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c~d>(拼音C)第五篇
 
中医书籍



 《中医词典》c~d > 拼音C

(拼音C)第五篇

 

早晨。指日出后一、二小时之内。《灵枢·病传》:“病先发于肾……三日不已,冬大晨,夏早晡。”参大晨条。

 

晨泄

病证名。每至清晨即泄之证。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五更泄。多因肾虚所致,故后世又称肾泄。详见五更泄、肾泄条。

 

晨运

病证名。眩晕之常发生于清晨者。见《医林绳墨·眩运》。又称晨晕、早起眩晕。因阳虚及痰浊固结所致。详见晨晕、早起眩晕、阳虚眩晕、痰晕条。

 

晨晕

病证名。眩晕之常发生于清晨者。又称晨运、早起眩晕。《证治汇补·眩晕》:“有早起眩晕,须臾自定,日以为常,谓之晨晕。”由阳虚或痰浊固结所致。详见阳虚眩晕、早起眩晕、痰晕条。

 

撑开押手法

针刺押手法之一。即舒张押手法。见该条。

 

成安大夫

宋代医官名。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属医散官。始置于政和初(公元1111年),其官阶为从六品,系以原军器库使之官职改易而成。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成安郎

宋、金、元时期医官名。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属于医散官。始置于北宋政和初(公元1111年)。北宋时官阶为从七品,其位在大夫之下。金代成安郎官阶正七品。元代成安郎官阶为正六品。金、元时期,成安郎也属医散官,但隶属于太医院。成安郎在北宋时由军器库之副使改易而成。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成方

方剂学名词。指临床常用的疗效较好的方剂。包括经方与时方。

 

《成方便读》

医方著作。四卷。清·张秉成撰。刊于1904年。本书汇编古今常用成方290余首,分为补养、发表、攻里等21类,每方编成七言歌诀,便于习诵。并详释病因,方义,可作为初学入门读物。现存1933、1940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

 

《成方切用》

医学著作。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本书在《医方考》及《医学集解》的基础上选录古今成方1180余首。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合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选方大多切于实用,注释也较详明,合于辨证论治之法,又符君臣佐使之制。可供临床参考。原书之末另附《勿药元诠》一卷。系有关养生的论述。1949年后出版排印本已予删去。现存三种清刻本。195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等。

 

成骨

①经外穴名。《素问·刺腰痛篇》:“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成骨。在膝关节腓侧,股骨外上髁最高点处。主治腰痛,鹳口疽,坐马痈等。浅刺出血。

②骨名。又名骭骨。即胫骨。参(骨行)骨条。

 

成和大夫

宋代医官名。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始置于北宋政和初(公元1111年)。其官阶为从六品。系以原军器库使之官职改易而成。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成和郎

古代医官名。始置于北宋政和初(公元1111年),其职位在大夫之下。北宋时隶属于翰林医官院,金、元时隶属太医院,均为医散官。北宋时官阶为从七品,金代也为从七品,元时改为从六品。成和郎在北宋时也是以军器库之副使改易而成。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成能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的廓名。《目经大成》卷一:“兑为锐眦,经走膻中(宗气所居),络及肾脂(指髓)膻中火之帅,肾脂体之充也,膻中与肾脂相为表里,主宗气动息,动应无方,息乃贞固,曰成能廓。”谓宗气充实,眼才能发挥正常功能,故曰成能廓。详八廓条。

 

成全大夫

宋代医官名。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属医散官。北宋政和初(公元1111年)始置,官阶为正七品。系以原军器库使之官职改任者。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成全郎

宋、金、元时期医官名。宋代成全郎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属医散官。始置于政和初(公元1111年)。其位在大夫之下,官阶为从七品,系以军器库使之官职改易而成。此职金、元时期因袭。金代成全郎正八品下,元代成全郎正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成无己

宋金间医家。聊摄(今山东聊城)人。,1066年-1156年,成氏生性聪颖,博记广闻。其家为世医。对张仲景《伤寒论》进行研究,依据《内经》、《难经》医理,对该书进行诠释注解,并着成《注解伤寒论》十卷,此为最早注解该书之医着,对后世颇有影响,广行天下。另有《伤寒明理论》,其内容包括病因病理、分型治法,尤注重于辨证。并有方论二十首,于方义、制方、药理等方面,均有所阐述,对我国伤寒学的发展,颇有影响。

 

承淡安

(1899-1957年)近现代针灸学家。原名澹盦。江苏江阴人。世业医。少随父乃盈学针灸及儿科。后又从师同邑瞿简庄。通内、外各科,尤以针灸见长。鉴于当时针灸学后继乏人,乃于1930年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并设通函研究科,广征社员,予以指导。1933年赴日本考察。回国后即筹建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及针灸疗养院于无锡,并刊行《针灸杂志》。1951年在苏州恢复针灸学研究社,社员遍布海内外。历任江苏省中医学校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博览医籍,整理研究针灸学文献,造诣颇深,着有《中国针灸治疗学》、《经穴图解》、《校注十四经发挥》、《中国针灸学》、《针灸菁华》等另译述日本医书《针灸真髓》、《经络治疗讲话》、《经络之研究》等,对普及和促进针灸学的发展和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贡献。

 

承扶

经穴名。亦作扶承。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肉郄、阴关、皮部。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布有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及与坐骨神经并行的动、静脉。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大便难,及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承光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另说在前发际上3寸(《针灸甲乙经》);前发际上2寸(《千金要方》)》。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吻合支,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主治头痛,目眩,鼻塞,目翳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承浆

①人体部位名。在下唇中央部下方凹陷处。盖口中有水浆外溢多流经此处,故名。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池、悬浆、垂浆。属任脉。手、足阳明,督脉,任脉之会。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布有面神经分支和下唇动、静脉的分支。主治口眼㖞斜,面肿,龈肿,齿痛,流涎,癫狂,及口腔溃疡,三叉神经痛等。斜刺0.2-0.3寸。艾条灸5-10分钟。

 

承浆疮

病证名。又名疳蚀疮。指承浆部位成片赤烂。《保婴易知录》:“生于唇下,或小儿赤烂,用甑盖上炊流汁涂之,重者以青蛤散涂之。”

 

承浆疔

病名。系指承浆穴处生疔疮,属于唇疔之一。《治疔汇要》卷上:“承浆疔,生于唇棱下陷中,系督脉所经之处。”参见唇疔条。

 

承浆痈

病名。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三。也即颏痈。详见该条。

 

承筋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腨肠、直肠。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另说“在胫后,从脚根上七寸”(《千金要方》);“从仆参量上合九寸。一法:居承山上一寸”(《循经考穴编》);“在合阳下二寸”(《针灸集成》)。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并有小隐静脉和深层的胫后动、静脉。主治腰背痛,小腿痛,膝酸重,痔疮,霍乱转筋,及腓肠肌痉挛,下肢麻痹等。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承灵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另说入发际3.5寸(《千金翼方》);入发际5寸(《针灸大成》。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耳鸣,项强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承满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一说去任脉三寸(《针灸甲乙经》)。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主治胃痛,呕吐,腹胀,纳呆,吞酸,肠鸣,泄泻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承命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直上3寸处。主治癫痫,下肢浮肿。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承泣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鼷穴、面髎、溪穴。属足阳明胃经。阳蹻、任脉、足阳明之会。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布有眶下神经分支,动眼神经下支,面神经肌支,眶下动、静脉分支及眼动、静脉分支。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色盲,近视,远视,口眼歪斜,及急、慢性结膜炎,白内障,青光眼,斜视,视神经萎缩等。直刺,嘱患者眼向上看,轻轻固定眼球,沿眶下壁缓缓刺入0.5-1寸,不宜过深。勿大幅度捻转提插,出针后局部压迫1-2分钟,以防出血。

 

承山

经穴名。出《灵枢·卫气》。别名鱼腹、肉柱、伤山。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有小隐静脉和深层的胫后动、静脉。主治小腿痛,腰背痛,霍乱转筋,便秘,痔疮,脱肛,及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承岁

运气术语。年支与岁气同气相承。《素问·天元纪大论》:“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张景岳注:“丁卯之岁,木承木也;戊午之岁,火承火也……此以年支与岁,同气相承,故曰岁直,即岁会也。然不分阳年阴年,但取四正之年为四直承岁。”王冰注:“承岁,谓木运之岁,岁当于卯;火运之岁,岁当于午;土运之岁,岁当辰戌丑未;金运之岁,岁当于酉;水运之岁,岁当于子,此五者岁之所直,故曰承岁为岁直也。”

 

枨(zhàng)后

病名。难产之一。见许廷哲《保产要旨》。即胀后产。详该条。

 

枨后生

病名。难产之一。见郑汉《胎产须知》。即胀后产。详该条。

 

①趁,就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

②登,上。《素问·脉解》:“病至则欲乘高而歌。”

③越过。《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其直者,上乘(月少)季胁……”

④损伤,损害。指顺势而为害。《素问·五常政大论》:“乘金则止水增,味乃咸,行水减也。”

⑤传。指疾病向所胜的脏腑经脉的传变。《素问·玉机真脏论》:“……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乃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⑥相乘。五行学说术语,指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属于事物间关系失去协调的一种表现。《素问·玉机真脏论》:“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王冰注:“怒则气逆,故肝气乘脾。悲则肺气移于肝,肝气受邪,故肺气乘矣。恐则肾气移于心,肾气不守,故脾气乘矣。”

⑦骑;坐。《灵枢·终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⑧遇,逢。《灵枢·岁露》:“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

 

乘腭症

病名。见《喉舌备要》。指上腭红肿疼痛,或起白膜,饮食吞咽困难,伴发热、恶寒等症的疾病。多由于心经火毒炽盛上冲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方选普济消毒饮加减,可酌加黄连、木通、竹叶等药。

 

乘袭

指面部五脏病色的变化类型。如心的部位见黄色(心属火,黄属土,火生土),肝的部位见赤色(肝属木,赤属木,木生火),都属于子袭母气(火为木之子,土为火之子)。这种病色现象称为乘袭,主预后良好。《灵枢·五色》:“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

 

程邦贤

明医家。字君敬。休宁(今属安徽)人。生活于16世纪。父程公礼有医名。万历十二年(1584年)父殁,哀痛过甚,项下发大瘿(自此人称其为“程大瘿先生”)。后易道士服,学习其父所遗方书,日久而精岐黄,治疗多效,尤擅幼科。撰《医集大成》未竟而卒。妻蒋氏、子相皆精医术。

 

程本遐

清代医家。字永龄。安徽绩溪人。初习儒,工诗词。后改承家学,攻《内经》及诸家方书,精研深究,医理明彻。着有《脉证指微》、《医方类编》等。

 

程充

明代医家(1433-1489年)。字用光,号后庵居士。休宁(今属安徽)人。业儒而精医,推崇丹溪之学。因见丹溪著述经门人整理编辑,有重复混杂现象,有失丹溪原旨,乃取丹溪门人著作及其曾孙朱贤家藏本合而参之,详加校定,删繁存要,于1481年刊刻成《丹溪心法》行世。

 

程从美

清代医家。别号志阳子。四川新都人。专精妇科,行医数十年,积己之经验,并参考前代胎产诸法,撰有《胎产大法》二卷行世。

 

程从周

明末医家。字茂先。古歙(今安徽歙县)人。后寄迹芜湖。初习儒业,后改习医,精研医籍,并访师于江浙凡二十余年。曾于扬州行医,诊治多验。后将其诊籍编为《程茂先医案》(1632年)。

 

程德斋

元代医家。泰定(1324-1328年)年间整理《伤寒论》治法,撰成《伤寒钤法》(或云与马宗素同撰》。然拘于按日时受病立法,受到王履、万全、徐春甫等人的抨击,指出其偏。

 

程高

东汉初针灸医家。广汉郡(治今四川广汉)人。立志习医,闻隐士涪翁医术高超,访寻多年,方得其传,乃精针灸术,以针术闻名于时。弟子郭玉得其传,为一代名医。

 

程公礼

(?-约1584年)明代医家。字耆祥。休宁(今属安徽)人。因家贫无以济人,乃朝夕研究医药方书,遂精医术,治病多验。着有《医家正统》、《行仁辑要》、《保赤方略》等,未见刊行于世。子邦贤、媳蒋氏、孙相均继其业,名于时。

 

程国彭

(1679-?年)清代医学家。字钟龄,号恒阳子。安徽歙县人。幼年多病乃立志学医,潜心研究各家医着,博采众长,乃精岐黄,医名大噪于康熙、雍正间。晚年至天都普陀寺修行,法号普明子。治学推崇仲景为制方之祖,主张学贵沉潜,务求对医理有所悟。历三十年,作《医学心悟》五卷(1732年)。书中详论内科杂病,兼及妇、儿、五官病症;将伤寒诸证概括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为后世医家广泛采用。雍正十二年(1732年),普陀寺修葺,寺僧及工人等数千,多有患疽疮疥癣者,投以膏散,收效甚速。因此复参外科旨要,撰成《外科十法》(一名《华佗外科十法》,1733年)行世。培养门生很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言教身教并重。

 

程辉

金代官吏(1114-1196年)。字日新。蔚州灵仙(今河北蔚县)人。世宗(1161-1189年)时任参知政事。为人倜傥敢言,博学,尤好论医,崇尚刘完素学说,善用寒凉药治病。

 

程玠

明代官吏、医学家。字文玉,号松崖(或作厓)、丹崖。新安古歙(今安徽歙县)人。父兄皆以医名。少时勤研儒术和医学,医儒并精。成化二十年(1484年)中进士。公余仍喜好医术。着有《松崖医径》二卷(一作四卷)。首论伤寒辨证及治方,后述各脏脉证之要及图,后列治病合用药方165首。另有《医论集粹》、《脉法指明》、《大定数》、《太素脉诀》诸书,未见刊行。此外有署名《歙西槐塘松崖程正通先生眼科家传秘本》一卷,然据江鼎臣序(1843年),此书著者当为清中期人程正通。另有《眼科应验良方》、《眼科秘方》、《眼科易知录》等。

 

程琎

明代医家。字文炳,号宝山。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为名医程玠之兄。通儒术,明医道。因母亲多病,遂弃儒而专攻医,从婺源汪济凤讲求《素问》之旨,治病多良效,以医名于时。或欲荐之于朝廷,辞不受。着《太素脉诀》、《经验方》,今已佚。

 

程镜宇

清代医家。字翼安。古歙(今安徽歙县)人。以诸生而官盐吏,兼通医学,尤精喉科,于疫毒痧喉证治深有研究,曾就陈耕道《疫痧草》未尽之意引申其说,撰论二十余则,着《痧喉阐义》(1877年刊)。书中集有吴又可、叶天士、朱铁山等治方。

 

程迥

南宋文学家。字可久。原籍宁陵(今河南宁陵南)人,一作睢阳沙随(今宁陵北)人,故人称“沙随先生”。靖康之变,徙居余姚(今属浙江)。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游宦江苏、江西等地。所著《古易考》、《古易章句》等书深受唯心主义理学家朱熹推崇。淳熙三年(1176年)着《医经正本书》一卷,载有医政、医事、度量等有关史料,然维护孝道伦常,提倡侍亲不避伤寒疫病,谓无传染等,有违科学之理。尝作有《活人书辨》,今佚。

 

程据

魏晋医家。司马炎即位时(266年)曾任内廷医官。以医术高明出入内宫。元康九年(299年)受贾后密令,合巴豆丸害愍怀太子,被诛。

 

程梁

清代医家。字汀茵。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少时喜读医方,以为尽孝必须知医,故凡历代名医著作,无不研究,乃善于医。生平以《内经》备天地阴阳之道、四时变化人事逆从之理,《难经》则发挥了《内经》之旨,故尤精研之,并应用于临证中。着有《引经证医》四卷(1873年)。引《内经》之理论,阐述临证之心得。

 

程林

清代医家。字云来。安徽休宁人。其先叔祖程敬通为安徽名医。承家学,复博搜深研医籍。搜得宋代《圣济总录》传本,遂留居维扬(今江苏扬州),专事删繁去芜,撮其要旨,编为《圣济总录纂要》二十六卷。又于断简残篇中,搜得杜光庭《玉函经》,予以刊行(1647年)。另撰有《伤寒论集》、《金匮要略直解》、《即得方》、《程氏续即得方》、《医暇卮言》等。尝师事喻嘉言与之论伤寒,以问答形式,载于《伤寒抉疑》中,亦以《问答附篇》为名缀于《尚论后篇》中。

 

程履新

明末清初医家。字德基。休宁(今属安徽)人。师从名医李士材,得其传,复博览群书,游学于江苏等地,颇有医名。尝取常见病症及有效验方,参以前贤论说,撰《程氏易简方论》六卷(1683年),或作《程氏医方简编》、《易简方论》,甚便于患者捡用。另撰有《山居本草》一书,已佚。

 

程仑

明代医家。字原仲,号星海。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因病中断举业,遂留心于岐黄术,悉心研究历代名医著述,自学七载而通其术。后负笈游医吴、楚、梁、宋、燕、赵、齐、鲁等地二十余载,名闻于时。每治验,必录而藏于箧。后由方天衢编为《程原仲医案》六卷(1621年)。另集有《伤寒杂证》,未见传世。

 

程门雪

(1902-1972年)现代医家。名振辉,号壶公。江西婺源人。少年时至沪,投皖南名医汪莲石门下,后又从孟河名医丁甘仁学,以优异成绩首届毕业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留学任教。曾任教务长兼沪南广益中医院医务主任。后设诊所于上海,诊余从事著述。1949年后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1956年任上海中医学院首任院长。并任上海市中医学会主任委员、《辞海》中医学科主编,为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其治学崇仲景,并服膺叶天士,于伤寒之学致力尤深。临床注意博采众长,取精用宏,早年临床用药以骠猛见长;晚年用药则以简洁轻灵为主。一生致力中医事业,培养中医人才,在中医界有较大影响。主要著作有《程门雪医案》、《校注未刻本叶氏医案》等。此外,程氏并喜好金石,精书画,工诗词。晚年有“晚学轩”、“补读斋”等斋号,取勤奋学习,至老不倦之意。

 

程明佑

明代医生。安良吉,号岩泉。古歙(今安徽歙县)人。幼习举业,后攻医。于医理有独特见解,如曰:“人皆知补之为补,而不知泻之为补;知泻之为泻,而不知补之为泻。阴阳迭用,刚柔互体,故补血以营荣,非顺气则血凝;补气以助卫,非活血则气滞。盖脾为中州,水火交济,而后能生万物。”其阐述阴阳补泻之理发人省思。

 

程让光

清代官吏。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通经史,兼知医药,喜结交名医,论古证今;又博收秘本,选取良方并经亲验,汇成《外科秘授着要》(1771年)一书,反映了他治疮疡以消痰为主,佐以下气之特色。

 

《程氏易简方论》

医方著作。六卷。清·程履新撰于1683年。卷一论述古医书,诊治要则、用药机要等;卷二——六分科、分门、分证记述以内科杂病方论为主,兼及五官,妇科,儿科,外科病证的方剂。每证列病因、病理、总论、方剂、方义、加减法及所治验案。选方中有不少民间简效方。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

 

程序

明代医家。字心源,号建武居士、道承、若水。江西南城人。精研医学经典,尤推崇金元四家学说,并能融会贯用于临证之中。撰有《程氏医彀》十六卷(1579年)。为医学入门类书籍。

 

程天祚

(?-466年)南北朝时宋针灸学家。广平(治今河北鸡泽)人。精武技,为殿中将军。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助戍彭城,战败被俘,因善针术,受北魏拓跋焘赏识,封南安公。后逃归宋为山阳太守。撰有《程天祚针经》六卷、《灸经》五卷。均已佚失。

 

程文囿

清代医学家。字观泉,号杏轩。安徽歙县人。生活于干嘉(1736-1820年)间。少业儒术,长改习医,钻研方书,遂精医术。以医书浩繁难检阅,乃积数十年之力,上自《内经》,下至近代名医,综贯众说,编成《医述》十六卷(1826年)。书中辑历代医籍三百余种,兼及经史子集,保存中医学术资料甚富。尚有《程杏轩医案》(亦名《杏轩医案》)三集(1829年刊)集所治疑难病证之验案,对真寒假热、实证类虚、阴极似阳等证,辨析甚明,且遣方用药灵活多变,于学者多有启迪。门人倪榜、许朴等继其术。

 

程曦

清末医家。字锦雯。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师从名医雷少逸习医,学有所成。尝与雷大震、江诚共编《医家四要》四卷(1884年)。

 

《程杏轩医案》

医案著作。清·程文囿撰。分初集、续集、辑录等三集。合刊于1829年。全书不分门类辑录作者历年所治疑难病证验案,于病证、病理记述颇详,审症亦较细致。对于真假寒热、实证类虚、阴极似阳等复杂病证的辨析,颇能掌握要领。在治法上亦能汲取诸家之长而有所发挥,立方遣药能随证灵活化裁。文笔生动,引人入胜。本书现有多种清刻本后收入《珍本医书集成》和《中国医学大成》中。

 

程衍道

明末清初医家。字敬通。安徽歙县人。名医程玠之侄孙。初为庠生,习儒而兼学岐黄,曾到江苏求教于名医李中梓,乃精医术,治疗多验。曾穷十年之功,校勘重刻《外台秘要》四十卷(1640年)行世。其自撰医书有《心法歌诀》一卷(李中梓作序),《治法心传》一卷。其后人程曦,辑录《程敬通医案》,以雷少逸疏解,编为《仙方注释》(一名《仙方遗迹》)二卷。从学者众,太平(今属安徽)孙广得其传,有医名。

 

程伊

明代医家。字宗衡,号月溪。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家世业医。式初习举子业,兼涉医书,后专攻医学,方精是术。尝谓“可以言传者,药之名也;可以意得者,方之义也。”如仅知药名,不解方义,必误病家。为学医启蒙之需,撰《释方》四卷(1547年),收方八百。又撰《脉荟》两卷,《释药》(一作《释药集韵》)四卷、《医林史传》四卷、《外传》六卷、《拾遗》一卷。以上六书合为《程氏医书六种》。

 

程尹飏

清代医家。广西桂平人。精于医。尤擅妇产科。学识渊博,治医能由博返约,故治病多应手效。如治一妇患肉跳头大,诸医治无效,乃延其处方,程用大剂量桂附,病者害怕而自行减半服,疾旋愈,复延之诊,曰:今服半剂虽愈,明年复发则无救。后果如其言。又一妇年过五旬,体殊不适,诸医茫然,程见其额光夺目,唇左润如珠,断为有孕,逾十月,果产一男。其验多如此。着有《验方》四卷,批注《人身藏府脉络全图》。

 

程应旄

清初医家。字郊倩。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推崇仲景学说,生平精研《伤寒论》,提出应以“表里脏腑”四学读伤寒,诊法关键在于脉。他汲取喻嘉言、方有执研究整理伤寒条文之长,再行归类条理,阐发己见,着成《伤寒论后条辨》(又名《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十五卷(1670年),并将《伤寒论》原文、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喻嘉言《尚论篇》三书附于书后,甚便于参检。1672年又着《伤寒论赘余》一卷,以补前书之遗。另有《医径句测》二卷(1670年)介绍《松崖医径》之脉图与图内之方。门人玉钰继其术。

 

程永培

清代医家。字瘦樵。元和(今江苏苏州)人。治医以喉科为长。以为咽喉诸症皆由火起,然火有虚实之分,虚者宜补虚降火,实者宜祛风痰、消热毒为治。着《咽喉经验秘传》详论咽喉证治。尚校刊《六醴斋医书》十种,计五十五卷(1794年),包括《褚氏遗书》、《肘后备急方》、《元和纪用经》、《苏沈良方》、《十药神书》、《加减灵秘十八方》、《韩氏医通》、《痘疹传心录》、《折肱温录》、《慎柔五书》等。

 

《程原仲医案》

医案著作。六卷。明·程仑(原仲)撰于1621年。首载原脉、审证、聆音、辨味等医论8篇,总述程氏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然后介绍作者的治验。医案以内科为主,兼及妇科、儿科。叙案较详,辨证明晰,病因、病理分析颇有见地。治法除内服汤药外,间有用针灸取效者。后附验方一卷。现存明、清刻本。

 

程约

南宋医家。字孟博。新安婺源(今属江西)人。世业医。承家学,得针灸之妙。传说时太守韩瑗有疾,同邑医生马荀仲为之针右胁,半入而针折。急请程,及为左胁下一针,须臾折针出,疾亦愈,由是以针术闻名。着有《医方图说》,今佚。

 

程云鹏

(1585-约1670年)明末清初医生。字凤雏,号香梦书生。歙县(今属安徽)人,寄籍江夏(今湖北武昌)。少攻举子业,因母亲及妻女相继病死,伤痛之余,乃发家藏医书一千七百九十余卷,昼夜诵读,遂通医术而悬壶业医。行医二十余年,著述甚富,有《灵素微言》、《脉覆》、《伤寒答问》、《医贯别裁》、《医人传》、《慈幼筏》、《种嗣玄机》等七种。唯《慈幼筏》得门人成聘梓行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别名《慈幼秘书》、《慈幼新书》。此书采先贤翟良《类编释意》及《吴氏痘科秘本》之要,及其祖藏之医方,凡胎产痘疹、惊痫寒热,以及耳目喉齿、疮疖疥癣均有涉及,有补于后世习儿科医者。

 

憕忡

病证名。即怔忡。《证治要诀》卷九:“憕忡,久思所爱,触事不意,虚耗真血,心血不足,遂成怔忡,俗谓心忡脉乱是也。”详怔忡条。

 

澄一

明代医僧。履贯欠详。以医术名,后曾旅居日本,并传授医术多人,授徒多人,皆有名气。

 

吃逆

证名。见《丹溪心法·咳逆》。即呃逆,详该条。

 

吃忒

即呃逆,又称咳逆哕。《儒门事亲·治病百法·咳逆》:“咳逆,俗呼曰吃忒。”详呃逆条。

 

眼部分泌物名称。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俗称眼粪。《审视瑶函》卷一:“眵多热结肺之实;眵多不结肺之虚。”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论治。

 

眵泪

眼部分泌物名称。指眼眵泪液混浊,稠如浊酒豆浆的分泌物。《银海精微》:“肺经实热故目眵泪出而不绝也。”治之须用泻肺汤,泻肺经之实热,后用省味金花丸治其肺火。”

 

眵泪不禁

证名。《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目内外轮廓无羔,但泪稠如浊酒豆浆,长流而不止也。”参见眦漏条。

 

痴呆

病证名。属于神志疾患。《景岳全书·杂证谟》:“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多愁,其证则千奇万怪,无所不至;脉必或弦或数、或大或小,变易不常,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二经,气有不清而然。但察其形体强壮,饮食不减,别无虚脱等症,则悉宜服蛮煎治之,最稳最妙。然此证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亦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待时而复,非可急也。凡此诸证,若以大惊猝恐,一时偶伤心胆,而致失神昏乱者,此当以速扶正气为主,宜七福饮或大补元煎主之。”故有将痴呆列入癫病者。参见癫、呆病条。

 

池泉

经外穴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别名永泉。在手背腕横纹之中点,与大陵穴相对处。主治心胸痛。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池头

经穴别名。见《针灸资生经》。即温溜。参见该条。

 

①迟脉。《素问·阴阳别论》:“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参迟脉条。

②慢。《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微,在速迟。”

 

迟脉

脉象名。指来去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的脉象。主寒。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脉经》:“呼吸三至,去来极迟。”《脉诀汇辨》:“其所主病,与沉脉大约相同,但沉脉之病为阴逆而阳郁,迟脉之病为阴盛而阳亏。”

 

①指疾病呈相持状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常之气……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

②指切脉。参持脉条。

③指操作针刺术。《灵枢·邪客》:“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

④保持。参持满条。

⑤执、拿。《素问·经脉别论》:“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⑥留针。《灵枢·厥气》:“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也。”

⑦延续。《素问·脏气法时论》:“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

 

持脉

诊断学术语。即切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详切脉条。

 

持满

养生学术语。保持精气的充足饱满。《素问·上古天真论》:“不知持满,不时御神。”

 

持续运针法

针刺得气后不间断地进行捻转或提插等的运针操作。目的是使患者一直保持明显的针刺感应,持续时间视病情而定。

 

持痈

病因病理学名词。持,正邪相持;痈,壅肿。指邪气阻滞而且壅肿的病机。《灵枢·刺节真邪》:“病有持痈者。”

 

持针法

针刺时术者操持针具的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意谓针刺时拿针的方法应坚定有力。以毫针为例,一般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捏持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这样针刺时便不致弯曲,而直至腠理。亦即持针时要牢实,才能便于进针操作。

 

①脉学名词。尺脉的简称。详寸关尺条。

②人体部位名。尺肤的简称。寸口至尺泽一段皮肤。《素问·平人气象论》:“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

 

尺寸

脉学名词。

①尺脉与寸脉。《灵枢·终始》:“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

②寸口脉。《难经·二难》:“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

 

尺肤

人体部位名。前臂内侧自肘至腕的皮肤。《灵枢·论疾诊尺》:“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又:“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

 

尺肤热

证名。尺肤部即两手肘关节下至寸口部位皮肤发热的症候。即尺热。古人常据以诊知身体发热,并结合其他症候和脉象,诊断温病。《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类经·脉色类》:“尺肤热甚,其身必热,脉盛躁者,阳邪有余,故当为温病。”

 

尺热

证名。即尺肤热。参见发热、尺肤热条。

 

尺肉

解剖结构名。泛指自肘至腕的肌肉。《灵枢·论疾诊尺》:“尺肉弱者,解(亻亦),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

 

尺泽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鬼受、鬼堂。属手太阴肺经。合(水)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和头静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主治咳嗽,气喘,咯血、胸部烦满,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齿(齿所)

病名。系指牙齿被醋浸渍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齿(齿所),齿伤酢也。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髓弱骨虚,风气客之,则齿(齿所)。”酢,同醋。参见齿齼条。

 

齿(匿^虫)

病名。系指宿食留于齿根,腐臭之气淹渍于齿如蚀之状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齿(匿^虫)者,是虫食齿至龂,脓烂汁臭,如蚀之状。”本病多由脏腑壅滞,上焦积热,反而不散,毒气熏蒸,则令齿根宣露坏烂。详见齿龋条。

 

齿

解剖学名词。出《素问·上古天真论》等篇。又名牙。为口腔内咀嚼食物之重要器官。《灵枢》:“唇至齿,长九分。”“齿者骨之所终也。”《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称:“齿作骨之荣华。”属足少阴肾经。肾主骨,齿为骨之余,髓之年养;肾之标寄于齿,肾实则齿坚牢,肾虚则齿浮动;肾热袒动,齿痛不已。又齿有上下之分,足阳明之脉入于上齿,手阳明之脉入于下齿。《灵枢·经脉》:“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是上、下齿之经络所属。又《外科大成》卷三称:“当门为齿,上属督脉,下属任脉。两傍为牙,上属足阳明胃经,下属手阳明大肠经,夫牙者,骨之标而属肾,牙之生如木之栽于土也。”历代医学家对齿之解剖位置,经络属性、生理功能等之大体认识,关于齿之病理反应。如《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所述:“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必燥胃津,必耗肾液。”“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为难治。若上半截润,水不上承,心火上炎也。”齿在疾病诊断和判断预后上有着重要的价值。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