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r~s>(拼音S)第十五篇
 
中医书籍



 《中医词典》r~s > 拼音S

(拼音S)第十五篇

 

少阳维

经外穴名。《外台秘要》:“少阳维二穴,在内踝后一寸动筋中是。”所述位置似与足少阴肾经太溪穴同位。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将其定位在太溪与复溜穴正中间。主治脚气,下腿慢性湿疹,狼疮,下肢麻痹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少阳为枢

生理学名词。指经脉的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少阳主三阳之中,属半表半里,为出入的枢纽,故为枢。

 

少阳头痛

①病证名。伤寒少阳病见头痛者。兼见脉弦细,往来寒热。

②证名。头痛在少阳经脉循行部位者。见《冷庐医话·头痛》。痛在头角部。

 

少阳脉

经脉名。即足少阳胆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少阳脉,系于外踝之前廉、上出鱼股之外,出□上,出目前。是动则病;心与胁痛,不可以反稷(侧),甚则无膏,足外反,此为阳厥。是少阳脉主治其所产病:□□□头颈痛,胁痛,疟,汗出,节尽痛,脾(髀)外廉痛;□痛,鱼股痛,膝外廉痛,振寒,足中指踝(痹),为十二病。”

 

少阳厥

六经厥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厥论》。证见暴聋、颊肿、胁胻拘痛。

 

少阳痉

病证名。少阳病出现痉症。《证治准绳·杂病》:“若一目或左右斜视,并一手一足搐搦者,少阳痉也。”《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身之侧属少阳,口眼㖞斜,手足牵引,两胁拘急,半身不遂,皆少阳痉也。”

 

少阳经脚气

脚气病之一。风寒暑湿流注足少阳胆经而成脚气。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证见口苦,善太息,胁痛,面垢,肌肤不泽,头额、目锐眦痛,缺盆并腋下马刀肿(指腋下淋巴结肿大),自汗,振寒,发热,胸中、胁、肋、髀、膝外至胻骨外踝及诸节趾皆痛。若风胜者自汗,寒胜者无汗痛甚,暑胜者热烦,湿胜者重着肿满。治宜和解,用半夏左经汤等方。

 

少阳病

病名。六经病之一。出《伤寒论》。由邪热在半表半里所致。证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脉弦。发病原因,或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直中少阳;或为太阳之邪不解,内传少阳。治宜和解少阳,扶正达邪,用小柴胡汤。少阳病有向表向里两种转归,常可兼表证或里证,治宜兼用解表或攻里。可分别选用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

 

少血

津血虚少。《素问·脉要精微论》:“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王冰注:“肾主水,以生化津液,今肾气不足,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

 

少小客杵

出《千金要方》。即客杵。详该条。

 

少小科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少小科即幼科的别称,专治小儿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小儿科。少小科最早在唐代已独立成科,学生修业五年。到宋代,小儿科称为小方脉,此后一直沿袭至清末。

 

少食易饱

病证名。出《幼科发挥》:“儿有少食而易饱者,此胃之不受,脾之不能消也。宜益胃之阳,养脾之阴。”用异功散合小建中汤加减。

 

少商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鬼信。属手太阴肺经。井(木)穴。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布有来自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形成的末梢神经网和指掌侧固有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主治发热,昏迷,咳嗽,咽喉肿痛,癫狂,鼻衄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少气

证名。呼吸微弱短促,言语无力。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多因脏气虚弱或水饮内聚所致。《诸病源候论·少气候》:“肺主于气而通呼吸,脏气不足,则呼吸微弱而少气。水饮内停,则胸痛少气。”

 

少瞑

证名。闭目曰瞑。少瞑为睡而少寐之意。《灵枢·大惑论》:“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

 

《少林寺》

我国著名佛教寺院名。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北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隋文帝时(589-604年)改名陟岵寺。唐复原名。传寺僧昙云等曾辅佐唐太宗战胜王世充,立下卓越战功。此后寺僧经常练拳习武,并自成流派,演化成著名的少林派拳术。这种拳术多与气功相结合。

 

少理

生理学名词。指皮肤上细小的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面多少理。”

 

少精

病证名。又称精少。性交时泄精量少。见《诸病源候论·虚劳少精候》。以肾主骨髓藏精,虚劳肾气虚弱,故精液少。由先天不足或房室不节所致。治宜补肾益精,用生髓育麟丹、添精嗣续丸、鹿茸丸、补益地黄丸等方。

 

少火生气

生理学名词。少火,指正常的阳气;气,指元气。少火有滋生元气、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医学正传》卷一:“少火生气,谓滋生元气……盖火不可无,亦可少而不可壮也,少则滋助乎真阴,壮则烧灼乎元气。”

 

少火

生理学名词。指正常的、具有生气的火,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阳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少火生气。”

 

少海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曲节。属手少阴心经。合(水)穴。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屈肘取穴。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桡侧为正中神经,并有贵要静脉,尺侧下付动、静脉和尺返动、静脉。主治心痛,手颤,肘挛,臂麻,瘰疬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少关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交。见该条。

 

少谷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三间。见该条。

 

少腹胀

证名。少腹胀满。出《素问·标本病传论》。详见腹胀、小腹满条。

 

少腹痛

证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小腹两旁疼痛。少腹痛,可见于疝病等多种病证。痛而喜按为虚,宜温补汤。痛而拒按为实,宜温气汤。痛而小便不利为湿热,宜五苓散加大黄、滑石。痛而胀急,小便反利,为蓄血,宜和血汤。痛连阴茎,按之则止,为肝血虚,宜补血清热,用当归、生地、白芍、艾草、牛膝麦冬、丹皮、童便、甘菊。痛如绞急,不可忍耐,小便如淋,诸药不效,为酒欲过度,宜黄芩、木通、甘草三味,煎服立止。痛而按之有块,时胀闷,其痛不移处,瘀血已久也,宜元胡索、肉桂香附、归尾、桃仁砂仁。又小腹痛亦作少腹痛,参见小腹痛条。

 

少腹满

证名。小腹胀满。出《素问·玉机真脏论》。亦称小腹满。详小腹满条。

 

少腹拘急

证名。自觉下腹部牵引不适,可兼见小便异常。《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或因肾气虚寒,或因湿浊瘀热蕴结下焦。可见于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及慢性盆腔炎等疾患。

 

少腹急结

证名。下腹部急迫拘挛,或痛或胀。因瘀热结于下焦,气血凝滞不通所致。为下焦蓄血的主要证候之一。见于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伴见其人如狂。治宜泻热逐瘀,用桃仁承气汤。

 

少腹

人体部位名。

①腹的下部,位于脐与骨盆之间。又称小腹。《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

②脐下腹部两旁。见《伤寒直格》。

 

少府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阴心经。荥(火)穴。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布有来自尺神经的第四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动、静脉。主治胸痛、心悸、小指拘挛,掌中热,皮肢瘙痒,小便不利,遗尿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少冲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经始。属手少阴心经。井(木穴)。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主治发热,昏迷,晕厥,心痛,心悸,胸痛,癫狂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烧灼灸

灸法的一类,与温和灸相对而言,可使患者产生烧灼感觉的灸法。分化脓灸、发泡灸两种。详见各条。

 

烧针

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治法。即温针。出《伤寒论》。参见温针灸条。

 

烧伤

病名。指因沸水(油)、光、烈火、电、放射线或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损伤。见《千金翼方》卷二十。亦称火烧疮、汤泼火烧、汤火伤。轻浅者通常不影响内脏功能,仅在局部出现红晕,起疱,或腐烂;重者损害面积大而深,产生火盛伤阴,热毒炽甚,耗伤体内阴液。甚则热毒内攻,或气血两虚等全身症状,临床可见口渴,发热,便秘,小便不利甚或烦躁不宁,神昏谵语。治疗轻者只需外治,用地榆大黄等量,冰片少许研末,香油调敷。重者宜辨证施治,清热解毒,凉营熄风,或固气养阴,回阳救逆,多选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羚羊钩藤汤或生脉散、参附汤等加味,若病程日久,耗伤气血者,则宜补气养血,可用八珍汤加味。外治方法包括清洗疮面,水泡处理,清除焦痂或植皮等项。亦可将上述药膏涂敷疮面,严重者应及时进行中西医抢救治疗。

 

烧山火

针刺手法名。出《针灸大全》。为针刺补法的综合运用。其法将预定针刺深度分为浅(天部)、中(人部)、深(地部)三层,操作时,由浅至深,每层紧按慢提九次,如此反复几遍(称几度),至病人自觉某一局部或全身有温热感时出针,并揉闭其孔。有引经通气,益阳补虚的作用。主治一切顽麻冷痹及虚寒病证。凡经施术5-7度后,如无热感出现,宜即出针,另换他法。

 

烧存性

中药炮制方法之一。是把药烧至外部焦黑,里面焦黄为度,使药物表面部分炭化,里层部分还能尝出原有的气味,即存性。

 

尚药局直长

古代医官名。隋代尚药局中始置直长一职,唐代沿袭,并定其官品为正七品上。宋代仍置,其位在食医、侍御医之上。尚药直长的职责为协助典御(奉御)掌管和合御药及诊候方脉之事。

 

尚药局书吏

唐代医官职称名。唐代在尚药局中设有书吏四人,官阶为从六品上,职在直长之下侍御医之上。其主要职责是掌管尚药局中文献资料等。

 

尚药局丞

古代医官名。此职始设于南北朝时期北齐尚药局。当时尚药丞的职品为从七品,位在尚药典御之下。尚药丞下还设有侍御师和尚药监各四人。隋代仍设尚药丞,从七品。唐代不设此职。宋代复置尚药局丞。金、元时期不设。尚药丞的主要职责为协助尚药典御主管皇帝医疗事务。

 

尚药局

古代医疗机构名。尚药局是从宫廷中主管药品的官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的机构,主管药品及药政的官员自东汉以来各代均有所记载。东汉太医令下设药丞,主管药政。魏晋以来的尚药监、药长寺人监等都是与此类似的官职,他们大都归太医令领导。自南朝梁代开始设置尚药局,“尚药局举御,自梁陈以后皆太医兼其职。”北魏将太医署划归太常管理,其中也有尝药典御管理药品。北齐时实行医政改革,把隶属于太常太医署中管理药品的人员独立出来成立尚药局,并且改归门下省管理。此时,不仅管理药品还管帝王的医疗。因此,尚药局的地位从此提高,其长宫尚药典御的官品提至正五品,尚药丞的职品为从七品。局中还设有“侍御师、尚药监各四人。”北齐增加的宫廷卫生组织较多,尚药局为其中之一。隋至元各朝均有尚药局的设置,但规模、品秩、职能都有一些变化。隋初,尚药局仍隶于门下省,其典御二人均为正五品。炀帝时改归殿内省,典御改名为奉御。唐代尚药局属殿中省,奉御二人。正五品下。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尚药局为奉医局,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宋代尚药局的人员规模大致与唐代相同。金代尚药局隶属于宣徽院,尚药局提点为正五品,使为从五品。元代初期仍置尚药局,后因尚食局与尚药局经常在药膳方面发生联系,所以在至元二十年(公元1354年)省并尚药局为尚食局。明、清时期均不设尚药局,其功能由太医院和御药房分担。

 

尚药监

古代医官名。东汉时期宫廷已设有尚药监、南北朝北齐时尚药局中设有尚药监四人,隋代沿袭,唐时取消此职。尚医监是宫廷中一种中层医官,其职责主要是对和合、修制、供奉御药的整个过程实行监督。

 

尚药典御

古代医官名。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始设尚药局,其长官称为奉御。而北朝北齐时尚药局长官称为典御且定其职品为正五品。隋代因袭北齐之制,名称职品不变。唐代改称为奉御,职品为正五品下。宋代仍称典御,金、元时称为提点。尚药典御是尚药局的最高长官,一般由精通医药的专家担任。皇帝有病,典御要亲自诊断并立法处方,药成之后要亲自尝验。因为尚药典御直接为皇帝服务,所以历朝中此官之职品都较高。

 

《尚论篇》

伤寒著作。八卷。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清·喻昌撰。初刻于1648年。本书主要参考《伤寒论条辨》。但编次有所不同,内容有所补正。喻氏遵方有执之论,以冬伤于寒,春伤于湿,夏秋伤于暑为主病之大纲;四序之中,以冬月伤寒为大纲;伤寒六经之中,以太阳为大纲;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细绎有关条文。其余《伤寒论》原文,则六经各自为篇。将合病、并病、坏病、疾病四类,附于三阳经末;将过经不解、差后劳复、阴阳易等附于三阴经末。全书提纲挈领,条理比较清楚。本书于1763年江西黎川陈氏重刊时并为四卷,而别刻喻昌《尚论后篇》四卷,论述温证、伤寒、真中风,小儿诸症以及太阳阳明方、阳明少阳方、三阴及各证方等,与《尚论篇》合为八卷。现存20多种清刻本等。

 

尚骨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肩髃。参见该条。

 

尚方待诏

古代医官名。系指宫庭内协助调理或待命调理皇帝及宫庭中其他成员之医药者。见《资治通鉴》卷二十六:汉宣帝神爵元年。“京兆尹张敞上疏谏曰:‘愿明主……斥远方土之虚语……’上由是悉罢尚方待诏。(此尚方,非作器物之尚方。尚,主也,主方药也。……)。”

 

尚方

秦汉时官名。

①为统治者制造各种器械的人。如汉末王莽与翟义争权,翟义失败,其同党王孙庆被捕,王莽令当时的太医及技巧高超的尚方等人共同剖割王孙庆。

②汉代医官名称。一般称为尚方待诏。“此尚方,非作器物之尚方。尚,主也。主方药也”(《资治通鉴》卷二十六)。

 

上渍

证名。见《素问·风论》。王冰注:“上渍,谓皮上湿如水渍也,以多汗出故尔。”《类经》卷十五:“上渍者,身半以上,汗多如渍也。”

 

上杼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大椎。见该条。

 

上正

运气术语。出《素问·刺法论》。即司天之正位。

 

上者右行

运气术语。指天之气右旋。出《素问·五运行大论》。张景岳注:“上者右行,言天气右旋,自东而西以降于地。”

 

上燥治气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对上部燥证的治疗原则。出《临证指南医案》。秋燥外袭,伤人肺气,症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甚则痰中带血。治宜辛凉润肺,或结合清气,用桑叶、杏仁、玉竹、沙参、梨皮、香豉等药,侧重气分治疗。

 

上迎香

经外穴名。出《银海精微》。别名鼻通、鼻穿、穿鼻,位置缺如。近代定位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布有筛前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分支和面动、静脉。主治过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旁窦炎,鼻息肉,烂弦火眼,感冒头痛等。沿皮刺0.5-1寸。

 

上龈里

经外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口内上唇粘膜上,当与水沟穴相对处。主治黄疸等。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上医本草》

食疗著作。四卷。明·赵南星撰。刊于1620年。本书系从《本草纲目》中选录可供食用的药物约200种编辑而成。内容无甚新意。

 

上牙床骨

人体结构名。即上颌骨的齿槽突。载附上颌齿。

 

上虚下实

病证名。正气虚于上,邪气实于下的证候。如气虚脱肛患者合并肛周感染,上见头眩耳鸣,下见肛周灼热疼痛,治当先治其实,后治其虚。又如病人素有怔忡心悸,心血虚损之证,属上虚,又患湿热痢疾,腹痛,下利赤白,一日多次,苔黄腻等邪气实于下之证。由于上虚,治疗时不能一意攻伐。

 

上星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神堂。属督脉。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布有额神经分支,额动、静脉分支及颞浅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鼻塞,鼻出血,癫狂,痫症,以及前额神经痛,鼻炎,角膜炎,近视等。沿皮刺0.5-0.8寸。艾条灸5-10分钟。

 

上消

病名。又称膈消、消心。《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消渴论》:“上消者上焦受病,又谓之鬲消病也。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或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以大渴引饮为主症,或见小便甜。多因心肺火炽所致。治以清心肺为主,兼清其胃。方用消渴方、麦门冬饮子、二冬汤、人虎白虎汤、止消润燥汤等。亦可因命火上浮致病,治以八味肾气丸,引火归元。水火既济,气上熏蒸,则肺受湿润之气而渴疾愈。

 

上下配穴法

配穴法之一。指上肢和下肢穴配合应用。例如胃病,上肢取内关,下肢取足三里;咽喉痛,上肢取合谷,下肢取内庭等。古代文献所载述的八脉八穴配穴法,也属于此法范畴。

 

上脘

①人体部位名。指胃脘上口贲门部。《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上管。别名胃脘。属任脉。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主治胃痛,呃逆,呕吐,反胃,癫痫,以及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食道痉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上脱

脱证之一。《张氏医通·脱》:“上脱者,皆是思虑伤神,其人多汗,面如渥丹,妄见妄闻,如有神灵,闭目转盼,觉身非己有,恍若离魂者然。”

 

上天心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推拿广意》。即大天心。见该条。

 

上损及下

病证名。虚损病由上部脏腑发展到下部脏腑的病机。虚损是因五脏久虚而产生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自肺损开始,而损及心、胃、肝、肾,称上损及下;反之自肾损开始而损及肝、脾、心、肺,称下损及上。《景岳全书·杂证谟》:“按此上损下损之说,其义极精,然有未尽者,……盖自上而下者,先伤乎气,故一损损于肺,则病在声息肤腠,二损损于心,……自下而上者,先伤乎精,故一损损于肾……。”

 

上水鱼

病名。出《外科证治准绳》卷五,系因血热为外寒所袭,使气滞血瘀而成。证见肿如高埂,形若鱼而扁长,色紫而痛,因其形而得名。治宜砭法,兼用二黄散香油调敷。内服药可参见委中毒条。

 

上寿

养生学术语。谓最高的年寿。《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孔颖达疏与《太平经·解承负诀》均指一百二十岁。又《左传·昭公三年》孔颖达疏:“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庄子·盗跖》则有“人上寿百岁”的说法。另外,上寿也用作祝寿之意的动词用。《史记·滑稽列传》:“奉觞上寿。”

 

上手医

古代医生的一种职称。指医学理论与技术较高的医生。始见于晋代。其时医学教育已露端倪,在政府组织下,将医学理论及医疗技术较高的上手医们的子弟组织起来,令助教部教之。这是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开端。

 

上士

周代医生的一种称谓。周代将医师划分为上、中、下士三个等级。上士的级别最高。医师上士一般掌管医药政令,负责王臣官吏的医疗,并对中士、下士、府、史、徒等进行管理。“稽其事,制其食”。“上士”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冢宰》,详见医师条。

 

上实下虚

病证名。

①又名上盛下虚。由肝肾不足,阴虚于下,阳亢于上。出现腰膝酸软无力、遗精等下虚证的同时,兼见胁痛、头眩、头痛、目赤、烦躁易怒等肝阳上亢的证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上实下虚,切而从之。”

②邪气实于上而正气虚于下之证。如素患脾肾两虚、腹泻便溏的病人,又感时邪,眼红痛痒,头痛恶风。

 

上石疽

病名。生于颈项部之石疽。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四。此病由肝经郁结、气血凝滞经络所致。生于颈项两侧,或左或右,小如豆粒,大如桃李,坚硬疼痛。初起体实者,宜服舒肝溃坚汤;若气虚可服香贝养荣汤。也可外用葱白、蜂蜜捣敷。日久不消者,以阳燧锭每日灸之。溃后用海浮散或八宝珍珠散合红升丹外撒盖以膏药。该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肿瘤及淋巴结肿。参见石疽条。

 

上盛

①病理学术语。人体上部邪气盛。《灵枢·卫气》:“上盛则热痛。”

②脉学名称。人迎脉浮盛的脉象。《素问·脉要精微论》:“上盛则气高。”

 

上热下寒证

证名。上部为热证,下部为寒证。出《灵枢·刺节真邪》。多为阳盛于上,阴盛于下。证见胸中烦热,频欲呕吐,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等。亦指下元虚寒,阳气上越之证,证见足胫寒冷,而反微红似酣,兼见形寒,脉沉细,或伴大便泄泻,又称戴阳,为虚脱证候之一。治宜急用白通汤回阳。

 

上热下寒

病证名。

①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致大泻不止,津液损伤,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盛于下则泄泻、肢冷、脉沉迟。《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参见厥阴病条。

②指肾阳虚,阴寒盛于下,火不归原而虚阳上浮。参见虚阳上浮条。

 

上热衄血

证名。膈上蕴热所致的衄血。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证治要诀·诸血门》治上膈热极而衄者,用金沸草散去麻黄、半夏,加茅花。《张氏医通·衄血》治心火旺上熏肺脉致衄,六脉俱大,按之空虚,心动面赤,善惊上热者,用三黄补血汤。《血证论》治肾经虚火,浮游上行致衄,兼见腰痛、项背痛、头昏、足厥冷等症,用止衄散去黄芪,加骨碎补、淮牛膝、续断、玄参、葛根,续用地黄汤加天冬、阿胶、五味子之类滋补肾阴。

 

上取

治疗法则名称。即从上施治。多指下病上取,或指吐法。《灵枢·卫气失常》:“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参见下病上取、外取条。

 

《上清黄庭外景经》

养生学著作名。作者与成书年代待考。有说为东晋魏华存所传,所称《黄庭经》即指此书,后人仿其推衍而出《内景经》。三卷,24章。为七言歌诀体。基本内容和观点为《上清黄庭内景经》相似。亦为道教著名经典之一。书圣王羲之曾写此经以换鹅。收入《道藏》和《云笈七签》。有梁丘子、务成子注本。参见“上清黄庭内景经”条。

 

《上清黄庭内景经》

养生学著作名。作者与成书年代待考。凡36章。为七言歌诀体。务成子解题说:“此经以虚无为主,故用‘黄庭’标之耳。其景者,神也。其经有十三神,皆身中之内景名字。”景。实即象。内景又作“内境”,即身内五脏六腑之脏象。本书继承《太平经》和《老子河上公章句》五脏有神说,以论五脏六腑神的形式,详论五脏六腑功能,阐述了养生内修的基本理论。亦为道教著名经典之一。收入《道藏》和《云笈七签》。有多种注本。

 

上窍

人体部位名。指眼、耳、口、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参见七窍条。

 

上气鸣息

气喘而有痰鸣声音。见《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上气鸣息候》:“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

 

上气海

①人体部位名。指膻中。见气海条。

②膻中穴别名。见《类经图翼》。详膻中条。

 

上气不足

病理学术语。指五脏六腑上升于头部的精气不足。《灵枢·口问》:“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上气

①生理学名词,指心、肺之气。《灵枢·大惑论》:“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

②病证名,即肺气上逆。《灵枢·本脏》:“肺高,则上气,肩息咳。”《素问·调经论》:“气有余则喘咳上气。”多由外感六淫,痰气凝结,肺道壅塞所致。《诸病源候论·咳嗽上气候》:“此为邪搏于气,气壅不得宣发,是为有余,故咳嗽而上气也。其状喘咳上气,多涕唾而面目胕肿,气逆也。”《济生方·喘》谓痰停胃脘,痰与气搏,肺道壅塞,亦令人上气。《证治准绳·杂病》:“上气者,盖气上而不下,升而不降,痞满膈中,气道奔迫,喘息有音音是也。”治以宣肺祛邪,降气化痰为主。又指人体上部之气。见《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上七节

古法测量体长第1-7胸椎的合称。出《灵枢·骨度》:“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参见上节条。

 

上品

《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的一种分类法。详三品条。

 

上睥

人体部位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上睑。详该条。

 

上痞

证名。上焦闭塞不通所致痞症。见《中藏经·辨三痞论并方第四十六》。证见头眩目昏,面赤心悸,肢节痛,前后不仁,多痰,短气,惧火,喜寒。治宜桑白皮、槟榔、木通、大黄黄芩泽泻等。

 

上皮疹

病证名。即马牙。详该条。

 

上门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幽门。见该条。

 

上马痈

病名。与下马痈相对应部位之痈疽。出《外科证治准绳》卷四,即生于左臀下折纹中之外痈,以患者上马时臀部首先触马背部位所发痈而得名。证治详外痈条。

 

上临

运气术语。即司天。《素问·气交变大论》:“上临少阴少阳。”凡火运太过之年是戊年,又值少阴司天,是戊子、戊午年;少阳司天是戊申、戊寅年。

 

上林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上林,穴在三里下一夫。”所指即上巨虚。见该条。

 

上髎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骶部,当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一骶后孔处。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主治腰骶疼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大小便不利,下肢痿痹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上廉泉

经外穴名。在廉泉穴上1寸,或于前正中线颌下1寸,当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取穴。有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间至舌体。布有舌动、静脉及舌神经、舌下神经分支。主治声音嘶哑,舌肌麻痹,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等。向舌根方向斜刺0.5-1寸。

 

上廉

①人体部位名。指上侧缘。《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

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圣脐总录》称手上廉。属手阳明大肠经。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布有前臂背侧神经,桡神经深支,桡动脉肌支与头静脉。主治头痛,目眩,肠鸣腹痛,肩膊酸痛,手臂麻木,上肢不遂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③经穴别名。即上巨虚。见该条。

 

上棱骨

人体结构中。见《伤科汇纂》。髃骨的别称。详该条。

 

上厥下竭

病证名。上厥指阴阳气不相顺接,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下竭,指下部真阴真阳衰竭。《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上巨虚

经穴名。见《千金翼方》。《灵枢·本输》名巨虚上廉。别名上林、足上廉、巨灵上廉。属足阳明胃经。大肠之下合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或于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取穴;一说在“膝下四寸”(《针灸大全》)。布有腓深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隐神经的分支,及胫前动、静脉。主治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脚气,膝胫酸痛,下肢痿痹,及阑尾炎,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上举通臂

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该法一手按于病人肩后部,另一手握住肘上部,提臂上举。适用于肩部寒凝气聚等症。

 

上竟上

脉学术语。指诊寸部脉时,手指向上(掌侧)推至脉的尽端,所谓上寻鱼际,以测候病位。《素问·脉要精微论》:“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一说是诊尺肤部位。

 

上节

人体部位名。指第1-7胸椎的每一节。《灵枢·骨度》:“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

 

上焦主纳

生理学术语。指上焦的主要功能是摄纳空气与饮食。《难经·三十一难》:“上焦者……主内而不出。”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