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双叶草
- 目录
- “兰花双叶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 “兰花双叶草”在《*辞典》
- “兰花双叶草”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兰花双叶草
【拼音名】
Lán Huā Shuānɡ Yè Cǎo
【别名】
花叶两块瓦
【来源】
兰科杓兰属植物斑叶杓兰Cypripedium margaritaceum Franch.,以全草入药。夏季采全草,鲜用或晒干研粉。
【性味】
甘,微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补肝肾,明目,利尿。用于角膜云翳,夜盲,水肿。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兰花双叶草
【出处】
《滇南本草》
【拼音名】
Lán Huā Shuānɡ Yè Cǎo
【别名】
花叶两块瓦(《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兰科植物斑叶杓兰的全草。夏季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无主茎。根茎短粗,团块状,暗棕色,上端留有叶基;根多条,长而弯曲,可达16厘米。叶大,2枚对生,上有棕紫色斑;叶片近圆形,革质,直径约10厘米,先端稍狭,基部浑圆,全缘,下面色浅,无斑点,两面无毛,平行脉多条;无明显的柄。花大,单生,直径约6厘米,黄绿色,有紫色斑点,花被边缘具毛;花被外轮3枚,背片阔卵形,长约5厘米,侧片2枚合生,倒披针形;内轮被片3枚,唇瓣长圆形,稍呈兜状,长约24毫米。花梗长约5匣米。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生于较高山地阴湿处。分布云南、四川、湖北。
【性味】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甘,微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补肝肾,和气血,利小便。治云翳遮睛,夜盲,水肿,气种,血肿。
①《滇南本草》:"治一切眼目云翳遮睛。又能救一切水肿,气肿,血肿。"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肝肾,调和气血,利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附方】
治云翳遮睛,目雾,夜盲,水肿,气肿,血肿:兰花双叶草三至五钱,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兰花双叶草
【出处】
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
Lán Huā Shuānɡ Yè Cǎo
【英文名】
Herb of Variegate Ladyslipper
【别名】
花叶两块瓦、蚌壳草、翻天印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斑叶杓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pedium margaritaceum Franch.[C.ebracteatum Rolfe]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斑叶杓兰,陆生植物,高约10cm。茎很短,具2枚叶。叶近对生;叶片宽卵形、宽椭圆形或近圆形,长10-15cm,上面暗绿色具紫色斑块,背面色较浅,叶脉在背面隆起。花单生,近悬垂,不具苞片,紫红色而具暗红色斑点;中萼片宽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长4cm,或过之,背面脉上被短柔毛,边缘具缘毛;合萼片略较小,舟状,几与中萼片等长,宽为长的1/2,基部斜歪并具一披针形的耳,背面近边缘处被棕色长柔毛,具紫色斑点;唇瓣浅杓状,倒卵形,略短于合萼片,具膜质的基侧片,表面有疣点,口部狭长;退化雄蕊近于圆形或方形,长1cm或过之,基部具方形耳;子房短椭圆形,与花茎垂直,无毛。花期4-5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000m的林下或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
甘;微温;有小毒
【归经】
肺;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补肝明目;活血调经。主云翳遮睛;目昏;夜盲;风湿麻木;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治一切眼目云翳遮晴。又能救一切水肿,气肿,血肿。
2.《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肝肾,调和气血,利尿。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