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r~s>(拼音S)第一篇
 
中医书籍



 《中医词典》r~s > 拼音S

(拼音S)第一篇

 

手气

证名。亦称手肿痛。手指肿痛或连臂膊作痛。见《证治要诀》卷三。多因脾虚风湿或风热挟痰,内阻经络所致。治宜五痹汤、蠲痹汤等方。若因肿疡所致,按痈肿论治。

 

手逆注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在前臂屈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当腕横纹与肘横纹连线的中点。主治癔病,前臂疼痛,痉挛,麻痹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手摸心会法

正骨手法。现代中西医结合整理提出的正骨八法之一。系诊治骨折伤之要领。医者在检查诊断或整复治疗过程中,用两手触摸伤损处,并对由触摸时所得到之异常体征、感觉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作出比较确切的结论,以便在整复手法治疗中做到心中有数。

 

手两边拉法

正骨手法。肩关节脱臼之整复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其手法令患者正坐。一助手立于患者背后,以双手从患者两腋下绕胸前紧紧抱住;另一助手则紧握患者健侧之腕部固定不动;术者用双手紧握患肢,配合紧握健侧腕部之助手缓缓向相反之方向用力牵引,在相互拔伸过程中,如感觉到滑动感,脱臼之肩关节已复原位矣。

 

手厥阴心包经穴

归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手厥阴心包经所属穴计有: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共九穴。

 

手厥阴心包经病

手厥阴心包经所发生的病候。《灵枢·经脉》载:“心主手厥阴心包之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本经主要病证为:心动悸,心烦,心痛,胸胁胀闷,面赤,喜笑无常,经脉所过部不利等。

 

手厥阴心包经

十二经脉之一。《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循字据《甲乙经》卷二及《素问·藏气法时论》王注补)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即该经起于胸中,出来归属于心包,贯穿横膈,联络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胸中出胁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臂内侧,走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中下行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出其末端(中冲);另一支脉从掌中分出,出无名指尺侧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胸胁胀闷,心痛,心烦,面赤,目黄,喜笑无常等。

 

手厥阴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别走少阳,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即该络脉从腕后2寸的内关穴分出,行于两筋之间,沿本经上行联系心包络,散络心系(心脏周围的脉管组织)。该络脉发生病变,实则心痛,虚则烦心。

 

手厥阴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据《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应为“贲”)。”即该经筋起于手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向上,结于肘部内侧,又经上臂内侧,结于腋下,向下分散在胁部前后;分支进入腋内后,散布胸中,结于贲。

 

手厥阴经别

十二经别之一。《灵枢·经别》:“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即该经别从手厥阴心包经的渊液穴下三寸处分出,进入胸中,分别连属上、中、下三焦,上循喉咙,出耳后,在耳后完骨(颞骨乳突)下与手少阳三焦经汇合。

 

升阳益胃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疗法,即升发脾阳,以治脾虚气陷,胃失降纳之法。脾升则健,胃降则和。临床用于劳倦伤脾,胃阳不振,表现为体重肢困、怠惰嗜卧、恶风厥冷,口苦舌燥、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等症,用升阳益胃汤等。

 

升提中气

治疗学术语。是治疗中气下陷的方法。中气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或不能制水而小便不利。均可用补中益气汤,以升提中气,脾气旺则诸证自除,升清降浊的机能恢复,则小便通畅。

 

升明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火岁平气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愿闻平气何如而名?……火曰升明。”谓火性得以上升明耀,故名。

 

升降失常

病因病理学术语。泛指阳明气血升降顺逆的失调或上下生理平衡的改变。脏腑气化过程各有其升降、上下的动势,升与降、上与下又相互调济,反之则病。如脾的清阳上升,胃的浊阴下降,维持机体的营养代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在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表现为腹胀、嗳气、呕吐、厌食、泄泻等证候。参见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各条。其他如肺气肃降、肾不纳气、气虚下陷、心肾不交、肝阳上亢等,亦与升降失常的病机有密切关系。

 

升降浮沉

中药学术语。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的作用,如麻黄、桂枝黄芪之类。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如大黄芒硝黄柏之类。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如辛夷、荷叶、升麻等。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如苏子、枳实、寒水石等。

 

升降法

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指对肢体关节进行上下屈伸活动的一类手法。有滑利关节,舒展筋脉,解除粘连,帮助复位等作用。

 

升剂

中药学名词。指用升提的药物,以治疗气虚下陷的病证。如因气虚下陷而患脱肛或子宫脱垂,用补中益气汤以升阳益气。

 

升法

推拿方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指将患肢下陷处反复上提以恢复原状的一类手法。

 

《慎斋遗书》

综合性医书。十卷。明·周之干著述。此书由周氏门人整理记录,复由勾吴逋人删释校订,重予编次刊行。卷一——五分述阴阳脏腑、亢害承制、气运经络、望色切脉、辨证施治、二十六字符机、用药权衡、炮制心法、古经解、古方解、古今名方;卷六——十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临床各科病证证治。论述密切结合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床实践经验,治疗选方尤多心得,是一部论理透彻、辨证明晰、切于实用的综合性医书。所附医案若干反映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但书中也杂有“妖媚”等缺乏科学性的内容。此书后经清·王琦、赵树元校刻。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慎柔五书》

书名。五卷。明·胡慎柔撰。初刊于1636年。现存系经清·石震校订本。内容包括:师训第一,医劳历例第二,虚损第三,痨瘵第四及医案第五,共五篇,具有丛书性质。其内容以内科虚损类疾病为主,兼及其他杂病的证治。其学术思想系本李杲《脾胃论》学说,其治疗方法亦以保护脾胃为主。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蛇头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等作池头。即温溜。参见该条。

 

蛇体

病名。癣疾之一种,见《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汇考卷四百五十七。即蛇身。详见该条。

 

蛇胎

病名。

①指皮肤所生之状如蛇皮之皮肤病。见《外治寿世方》卷四。即蛇身。详见该条。

②怪胎之一。

 

蛇丝惊

见《幼幼集成》。即弄舌。详该条。

 

蛇虱

病名。指发生于皮肤的一种慢性落屑性皮肤疾病。见《外科大成》卷四。即白(疒匕)。详见该条。

 

蛇身

病名。指生于皮肤之上的癣疾,状如蛇皮者。亦名蛇体、蛇皮癣、蛇胎。《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谓人皮肤上,如蛇皮而有鳞甲,世谓之蛇身也。”其病因为血虚生风,风盛则燥,风邪搏于肌肤,使肌肤失于濡养而成。本病可以胎传,症见婴儿出生后不久,皮肤即可呈灰色,干燥、粗糙。上有鳞屑,边缘翘起,状如蛇皮,触之有刺手感。如皮肤皲裂则疼痛,冬季遇寒则加重,缠绵难愈。多发于四肢。重者可遍及全身。治宜养血祛风,健脾润燥。内服桂枝当归汤;或用苍术当归、威灵仙各等量,熬膏加蜜,分次内服。外用润肌膏,或用杏仁30克,猪油60克,捣泥外搽。亦可用白僵蚕适量研末煎汤外洗。即鱼鳞癣。

 

蛇舌痧

病名。系指舌出如蛇,伸缩不停的疾病,多因感受时气,直中心经所致。参见弄舌风条。

 

蛇皮癣

病名。指体表所生癣疾状如蛇皮者。见《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编)。即蛇身。详见该条。

 

蛇啮

病名。指毒蛇咬伤者。出《五十二病方》。可分为无毒蛇咬伤和有毒蛇咬伤两大类。前者危害不大,只需按一般外伤处理即可。后者伤后局部很快会出现红肿、疼痛。继之伤口剧烈疼痛,伤处起水泡,甚至发黑形成溃疡,并可见有头晕,头痛,出汗,胸闷,四肢无力,视力模糊,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严重者,面部失去表情,舌强不语,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抽搐,血压下降,粘汗无力,头项软瘫不能自由,最后瞳孔散大,晕厥而亡。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在伤口近心端处缚扎,以防毒素扩散,并用药筒拔法吸尽毒汁。进而再分型论治:⑴风毒型(以神经毒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轻,但有头昏,眼花,嗜睡,气急,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四肢抽搐,昏迷等。治宜以清热解毒,熄风定惊为主。用半边莲30克,野菊花白芷、川贝母、龙胆草、白僵蚕各9克,蝉衣6克,全蝎蜈蚣各6克,甘草4克,煎服。

㈡火毒型(以血循毒症状为主):局部疼痛,血泡,全身皮下出血。应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用半边莲、鲜生地各30克,丹皮9克,黄芩9克(或黄连4克),赤芍、黑山栀、射干各9克,出血严重者加犀角3克,磨粉冲服。⑶风火相兼型(以混合毒症状为主):具1、2两型症状,治宜解毒,清热,熄风,凉血为主。用半边莲30克,车前草、白芷、夏枯草、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大蓟、白茅根各15克,蜈蚣全蝎各4克。亦可及时用季德胜蛇药,或其它蛇药片内服及外敷;或用单味药雄黄、半边莲、蚤休等水煎服。如已出现脑、心中毒症状且并发症严重者,应及时进行中西医结合抢救。

 

蛇窠疮

病名。指所生缠腰火丹兼有溃破感染者。出《外科启玄》卷七。该病因皮肤沾染蛇虫秽毒所致。多发于腰部、脐腹、胸胁等处。其形如蛇缠身。症见患处灼痛,轻则腐浅,重则深烂。治宜解毒止痛。祛腐生肌。可外涂蜈蚣油,或以雄黄末适量,酒调搽之。本病相当于带状疱疹。余证治可参见缠腰火丹条。

 

蛇节疔

病名。指疔疮发生于手指中节,绕指俱肿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指疔之一。亦名钉节天蛇、病蛇节、病茧、手指节发、蛀节疔。证治详见指疔条。

 

蛇瘕

病名。瘕生腹内,摸之如蛇状者。八瘕之一。《诸病源候论·症瘕病诸候》:“人有食蛇不消,因腹内生蛇瘕也。亦有蛇之精液误入饮食内,亦令病之。其状常若饥而食则不下,喉噎塞,食至胸内即吐出,其病在腹,摸揣亦有蛇状,谓蛇瘕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蛇瘕,其形长大,在脐上下,或左右胁,上食心肝,其苦不得吐气,腰背痛,难以动作,少腹热,膀胱引阴挛急,小便黄赤,两股胫间时痛。”《类证治裁·痃癖症瘕诸积论治》:“蛇瘕,经后阴未复,食饮误中虺毒,成形,长而(疒丂)痛,宜蛇瘕方。”参见瘕、八瘕条。

 

蛇蛊

蛊毒病而见心腹内似有虫行者。《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着蛊毒,面色青黄者,是蛇蛊。其脉洪壮,病发之时,腹内热闷,胸胁支满,舌本胀强,不喜言语,身体恒痛。又心腹似如虫行,颜色赤,唇口干燥,经年不治,肝鬲烂而死。”参见蛊、蛊毒病条。

 

蛇腹疔

病名。指疔之一。指疔疮发生于手指中节掌面者,亦名鱼肚疽、鱼肚毒、鱼肚疔、鳅肚疔、中节疔。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症见患处肿如鱼肚,色赤疼痛。治法参见指疔条。

 

蛇丹

病名。指发生于胸胁、腰部以外部位的带状疱疹。见《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证治参见缠腰火丹条。

 

蛇串疮

病名。指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每多缠腰成串而发者。出《医宗金鉴》卷六十四。即缠腰火丹。详见该条。

 

蛇缠疮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九。即缠腰火丹。详见该条条。

 

蛇背疔

病名。指疔之一。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指疔疮生于手指甲根后者。症见指甲根后生疔,色赤胖肿,如半枣。治法见指疔条。

 

舌卒肿

病名。《千金要方》卷六上:“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治宜清心泻火,祛痰消肿。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论治。参见泡舌,脬舌条。

 

舌纵

病证名。系指舌本伸长,吐出口外而不收,肿胀多涎,收缩无力的病证。导致本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心火炽盛所致者,除上述症状外,脉常见洪数。治宜清心泻火,方用导赤散合三黄凉膈散加减化裁;②热病伤阴余邪未尽引起者,脉多细数,同时见口中少津,舌绛而起裂纹,治宜养阴清热,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③肾阴虚也致本病。正如《灵枢·寒热病篇》所谓:“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可用六味地黄汤加减;④胃气虚寒也可致本病,多伴有口吐清水,四肢逆冷,脉象沉伏等症状。治宜温中散寒,方用桂附理中汤加减。

 

舌柱

解剖名称。舌下之大筋。出《灵枢·终始》。《类经》卷二十一:“舌柱,即舌下之筋如柱也。”似指舌系带而言。

 

舌肿

①病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心候舌,养于血,劳伤,血虚为热气所乘,又脾之大络出于舌下。若心脾有热,故令舌肿。”症见舌肿胀,甚至妨碍饮食语言。因血虚而致者,宜用四物汤加减。若因心脾有热所致者,用三黄凉膈散加减。由其他原因所致者,应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②指经穴别名。即哑门。见该条。

 

痧胀腹痛

病证名。痧胀病以胸腹胀痛为主证者,多因受寒、湿滞或感受秽浊之邪、山岚不正之气等,侵袭或邪传于肠胃而触发。《症因脉治·腹痛论》:“痧胀腹痛之证,忽尔胸腹胀痛,手足厥冷,指甲带青,痛不可忍,不吐不泻,或吐或泻,按之痛甚,病名绞肠痧。”治宜祛秽泄毒为大法。十指青冷者,宜刺指出血;欲吐不吐者,以盐汤探吐,并以荆芥防风、青陈皮枳实大黄等药煎服;胁肋刺痛者,刺期门穴,或在患者双侧臂臑部刮痧;腹痛,足转筋抽搦,及少腹痞痛者,宜刺三里、委中穴;恶寒发热,脉浮大者,选用败毒散等方。参见痧、痧气、绞肠痧条。

 

痧胀

病名。即痧证。又名痧气、痧秽。见《痧胀玉衡》。其症先吐泻,后心腹绞痛;或先心腹绞痛而后吐泻,胸膈作胀,头目不清,遍身肿胀,四肢不举,舌强不语。《痧症要略》:“痧胀者,气之闭也,火之逆也。……治痧者,必先开其气,降其火,而后胀可消也。若食阻痧气于上者,则吐之;食结痧气于下者,则导之。……故治胀必治气,治气必治血。盖血活痧行,血破痧气走,血败痧气败,而降火亦在其中矣,此治痧之要术也。”参见痧、痧气等条。

 

痧痃

病名。为喉痧的别称。详见该条。

 

痧气

病名。即痧证。又名痧胀、痧秽。《通俗伤寒论·伤寒兼痧》:“日间触闻臭秽,夜间露宿贪凉,其大要也,夏秋最多。缓则寒湿凝滞于脉络,或湿热郁遏于经隧;急则鼻闻臭毒而阻逆上气,或内因食积而壅塞中气,皆能气胀成痧,故通称痧气,又称痧胀,或称痧秽。”参见痧、痧胀、痧秽条。

 

《痧麻明辨》

麻疹专着。一卷。清·华埙撰。刊于1879年。本书专论麻疹(痧麻),首为总论,次为正候、兼候、回候、变候及附候五类。每类又分若干节,介绍证治等内容。末附治痧三方。现存石印本。

 

痧痢

病名。指肠胃虚,触染秽气而致的痢疾,亦可因内有积滞而触发。《痢证汇参》卷四:“痧痢之证,先泻后痢者居多。盖因肠胃空虚,秽气易触,则成痧痢。或天气炎热,或时行疫痢,感触肠胃,因积而发,亦致痧痢,刮、放兼全,腹必(疒丂)痛非常,……务必先治其痧,兼消其积,则痧除积去,痛止而痢除矣。”此病宜用刮痧、调气、活血等法。参见痢疾、痧等条。

 

痧痨

病证名。出《幼科金针》。麻疹后久咳不止,肌肉消瘦,热留不退,发枯毛竖;如病情迁延不愈,则见睡时露睛,口鼻气冷,气足厥逆等阳虚证候。多由病儿胎禀不足,麻毒深重,热久伤津所致。治宜先清热活血,如柴胡四物汤;热退后,宜生津养液,如养胃汤;阳虚者,宜温中回阳,如参附汤之类。

 

痧块

证名。指痧胀经刮、放外治以后,余毒稽留于气分、血分,结成痧块。《痧胀玉衡》:“痧毒留于气分,成气痞痛;留于血分,成血块痛,壅于气积阻滞,成食积块痛。盖因刮痧、放痧稍愈,痧毒未尽,不用药以消之之故。施治之法,在气分者,用沉香、砂仁之类治之;在血分者,用桃仁红花之类治之;食积阻滞者,用卜子、槟榔之类治之;或气血二分俱有余毒者,当兼治之;若更兼食积所阻,有余毒者,当并合治之。”参见痧、痧胀等条。

 

痧筋

证名。痧发时在臂弯、腿弯上下,呈现深青或紫红色细筋。多由痧毒入于血分所致。《痧症度针》卷上:“凡两臂弯、两腿弯上下有细筋如丝,深青色,或紫或深红、或淡红者,痧筋也。”《痧胀玉衡》:“痧筋有现有微现,有乍隐乍现,有伏而不现。痧筋之现者,毒入于血分者多;……微现者,毒阻于气分者多;伏而不现者,毒结于血分者多。”治以放痧法为主,亦可以刺血法以泄痧毒,并须按兼症的不同予以辨证论治。参见痧证诸条。

 

痧秽

病名。又名痧气、痧胀。《伤寒指掌》卷四:“凡痧秽,从口鼻吸入,即从募原流布三焦,便见头痛恶寒发热,骨节酸痛,与伤寒相似;但脉沉细,或手足指冷,腹满呕恶,与伤寒异,刺少商穴,其血紫滞者是也;须用川郁金、石菖蒲、广藿香、槟榔、厚朴、青皮、紫苏等以逐秽邪。”

 

①有机体生命活动终止。与“生”相对。《灵枢·九针十二原》:“夺阴者死。”

②机体某一器官或某一部分败坏。《灵枢·经脉》:“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③呆板,不灵活。《本草正义》:“非可执死法以困活人者也。”

 

嘶嗄

病状名。指声音嘶嗄不能成音。急性嘶嗄者,多因外邪犯肺,所谓金实不鸣,宜宣肺疏解。由久病转成嘶嗄者,多因肺脏气阴亏损所致,所谓金破不鸣,宜清金润肺。

 

音哑。《灵枢·玉版》:“音嘶色脱,是五逆也。”

 

思中

病证名。系一种类中风病证。指因忧思过度,气机郁结而引起的类中风证。

 

思则气结

病因病理学术语。气结,指脾气郁结。脾主运化,忧思过度,则脾气郁结,运化失常,出现胸脘痞满,食减纳呆,大便溏泄等症状。《素问·举痛论》:“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参思伤脾条。

 

思郁

病证名。因思怨不解,气机郁结所致的病证。《景岳全书·杂证谟》:“若思郁者,……思则气结,结于心而伤于脾也。及其既甚,则上连肺胃而为咳喘,为失血,为噎膈,为呕吐;下连肝肾则为带浊,为崩淋,为不月,为劳损。”初起气机郁结者,治宜顺气解郁,用和胃饮、沉香降气散、启脾丸等方。郁久可变生失血、噎膈、劳损、闭经等证。详见情志三郁、七情郁证条。

 

思噎

病名。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思噎者,心悸动,喜忘,目视(目巟)(目巟)。此皆忧恚嗔怒,寒气上入胸膈所致也。”参见五噎、噎条。

 

思胜恐

思与恐五行相克关系,故忧思能克制恐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恐伤肾,思胜恐。”王冰注:“深思远虑,则见事源,故胜恐也。”

 

思伤脾

病因病理学术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出现食少纳呆,胸脘痞满,腹胀便溏等症。治宜行气健脾。

 

思伤

病证名。因思虑过度所致的疾病。《医醇剩义·思伤》:“思虑太过,心烦意乱,食少神疲,四肢倦怠。”治用一志汤等方。

 

思膈

病名。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中脘实满,噎则醋心,饮食不消,大便不利,名曰思膈。”参见五膈条。

 

①七情之一。思虑。《灵枢·本神》:“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张景岳注:“因志而存变,谓意志虽定,而复有反复计度者,曰思。”

②指思虑过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伤脾”。《素问·举痛论》:“思则气结。”

③想,愿。《素问·热论》:“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

 

司医

古代医官名。隋代太医署及尚药局中均设有司医,是这些机构中最低级的官员。唐代在尚药局中设司医四人,官阶正八品下。其职系掌管分疗众疾。宋代也在尚药局中设司医,其职在局丞之上。也属于尚药局中的低级官员,掌管局中具体的医疗事务。

 

司天在泉

运气术语。司天与在泉的合称。司天象征在上,主上半年的气运情况;在泉象征在下,主下半年的气运情况。如子午年是少阴君火司天,则阳明燥金在泉;卯酉年为阳明燥金司天,则少阴君火在泉。司天与在泉,可推算一年中岁气的大体情况,及由于气运影响与发生疾病的关系。《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

 

司气

运气术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指主司岁运的五运六气。

 

司马钧

清代医家。字笙和,江宁府(今属江苏)人。善医,强调治病需灵活机变,切勿拘泥于古人之法。着《病机备参》四卷,未见行世。

 

司马承祯

唐代道士,知医。字子微,号白云子。洛州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因淡于功名而为道士。尝学习养生之道,尤其是辟谷、导引、服饵之术。唐睿宗、玄宗及武则天时均召其入京,赏赐甚丰,并曾于王屋山修坛供其居住。着《天隐子养生书》一卷行世,内分神仙、易简、渐门、斋戒、安处、存想、坐忘、神解等部叙述。

 

司空舆

唐代官吏。旁通医学,临淮(今属安徽)人。尝官至司门员外郎、户部郎中。着有《发焰录》一卷,未见行世。

 

司地

运气术语。出《素问·本病论》。即在泉。参见司天在泉条。

 

丝竹空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巨髎、目髎。属手少阳三焦经。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布有面神经颧支,耳颞神经分支和颞浅动、静脉的额支。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目翳,眼睑瞤动,视物不明,癫痫等。沿皮刺0.5-1寸。

 

丝络

络脉。见横络条。

 

丝风内障

病证名。出《杂病·证治准绳》。《张氏医通》卷八:“视瞳神内隐隐然,若有一丝横经或斜经于内。自视全物亦有如碎路者,乃络为风攻,郁遏真气,故视亦光华有损。宜六味丸加细辛、白蒺藜,间与皂荚丸,延久变重,内证笃矣。”此证可见于圆翳内障之初发期。详该条。

 

嗽玉津

气功术语。又称搅海。即以舌头在口中搅嗽,促进唾液分泌和内分泌功能。《医心方》:“口为华池,中有醴泉,嗽而咽之,溉润脏身,流利百脉,化养万神。”参见“咽津”条。

 

嗽血

证名。见《证治要诀·诸血门》。

①指咳血。《症因脉治》卷二:“咳血即嗽血。”该书并将嗽血分为外感、内伤两类。

②指咳声轻、多痰而痰中挟血。《景岳全书·杂证谟》:“咳血、嗽血皆从肺窍中出,虽若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咳血者少痰,其出较难;嗽血者多痰,其出较易。”宜消痰降火,用栝楼、贝母、阿胶、海浮石、竹沥等药。脾虚者,兼见食少、泄泻,宜用理脾阴正方、六君子汤加桑皮、五味子,有火加消遥散。嗽血可见于多种肺及气管病证,如肺结核、肺脓疡、支气管扩张、气管结核等。参见咳血及有关条目。

 

嗽唾脓痰

病证名。又名嗽吐脓痰。指小儿咳嗽咯脓痰。多为感受风热邪毒,熏灼于肺,痰热内蕴,热壅血瘀,蕴酿成脓所致。治宜清热化痰祛瘀,用桔梗汤或苇茎汤加鱼腥草、红藤、银花。

 

嗽吐脓痰

出《保婴撮要》。即嗽唾脓痰。详该条。

 

嗽吐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指小儿咳嗽未定而进乳食所致的呕吐。症见在乳食过程中或乳食后不久出现咳嗽呕吐,吐出痰涎和少量未消化的乳食。治宜化痰止嗽,用枳橘二陈汤。

 

嗽声不出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指小儿咳嗽,声不出。多由邪热侵肺,津液受伤所致,治宜甘润生津,兼以利肺。用杏苏饮或紫菀散。

 

病名。古代与咳同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以“有痰无声”(或有微声)名之曰嗽。《素问·五脏生成篇》:“咳嗽上气,过在手阳明、太阴。”明确指出与肺经等经、脏的关系。但后世认为嗽亦与脾密切相关,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认为“嗽”证“病在脾,脾藏痰,故痰出而嗽止。”《宣明论方》卷九:“夫嗽者,五脏皆有嗽,皆因内伤脾胃,外感风邪,皮毛属肺,风寒随玄府而入,腠理开张,内外相合。”《奇效良方》卷三十:“清气不分,浊气上干于华盖,加以协水停饮,肺不得清,则为嗽矣。”参见咳嗽、咳条。

 

《说疫全书》

医学丛书。十五卷。刊于清·道光年间。包括:清·刘松峰《瘟疫论类编》、《松峰说疫》,清·郭志邃《痧胀玉衡》。各详本条。

 

瞤酸

病证名。肌肉掣动而酸痛。《素问·气交变大论》:“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瞤酸。”

 

瞤瘛

①肌肉掣动而抽搐。《素问·气交变大论》:“筋骨并辟,肉瞤瘛,目视(目巟)(目巟)。”

②眼皮跳动而引急。《素问·至真要大论》:“厥气上行,面如浮埃,目乃瞤瘛。”

 

同“瞬”。眨眼,眨眼之间。《素问·宝命全角论》:“至其当发,间不容瞚。”

 

顺证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疾病按一般规律发展,预后顺利。如麻疹,疹点红活均匀,整个发热期无并发症,患者神态清爽,胃口渐复等。

 

顺逆生翳

病证名。《世医得效方》卷十六:“顺逆生翳三十六:翳自上而生下者为逆,自下生上者为顺,逆则难治,顺则易安。”参见逆顺生翳条。

 

顺法

推拿手法名。在患者肢体的内侧面,由远端推向近端,有理顺筋脉的作用。

 

顺传

病因病理学术语。

①伤寒病证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从太阳经传入阳明经或少阳经,由表入里,或由阳经传入阴经等。

②五脏疾病正常传变次序。《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

 

脉学术语。仲景十二脉之一。即母子相乘的脉象。金行乘水,木行乘火。《诊家正眼》:“曰顺者,金乘水,木乘火也。”

 

睡中惊动

病证名。指小儿睡时突然出现惊恐躁动。《保婴撮要》:“小儿睡中惊动者,由心肾不足所致。……治宜清心安神,用茯苓补心汤加酸枣仁、茯神、五味。……食郁生痰,惊动不安者,用四君子以健脾,神曲、半夏以化痰,山栀、芍药以清热。”

 

睡诀

养生口诀。南宁蔡季通传。全文为:“睡侧而屈,睡觉而伸。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颇合现代睡眠卫生的观点。

 

水宗

生理学名词。即水生之原。指肾精。《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解精微论》:“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

 

水渍手脚丫烂疮

病名。因手脚溃水引致指(趾)间之湿疮。出《外科启玄》卷九。又名水渍疮。多因长时手脚浸泡水浆之作业,或久居水湿之地,湿邪外渍,加之局部磨擦致伤而成。常发于手丫或脚丫之夹缝间,或渐扩大。该病证之初起,见患部微肿胀,皮色白腐而皱,继则因磨擦而显糜烂,流水,自觉痒痛,或有继发感染者。多发于劳动群众,或为长期水中作业之职业病,该病应重视预防,以避免手脚长期接触水湿,保持局部干燥为重要,如防护器具之使用等。治宜先用甘草、苡仁适量煎汤外洗,保持局部通风清洁,或用密陀僧煅赤置地下去火性,研细末、外敷。重症宜停止水中作业。

 

水恣泄

病名。因膈热口渴,恣意饮水而致泄泻。即水恣。《脉因证治·泄》:“水恣泄,乃大引饮,是热在膈上,水多入下,胃经无热。”详水恣条。

 

水恣

病名。因膈热口渴,恣意饮水所致泄泻。《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渴引饮者,是热在膈上。水多入则鬲入胃中,胃经本无热,不胜其水,名曰水恣,故使米谷一时下。”治用平胃五苓散,热加黄连、木通。亦可灸大椎三五壮。与溢饮滑泄相似,参见该条。

 

水字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三脉并行,主惊风、食积。

 

水注

病名。肾虚受邪,不能通传水液,致水气外散内渍,身体虚肿,腹内鼓胀。为九注之一。出《诸病源候论·水注候》:“人肾虚受邪,不能通传水液故也。肾与膀胱合,俱主水,膀胱为津液之府,肾气下通于阴,若肾气平和,则能通传水液,若虚则不能通传,脾与胃合,俱主土,胃为水谷之海,脾候身之肌肉,土性本克水,今肾不能通传则水气盛溢,致令脾胃翻弱不能克水,故水气流散四肢,内渍五藏,令人身体虚肿,腹内鼓胀,淹滞积久,乍瘥乍甚,故谓之水注。”参见九注条。

 

水肿

病名。体内水湿停留,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疾患。《素问·水热穴论》:“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古代又称水、水气、水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数种。亦以五脏分类,分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肾水等。后世又分为阳水、阴水两类。《丹溪心法·水肿》:“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饮,添磨生枳壳,重则疏凿饮。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宜实脾饮或木香流气饮。”水肿与脾、肺、肾三脏关系密切。《景岳全书·水肿论治》:“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脾而肤肉浮肿,传入肺,则气息喘急。”《金匮要略》论水肿的治疗原则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其汗。”实证多由外邪侵袭,气化失常,治宜祛邪为主,用疏风、宣肺、利湿、逐水等法,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越婢加术汤、五苓散等方。虚证多由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治宜扶正为主,用温肾、健脾、益气、通阳等方,以真武汤合理中汤等方。亦须注意饮食起居的调护,如忌食、慎风寒等。参见风水、石水、正水、皮水、里水、气水等各条。

 

水中捞月

小儿推拿方法名。文献记载操作方法有二种。

①在小儿掌心滴冷水后,旋推旋吹气,如运八卦相似(见《幼科铁镜》卷一)。

②左手大指屈儿中指,滴凉水在劳宫穴处,用右手扇几下,再滴凉水于总经,以冷气吹之,并用中指节自总经推至曲池,同时在小儿臂外侧按摩(见《厘正按摩要术》卷三)。该法性凉,能除大热。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