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 > 卷十五 \ 专方痈疽门
活命饮 治一切痈毒赤肿。未成者消。已成者溃。但漫肿色白不起。及脓出而痛不止。元气虚者禁用。
穿山甲(炮) 白芷 防风 乳香 没药 甘草节 赤芍栝蒌根 归身 贝母(去心。研) 陈皮 皂角刺(各一钱) 金银花(三钱)
水酒各半煎服。
清热解毒汤 治疮疡 肿赤痛。形病俱实。
黄连(酒炒) 山栀(炒黑) 连翘 当归(各钱半) 芍药 生地黄(各一钱) 金银花(二钱) 甘草(六分)
水煎热服。
豆豉饼 治疮疡肿而不溃。溃而不敛。
江西淡豆豉上一味为末。唾和成饼。如钱大。三四钱浓。置患处。以艾壮于饼上灸。干即易之。如疮大作饼覆患处。以艾铺上灸之。未成者即消。已成者祛逐毒邪则愈。如郁证败痰失道。漫肿不赤不溃者。以香附一味为细末。唾调作饼。如上法灸之。或先用葱一握。切碎焙热熨之。冷则更迭而熨。使气血调和。毒邪 发。然后灸之。尤妙。
竹叶黄 汤 治气虚。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叶(一握) 黄 (生) 生地黄 麦门冬(去心) 当归 川芎 甘草黄芩 芍药 人参(钱半) 石膏( 。二钱)
水煎热服。
乌金膏 治溃疡肉死不腐。若有毒根。以纸捻蘸 即敛。
巴豆(去心膜。炒黑)
一味研如膏。点歹肉上。临用修合则不干。
珍珠散 治不拘何疾。溃烂不肯长肉者。
炉甘石( 如目门绛雪膏法。净八两) 珍珠( 。净一钱) 琥珀(净末。七分)龙骨( 。水飞净。四分) 赤石脂( 。水飞净。四分)钟乳石(甘草汤煮一伏时。水飞净。六分) 朱砂(水飞净。五分) 麒麟竭(二分) 象皮(焙干为末。五分)
上九味。务令极细。每药一钱。入冰片二分。研匀和调。敷上立长。
三白丹 治霉疮结毒。
水银(一两) 白矾 焰硝(各二两)
上三味。纳铁铫中。以浓瓷碗合定。盐泥固济。压定碗足。文火 三炷香。升在碗内。取出放地一夕以出火毒。瓷罐收贮。经年后方可用之。每服三分。入飞面三钱。壮者分三服。中者分五服。羸者分七服。每日以土茯苓半斤。捶碎。用水七碗。煮至五碗。去滓入前丹一服。再煎至三碗。一日服尽。明日如前法再服。二三日后。喉 肿痛。齿龈出水。七日毒尽自愈。肿甚者。用黄连、犀角、骨碎补各一钱。黑豆一合。煎汤漱之。
加味三白丹 治元气虚寒人结毒。
本方加滴乳石一两。天灵盖二两。服法如前。
五宝丹 治虚人结毒。不胜三白丹。及服三白丹余毒未尽者。
韶粉(三钱。铜杓内隔纸焙黄。微火缓焙。勿令焦黑) 珍珠(勿见火。另研) 滴乳粉(净。取极细末) 琥珀(勿见火。另研) 朱砂(水飞。各一钱)
上五味杵匀。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分作七服。弱者分十服。每服用土茯苓四两。煎汤服之。
归 饮 治脑疽背痈。毒盛 肿。及虚人肛门发毒。
当归(重八钱者。一只) 绵黄 (生) 金银花(净。各五钱) 甘草(生。三钱)
水酒各碗半。煎至二碗。分三次热服。一日令尽。在上者。加升麻三分。在下者。加牛膝三钱。
四顺清凉饮(燥门) 参 内托散(保元汤下) 千金托里散(保元汤下) 十全大补汤(保元汤下)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八珍汤(四君子汤下) 加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保元汤(方祖) 异功散(四君子汤下) 独参汤(保元汤下)人参败毒散(小柴胡汤下) 托里消毒散(保元汤下) 四君子汤(方祖) 四物汤(方祖)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归脾汤(保元汤下) 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 栀子清肝汤(耳门) 内补黄 汤(保元汤下) 当归补血汤(保元汤下)凉膈散(方祖) 竹叶石膏汤(白虎汤下) 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下) 理中汤(方祖)四柱饮(泄泻门)六柱饮(泄泻门) 二神丸(泄泻门) 四神丸(泄泻门) 连理汤(理中汤下) 万灵丹(疠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