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疗法让呼吸自由起来
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6月24日
□ 戴秀娟 河南省中医院
呼吸道疾病影响患者的自由呼吸,治疗也较为棘手,缠绵难愈。对付它,中医有很多简、便、廉的绿色疗法,效果明显,不妨一试。
督灸
适用于慢阻肺、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包括真菌感染)。能温肾壮骨、补精益髓、温经通络、豁痰祛瘀、行气活血、祛寒除湿。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脊柱,常规消毒脊柱及两侧皮肤,从大椎穴到腰俞穴之督脉处撒上一层薄薄的督灸粉,铺桑皮纸,在上面放4厘米厚、6厘米宽的生姜泥,再于生姜泥上铺3厘米宽、2厘米厚的艾绒条施灸,共施3次,每次约两小时,一个月重复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
脐灸
适用于各种慢性肺部疾病引起的肺功能低下;各种慢性肺部疾病缓解期,可提高肺功能,预防疾病复发;能改善患者睡眠,缓解周身疲劳及亚健康状态。
方法: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和其通脏腑、联经络的功能,发挥穴位、中药、艾灸三大绿色疗法的优势。脐即神阙穴,为任脉上的要穴,位于人体黄金分割点上,通五脏六腑,联全身经脉,有“生命之蒂”之称,是一个具有扶正祛邪、养生延年、健脾和胃、温补肺肾、通经活络、行气和血、敛汗安神等特殊作用的穴位。艾绒是主要的施灸材料,艾灸时艾的药性可借火的温和热力,通过体表穴位渗透到体内,然后再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经活络、活血逐痹、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穴位埋线
适用于慢阻肺、哮喘。埋线疗法常用于减肥,在呼吸科也是常用的特色疗法之一。根据针灸学理论,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之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方法:使用羊肠线或其他可吸引的线,在穴位处植入。是在针灸经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5号注射器针头将医用羊肠线预先穿入,快速扎入相应穴位,留置羊肠线,拔出针头,通过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气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主要穴位:足三里、肺俞、孔最、丰隆(均取双侧穴位)。
平衡火罐
适用于咳嗽、喘证、肺胀、肺痿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加重期或者稳定期,可起到温经散寒、舒经活血、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行气通络等功效。
方法:与普通火罐不同,是以各种不同的火罐手法为治疗手段的自然疗法;手法有留、闪、摇、摩、抖、擦、推、弹、振。选择起平衡作用的特定治疗部位,实施熨烫、牵拉、挤压、弹拨等手法,向大脑中枢反馈信息,从而起到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强身健体的功效,隔日一次。
穴位贴敷
适应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长期咳嗽、咯痰、气喘及免疫力低下等患者。有温振肺气、逐痰活血、止咳平喘之功效。
方法:根据不同、疾病、不同、证型选择不同的药膏,贴敷于不同的穴位。具体方法为: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取药膏1.5克注入贴膜凹陷处敷于穴位上,于6~12小时后取下即可,每10天为一疗程。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过敏体质者,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主要穴位:大椎、膻中、天突、双肺俞,定喘,丰隆。
中药离子导入
适用于喘嗽、肺纤维化、急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胀的急性期。
方法:将药物直接导入局部组织,使局部组织中药物浓度明显升高,药物作用时间较长。经直流电导入的药物在局部形成“离子堆”,然后逐渐进入人体内。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从体外给药,避免了口服或注射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不同病症可应用不同的中药辨证论治,能起到舒经活络、活血化瘀之功效。
药罐
以中药浸煮后的竹罐吸拔于病体,功能温经散寒,舒经活血,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行气通络,活血化瘀。
治疗范围:肺系疾病急性期:一般取穴大椎、双肺俞,定喘、膈俞。肺系疾病稳定期: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穴位,例如肺肾气虚选择双肺俞、双肾俞、双气海俞、双关元俞;肺脾气虚选择双肺俞、双脾俞、双三焦俞等。
隔物灸
适用于各类肺系疾病以及预防保健。可激发正气、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尤其适用于免疫力低下、久咳不愈者。
方法:用艾叶制成的艾绒是主要的施灸材料,下面隔姜片1~2片,艾灸时艾的药性可借火的温和热力,通过姜片到达体表穴位透入体内,然后再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经活络,活血逐痹,祛寒除湿、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