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散
- 目录
- “和气散”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和气散”在《医学入门》卷六
- “和气散”在《叶氏女科》卷二
- “和气散”在《女科秘要》卷二
- “和气散”在《得效》卷五
- “和气散”在《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 “和气散”在《续本事》卷三
- “和气散”在《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吉氏家传》
- “和气散”在《医学纲目》卷十八引刘涓子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气散
【处方】
香附子(炒.去毛)、陈皮(去白)、肉桂(去粗皮)、良姜(去芦)、青皮(去白)、甘草、茴香(炒)、苍术(米泔浸),各一两。桔梗(去芦)三两。
【炮制】
上件捣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不和,中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胀满,呕吐酸水,脾疼泄泻,脏腑不调,饮食减少。
应男子、女人一切气疾,并宜服之。
常服温脾胃,进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或盐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医学入门》卷六:和气散
【处方】
木香、香附、厚朴、人参、陈皮、藿香、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
小儿吐泻,不乳,多啼。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
《医学入门》卷六
《叶氏女科》卷二:和气散
【处方】
藿香1钱,陈皮1钱,白术(蜜炙)1钱,砂仁(炒)1钱,黄芩1钱,桔梗1钱,益智仁1钱,厚朴(姜制)1钱半,枳壳(麸炒)1钱半,甘草(炙)8分,苏叶8分,小茴7分。
【功能主治】
妊娠二月,妊妇劳力,触伤胎气,致胎不安。
【用法用量】
加灯心10茎,水煎,空心服。若惯堕胎者,宜每月服2剂,保过5月而止。
【摘录】
《叶氏女科》卷二
《女科秘要》卷二:和气散
【处方】
陈皮8分,桔梗8分,厚朴8分,小茴8分,益智8分,藿香8分,砂仁5分,苍术4分,甘草3分,丁香3分,木香5分。
【功能主治】
胎前胎气不和,恶阻吐逆,不思饮食,腹中作痛。
【用法用量】
原书用本方治上症,去丁香、木香。一帖可愈。
【摘录】
《女科秘要》卷二
《得效》卷五:和气散
【处方】
五积散去麻黄(炒过)。
【功能主治】
脾胃宿冷,腹内切痛,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泄泻黄白色不止,或肝经受寒,面色青惨,厥而泄利。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盐梅1个、红枣2个,水煎服。
【摘录】
《得效》卷五
《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和气散
【处方】
香附子(炒,去毛)1两,陈皮(去白)1两,肉桂(去粗皮)1两,良姜(去芦)1两,青皮(去白)1两,甘草(爁)1两,茴香(炒)1两,苍术(米泔浸)1两,桔梗(去芦)3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温脾胃,进饮食。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胀满,呕吐酸水。脾疼泄泻,脏腑不调,饮食减少;一切气疾。心疼。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或盐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续本事》卷三:和气散
【处方】
甘草(炙)半两,白及1两,地骨皮1两,藿香半两,山蜈蚣1两,白芷1两,红内消半两,木香半两,山慈姑1两。
【制法】
上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
降气。主一切气疾。脚气,虚气上攻,胸膈不快.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大钱,空心盐汤点服。
【摘录】
《续本事》卷三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吉氏家传》:和气散
【处方】
厚朴(姜制)半两,人参1分,茯苓1分,甘草(炮)1分,茴香2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面青黄,手足逆冷,不思食饮。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吉氏家传》
《医学纲目》卷十八引刘涓子方:和气散
【别名】
和气饮
【处方】
苍术4两(米泔浸3日,洗净晒干,再以米醋炒令香黄色),甘草(炙)1两,青橘(去瓤)1两,良姜(炒)半两,肉桂半两,干姜(炮)半两,陈粟半升。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发背痈疽脓溃后气虚,脾脏滑泄,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用炒茴香末半钱相和,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医学纲目》卷十八引刘涓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