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a~b>(拼音B)第七篇
 
中医书籍



 《中医词典》a~b > 拼音B

(拼音B)第七篇

 

㈠(pī,音譬)

①排除,祛除。《灵枢·忧恚无言》:“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

②相着。指血脉或肠胃等组织相敛着。《素问·调经论》:“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块然而不痛。”《灵枢·根结》:“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亻聂)辟,皮肤薄着,毛腠夭焦,予之死期。”(一说指“避迭。”如王冰注:“辟,辟迭也。”一说指邪僻。如张介宾注:“辟,邪僻不正也。”一说指气不足。如杨上善注:“摄辟,肠胃无气也。”)③遗开,屏去。《素问·气穴论》:“帝乃辟左右而起。”

④指疾病。见“辟积”。

⑤偏欹。《素问·气交变大论》:“筋骨并辟,肉瞤瘛,”张介宾注:“并,拘挛也。辟,偏欹也。”

⑥克伐。《素问·气交变大论》:“肃杀而甚,则刚木辟著。”

⑦指外周广阔度。《灵枢·肠胃》:“广肠傅脊,以受回肠,左环叶脊上下,辟大八寸,径二寸寸之大半,长二尺八寸。”

㈡(bì,音避)

①通“避”。退避。《素问·五常政大论》:“敦阜之纪……湿气乃用,燥平乃辟。”

②通“襞”。衣裙之皱褶,引申为重复积累,见“辟积”。

③通“(辟^足)”。《素问·气交变大论》:“复则大风暴发,草偃木零……筋骨并辟。”

④征召。《三国志·华佗传》:“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辟辟

指脉象促而坚。《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王冰注:“辟辟如弹石,言促又坚也。”

 

辟除

犹言祛除。《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然必从其经气,辟除其邪,除其邪则乱气不生。”

 

辟谷

古代养生术语。又称却谷、断谷、绝谷、绝粒、休粮等。称先秦方家和后世道教的一种炼养方法,即不食五谷、粮食。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即有“却谷食气”篇。又《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性多病,即导引不食后。”裴骃集解:“服辟谷药而静居行气。”一派道教炼养家认为,人体中有所谓“三虫”(又称三尸、三彭)作祟为害,而三虫靠谷气为生,如果断其谷气,三虫即不能生存,可保人之安康长生。如《北史·李先传》载:“服气绝粒数十年,九十余,颜如少童。”辟谷还常作为气功内炼之术的辅助手段应用,或以气功为基础,故常连称“却谷食气”。辟谷只是不吃谷粮肉类,仍须服用某些植物之属与饮水。这类植物之属,据《抱朴子内篇·仙药》列举,有一、二十种。辟谷一术在汉唐时颇为盛行。但因与人的求食的第一本能相左,又需要有特定的环境条件,具体实施有很大困难,因此在口头上津津乐道的多,实际奉行的少。加之一部分道教炼养家对此术颇不以为然,致道教丛林制度出现后,辟谷之影响益趋衰微。

 

辟积

指病邪积聚。《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一说读作“辟(bì)积”,即“襞积”。指衣裙之褶,引伸为多次重复累积)。

 

辟阴

指肾病传脾。《素问·阴阳别论》:“肾之脾,谓之辟阴。”张景岳注:“土本制水,而水反侮脾,水无所畏,是为辟阴。”

 

辟着

喻破折如劈之象。《素问·气交变大论》:“肃杀而甚,则刚木辟着,柔萎苍干。”

 

 证名。大便秘结。《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閟,俗作秘,大便涩滞也。”详大便秘结条。

 

碧翳

病名。系指眼患淡青色翳障的病证。《古今医统》:“此因风热久亢而生碧翳,淡青色于黑睛上,不痛不痒,久则失明。”参见宿翳及旋螺突起等条。

 

箅漏

病名。指肛门周围生有窦道者。《医学入门》卷六:“……肛门左右别生一窍,流出脓血,名为箅漏。”属肛漏之一。

 

①遮掩,蒙蔽。《灵枢·外揣》:“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也。”

②障。《灵枢·本脏》:“有其不离屏蔽室内,无怵惕之恐,然犹不免于病,何也?”

③指耳门。《灵枢·五色》:“蔽者,耳门也。”

 

蔽骨

人体部位名。见《针灸甲乙经》。即(骨曷)骭。见该条。

 

蔽心骨

骨名。又名心蔽骨、鸠尾骨。详鸠尾骨条。

 

蔽心骨伤

病名。指胸骨受伤者。见《医宗金鉴》卷八八。蔽心骨即剑突。该病多因跌打、压撞所致。症见局部肿胀疼痛,深呼吸及咳嗽时加剧,腰伛不起,甚则翻身困难。治宜活血化瘀,可内服复元活血汤、八厘散等,外用艾醋汤洗,敷万灵膏。

 

①星宿名。又称“东壁”,二十八宿之一。《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②指面部肌肉。《灵枢·五阅五使》:“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

 

壁泥风

病名。指患疬风外表有白色泥土状者。见《解围元薮》卷一。证治详见疠条。

 

①躲避,躲开。《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诊要经终论》:“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

②引申有“惧”意。不避,犹言不惧。《灵枢·论勇》:“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

 

避风如避箭

养生名言。谓风邪无孔不入,最易伤人,故避邪风如避利箭。历代养生文献对此多有载述。如《内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混俗颐生录》:“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陶真人卫生歌》:“尝闻避风如避箭,坐卧须当预防患,况因食后毫孔开,风才一入成瘫痪。”《孙真人卫生歌》:“坐卧防风来脑后,脑内入风人不寿。更兼醉饱卧中风,风才着体成灾咎。”

 

避经

妇科名词。见顾允若《妇科辑要》。即避年。详该条。

 

避年

妇科名词。出《脉经》卷九。亦名避经、周经。指月经每一年来潮一次者,无其他症状,不属于病证。与经闭不同。这种月经情况临床少见。

 

①胳膊。上臂和前臂的合称。《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

②指肘以下、腕以上部位。《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

 

臂痹

病证名。痹证之一。指臂痛上连肩胛者。《金匮翼·痹证统论》:“臂痹者,臂痛连及筋骨,上支肩胛,举动难支,由血弱而风中之也。”治宜用十味剉散,或桑枝切片炒香,水煎服。

 

臂风毒

病名。指痈发生于臂部肩髃穴处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即肩风毒。详该条。

 

臂骨

骨名。又名小膀骨。即桡、尺骨的统称。《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肘下之骨曰臂骨。”

 

臂骨伤

病名。指臂骨因外伤而伤断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六。臂骨即指前臂的尺骨和桡骨。该病包括尺骨、桡骨单折及双折。临床以尺骨近端和桡骨远端骨折为多见。多因跌打、坠堕、扭转所伤。症见局部肿胀、疼痛、功能活动受限。有断端移位者,畸形明显,触按有骨声。断端移位者,尤其在双骨折,应在麻醉下行手法整复,重点则在于夹、挤、分骨,当夹板固定时用分骨垫;无移位者,折部给予夹板固定即可。用药参见骨折条。

 

臂骨折断

病名。指前臂骨因外伤而致损断者。见《伤科汇纂》卷六。即前臂尺、桡骨骨折。详见臂骨伤条。

 

臂胻

指手臂和足胫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于阴者,常从臂胻始。”

 

臂间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丁(疔)肿,灸掌后横纹后指,男左女右,七壮即差,已用得效。丁肿灸法虽多,然此一法甚验,出于意表也。”《类经图翼》列作经外穴,名手掌后臂间穴。《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等则名臂间。在掌后横纹正中直上五横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臂骱落出

病名。指肘关节因外伤而脱臼者。见《伤科大成》。详手臂出臼条。

 

臂巨阴脉

早期经脉名。即手太阴肺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臂巨阴之脉:起于手掌中,出臂内阴两骨之间,上骨下廉,筋之上,出臂内阴,入心中。是动则病:心彭彭如痛,缺盆痛,甚则交两手而战,此为臂厥。是臂巨阴之脉主治。其所产病:胸痛,脘痛,心痛,四末痛,瘕,为五病。”

 

臂厥

证名。指手太阴、手少阴经经气逆乱而致的厥证。《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又:“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类经·十二经病》:“瞀,木痛不仁也。手太阴脉由中府出于腋下,行肘臂间,故为臂厥。”又:“手少阴循臂内后廉出小指之端,故为臂厥。”参见厥证条。

 

臂臑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头冲、颈冲。属手阳明大肠经。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及旋肱动、静脉的分支和肱深动、静脉。主治肩臂疼痛,颈项强急,瘿气,瘰疬,及肩关节周围炎,急性结膜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臂热

证名。指病人自觉手臂发热。多因风热外侵或血虚内热所致。《灵枢·论疾诊尺》:“臂中独热者,腰腹热。”《杂病源流犀烛·肩臑肘臂腕手病源流》:“臂忽发热极痛,为风热也,宜桑枝浓煎汤,多服。臂发热痛,从里彻外,为血衰也,宜秦艽地黄汤。”参见发热条。

 

臂少阳脉

早期经脉名。即手少阳三焦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臂少阳脉:出中指,循臂上骨下廉,走耳。其病:产聋,颊痛。诸病此物者,皆灸臂少阳之脉。”

 

臂少阴脉

早期经脉名。即手少阴心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臂少阴脉:循筋廉,出臑内下廉,出腋。走胁。其病:胁痛。。诸病此物者,皆灸臂少阴脉。”

 

臂石子头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前臂屈侧桡侧缘,平太渊穴上3寸处。主治黄疸等。艾炷灸5-7壮。

 

臂太阴

指手太阴经脉。《灵枢·寒热病》:“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

 

臂泰阳脉

早期经脉名。即手太阳小肠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臂泰阳脉:出小指,循骨下廉,出臑下廉,出肩外廉,出项,□□□目外眦。其病:臂外廉痛。诸病此物者,皆灸臂泰阳脉。”

 

臂泰阴脉

早期经脉名。即手太阴肺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臂泰阴脉:循筋上廉,以走臑内,出腋内廉,之心。其病:心痛,心烦而噫。诸病此物者,皆灸臂泰阴脉。”

 

臂痛

证名。指上下臂关节、筋肉、肌肤疼痛。疼痛部位多与经络循行有关。多由风寒湿邪侵袭、痰饮留滞、气滞血瘀、血虚不能荣筋、阳虚不能温煦或提挈重物损伤所致。《证治要诀·臂痛》:“臂为风寒湿所搏,或饮液流入,或因提挈重物,皆致臂痛,有肿者,有不肿者。……外有血虚一证,血不荣于筋,或致臂痛。”《类经图翼》卷十一:“凡人肩冷臂痛者,每遇风寒,肩上多冷,……此以阳气不足,气血衰少而然。”风寒湿邪侵袭者,治宜蠲痹汤;痰湿留滞者,治宜二陈汤合星香散;气滞血瘀者,治宜小柴胡汤加川芎、当归,或舒筋汤;血虚不能荣筋者,治宜蠲痹汤合四物汤;阳虚不能温煦者,治宜补中益气汤加威灵仙、桂枝、姜黄等;挈重伤筋者,治宜琥珀散、劫劳散,或和气饮。此外,还需随经治之。《医钞类编·臂痛门》:“臂痛,有六道经络,定其痛在何经络之间,以行本经药行其气血,气血通则愈矣。”如臂前廉痛属阳明,宜升麻白芷葛根;臂后廉痛属太阳,宜藁本、羌活;臂外廉痛属少阳,宜柴胡连翘;臂内廉痛属厥阴,宜柴胡当归青皮;臂内前廉痛属太阴,宜升麻白芷、葱白;臂内后廉痛属少阴,宜细辛当归独活

 

臂五里

经穴别名。见《圣济总录》。即手五里。见该条。

 

臂阳

臂的外侧。《素问·骨空论》:“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

 

臂阳明脉

早期经脉名。即手阳明大肠经。《足臂十一脉灸经》:“臂阳明脉:出中指间,循骨上廉,出臑外廉,上走枕,之口。其病:病齿痛。□□,□□。诸病此物者,皆灸臂阳明脉。”

 

臂阴

臂的内侧。《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

 

臂痈

病名。指生于臂部之痈疮。亦名藉节毒。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多生于臂之外侧。症见焮热、疼痛。内治宜服白芷升麻汤消之。余证治参见外痈条。

 

①股胯部。《灵枢·骨度》:“两髀之间广六寸半。”《灵枢·邪客》:“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

②指大腿外侧。《素问·脏气法时论》:“尻、阴、股、膝、髀、腨、足皆痛。”

③股骨。《素问·脉要精微论》:“当病折髀。”

④疑为“脾”误。《灵枢·营气》:“故气从太阴出……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按《太素》卷十二首篇及《甲乙经》卷一第十“髀”作“脾”。

 

髀骨

①指股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髀骨,上端如杵,入于髀枢之臼,下端如槌,接于(骨行)骨,统名曰股,乃下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骨。”

②指胯骨。《素问·骨空论》:“尻骨空在髀骨之后。”

③指桡骨。《沿身骨脉论》:“辅臂骨者髀骨。”

④指锁骨。《沿身骨脉论》:“横髃骨之前者为髀骨,髀骨之中陷者缺盆。”

⑤指腓骨。《伤科汇纂》:“胫骨旁生者(骨行)骨,亦名髀骨。”

⑥指肩胛骨。《伤科汇纂》:“琵琶骨亦名髀骨。”

 

髀关

①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股时,平会阴,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布有股外侧皮神经与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主治膝、髋、股、膝痛,下肢屈伸不利、麻痹、瘫痪,及股外侧皮神经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人体部位名。指大腿前上方股关节处。《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冲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

 

髀厌

骨骼部位名。又称髀枢。即髋关节。《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横入髀厌中。”

 

髀阳

人体部位名。大腿外侧。髀指股部,阳指外侧。《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以下循髀阳。”

 

挛躄,足不能行之证。《灵枢·热病》:“热病面青脑痛……筋躄目浸,索筋于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张介宾注:“筋躄者,足不能行也。”

 

边鳅喉

病名。《喉科种福》卷四:“边鳅喉,形似鳅鱼,红肿一条,自腮边肿至喉中,头大尾小。头在上,名上水边鳅,头在下为下水边鳅,皆俗名也。”症见恶寒发热、身疼痛、喉痛异常。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先以人参败毒饮发表。大便结者服防风通圣散。颈外敷如意金黄散。喉部吹用冰硼散。

 

边舌

病证名。《喉科指掌》卷三:“此症脾家湿热不清,大舌四边发疳白点糜烂。”又名烂边舌。治宜清利湿热,用导赤散加黄连、滑石、车前子等。外擦冰硼散、锡类散等。

 

边头风

病名。

①指患乳蛾同时并发剧烈头痛者。《重楼玉钥》卷上:“此症一边头痛如破,或左右红肿如核(指乳蛾)须针风池二穴,服紫地散,加开关散。惟下元虚者,多致此疾。宜投补剂,以四物汤加白芷服之。”

②指内科头痛症之偏于一侧者。前者治疗类似于乳蛾治法;后者,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

 

砭法

用砭石刺割或按压体表的方法。出马王堆汉墓帛书《脉法》。《片玉心书·丹毒门》:“砭针法:用磁瓦片打成尖锋,以筷子夹定扎住连刺,令出恶血。”《儒门事亲》:“走马喉痹……无如砭针出血,血出则病已。”

 

砭镰法

医疗方法名。外治法之一。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一。又名砭法、飞针。此外治法在古代包括排脓及载法两方面。⑴《灵枢·玉版》:“已成脓血者,其惟砭石铍锋之可取也。”即用砭石之尖锋,或刀锋在疮疡患处,浅浅刺破,使内蕴热毒及脓血得以外泄,以达消肿、排脓、止痛之目的。

㈡如为丹毒,可用砭石浅刺患处,放去恶血;或红线疔(急性淋巴管炎)时,可沿红线消毒后,常用三棱针先挑断红线近心端,而后沿红线每隔一寸挑断之,且以拇指和食指轻捏针孔周围皮肤,微令出血,以此阻止毒邪向心之扩散。

 

砭石

针灸学名词。古代原始的医疗工具,一种楔状石块。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以砭刺患部以治疗各种疼痛和排脓放血等。《山海经》:“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晋·廓璞注:“箴石,可以为砥(砭)针,治痈肿。”《礼记·内则》:“古者以石为针,所以为刺病。”《说文解字》段注:“砭,以石刺病曰砭。因之名其石曰砭石。”金属针具即从砭石发展而来,《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砭针

即砭石。出《针经指南·通玄指要赋》。杨继洲注:“砭针者,砭石是也。”

 

扁骨

①经穴别名。《太平圣惠方》:“扁骨,在肩端上两骨间陷者中。”所指即肩髃穴。《针灸聚英》作肩髃穴别名。参见该条。

②解剖结构名。指扁薄而宽阔的骨骼。《素问·骨空论》:“扁骨有渗理腠,无髓孔。”王冰注:“扁骨,谓尻间扁戾骨也。其骨上有渗灌文理归凑之,无别髓孔。”

 

扁鹊

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今河北任邱)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乃将其禁方书传于扁鹊。后于陕西、山西、河北一带行医,精诊断方法,通内、外、小儿、妇产、五官各科,善用汤药、针灸、砭石、蒸熨、按摩疗法。如病在腠理用汤熨,病在血脉施针砭,病在肠胃用酒醪。行医随俗而变。过邯郸为“带下医”,过雒阳为“耳目痹医”,过咸阳为“小儿医”,周游各地,技术超人,医名甚着。《史记》、《战国策》、《列子》等书都有其传记和医案。具有“六不治”之医学思想。其中“信巫不信医”是六不治之一,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秦太医令李(西兮^皿)自知技不如扁鹊,使人杀之。《汉书·艺文志》载《扁鹊内经》、《扁鹊外经》,均佚。现存《难经》系后人托名扁鹊之作。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针灸著作。一卷。元·王国瑞撰。刊于1329年。托名扁鹊所传,聊以自重。书中载一百二十穴玉龙歌(简称玉龙歌)等针灸歌诀多首和其他针灸治法,书中所述王氏家传的针灸经验,颇有独到之处。现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扁鹊心书》

综合性医书。三卷(另有《神农》一卷)。宋·窦材撰于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作者以《内经》为医学之根本,故其所论皆本乎《内经》。上卷论经络、灸法等;中卷分述伤寒诸证和杂病;下卷续载内科杂病,兼论外科、妇科、儿科和一些病证。《神方》一卷列94方,分别介绍其主治和服用法。窦氏比较重视灸刺,临床经验丰富,书中还载有中药麻醉法。本书后经清·胡珏参论百余条,1765年由王琦予以重校刊行。现存多种清刻本。

 

《扁鹊偃侧针灸图》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三卷。已佚。

 

卞大亨

宋代人,兼通医学。字嘉甫,号松隐居士。曾受荐于朝,因无心为官而辞别,隐居象山以自怡,暇时研习养生导引之术,并亲手调制药物济人,活人甚多。着有《传信方》一百卷,未见传世。

 

便

①大小便。《灵枢·口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素问·刺疟论》:“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小便不利如癃状。”

②泻下。《素问·阴阳别论》:“便血一升。”

③适宜。《灵枢·师传》:“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④灵便。《灵枢·玉版》:“肩项中不便。”

 

便肠垢

证名。大便排出垢腻腐败物质。为大肠湿热之证。见于热泻、热痢等病。《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医学入门》卷五:“肠垢即热泻,鸭溏即寒泻。”《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由热痢蕴积,肠间虚滑,所以因下痢而便肠垢也。”参见肠垢、热泻、热痢等条。

 

便毒

外科学病名。

①指肛门前后生疮。见《医学纲目》卷十九。

②指两侧腹股沟及阴部肿痛的病证。见《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四。又名(疒^^厶)痃。参见妇人(疒^^厶)痃条。

 

便毒穴

经外穴名。《外科大成》:“便毒灸法:随患之左右,量手中指为则子,次自手掌尽处横纹量起,自臂当中以则子尽处是穴,麦子大艾炷灸三壮,肿消痛止。”所指灸处,即位于前臂屈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约4寸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为经外穴,名便毒。

 

便秘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即大便秘结。详该条。

 

便脓血

证名。大便下脓血。见《素问·脉要精微论》。又称泄脓血、圊脓血、清脓血。为痢疾证候之一。有实热虚寒之分。实热者兼见口渴、脉数,治宜清热、调气、和营、用白头翁汤、香连丸、洁古芍药汤等方。日久不愈,滑脱不禁者,多属虚寒,治宜温中固脱,用桃花汤,真人养脏汤等方。参见痢疾脓血痢条。

 

便血

证名。大便下血,出《素问·阴阳别论》:由湿热、积滞、结毒侵袭肠胃,或风、热客于下焦,血脉损伤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故曰便血。”《金匮要略》以先便后血为远血,先血后便为近血。近血有肠风、脏毒之分。后世从病因分类,分为湿热便血、积热便血、热毒下血、湿毒下血、酒积便血、中寒便血、肠澼下血、蛊注下血等,详见各条。便血经久不愈者,多由脏气亏损,或久病肝失所藏,脾虚不能摄血,肾虚不能固下所致,治宜扶正,或祛邪与扶正兼顾。痢疾亦见便血,详见痢疾条。本证见于消化性溃疡、急性传染病、血液病及结肠、直肠、肛门疾患等。

 

《便易经验集》

医方著作。一卷。清·毛世洪辑。刊于1791年。本书集录作者试用有效单方,分为头面、眼目、耳鼻、喉口、胸膜、四肢,下部、二便、妇女、小儿、疮毒、癣疥、伤科以及中毒、奇病等19类。每类皆先述病证,然后选录方药,并多附以作者治愈的例证。现有初刻本等十种清刻本,《汇刊经验方》本。

 

便痈

病名。即血疝。见《儒门事亲》卷四。《杂病证治准绳》:“血疝,其状如黄瓜在小腹两傍、横骨两端约中,俗云便痈,得于春夏重感大燠,劳于使内,气血流溢,渗入脬囊,留而不去,结成痈肿。”治宜和血散瘀为主。可选用导水丸、桃仁承气汤、抵当汤等方。参见疝、血疝条。

 

便浊

证名。

①小便浑浊不清之证。见《医学正传·便浊遗精》。又称溺浊。有赤白之分,浊而色白者为白浊;浊而有血色赤者为赤浊,实即尿血。辨证治疗有虚实之辨。实证因痰湿或湿热下注膀胱所致;虚证有中气下陷、阴虚火动、下元虚弱等不同。湿痰流注者,小便白浊,胸脘满闷,苔腻,治宜燥湿化痰,用苍白二陈汤、固元丹、小分清饮等方。湿热下注者,更见口渴、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用萆薢分清饮、徙薪饮等方。脾虚气弱,中气下陷者,便浊日久不愈,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舌淡,脉虚软,治宜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阴虚火动者,小便赤浊,烦热口干,舌红,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火,用知柏八味丸、清心莲子饮等方。下元虚冷者,面白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脉沉,治宜温肾固涩,用鹿茸补涩丸、八味地黄汤、秘元煎等方。本证见于乳糜尿、磷酸盐尿、尿路感染、淋病等。

②指浊病,包括溺浊与精浊。《景岳全书·杂证谟》:“便浊证有赤白之分,有精溺之辨。”参见浊条。

③下消病的证候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夫痟肾,小便白浊如脂者,此由劳伤于肾,肾气虚冷故也。”

 

①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病成而变何谓?”《灵枢·癫狂》:“饥则烦,饱则善变。”

②五不男之一。指两性畸形,影响生育能力。参五不男条。

 

变病

病证名。已经发生变化的疾病。《素问·脏气法时论》:“其变病,刺郄中血者。”姚止庵注:“变病,谓与初起之病不同。”

 

变蒸

又名小儿变蒸。指婴儿在生长过程中,或有身热、脉乱、汗出等症,而身无大病者。此说始于西晋·王叔和《脉经》。隋唐以降,内容不断补充,其说益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小儿变蒸者,以长气血也。”《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凡小儿自生三十二日一变,再变为一蒸。凡十变而五小蒸,又三大蒸,积五百七十六日,大小蒸都毕,乃成人。”并谓“小儿所以变蒸者,是荣其血脉,改其五脏。”《外台秘要》:“其变蒸之候,令身热,脉乱,汗出,目睛不明,微似欲惊。”明·张景岳对此持有异议。《景岳全书·小儿则》:“凡属违和,则不因外感,必以内伤,初未闻有无因而病者,岂真变蒸之谓耶?”清·陈复正支持这一见解。多数医家认为变蒸不是疾患而是小儿发育中的一种自然见解。

 

变证

病证名。指证候由简单变复杂,由轻变重。多因误治或邪盛正衰所致。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遍身丹毒

病名。丹毒之游走全身者。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游丹。证治参见该条。

 

遍身青筋痧

病名。痧证而见满身青筋胀起,小腹痛上攻胸胁者。《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遍身青筋痧,痧发,面色如靛,满身青筋胀起,粗如筋,痛自小腹起,攻上胸胁,困倦不堪。”治宜急刺曲池、委中出黑血,以火酒下涤痧丸。参见痧条。

 

遍身肿

证名。水肿之一。即全身水肿。见《圣济总录·水肿门》。《证治要诀·肿》:“肿病不一,遍身肿,四肢肿,面肿,脚肿,……然有阳水,有阴水。并宜先用五皮饮、升降汤或除湿汤加木瓜、腹皮。”作者认为属于阳水的遍身肿,症见烦渴,小便赤涩,大便多闭者,轻证用四磨饮,添磨生枳壳,兼进莱菔饮;重证用疏凿饮子,万灵饮利之,以通为度。亦有虽烦渴而大便已利者,则不可更利,宜用五苓散加木通、大腹皮。如属阴水之遍身肿,则无烦渴症,大便自调(或溏泻),小便虽少而不赤涩,宜用实脾饮。参见阳水,阴水、水肿条。

 

遍身肿胀痧

病名。痧证而见肿胀者。《痧胀玉衡·遍身肿胀痧》:“痧者,暑热时疫恶毒之气,攻于里则为痰喘,为血瘀,昏迷沉重,不省人事。若元气壮实,内不受邪,不入于里,即散其毒于肌肤血肉之表,为肿为胀。”治用刮痧、放痧,药用宝花散等方。

 

遍体麻木

证名。即浑身麻木。方隅《医林绳墨》指出:“多因湿痰为病。”参见浑身麻木条。

 

辨斑疹

诊断学名词。系望诊内容之一。皮肤出现斑疹,多见于小儿风疹、麻疹等病,或见于温热病后期热入营血阶段,或见于出血性疾病。一般来说,出疹主在表为轻,出斑主在里为重。斑疹分布稀疏,色泽红润,热毒较轻;斑疹反复出现,分布稠密,色泽深红或紫暗,热毒亢盛,病情严重。见于慢性出血性疾病者,多属气阴损伤或血分有热。

 

辨疮肿

疮疡诊法之一。见《医宗金鉴》卷六一。肿为疮疡常见的局部体征之一。由邪郁经络,气血凝滞所致。若证见红肿高突,根盘收束,焮痛色赤,热急速变,属实属阳,病浅易愈。若证见不红不痛,平坦散漫,或坚硬难溃,头面手足虚浮者,则属虚属阴,病深难愈。临床根据病因不同又可分为:

①火肿:高肿焮热,灼痛,遇冷痛缓。

②寒肿:漫肿,不红不热或皮色黯青,伴见酸痛,得热缓解。

③瘀血肿:肿而胀急,色初暗褐,后转青紫。

④痰肿:不红不热,或软如棉,有囊性感,一般不通,日久可有胀痛。

⑤湿肿:深则如烂棉,按之不起;浅则如水泡,光泽明亮,破后多流黄水。

⑥风肿:漫肿宣浮,来急去急,不红,游走性痛无定处。

 

辨疮肿浅深法

疮疡诊法之一。系根据患者疮疡局部及全身症状来判断疮肿浅深之方法。见《外科精义》卷上。古人认为疮高而软者发于血脉,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肉皮色不相辨者,发于骨髓。如初生疮之时,便见有壮热恶寒,拘急头痛,精神不宁,烦躁饮冷等全身症状者,其患疮疽必深。若人虽患疮疽,然起居平和,饮食如常,其疮肿必浅。

 

辨络脉

诊断学名词。系望诊内容之一。络脉,指浮络,包括掌大鱼际络脉,耳后络脉及小儿指纹等。诊察络脉的色泽和充盈度,结合皮肤的冷暖,有助于了解脏腑气血病变。《灵枢·经脉》:“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

 

《辨脉平脉章句》

脉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之一。二卷。清·周学海章句。作者以《伤寒论》中辨脉法、平脉法为诊法之正宗,指出:“辨脉、平脉、仲景论百病之脉也,不专于伤寒。”遂检阅四、五种刊本的辨脉、平脉法原文加以校订。摒去旧注,重予详细注释,复加按语,发挥作者的心得体会和临证经验。以期切于临证实用,对研究仲景脉法有一定参考价值。现存清刻本。

 

《辨舌指南》

舌诊著作。六卷。一名《彩图辨舌指南》。曹炳章撰于1920年。作者较广泛地收集古今有关舌诊文献,参阅部分现代医着并结合个人见解编成此帙。书分五编,首编(卷一)为辨舌总论:二编(卷二)为观舌总纲;三编(卷三)为辨舌证治,介绍诸家察舌辨证之法及舌病治法;四编(卷四-五)为辨舌各论,介绍各种舌苔的病理和所主病证。并附舌苔彩色图119幅;五编(卷五)为杂论方案,选辑诸家辨舌论述及有关察舌辨症的医案,末附辨舌证治要方。全书内容较丰富,但间有一些附会的论述。现存初刊石印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辨胎孕男女法

古代对怀孕妇女,以脉象、腹形及两乳房而进行辨别男女胎的方法。如左手太阳浮大为男,右手太阴沉细为女;左脉疾为男,右脉疾为女;左乳房有核胀痛为男,右乳房有核胀痛为女;腹部上小下大如箕为女,腹高如釜为男等。这些是古人的经验,尚待研究。

 

辨痰

诊断学名词。系望诊内容之一。辨别痰的性状,作为辨证的参考。辨痰时要注意痰的颜色、形状、稀稠度、气味等。痰色白而清稀,多为寒证;痰色黄或白而粘稠者,多属热证。痰少极粘,难以排出者,多属燥痰;痰白易咯而量多者,为湿痰。咳吐脓血如米粥状,为热毒蕴肺,多是肺痈;痰中带血,多为肺络受伤等。

 

《辨疫琐言》

温病著作。清·李炳撰。李氏对《温疫论》中立论处方颇多异议,认为吴氏《温疫论》仍以伤寒法治温病,未能中病。主张用清轻开肺、芳香辟秽为主治疗疫病,并创用清气饮方。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等。

 

辨阴阳俱浮

脉学术语。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寸脉属阳,尺脉属阴,寸尺两部脉俱浮。可见于风温病外热已盛,而误用辛温发汗,津液受伤,致使热邪内外充斥,故脉见阴阳俱浮。

 

辨痈疽晕

疮疡诊法之一。指根据疮口周围所生晕之有无以判断预后者。见《外科大成》卷一。疮口周围出现红筋谓之晕。因脏腑受锐毒而成。古人认为晕少者易治,而晕多者则治疗较难。

 

《辨证良方》

医方著作。四卷。清·蒋杏桥编集。刊于1858年,卷一便易方及急救方;卷二介绍小儿痘、麻诸方为主;卷三诸痛方、外科方、诸伤方、妇人方;卷四《达生篇》举要,血、痰、嗽、喘及小儿方。全书选集大多为民间验方,少数为成方。内容简要,切合临床实用。现存清刻本。

 

《辨证录》

综合性医书。十四卷。(附《脉诀阐微》一卷)。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种疾病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每于循乎常理之间突发反问,然后层层剖析、丝丝入扣,排除疑似、辨定本原。用药灵活切病,颇多经验之谈。但其辨证着重于症状的鉴别分析,而忽于舌脉的诊察。由于本书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后世刻本颇多,有些书商将其改名为《辨症冰鉴》等书名。另有清·钱松将本书删定为十卷本,改名《辨证奇闻》。现存十余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辨证录》的排印本,内容有所删节。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