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医 宝 典
换个颜色:
                 
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中医宝典中医名医大全古代名医程国彭
中医名医
8 古代名医
伏义氏(伏羲) 神农氏 黄帝 岐伯 扁鹊 淳于意 张仲景 华佗 皇甫谧 孙思邈 刘禹锡 沈括 李时珍 徐春甫 龚廷贤 傅青主 张景岳 徐大椿 吴有性 陈嘉谟 程国彭 更多古代名医...
8 现代名医
中医世家(王氏) 承淡安 史晓林 娄多峰 方药中 董少龙 赵树森 陈可冀 储水鑫 杜雨茂 李荣彦 米烈汉 范振域 叶泉 刘茂林 倪毓生 路良宇 马有度 李淑荣 刘立华 孔明云 崔文成 朱祥麟 张安富 程宝书 田淑霄 王秀霞 左振素 刘文峰 蒲朝刚 更多当代名医...

 
中医名医大全



程国彭

程国彭(1680-1733年),字钟龄,号恒阳子及天都普明子。清·康熙雍正年间人氏,新安歙县城邑人。由于少年时体弱多病,每发缠绵难愈,于是程国彭涉医成趣,立志潜心并发奋研读《内经》、《难经》以及金元医学四大家之旨。其常常是彻夜不寐,博览群书,如饥似渴,学先贤而不泥,融会贯通各家学说,深悟其中奥旨。他认为:医道自《灵素》、《难经》以来,首推仲景,以为其制方之祖也。仲景论伤寒,而温热、温疫之旨有未畅;河间论温热、温疫,而于内伤有未备;东垣详论内伤,发补中枳术等论,卓识千古,而于阴虚之内伤,尚有缺焉;朱丹溪从而广之,发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以补前贤所未及,而医道亦大全矣。程氏认为:各家学说“合之则见其全,分之则见其偏”。故主张“兼总四家,而会通其微意,以各其用,则庶几乎其不偏耳”。

为了使门人很好地领悟先贤要旨,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及心得于雍正十年(1732年)间,整理撰写成《医学心悟》五卷,作为门人学习的教材之用。《医学心悟》对养生、诊断、治法、伤寒、杂症、妇产各科靡不备述,提纲要领深入浅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程国彭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中医治疗疾病的“医门八法”。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很多,早在《内经》中已有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即用汗法治疗邪在表的方法。而至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的问世,治病八法已初具规模,但论述不详。在其后的一千七百多年来众多医家尽管在临证实践之中应用各法治疗疾病,但也未有明确系统的论述。而程国彭是最早归纳治病八法之先贤,其在他所著《医学心悟》书中说:“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程氏明确系统地首次提出和论述治病的“医门八法”。“医门八法”的立论,为后世广大医学家所广泛采用,不仅促进了中医基础理论及诊断学的发展,为中医诊断学自成体系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而且在国外也有相当影响。日本丹波元坚所著《皇汉医学丛书·药治通义》中就有五处整段地引用了程氏的治病“医门八法”。

程国彭业医三十余年,认真谨慎地对待每一个病人,尤其是危急重症病人,更是尽全力救治,每每收到起死回生之功效。雍正十年冬,程国彭还归普陀寺修行,正逢朝廷拨款大修寺庙。寺庙的僧人加之民工不下数千人,因风寒劳伤,一时间病者较多,程国彭每每熬制汤药,悉心为民工调治,有病治病,无病预防,很快患者纷纷而愈。遇有外科创伤的患者,加投以膏散,不到半月而见功效。程乃聚精会神,结合临证治验,参悟外科旨要,撰成《外科十法》一卷,与《医学心悟》合刊而成六卷。其书言简平易,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全面中肯,治法切于实际,其对背疽病疮,疥癣、瘩疠等病的防治经验,颇为后世医家所重视。三百多年来,曾多次刊行,流传甚广。

程氏对医学精益求精,对病人乐善好施、重视医德的态度也是为今所效法的。其强调指出,作为高明的医生,必须博采各家之长,“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未犹知也”。医者“性命攸关。其操术不可不工,其处心不可不慈,其读书明理,不至于豁然大悟不止也。”因此,他以“心悟”作书名,要求门人“读是书,而更加博览群言,沉思力索,以造诣精微之域,则心如明镜,笔发春花,于以拯救苍生,而药无虚发,方必有功”。

 

 


欢迎光临! 站长小龙恭祝大家 春节快乐!万事如意!一帆风顺! 梦想成真! 恭喜发财! 【提示】: 双击页面的非链接部位可自动滚屏,单击停止滚屏。返回页首
51Lafree web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