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书籍中医著作《幼科概论》>小儿脉法
 
中医书籍



 《幼科概论》 > 小儿脉法

小儿脉法

小儿三五岁,可以诊视,第手腕短促,三部莫分,惟以一指候之,诚非易也。《内经》诊视小儿,以大小缓急四脉为准。予不避僭越,体察其意,仍从浮沉迟数四脉,而以有力无力定其虚实缓急,更为明悉,比较尤为有根据。

《内经》脉要

黄帝曰∶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如何?

夫乳子病热,脉见悬小者,阳症见阴脉,本为大忌,但小而缓者,邪甚微,其愈易;小而急者,邪客深,为可虑,故以为问。

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夫小儿以稚阳为体,而如病,纹脉现暗淡,肢脉至虽小,手足温者,犹能生。以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犹在也。若四肢寒冷者,则邪胜其正,元阳去矣,故曰死也。

帝曰∶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者生,急者死。此言小儿之外感也。风热中于阳分而喘鸣肩息者,脉当实大。但大而缓,则胃气好,邪渐退,故能生;实而急,则真脏见,病日进,则死也。

此《内经》之旨,圣人立言简切,而总括无余。世人不悟,视为寻常,能于此处等处着眼,则诊视之要诀思过半矣。予之临证诊视,无论凶吉,则多中者,亦不外此。第意之所至,口莫能宣。窃详经所谓大小缓急者,亦发而不露之意。盖大即浮洪类也,小即沉细类也,急即数也,缓即迟也,何若竟易以浮沉迟数之为得乎?再以节庵之有力无力,辨其表里虚实,诚诊视小儿天然不易之妙诀。夫节庵亦一常人,而能以有力无力,辨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虽至显浅,至平易,亦至确当,岂真古今之人不相及耶。

四脉主病

浮脉主表(病在外),沉脉主里(病在内)。迟脉主脏(病为寒),数脉主腑(病为热)。四至五至为迟为寒,为不足。七至八至为数为热,为太过。

浮迟外寒,沉迟内寒,有力实寒,无力虚寒。

浮数外热,沉数内热,有力实热,无力虚热。

主症∶浮而有力,风热;无力,阴虚。沉而有力,痰食;无力,气滞。迟而有力,为痛;无力,虚寒。数而有力,实热;无力,疮疡。

总括脉要歌

太渊一指定安危,六至中和五至亏,七八热多三四冷,浮沉迟数贵详推,有力为阳为实热,虚寒无力里何疑,若能留意于中取,何至望洋泣远岐。

浮而有力实兼风(风热皆阳,表之实也)。无力阴虚汗雨 (阴津妄泄,表之虚也)。有力而沉痰食害(痰凝食滞,结于里也)。沉而无力气凝胸(气滞于中,不运化也)。迟而有力多为痛(浮迟外痛,沉迟内痛)。无力虚寒气血亏(气弱血衰,至虚之候)。数脉热多终有力(数而有力,实热何疑)。疮痍无力热虚攻(阴虚受伤,虚热所致)。

脉证宜忌歌

脉浮身热汗之松(阳邪居表,热从汗解)。沉细身凉莫强攻(无论表里,不堪攻伐)。咳嗽正嫌浮带数(浮缓为宜,浮数大忌)。细沉肿胀定知凶(脾胃虚寒,愈不运化)。

沉迟下痢方为吉(气血俱伤,最嫌洪数)。洪数偏宜痘疹逢(阴阳充足,毒不能留)。腹痛不堪浮有力(三阴受病,浮则反常)。浮洪吐衄总无功(阳火太盛,阴血愈伤)。

陶节庵曰∶诊脉之要,无论浮沉迟数,但于有力无力中分别。有力者为阳,为实,为热;无力者为阴,为虚,为寒。至哉斯言也,后贤无忽。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