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名医大全当代名医刘树农>医案
 
中医名医大全



 刘树农 >

医案

 

案一、心痹

吴×× 女 成年

1971年9月曾因患心绞痛来诊3次,症状消失。嗣后于1975年4月,心绞痛复发,伴有心动过缓(脉搏45/分)及早搏、胸闷、太息、憋气等症。诊脉沉涩,有歇止,左手较细,唇色及舌下青紫,舌边有青斑。为处方如下:

丹参15g 失笑散15g(包) 桃仁6g 红花6g 赤芍9g 瓜蒌9g 薤白头9g 参三七粉3g(和服) 琥珀粉1.2g(蜜和服) 石菖蒲1.5g 制乳香、没药(各)3g

二诊 1975年10月。上方连服70剂,诸恙均见减轻。惟月经量鑫,有瘀块,经前腹痛,经行则不能起床活动。于上方中加鱼鳔胶珠9g。连服30余剂,月经正常,眠食均佳,照常工作。

三诊 1976年3月。停药已半年。因劳累过度,又发心悸怔忡,胸闷憋气,唇及爪甲青紫,历半小时好转。眠食较差,不耐烦劳。诊脉缓而弱,苔白滑微腻。与宁神养心活血法。

炙龟版9g 煅灶蛎30g 石菖蒲1.5g 炙远志6g 桂枝6g 当归6g 川芎3g 失笑散15g(包) 麻仁9g 枣仁9g 鱼螵胶珠9g

四诊 1976年4月。来信说,服上药20剂后,一切正常,照常上班。拟方续予调理。

甘草6g 淮小麦30g 红枣5枚 麦冬9g 党参9g 麻仁9g 枣仁9g 柏子仁9g

远志6g 当归6g 丹参9g 川芎12g

隔天服1剂。后经随访,身体一直很好。

 

案二、血厥

翟×× 男 56岁

初诊 1976年8月。患右束枝传导阻滞和室性早搏达五年之久,于今年6月间偶因情怀不适,顿时昏不知人,小便失禁,手足抽搐,送医院急救,历一小时苏醒。醒后感觉头昏胸闷,饮食、二便均如常。但经常发作。脉弦劲带数,舌红苔少,舌下有青紫色。拟方宁心安神,活血化瘀。

丹参9g 降香3g 紫石英9g 参三七粉3g 琥珀粉1.2g(蜜和服) 生龙骨、牡蛎(各)15g 麦冬9g 石菖蒲1.5g 炙远志6g 淮小麦30g

另冠心苏合丸1瓶,每晚服1粒。

二诊 9月4日。连服14剂后,昏厥已停止发作,胸闷亦松,惟语音怯弱,脉缓小。拟宗原法稍佐益气之品。

丹参9g 党参9g 炙黄芪9g 茯苓9g 煅龙骨、牡蛎(各)15g 炙远志6g 琥珀粉1.2g(蜜和服) 石菖蒲15g 当归6g 红花6g 失笑散15g 7剂

上方服后颇觉安适,眠食如常,续进7剂,隔天服1剂,恢复工作。

 

案三、心悸

潘×× 男 40岁

初诊 1975年12月13日。患者病早搏一分钟六、七次,心律不齐,胸闷憋气,有时呼吸困难,动则气急,胸膺间作疼痛,纳少形瘦,病休已近五月。诊脉缓涩,有歇止,苔白滑而腻,舌下青紫,于活血化瘀中稍佐通阳。

丹参9g 当归6g 薤白头9g 瓜蒌皮9g 旋覆花9g(包)桂枝6g 参三七粉1.5g(和服) 失笑散9g(包) 炙甘草3g 降香3g 7剂

每服7剂后复诊一次,均以上方稍事增减,至1976年4月底,体重逐渐增加,诸症消失,恢复工作。

再诊 1976年9月12日。因工作劳累,复感胸闷,动则气急,余无所苦,舌薄滑,脉细涩。拟方如下:

丹参9g 党参9g 茯苓9g 焦白术9g 炙甘草3g 淮小麦30g 桃仁6g 红花6g 降香3g 石菖蒲1.5g 失笑散15g(包)

上方服14剂后,一切正常,恢复工作。

 

案四、怔忡

杨×× 女 27岁

素有阵发性心动过速,下肢常见紫斑。经量较多,经前腹痛,行则眩晕,眠食不佳。苔薄舌尖红,脉弦兼数,心脾两虚,不能摄血。仿归脾法。

孩儿参9g 炙黄芪9g 当归6g 炙甘草3g 炙远志6g 炒枣仁6g 煅龙骨、牡蛎(各)15g 生蒲黄9g(包) 鱼螵胶珠9g 淮小麦30g 红枣5只 丹皮炭9g

上方服21剂后,经期正,腹不痛,紫斑消失,眠食无佳。

 

案五、久泻

邹×× 女 40岁

初诊 1972年3月。七八年前患菌痢,嗣后大便溏薄,间有粘液,肠鸣时作,便时常有腹痛后重,经检查为慢性结肠炎,久服补脾肾及涩肠之剂无效。询知眠食尚可,诊脉缓沉,舌苔白滑微腻。因从“清气在下,则生餮泄”论治,用“陷者举之”之法。

党参9g 羌活、独活(各)9g 前胡、柴胡(各)9g 枳壳6g 桔梗6g 水炙甘草3g 川芎3g 赤茯苓9g 生姜3g 陈米9g(包)

服上方5剂后,大有好转,改用清湿热法。

炒银花12g 秦皮9g 煨木香6g 香连丸1.5g(吞) 茵陈9g 白芷1.5g 蒲公英9g 夏枯草9g 炒黄芩6g 炒白芍9g

上方稍事加减,连报20余剂,痊愈,迄未复发。

 

案六、久泻

朱×× 男 30岁

初诊 1974年9月。患慢性结肠炎五年,大便稀溏,日行三四,脉鸣腹痛,舌薄苔少,口苦而干,脉沉滑,从湿热留于肠间,传导失职论治。

香连丸3g(吞) 秦皮9g 炒白芍9g 茯苓9g 白芷3g 防风9g 蒲公英9g 夏枯草9g

上方出入,服至20多剂,痊愈,迄未复发。

 

案七、久泻

陆×× 男 30岁

初诊 1967年5月。患者12年前病菌痢,嗣即大便溏薄,经常带有粘液及血液,日行四五次,腹痛休止无定。叠经镜检,确诊为慢性结肠炎。治疗多年,未见显效。偶或停止,至多不过周日即发。进食油腻,便泄加剧。诊脉沉弦而缓,舌苔薄白而滑,询知食纳尚可。拟宗叶天士“腑阳有热,脏阴有寒”论治,苦寒与辛温齐头并进。

苍术9g 煨木香6g 槟榔炭9g 防风9g 陈皮6g 炒白芍9g 香连丸(吞)3g 炒银花15g 蒲公英9g 夏枯草9g

二诊 1976年6月。药后大便成形,粘液及血液已不见,次数亦减。粪检红白细胞均减少。

上方加焦谷芽、焦麦芽(各)9g

连进14剂后,大便正常,试食油腻,亦无反复。与调理之剂,巩固疗效。处方如下:

制苍、白术(各)9g 煨木香6g 槟榔炭9g 炙鸡内金9g 炒银花15g 炒扁豆9g 炒山药9g 蒲公英9g

服20余剂后,痊愈,至今未发。

 

案八、久泻

孙某 男 50岁

初诊 1975年10月。患慢性肠炎五六年,大便溏薄,间或夹有粘液,次数或多或少。近四天来,大便泄泻,无腹痛,小便清长。诊脉沉细,苔满布黑腻而滑,口不渴。显系脾肾两阳偏虚,寒湿之邪偏重。暂拟叶天士所谓“脏阴不寒”论治,用桂附理中汤加味。

制附片9g 肉桂1.5g 党参9g 焦白术9g 炙甘草3g 炮黑干姜3g 补骨脂9g 炒菟丝子12g 4剂

二诊 服温补脾肾之剂,泄泻已止,黑腻之苔亦化。脉象沉缓。大便仍不正常,或不成形,间或有粘液,日行二三次。脏阴之寒已得解,腑阳之热仍痼结,拟兼顾图之。慎起居,节饮食,尤当加意于药饵之先。

煨木香6g 黄连1.2g 制苍术白术(各)9g 秦皮9g 白芷3g 茵陈9g 炮姜3g 蒲公英9g 夏枯草9g

上方连服30余剂,大便正常。

 

案九、脱发

王×× 女 14岁

初诊 1976年12月17日。患者近来头发渐渐枯黄,且有大把脱发,尤以一周来为甚,胸闷喜太息,二便尚调,舌苔薄,脉细。拟补养心血治之。

丹参9g 生地、熟地(各)9g 淮小麦30g 桑椹子9g 炙远志6g 胡麻9g 丹皮9g 柏子仁9g 山药9g 制首乌9g 炙甘草15g 7剂

二诊 12月24日。近年脱发仍多,尤以额际上为甚。追询病史,诉常易伤风感冒,余无不适,舌脉同前。额际上为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之路,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肺主皮毛,试从清肺热活血络治之。

桑白皮9g 地骨皮9g 黄芩9g 胡麻9g 麻仁9g 柏子仁9g 制首乌9g 苍耳子9g 茅根30g 知母9g 丹皮9g 生草15g 7剂

三诊 12月31日。脱发已减,舌脉如前。仍宗上方加生地9g 7剂。

四诊 1977年1月7日。脱发见少,舌边红,脉平。

上方去苍耳子,加生石膏30g(先煎)7剂

五诊 1月14日。前投之药尚属合机,脱发已愈,仍宗前法,以资巩固。

桑白皮9g 地骨皮9g 知母9g 生地9g 生甘草4.5g 丹皮9g 胡麻9g 制首乌9g 黄芩3g 生石膏30g(先煎)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