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词典》k~l~m > 拼音M(拼音M)第三篇
膜原
①人体部位名。指胸腹与膈肌之间的部位。《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王冰注:“膜,谓鬲间之膜;原,谓鬲肓之原。”
②温病辨证中指邪在半表半里的位置。《温疫论》:“邪在膜原,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
膜外气
病证名。水气病之一。此处“膜”字,作腹膜解;膜外气,指腹膜外、肌肤间之气肿、胀满。《圣济总录》卷八十:“膜外气……本于肺受寒邪,传之于肾,肾气虚弱,脾土又衰,不能制水,故水湿散溢于肌肤之间,气攻于腹膜之外,故谓之膜外气。其病令人虚胀,四肢肿满,按之没指是也。……治膜外气水病,不限年月深浅,洪肿大喘,须臾不可过,朝服暮差,防己汤方。”亦可用防己黄芪汤、五皮饮加减等方。参见水气、水肿等条。
膜入瞳神
病证名。系指翳膜侵及瞳神的病证。《眼科易知》:“膜入瞳神者,因黑白睛上生疮而起,愈后疮痕不没,渐生翳膜,侵入瞳神。”本病系由肝经积热,大肠燥滞,邪热上逆所致。治宜用退热饮清降其热。参见膜入水轮条。
膜入水轮
病证名。系指翳膜侵及瞳神的病证。又名膜上冰轮、膜入瞳神。《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此因黑睛上生疮,稍安其痕不没,侵入水轮,虽光未绝,终亦难治。”参见宿翳条。
膜入冰轮
病证名。系指翳膜侵及瞳神的病证。见《古今医统》。冰轮,即水轮。故详见膜入水轮条。
膜
①皮肉、筋骨、脏腑间的膜状组织。《素问·举痛论》:“脾与胃与膜相连耳。”
②病证名。出《神农本草经》卷二。眼生片状薄膜,通常伴有血丝,从白睛发出,侵向黑睛,甚至遮盖瞳神,影响视力。一般以血丝疏密和红赤的浓淡不同,又有赤膜和白膜之分。
摸法
推拿手法名。指手触摸肢体穴位用于诊断和治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摸法摸者,用手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法、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以及表里虚实,并所患之新旧也。先摸其或为跌仆,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依法治之。”本法适用于全身各关节、骨骼、肌腱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缪希雍(1566-1627年)
明代医家。字仲醇,号慕台,江苏常熟人,后迁居金坛。因家道中落,弱冠后弃儒习医,并以术济人,多有治验,名闻遐迩。丁元荐将其医术验案进行整理,着成《先醒斋笔记》,缪氏又亲为增广之,成《先醒斋广笔记》。另有《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炮炙大法》等,均行于世。其他如《方药宜忌》等多种,则未见流传。
缪刺
刺法名。缪为交叉之意。《素问·缪刺论》:“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又“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指人体一侧络脉有病而针刺对侧络脉的方法。与巨刺交叉取穴刺经有异。参见巨刺条。
命门之火
即肾阳。又称命火、真火、真阳、元阳、元气、先天之火等。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的本元,是性机能和生殖能力的根本。与肾阴相对而言,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温煦和推动脏腑的生理活动。《类经附翼》:“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
命门火衰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
命门
①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命门之火体现肾阳的功能。关于命门概念,古人有数种观点:1)右肾为命门说。《难经·三十九难》:“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2)两肾俱为命门说。《医学正传》:“两肾总号命门。”《类经附翼》:“肾两者,坎外之偶也;命门一者,坎中之奇也。以一统两,两而包一。是命门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3)两肾之间为命门学说。《医贯》:“命门在人身之中,对脐附脊骨,自上数下,则为十四椎;自下而上,则为七椎。”4)肾间动气为命门说。《医旨绪余·命门图说》:“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五行由此而生,脏腑以继而成。”
②指眼睛。《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③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
④石门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位于脐下二寸。
命关
①小儿指纹的诊断部位之一。出《幼科全书》。指纹透达食指第三节为命关,表示病情危重,可能危及生命。又名下关。参见小儿指纹条。
②经外穴名。见《扁鹊心书》。位于胁下,以中脘穴至乳中穴连线为底边,向外侧作一等边三角形,其顶角即是穴。主治疟疾,胁痛,黄疸,呕吐,腹胀,水肿等。灸5-10壮或10-30分钟。
③推拿部位名。见指三关条。
命功
气功内丹术术语。即修命之功,指养身炼气的功夫。《丘祖全书》:“有为功夫命功也,无为妙道性学也。”参见“性命”、“性命双修”诸条。
命
①生命,性命。《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
②命名。《素问·六节脏象论》:“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③命令,教训。《灵枢·禁服》:“雷公再拜而起曰:请闻命于是也。”
④天赋,禀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间谷命太者,其耗白甲品羽。”
瞑眩
指头目昏花,心胸烦闷的症状。《尚书·说命》:“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孔颖达疏:“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
瞑
人体生理功能名词。
①系指闭眼的功能。《灵枢·寒热病》:“阴气盛则瞑目。”
②古义与眠通。《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故昼精而夜瞑。”
冥视
病状名。指目微合而视物不清。《素问·评热病论》:“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
冥冥
①与“昭昭”相对。昭昭指为阳、为天、光明之处。冥冥指为阴、为地、幽暗之处。《素问·阴阳类论》:“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死生之期,遂合岁首。”
②幽深不见,比喻人的一些生理、病理微妙变化。《素问·八正神明论》:“观于冥冥者,言形气营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
冥病
病名。指生于皮肤之慢性传染病。出《五十二病方》。即疠风。详见该条。
鸣显
显露声色。形容火气,有声而显赫。《素问·五常政大论》:“赫曦之纪……其政动,其令鸣显。”
鸣条律畅
风木有节奏地鸣响。草木条达舒畅。形若春令平和。《素问·气交变大论》:“春有鸣条律畅之化,秋有雾露清冷之政。”
鸣天鼓
自我推拿方法名。
①即击探天鼓。《河间六书》:“双手闭耳如鼓音,是谓鸣天鼓也。由脉气流行而闭之于耳,气不得泄,冲鼓耳中。故闻之也。”
②即叩齿。《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养性书》曰:……叩中央齿,名鸣天鼓。”
鸣胎
病名。出《医学正传》。即子啼。详该条。
鸣靡启坼(chè彻)
形容风气之用,鸣动散发,启陈生新。《素问·五常政大论》:“发生之纪……其德鸣靡启坼。”张景岳注:“鸣,风木声也;靡,散也;启坼,即启陈之义。”
《明医指掌》
综合性医书。十卷。明·皇甫中撰注,王肯堂订补,邵从臬参校。撰年不详。本书仿效吴恕《伤寒活人指掌图》之体例,歌赋与论述相结合。卷一病机赋、经络总抄及龚云林“药性歌”;卷二-七内科杂病;卷八为五官、外科病证;卷九妇人科;卷十小儿科病证。每证先列歌括,次载阐论,再记脉法,并附成方,颇多可取之处。现存四种明刻本、十余种清刻本。多种石印本。
《明医杂着》
综合性医书。六卷。明·王纶撰,薛己注。刊于1549年。此书系王氏医学杂着。前三卷医论部分,论述内科杂病以及妇产科、眼耳、鼻、齿等病证治。其中也分析了李杲、朱震亨治法及方论。末附元·滑寿《诊家枢要》;卷四风症;卷五小儿诸证及用药法;卷六附方。王氏原撰于1502年。目前流通本为《薛氏医案》本,由薛己另加注按,或附医案,内容颇有发挥。现存多种明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明曜
光耀明亮。《素问·气交变大论》:“南方生火……其政明曜,其令热。”
明堂图
针灸挂图。题元·滑寿撰,明·吴昆校,清·魏玉麟重刻,共4幅木板刻印挂图。现存乾隆四十七年刻本。
《明堂人形图》
针灸著作。见《新唐书·艺文志》。一卷。唐·甄权撰,已佚。
明堂
①望诊部位。指鼻。《灵枢·五色》:“明堂者,鼻也。”
②针灸模型或图书表明腧穴的标志点,人体经脉孔穴图,旧称明堂图或明堂孔穴图。《医说》:“今医家记针灸之穴,为偶人点志其处,名明堂。”
③上星穴。《太平圣惠方》:“明堂一穴,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是穴。”
④古代帝王宣政之堂。《素问·着至教论》:“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
《明目至宝》
眼科著作。四卷。又名《明目至宝赋》。元代作品,撰人不详。后由杨希洛、夏惟勤整理。刊于1600年。卷一从眼的生理入手,总论眼病病理。并载有明目赋等歌赋,五轮八廓所主病症,眼科问答等;卷二分论眼科七十二证,每病编成歌赋,并有图说;卷三-四为眼科疾病的治疗方剂和灸法。内容比较简要。现存初刻本。
《明目良方》
眼科著作。二卷。明代作品。撰人佚名。首卷为目疾症候总论,及五轮八廓病证理论等;卷一眼科治疗药方并分论药性品目;卷二五轮八廓主病图及72种眼病图。并七言诗及所用药品。末附眼科用药便览。
明灸
灸法之一。即直接灸。参见该条。
明化
运气术语。指少阳间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为苦化,司气为丹化,间气为明化。”
明光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参见该条。
明矾压缩疗法
医疗技术名。枯痔法发展提高之一种新疗法。其疗法于肛门部消毒并局部麻醉下,于痔核内注入8-10%明矾液,继则以血管钳将痔压缩成为薄片,以促进其迅速萎缩、凝固、坏死而脱落。此法缩短了枯痔疗法之病程,提高了疗效。
明耳目诀
导引功法名。见《修真十书·杂着捷径》。方法为:常用手按两眉后小穴中,27次;再用手指和手心摩两眼和颧骨上,及揉耳,共30次。然后,用手自耳向额按摩27次,到眉中和发际。同时要口咽津液。常做可使耳目清明。
《名医类案》
医案著作。十二卷。明·江瓘编辑,其子应宿增补。成书于1552年。后经清乾隆年间魏之琇等重校,即今流通本。全书集录明嘉靖以前历代名医治案,按病证分类编纂。分205门,包括外感伤寒温病及其他内科杂病、外、妇、儿科等多种病证,病案记录较详,辨证、方药亦较妥当,并附编者按语及其治案。《四库全书总目》谓其“可为法式者固之八九。”是我国第一部以疾病种类编纂的大型医案专着,不仅对历代临床医家有较大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医案学的发展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存明刻本、日刻本、多种清刻本、《四库全书》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
《名医传》
医史著作。见《唐书·艺文志》。《宋史》作《历代名医录》。七卷。唐·甘伯宗撰。据《玉海》记载,此书收集“自伏羲至唐,凡一百二十人。”原书已佚,《历代名医蒙求》等书有所引录。
《名医别录》
药学著作。
①简称《别录》,辑者佚名(一作陶氏)。约成书于汉末。是秦汉医家在《神农本草经》一书药物的药性功用主治等内容有所补充之外,又补记365种新药物,分别记述其性味、有毒无毒、功效主治、七情忌宜、产地等。由于本书系历代医家陆续汇集,故称为《名医别录》。原书早佚。梁·陶弘景撰注《本草经集注》时,在收载《神农本草经》365种药物的同时,又辑入本书的365种药物,使本书的基本内容保存下来。其佚文主要见《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书。
②清·黄钰编。一卷。是选要编集常用药物主治的一种小册子。被收入《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中。
《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医方著作。简称《医书大全》(又作《医方大全》)。二十四卷。刊于1446年。明·熊宗立辑。本书是在《南北经验医方大成》基础上扩充、分类编辑而成。共分病证68门。包括临床各科。每门又细分小类,每类之前有简要的论述,概括这类病证的特点,但以选方为主。供收约2200余方。所选各方大多切于实用。现存明刻本、日刻本。
闵芝庆
清代医家。号松筠馆主人,江苏吴县人。于医学颇有深研,尤其是对伤寒,更有研究,尝着《伤寒明理论删补》、《伤寒阐要编》,现在日本有刊本。
闵一得
清代医家。履贯欠详,着有《养生十三则阐微》、《琐言续》,现有刻本行世。
《民众医药指导丛书》
医学丛书。蔡陆仙着,刊于1935年。共四集,24种。包括《伤寒病问答》、《温热病问答》、《肠胃病问答》、《内科杂病问答》、《小儿科病问答》、《妇人科问答》、《外科病问答》等。均采用问答的形式,较通俗地阐述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防治。每病分述病名、病因、症状、治法、方药等。本书还介绍了一些卫生、护理、调养等方面的知识。现存初刊铅印本。
蔑
污血。《素问·气厥论》:“鼻渊者……传为衄蔑,冥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阴所至为悲妄衄蔑。”
眇视
病证名。同眇目,详该条。
眇目
病证名。
①指一侧眼异常小者。
②指单眼丧失视力。
苗父
传说中上古祝由师。亦作弟父、茅父。据载:其为医时,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前来求治者,皆平复如故。为后世祝由科之始。
面肿
证名。面部作肿。与面浮属虚者相对。《素问·平人气象论》:“面肿曰风。”因食后冒风,或风热相搏上攻头面所致。根据病因,祛邪以除肿。《医学入门》卷五:“面肿乃食后冒风所致,能食者风虚,面麻木,牙关急搐、升麻胃风汤;不食者风热,面唇黑,心悬如饥,防风通圣散;内伤气促者,升麻顺气汤。”《景岳全书·杂证谟》强调辩别虚实,以肿者为实,浮者为虚。实肿或热或痛,乃风火上炎,为邪有余,脉必紧数,证必寒热,治以散风清火。若有壅滞秘结则通利之。邪去而肿自消。《杂病源流犀烛·面部病》谓面肿为胃风症,由阳明经络受风热毒气所致,治用犀角升麻汤等方。参见面浮、胃风条。
面正
经穴别名。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素髎。见该条。
面针麻醉
针刺麻醉法之一。是在面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刺麻醉法。即按针麻要求在面针刺激点上针刺以施行手术。取穴原则一是以手术部位选取相应的刺激点,如子宫切除取子宫点;一是根据脏象学说选穴,如以“肺主皮毛”取肺刺激点止切皮痛。
面针疗法
针刺疗法之一。指针刺面部特定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于1960年始见报道。该法穴位以《灵枢·五色》中面部视诊部位为主要依据,并将之分为额区、鼻区、眼区、口区、耳区、颧区和颊区,每区均有面针专穴(或单或双)。其适应范围较广,凡针刺疗法的适应症均可使用,对神经衰弱、高血压、痹症、哮喘等效果更好。还可以用于针刺麻醉。
面玉
经穴别名。见《外台秘要》。即素髎。见该条。
面游风
病名,又名白屑风,钮扣风。出《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生于面上,初起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项后极痒,热湿甚者津黄水,风燥盛者津血,痛楚难堪。由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以致阳明胃经湿热,受风而成。”其治:血热风燥者宜凉血清热消风,方选消风散加减,或防风通圣丸;脾胃湿热者宜利湿清热,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或龙胆泻肝丸;阴伤血燥者宜滋阴除湿,方选滋阴除湿汤;血虚者可选当归饮子;日久不愈可服祛风换肌丸。外治可选:翠云散、玉肌散、冰硫散。
面岩
经外穴名。出《刺疔捷法》。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位在鼻翼凸出处平行两侧,上直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点。主治头面疔疮。直刺0.2-0.3寸。
面无血色
病状名。指面部缺少血色,惨淡苍白,失于红活润泽。常伴见口唇、指甲色淡白等血虚证候,可见于各种失血病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面王
①人体部位名。即鼻准,俗称鼻尖。《灵枢·五色》:“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参鼻准条。
②经穴名。素髎穴的别名。见《针灸甲乙经》。属督脉。位于鼻尖端中央。《外台秘要》作面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面正。
面脱
病状名。面部肌肉消瘦如脱。属危重症候,预后不佳。《素问·玉版论要》:“色夭面脱,不治。”
面痛
证名。指面部之鼻頞、口唇、颊车、发际等处痛不可触,甚至妨碍言语饮食。《证治汇补·面痛》:“面痛皆属于热,但暴病多实,久病多虚。饮食妨碍,皆因膏粱风毒;食卧少安,无非胃虚有火。”《张氏医通·诸痛门》:“面为阳明部分,而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皆在于面,故面痛皆因于火,而有虚实之殊。”实火者治宜清热解毒,用犀角升麻汤等方。老人过劳,饥则面痛,用补中益气加芩、栀、连翘、鼠粘、黑参。郁结积成胃热,而致面痛,用越鞠丸加山栀、连翘、贝母、橘红之类。本症见于三叉神经痛等症。
面瘦
证名。面部肌肉消瘦。因体虚久病;气血耗损所致。《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皆少,则面瘦恶色。”
面色缘缘正赤
病状名。即满面红赤。太阳病未解,并传阳明时出现的病色。《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阳明经循行于面,阳气郁发于表,故面色红赤。
面色萎黄
病状名。指面部呈现枯萎晦黄的病色。多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能上荣所致。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患、失血、久痢、胃脘痛、贫血等。
面色黧黑
证名。黧,黑色。面部呈现黑色。因饮邪久滞胸膈,少阴气绝,血脉不流及肾虚水枯所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难经·二十四难》:“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面黑如黧。”《医学纲目》:“肾外证,面黑。”参见面色苍黑条。
面色苍黑
证名。面黑枯暗如尘。见《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提示病情危重。《素问·脉要精微论》:“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类经·脉色类》:“重漆之色,光彩而润,地之苍黑、枯暗如尘,此水色之善恶也。”参见面部黧黑条。
面如漆柴
证名。面黑如漆;形瘦如柴。为心肾病危重症状之一。《灵枢·经脉》:“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杂病源流犀烛·肾病源流》:“肾家本有水火两病。火病者;龙火腾炽,上烁为害也。其证有口热咽干,烦心,心如悬,喝喝而喘,面如漆柴,咳唾有血等。”
面热
证名。指面部热如火灼。因胃家郁热,或饮食不节,湿火上行于面所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面热者足阳明病。”治宜清热泻火,方用调胃承气汤、升麻黄连汤等。
面青
诊断学名词。系一种色诊。青为风之色,属肝。多主惊、主风、主寒、主痛。青而脱色,为惊恐;青而黑色,为寒痛;青而淡白,为虚风;青而带赤,为肝火;青赤晦滞,为郁火;青而带紫,为郁血,缺氧,中毒。青色多属凶险之色,忌单见,鼻部更忌。小儿惊风,成人痉厥,每有青色出现,是为先兆。妇女痛经也可见青色。青色而光泽明润为有胃气,枯槁晦滞多属危重证候。《素问·脉要精微论》:“青欲如苍譬之泽,不欲如蓝。”
面疱
病名。即今之囊肿性痤疮。以颜面、胸、背等处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反复感染可形成囊肿为特征。多因肺经风热、肠胃湿热、脾失健运等所致,治其宜分型辨证施治;或疏风清肺以枇杷清肺饮加减;或清热化湿通腑以茵陈蒿汤加减;或健脾化湿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外治多以颠倒散外搽。
面目虚浮
证名。面目浮肿由虚所致者。见《景岳全书·杂证谟》。详面目浮肿条。
面目浮肿
证名。见《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有虚实之分。虚证亦称面目虚浮,因脾、肺、肝、肾脏气虚衰所致。实证多由湿热壅盛、风火水气、阳明实热所致。《景岳全书·面痛》治面目浮肿;因色欲过度,阴虚气越而致者,用六味地黄汤、八味地黄汤或加减八味丸;因劳倦伤脾,气虚不敛而面目虚浮者,用参苓白术散、归脾汤或十全大补汤;因饮酒过度,湿热上聚而面目浮肿者,用葛花解酲汤或七味白术散;因泻痢不止,脾肾气虚而面目浮肿者,用胃关焦或温胃饮;因饮食不争,阳明壅实,二便秘结而头面满胀者,用廓清饮,小儿多有此证,甚者宜木香槟榔丸下之;阳明实热,胃火上浮,或烦热干渴而头面浮肿者,用抽薪饮或白虎汤,或大分清饮。
面髎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泣。参见该条。
面癞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指结核型麻风晚期出现的面生红堆,黄而有浮光,或如狮面,耳垂肿大的疾病。为感受风疠之邪致病,多在体虚元气不充之人发病。实证者以攻毒、杀虫、驱风、驱湿为主,方选扫风丸;虚证以扶正驱邪为主方选四六汤;虚实夹杂证以养血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方选六九○三丸治之。
面焦
证名。面部泛现干枯焦黑之色。出《素问·上古天真论》。由阳明气衰,气血失荣所致。见于久病及老衰患者。《医碥·面》治面焦、胃脉虚者,用人参、黄芪、甘草、白芍、升麻、葛根、白芷等药以健脾益气。
面积
病名。食积之一。指面食过多而积滞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面积,食面太多,或受寒,或懊憹以致成积,胸胃饱闷也。宜麦芽、莱菔子,方用阿魏丸。”亦可用莱菔子酒煎服。参见食积条。
面黑子
病名。又名黑痣。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面及体生黑点为黑痣、亦云黑子。”本病由风邪搏于血气,变化所生;或孙络之血,滞于卫分,阳气束结而成;或肾中浊气混浊于阳,阳气收束所致。其治以外治为主,如水晶膏、除痣膏。亦可服六味地黄丸或大黄(庶虫)虫丸。目前以手术切除者多。
面黑
诊断学名词。指一种色诊之一。黑为阴寒之色,属肾。多至寒、主痛、主劳倦、主血瘀。黑而瘦削,多属阴火内伤,肾水枯竭;黑而焦干,为下焦肾热;黑而熏亮,水气支饮;黑而带黄,劳疸蓄血;黑色骤起,常见于中毒,中恶;黑绕口角,胃阴已绝;额头色黑,多为逆证。黑色多为病势深重凶险。光明润泽为有胃气,枯槁晦滞多属危重证候。《素问·脉要精微论》:“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面寒
证名。面部恶寒之证。见《丹溪心法·恶寒》。因胃中寒湿;或胃气虚所致。《医学入门》卷五:“如阳明气不足;则身己前皆寒,寒湿上逆,则面反不能耐寒,先以附子理中汤数服,次以升麻葛根汤去芍加参、芪、附子、益智、草蔻、白芷、葱白。”
面骨
解剖结构名。指组成面颅的骨块。包括上腭骨、颊车骨、颧骨、鼻骨、泪骨、甲介骨、口盖骨、鼻柱骨、舌骨等。详上腭及各骨条。
面垢
证名。面部如蒙尘垢,洗之不去。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因感受暑邪或胃热熏蒸所致。《秘传证治要诀·伤暑》:“伤暑以自汗、背寒、面垢。”治用香薷饮、六和汤。《景岳全书·暑证》:“暑有八证:脉虚、自汗、身热、背寒、面垢、烦渴、手足微冷、体重是也。”治宜调理元气为主,清利次之。《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卷九:“阳明主面,热邪蒸越,故面垢也。”治宜清泄保津,用白虎汤等方。
面浮
证名。面部虚浮微肿。《古今医统·面部门》以面浮为脾肺虚证,因脾伤劳役,饮食失节,水土不调;脾气输散不常,肺气传布失度所致。证见面虚浮,眼下如卧蚕之状,或有气喘;脉虚弱或浮而无力。《景岳全书·杂证谟》谓面肿虚浮者,无痛无热而面目浮肿。或因脾肺阳虚,输化失常;或因肝肾阴虚,水邪泛滥所致。脾肺阳虚者,用补中益气汤;肝肾阴虚,水湿上泛者;用六味地黄汤或八味地黄汤。参见面肿条。
面风毒
病名。即眉心疔。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二。详眉心疔条。
面发毒
病名。又名睑发、面疮。指生于面颌部的肿疡。《疮疡经验全书》卷二:“此症之发,多起于房劳太过,乘虚风入经络阳明经,虚发于面也。”多由风热郁滞阳明胃经,循经上攻而成 。治宜疏风清热,内服荆防败毒散,清泄胃火宜凉膈散。
面疮
病名。即面发毒。出《疡科选粹》卷三。详面发毒条。
面赤
诊断学名词。指一种色诊。赤为火热之色,属心。赤甚主实热,微赤主虚热。久病虚人,午后两颧发赤,为肝肾阴火上炎;赤色如妆,嫩红带白,游移不定,为戴阳证;肺病见赤色,多属阴虚火盛,灼伤肺阴;面赤耳鸣,头目眩痛,多属肝阳化火;赤而明润,为有胃气;枯槁晦滞多属危重证候。《素问·脉要精微论》:“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
密嘿
证名。沉默不语之证。嘿,通默。《灵枢·五乱》:“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参见忧郁条。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医学丛书。即《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秘传眼科龙木论》
眼科著作。十卷。撰人不详。约宋元间人编集。此书卷一-六主要辑录了《龙木论》及《眼论审的歌》的内容,包括眼科总论和72种眼科病证的辨证论治和治疗方药。卷七诸家秘要名方,引录《三因方》等书中的38个眼科方剂;卷八针灸经;卷九-十诸方辨论药性,均系从有关文献中辑录的眼科常用针灸穴位、针灸法及药性主治。1949年后有排印本(末附《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一卷)。
《秘传推拿妙诀》
推拿专着。又名《小儿推拿秘要》。二卷。明·周于蕃辑注,书成于1612年。后经清·钱汝明(1776)予以参订重刊。上卷为诊法及手法总论;下卷列各种病证的推拿治法处方、推拿穴位图、手法图等。书后附有钱汝明《秘传推拿妙诀补遗》一卷,其内容为手法口诀、小儿诸病的药物疗法、经络、诊候等。现存清抄本。
觅盐生
病名。难产之一种。见朱振声《妇女病》。指手先下之横产。参见横产条。
泌别清浊
生理学名词。指小肠生理功能之一。小肠具有将胃传来的饮食水谷消化并分清别浊的功能。水谷的精微部分经小肠吸收后转输身体各处;糟粕部分下注大肠,部分水液泌入膀胱,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张景岳注:“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
眯目飞扬证
病证名。系指异物入眼,未及时清除而结为障翳的病证。《证治准绳·杂病》:“因出行间,风吹沙土入目,频多揩拭,以致血气凝滞而为病也。初起涩湿赤脉,次后泪出,急涩渐渐重,结为障翳。”参见物偶入睛条。
眯目
①病证名。系指异物入眼,存留在角膜、结膜之上而产生的病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眯目者,是飞飏诸物、尘埃之类,入于眼中,粘睛不出。”其证法宜及时取出异物。参见物偶入睛条。
②系指上下眼睑微合之状。
米症
病证名。因嗜食生米挟痰瘀而成的症积。见《诸病源候论·症瘕病诸候》。由好吃生米,食多不消,兼挟痰瘀积聚而成。证见脘腹结块固定不移,常思食生米,或兼有饮食难进,呕吐清水等症。参见症、食症、七症等条。
米疽
病名。痈疽之发于腋下者。《灵枢·痈疽》:“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又名腋疽、疚疽。多因肝脾二经气血凝滞而发。证见初起皮下有核,漫肿坚硬,但皮色正常,不热不痛,日久脓已成而将溃时始转红赤,微热疼痛。治宜疏肝养荣,清热解毒。初起宜内服柴胡清肝汤加鸟药消之;若体弱者,宜香贝养荣汤;外用隔蒜灸,或乌龙膏敷贴;若脓成即切开引流。
米瘕
病证名。因嗜食生米所致的瘕证。见《医说》卷五。《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好吃生米成瘕,不得米则吐清水,得米即止,米不消化,久亦毙人,宜鸡屎米煎。”与《诸病源候论》记载的米症略同,参见该条。
糜疳
病证名。指口腔及牙床糜烂。又名口疳。症见口中溃烂,常发于舌、颊、唇内侧及上腭等处,有时扩展到唇外、口角、齿龈及咽喉。多由疳疾及痘疮患儿,口腔不洁,或于夏令暑湿偏盛之际,胃火与湿热之气上攻,侵蚀于口而成。治宜清热解毒,内服五味消毒饮加玄参、桔梗、青黛;外用锡类散涂于疮面。
迷口
病名。即鹅口疮。详参该条。
梦与鬼交
病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六。即女子梦交。详该条。
梦遗
病证名。睡梦中遗精的病证。见《普济本事方》卷三。又称梦失精、梦泄精、梦泄。多因见情思色,相火妄动,或思考过度,心火亢盛所致。《类证治裁》:“心为君火,肝肾为相火。君火一动,相火随之,而梦泄焉。”治宜清心宁神,或兼滋肾固精。方用清心莲子饮、妙香散、静心汤、补心丹、知柏八味丸等。气实火旺者,用龙胆泻肝汤直折其火。湿热下扰者,用秘精丸,大、小分清饮。详梦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