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名医大全
王大增 > 用药特色六、遣方用药,布阵有方
先生遣方用药,一般根据患者禀腻之强弱,病情程度之深浅,讲究循序渐进,轻重缓急。如柴胡一般初投4.5克~6克,逐渐祝症情需要增至9克;黄连因其过量易苦寒败胃,一般初用1.5克逐渐增至4.5克或6克。同一治疗法则,例如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瘀血症积时,具体应用则强调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初用和血行血法,常用当归、川芎、丹参、丹皮、赤芍、鸡血藤、牛膝、益母草、泽兰等,此类药作用缓和,既能活血,兼有养血之功,适用于瘀血轻证或血瘀兼虚者,或其它病证兼有血瘀者;进一步活血化瘀则选用桃仁、红花、乳香、没药、蒲黄、五灵脂、琥珀等,此类药物作用较强,既能疏通血脉,又能消瘀散结,故适用于瘀血证较重,疼痛较剧者;更进一步破血攻坚法常选用莪术、三棱、大黄、鳖甲、水蛭、地鳖虫等,此类药物,或为虫类搜剔药,或为攻下逐瘀药,或为破气攻坚药,作用较为峻烈,有的具有毒性,一般适用于瘀血重证,或*积较深久病入络者,临床应用时,当权衡标本缓急,可与其它活血化瘀药物如当归、川芎、桃仁、赤芍之类配合使用,或攻补兼施,或短期应用,亦可采用丸剂,以缓其性。 同样在清肝泻火药物应用中也有其程度深浅之别。如肝经实热,肝火旺盛,或肝阳上亢,常用清肝泻热法。泻肝法是以苦寒清热泻火的药物为主,使肝热得清、肝火得泄、肝阳得平。但由于肝热有轻重之异,病位有偏上偏下之差,故泻肝法分凉肝、清肝、泄肝、抑肝、平肝之殊,临床常因证制宜。如凉肝宜桑叶、菊花;清肝宜山栀、黄芩;泄肝宜龙胆、芦荟、大黄;抑肝宜柴胡、青皮;平肝取决明、白芍;镇肝用龙骨牡蛎、石决明等。同属泻肝之药,但同中有异,临证宜巧用择取。由此可见先生辨证施治独特与精湛之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