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书籍中医著作《正体类要》>扑伤之症治验
 
中医书籍



 《正体类要》 > 上卷

扑伤之症治验

 

血脱烦躁

有一患者,两胁胀闷,欲咳不咳,口觉血腥,遍身臀腿胀痛,倦怠不食,烦渴脉大,此血脱烦躁也,与童便酒及砭患处,出死血糜肉甚多。忽发热烦躁汗出,投以独参汤三剂少止,又用补气血、清肝火之药数剂,饮食稍进。后用独参汤间服,诸症悉退,饮食顿加,但不能多寐,以归脾汤加山栀、竹茹,四剂而熟睡。因劳心遂烦渴自汗,脉大无力,以当归补血汤二剂而安;又以十全大补去川芎加麦门、五味、牡丹、地骨、麻黄根、炒浮麦,数剂而汗止,死肉且溃;又二十余剂而新肉生。

 

血虚发躁

有一患者,烦躁面赤,口干作渴,脉洪大,按之如无。余曰∶此血虚发躁也,遂以当归补血汤二剂即止。后日晡发热,更以四物加柴胡、牡丹、地骨、黄柏知母治之,热退而疮敛。东垣云∶发热恶寒,大渴不止,其脉大而无力者,非白虎汤症,此血虚发躁也,宜用当归补血汤治之。裴先生云∶肌热躁热,目赤面红,其脉洪大而虚,此血虚也,若误用白虎汤,轻则危,重则毙。

 

气虚血热

有一患者,头额出汗,热渴气短,烦躁骨痛,瘀肉不溃,遂割去之,出鲜血,服芩、连之药益甚,其脉洪大而微,此气血俱虚,邪火炽盛所致,以四物加参、 、术、炙草,少用柴胡、炒芩,二剂头汗顿止;又加麦门、五味、肉桂,二剂诸症悉退。后用参、 、归、术、炒芍、熟地、麦门、五味,十余剂瘀血溃而脓水稠矣。但新肉不生,以前药倍用白术而敛。

 

瘀血泛注

有一患者,瘀血流注,腰膂两足俱黑。随饮童便酒,砭出瘀血糜肉,投以小柴胡汤,去半夏加山栀、芩、连、骨碎补,以清肝火;用八珍、茯苓,以壮脾胃,死肉溃而新肉生。后疮复溃,得静调治,年余而痊。

有一患者,瘀血攻注,阴囊溃而成漏,脓水清稀。所服皆寒凉之剂,诊其肝脉短涩,余脉浮而无力,此肝木受肺金克制,又元气虚,不能收敛,遂用壮脾胃生气血之方,元气少复。后终殁于金旺之日。

 

瘀血作痛

有一患者,肿痛发热,作渴汗出。余曰∶此阴血受伤也。先砭去恶秽,以通壅塞。后用四物、柴胡黄芩、山栀、丹皮、骨碎补,以清肝火而愈。

有一患者,伤处揉散,惟肿痛不消。余曰∶此瘀血在内,宜急砭之。不从。余以萝卜自然汁调山栀末敷之,破处以当归膏贴之,更服活血之剂而瘥。数年之后,但遇天阴,仍作痒痛,始知不砭之失。

有一患者,臀腿黑肿,而反不破,但胀痛重坠,皆以为内无瘀血,惟敷凉药,可以止痛。余诊其尺脉涩而结,此因体肥肉浓,瘀血蓄深,刺去即愈,否则内溃,有烂筋伤骨之患。

余入针四寸,漂黑血数升,肿痛遂止;是日发热恶寒,烦渴头痛,此气血俱虚而然也,以十全大补之剂遂瘥。

 

肝火作痛

有一患者,瘀血内胀, 痛发热,口干作渴,饮食不甘,四肢倦怠。余曰∶此肝火炽盛,脾土受制,故患前症。喜其禀实年壮,第用降火清肝活血之剂而愈。

 

肝火忿怒

有一患者,患处胀痛,悲哀忿怒,此厥阳之火,为七情激之而然耳,遂砭去瘀血,以小柴胡汤加山栀、黄连桔梗而安。后用生肝血、养脾气之药,疮溃而敛。

 

肝火胁胀

有一患者,患处胀痛,发热欲呕,两胁热胀,肝脉洪大。余曰∶肝火之症也。但令饮童便,并小柴胡汤加黄连、山栀、归梢、红花,诸症果退。此症若左关脉浮而无力,以手按其腹,反不胀者,此血虚而肝胀也,当以四物、参、苓、青皮甘草之类治之。若左关脉洪而有力,胸胁胀痛者,按之亦痛,此怒气伤肝之症也,以小柴胡、芎、归、青皮、芍药、桔梗枳壳主之。盖此症不必论其受责之轻重,问其患处去血之曾否,但被人扭按甚重努力恚怒,以伤其气血,瘀血归肝,多致前症。甚则胸胁胀满,气逆不通,或血溢口鼻,卒至不救。

 

肝胆虚症

有一患者,愈后口苦,腰胁胀痛。服补肾行气等药不愈。余按其肝脉浮而无力,此属肝胆气血虚而然耳,用参、 、归身、地黄白术、麦门、五味,治之而愈。

 

血虚腹痛

有一患者,杖后服四物、红花桃仁大黄等剂,以逐瘀血,腹反痛,更服一剂痛益甚,按其腹不痛。余曰∶此血虚也,故喜按而不痛,宜温补之剂。遂以归身、白术、参、 、炙草二剂,痛即止。

 

气虚不溃

有一患者,瘀血已去,饮食少思,死肉不溃,用托里之药,脓稍溃而清,此血气虚也,非大补不可。彼不从。余强用大补之剂,饮食进而死肉溃,但少寐,以归脾汤加山栀二剂而寐,因劳心烦躁作渴,脉浮洪大,以当归补血汤二剂而安。

 

寒凝不溃

有一患者,受刑太重,外皮伤破,瘀血如注,内肉糜烂黯肿,上胤胸背,下至足指,昏愦不食。随以黑羊皮热贴患处,灌以童便酒薄粥,更以清肝活血、调气健脾之剂,神思稍苏,始言遍身强痛。又用大剂养血补气之药,肿消食进。时仲冬瘀血凝结,不能溃脓,又用大补之剂,壮其阳气,其脓方熟,遂砭去,洞见其骨,涂以当归膏,及服前药百余剂,肌肉渐生。

 

脾虚不敛

有一患者,溃而不敛,以内有热毒,欲用寒凉之药。余曰∶此血气俱虚,而不能敛耳,非归、茯、参、 之类,培养脾土,则肌肉何由而生?岂可复用寒凉克伐之药,重损气血哉!

遂用前药治之而愈。

 

血虚筋挛

有一患者,腹胀呕吐眩晕,用柴胡黄芩、山栀、紫苏、杏仁、枳壳桔梗、川芎、当归赤芍红花桃仁,四剂而定。后又出血过多,昏愦目黑,用十全大补等药而苏。时肌肉溃烂,脓水淋漓,筋挛骨痛,余切其脉浮而涩,沉而弱。此因气血耗损,不能养筋,筋虚不能束骨,遂用养气血之药,治之而愈。

 

肾虚气逆

有一患者,杖疮愈后,失于调理,头目不清,服祛风化痰等药,反眩晕;服牛黄清心丸,又肚腹疼痛,杖痕肿痒,发热作渴,饮食不思,痰气上升,以为杖疮余毒复作,诊左尺脉洪大,按之如无。余曰∶此肾经不足,不能摄气归源。遂用人参、黄 、茯苓陈皮当归、川芎、熟地、山药、山茱萸、五味、麦门、炙草,服之而寻愈。后因劳,热渴头痛,倦怠少食,用补中益气汤加麦门、五味而痊。

 

湿热乘肝

有一患者,愈后腿作痛。余意脓血过多,疮虽愈,肝经血气尚未充实,而湿热乘虚也。

遂以八珍加牛膝、木瓜、苍术黄柏防己、炙草以祛湿热,养阴血,痛渐止;乃去防己黄柏,服之遂瘳。

 

肝经郁火

有一患者,瘀血失砭,胀痛烦渴。纵饮凉童便,渴胀顿止,以萝卜细捣涂之,瘀血渐散。已而患处作痒,仍涂之痒止。后口干作渴,小腹引阴茎作痛,小便如淋,时出白津,此肝经郁火也,遂以小柴胡汤加大黄黄连、山栀饮之,诸症悉退;再用养血等药而安。夫小腹引阴茎作痛等症,往往误认为寒症,投以热剂,则诸窍出血,或二便不通,以及危殆,轻亦损其目矣。

 

痛伤胃呕

有一患者,痛甚发热,呕吐少食,胸膈痞满。用行气破血之剂益甚,口干作渴,大便不调,患处色黯。余曰∶此痛伤胃气所致。遂以四君、当归、炒芩、软柴、藿香,二剂诸症渐愈;又用大补之剂,溃之而瘳。

 

药伤胃呕

有一患者,发热 痛。服寒凉药,更加口干作渴,肚腹亦痛,自以为瘀血欲下之。余按其肚腹不痛,脉细微而迟,饮食恶寒。此凉药伤胃而然也,急用六君加芍药、当归、炮附子各一钱,服之前症益甚,反加谵语面赤。余意其药力未至耳。前药再加附子五分,服之即睡,觉来诸病顿退而安。

 

气血不损

有一患者,瘀血虽去,饮食形气如故,但热渴 痛,膈痞有痰,以小柴胡汤加天花粉、贝母、桔梗、山栀,二剂少愈;又加生地、归尾、黄芩柴胡、山栀、花粉而愈。余治百余人,其杖后血气不虚者,惟此一人耳,治者审之。

 

行气之非

有一患者,服行气之剂,胸痞气促,食少体倦,色黯脓清,此形气俱虚之症也。先用六君、桔梗二剂,胸膈气和;后用补中益气去升麻,加茯苓、半夏、五味、麦门治之,元气渐复而愈。若用前剂,戕贼元气,多致不救。

 

下血之非

有一患者,去其患处瘀血,用四物、柴胡红花治之, 痛顿止。但寒热口干,饮食少思,用四物、白术茯苓柴胡黄芩、花粉,四剂寒热即退;用六君、芎、归、藿香,而饮食进。腐肉虽溃,脓水清稀,以前药倍用参、 、归、术、茯苓,二十余剂腐肉俱溃,脓水渐稠。误服下药一钟,连泻四次,患处色黯。喜其脉不洪数,乃以十全大补倍加肉桂、麦门、五味数剂,肉色红活,新肉渐生。喜在壮年,易于调理,又月余而愈,否则不救。凡杖疮跌扑之症,患处如有瘀血,止宜砭去,服壮元气之剂。盖其气已损,切不可再用行气下血之药,复损脾胃,则运气愈难行达于下,而反为败症,怯弱者多致夭枉。

 

寒药之非

有一患者肿痛,敷寒凉之药,欲内消瘀血,反致臀腿俱冷瘀血,并胸腹痞闷。余急去所敷之药,以热童便酒洗患处,服六君、木香、当归,敷回阳膏,臀腿渐温;又以前药去木香,加川芎、藿香、肉桂,四剂瘀血解;乃刺之,更以壮脾胃、养气血得痊。盖气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极生热,变化为脓。腐溃深大,血气既败,肌肉无由而生,欲望其生难矣。

 

不砭之非

有一患者,发热烦躁,用四物、黄芩红花、软柴、山栀、花粉,烦热已清,瘀血深蓄,欲针出之,不从。忽牙关紧急,患处刺痛,始针去脓血即安;用托里养血,新肉渐长,忽患处瘙痒,此风热也,用祛风消毒之剂而痊。

 

不补之非

有一患者,臀腿胀痛,发热烦躁,刺去死血,胀痛少宽,热躁愈甚,此血脱邪火旺而然也。急用独参汤补之,少愈;又以健脾胃养气血药治之,腐肉渐溃遂愈。大抵此症宜预调补,以顾收敛,切不可伐其气血,不行补益,以至不能收敛矣。

 

破伤风表症

有一患者,仲夏误伤手,腰背反张,牙关紧急,脉浮而散,此表症也,遂用羌活防风汤一剂即解。此症若在秋冬腠理致密之时,须用麻黄之类以发汗。此乃暴伤,气血不损之治法也。

 

破伤风里症

有一患者,杖处略破而患此,脉洪大而实,此里症也。用大芎黄汤一剂,大便微行一次,悉退。若投表药必死,宜急分表里虚实而治之,庶无误矣。

 

脓内类破伤风

有一患者,寒热口干,用四物、参、 、白术、软柴、炒芩、麦门、五味,四剂少退,余欲砭去瘀血。不从。后怔忡不寐,饮食少思,牙关牵紧,头目疼痛,恶寒发热,此脓内也,遂砭去之即安;以八珍,枣仁、麦门、五味,二十剂前症渐愈;又用前药及独参汤,瘀肉渐溃。后因劳又少寐盗汗,以归脾汤、麦门、五味、远志而痊,后牙关胀闷,面目 赤,又似破伤风,仍以为虚,用八珍等药亦安。

 

脓溃类破伤风

有一患者,腹胀喘促,作渴寒热,臀腿糜烂,与死肉相和,如皮囊盛糊。用童便煎四物、桃仁红花柴胡黄芩、麦门、花粉,服之顿退。彼用黑羊皮贴之益甚。后砭去脓血甚多,气息奄奄,唇口微动,牙关紧急,患处色黯。或欲用破伤风药。余曰∶此气血虚而变症也。用参、 、芎、归、白术,并独参汤入乳汁,元气复而诸症愈,及用十全大补汤调理而安。此症若脓瘀内 者,宜针之。若溃后口噤遗尿,而类破伤风等症者,乃气血虚极也,急用大补之剂。若素多痰患风症者,宜清痰降火。若因怒而见风症者,宜清肝降火。若人不慎房劳,而忽患前症,此由肾水不足,心火炽甚,宜滋阴补气血为主,若误作风症,治之即死

 

内虚变

( 当作痉)

有一患者,内溃针出脓三五碗。遂用大补之剂,翌日热甚汗出,足冷口噤,腰背反张,众欲投发散之剂。余曰∶此气血虚极而变痉也,若认作风治则误矣。用十全大补等药而愈。

此症多因伤寒汗下过度,与产妇溃疡气血亏损所致,但当调补气血为善。若服克伐之剂,多致不救。

有一患者,两月余矣,疮口未完,因怒发痉,疮口出血。此怒动肝火而为患耳,用柴胡、芩、连、山栀、防风桔梗、天麻、钩藤钩、甘草,治之顿愈。刘宗浓先生云∶ 有属风火之热内作者,有因七情怒气而作者,亦有湿热内盛、痰涎壅遏经络而作者。惟宜补虚降火、敦土平木、清痰去湿。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