地向病人解释疼痛的机制,显示出理解病人的痛苦,安慰病人。对行为反应过激的病人要进行耐心劝解,以防止影响其他病人。对强烈克制的病人,给以鼓励,并允许他们呻吟。对疼痛强度突然改变,变得尖锐而严重的持续疼痛的病人,非但不能训斥,而应慎重对待,要怀疑是否有器质性改变。
3.通过心理治疗缓解病人的疼痛 疼痛既有生理原因,又有心理原因,所以通过心理治疗可以帮助病人缓解疼痛。首先,分散注意力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疼痛的知觉。可把注意力集中于阅读、看有趣的电视节目或与来访者谈话等活动上;其次,事先进行疼痛知识的教育,可以改变病人的疼痛反应。例如,对孕妇进行教育,使之认识到生育是全家盼望的喜事,而并非痛苦,消除恐惧心理就可减轻疼痛。对有些可能造成痛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要主动告诉病人过程如何,目的何在,赞成痛苦的性质,以及病人应如何配合等。并可反复向病人保证,疼痛不会超过他们所能忍受的程度。还可告诉他:“我们理解你的疼痛,我们设法为你解除疼痛,如果痛的很厉害,可立即告诉我们。”例如,手术后的病人必须活动、深呼吸、咳嗽,这些活动虽然会造成疼痛,但病人理解后,会忍痛去做的。对儿童病人,同样要事先教育。如给儿童打针前,告诉他,稍有点疼,就象蚊子叮一下那样就过去了;切不可谎骗儿童,告诉他“一点也不疼”。这样做有时会使儿童在整个幼年时期造成惧怕打针,惧怕“白大衣”。
另外,催眠疗法可以减轻疼痛,因为处于催眠状态的病人对施术者的言语暗示很敏感,所以对疼痛的感受性降低。牙科医生在病人催眠状态下拔牙、烧伤病人在催眠状态下换药等实例是不少的。另外,如保持环境安静,减轻不良情绪刺激,争取家属配合等措施,也可减轻疼痛。
四、异常感受与护理
1.主观感觉异常 所谓主观感觉异常,是指人在患病之后,由于病体的反应,角色的变化和心理冲突,主观感受和体验与正常时有了差异。病人患病之前集中精力忙于工作和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对自己的躯体状况不太留意。但病后,就会把注意力转向自身,甚至对自己的呼吸、心跳、胃肠蠕动的声音都异常地敏感。由于躯体活动少、环境又安静,感受性也提高了。不仅对声、光、温度等外界刺激很敏感,就连自己的体位、姿势也似乎觉察得很清楚。比如,一会觉得枕头低、一会觉得被子沉、一会又埋怨床单不平展,不时地翻身。缺乏经验的医务人员往往指责病人“事多”,实际上这是病人合乎规律的心理反应。
由于主观感觉异常,病人还会出现对客观事物错误的知觉。比如时间知觉异常,住院病人总感时间过得慢,特别是经受痛苦折磨的病人,更有度日如年之感。久卧病床者,有的会出现空间知觉的异常。躺在床上会感觉房间或床铺在摇晃或转动等。也有的会出现正常人完全相反的感知觉。例如,正常人认为鲜美的味道,却可能引起病人反感;正常人认为美丽的颜色,病人看到了却感到讨厌;甚至正常人的嬉笑也会引起病人的厌烦。有的病人因病情需要住进隔离室或看症室,由于感知觉刺激单调,会使病人感到孤独、无聊和不安,甚至出现思维紊乱或幻觉等。
对于病人出现的感觉异常,应寄于同情,从心理上给予支持和疏导,并辅以必要的治疗。应当指出的是,病人有些异常感觉,很可能是躯体疾病的心理反应,不应与上述感觉异常混为一谈。
2.对客观事物敏感病人进入角色以后,活动范围突然缩小,大都局限于比较宁静、单调、狭小的环境里。这一变化,不仅可以引起主观感觉异常,而且也易于对有限范围的客观事物异常敏感。他们不仅对病友的病情态度十分留意,尤其注意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对过去不关心的事现在可能关心起来,而且比以往计较小事了。医护人员应当理解病人的这种认知变化。病人活动范围的缩小、认识范围的狭窄,容易感到枯燥、乏味、渴望丰富的信息刺激。因此,病房不宜过分寂静,要设法活跃病房生活,要使病人尽量与社会保持信息沟通。
3.认知评价主观片面病人进入角色之后,对疾病格外关注,时刻思考。基于某个人的既往经验和医学科学知识的水平,每个人对自己的疾病都有一个主观评价。临床上不遵守医嘱的现象大都是由于病人对疾病认知评价的主观性造成的。因此,医护人员应当了解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态度,因势利导,使之与科学的诊断、治疗相一致。
五、需要与护理
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源泉,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病人当然也是如此。仔细分析每个病人,可以知道他们的全部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要。医护人员只有了解并满足病人的需要才能真正把心理护理做好。
1.病人的共同需要 凡是患病的人,大都希望尽快明确诊断;希望得到较高水平和较好条件的治疗;需要安全感;需要得到支持、安慰、尊重和热情关怀等。
2.门诊病人的需要 来门诊看病的病人大都希望顺利就诊;希望得到自己称心的医生诊治;希望减少检查中的麻烦和痛苦;希望尽快明确诊断和希望得到妥善治疗等。
3.急诊病人的需要 急诊病人突出的心理需要是能尽快得到妥善地抢救和治疗,还希望减轻痛苦,不留伤残和保障生命安全。
4.住院病人的需要 住院病人进入一个陌生而又特殊的“社会”,他们首先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和重视;二是需要尽快熟悉病友并被病友接纳为新的集体的一个成员;三是需要治疗条件、生活条件好,适应新环境顺利;四是需要病房生活安静、和谐、亲切而又活跃;五是需要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信息刺激和情感支持;六是希望治病安全、顺利、痛苦少等等。
上面仅是对病人需要的举例分析,实际上病人的需要多种多样,极为复杂。从某种意义上讲,医护人员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了满足病人的需要。所以只有针对病人的具体需要,或是满足,或是说服限制,或是劝止,才能真正把心理护理做到病人的心里,使他们感到被理解、受尊重、正在接受满意的治疗。
专栏31-1需要及满足
有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即:不进食就要饿。饥饿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可以激发人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和驱动人的一系列行为,直到饿感消除,心理紧张变得平缓为止。
如果我们就上述过程来理解什么是需要,那么,我们可以把需要看成是一种伴随某种紧张程度的体验。当然,给需要下一个科学的定义,还要更全面和更深刻些。为此,我们就必须分析被体验的事物具有怎样的性质以及体验本身是什么等等。
首先,应当承认引起饥饿的直接原因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生理过程,是人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对自身新陈代谢水平和状态的一种反应。对人来说,这种反应可以达到意识化的水平。另外,人体内部的这种生理过程是有其生物学意义的。也就是说,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有上述这种能力,这是自然界按自然法则对人提出的客观要求。人若不按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去满足这种要求,他们就无法生存。为此,人对体内的生理过程或者说对自然界的客观要求能否及时地体验、认识和满足,仍是人能否在无限复杂的自然界中得以生存发展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以上,只是就生物性方面谈问题。另外,人为了完善自己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样要及时地去体验和认识社会的和精神生活的客观要求。这些要求一旦被体验到,同样可以成为人的需要。
如果能同意上述看法,那么就可以接受以下的定义,即:人的需要是人对各种(生物的、社会的、精神的)客观要求的体验与应答。
人有多少种需要呢?回答这个问题就是对需要进行分类。目前对于需要的分类很不一致,这都是由分类标准不同而引起的。大多数人喜欢按需要自身的性质和形式进行分类,也有人按需要所指向的对象进行分类,有时,同一本书中采取两种分类标准,以致使人无所适从。我们认为,由于需要是发自人类本性的一种心理历程,所以只有依据它的发源,依据人的本性进行分类才是科学的分类方法。依此,可把需要分为三类。
第一种需要是人的生物需要,这是由人的生物属性决定的。我们这里所说的生物需要,不是与动物本能完全相同的生物需要。虽然就起源来讲人的生物需要是由生物本能发展来的,但是,就是在发展过程中人的生物需要与动物本能之间产生了质的差异。比如,作为人的生物需要虽然也具有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生物学意义,但它却是已经社会化和精神化了的东西。所谓社会化,是指这种生物需要的产生无法背离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与条件;它本身的表现形式只能是某种社会文化条件的反映;另外这种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手段也只能是社会性的,甚至生物需要的满足方式和社会需要的满足方式有时是统一的,比如请客吃饭就是两者的统一。所谓生物需要的精神化,是指人的生物需要总是被人意识到;需要的性质和强度能被语言描述,而满足需要的方式和手段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同样,生物需要的满足过程也往往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融为一体。比如,人的食物往往同时具有色、香、味、形,以满足审美需要。
第二种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人的本质属性中有社会性一面,其实它也是由动物的群体性进化来的,在进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质的变化。动物的群体性服从着纯自然法则,而人的社会组织则是按社会生产情况自觉地组织起来的。按人类社会的原则形成的社会对人也就提出了自己的客观要求,这些客观要求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社会交往、生产劳动和伦理规范等。人们对这些客观要求的体验、认识和反应就成了人的社会需要。
在人的社会需要中,交往需要是很关键的。它不但保证着人的生存、安全和延续,在某种意义上,它又是产生和维持正常精神活动的支柱。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对于心理活动的发生和持续都起重要作用。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的精神活动往往就会崩溃或畸变。长期与社会隔离,即所谓“关系剥夺”或“社会交往剥夺”,可以使人丧失很多能力。社会交往的需要与人的精神需要有密切联系,如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体验到社会责任、伦理规范等等,并由此产生满足责任感和道德感的精神需要,即使是生物需要也和社会交往有关联,如寻偶需要如果没有交往便不能实现。
社会需要中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生产劳动的需要。这种需要既包含着生物性质也包含精神性质。这种需要就其起源来说应和生存需要有关,或者说它是生物性的生存需要的派生物。不能生产劳动就不能获得生存资料。对这一客观规律或客观要求的体验,就构成了生产劳动的需要。劳动需要的精神性质在于这种需要本身乃是以对自然的认识为前提,以创造性思维为关键。而它的满足形式除获得生存资料之外,还有对成果价值的认识,获得成果的同时会伴随着巨大的精神上的满足。
第三种需要是精神需要。有人对此表示疑义,认为需要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状态和过程,所以精神需要这一概念仿佛不通。其实,这种看法是对问题性质的误解。我们说精神需要本来就是人所独有的一种体验,因为人才有意识到自身的能力,人有意识到自己心理历程的能力,明确地说,只有人才有意识到自身需要的能力。在这种意义上,可以把精神需要定义为需要的需要。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所以精神需要这一概念从事实方面看是通顺的和正确的。我们可以以责任感为例做一点解释。对某件事负责是为了某种社会需要,而这种需要的本质和意义只有人才能认识它和体会他,认识得越深刻,责任感作为一种精神需要便会越强烈。如果对某件事负责完全出于被动,只是客观上满足社会需要而对它的意义没有认识,那就不会有责任感这种精神需要产生。在行为方面虽然也在做某件事,但只能是敷衍了事,在精神上永远不会有某种满足的享受。动物为了群体的要求也会有责任行为,如工蜂采蜜,但它们永远不会认识这种工作的意义,所以不可能有责任感出现。所以正因为人有意识,人能对自己的行为、心理活动进行反思,所以才能对行为和心理活动自身有所体验,所以才能产生精神需要。还可以美的需要如音乐美感为例做一点深入解释。据说,牛也“懂”音乐,因为实验证明,和谐雅静的琴声可以使牛多分泌乳汁。是牛真的懂音乐并有这方面的精神需要吗?当然不是。充其量和谐的音乐要可以使牛的高级神经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神经系统的良好工作促成各种器官的良好功能,特别是腺体的活跃,从而使乳汁分泌增多。所以,对牛弹琴并不能使牛得到“精神满足”,因为它没有精神活动,也没精神需要。没有需要,满足便无从谈起。如果对人弹琴,情况就有根本不同了,首先,和谐悦耳的琴声也会使人的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继而人便可以体验到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如兴奋、轻松、畅快等等。与此同时,人还可以通过联想悟出含义,这一切使人获得一种美的享受,精神上获得满足。很显然,在上述过程的各个层次和各个阶段上,意识活动是起重要作用的。如此,人的上述精神需要是动物不可能产生的,因为他们没有意识。
俗话中有“进庙不烧香,出庙心发慌”,这句话,这正说明人有另一种精神需要,那就是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从信仰中获得精神满足是最显见的事实。但是,即便是这种极端的精神需要,却又和生物需要、社会需要联在一起。很多求神拜佛的人,最直接目的是要获取自身利益,如身体健康、消除疾病、生活平安、五谷丰登、消除灾祸、子孙满堂等等,都是与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生物需要有关。在宗教盛行的国度里,不信教往往不能占有一定社会地位,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甚至要受他人的歧视,为了满足这种社会需要便随从了某种宗教信仰,久而久之形成一种需要,似乎失去宗教信仰就无法生存。除宗教信仰而外,人还有别的信仰,如对某种哲理的信仰,这种信仰是另一种精神需要,即认识或探究的需要。这种需要自然是精神性的。然而它与生物和社会需要也不无联系。信仰某种哲理,往往是为了生活得更符合客观规律,探究某些客观规律往往是为了改造生存环境等等。
需要,这的确是发自人类本性的东西,与之伴随的欲望和动机有时是很难被压抑的,特别是维持人类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的需要更是如此。甚至连古代的圣贤们也不得不说“食、色,性也。”尽管历来有各种各样的哲学和伦理学希望消除和减少人的欲望以解除由欲望不能满足而导致的个人精神冲突或社会问题,但到头来实际收效并不大,而且随着时代的前进,这些理论和说教总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佛教企图禁欲,道教主张寡欲、基督教主张限欲、儒教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但是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欲望永远是灭不了的。那么,如何对待人的需要和欲望呢?唯一可行的就是合理的范围内去满足人的需要。只有满足它才能缓解它。这里所谓“合理的”,实际上就是指具体地按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去满足人的需要,当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需要的满足方式和程度也不相同。至于如何做到合理,这的确是社会心理学的重大研究课题。
郭念峰
专栏31-2动机
人的活动和行为动机,是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这个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几乎全部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中都包含着动机因素在内。所以,从事各种心理学分支学科工作的人都十分重视它,医学心理学自然不可例外。
心理学中有一个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个性心理学,而动机问题的深入探讨恰恰是与个性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当然,在劳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等分支学科中,凡是牵扯到人的因素、人的管理、心理诊断和心理矫正等实际应用问题时,也都要考虑动机问题。
那么,动机的实质是什么呢?
动机是一种带有个人特点的和自觉意识到的行为和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是需要的高级形式,即充分的自觉形式。也可以把它看作为满足需要而发生的一种自觉的心理倾向。
关于动机的实质,历来有种种理解,我们宁肯把它看成是需要的反映和表现。这一点不用做烦琐的论证,因为事实告诉我们,任何个人都不会去做自己根本不需要做的事情。动机既然源于人的需要,那么它的种类以及对它的评价便和需要的种类和性质联系在一起(参阅需要一栏)。虽然说动机是需要的高级的自觉形式,但是,还有高于动机的行为动力形式,那就是目的。目的,不但比动机有更高的自觉性,而且基于对客观世界的深刻认识而具有充分和周密的计划性。
动机虽然是由需要促成,但它能否形成和能否付诸行动却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需要都可以形成动机和所有动机都可以实现。制约动机形成实现的内在条件是人的经验系统和价值观念系统,特别是人的信仰以及道德观念等等,当然,人的性格特征、意志品质也起一定作用。制约动机形成实现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客观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类。
动机付诸行动之后,必然有结果或后果产生,结果或后果是动机的调节因素,它可以加强或减弱甚至消除原有动机。作为调节动机的因素在人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中起极重要的作用。为更清楚地理解上述几种因素与动机的关系,可用以下图解辅助说明:
心理学对于动机问题历来十分重视,而且也建立过许多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设计虽然也是根据心理学方法的一般原则,但其具体目标都是针对动机问题的,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类方法是所谓投射法,这是以病理心理学的资料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套方法,这类方法可以揭示人的无意识动机。换句话说,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揭示出尚未被充分意识到或被压抑了的某些动机。投射法的基本假设是:对于意义不明确的刺激物(如一团不规则的墨水痕迹),人往往要把某种自己想象出的意义强加给它,或者说把代表自己内在倾向性的东西投射到刺激物上。因此,通过分析推断其结果便可了解人的内在世界,这类方法最常采用的有洛夏墨迹测验(Rorschach ink-blot test)、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第二类方法是直接实验法。它的基本假设是,动机往往可以影响人对事物的知觉,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总有人的需要倾向等个性特征参予,另外,惩罚或奖励因素对动机起着重要作用等等,根据这类原则设计实验,对人的动机进行研究。
当今研究动机的方法尚有很多,诸如谈话法、问卷法、产品分析法等等。由于人的动机系统是十分复杂的,所以很难只用一种方法察明人的动机。这就是研究动机的困难所在。
对人的动机进行研究不只是从理论上阐明其结构和特点,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或生活过程中通过激励良好动机改善人的行为和扭转人的不良动机,消除人的不良行为或病态行为。
郭念峰
六、暗示与护理
受暗示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产生的心理现象。暗示既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变化,又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变化,所以,消极的暗示可以导致疾病,积极的暗示又能治疗疾病。尤其是病人,因为对自身疾病异常关注,注意力总是集中在与自身疾病有关的现象上,所以暗示感受性更强。病人十分留神医务人员的言谈话语,而且总是向不好的的方面去联想。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十分重视暗示在心理护理中的重要作用,巧妙地对病人进行积极暗示,努力克服和避免给病人以消极暗示。
在临床上怎样使病人受到积极暗示呢?从护士和医生本人来说,一要严肃认真;二要服务态度好,对病人体贴入微;三要庄重、大方、亲切待人、有威信。这三点是使病人易于接受积极暗示的重要条件。至于具体做法,要因人、因病而异。比如,有人害怕打针,护士可以非常自信地说:“我打针保险让你不疼”。如果有住院病人失眠,护士可以给安慰剂,暗示这是最好的安眠药。就止痛来说,据实验,有30%的病人可以蒸馏水代替普鲁卡因,75%的疼痛病人以生理盐水暗示为杜冷丁可以减轻疼痛。一位癔症性感觉缺损的男性病人,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大医院,花钱数千元,一直没治好病。最后以核黄素暗示为特效解毒灵,一次就把病治好了。护士如能掌握催眠术,就可以对需要暗示的病人进行催眠暗示。如癌症病人后期疼痛难忍,可以通过催眠缓解疼痛;烧伤病人吃饭、换药困难,都可在催眠当中进行;有的产妇对分娩恐惧,也可在催眠中分娩。
在临床上不仅要想方设法对病人进行积极暗示,还要注意防止对病人的消极暗示。有些医原性疾病就是受消极暗示发生的。例如,在某院眼科手术台上,医生、护士一起正用银针为一老年病人剥离白内障。护士拿起银针对医生说:“你看,这根针天天消毒是不是生锈了”。听了这句话后,老太太的眼睛留下了“后疑症”,总是视力模糊,感觉眼里有锈。认为是手术事故。这说明,医生、护士在病人面前说话一定要谨慎,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医原性疾病。再有,病人之间的相互消极暗示也应当引起重视。有位病人胃次全切除术后,对同室即将手术的病人讲如何痛苦难忍,结果另一个病人一进手术室就吓得虚脱了。所以,当抢救危重病人时,最好及早离开原病室,到隔离间进行抢救,不然会给其他病人带来强烈的消极暗示。
在临床医疗护理中,综合发挥语言、药物和医疗等暗示作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