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湿汤
- 目录
- “渗湿汤”在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渗湿汤”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渗湿汤”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 “渗湿汤”在《古今医统》卷十七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渗湿汤”在《扁鹊心书》卷下
- “渗湿汤”在《女科百问》卷上
- “渗湿汤”在《丹台玉案》卷二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渗湿汤
【处方】
白术(三钱) 干姜(炮 一钱) 白芍药(一钱) 附子(炮.去皮脐.一钱) 白茯苓(去皮.一钱) 人参(一钱) 桂枝(不见火.半钱) 甘草(炙.半钱)
【功能主治】
治坐卧湿地,或为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疼痛,发热恶寒,或多汗恶风,或小便不利,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渗湿汤
【处方】
苍术、白术、甘草(炙),各一两。茯苓(去皮)、干姜,各二两。橘红、丁香,各一分。
【炮制】
上俰咀。
【功能主治】
治寒湿所伤,身重腰冷,如坐水中,小便或涩或出,大便溏泄。皆因坐卧湿处,或因雨露所袭,或因汗出衣衾泠湿,久久得之。腰下重疼,两脚疼痛,腿膝或肿或不肿,小便利,反不渴,悉能主之。
【用法用量】
每取四钱,水一盏半,枣一枚,姜三片,煎七分,食前温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渗湿汤
【别名】
七味渗湿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四)。
【处方】
苍术 白术 甘草(炙)各30克 茯苓(去皮)干姜(爁)各60克 橘红 丁香各7.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治寒湿所伤,身重腰冷,如坐水中,小便或涩或利,大便溏泄,腰下重疼,两脚疼痛,腿膝或肿或不肿,小便利反不渴。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大枣1枚,生姜3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古今医统》卷十七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渗湿汤
【别名】
参附渗湿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八)。
【处方】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附子(炮)干姜(炮)桂枝 芍药各等分
【功能主治】
治坐卧湿地,或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疼痛,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320毫升,不拘时服。
【摘录】
《古今医统》卷十七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扁鹊心书》卷下:渗湿汤
【处方】
厚朴60克 丁香 甘草 附子各30克 砂仁 干姜 肉果(面裹煨透)高良姜各24克
【制法】
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
温胃除湿。治脾胃虚寒,四肢困倦,骨节酸疼,头晕鼻塞,恶风,多虚汗,痰饮不清,胸满气促,心腹胀闷,两胁刺痛,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加生姜3片,大枣3枚,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
《扁鹊心书》卷下
《女科百问》卷上:渗湿汤
【处方】
白术45克 苍术15克(炒)厚朴 肉桂 丁香 干姜各30克 陈皮 细辛 白茯苓各30克 肉豆蔻15克 砂仁15克 附子24克(先炮,同姜炒令赤,去姜,切片)
【制法】
上药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妇人湿胜濡泄,经水反断者。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摘录】
《女科百问》卷上
《丹台玉案》卷二:渗湿汤
【处方】
丁香 苍术 白术 姜黄 茯苓 甘草 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
治湿伤脾胃,下部虚肿,大便泄泻,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上药加大枣2枚,生姜3片,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服。
【摘录】
《丹台玉案》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