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精丸
- 目录
- “固精丸”在《仁斋直指》卷十
- “固精丸”在《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 “固精丸”在《万氏家抄方》卷二
- “固精丸”在《济生》卷四
- “固精丸”在《魏氏家藏方》卷四
- “固精丸”在《良朋汇集》卷二
- “固精丸”在《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引《经验方》
- “固精丸”在《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孟氏诜诜方》
- “固精丸”在《会约》卷十三
- “固精丸”在《赤水玄珠》卷十
- “固精丸”在《胎产要诀》卷上
- “固精丸”在《引经证医》卷四
- “固精丸”在《回春》卷四
- “固精丸”在《增补内经拾遗》卷四
- “固精丸”在《直指·附遗》卷十
- “固精丸”在《活人方》卷七
- “固精丸”在方出《外科全生集》卷二,名见《仙拈集》卷二
- “固精丸”在《慎斋遗书》卷九
《仁斋直指》卷十:固精丸
【别名】
宁神固精丸(《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
知母(炒)黄柏(酒炒)各30克 牡蛎(煅)龙骨(煅)芡实 莲蕊 茯苓 远志(去心)山萸肉各9克
【制法】
上药为末,煮山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治肾虚泄精,心神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
《仁斋直指》卷十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固精丸
【处方】
川黄柏1斤。
【制法】
上药选肉厚皮薄者,去皮劈成条子,将水酒浸稍透,取起咀成片,用牡蛎半斤,要青色不枯者,火烧,一红取起,为细末,与黄柏各匀作四次,柔火炒茶褐色,不可焦,筛去牡蛎,独用黄柏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梦遗。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空心用盐滚水服下。服后手摩胸膈,徐行100-200步,即食水煮饭压之。服之先自觉精欲泄,必待其泄去方可服药。
心有妄想不宁者,加朱砂为衣。
【注意】
戒暴怒,少劳顿,忌食椒、蒜辛热之物及房事。
【摘录】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万氏家抄方》卷二:固精丸
【处方】
莲须8两,覆盆子4两,菟丝子(酒浸,捣成膏)4两,破故纸(炒)4两,山茱萸(去核)4两,芡实500个,沙苑蒺藜半两(酒浸),龙骨2两(火煅醋淬7次)。
【制法】
上为细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遗精梦泄。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
《万氏家抄方》卷二
《济生》卷四:固精丸
【处方】
肉苁蓉(酒浸,切薄片)、阳起石(火煅,研极细)、鹿茸(燎去毛,酥炙)、赤石脂(火煅7次)、川巴戟(捶去心)、韭子(炒)、白茯苓(去皮)、鹿角霜、龙骨(生用)、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嗜欲过度,劳伤肾经,精元不固,梦遗白浊。
【用法用量】
《古方选注》有五味子。
【各家论述】
《古方选注》:夫房劳过度,则精竭阳虚,阳虚则无气以制其精,故寐则阳陷而精道不禁,随触随泄,不必梦而遗也,与走阳不甚相远。治之必须提阳固气,乃克有济,独用补涩无益也。鹿茸通督脉之气舍,鹿角霜通督脉之精室,阳起石提陷下之真阳,韭菜子去淫欲之邪火,肉苁蓉暖肾中真阳,五味子摄肾中真阴,巴戟入阴,附子走阳,引领真阳运行阳道,不使虚火陷入于阴,白茯苓淡渗经气,使诸药归就肾经,用石脂、龙骨拦截精窍之气而成封固之功。
【摘录】
《济生》卷四
《魏氏家藏方》卷四:固精丸
【处方】
牡蛎(煅令熟)。
【制法】
以豮猪脏近腹头处二三尺,洗净,翻过,恐油太多略去了些小,如不甚多则不须去,亦洗令净,却翻脂在内,旋旋入牡蛎末,候满扎定两头,慢火水煮,令脏烂以指甲掐得软为度,款款取出,莫教取破,候冷批开脏取出药末,将脏切细于,砂盆内研成膏,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膏淋,小便精自出,多因惊而得。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至100丸,米饮送下,日进3-4服。初服7-8日或10余日,小便所出状如凝脂,或如败血,或如细脓条,若曲蟮粪不断,每小便时必出3-5次或10数次,切莫疑惑,此是败精出也。服至半月,病势已减7-8分,至月余,病已瘳矣,更服至100日,永久不复发动。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四
《良朋汇集》卷二:固精丸
【处方】
真龙骨(火煅)2两,石莲子(去心)2两,木通3钱,五味子3钱,石榴皮(炒)1两5钱,蒺藜5钱,韭菜子5钱,防风5钱,枯矾1两,莲须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米饭为丸。
【功能主治】
梦遗白浊。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早、晚白滚水送下。临卧时细带系紧大腿上,早起解去。
【摘录】
《良朋汇集》卷二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引《经验方》:固精丸
【处方】
白茯苓(去皮)4两,秋石4两,石莲肉(去壳皮,炒)2两,水鸡头(粉红花在上结子垂下)2两。
【制法】
上为末,以蒸枣肉杵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思虑色欲过度,损伤心气,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盐汤送下;温盐酒下亦可。
【摘录】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引《经验方》
《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孟氏诜诜方》:固精丸
【处方】
远志(洗净,去心,焙干)1两,石莲肉1两,晋矾(枯过)1两,桑螵蛸1两(炒),益智(湘水浸3宿,焙干)1两,真韭子1两(微炒),菟丝子2两(酒浸3日,干用),舶上茴香1两(盐炒,去盐不用)。
【制法】
上为细末,以青盐半两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男子精气不固,梦遗白浊,精气自流。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用茯苓汤、黄蜡煎汤或盐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孟氏诜诜方》
《会约》卷十三:固精丸
【处方】
牡蛎(煅)4两,菟丝子(淘净,酒蒸)6两,韭子(炒)2两,龙骨(煅)4两,北五味(微炒)2两,白茯苓4两,桑螵蛸(酒炙)3两,白石脂(煅)4两,山茱萸4两,杜仲(盐炒)3两。
【制法】
上为细末,山药研糊为丸。
【功能主治】
下元虚损,精滑将脱者。
【用法用量】
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
《会约》卷十三
《赤水玄珠》卷十:固精丸
【处方】
莲蕊4两(拣净,用新者),山茱萸肉4两(用肥者,酒浸,去核),覆盆子4两(酒浸,蒸,去蒂瓤),菟丝子1两(酒浸1宿,蒸半日,捣烂,晒干),芡实500枚(去壳),破故纸5钱(炒微香),白蒺藜5钱(去角刺,微炒),五味子(拣红润者)5钱。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舂千余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益阴固精,壮阳补肾,常服能生子。主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温酒、白汤任下。
【摘录】
《赤水玄珠》卷十
《胎产要诀》卷上:固精丸
【处方】
白术7钱半,白芍(酒炒)7钱半,败龟版2两(酒炙),黄柏1两(酒炒),萸肉5钱(酒蒸)。
【制法】
米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带下属虚热者。
【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空心清汤送下。
湿重者,加椿根皮(酒炒)、苦参各5钱,贝母、干姜(炒)各2钱。
【摘录】
《胎产要诀》卷上
《引经证医》卷四:固精丸
【处方】
大熟地、牡蛎块、茯苓、潼沙苑、龙骨、杜仲、文蛤、莲须、金樱子、紫衣胡桃。
【功能主治】
下元不足,无梦而遗,不能正卧。
【摘录】
《引经证医》卷四
《回春》卷四:固精丸
【处方】
当归(酒洗)1两,熟地黄1两,山药(炒)1两,人参(去芦)1两,白术(去芦)1两,茯苓(去皮)1两,锁阳1两,牡蛎1两,蛤粉1两,黄柏(酒炒)1两,知母(酒炒)1两,杜仲(酒和姜汁炒)1两,椿根皮1两,破故纸(酒炒)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辰砂为衣,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扶元益肾秘精。主阴虚火动而遗精。
【用法用量】
《简明医彀》有金樱子,无当归。
【摘录】
《回春》卷四
《增补内经拾遗》卷四:固精丸
【处方】
附子1枚(重8钱,脐心作窍,如皂角子大,入茱砂3钱,湿纸包,煨,用一半),牡蛎1枚(漳、泉2州所出者,童便涂遍厚纸,裹,米醋浸透,盐泥固济,候干以炭5斤服之),桂心(去皮)3钱,龙齿3钱,当归(酒洗,焙)3钱,乌药(天台者)3钱,益智子(去枝梗)3钱,杜仲(酒炒,去丝)3钱,石菖(燎去毛)3钱,山茱萸(去枝梗)3钱,茯神(去木)3钱,牛膝(川者,酒浸)3钱,秦艽3钱,细辛3钱,桔梗3钱,半夏(姜汤泡7次)3钱,防风3钱,白芍3钱,干姜1两半(炒半生),辽参1两,川椒(去子并合口者)。
【制法】
糯米为丸,取附子内朱砂为衣,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养精调经种子。主
【用法用量】
方中川椒用量原缺。
【摘录】
《增补内经拾遗》卷四
《直指·附遗》卷十:固精丸
【别名】
宁神固精丸
【处方】
知母(炒)1两,黄柏(酒炒)1两,牡蛎(煅)3钱,龙骨(煅)3钱,芡实3钱,莲蕊3钱,茯苓3钱,远志(去心)3钱,山茱萸肉3钱。
【制法】
上为末,煮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心神不安,肾虚自泄精。
【用法用量】
宁神固精丸(《寿世保元》卷五)。
【摘录】
《直指·附遗》卷十
《活人方》卷七:固精丸
【处方】
山萸肉(连核)4两,莲须2两5钱,茯神2两,山药2两,黄柏1两5钱,远志1两,五味子1两。
【制法】
金樱子熬膏代蜜为丸。
【功能主治】
补心气以安神,益肾气以宁志,培土防水,酸涩固精,苦以泻火。主心肾不交,火炎水陷,淫梦遗精,日久不固,遂传虚损痿怯之症。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早空心百滚汤送下。
心气虚者,兼服宁志丸;心血虚者,兼服安神丸,或服坎离丸。
【摘录】
《活人方》卷七
方出《外科全生集》卷二,名见《仙拈集》卷二:固精丸
【处方】
六味汤去泽泻加龙骨3钱(研细,水飞),莲须1两,芡实2两,线胶4两(同牡蛎粉炒成珠)。
【制法】
上为末,蜜为丸。
【功能主治】
梦遗。
【用法用量】
每日早、晚各服4钱,鹿含草煎汤送下。
【摘录】
方出《外科全生集》卷二,名见《仙拈集》卷二
《慎斋遗书》卷九:固精丸
【处方】
鱼胞(炒焦黄色)1两,归身1两,沙蒺藜(炒)1两。
【制法】
蜜为丸。
【功能主治】
遗精白浊。
【用法用量】
白滚汤送下。
【摘录】
《慎斋遗书》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