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仰山 > 用药特色三、用药要略
1.内服药
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性质和伤后兼邪的各异,石氏将伤疾分为外伤(伤及皮肉筋骨),内伤(损伤及脏腑经络气血),伤科杂症(风寒湿诸邪的留滞等)而予以分类用药。
(1)外伤:一般指四肢筋骨损伤,如伤筋 ,骨折,脱臼等。可分为初,中,后三期而分治之,仅举骨折为例,其它诸证均可仿此加减参阅之。
初期以活血祛瘀,消肿息痛为主。
常用方药:新伤续断汤(当归,地鳖虫,丹参,苏木,桃仁,泽兰,炙乳香没药,骨碎补,煅自然铜,续断,延胡索,桑枝)。本方功能化瘀消肿,续骨息痛,用治新伤骨折。
肿胀剧烈者,可选加紫荆皮,刘寄奴,留行子,荆芥,防风,南星,万灵丹等。
疼痛剧烈者,可选加血竭,三七,制草乌,磁石等。
瘀血化热可选加丹皮,赤芍,生地,忍冬藤,连翘,山栀,制川大黄等。
大便秘结可选加枳实,厚朴,生大黄,玄明粉,瓜蒌仁,郁李仁,火麻仁等。
一般上肢加姜黄,桑枝,下肢加牛藤,威灵仙,除去续骨药亦可主治伤筋,脱臼所致的瘀滞肿痛症,视病情的不同亦可另加用生地,花粉等以补充骨折后津血的消耗,并可加用枳壳,陈皮等理气药以助血行。
中期以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
常用方药:和营续骨汤(当归,赤芍,白芍,川芎,生地,杜仲,续断,骨碎补,五加皮,红花,陈皮,桑枝,独活)。
肢麻酸楚选加黄芪,桂枝,木瓜,鸡血藤等。
脾虚面色苍白选加党参,白术,山药,茯苓,甘草等。
阴虚津少选加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等。
湿困纳呆加选苍术,厚朴,蔻仁,谷芽,麦芽,生山楂等。
后期以益气血,补肝肾为主。
常用方药:坚骨壮筋汤(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当归,熟地,续断,狗脊,鹿角,鸡血藤,红花,陈皮,茯苓)。
如关节疼痛,活动不利选加千年健,络石藤,伸筋草等。
关节酸麻选加蚕砂,木瓜,五加皮,乌梢蛇等。
(2)内伤:一般指头脑,胸腹等躯干部的损伤,即以脏腑经络气血受病为主,按损伤的部位,久暂而分治之。
内伤诸证较严重者,可现气闭昏迷之证,宜先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以开闭宣窍,如化热烦躁不宁的亦可服琥珀报龙丸,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等。
胸腹内伤,气滞窜动作痛者,以理气通络为主,活血化瘀辅之。常以小柴胡汤及金铃子散加减,亦可用验方理气止痛汤出入(柴胡,香附,当归,川楝子,延胡索,木香,青皮,枳壳,乳香,没药,路路通等)。
胸腹内伤,瘀滞疼痛者,则以活血化瘀为主,理气和络辅之。可用复元活血汤(柴胡,花粉,当归尾,山甲片,大黄,桃仁,红花,甘草)或膈下逐瘀汤(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枳壳,香附,延胡索,乌药,五灵脂,丹皮,甘草)等加减出入。
胸部内伤有咳痰者,可选加杏仁,贝母,桔梗,前胡,旋复花,白芥子,黛蛤散等。
有痰血者,可选加茜草,蒲黄炭,仙鹤草,藕节,旱莲草,三七等。
纳呆泛恶者,可选加姜半夏,姜竹茹,藿香,建曲,砂仁,茯苓等。
腹部胀滞者,可选加大黄,玄明粉,瓜蒌仁,郁李仁,麻仁丸等。
疼痛较剧者,可选加降香,血竭,三七等。
少腹部或会阴内伤而见小便涩滞者,可用柴胡桔硬汤(柴胡,桔梗,升麻,延胡索,乳香,没药,地鳖虫,当归尾,丹参,泽兰,小蓟炭,牛膝炭,梗通草,琥珀)。
陈伤延久不愈,瘀化未尽者,可予三棱和伤汤(三棱,莪术,青皮,陈皮,党参,白术,白芍,当归,乳香,没药,枳壳,甘草)。
头部内伤用药,一般 亦以三期辨证用药法。
早期常用柴胡细辛汤(柴胡,细辛,薄荷,当归尾,地鳖虫,丹参,半夏,川芎,泽兰,黄连)和防风归芎汤(防风,当归,川芎,丹参,桃仁,泽兰,苏木,荆芥,蔓荆子,乳香,没药)以升清降浊,化瘀宣络为主。
中期常用天麻勾藤汤(天麻,勾藤,白蒺藜,当归,丹参,赤芍,白芍,川芎,枣仁,茯神)参以川芎茶调散加减,以平肝熄风,和血宁神为主。
后期常以补气养血,养心宁神,平肝和胃等法参合应用,如以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加减出入。
如见神昏痰蒙可选加胆星,竹沥,天竺黄,石菖蒲,白金丸等。
胸闷呕恶可选加姜竹茹,姜半复,藿香,左金丸,玉枢丹,砂仁等。
头痛剧烈可选加川芎,白芷,蔓荆子,全蝎,蜈蚣等。
心烦失眠梦多可选加茯神,远志,朱灯芯,枣仁,合欢皮,夜交藤等。
躁动不安可选另羚羊角,钩藤,龙骨,牡蛎,磁朱丸,马宝,玳瑁,全蝎,蜈蚣等。
目眩视物昏糊可选加钩藤,蒺藜,菊花,石决明,枸杞子,充蔚子等。
病久肢冷偏废不用可选加黄芪,桂枝,细辛,鹿筋,蜈蚣,地龙,僵蚕,当归尾,桃仁,红花等。
(3)伤科杂症:一般指损伤而兼有风寒痰湿等痹着之邪留滞及筋骨劳损,骨节变形等似伤非伤之夹杂症。
损伤未彻而兼有风寒甚者,常用麻桂温经汤(麻黄,桂枝,红花,桃仁,赤芍,白芷,细辛,甘草)以祛邪宣络,活血止痛。
兼风邪痰湿入络之症而见关节肿胀,筋结成块,肢节活动牵掣或为麻痹疼痛者,常以牛蒡子汤(牛蒡子,僵蚕,白疾藜,独活,麦乳,白芷,半夏,桑枝)加减之。
腰腿痛兼邪或夹瘀血留滞太阳经者,常用独活寄生汤合地龙散(地龙,肉桂,苏木,麻黄,当归尾,桃仁,黄柏,甘草)加减。劳伤筋骨、损及元气而见腰背酸痛、四肢疲乏、动作呆滞无力、头晕纳呆、甚至关节变形诸症,常有调中保元汤(党参、黄芪、冬术、熟地、山药、山茱萸肉、续断、补骨脂、甘枸杞子、龟版、鹿角胶、陈皮、茯苓、甘草)加减。疼痛剧烈者可选加制草乌,川乌,附子,威灵仙,羌活,独活或虫类搜剔药如甲片,乌梢蛇,全蝎,蜈蚣及活血化瘀药如当归,赤芍,桃仁,红花,虎杖等。
兼肢麻痰湿流注者选加南星,白芥子,指迷茯苓丸等。
肿胀重滞选加茯苓皮,泽泻,防己,木瓜,米仁。
痿软无力可选加苁蓉,锁阳,仙灵脾,鹿角,黄芪等。
关节变形可选加生地,熟地,骨碎补,威灵仙,蜂房,蕲蛇等。
湿热下注选加苍术,川黄柏,牛膝,防己,虎杖,川椒目等。
关节不利可选加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石楠叶等。
以上对伤科内服方药的概括中可看出,外伤用药以化瘀消肿,和营止痛,坚骨壮筋,舒筋通络作为重点,而内伤用药则侧重于活血理气,和络止痛,并以调整脏腑之功能为主;损伤之杂症,又以祛邪蠲痹,调益肝肾气血为要务。
2、外用药:伤科外用药的种类和剂型很多,大都是古今医家的经效验方,各具特色,一般常用敷药,膏药,掺药,熨药,搽擦药,熏洗药等,分别应用于损伤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症状表现。
(1)铁扇散(乳香,没药,石灰,龙骨,象皮等)用于创伤,止血生肌,拔毒,敛疮之功。
(2)金枪膏(金银花,紫花地丁,川黄连,乳香,没药,血竭,象皮等)用治疮伤及破皮断骨,具清热解毒,止血生肌之功。
(3)红玉膏(东丹,熟石膏)具护肤生肌之功。
(4)三黄膏(大黄,黄芩,黄柏,东丹等)具清热以消瘀靛肿止痛之功。
(5)三色敷药(紫荆皮,黄金子,番木鳖,当归,赤芍,丹参,白芷等)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见功。
(6)伤膏药(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当归,红花,地鳖,麻黄,细辛,迷骨草等)具温通活血散滞之功,善治损伤风湿诸证。
(7)消坚膏(泽漆,大戟,姜虫,生南星,生半夏等)具软坚散结之功,用治伤后瘀疼,关节僵硬及患处结块坚硬,肿胀积液等症。
(8)黑虎丹(山甲,全蝎,蜈蚣,蜘蛛,乳香,没药,腰黄,麝香等)能去瘀消肿散坚,用治挫伤结块坚硬及无名肿毒。
(9)桂麝丹(肉桂,丁香,麝香)能温经散寒,透窍止痛,用治损伤风湿痹痛。
(10)接骨丹(血竭,骨碎补,煅自然铜,乳香,没药,麝香等)具接骨续筋止痛之功。
(11)伤筋药水(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苏木,红花,威灵仙,山萘,樟脑等)用治损伤风湿筋骨麻木疼痛,筋络挛缩诸证。
(12)经效洗方(生川乌,生草乌,甘松,山萘,羌活,独活,当归,紫草,海桐皮等)用治骨折及软组织损伤后期,筋骨疼痛,关节不利等症。
以上举例仅以说明对外用药的应用,亦当因证而异地施之于损伤性疾病的不同阶段,且其方药的配伍均有一定的法度和侧重点,如有活血消肿,清热消瘀,止血生肌,温经止痛,舒筋活络等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