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药材>止血丹
 
中药材



止血丹

目录
“止血丹”在《全国中草药汇编》
“止血丹”在《*辞典》
“止血丹”在《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止血丹

【拼音名】 Zhǐ Xuè Dān

【来源】 菊科止血丹Emilia sagittata (Vahl)DC.[Gynura sagittata DC.],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散毒,行血。外用治蛇咬伤。

【用法用量】 捣烂敷伤口周围。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止血丹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 Zhǐ Xuè Dān

【来源】 为菊科植物止血丹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纤细,高约30厘米。叶互生,倒披针形,长5~6厘米,宽1~1.2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狭长,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紫色;无柄。头状花数枚顿生;总苞钟形;苞片1列,近基部附有数枚小短苞;花全为管状,黄色。瘦果有棱线,冠毛白色。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草坡。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散毒,行血。

【附方】 治蛇咬伤:止血丹适量,捣绒敷伤口。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止血丹

【出处】 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 Zhǐ Xuè Dān

【英文名】 all-grass of Sagittate Tasseflower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绒缨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ilia jauanica (Brum. F.) Roxb. [E. sagittata DC.; e flammea Cass.; Gynura sagittata D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原形态】 绒缨菊 一年生草本,高30-70cm。光滑或稍有细毛。基部叶和下部叶椭圆形或匙形,先端圆钝,基部渐狭窄成翼柄;中中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有翼柄或无柄,基部成箭耳状围抱于茎;上部叶长椭圆状形或的状披针形,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下延成箭耳状围抱于茎;全部叶片的两面均稍有细毛,啊乳白色,边缘具均匀的微波状锯齿。头状花序直径1-1.5cm,有长梗,成疏松的伞房花丛;总苞筒状钟形,无毛;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6--8mm,先端渐尖,边缘膜质;管状花冠深红色或金黄色。瘦果呈5棱形,两端平截;冠毛多数,白色,细而粗糙。花期7-11月。

【生境分布】 原产热带地方,现全国各地常有栽培。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散毒,行血。主蛇咬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鲜草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书籍相关内容

 

回目录
返回中药材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