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疾病预测》>第三十三章 汗信号
 
中医书籍



 《中医疾病预测》 > 篇三 分泌物信号学

第三十三章 汗信号

汗可示为阴阳变化的指示器。汗非独为心之液,五脏皆可致汗。汗信号常为体内诸多疾病的预兆,尤其五色汗具有独特的先兆价值……

 

第一节 汗信号的理论基础

汗为心之液,心主血脉,血汗同源,故汗与心的关系最大,因此有夺血无汗、夺汗无血之说,心又主神明,故汗液的藏泻受神明的主宰。肺主气又敷布津液,血液又为津液所组成,“津液变化而赤是谓血”,因此汗与肺也甚为攸关。加之,肺司开阖腠理、腠理玄府为汗孔,汗孔,亦为气窍,为气机升降出入之孔窍,气液运行之通道,因此,汗出的调节又取决于肺。另外,汗为心之液,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汗液之有无,由于腠理之开阖;腠理之启闭则因卫气之虚实,卫气行于皮毛,宣发于上焦,足见汗受心肺的影响最大。

肾主水,肺主通调水道,二者一为水之高源,一为水之下源,肺开阖玄府主司汗孔,肾开阖膀胱主司溺孔,汗溺均同为水液,故人体水液的调节平衡取决于肺、肾,又肾主五液,“卫气出于下焦”故汗病之根缘由肾。以上说明汗液与心肺肾的关系犹为相关,但脾主转输水液,肝主疏泄,故对津液的调节皆有一定作用,汗为津液所化,因此汗与五脏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汗为水液,水液的运化与整个五脏六腑皆密切相关,故《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甚是。

汗与脏腑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必然有着内在联系,《内经》早已注意到汗与五脏病理的关系,认为五脏病变皆可导致异常汗出,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及《素问·水热穴论》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皆可说明之。

汗与津液也互为病理因果关系,汗多则津液竭,津液脱则汗大出,如《灵枢·决气》曰:“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以上说明,汗与五脏密切相关,因此,汗异常亦必然反映着五脏病理。

 

第二节 汗信号的临床意义

出汗异常包括多汗症、无汗症、色汗症、汗出不均症、臭汗症及尿汗症六种,对疾病皆各有其特定意义。

一、分部汗出的信号意义

“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汗出可预兆体内湿热上蒸,因上蒸之湿热与头部之阳热、两阳相合故蒸蒸汗出。头额出汗对疾病的预报意义如《杂病源流犀烛·诸汗原流》所言:“苦头汗出,齐颈而还,则为血症,湿邪搏阳亦汗出头额,水结胸无大热,亦汗出头额,阳明胃实,亦汗出头额”。另外,头部汗出也常为内有瘀血之征兆,如楼英《医学纲目》说:“头汗出,剂颈而还,血证也”。其他,关格不得尿,有头汗者死,有头汗,小便不利者死,元气下脱,有头汗如珠不流者死,说明了头汗的预报价值。又额部汗出如油多为虚脱厥证之信号。鼻汗多意味着水气停留,鼻汗与头汗同时并见,还常为关格、蓄血、证、结胸之前兆,又鼻准内候于鼻,故鼻汗还常为脾胃湿热之外兆。肩背汗出为肺病之征,因肩背为肺之外围,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病者……肩背痛、汗出。”而仅前胸两乳间汗出并气短心悸,又为心阳不足的信号。

此外,手足心、前胸出汗,即所谓五心汗出、常提示阴虚盗汗,大腿根部及阴部出汗又常为湿热下注的征兆,阴部常出冷汗,为肾阳虚衰的先兆。半身出汗常为中风先兆,因痰瘀脉阻、气血失运不能煦达周身,故致半身无汗,《内经》:“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是也。其他,半边头汗又常为肾虚行房感寒的标志。

总之,头额汗出者,病在诸阳,手足汗出者,病在于胃,心窝汗出者心脏亏虚,阴下汗出者,下焦湿热,汗出偏沮者使人偏枯之先兆,汗不至足者,热病欬衄之危证。

二、五色汗及异嗅、味汗对疾病的信号意义

色为脏腑的外荣,五脏皆应于五色,正常情况下含而不露。如五色外露,无论见于面部或见于汗、尿、带等皆为脏腑功能失常,精气不能摄纳致精气外溢之兆。

1.黑汗 色黑属肾,汗见黑色多为肾虚之征兆,如黑而清稀则为心肾失调,当调补心肾以敛精气,如黑而粘稠则又为肾阴虚湿热之象,又当育阴清利湿热。

病案选1.李××,1976年就诊,因嗜酒头部及五心出黑汗,汗粘而稠伴头晕梦多、心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余仿交通心肾清利湿热之法,予交泰丸合六味地黄汤加车前子、滑石、木通、叠进十余剂而愈。

病案选2.木工方×,28岁,1981年8月21日就诊,自述三年来,每天头面部、汗出粘稠如胶状,瞬即变黑……汗为心液,气不摄纳故汗多,汗出粘稠如胶状,为阴虚,色黑属肾,故此系气阴两虚,治拟滋补心肾如法,用六味地黄汤合生脉散,三剂后汗出减少,汗液稍粘,色淡黄,原方续进三剂,诸症全退。

2.黄汗 黄汗者,湿热之征。色黄属脾,黄汗为脾色外露之兆,多为脾被湿热阻囿或脾虚失敛所致,如色清稀而黄为脾虚黄汗,而色粘稠而黄则为湿热黄汗。《金匮要略》即有历节黄汗的记载,如曰:“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历节黄汗多伴脾失运化,故黄汗病多兼浮肿,与黄疸的鉴别为目睛不黄。

病案选:王××,女,40,农民,1974年7月就诊。因五心部位(即手足心、前胸)汗出黄染而就诊于余。自述曾有冒雨耕耘后周身疼痛,遂竟渐出黄汗,诊之,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此湿热素蕴,又感风寒,寒热交作困阻中州,脾失健运脏色外露之故。余先予菌陈蒿汤六剂后,黄汗见轻,惟肢体仍痛,遂易金匮木防己汤八剂竟愈。

3.白汗 白属肺,为肺色外露,多为心肺阳虚,宗气不足所致。见白汗出为不祥之兆,如《素问·经脉别论》曰:“真虚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即指白汗可见于真心痛,说明白汗与心肺虚衰的关系。白汗有时也偶见于剧痛,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篇曰:“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4.红汗 指肌衄,红属心,心主血脉,心属火脏,心火重时可出肌衄自愈。红汗为汗出淡红色,《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称之为“血汗”,多为气虚之候,亦为心肝火旺之兆。此外,红汗与自衄应有所区别,自衄出现于急性热病、高热火盛时,因起到汗出而热解的作用,故曰:“红汗”,然而自衄虽亦俗称“红汗”,但部位非出于玄府,而是出于鼻孔,故并非真正的红汗。前贤认为小儿出生汗出如血者,不吉之兆,多夭寿。

血汗症的预报价值在于常为内体其他部分出血的信号,发现红汗须对内体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此外,服碘化钾等化学制剂,亦易出现药物性红汗症。

验案选:林佩琴《类证治裁》关于红汗记载曰:“有红汗,色红染衣,黄芪建中汤。兼用妙香散,小麦煎汤调下”。

徐××,男,50,半年前因操劳恼怒,热汗出较多,自感乏力口干,一周前换衬衣时发现有片状淡红色血迹……,继之心烦口苦,头晕眠差……,取汗液镜检可见散在红细胞,面色微黄、色淡、脉弦细,处方用生脉散加白芍5剂而愈。汗血又名肌衄或脉溢,临床少见,《诸病源候论》曰:“汗血者,肝心二脏虚故也”生脉散中人参麦冬益气生津,五味子敛阴止汗,又配白芍养血补肝,方与证合,乃显疗效〔4〕

5.绿汗 为清绿色之汗液,清绿为肝胆之色,汗色青绿,提示肝胆精气外泄,临床上可见于“胆倒”一症(胆受牋伐),乃大凶之兆。此外,消渴病严重期出现青绿色汗为酮中毒的信号。其他,注射美蓝,亦可形成药物性蓝汗。

6.异味、嗅汗

(1)甜汗:汗甜而粘,甘为脾之味。汗甜为脾精外溢,乃湿热困阻中州伤于脾所致,多伴有纳呆、呕恶和乏力。

验案选:吴××,女,57岁。1983年5月9日初诊,患者去年夏天,发现自己周身汗出味甜。今年汗甜更甚……,时有乏力、怕热、口微干但不多饮,食纳较差。曾在某医院作血、尿化验,均属正常范围。来诊时舌苔腻、脉濡缓。证属湿困脾土,胃阴亏损,治拟健脾化湿,养阴清热:佩兰、苡仁、白蒺藜各15克,干荷叶,竹茹通草各10克,生地、天冬、川石斛各12克、牡蛎30克五剂。……继服七剂逐愈。

本案甜汗为脾湿困阻,胃阴亏乏所致,方中佩兰化湿和中,生地、天冬、川斛养阴固津,荷叶、苡仁、竹茹健脾醒胃除热、牡蛎固湿、通草通络、蒺藜疏风,调节气化功能,复诊时足膝之汗尚甜,故去荷叶之轻物,加牛膝之下行,经治告愈。

(2)怪嗅汗:如焦嗅汗,这是一种很罕见的嗅汗证,其产生机制为肾虚肝郁,多由房劳、忍精,致败精瘀阻于内形成。据何传毅氏报道曾见过三例,并询知发病均有遗泄、房事过度或频繁手淫史,证作常与遗精、排精有一定联系,发作常有间歇性。以柴胡胜湿汤(《兰室秘藏》柴胡10克、酒炒黄柏10克、升麻6克、泽泻10克、当归10克、羌活10克、麻黄根10克、汉防己10克、龙胆草9克、赤茯苓12克、红花6克、五味子5克、生甘草6~9克、水煎服。

此外,关格病人出现尿嗅汗称为尿汗症,乃大凶之兆,提示尿毒症的存在。

三、汗的凶兆意义

异常的汗出在生命垂危时常常是重要的信号,如脱汗、又称绝汗、是阴阳离决的征兆,绝汗在《内经》里早有记载。如《灵枢·经脉》曰:“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其严重性在于气随汗脱,脱汗又分为亡阳脱汗及亡阴脱汗两种。其中,亡阳脱汗是亡阳的前夕先兆,由于正气将绝、阳不敛阴,阳气外脱所致。汗出特点为大汗淋漓、汗冷味淡,伴有四肢厥冷、脉微欲绝、面色青灰或面红如妆、舌白润等证。阳脱于上,头部汗出如油乃大危之兆,出现亡阳脱汗象征濒危,常发生于内伤久病的衰弱期及外感热病的极期,如脱证、厥证,现代医学的休克即属此证。另外,亡阴绝汗是亡阴前夕之先兆,因阴液的突然大量消耗或散失而致垂危的征象。亡阴绝汗的特点为汗热而咸、粘,伴手足温、舌红而干、肌肤热、气粗、渴喜冷饮等症。

此外,战汗也是一个重要信号,尤其为提示正邪斗争、邪正消长的标志。语出《世医得效方》(元·危亦林著),其产生机制为正邪交争,正不胜邪,机体虽奋力鼓战,正气亦实难胜邪,战慄后大汗淋漓很容易正随汗泄而为脱证,则病势直转趋下。如正能胜邪则汗出热退,脉静身凉而愈,如战而不汗则意味着正虚邪陷,又战而复战、厥回汗出者生,如不能再战则示正气大虚,预后不良。

张景岳提出汗出的六种不治之证,实际亦即六种凶兆,文中指出:“汗出而喘甚者不治,汗出而脉脱者不治,汗出而身痛甚者不治,汗出发润至巅者不治,汗出如油者不治,汗出如珠者不治。《直指方》亦曰:“伤寒热病,汗出发润,一不治也,汗出如油,二不治,汗凝如珠,三不治。”《活人书》曰:“伤寒阳病自汗有九症,皆有治法,阴病不得有汗,惟阴毒则额上手背有冷汗,甚者如水洗,此是阳虚阴盛,亡阳而将脱也,其死必矣。”《医鉴》亦曰:“内经言绝汗,所谓汗出如珠不流,复旋转也,盖以六阳气具绝,绝汗乃出,朝占夕死,夕占朝死。”(《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引载)程杏轩《医述·卷十·杂证汇参·汗》说:“病人汗出齐胸而止者,皆险证也,至腰稍可,至足方佳”。

四、异常汗的信号意义

汗出异常每为阴阳偏盛的征兆,如《内经》曰:“阳加于阴谓之汗。”汗为精气所化,汗的状况反映着阴阳的协调。所谓“阳加于阴”,即阳气作用于阴精,指汗属阴液,汗的化生须赖阳气的正常作用。如阳气过亢、逼阴液外出,阳气不固致阴液失于约束,以及虚阳散越致阴液外亡等皆可导致汗出(临床上属阳盛汗出、阳虚自汗及阳亡汗出)。同样,阴加于阳亦可导致汗出,阴阳是互根的,阴虚则阳无以化,阳虚则阴无以生,阳作用于阴,阴亦同样作用于阳,所谓“阴虚者,阳必凑之”。汗虽发于阴而实出于阳,如阴虚不敛阳而盗汗自出或阴盛阳虚而亡汗外泄。因此,汗的变化可示为阴阳协调的指示器。实践中,自汗多预报阳虚,气虚,盗汗则提示阴虚、血虚。

汗亦为营卫失调的标志,卫的阳,营为阴,卫司汗孔的开阖,营为汗液的化生基础,营卫的和调是汗液正常的前提。临床上无论营弱卫强或卫弱营强皆可导致汗出,张仲景《伤寒论》对营卫失调的出汗,作了精辟的论述。如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又如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皆指出了汗出与荣卫失调的关系。

汗除了为阴阳失调,营卫失调的征兆外,在风、火、痰、瘀四大病证中,汗出异常亦是一个重要标志,如汗多为风病的一个突出征象,因风主疏泄,如《素问·风论》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心风之状,多汗恶风,……肝风之状,多汗恶风……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肾风之状,多汗恶风……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痰证亦多汗,特点为伴有呕恶头眩,汗时出时缓,多发生于久咳宿喘病,其机制因于痰遏阻肺,肺气被耗致卫气失固而汗出,多伴有苔腻、脉滑、咳痰之症。火证的多汗,多出于头额,因火性上蒸之故。如胃家实,火气上冒则头汗出,特点为汗出如蒸。齐颈而还则为瘀血的信号。如蓄血头汗出,特征是齐颈而还,伴小便不利,渴而不能饮。此外,汗也常为湿病的征兆,如伤湿自汗,以绵绵自汗为特征,其机制为湿阻于脾,致脾运失常,津不能化气而成汗液之故,出汗部位亦多在头额,如《类证治裁·汗症》曰:“湿邪搏阳,亦汗出头额”。

尤值一提的是,汗对心病有独特的预报意义,“心为汗”(《素问·宣明五气篇》),汗为心之液,故前贤有“诸种汗症,皆属心病”之言。心肺主宗气的运行,宗气为营卫之气所组成,卫气主玄府之开阖,如《灵枢·本藏》曰:“卫气者,……肥腠理,司关阖者也。”故宗气不足则汗液外泄,临床上汗大出伴气短者多为宗气不足心阳虚的前兆。

胸前两乳中膻中穴部位汗出称之为心汗,为劳心过度之信号。如《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记载:“思虑太过,当心一片津津,而汗从心自出,名曰心汗,宜天王补心丹”。

此外,不独心劳可致心汗出,五脏过劳皆可致汗出,故心汗出亦可为五脏先虚的标志。如《素问·经脉别论》曰:“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