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疾病预测》 > 篇四 先露症状预兆学第四十章 味预兆
“味欲”是脏腑偏胜“引味自救”的信号。“味溢”则为多种疾病的先兆,而“真脏味”更是脏机将竭的恶候……
第一节 味预兆的理论基础
味蕴含于食物之内,是水谷之气所化生,任何一种饮食物皆具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属于人体味蕾所能感应到的一种信息。饮食入体经过脾胃气化,藏之于胃,滋养脏精,其味能随津液上承于口,变现于外,因此通过五味的表现,可以反映内脏精气的偏盛偏衰状况。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所言:“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五味总分为阴阳两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其性能为辛散、酸收、甘缓、咸软、苦坚。
味为舌的感觉,蕴源于五脏,出之于口,与脏腑密切相关。首先脏腑的精气化源于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素问·六节脏象论》亦曰:“地食人以五味……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指出五味能生脏腑之阴,是脏腑阴精的物质基础,故《素问·五运行大论》曰:“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五味与五脏的关系虽然都很紧密,其中又与心脾的关系最为重要,《内经》曰:“五味藏之于脾,以养五气”故脾为五味之主,人体对味的喜恶,皆通过脾变现于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灵枢·脉度》也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故心脾有病最能反映于味。
五味与五脏有着特殊的亲和性,如酸先入肝,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苦先入心,又如《灵枢·五味》曰:“酸走筋、咸走血、苦走骨、甘走肉、辛走气”此外,五味对脏腑功能有着调节能力,从而保证了五脏精气的平衡。由此说明,五味对维持脏腑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五脏有着滋养和协调意义,共同维持着五脏精气的动态平衡。然而脏腑对五味的选择性又取决于脏腑功能状态的正常与否,一旦脏腑病变,对五味的取舍能力减弱,就会导致脏腑阴阳偏盛而致病。《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伤形……气伤于味”。说明味是形的物质基础,是气化的源泉,味通过气而生形,同样气、形也将伤于味,偏味可以导致脏腑阴阳失调引起脏气偏亢而致病。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言:“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另外,味的偏胜不仅本脏受到影响,而且也间接地影响到所克之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说的:“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尤其强调的是长期过食某一气味,日久将会引起脏气偏胜而产生疾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谈到的:“久而增气,气增而久,夭之由也。”即言某一种饮食气味长期偏嗜后,使脏气亢盛,破坏了五脏之间的相对平衡而致病,同样,脏气本身病变,对五味的需要量必然发生改变,从而形成“五脏苦欲”。所谓“苦欲”即是脏腑对气味的喜嗜与忌恶,这是五脏力图借助于五味以补偏救弊的“引味自救”现象。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素问·脏气法时论》)体现了五味对脏腑的作用。《灵枢·九针论篇》还记载曰:“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是要认识到五味的两面性,既看到对五脏有利的一面,也应看到有害的一方,从而注意到任何一种气味,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有的情况下,即使正常的食味,也可诱发疾病。如《素问·热论篇》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说明由于脏气与性味之间的动态平衡被破坏,从而导致五脏病变。
由此可见,五味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都有着重要影响,故脏腑有病可以反映于味,通过味的变化,可以了解脏腑的病变,味先兆对脏腑有着重要的预报意义。
第二节 味预兆的临床预报意义
味,对反映脏腑的疾病是很有实践意义的,正如《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所说:“口者,脾之窍也,能知五谷之味,又诸经皆会于口,病则口中之味随各经而异。”《赤水玄珠·卷三·口门》说:“故脏腑有偏胜之疾,则口有偏胜之症也”。以下从味溢和味欲两个方面的预报意义分析如下:
一、味溢的预报意义
“味溢”为口中有特别的味道,对五脏疾病有一定的预报意义。正常人口中不应有五味存在,只有当脏腑异常时才会表现出来。如胆病口苦,肾病口咸,脾病口甜,此为脏腑精气的外泄,可因脏气的偏盛而上溢,也能因脏虚不摄而致精气外漏,故通过气味的异常出现,可以帮助确定疾病的定性与定位。如出现口甜恶甘可知是脾为湿困,口苦则是心火过盛可能会发生口疮或移热小肠等疾患。
另外,根据“味溢”还可帮助推断疾病的定性问题,如口内出现酸、咸味,病多在阴,苦甘辛味则病属阳。而且,“味溢”对推断疾病的轻重、进退也有一定的启示,如心病出现咸味是水来克火,主病进为逆,肺病出现咸味是金生水,主病轻等。味溢主要包括口苦、口甜、口咸、口酸或口腥等。
1.口苦 又称“胆瘅”,如《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苦,……病名曰胆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口苦的出现标志着肝胆经内有郁热,胆热上蒸,胆气上溢或肝移热于胆的病理,如《灵枢·四时气篇》曰:“胆液泄,则口苦”,《素向·痿论》说:“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又如《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说:“肝移热于胆,亦口苦。”等皆足以说明之。此外,口苦在《伤寒论》中还被作为少阳病的预兆,如《伤寒论》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即是。其他,口苦亦为心火重的征兆,如《内经》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素向·阴阳应象大论》)。
2.口甜 又称脾瘅,如《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病源于脾胃,为脾胃湿热,热蒸上溢的外兆。少数为脾虚,虚火迫脾津上溢而为口干者,则又多见于老年阴虚者。
3.口咸 口咸多为肾病的预报。口咸责之于肾,咸为肾之液,口咸为肾液上溢,其产生机制多为肾阳虚不摄,肾液上泛,或肾阴虚,虚火逼肾液上溢而致。
4.口酸 酸为肝味,口酸为肝液上溢之候,多为肝热上蒸所致。此外,土虚木乘亦可作酸,故口酸常为肝热的预兆。
5.口腥 口腥常为肺热的征兆。此外,口腥亦为肾虚阳气不足之象,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常出现特殊的口腥臭味。
其他,口淡为脾虚之征,口臭为胃热之兆,皆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如《医宗金鉴·卷四十三·口舌论治》说:“口淡脾和臭胃热,五味内溢五热淫”。
〔验案〕:王××,男,51岁,宁波市物资局。1984年4月19日初诊,口中甜酸咸苦辣味,从金津、玉液二穴渗出,首如蒙,夜寐早醒,口腻,苔白,脉濡,此脾胃湿热使然也。拟从脾瘅治,兼清胆胃之火。处方:省头草9克,川连3克,淡吴萸2克,升麻5克,生石膏15克,龙胆草3克,三十剂。此证口中五味同时渗出,陆师诊为脾胃湿蕴生热。胆火横溢,以兰草化湿浊,胆草清胆火,石斛、石膏清胃热,川连清心火,少佐吴萸之辛温开郁散结,下气降逆,蔻仁化胃湿,苍术,茯苓醒脾湿,升麻升胃中清气,全身有降有升,有温有清有化,故经治而愈。
二、味欲的预报意义
正常,味欲是调和的,不应有过分的偏嗜和殊恶,如出现对某种味的特殊需求或忌恶,则意味着相应的脏腑精气失调,故力图借助于五味来恢复协调。因此,根据五脏对五味的“苦”、“欲”情况,可预知脏腑精气的所偏和不足。如突然酷嗜酸味,是肝之不足,突然需求苦味为心之不足,而突然恶甘为脾之功能失常(脾为湿困)。《内经》对五味苦欲的预报意义早已有了精辟的论述,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此外,味欲和味溢现象,不仅在推断病性和定位上有特殊价值,而且在预报吉凶上也有独特意义。如久榻病人长期口淡无味,如渐思甘,是脾气来复之征兆,但临床上,笔者注意到危笃病人突然酷思某味是脏机将竭的“真脏味”溢现,是一种回光反照征象,不可误认为脾气来复,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