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止笑谭 作者: 朱邦复 章廿 绝学无忧。 ◆起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承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转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合 ◆起-定义(根据前论) ┌─────┐ │绝学无忧。│ └─────┘ 注 概念分析:绝学:除生存所需外,不刻意去追求其它知识。 客观真实1:人之所知,来自学习及经验,此两者皆起于环境的刺激。 客观真实2:所知与所学互为因果,而学无止境。 解 老子认为:不追求学问知识,是无忧无虑的不二法门。 通 ●《六祖坛经˙般若品》:『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内心,常起正见,烦恼 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章四八》:『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庄子˙天道》:『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 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 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释 此节所谓『绝学』,非指自然而得之学习经验,因学习为人之本能,老子主张自然 ,不可能违反人性。此处所指,即为前章之『绝圣弃智』。因人之过度学习, 常系有所图。所学所习者,莫非虚荣、虚伪,实为「智者」所设计之圈套。 人所知本有限,而环境变化无穷,知愈多愈不足。不学尚不知其不足,知多反而虑 多。若谓学以明理,吾未之见也。今日人类所知不可谓不多,然人所不知者, 较之前人更难以数计。目前地球之生态环境,正因人类所知不全,遽而大为特 为,尤以科技,人类对之已失去控制,以至于危机四伏,识者无不以为忧。即 使有乐观论者,竟日追求知识、财富,在劳心劳力,患得患失之际,其所「乐 」与所「忧」又有何别? 人生之初,一切本自具足,因学而致幻,幻而不实,不实即与人之本性相违,忧烦 既起,学之更勤,忧烦愈甚,唯有绝学始得绝忧。 ◆承-质疑(人间现象) ┌──────────────────────┐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 │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 └──────────────────────┘ 注 客观真实1:人受限于环境,所知所为必须他人肯定。 客观真实2:环境之肯定即为「客观」,但人所能接触之环境有限,客观环境不断 拓广,人亦不断地追求他人之肯定。 解 老子认为:别人对我的态度,是尊重抑轻侮,又有多少差别?所谓善与恶,又有多 大的差别?但人们所畏惧的,我也不能不害怕。只是我所追求的道,广大无涯 ,与世俗相差实在太远了。 通 ●《六祖坛经˙行由品》: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 本来面目』。 释 人所学若为求生,尚无可厚非,然社会上一些虚伪的陋习,以及全凭主观认知的善 恶标准,除了相互苟同外,又有多少意义? 老子自言其道与世俗相去甚远,于下段有所铺陈。 例 中国人自幼即为升学而学,然升学之目的何在?争取较好的生活条件,而如今人之 生活条件如何? 若谓物质生活充实,精神生活呢?有几个人更幸福了? ◆转-应有之态度 ┌─────────────────────────┐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 │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 │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 │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 └─────────────────────────┘ 注 客观真实1:各人有各人的主观认知。 客观真实2:有待环境认同者为俗人,不需他人肯定者为有自信。 解 老子认为:人们快乐的欢笑、游玩,我却淡泊恬静,心若止水。人人都志得意满、 努力进取,只有我是我行我素、遗世独立。我的心如宇宙初生时的浑沌,对这 些表象都不起波澜。有些人飞黄腾达、意兴风发,唯我浑浑噩噩;有些人好象 什么都明察秋毫,而我则默默无言。我像大海一般恬淡,又像大风一样无所归 止。众人都有能力,唯独我既愚昧又鄙陋。 释 本节所描述即是所谓「独立特行」之人。人有自知之明,始不为外界所惑。不惑于 外,为所应为。无视于外,心安理得。 ◆结论-综章十一至章十九 ┌───────────┐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 注 概念分析1:食:养育也。母:自然也。食母即乳母,此处指「道」。 客观真实1:人生于自然,存于自然,久之,因感觉麻木,遂不察。 解 老子认为:我则与人有所不同,不假外求,完全依循自然。 释 真知灼见之人,『抱一为天下式』,独立特行,不苟同于众昧。众睡而独醒,难与 人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