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撩开紫禁城医药的面纱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2日
在常人眼里,宫廷生活是神秘的,特别是近年盛行宫廷剧的“戏说”,不仅使历史真面目云山雾罩,而且有关医疗保健、养生美容的“神话”更让人真假难辨,包括像“神医喜来乐”、韩剧“大长今”等这些以医药食品为载体的历史剧,也让公众在观赏之余,对其“神效”将信将疑。当前市场上借“宫廷”之名推出所谓药膳、养生、美容,甚至医疗秘方,更是推波助澜,难免鱼龙混杂。因此,了解宫廷医疗保健的真实性及其特点,对揭开宫廷医药的神秘面纱有一定意义。
常见病常用药治病药渣要毁掉
记录着清代咸丰帝出生的病案,妃嫔看病用药的处方,重达3548克棕衣包裹的茯苓,高约60厘米的10层八卦型药柜,煎药用的铜铫子,装药的银壶、银碗,甚至还有一个硕大的柏木锡里冰箱。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专家郓丽梅副研究馆员说,这些展品只不过是故宫有关医药、养生、美容、药材、药具及医疗档案等藏品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珍品有待整理、研究和发掘。清宫的御药房珍藏着大量的妃嫔用药底方及药材、药具,它们为后人了解清代宫廷临床医疗用药和保健养生提供了翔实的佐证。
事实上,宫廷医疗也主要是针对常见病,使用的也是常用药,但其诊断疾病、处方配伍更为严格谨慎,药材、药具更为安全讲究。宫中有一个规矩,即帝后妃嫔看病用药用后药渣要毁掉,这一方面有“知识产权”保护,所谓方不外泄,更重要的是避免外界,尤其是权利觊觎者对皇室成员健康的揣测。
宫中治病强调疗效,要求御医有较高的医术,但若遇有疑难病症,还要请一些地方名医会诊。光绪六年,慈禧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其多年的脾胃病加重,大便溏泻不止。为了使慈禧的病情尽快好转,当时发了一道谕旨,要求外省讲求岐黄脉理精细者,着该府尹督抚等详细延访,如有真知其人医理可靠者,无论官绅士民即派员伴送来京。通过故宫现藏的《老佛爷传药底簿》以及《清宫医案研究》等记载的慈禧医案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当时慈禧治疗脾胃病,内服汤药与外用膏药以及药膳等临床应用情况。
官不大责任大违规行医交部议处
宫廷电视剧里常有这样的场景,皇帝或者后妃病了,太监便高叫一声“传太医”。清代的太医院是一个相当于“局级”的机构,御医在进宫之前均须有一定理论与实践经验,并经过三年、五年,一试、二试、三试合格者才可录用。太医院内设9个医科: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咽喉科和正骨科。
御医官虽不大但责任重大,给皇帝看病,倘若疗效不佳,御医负有责任,轻者降职罚俸,重者发配边疆,甚至处死。御医年老多病需呈报太医院,核实后才准告退,病愈仍原缺补用,如果不经批准在外行医者,查出后交部议处。
御医干得好也有受奖的,征聘之医往往可授外官。乾隆时有一御医名刘裕铎,不仅参加了《医宗金鉴》这部医药学文献著作的编写,行医时且古方、时方并用,颇有学术水平,甚得皇帝的赏识。
每当皇帝出行时,随侍御医由太医院奉旨特派,携带药材随驾。现故宫还存有两个明黄布大药袋,上缝有一百多个小药袋,每个小药袋上书写药名,皇帝出巡时可携带。御医有时受诏出诊,为宫室及王公贵族大臣治病,有时也负责考场值班、军营出诊及为王公大臣治病,如《红楼梦》里的贾府眷属生病,亦请太医诊治,这些档案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清代太医院原设在天安门前的东交民巷,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太医院原址成了俄国兵营。1904年,太医院新址在地安门东侧建成,距皇宫仅隔一座景山,现为餐馆和民居所占。目前,太医院内的景惠殿基本保存,“先医庙”供奉着医祖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其横梁上的“金龙合玺”彩绘和前廊里贴金的“正龙天花”,显示着当年皇家医学殿堂曾经的辉煌。
丸散膏丹无一不备银药具号称“试毒牌”
在故宫尚未开放的东北区,郓丽梅指着一片已改为花房的地方说,这里就是当年的“御药房”。“御药库”则专门收贮各地进贡的药材,负责制造皇宫所需各种药品。目前,故宫所存医药实物甚多,仅丸散膏丹就有百余种:“丸”如木香槟榔丸、沉香化滞丸、种子三达丸、牛黄丸等;“散”有金黄散、七厘散等;“膏”有益寿膏、舒筋活络膏、竹沥梨膏等;“丹”有紫雪丹、神效活络丹等。这些药有些已历经百年,仍完好如初。
皇帝一人用药有限,后妃是很重要的一个群体,这里有很多是妇科药,如益母丸、白凤丸、千金保胎膏等。还有补益药,如朱砂安神丸、六味地黄丸;美容保健药,如茶膏、碎普洱茶膏、中国滋肌香蜜膏;外用药,如狗皮膏等,甚至还存有进口药美国头痛药膏等。
郓丽梅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医药库房还存有整箱进贡的麝香,至今保存其原包装。麝香套盒分三层,外层是木质,上贴黄纸封口,中层为硬纸盒,外裱黄印花绸,内层为两个具有防湿作用的锡盒,包装严密,至今药味极浓。所贴黄纸、黄绸、黄条,表明此盒是皇帝御药房专用。
要想使中医药更好地发挥作用,不仅药材要优质,药具也是重要一环,宫中使用银药具是一大特点。铫是熬药的器具,人参银药铫是专门用于熬人参的器具,其壶盖与壶双环处有链连接,可将壶背起,是皇帝出行时所用。银双环锅是宫中熬药的常用器具,而方银管子则是热药用的,帝后出行携带也较方便。银煎药记名牌号称“试毒牌”,用在煎药时记名,既可避免弄错,保证用药安全,也可在药内试一下,看是否有毒。
食疗美容尊卑有别医案记录翔实完整
妃嫔的养生保健,是此次永和宫妃嫔展览的一大亮点,也是目前惟一有实物佐证的历史再现。
不过,宫廷中地位尊卑是极其严格的,医疗养生用药也要“奉旨而行”,档案记录“光绪二十年五月十三日庄守和、全顺奉旨口传:皇后主子要丸散膏丹等药准其给,其余主子等位要丸散膏丹不准私给”。
食疗在宫廷保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最著名和最受欢迎的是“八珍糕”。宫廷中帝后们养尊处优,菜肴丰腻,活动较少,常有脾胃不和等症。而吃药又难以坚持,御医们便拟制八珍糕。此药香甜可口,药气少,有强壮脾胃之疗效,饿时可以食用,又可治疗疾病,慈禧晚年特别喜欢食用。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时期,由紫苏叶、泽泻丝、山楂丝等近10种药物配制的仙药茶等广为使用,代茶饮用具有降脂减肥之效。
清代宫中的医疗档案保存非常完整,关于帝后的医案均为手抄秘录,字迹工整。脉案原件书于黄册内或红笺中,一般逐日记载,一年一册。但到了清晚期光绪时有些变化,如在《乾清宫、储秀宫处传取各色咀片药味档》中,乾清宫和储秀宫是上下并排写的,而到了《寿药房、乾清宫等处传取各色咀片药味档》时,则是寿药房写在前,乾清宫写在后,反映出光绪皇帝虽然身为一国之君,但没有实权,而慈禧以皇太后的名义掌握着皇权。
高墙难挡传染病西医渐入紫禁城
清代流行病比较猖獗,顺治11年(1654)北京瘟疫流行时,朝廷委派医官散发药物。康熙20年(1681)又在北京五城设药厂15处,为百姓免费治病。康熙在位61年间发生流行病28次。乾隆时期发生流行病19次,曾将“内制平安丸、太乙紫金锭药物,多多预备,分发各路军营,以备一时之用,毋得稽迟”。尽管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但对流行病的猖獗蔓延,显得很不得力。
清入关之前,对于天花流行没有有效的措施,只好消极地外出避痘,9天以内不准互相看望。清入关之后,在城外40里东西南北各定一村,使患天花者居住。
16世纪,我国南方民间已经流行人痘接种术,曾经出过痘的康熙帝积极推行,并于17世纪前后传入欧洲,引起世界的关注和研究。1796年英国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嘉庆十年(1805)由葡萄牙商人传入我国,当时广州“十三行”商人首先设局种牛痘,逐渐牛痘接种法取代了人痘接种术。由于清政府对天花流行的预防比较重视,牛痘在清代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明清时期西方医学陆续传入中国,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门户大开,西方医学迅速传遍中国,打破了几千年来中医药学的一统天下,形成中西两种医药学相互竞争的局面。
故宫所藏西医诊疗器械有体温计、血压计、医用反光镜、眼科手术器械、医牙用具和显微镜等。这些诊疗器械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进入宫廷的。
郓丽梅说,奎宁,即金鸡纳作为药物引入我国最具传奇色彩。康熙帝中年后曾患过疟疾、唇瘤、心悸等病,都被传教士治愈。其中疟疾病的治愈是大臣洪若翰、刘应进献金鸡纳,康熙先让四大臣亲验,令患疟者服之,皆愈。四大臣又自服少量,无害,遂请皇帝进用,康熙用后几天即好。之后,金鸡纳作为“圣药”经常赏赐他人,由此传播,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曾记入此药。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宫廷医药只不过是医学发展的沧海一粟,医药不仅仅是治病疗疾的“硬件”,还是承载着人类文明史的一大“数据库”,映射着人们祈福健康长寿的企盼,记录着历史的沧桑。
有健康问题到医问吧,给您满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