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氏家族全传 作者: 李西岳、苏学文 3.响应“新生活运动”3.响应“新生活运动” 1935年11月,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立夫当选第五届中央执 行委员,五届一中全会陈果夫未当常务委员,陈立夫未当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并被 推为常务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土地专 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及中央财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成立后,陈果 夫即约集专家,成立礼俗、教育、出版、新闻、史地、语文、音乐、美术、戏剧、 广播等专门委员会,设计了计划纲要与许多具体方案。《文化事业计划纲要》又称 《中国国民党之文化政策》,系遵照国文《保持吾民族独立地位,发扬吾固有文化, 且吸收世界文化而光大之》的遗训而订定,提经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通过后, 复于翌年4月20日,提报中央常委第九次会议通过;陈果夫后来在中央政治学校对学 生将该会的组织与计划纲要,有详尽的报告与说明: 本党为执行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决议,曾组织了一个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中央派我主持的。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中曾组织很多专门委员会,来 研究文化问题。如社会风俗、音乐、艺术、戏剧、电化教育、出版事业等。并订定 文化事业计划纲要,计原则3条,纲要20条,以作各专门委员会研究之共同依据。民 国27年3月,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开会,我又约集几个同志提出一个确定文化政策的议 案。议案的内容是根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所定的文化事业计划纲要重新整理而成。 原则3,纲领22。大会决议交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今天我把提案同大家讲一讲。我 们要实行三民主义,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固然要根据三民主义来实施,文化建设 尤其重要。文化的力量比武力还要大。校长曾说过:外国人估计中国的国力,什么 都查察得清清楚楚。有多少枪,有多少炮,有多少兵,可是他们就没有估计到中国 5000年的文化力量。我们同日本能够战争如此之久,可以说完全是我们5000年所积 聚的文化力。因此,我们建国,不能只讲经济,讲武力,不讲文化。中国的文化除 了近代科学不如人之外,其他一切都有我们的特长,为其他国家所不及。今后建国, 在文化方面的建设,我们要负很大的责任。 建设中国本位的文化,有三个原则: 一、根据总理“保持吾民族独立地位,发扬吾固有文化,并吸收世界文化而光 大之”之遗训,以建设中华民族之新文化。 二、以文化力量发扬民族精神,恢复民族自信,加强全国民众之精神国防,以 达民族复兴之目的。 三、对于一切文化事业,尽保育扶持之责,以督促、指导、奖励及取缔等方法, 促成全国协同一致之发展。 以上是建设民族文化的三大原则。根据这三大原则,定了22条纲领。这22条纲 领,同政治的各方面都有关系,我们能把文化建设起来,我们的国防力量才有基础, 才会发生更大的作用。 纲领一:遵奉总理伦理哲学之遗教,为国民精神教育之总纲,以忠孝仁爱信义 和平为国民道德之项目,以礼义廉耻为国民生活之规律。 党员守则12条,包含八德四维三达德。党员守则又叫做国民守则,这是文化建 设的第一件要事。国民精神教育,当以党员守则作纲领。这是我们民族的固有文化, 当努力使之恢复。 纲领二:表彰先贤、先烈、民族英雄之言行事迹,以发扬民族正气,策励社会 人心。 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也不知产生了多少位大人物,足以使后世子孙景仰效法。 可是流行的教科书中,除了孔子、孟子很少几个人之外,就只有看见外国人的传记, 外国人的赞扬。为什么不表彰中国的先贤、先烈而赞扬外国人呢?因为中国先贤、 先烈的嘉言效行,都夹在大部的历史中,没有编成可作教材的,编书人不肯用工夫, 直抄外国人的比读二十四史容易,就不知不觉去赞扬外国人了。这是很危险的事。 一个学生脑子装满了外国东西,不知道本国先贤、先烈的伟大,还成一个中国人吗? 循至中国人看不起中国,失去民族自尊心。所以今后建设文化,必须注意表彰先贤、 先烈的言行事迹。 纲领三:厘订文武合一之国民生活规律,以达生活军事化,集体化,生产化, 劳动化,艺术化之目的。实践为国家、社会服务之人生观。 达一条是在建设文武合一文化。文人不懂武事,武人不懂文事,都不能使政治、 军事配合完善。因为文武不合一,所以抗战开始以来,有许多地方不能做到尽善尽 美。其实像孙子兵法,不仅武人用得到,文人也用得到。用兵不能不懂孙子兵法, 办外交,修内政,还是不能不懂孙子兵法。 纲领四:以民族至上,国家至上为准则,重新估定各地风俗习惯,订颁国民生 活历,以齐一国民之习俗。总理在“民族主义”中,讲形成民族的五个力量是:血 统、语言文字、生活、宗教、风俗习惯。要齐一整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比较容易做 到,交通发达,无线电广播发达以后,语言就会统一起来。中国文字的统一由于考 试制度的建立,将来如果言语列为考试科目,也是统一语言的一种方法。血统、生 活也有方法齐一,宗教比较难,打破或改造一种坚强的信念是不容易的;最不容易 的是风俗习惯的融化。我们把古今有关风俗的记载集合起来,采其优点去其不良, 订定一种全国可行的国民生活历,使全国国民都照着做。这件工作我已经约了几位 同志做了几年,从今年起,我已经制之国民生活历,逐日张贴在图书馆里供大家研 究。将来把一年间应有的活动摄制电影,以为宣传教育之用,但因国民的服制与礼 节还没有确切的规定,所以还不能开始摄制。 纲领五:订颁与国家社会家族个人现代生活相应,繁简适中,文质合度之礼制。 这一条的作用,与前条大致相同。目的在重建中国为礼义之邦,与改良生活习 惯。 纲领六:创制发扬民族精神,与国家社会与公共生活相应,庄敬正大,刚健和 平之乐章。 音乐最能陶冶性情,过去政府很不注意,以致靡靡之音遍播全国。近来教育部 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可惜材料不多。几次盛大的音乐会,演奏的曲谱,西洋的居多, 不合中国人的脾胃。中国的音乐庄严和平则有余,刚健则不足。歌词不是失之粗俗, 就是失之太文。我在江苏,要做一个导淮人海歌,征求各县所作的,大都粗俗;请 著名文人作的,又太深奥。可见歌词之撰拟,并不容易。我为作本校校歌,曾搜集 不少别校校歌作参考,许多校歌也犯文词太典雅的毛玻纲领七。本“迎头赶上”之精神, 采取世界各国科学生产之方法,以增进国力,发展民生。 中国科学不如别的国家发达,所以弄到这地步。虽然有些不及人,也有些是不 注意把自己固有的方法,去改良求进步。中国有5000年的文化,各种事物都有特殊 的研究,所谓家传秘法,坏在没有公开的研究,以致弄到失传。如农业上的区田法 田川田法,是中国人早就研究出来的两种增加生产的方法,新的农学家,虽然承认 是合于科学原理的,但他说了这句话就完了,要他做一次实验就不肯。所以我们要 迎头赶上,固然要采取世界各国的生产方法,但是根据原则第一项发扬固有文化, 则更不可忘记采取古人已经研究出来的方法。 纲领八:加紧推行全国标准语,以促成语言之统一。 推行标准语的最好方法,是利用广播无线电。在抗战前,中央广播无线电室的 播音节目,各地土语已逐年减少,预备减到完全不用方言播音。抗战以后,为增加 抗敌宣传力量,重又加重各种方言之广播,将来当再继续战前政策。 纲领九:确定汉文正楷为正规字体,并就文字源流及结构,研究其沿革变迁,订定简易正确之文字教育法。 中国文字有中国文字的特长,有正确的写法。现在不论字体,不论排列,奇形 怪状,无所不有。到一个机关去看他们的统计图表,几乎认不出是什么标题。也不 知应当从上向下读,还是应当从右到左读,更不知道应当是从左斜到右斜。字体是 杜撰的,行列是随便的。如此还成一国的文字吗?再说文法,中国文到今天还没有 一本可用的简单明了的文法。文法是教育国文基本的东西。为普及教育计,应当整 理出一部文法来。 纲领十:取缔拉丁化汉字及任意不正规花纹立体字。 纲领九已经说明,不正规的文字不应当有。既不应当有,就应取缔,所以这一 条作消极的规定。又:中国宇是世界最优美的文字,有5000年的历史,不应拉丁化。 拉丁化的结果,势必把5000年的文化遗产,束之高阁,再无人能读古书,岂不是把 立国家宝贵的精神都丧失了!后代子孙还会知道自己是5000年高尚文化的中国吗? 纲领十一:本国人相互间不得使用外国语言文字。 中国人应当说中国语,尤其是中国人对中国人交换意见,不用中国语而用外国 语,简直是忘本。中国人不信任中国自己的东西,到处用外国东西,精神上早就亡 国了。其实叫密斯特陈与叫陈先生,意思有什么两样?为什么不用中国固有的称呼 而用外国语?签起字来,用ABC或直书姓名,效力有什么不同?何以不用汉字而用外 国字?以致中华民国有纪元,中国人不用本国的纪元而写1941。看看都像是小问题, 其实关系大得很,不可不注意。我们万不能国家未亡,精神先亡,精神上亡了,国 家就非亡不可。 纲领十二:切实整理我国原有文献及历代发明,以发扬团有文化。 纲领十三:提倡科学研究,普及科学常识,并以国家民族之需要分别先后缓急 之准则。 以上两条的用意,刚才已说到,不再重说。 纲领十四:关于人文学科之教学,应以中国社会现实为中心。 这是大家都有的经验。大学教授教政治学、社会学,所用的材料都是外国货, 他就忘记了自己是中国人;在中国地方教中国学生,教出来的学生是在中国社会服 务。原也难怪,中国人文学科不太发达,教授们无法获得现成材料。然而正因无现 成材料就应当努力去收集。否则,中国本位的人文学科,将永远不会产生了。 纲领十五:建立三民主义的哲学、文学及社会科学之理论体系。 纲领十六:实施总理纪念奖金办法,以策励文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 及社会服务之进步。 纲领十五是目的,纲领十六是方法。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曾有一个决议,拨款 几百万元,以作总理纪念奖金之用。 纲领十七:厉行以民族为本位之教育,力求国民教育之普及,成人教育之推广, 并发展女子教育,以培养仁慈博爱、体力知识两俱健全之母性。 国民教育的基本在女子,我在《服务月刊》上发表过一篇家庭教育问题,大家 可以看看。 纲领十八:明定奖励出版办法,保障著作人之权益,以提高出版道德,文化水 准,并取缔违反民族国家利益或妨害民族意识之言论文字。 这一条的用意很明显,无用多加解释。 纲领十九:设立国家学会,选拔文学艺术科学等积学之专家,以奖进学术研究 之深造。 学位是一种名器,名器不可滥,滥则失去尊贵与奖励作用。因为我们还未设立 国家学会,国内自称为专家,甚至冒充得过外国学位的很多,这是不应有的现象。 学位当由国家授予,专家不能滥称,名器有限制,而后学术的研究,才有人肯下工 夫。 纲领二十:推广新闻、广播、电影、戏剧等事业,以发扬民族意识为主旨。 新闻是社会教育最有效的工具,新闻办得好,许多东西不必教,可以传授给人 民。新闻办不好,许多诲淫诲盗的事,也就教会了国民。电影戏剧也是如此。侦探 小说与电影,近来外国也禁止了,的确那是一种不良的教育。广播办得好,全国只 要有很少的好教员,就可以教很多的学生。各地方学校,只要备一架收音机和一个 副教员,就可以达到给人人受优良教育的机会。 纲领二十一:各宗教的文化事业,有利于民族国家者,应扶助其发展。 从反面来说,对于国家民族无利的宗教文化事业,就可以不扶助。反民族国家 的利益,当然加以取缔。 纲领二十二:宣扬吾国文化于世界,以促进入类文化之向上,生活之淑善。 外国人到中国来拍电影,常常把中国的坏现象拍成影片,很少能宣扬我们中国 高尚文化的。他们拍电影,目的只为赚钱,吸引观众。他们没有知识,没有眼光, 他们不知道中国文化的优点所在。这种文化宣扬工作,只有我们自己做。这种工作 做得好,足以促进世界大同。 本党文化政策,自确定到现在,从民国25年算起,已有5年整。从民国27年算起, 也有3整年。但时间虽经过那样久,实施的成绩却很少,因为执行不力,并无成就可 言。各位同学将来出去服务,既不是到前线杀敌,都是在后方从事建设;建设文化 是你们的最大责任。所以我特意把本党文化政策提出来和各位讲一讲,希望你们将 来能努力执行,以奠定抗战建国的坚固不拔的基矗 1933年2月,蒋介石倡导新生活运动,发起于南昌,普及于全国。陈果夫即配合 新生活运动,研究全国各地习俗。文化计划委员会的礼俗专门委员会起草《中华国 民生活历》,初稿首成,而沪战猝起,遂匆促付印百册,分寄各地图书馆,以防散 失。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随政府西迁而撤销,该稿后在子多次修正,始于1947 年出版。 陈果夫对人民生活习惯与文化,兴趣颇浓。1930年冬,取湖州府志四时俗尚篇 撰成《改良湖州风俗决议》一文,主张民间俗尚应适合时代环境,嗣又托何仲萧编 为1933年改良风俗日历一种,分发乡人,以资倡导。 以后组织研究并编成“移风易俗”教育电影剧本及《通礼新编》一书,提倡中 国本位文化与现代国民礼仪,全备书中。《通礼新编总纲》云: 一、本编根据中央文化事业计划纲要第七条之规定,依据历代礼制,并参照现 代需要,订定各种通用礼节,以养成全国人民之自然秩序,完成社会建设。 二、往昔制礼,详于庙堂而略于民间。礼书所载,多为国家政典与以上生活。 今政由民主,法尚平等,故本编内容,均限于一般国民之公私生活。生活不离食、 衣、注行、育、乐六事,而必以礼节之,方臻合理。故综人之一生,自人世以迄 身后,由家庭而社会,凡尊卑长幼相处之道,食、衣、祝行、育、乐,以生以养 之节,乃至婚丧喜庆,皆备奉其礼,以为准则。至若元首仪注,政府荣典,如册封、 授勋、觐见、宴飨等,以及外交及军队礼节,或已颁行,或另有专设机关,从事纂 订,概从略。 三、在纯粹农业社会时代,生活简单,竞争不烈,进退揖让,无嫌繁复。近时 都市文明,日益发达生产重心逐渐进入工业化,人事繁多,时间宝贵,关于论文, 不得不趋于简易,以节省人力物力,而利推行。 四、中国以礼立国,顾礼之涵义,向极广泛,举凡典章。规范、伦理、政制等 等,皆以人礼。故2000年来,人民崇礼精神,基础较厚,而于私法观念,甚为幼稚, 甚至礼法间有冲突之处。本编于兹,力为矫正。其涉及私法者,皆使融合无间,以 求礼法一致,而使礼教法治,相辅而行。 五、制礼必从其宜,谓于时、于地、于事,成相宜也。盖必如是,方能经权常 变,各如其分,而无窒碍难行之弊。本编因革捐益,悉以是为准。要之,主以中和, 切于实用,固有文化优点,尽量保存,现实生活需要,择要充实,以求有种于个体 与群体之发展。 六、近世交通日便,国际往来频繁,而中外礼制,亦日趋大同。故本编于西洋 现行之社交礼节,其可取者,皆择要采人,或酌予变更,期能普遍适用于我国社会, 取精用宏,庶礼之内容,益趋于现代化、标准化焉。 七、中国自昔以礼设教,至明且备。良以礼之可贵,在能陶淑风化,陶冶人格 于不知不觉之间。故齐民以礼,终为教化重心,施政极则。今人事活动,范围益广, 礼之为用,更深且博。本编于各项优良俗尚及积极事项,如崇尚发明,努力为公, 注重卫生,提倡节约,推行新运9振兴国产,阐扬文教,皆尽量容纳,寓意其中。俾 使观感之余,更具有充分之教育意义。 八、婚丧喜庆,习俗所沿,向来认为人生大事,以故当事者对于彼此未来之个 人及家庭幸福,咸怀有无穷之希望。俗礼多有宜男宜祥之举,本编亦酌予采用,藉 以鼓励进取,安慰身心,增进彼此之自信与互信。 九、礼者不仅谐民正俗,维持社会秩序,抑且继绝举废,利导人群进化,故表 彰有功,鼓励为善,亦其任务之一。本编于政府荣典,如勋章、奖章、褒状、私人 重要著作及其它荣誉,均尽量予以公开佩带,或展览之机会。俾能昭示大众,增加 其本身之作用与价值。 十、我国社会组织,系以家庭为单位,故人民于家庭道德,较为重视,而于团 体生活,不甚措意。因之,安分守己,习于保守,公私界限混淆,权利与义务观念 欠清。值兹建国伊始,举凡现代国民应有之新德性、新精神,亟应倡导培植,以促 进社会事业之发展,奠定今后公共生活之基矗本编于兹,皆三致意焉。 十一、衣服为障身之具,其适当与否,关系社会观瞻及民族健康者甚大,而又 与礼相为表里。故厘定全国公私共同之服制,以发扬国光,安定社会,使因形式上 之整齐一致,而增进全国人民精神团结之统一,实为要图。爱从历史、艺术及现实 生活观点,复根据年龄、性别之不同,列举服制要点,别为附录,以供参考。 十二、本编以人生重要活动先后次序分篇,凡章二十,节八十有四,自个人以 至家庭社会,公私应有仪节,粗备于是。所望内政当局勿以制礼为缓图,早颁鉴定 之本,使全国人民有所遵循,政教人员得以躬率导化,则本编之作,与有荣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