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润茗:心情舒畅度九十春秋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12月16日
阎润茗:女,1921年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擅长中医和针灸治疗妇科及疑难杂症。
为纪念北京中医药学会成立60年,记者有幸采访了该学会第一批会员、90岁高龄的阎润茗。老人声音洪亮,眼睛有神,皮肤白皙,与90岁根本划不上等号。特别是她敏锐的思维,清晰的记忆,流利的谈吐,将60年前的往事一一道来,令人羡慕不已。阎润茗告知,近期完成了自传《九十春秋回忆录》,这不禁使人对她的养生之道充满了探知兴趣。
顺其自然保持心态平衡
从华北国医学院毕业生到北大医学院中医学习西医班学员,从解放前个体开业者到建国后第一批卫生部干部,从领导管理别人到文革期间成为“反革命分子”,从在县乡村传授中医针灸知识到出访海外为外国友人讲学和医疗,起起伏伏,风风雨雨,阎润茗经历了90个春秋。
“人的一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有勇气,不畏艰难,就会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阎润茗之所以身体康健,与她的坚强意志和毅力分不开,与她顺其自然、保持心态平衡分不开。
她清楚地记得,1952年到1957年,在北大医学院学习的5年内,是她一生中最困难时期。父亲逝世,丈夫所在药厂公私合营以及女儿出生,使她在精神上和经济上受到很大的冲击。但阎润茗想,事已如此,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无法逃避。必须面对一切,顺应一切,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正因为有良好的心态,阎润茗如期完成了学习,对中西医学的认识也大大提高。她认为,中西医是两个不同体系,目的都是治病救人,使患者恢复健康。但两者之间有些地方是不能等同的,如西医伤寒病绝不等同于中医的伤寒病;西医的心肝脾肺肾的功能也不同于中医五脏六腑的功能。当然中西医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她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她都能心平气和,适应各种环境,运用自己学到的中西医知识,为国内外患者服务。
生活规律奠定长寿基础
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中午睡个午觉,晚上10点多睡觉,已成为阎润茗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她说,规律的生活对延年益寿很重要。比如睡眠,中医历来讲究睡子午觉,特别是子觉,这是调整与平衡阴阳的重要一环。
中医认为,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子时是人体阴阳更替之时。因此,每天10多点按时睡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她说,如今的人们工作重,压力大,常常熬到深夜,这对身体不利。不好好休息,就会耽误第二天的工作。长此以往,工作效率谈不上,还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有条件的话,中午小睡一会较好。
在饮食上,阎润茗没有太多清规戒律,有什么,吃什么,从不挑食,大体上以蔬菜、水果、粗粮为主,一般饭菜荤素搭配、粗细搭配,数量以七八分饱为宜。其原则是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
养生之道重在因人而异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养生也是同样的。阎润茗说,如今有人提出某种食物或药物对人体保健和抗衰老有利,但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体质各有不同,生长的地区南北各异,有些食物或药物对一些人有益,对另一些人则无益。因此,世界上没有千篇一律的养生方法。
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饮食起居,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从事运动。有的人每天跑步,身体素质提高了,也显得挺拔结实,但有的人一跑就心慌心悸,大汗淋漓。这说明此人不适合跑步,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跳舞等运动量小的项目。
一张张纸上写满了娟秀的行书,是阎润茗运动的一种方式。多年来,她一直坚持写毛笔字,既练脑、练手,又保持心境平和。她说,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不要一味效仿别人,而是应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品种、运动项目、起居时间等,并做到持之以恒,才能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