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医案心得>治幽门螺杆菌感染须辨体质
 
医案心得


治幽门螺杆菌感染须辨体质

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4月18日

□ 陆为民 江苏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多种慢性胃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与胃癌的发生有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阻断或延缓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的发展,因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尤显重要。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表现为人体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对机体疾病发生、发展和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

脾胃是体质形成发展的基础,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属中医学“邪气”范畴,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若后天之本不足,则易受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侵袭。我们既往的研究结果证明,脾胃虚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理基础,而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气滞、血瘀、郁热、湿阻等病理变化为幽门螺杆菌附着、繁殖、致病提供了客观条件。本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机以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为主。正虚是脾胃虚弱,邪实为湿热蕴结。脾胃虚弱,运化不利,水湿内停,酿成湿热,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进一步损伤脾胃,加重脾胃虚弱的程度,使机体无力祛邪,不能清除幽门螺杆菌。

体质可能决定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发病、预后

我国为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国家,普通人群的感染率在50%~80%之间,但并非所有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必然发生胃炎、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甚或胃癌,多数人终生无症状或仅表现为慢性胃炎。人类受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之所以出现不同的临床结局,单纯的细菌因素不能解释这一现象,目前认为与宿主遗传易感性、环境和菌株特异性等有关。宿主因素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及结局中起着重要作用。从中医体质角度而言,体质因素可能决定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发病和预后。

体质影响着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证候的转化转归

证候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对疾病某阶段病因病机本质的反映,又是机体作为整体对致病因素作出反应所处的一种功能状态。证候所体现的这一功能状态既与致病因素的性质、强弱有关,更与患者个体的体质因素有关。体质因素影响着证候的转归和疾病的预后。

目前,中医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已达成一致意见,即幽门螺杆菌属中医的“邪气”范畴,且多具“热”、“毒”的性质。然而,这种“热”、“毒”侵袭不同体质的人群后,临床可有不同的转化,阴虚或阳盛体质,则从阳化热、化燥;若阳虚或阴盛体质,则反而从阴化寒、化湿,而出现脾胃虚寒证或寒湿证。

体质也制约着证候的转归。幽门螺杆菌感染,外邪侵袭,邪正相争,终致本虚标实,脾胃虚弱为其本,湿热(毒)中阻为其标。一方面,气之于血,有温煦、推动、统摄的作用,这些作用,均有赖于脾胃之气的旺盛充足。如此,胃络血瘀,瘀滞胃体,最终形成正虚、湿热(毒)、瘀血等多种病理因素的存在,不仅使幽门螺杆菌感染缠绵难愈,日久还有癥积(胃癌)之虞。这一证候演变过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胃癌的发展模式非常相似,反应了中西医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认识上的一致性。

应辨证辨病结合辨体论治幽门螺杆菌感染

一些难治性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易成慢性状态,证候表现不明显甚至无症状,运用传统中医四诊辨证也困难,但临床借助体质辨证可帮助确立治法,取得疗效。耐药是药物作用于机体后,因内在体质的变化而导致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不敏感所致。而且耐药的个体差异亦与体质的个体差异有关。而微生物变异是在机体体质与药物的相互作用中,由于体质的改变,导致微生物所处环境的改变,促进其变异,并因变异加重耐药。从现代基因组学研究来看,可能与调控基因的多态性有关。

个体诊疗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来说辨体质论治更显重要。重视参以体质辨证、遣方用药,湿热之阳虚质当须顾阳气而不可过于寒凉,湿热之阴虚质须顾津液而不可率投补剂等精辟论述,临床指导性强。这些论述,对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必须考虑个体的体质因素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目前,中医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无论是辨证分型治疗,专病复方治疗,还是单方治疗,中西结合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同样存在着诸多不足,往往缺乏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认识的整体性,往往一见幽门螺杆菌,就限于“邪”、“毒”的狭隘范围而径投清热解毒药,结果反致苦寒败胃,脾胃受戕伤,致脾胃益虚,无力祛邪,幽门螺杆菌无法清除,影响中医的临床疗效。

我们的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邪气侵袭,正邪相争,终致正虚邪实,通过扶正祛邪的治疗不仅对幽门螺杆菌有直接杀菌和抑菌作用,而且还能通过对机体的整体调节,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和胃黏膜局部的屏障功能,达到“阴平阳秘”,以达到辅助抑杀并改变幽门螺杆菌寄居的微环境,使之不利幽门螺杆菌定居或繁殖,既能增强机体的保护因子,又能抑杀幽门螺杆菌以削弱其攻击因子,两者相辅相成,达到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目的。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扶正祛邪法对幽门螺杆菌虽有一定的根除作用,但与目前文献报道的西药根除率相差甚远,然经中药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有显著改善,甚至康复。这就启示我们,任何细菌的感染都与体质的易感受性有密切关系,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不能仅局限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囿于“见菌治菌”的论治思路,应该从中医体质学角度出发,结合体质的可调性,从邪正两个方面整体考虑,辨证辨病论治结合辨体论治,既着眼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又不忽视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因人制宜”制订治疗方案,通过调理病理体质达到扶正驱邪的目的,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并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返回医案心得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