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 第三十九章 药物心理学第一节 药物的生理心理效应
神经心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内分泌学、精神药理学和行为科学等的研究进展,为阐明药物的心理效应提供了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使我们有可能认识药物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生理机制。
例如,抗精神病药物作用于脑干的脑桥上端到中脑、下丘脑的网状结构以及边缘系统脑结构,通过调整乙酰胆碱与多巴胺、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关系,可以消除幻觉、妄想,使行为恢复正常。抗抑郁药物,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影响突触间隙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使之在神经末梢中贮积,进而释放增加或减少其耗损,以消除抑郁,改善情绪。吗啡和鸦片可以影响体内的吗啡受体,通过影响内啡肽而止痛。再如,抗高血压药物往往引起抑郁状态;抗结核病的异烟肼可以引起轻度躁狂状态等实例可以看出,许多药物和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某些药物,如果作用不当可以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变异;反之,也可以使用某些药物来纠正病人的异常心理。
使用药物时,不仅要重视药物引起的生理效应,还要重视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时的心理效应。如对药物高度信任,病人的心理上处于良好的感受状态,则药物疗效可大大提高,甚至没有药理作用的安慰剂也可以具有某种良好的药效。反之,纵然是应有治疗效果的药物,如果病人对它不信任或厌恶,则其疗效大大下降,甚至没有治疗效果。
Wolf曾经做过一项很有意义的实验:从胃管给一位有恶心呕吐症状的病人注入催吐剂,但对病人说:“现在向你胃里注入镇吐剂,很快就会显效,停止呕吐。”30分钟后,恶心呕吐果然停止了。一小时后病人又呕吐,于是再次注入催吐剂,15分钟恶心感受消失。这一实验证明药物确实具有心理效应,在某些情况下,它甚至可以逆转生理反应。对药物心理效应的这些研究表明,可以利用病人对药物认知活动的规律,因势利导,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在讨论药物心理学时,除了研究药物的治疗效应外,还应当了解药物对正常心理活动的干扰。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或减少副作用,保护病人的安全,防止意外,减少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不便和烦恼。药物引起的干扰正常心理活动的现象有如下几类:
1.记忆力减退 使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安定剂、催眠药、镇静剂和抗癫痫药物,可有此副作用。
2.意识障碍 使用阿托品、蔓陀萝、安定、莨菪碱类、抗组织胺等药物可引起意识障碍。
3.情绪改变 抗高血压药物可致抑郁;酒精、催眠药、异烟肼,可以引起欣快。
4.精神运动性失调 如安定不适于驾驶人员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巴金森氏综合征;长期饮酒或服用催眠药可致震颤。
5.幻觉和妄想 使用苯丙胺、激素、异烟肼、合霉素等药物时,可以出现幻觉、妄想,类似精神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