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草
- 目录
- “夏至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 “夏至草”在《*辞典》
- “夏至草”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夏至草
【拼音名】
Xià Zhì Cǎo
【别名】
小益母草、白花夏枯、灯笼棵
【来源】
唇形科夏至草属植物夏至草Lagopsis supina (Steph.)IK.-Gal. [Marrubium incisum Benth.]的全草。夏至前采收,晒干或鲜用。
【性味】
微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养血调经。用于贫血性头晕,半身不遂,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3~4钱,水煎服,或熬膏剂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夏至草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拼音名】
Xià Zhì Cǎo
【别名】
夏枯草、白花夏枯(《滇南本草》),灯笼棵(《江苏植药志》),风轮草(《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夏至草的全草。夏至前盛花期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5~60厘米,疏生分枝。茎方形,被有倒生的细毛。叶掌状3全裂,裂片有钝齿或小裂,两面均密生细毛,下面叶脉凸起;叶柄被有细毛。花轮有花6~10朵,腋生;苞片与萼筒等长,刚毛状,被有细毛;花萼钟形,长5.2毫米,外面被有细毛,喉部有短柔毛,具5脉和5齿,齿端有尖刺,上唇3齿较下唇2齿长;花冠白色,钟状,长5.5毫米,外面被有短柔毛,冠简内面无毛环,上唇较下唇长,直立,长圆形,内面有长柔毛,下唇平展,有3裂片;雄蕊4,2强,不伸出,花药2室;花柱顶端2裂,裂片相等,圆形。小坚果褐色,长圆状三棱形。花期3~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手低山区或水边、路旁。分布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及陕西、甘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
《陕西中草药》:"味微苦,性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
《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治贫血性头昏,半身不遂,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4钱;或熬膏。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夏至草
【出处】
出自《陕西中草药》。《江苏植药志》;灯笼棵,为妇科药。邳县民间认为效力超过益母草。
【拼音名】
Xià Zhì Cǎo
【英文名】
Herb of Whiteflower Lagopsis
【别名】
夏枯草、白花夏枯草、白花益母、灯笼棵、风轮草、小益母草、假茺蔚、假益母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夏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opsis supina (Stiph.) IK.-Gal.[Marrubium incisum Benth.]
采收和储藏:夏至前盛花期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35cm。茎直立,方柱形,分枝,被倒生细毛。叶对生;有长柄,被细毛;叶片轮廓近圆形,直径1.5-2cm,掌状3深裂,裂片再2深裂或有钝裂齿,两面均密生细毛,下面叶脉凸起。春夏开花,花轮有花6-10朵,无梗或有短梗,腋生;苞片与萼筒等长,刚毛状,被有细毛;花萼钟形,外面被子有细毛,喉部有短毛,具5脉和5齿,齿端有尖刺,上唇3齿较下唇2齿长;花冠白色,钟状,长药7mm,外面被有短柔毛,冠简内面无毛环,上唇较下唇长,直立,长圆形,内面有长柔毛,下唇平展,有3裂片;雄蕊4,二强,不伸出;花柱先端2裂,裂片相等,圆形。小坚果褐色,长圆状三棱形,有鳞粃。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野生于低山的火边、路旁旷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湖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向阳湿润的环境,对土地要求不严,但以保水能力较好的壤土栽培为好。
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或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夏至草为宿根性草本,于春季萌发前将根茎挖出,根据老蔸大小分成若干株,按行株距30cm×30cm左右栽植。种子繁殖:于4-5月在畦上按30cm左右行距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上0.5cm左右,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注意除草、松土,过密处适当间苗。
【性状】
性状鉴别 茎呈类方柱形,有分枝,长12-30cm,被倒生细毛。叶对生,黄绿色至暗绿色,多皱缩,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掌状3全裂,裂片具钝齿或小裂,两面密被细毛;叶柄长。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形,萼齿5,齿端有尖刺;花冠钟状,类白色。小坚果褐色,长卵形。质脆。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亦具腺毛,非腺毛或其残基。表皮下棱角处厚角组织显着;内皮层细胞1列,可见凯氏点。维管组织连续成环(嫩茎中断续环列),棱角处较宽厚。髓宽大,中心常形成腔隙。
叶表面特征: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变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或波状弯曲。气孔以下表皮为多,常为不定式,亦见直轴式或不等式。非腺毛刚直、屈膝状或镰状弯曲,长103-312μm,多为2细胞,壁薄,具疣点;腺毛有两类,一类由1-2细胞的柄部和1-4细胞的头部组成,另一类为鳞状腺毛,柄部单细胞,头部常为8细胞。
【性味】
味辛;微苦;性寒
【归经】
归肝经
【功能主治】
养血活血;清热利湿。主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血虚头昏;半射不遂;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目赤肿痛;疮痈;冻疮;牙痛;皮疹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或熬膏。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