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案心得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之我见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1月29日
□ 卓思源 安徽省中医院 经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王冰注曰:“刚正果决,故官为中正;直而不疑,故决断出焉。”故《灵枢·四时气》有云“邪在胆,逆在胃”之说,可见胆有邪可影响及胃。临床上某些胆汁反流性胃炎出现口苦、呕逆、泛酸诸症,大多因胆有郁热、胃气上逆而见是症。胃炎的发作常与情志变动有关,其病机为气机郁结、肝胆失于疏泄、进而殃及脾胃的升降。 病起于肝胆,症见于脾胃,盖胃为腑,主受纳,居于中焦,乃水谷之海,以司水谷升降出入之职能。然厥阴肝木,少阳胆腑,均主疏泄,肝气条达,胆液畅泄,令胃气和顺通降,有助谷气之受纳运化。又脾与胃互为表里,以膜相连,同居中州,胃主纳而脾主运,脾为胃行其津液,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的输布,营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土为万物之母”,胃主降而脾主升,相反相成,脾气升则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糟粕得以下行。胃喜润而恶燥,脾喜燥而恶湿,二者润燥相济,阴阳相合,司饮食之传化,故《临证指南医案》又谓:“太阴湿土得阳则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由上述可见,胃欲司其受纳通降之功,与其他脏关系至为密切。胆腑在消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旦受伤,则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胆囊术后,胆腑功能受损,脾胃功能失调,验证了胆腑在脾胃消化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灵枢·四时气》说:“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胆腑功能正常,则脾胃健运,脾胃乃后天之本,生化有源,则余脏安之,生化无源,则诸脏皆衰。故李东垣云:“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藏安之,所以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