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到这神奇的地方由乔尔乔内(Ciorgione)支配着,但又难以发现他的身影。我在火红的神秘云团中搜寻他。和一般人相比,乔尔乔内更像一团谜。”
以上是意大利诗人加布里埃莱邓南遮(Gabriele D,Annunzio)对乔尔乔内的评述。
乔尔乔内33岁去世,这位英年早逝的画家,使威尼斯的绘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后来一段时间的威尼斯绘画,甚至被称为“乔尔乔内式的”作品。但人们对乔尔乔内的生活却了解甚少。
16世纪中期的历史学家瓦萨里(Vasari)记述说:乔尔乔内是个仪表堂堂、温文尔雅,非常讨女人喜欢的画家。1510年,乔尔乔内被情妇传染瘟疫后不治而死。
乔尔乔内一生的命运引起了评论家们的诸多猜想。乔尔乔内的绘画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充满了神秘感,人们对其臆测甚多。被当代人称作《暴风雨》(la Tempete)的风景油画就是一幅题材神秘的绘画。
油画:暴风雨,画家:乔尔乔内
乔尔乔内在风景画《暴风雨》表现出一派乡村风光:左边显露一些建筑和古代废墟,右边隐约可见一座现代村镇。一条小河从中间流过,水流平静,沿街道曲折。右岸上,一名席地而坐的妇女正在给孩子喂奶。她全身赤裸,只有肩上披了一块布单。前景处的河对岸,一名身着红衣,手持长棍或长矛的男子向她这边张望。背景处的天空浓云密布,一道闪电划破云层。
以这种方式在风景中表现人物,在当时可谓创举。因为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次要位置,画家乔尔乔内所着意表现的是他们周围的风景,更确切地说,是风雨欲来的那种动荡气氛。
为此,画家乔尔乔内使用的色彩非常有限。绿色和赭红构成主色调,上面衬托出几处亮白色块(闪电、妇女身上的布单、两根断柱)和鲜红色块(男子的衣服)。画家所运用的颤动笔触,以及色彩在深浅和明暗上的无穷变化,把夏日炎热潮湿的空气和特殊的光线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
奇怪的是,风景画中的人物对暴风雨的来临毫无反应,他们似乎也未注意彼此。妇女好像陷入了沉思,她的脸转向观众,既没有看怀中吃奶的婴儿,也未注意对面的男子。那个男子实际上也没有特意看她。因此,并不能简单地从一个男子偶遇裸女,便推断作品题材与情色有关。该作品没有很多故事性,这恰恰是它的魅力所在。两个似乎不相识的人物出现在画面上,相对的,这便产生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
在这里,画家乔尔乔内表达了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在图像方面,对妇女身体和她周围的风景,做了同样的处理。画家以无数闪烁的笔触,表现出她身上颤动的光线。她身后的树叶也使用了同样的画法。画家乔尔乔内使用了细腻的“渐隐法”,既突出了妇女饱满的体形,又便于从人体自然地过渡到背后衬托的植物。
不少评论家力图弄清画中的男女人物到底是何人。1530年时,人们对此画的描述说女的为“茨冈人”,男的为“士兵”。1569年的描述说这是“茨冈女和牧羊人”。20世纪的评论家,则更强调画中闪电的含义,认为它代表着宙斯或朱庇特,并指出这幅画描绘的是塞墨勒在被宙斯用闪电击中时,受孕怀了巴克科斯的神话。
然而,1939年对风景画《暴风雨》所作的一次x光照相显示,乔尔乔内在年轻男子的位置上,曾经画过一个沐浴裸女,有关塞墨勒的故事里并没有这个人物,后来画上的男子也与神话情节无关。总之,画家乔尔乔内在创作过程中用一个男子替换一个女子的事实表明,任何确认作品题材和人物的企图都是徒劳无功的。
考证专家也曾试图了解乔尔乔内对该画的称呼。但他可能从来没有为它命名。在西方,这是第一次有艺术家摒弃了宗教或神话故事的题材,而把风景表现放在首位,人物只不过是被任意安排在风景之中作为陪衬而已。
乔尔乔内在其艺术生涯中创作了不止一幅没有具体题材的作品,同时代的画家纷纷效法他的作法。乔尔乔内另一幅著名油画《三哲人》(les Trois Philosophes)也表现风景中的人物。
油画:三哲人,画家:乔尔乔内
《三哲人》中的三人之一是青年,一人中年,一人老年。年轻人坐在岩洞口,眺望着山下的原野。《三哲人》表现的是三王云游,还是暗喻人生的三阶段?无论画的标题是什么(如果它真有标题的话),它和《暴风雨》一样,把人物完全融入了他们周围的环境之中。老帕尔马(Palma le Vieux)在他的《音乐会》(le Concert,私人收藏)中,以同样的手法表现了一个男子和两个女子在乡村玩乐的情形。无独有偶,提香(Titien)的《乡间音乐会》(le Conoert champetre)(人们原以为这是乔尔乔内的作品),画的是在绿色湿润的田野里,两个男子在两个裸女的陪伴下,演奏乐器的情景。
这类不具明显教义的绘画,是一种新型艺术作品,它们不是为了教化人们的灵魂而作,其旨在于令人赏心悦目。
这类作品往往用来装饰客厅,订购这些画的显然是一些注重画本身的美,而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新富豪,他们是现代收藏家的前身。乔尔乔内的《暴风雨》大概是唯美主义的第一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