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杂集>刘宝恒:养生靠自己
 
杂集


刘宝恒:养生靠自己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11月18日

刘宝恒:养生靠自己

本报记者 周颖

刘宝恒:生于1943年,吉林省汪清县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擅长中医脾胃病治疗。

在河北沧州参加纪念张锡纯诞辰150周年的会上,一位身材魁梧、性格豪爽的老人引起了记者注意,特别是在翻阅《张锡纯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汇编》时,发现刘宝恒写的文章有10余篇,其中有关于张锡纯生活轶事的记述,有对张锡纯服药方法的认识,有对《医学衷中参西录》方名的浅释,也有对张锡纯养生药粥的介绍。他与张锡纯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对张锡纯研究感兴趣?从张锡纯的研究中有什么体会?他年近七十,但思维敏捷、身板硬朗、腿脚灵便,有什么养生方法?于是,记者与刘宝恒攀谈起来。

原来,张锡纯之母与刘宝恒的祖父是姑舅兄弟。多年前,刘宝恒只身来到东北,在吉林省汪清县落户。从事中医药工作以来,他对张锡纯的学术思想颇有研究。谈起养生体会,他笑言道,自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想得开,吃得香,睡得着。

精神支撑慰平生

“养生靠精神支撑。”刘宝恒一句话就总结了养生的真谛。他说,一个人的身体如何,就看他的精气神。精神养生,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情志是形体之根,内涵是精气神。精神稳定,神思就稳定;神思稳定,气血就平和;气血平和,就有利于保护脏腑功能;脏腑功能正常,人就会远离疾病和衰老。《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中提出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这个道理。

怎样做到精神内守,刘宝恒认为,就是守住为人处世的道德底线,守住医生的职责和义务,身体力行地为百姓做出更大贡献。

刘宝恒介绍,“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张锡纯志存高远、济世活人的远大志向显而易见。在反帝爱国精神的感召下,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义和团运动中;先后创办医院和学校,撰写《医学衷中参西录》;诵读之暇,他应诊乡里,为村民诊治疾病;为了“验药力之实际”,他亲口尝试,勇于实践而中毒逝世。

作为中医,要为病人活着,要为他们分忧解难。正是有了这样的坚强信念和精神力量,刘宝恒发挥余热,退而不休,天天出诊,为群众解除病痛。同时,他刻苦钻研业务,笔耕不辍,有关张锡纯学术思想的研究文章陆续发表在许多杂志上。

不为名利益长寿

养生应注重恬淡虚无。怎样做到这一点呢?刘宝恒说,就是克服私心杂念,进入无我、忘我境地。古人有“不为名利折腰”的气概,张锡纯的举动就是最好的榜样。

1919年,沈阳霍乱流行之时,张锡纯的经验方“急救回生丹”和“卫生防疫宝丹”防治有效,他特意修书给老家儿子,让其按方配制,无偿救助不计其数的霍乱病人。当年直隶、山东两省流行霍乱,有人向其索方,张锡纯一一函告,并呈明省长将此方刊登在报纸上。

1927年,国民党提出废除中医之际,张锡纯目睹现状,义愤填膺,与中医界结成联盟,奋起反抗,还上书南京政府,“中医创自农轩,保我民族,今若将中医中药一旦废却,此于国计民生大有关系”。这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难能可贵。

刘宝恒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做不到这点,就不是堂堂正正的人。在现代的社会里,物欲官欲金钱欲,口欲肉欲拥有欲,贪婪、嫉妒、妄自尊大等等,严重影响了人的健康与长寿。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在物质享受方面,不可有过分要求,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其自然,知足常乐。因为一旦不能满足欲望,就会自生烦恼,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就要受影响,有损健康,并且折寿。

快乐幸福靠自己

“儿女都在外地工作,根本指不上他们给自己养老。我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精神上有寄托,‘傻吃糊涂睡’,但过得快活、自在、有滋味。”刘宝恒说,每天只吃三顿饭,不吃保健品、营养品,骑车去上班。

研究张锡纯是刘宝恒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他利用回乡探亲机会,与亲朋好友聊张锡纯被人称为“石膏先生”的故事,看张锡纯当年教书的校舍以及设计的药橱,登张锡纯采集旋复花的武帝台,探究张锡纯学术思想、技术方法、用药特点、服药秘诀、养生粥饼。一篇篇文章,一段段心得,从他的笔下汩汩流出。其中的乐趣和幸福, 只有他自己知道。

张锡纯之方运用于临床是刘宝恒的常用方法。“三解汤”用于温病初期,并视表邪内热轻重分途施治,“升陷汤”治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者,“期颐饼”治气虚痰盛之人;“珠玉二宝粥”治一切阴虚之证。看到一个个患者解除病痛,恢复健康,刘宝恒感到分外快乐。

参加体力劳动是刘宝恒锻炼身体的方法之一。他家门口有一个菜园子,一有空闲,他准在园子里忙活,将满园子的青翠和收获写在生活中,写在笑脸上。红的西红柿,紫的茄子,绿的黄瓜,以及豆角、葫芦、丝瓜、胡萝卜等蔬菜,自己吃不完,他还经常送给同事、朋友。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一天天,一年年,锻炼出一副好身板,培养出一个好心情。

这次回故乡,他带来一本尚未发表的《故乡集》,其中将他幼年的回忆,青年的向往,壮年的体会,老年的顿悟一一表述,故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人情世故充分展现。看到别人从此书中找回往昔的快乐,刘宝恒一脸的灿烂。

 

返回杂集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