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词典》t~w > 拼音T(拼音T)第五篇
天蛇头
病名。系指部疔疮之一。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又名发指,又名蛇头疔、天蛇毒。即手中指或其他手指头所生结毒,焮肿赤痛,或剧烈跳痛。《外科正宗》治天蛇毒初起红肿,发热疼痛彻心者宜用雄黄散。
天蛇毒
病名。因草间毒蛛、蛇毒等所致之全身溃烂性疾病。见《梦溪笔谈》,并记有“病癞,通身溃烂,号呼欲绝。西溪僧识之曰:‘此蛇毒耳,非癞也。’取木皮煮饮一斗许,令其恣饮,初日即减半,两三日顿愈。验其木,乃今之秦皮也。然不知天蛇为何物?或云:草间黄花蜘蛛是也。人遭其螫,乃成此疾。”此当泛指皮肤外伤伤口接触草间之蜘蛛毒、蛇毒素而引起之中毒。又称天蛇疮。《外科启玄》卷十二“多由草中花蜘蛛螫伤,复被水湿外浸所致,生于肌肤,起泡作痒,破流粘汁。外敷二味拔毒散。类似虫咬性皮炎。
天容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在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布有耳大神经前支,面神经颈支,深层为交感神经链,前为颈外静脉,深层有颈内动、静脉。主治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颊肿,项强,瘰疬,瘿气以及甲状腺肿,扁桃腺炎,咽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天然不泽
诊断学术语。指面色枯槁无华,见于慢性病的重病容。是气血亏损,胃气衰败之象。《灵枢·决气》:“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天泉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温。属手厥阴心包经。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或于曲泽穴上7寸取穴。一说在“腋下3寸”(《针灸大全》)。布有臂内侧皮神经,肌皮神经和肱动、静脉肌支。主治咳嗽,心痛,胸满,胁胀,臂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天牝
人体部位名。鼻之别名。《景岳全书》卷二十七:“鼻为肺窍,又曰天牝。乃宗气之道,而实心肺之门户。”详鼻条。
天泡疮
病名。见《外科发挥》卷六。同名天泡疮者有两种不同之皮肤发泡性疾病。其一为多发于夏秋之间,小儿易患。多因暑湿之邪侵犯肺经不得宣泄,郁于皮肤而发泡疮。发病急骤。互相传染。初起者为潦浆水泡,界限清晰,皮薄而光亮,泡顶白而根基肤色红赤,破则外流滋水,痒痛并作,蔓延迅速,甚则化脓结痂,绵延不断。相当于脓疱疮病。治宜清热解毒利湿之剂,方用内服清暑汤,或黄连解毒汤,外用多选青黛散或三石散敷贴。其二之发则不分季节,且发病缓慢而无传染性。病因多由心火妄动、脾湿内蕴、外越皮肤所致。证见皮肤发有大小不等之水泡。所同者其泡基之皮肤赤红与前者相似,然泡壁松薄易于因擦破而滋水,多伴有长期发热,胸闷,食欲不振等证候。若病时久则有潮热骨蒸、舌红光泽、脉细数等伤阴之表现。治宜清热除湿之剂,方选清脾除湿饮内服。若伤阴证候明显者,则宜养阴益胃之法,方用益胃汤,或清脾甘露饮。外用可选石珍散。
天年
①养生术语。指人的自然寿命的期限。《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称天寿。《尚书·君奭》:“天寿平格,保又有殷。”《史记·楚世家》:“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
②《灵枢》篇名。本篇主要讨论了人的形成和生长衰老的转变过程,以及影响寿命的各种因素。因本篇之论以终寿为旨,故以“天年”名篇。
天门入虎口
小儿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有:
①用一手拇指和食、中指相对,分别拿住小儿的虎口和掌根部天门穴,另一手握住肘部,进行摇动。有顺气作用。见《小儿按摩经》。
②自小儿手掌八卦中的干宫穴,经坎、艮部按至虎口处,有清脾作用。见《小儿按摩经》。
③自小儿食指桡侧缘远端横纹处的命关穴推至虎口处。或从小儿拇指端推至虎口处。有健脾、止泻、发汗、通气血等作用。见《秘传推拿妙诀》。
天门
推拿穴位名。
①位于眉心至前发际一线。见《幼科铁镜》。又名额天门。由眉心推至发际,称为开天门。能发汗解表。
②即内八卦穴中的干宫。《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天门即神门,乃干宫也。”参见天门入虎口条。
③位于拇指或食指的指端部。《小儿推拿秘诀》。参见天门入虎口条。
④即天庭穴。见该条。
天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百会。见该条。
天马疮
病名。周慎斋《秘传女科》:“阴户生疮名天马疮。”即阴蚀。详该条。
天笼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天窗。见该条。
天灵盖
人体结构名。见《本草纲目》。又名脑盖骨、头颅盖、头盖骨、巅顶骨。即顶骨。左右各一,如瓦状列于颅盖两侧。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十二:“人之头圆如盖,穹窿象天,泥丸之宫,神灵所集,……故有天灵盖诸名也。”
天髎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手足少阳、阳维之会。在肩胛部,肩井与曲垣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或于肩井与曲垣两穴连线的中点取穴。布有副神经,肩胛上神经分支和颈横动脉降支,深层为肩胛上动脉肌支。主治肩臂疼痛,颈项强痛,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天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据自然界予以命名。见《银海精微》。又名干廓、干天廓、传道廓、传送廓、传导廓。
①《审视瑶函》:以(气)轮上血脉丝络为凭,“干居西北,络通大肠之腑,脏属于肺,肺与大肠相为脏腑……为传送之官。”
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及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一认为:此廓位于白睛,属大肠。
③《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干天属肺,位睛中间。”《张氏医通》卷八:“大肠之府为天廓。”有名无位。
④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认为此廓位于白睛颞下方,属大肠。综上所述,天廓与肺和大肠的关系密切。临床上应结合病症表现予以辨证用药。
天空
俗病名。见《喉科金钥》卷上。系指杨梅结毒,咽喉腐败,年久月深,患成天空,鼻孔塌陷的病证。所谓天空,系梅毒后期硬腭处树胶肿破坏并形成特异性溃疡所造成的穿孔,(并与鼻腔相通),因中医称上腭为“天花板”,故有天空之称。
天瞿
经穴别名。《千金要方》:“止气气闭,咳逆,咽冷,声破喉猜猜,灸天瞿五十壮,一名天突。”后《针灸聚英》等书列作天突穴之别名。见该条。
天疽
病名。《灵枢》以发于颈部之痈疽为夭疽,后世在疽发部位上有不同变化。《灵枢·痈疽》:“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该病或与颈淋巴结结核溃烂之合并感染有关。其次,《外科正宗》卷一所指,系有头疽之发于耳后一寸三分高骨处者,左侧名曰夭疽,右侧名曰锐毒,俱属少阳胆经。其因多由情志内伤,郁火凝结而成。加之由于该部位之肌肉不丰,气血不充,使治疗效果与预后欠佳。其疽之红肿速溃者多为顺症;而局部坚硬黑陷者则多为逆症。其治于初起者,宜内服柴胡清肝汤。若脓将成而未成者,宜内服托里消毒散。脓溃因虚而难愈者,宜选用十全大补汤等。外敷可用乌龙膏,参见有头疽条。此外,《仙传外科方》则称脑疽为夭疽者,证治参见脑疽条。
天臼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作天白。即通天。见该条。
天灸
灸法名。出《针灸资生经》。又称自灸。指药物敷贴肌肤后,局部起泡如灸疱。今称药物发泡灸。文献所载天灸法较多,如毛茛灸、斑蟊灸、旱莲灸、蒜泥灸、白芥子灸等。详各该条。另说将朱砂等药物点涂于穴位亦称天灸(《荆楚岁时记》)。
天井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少阳三焦经。合(土)穴。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的肌支和肘关节动、静脉网。主治头痛,瘰疬,肘、臂、肩、项、背部疼痛,疮肿,荨麻疹,皮肤搔痒症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天泾
经穴别名。出《东医宝鉴》。即天泉。见该条。
《天机启微》
眼科著作。又名《原机启微》。二卷。元·倪维德撰,明·薛己校注。初刊于1370年。卷上论眼病病因及治则共18论;卷下论眼病制方之法,详述君臣佐使和正反逆从等配伍原则。所附46方,皆载炮制方法、方义及适应病症,此书按病因病机来分析眼病,将眼病分为淫热、风热、七情五贼、血凝、气散、热积之血等18类,又与人体功能及外部环境联系起来,审因论证,立法处方,十分详备。薛己将此书收入《薛氏医案》时,将其本人之见闻和经验;另撰附录1卷,包括11论,附方39首。最后又“附东垣诸先生治法”,载方39首。对小儿眼病述之颇详。现存明、清刻本,1921年大成书局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天火热疮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六。其证初起似疿,渐如水泡形似火烧之疮疡,色赤,发之急速者能杀人。治疗参见李时诊引《近效方》用云台叶捣汁,调以大黄、芒硝、生铁衣等分共为细粉涂之。
天火
病名。丹毒之一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谓肉中忽有赤如丹涂之色,大者如手掌,甚则遍身,有痒有肿,无其定色,乃丹毒之较为危重者。治参丹毒条。
天会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池。见该条。
天宦
病证名。指五不男之一。《灵枢·五音五味》:“其有天宦者,……此天之所不足也,其冲任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参见五不男条。
《天花精言》
痘疹专着。六卷。清·袁句撰。刊于1753年。卷一-三专论痘疹的治疗;卷四为痘疹图说;卷五论药性;卷六备用诸方,共录验方11首。此书又有四卷本名《痘症精言》,内容略有增补。
天花板
人体部位名。上腭的俗称。因其状似天花板,故名。
天花
见《天花精言》。即痘疮。详该条。
天河水
推拿穴位名。又名天河。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天河穴,在膀膊中,从坎宫小天心处,一直到手弯曲池。”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名清天河水;从掌心劳宫推至肘横纹,名大推天河水;由肘横纹下推至劳宫,名取天河水;由腕横纹推至肘横纹,再以食、中、无名指三指向上拍之,并用口吹天河处,随吹随拍,名引水上天河;以一手大指按总筋处,另一手大、食指如弹琴状弹天河穴,由内关弹至肘横纹上,再以两手大指掐肩井、琵琶、定马等穴,名打马过天河。用治诸热惊风,心经热盛,口喝咽干等一切热症。又说,位于前臂屈侧正中线,腕横纹上三横指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掌面诸穴图》:“天河水,在总筋下三指。”
天河
推拿穴位名。即天河水。见该条。
天癸水至
月经初潮的别名。《寿世保元》卷七:“室妇十四岁,经脉初动,名曰天癸水至。”
天癸
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维持妇女月经和胎孕所必需的物质。它来源于男女之肾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而逐渐充盛。《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②精气的别称。出《黄帝内经太素》:“天癸,精气也。”
③元阴、元气的别称。《类经·脏象类》:“故天癸者,……其在人身,是为元阴,亦曰元气。”
④月经的代名词。如《妇人大全良方》有“天癸过期”之说,即指月经后期。现极少用。
天盖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缺盆。见该条。
天府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布有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和头静脉,肱动、静脉肌支。主治咳嗽,喘息,鼻衄,瘿气,上臂前外侧痛等。直刺0.5-1寸。艾条灸5-10分钟。
天符
运气术语。指通主一年的中运之气与司天之气相符合的年份。《素问·六微旨大论》:“土运之岁,上见太阴;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少阴;金运之岁,上见阳明;木运之岁,上见厥阴;水运之岁,上见太阳。天之与会也,如天元册曰天符。”“上见”指司天之气,如“土运之岁,上见太阴”,即己丑、己未年,己为土运,丑未值太阴司天,是为土湿同化之天符年。
天度
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素问·六节脏象论》:“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天鼎
经穴名。也《针灸甲乙经》。别名天顶,属手阳明大肠经。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连线中点,另说“在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一寸五分”(《针灸甲乙经》);“在项缺盆直扶突,气舍后一寸陷者中”(《太平圣惠方》);“在颈缺盆直扶突后一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扶突后寸半,合人迎后三寸;一法迳取结喉旁开四寸五分”(《循经考穴编》)。布有锁骨上神经,正当颈皮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处,深层为膈神经,并有颈外浅静脉通过。主治暴瘖气哽,咽喉肿痛,瘿气,瘰疬等。直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天顶
经穴别名。《针灸大全》作天鼎别名。见该条。
天钓似痫
病证名。见《幼科发挥》。小儿天钓之一,症见壮热、惊悸,眼上视、手足抽搐,或啼或哭,喜怒不常,甚或爪甲发青者,由风热炽盛,窜扰经络所致。治宜和解风热,镇惊宁神,用羚角钩藤汤,或小儿回春丹。针刺丰隆、曲池、颊车、间使。
天钓惊风
出《本草纲目》。即天钓。详该条。
天钓
病证名。宋·杨士瀛《仁斋小儿方论》作“天瘹”。又名天钓惊风、天吊惊风。即婴幼儿高热、抽搐证,属于惊风的范围。《幼幼近编》:“天钓属心肺积热所致。其证涎潮搐搦,项强痰鸣,双眸翻上,爪甲色青。”发作时,头向后仰,眼目上翻,壮热惊悸,手足抽掣,甚则爪甲青紫。多因内有痰热郁滞,外挟风邪所致。治宜疏风清热,祛痰熄风。治宜先服礞石滚痰丸,去其积热与痰;再用羚角钩藤汤或钩藤饮加减。热退风熄,再根据病情,随证施治。
天吊惊风
出《本草纲目》。即天钓。详该条。
天吊风
出《医学正传》。即慢惊风。详该条。
天地气交
泛指天气和地气的交会。《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王冰注:“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由是则天地气交也。”张志聪注:“天地气交,阳气施化,阴气结成,成化相合,故万物华实。”
天聪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初得病,或先头痛,身寒热,或涩涩欲守火,或腰背强直,面目如饮酒状。此伤寒……,若病者三、四日以上以绳度鼻正上尽发际,中屈绳断去半,便从发际入发中,灸绳头,名曰天聪。”在头正中线入发际鼻尖至发际距离的1/2处。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天窗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窗笼、窗聋、天笼。属手太阳小肠经。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一说“在风池、翳风之间”(《循经考穴编》广注》。布有颈皮神经,当耳大神经丛的发出部,并有颈升动脉通过。主治咽喉肿痛,颈项强直作痛,耳聋,耳鸣,甲状腺肿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天疮
出《幼科全书》。即痘疮。详该条。
天冲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天衢。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在头部,当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后0.5寸处。一说“在耳上如前三分”(《针灸甲乙经》)。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及耳后动、静脉。主治头痛,癫痫,齿龈肿,瘿气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天池
①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天会。属手厥阴心包经。手足厥阴、少阳之会。在胸部,当第四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另说“在乳后同身寸之二寸”(《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在乳后一寸,下五分”(《针灸集成》)。布有胸前神经肌支,第四肋间神经和胸腹壁静脉,胸外动、静脉分支。主治心烦胸满,胁肋疼痛,瘰疬,腋下肿痛等。斜刺0.3-0.5寸。禁深刺。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浆。见该条。
天伯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通天。见该条。
《天宝本草》
民间草药近代著作。一卷。书的名称是因治病草药有如天宝之义,撰人不详。本书将药物按药物四气分为寒、热、温、平四大类。以歌赋的形式介绍149种草药的临床功用和所主疾病等。
天白蚁
病名。
①指咽喉病伴有鼻部糜烂者。如《疡医大全》卷十七:“咽喉内生疮,鼻孔俱烂,此名天白蚁疮。”
②泛指一切咽喉疾患出现伪膜者,都可称作天白蚁,包括白喉在内。天白蚁病的病症外延较为宽泛。因此,在临床上应详细审证求因,辨证用药。此证方书不载,多有不识。常作喉风医,最为误事。此乃肺脾蕴毒而成,宜用穿山甲散治之。
③即脑鸣。见《医学纲目·头风痛》。详该条。
④指喉癣经久失治,霉烂起腐,旁生小孔如蚁蛀蚀。预后多不良。
天
①指先天。《灵枢·五音五味》:“此天之所不足也。”
②天宦的简称。见《广嗣择要·择偶篇》。指男子生殖器短小若无,不能生育。参见五不男条。
嚏
①人体生理性名词。也即喷嚏。《灵枢·口问》:“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
②病理性名词。《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司天,客胜则鼽嚏。”
替灸膏
敷贴用方药之一。《杨氏家藏方》:“替灸膏治下焦虚冷,真气衰弱,泄利腹痛,气短……附子一两,吴茱萸、马蔺花、蛇床子三味各一分,木香一钱,肉桂去粗皮二钱,右杵为细末,每用一大匙,先以生姜汁……作糊,方调药摊纸上,贴脐并脐下,须臾觉脐热为度。”
惕惕
惊恐不安心绪不宁的情状。《素问·诊要经终论》:“夏刺秋分……惕惕如人将捕之。”
惕
戒惧;惊慌不宁。《灵枢·本神》:“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素问·诊要经终论》:“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素问·阴阳脉解》:“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
涕液不收
病证名。指小儿鼻常流涕不收。《圣济总录》卷一百八十:“风冷伤于肺经,或冷中囟户,皆因小儿涕液不收。盖肺气通于鼻,脑液下通于鼻故也。”治宜解表散寒,用菊花散。
涕
生理性分泌物名称。又名鼻液、鼻涕,为五液之一。出自《素问·宣明五气篇》:“心为肝,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即指鼻窍中分泌的液体物质,具有润泽和清洁鼻窍的作用。因鼻窍通于脑,故又有脑渗为涕之说。肺开窍于鼻,邪气犯肺,鼻为之不利,涕亦变矣。受寒则鼻窍而流稀涕,化热则流脓涕。
洟(yí夷)
证名。指鼻涕之多者。出《礼记内则》。《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云:“涕甚曰洟。”
体重
病状名。身体倦怠沉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矣。”
体针麻醉
针刺麻醉法之一。是相对于耳针麻醉、面针麻醉等法而言,以针刺经穴和经外穴为主的一种针刺麻醉方法。通常所称的针刺麻醉多指本法。详见针刺麻醉条。
体针
最常用的针刺疗法。指选取经穴或经外奇穴针刺的疗法。通常相对于耳针、头针等局部器官的针刺疗法而言。
体位
针灸治疗时患者身体应处的位置。分坐位、卧位和立位三种,其中以坐位与卧位常用,立位易引起晕针。
体如水晶
新生儿畸形症之一。《保婴易知录》:“初生小儿,胸腹忽然如水晶色,脏腑皆见。”
《体仁汇编》
医学丛书。五卷。明·彭用光编。刊于1549年。卷一-二太素运气脉诀;卷三叔和脉诀;卷四十二经络脏腑病情药性;卷五试效要方并论。其中试效要方所选方剂,系彭氏自用有效者。现存六种明刻本。
体气
病证名。人体局部汗腺分泌一种有特异气味之病证。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体臭。陈氏谓:“体气一名胡气,此因父母有所传染者,又有胡胎而受生者,故不脱本来气质。”该证多因遗传或湿热内郁所致。所发多见于腋窝,其他如脐窝、外阴、肛围、腹股沟或乳晕等处亦有所见。证见局部之汗腺分泌物带有特有之汗臭味,或如狐臭,严重者可在较远处即可闻知。夏季汗出多者较重。治宜常以五香散(《外科正宗》方)擦之,或用枯矾粉干扑,或密陀僧散加枯矾粉外扑。严重者可手术治疗。
体疗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内科。早在唐代,太医署已将医科进一步划分为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等五个专科,且学生比例和修业年限也有一定差别。体疗修业年限最长,为七年。学生数量最多,占太医署医学生总数的1/2。宋以后,改称大方脉,此种称谓一直沿袭至清末。
痰泄
病证名。见《医宗必读·泄泻》。即痰泻。参见该条。
痰哮嗽
病证名。指喉间痰多、哮鸣、咳嗽兼见的病证。见《不居集》卷十五。参见痰哮、痰饮咳嗽条。
痰哮
病名。指哮证以痰浊壅盛为其主要病理者。《证治汇补·哮病》:“哮虽肺病,而肺金以脾土为母,俾脾气溷浊,则上输浊液尽变稠痰,肺家安能清净?所以清脾之法尤要于清肺也。”叶天士认为:“痰哮……大概以温通肺脏、下摄肾真为主,久发中虚,又必补益中气,其辛散苦寒、豁痰破气之剂,在所不用。此可谓治病必求其本者矣。”(《临证指南医案·哮》)治宜清肺化痰,或用温肺、益脾、摄肾治法。选用苏沉九宝汤、清金丸、五虎汤、小青龙汤、参蛤散、白果汤等方。《简明医彀》主张用宁肺汤治疗。参见哮喘、哮证条。
痰痫
病名。痫证之一。《奇效良方》卷六四:“痰痫为病,此患似张狂,作之不常,或半年一作,或一年、或一月、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一身惊搐,不废手足,不废头目,其人张狂如梦中,如半醉,灯下不知人,皆从梦寐中作,所以无常也。忽耳不能闻,其目不能视,如狂。”后人一般将痫证发作时有痰声漉漉者,称之为痰痫。参见痫、五痫条。
痰涎症
病证名。属痰涎在胸膈引致之疾患。《万病回春·痰涎》:“痰涎症者,浑身胸背胁痛,不可忍也,牵掣钓痛,手足冷痹,是痰涎在心膈也。”参见痰证条。
痰涎血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咯血》。指痰涎中带血(血丝、血点、小血块)。《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痰涎血者,脾家蓄热所致,宜加味逍遥散、清肺汤;而痰唾中带有红丝红点,病尤为甚,其条分缕判,则有由六经之火者,宜山栀地黄汤;有由思虑伤心伤肺者;宜天门冬汤;有由阴分虚弱者,宜清火滋阴汤。”《证治汇补》卷五:“痰涎血,痰中带血,多属脾经,须分痰、血先后施治。先见血而后嗽痰者,此相火上炎,煎熬成痰,降火为主,若用消痰则血溢而不止;其先痰嗽而后见血者,是积热生痰、载血上行,清痰为要,若用血药则痰滞而不行。”参见咳血、唾血等条。
痰稀白
病状名。指属湿痰、寒痰。若兼咳而声音重浊,鼻塞,多为外感风寒。
痰胎
病证名。假孕之一种。妇人平素火盛多痰,痰浊乘经初净胞虚之机侵入子宫,与血搏结,以致经闭腹大,状如怀孕。法当下其痰则经自通而腹胀自消。方用苍附导痰丸或二陈汤合芎归汤。
痰嗽
病名。一名痰咳。见《济生方·咳嗽》。《明医指掌》卷三:“痰嗽者,嗽动有声有痰,痰出嗽止是也。……宜千缗汤、利膈化痰丸之类。”痰嗽可兼见胸膈痞满,寒热交作,面部虚浮等症,亦可用半瓜丸、清气化痰丸、黛蛤散等方;如咳痰发作,顿吐饮食,痰物俱尽始安者,属肝木克脾土、风痰壅盛,可用青州白丸子等方。参见痰咳、咳嗽条。
痰实壅闷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指小儿痰实停于胸膈,胸闷气逆,时复呕吐,不欲饮食。治疗参见小儿痰实条。
太阳腑病
病证名。亦称太阳腑证。由太阳经邪热不解,内传膀胱所致。有蓄水与蓄血两类病变。太阳证邪热随经入腑,热与水结,膀胱气化失职,证见口渴,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为膀胱蓄水证,治宜五苓散。太阳邪热与瘀血结于下焦少腹部位,其人如狂或发狂,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脉沉涩或沉结,为膀胱蓄血证,量其轻重,治宜桃仁承气汤或抵当汤、抵当丸。详见伤寒蓄水证、伤寒蓄血证条。
太阳发
病名。系生于瞳子髎穴处之痈疽。出《外科启玄》卷四。其病因多由足少阳胆经火毒蕴结而成,疮起根赤而有脓。痛者为顺,反之为逆。证治参见外痈条。如患者大渴闷乱,出血不止,或其色青黑而不痛者,预后多不佳,可参见无头疽治疗方法处理。
太阳病
病名。六经病之一。出《伤寒论》。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详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伤寒蓄血证等条。
太阳
①脉学术语。指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即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以候头角之气。
②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即文台(眉梢外侧端凹陷处稍上方)稍上靠内侧处。《奇效良方》:“左太阳并口角红脉现,变蒸候,主烦躁啼叫,头肚上温温壮热,……”
③经外穴名。出《银海精微》。别名前关、当阳。本穴位置原载:“在外眦五分是。”《圣济总录》:“眼小眦后一寸。”《奇效良方》:“在眉后陷中,太阳紫脉上。”今多据《圣济总录》结合《奇效良方》等,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颧颞神经,以及颞筋膜间静脉丛,颧眶动、静脉,颞深动、静脉。主治头痛,偏头痛、感冒、眩晕、牙痛,目赤肿痛,及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等。直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④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注。《东医宝鉴》作大阳。即瞳子髎。见该条。
⑤人体部位名。指颞颥部。位于眼眶(眉棱骨)的外后上方,当颧骨弓上方的部位。
太溪
①脉学名词。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足少阴肾经动脉,即下部地,以候肾气。
②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吕细。属足少阴肾经。输(原)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咽喉痛,虚火牙痛,耳鸣,虚喘,咳血,消渴,失眠,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等。直刺0.5-1寸。灸5-10分钟。
③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另名吕细、内昆仑。属足少阴肾经。输(土)、原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和胫神经,前方有胫后动、静脉。主治咽喉肿痛,齿痛龈肿,耳聋耳鸣,视力减退,咳嗽,气喘,咯血,消渴,不寐,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小便频数,腰背痛,足跟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太息
生理学名词。即叹气。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叹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宣引起。
《太素脉秘诀》
脉学著作。二卷。明·张太素撰。撰年不详。此书诊脉,除诊病外,宣扬人之智愚贵贱、寿夭穷通均能从脉象中反映出来,具有明显唯心主义色彩。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前附董志仁《太素脉考》。现存明·清刻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等。
《太素脉法》
脉学著作。《读书敏求记》称:“唐末有樵者,于其石宝函中得此书。”《四库全书总目》记载:“《太素脉法》一卷,不着撰人名氏,其书以诊脉辨人贵贱吉凶,……其说荒诞,盖术者所依托。”并认为太素脉“兴于北宋”,故当属北宋以后的作品,已佚。
太少相生
运气术语。十干分阴阳,五音别太少。阳干为太,阴干为少。太少相生亦即阴阳相生,用以说明五运的更迭和气候的轮转。如甲为阳土,阳土生阴金乙,即太宫生少商;阴金生阳水丙,即少商生太羽。余类推。
太泉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太渊。见该条。
体厥
病证名。热极反见身冷如冰之证。《温疫论》:“阳证阴脉,身冷如冰为体厥。……今元阳已极,以至通身冰冷,此体厥也。六脉如无者,群龙无首之象。证亦危矣。”以其为实热内结,治宜泻热通腑,用大承气汤,嘱其缓缓服下。参见厥证条。
体疽发
病名。背部痈疽之大者。见《外科启玄》卷四,又名竟体发。痈疽发于背部,上部可至肺俞,其下可延及肝俞,或左或右,多呈大范围之化脓性感染。该证多见于中年以上之患者,同时伴有明显之全身症状。如头痛、寒热,甚至神志昏昏,烦躁不安等。证治参见痈、疽条。
体骨
经外穴名。《奇效良方》:“体骨四穴,在梁丘两傍各开一寸五分,两足共四穴,治腿疼,可灸二七壮。”《针灸大成》名髋骨。
体禀纯阳
小儿体质的特点。详纯阳之体条。
提痧
推拿方法名。又名扭痧、拧痧、扯痧。用拇指和屈曲的食指,或者是屈曲的食指和中指,张开如钳形,蘸取温水后,夹持肌肤反复扭提至局部出现紫红色为度。常施用于眉心、颈项等处。适用于感冒,中暑,恶心,呕吐,头昏头胀,胸闷,腹泻,食积,晕车,晕船,晕机,水土不服等症。《急救痧症全集》卷上:“苏、扬、杭、绍风俗,患痧者令仆人以指抉其咽喉两旁及项下胸前作菊花样,谓之提痧。”
提气法
针刺手法名。又名提针法。《针灸大成》:“凡用针者,先从阴数,以觉气至,微捻轻提其针,使针经络气聚,可治冷麻之症。”指先用紧提慢按六数,得气后,稍加捻转并轻轻将针提起,使针感加强,用于局部麻木、发凉等。
提壶揭盖
治疗法则之一。指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通利小便的一种借喻。肺与脾肾三焦膀胱等脏器分司水液代谢,维持水道的通调。肺主气,为水道的上源,在肺气闭阻,肃降失职,影响其他脏器的气化失司的情况下,可出现喘促胸满、小便不利、浮肿等症,治疗应先宣发肺气,肺气得宣,小便得利,故喻为提壶揭盖。
提法
①刺法名。指针刺入穴位后向上抽提的方法。《针灸大全·金针赋》:“轻浮豆许曰提。”《针灸问对》:“欲泻之时,以手捻针,慢慢伸提豆许,无得转动再出,每次提之,令细细吸气五口,……故曰提以抽气。”
②推拿手法名,正骨八法之一。见《急救痧证全集》卷上。捏住肌肤后,用力往上牵拉。常用在拿法或捏法的操作过程中,以加强手法的刺激强度。
提弹法
理筋手法之一。亦称提筋法、弹筋法、拨络法、弹筋拨络法。包括提法和弹法。其方法步骤:用手或拇食指将患者伤部或其邻近部位的肌腱或肌肉提起,迅速放开,并用手指弹拨筋肉。该法适用于软组织损伤,如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肱二头肌、三角肌、背阔肌、背伸肌群、腰肌及跟腱等部位的扭挫伤及劳损。通常较短的肌腱用提法,较长的肌腱则提弹法并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