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之旅 作者: 朱邦复 四、处暑 科学知识与层次分类 人对玄秘的事件一直有着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短短的一生,刚刚对自我与外在的事物有了粗略的认知,大限即接踵而至。人究竟能永生不死吗?从古到今,有不少人尝试过各种方法,却没有一个人成功过。 当今医学、营养学的发达,已能把生命逐渐延长,未来更有可能借着器官的更换,一步一步地向生命的极限挑战。甚至于在另外一个科技的突破下,人也能转移自我的经验,身体虽然消失了,但是“我”却常留人间! “我”是什么?“我”在生与死之间。如果不生不死,“我”岂不成为人间炼狱?秦始皇求长生,派徐福访寻海外仙山。那只是做皇帝的人或是高高在上,无往不利的人怕失去既得利益必有的一种梦想。 对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人世并非如此值得留恋,甚至有不少人以存活为痛苦的泉源。所幸人生尚有一死,否则岂不成为一场永远醒不了的恶梦? 其实人对生死的态度,完全是环境与人性互相作用决定的。有所得时,人希望多得,且持之长久。当无所得时,人希望这段时间立即过去,马上找一个新的机会。而人生有得有失,得中有失,失中又有得,委实让人为难。 生命之奇妙在于来到这个人间,并不是我们自愿的。对成长的环境,外来的刺激讯息,我们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待我们成长了,在生理需求的驱使下,在无法自主的情况下作这作那。突然有一天,我们由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两个人成了三个、四个人。为什么?有谁知道? 尽管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却以自己也不知道的方法,教导也不是自愿到来的下一代。又以自己都不懂的方法,去从事让我们生存的工作。运气好时,别人说我们成功了,自信心就有了,把什么事都看得简单非凡,胡作非为。一旦莫名其妙地,大家都离我们而去时,自信心又变成了一堆回忆感伤,人还是什么都不知道。 人对自己又了解多少?对人生呢?这个世界呢?这些环环相扣、肌理相连的观念,一个不了解,其它的也不可能知道的太多! 一旦讨论到人生宇宙,人的认知就接近极限了,很多现象难以用一般概念加以定义。诸如什么叫宇宙?人说宇宙中充满能量,而能量又有时间、空间两种向量。空间的能量是位能,在时间中位移的为运动。这些概念所代表的是什么?又如何认知? 除非有全面而完整的认知,否则局部的认知就是瞎子摸象。老实说,人能认知的实在不多,由于受限于经验、记忆、能力,经常多学了这个就忘了那个。所幸宇宙中的事物似乎有着一种规律,一切都依循规律而变化。人突然发现了,何必去追求事物永远变化不已的表象呢?变化不止的表象,没有恒定的价值。人以宝贵的生命与精力,不断地追求,得到却是一些没有价值的表象,何苦? 如果我们能了解变化的原理,不是就等于得到所有变化的表象了吗?这就是科学的基本精神!以实证的态度,追求了解事物的基本规律。可悲的是直到如今,人类本着科学精神所得到的基本规律,仍然只是事物的表象! 这话怎么说呢?因为人类对“人”的了解不够,所以什么是“人所认知”的真相依然蒙然不知。人类的行为如果毫无规律可言,人生也就如同一场大梦,不值得研究,也研究不出结果来。然而人生是人透过感官,因应各种变化所作出的必然反应。人所见到的不过是环境的能量变化,人的行为则是变化的后果。至于在见到能量变化与产生行为之间的这一段过程,人完全不了解! 人所不了解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且把它称为“智能”吧!如果一种机构体,遇到外在的能量变化时能自动选择最有利的反应,我们即称此机构体有智能。人既然不了解智能为何,当然无法将所不了解的过程,设计制造成为“人工智能”。这一点,就是当今“人工智能”研究的瓶颈所在! 为什么其中的原理如此难以理解呢?说穿了,这就是人智的极限。但难以理解不等于不可能理解,在人类文明史上,这种事件太多了。人由不知而知,由不能而能,所有的理解都是逐渐获得的。几十万年以前,人不过是一种直立的“灵长类动物”而已,直到人类建立了文明,为了自别于以往,才自称为“人”。 人是一种结构体,是由一些永续运动不止的分子一个衔接着一个,把某一个坐标位置上的能量变化,传递到另一个坐标上。当这些能量变化有着统一的规律时,以此规律为体系,我们便称之为一种系统。 在同一系统之中,可以容许多种功能不同的子系统,共同分工合作。在这些子系统之间必须有一种统一的规律,使各种功能协调配合,成为一“统一的系统”。 此统一规律有很多不同的型式,这也是分类的基础。人在认知上是以概念作为记忆索引,连通的神经网络则为系统。蚂蚁则是以化学气息为统一的规律,一只只行动独立的蚂蚁,因为蚁巢中化学气息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植物则用维管束为统一的规律,当然我们也可以用机械、电气讯号、资料代码等作为统一传导的方式。 这些由子系统所组成的统一结构体,具有一定的机能。结构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维持着利害一致的中心。此一中心的机体可称为“生命体”,其机能是“生命力”,这一段时间即为“生命期”。 生命体的必要条件是具有能产生能量变化的结构,生命力则为能量的变化,其变化应以此系统的统一性为原则。生命力的变化,从这个生命系统统一性的开始到终止,其间因为能量的变化及消长,差别甚大。而且一个生命体生命期的结束,并不代表此一“生命”的终止。所以有单一的系统生命期,也有生命的生命期。 单一的系统生命期,在开始之初称之为“生”,在终止之时则称为“死”。个人是一种单一系统的生命体,所以个人有生有死。人在出生以后,人体结构提供了一种统一的“生命力”。利用感觉器官,将人所接触的坐标时空中各种能量的变化,统一集中记录在“心”(事实上为大脑皮层,人“心”可以感觉血液循环的状况,代表感知,称“心”表示感知的讯息)中。 我们知道人有两种生命,一是人本体具备的生命,其生命力主司生理的成长、维持、生殖。这种生命力建立在物质上,其结构有遗传性,其利害关系是物理化学作用。另一种则是环境变化的生命,是人生存在变化的环境中,人心对各种变化的认知。这种生命力是抽象的“概念”思维,利用环境变化的体用因果,能更有效地延续生存、生活。 人的这两种生命系统泛称为“我”,前者以本体为中心系统,直接与人的感官相联,对人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绝对的。然而人生存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渐渐知道一时的利害,未必是真正的利害。“我”对事物的认知,就有了短期或长期、临时或永久的区别。 心理经验(包括文化、历史、思维、艺术等)认知不足,或是生理需求过旺的人,必然受到感官的支配,这种“我”乃“感性的我”。而人类之所以能在所有物种中出类拔萃,全靠经验的累积,能辨别长期的、永久的利害的结果。这种建立在经验结构上,用“心”的“我”则为“理性的我”。 感性的我又称为小我,受四度空时限制,随着物质供应的丰匮而存亡。小我无法转移,永远以肉体的利害为中心,是“自私”现象的本源。理性的我为大我,受讯息及概念的限制,随着物种之存亡而存亡。大我是小我的连续,是人类的精神现象。人由小我到大我的历程,完全决定于经验背景及文化的内涵。 再由结构来看,人体因物质而存在,所以对物质有需求性。人心因经验而产生,故需要不断的经验刺激。因权势而地位巩固的人,必然争取权势;幸福建立在金钱之上的人,则忘命追求金钱;若建立在感情上,则恣意于情爱;再若建立在思想上,当然人的所作所为,无不以理性为准则。 这种结构需求形成了各种自给自足的本位认知,也就是主观世界。主观世界也属于客观真实,而且客观世界正是无数个主观个体所组成。“自我”是一个主观个体,我的认知不能脱离主观的自我经验,一旦人能把自我的生命与客观整体融合,即可由小我进入大我,体认客观真实的一切。 由小我进入大我,就是“生命的意义”,进一步说,生理生命体提供了心理生命的可能,由于心理的刺激认知,使此生命个体认知到其所遭遇到的,也正是他所应该采取行动的动机。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物理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的定律。 如果把人当作一个物体,环境所产生的作用力,作用在某个人身上,就会有反作用力的产生。而生理及心理上的反作用力唯一的分别,在于生理本来就是一个物体,而心理则具有“时间延迟”的效应,人对经验的记忆正是此效应的佐证。由此可知,生命并不玄秘,人生也有迹可循,问题只在我们能不能抱着客观的态度去体认而已。 一九六八年,我在美国洛杉矶的中国戏院,看到了“二〇〇一年”这部令我震撼的电影。当时我对计算机毫无认识,只是隐隐地感觉到假如计算机能思想、能与人沟通,就能在知识的累积上超越人类,那么,为什么不可能将人类淘汰呢? 知识是人类所需要的,她是人类希望所寄,是人类唯一可以依赖的救星。使我们生活得到改善的是她,使我们生命延长的也是她。她使我们建立文明、跨出地球、放眼太空。她是新时代的神只,是我们信奉的真理,她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如果人类还想继续生存下去,能够缺乏她吗? 记得一九七一年,正是太空热的当儿,台视请了一位火箭专家到公司作专访。庄灵和好几位记者正围着他讨论问题,我也过去凑热闹,不知是谁问: “太空既然是真空的,火箭怎么能推动呢?” “那是反作用力与作用力相等的缘故。”那专家回答。 “如果我们拍球,球从地上弹起来,这种反作用力是球与地作用而产生。可是在没有物质的太空中,火箭喷出的气流作用在哪里呢?” “这是很深的理论,要用微分方程来说明。” “您是专家,难道不能用普通的语言解释吗?” “还要解释什么?我说过了,是反作用与作用力相等呀!看看物理书就知道了!” 自从那一次,我决定好好学物理,我要了解事物真相,以免被一些专家唬得一楞一楞的。可是谈何容易,年轻该读书的时候不努力,物理化学老考零分!今天年纪一大把了,这些厚厚的天书,从何学起? 一九七三年,当我在巴西四月公司任美工完稿时,刚好负责编辑几本科技杂志。那些书图文并茂,由浅入深,专门介绍一些最基本的观念。正是一望我所希望知道的,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好不快意! 回台湾后,无意中我又看到一本今日世界出版的《星星、原子、人》,这本书对物理常识说得非常透彻,打开了我深闭的知性之门。 在那几年,我疯狂地看书,举凡物理、天文之类,看得不亦乐乎。而看得越多,越是失望,原来科学界也多的是科盲。科学不是一种方法吗?人学了科学,就应该有科学头脑,至少对事物的观点总是科学的。 结果不然,科学界与艺术界唯心的态度不相上下。从古到今,也不过是少数几个天才发现创造了一些规律。多数的科学家只不过是一些规律的追随者罢了,万一追随错了,他们总有办法反黑为白,照样戴着帽子,做他的科学家不误! 以天文为例,古时人们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着地球转。今天我们知道这种观念是错的,也不过人云亦云,并不表示我们就真认识“赛先生”了。 有一位天才托勒密先生,他居然能把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模型做了出来!而且可以预知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他虽然观念错了,那只怪他生不逢时,但他的智能以及实证的精神,仍然值得敬佩。 这样说是有依据的,谁敢保证我们的物理课本是绝对正确的呢?以爱因斯坦之伟大,主宰了二十世纪之科学思维,居然也被量子力学幽了一默! 我曾以为科学家一定头脑清楚,知识正确。最后才发现,所谓的科学只是一种高贵的精神,不断地藉由探索而印证自我的认知。但这种精神仅极少数的科学家才有,绝大部分从事科学工作者,不过学了一点皮毛,就借别人的光照亮自己。 在我第一次接触到宇宙起源论的“霹雳说”时,我立刻想到了基督教的创世纪说。人的思维方式,早在儿童时期就已经为生存的环境所界定。因此,西方人不论走到哪里,想些什么,从小被灌输的创世论早已经根深蒂固,随时就会派上用场。 科学不认上帝,人心却难免有些惋惜,创世纪是多简单而完美的理论啊!把上帝换成能量包,一个科学理论就完成了!只是除了把最终的问题推给能量(就像过去推给上帝一样),给时空找了个原点之外,那一剎的霹雳大爆炸,又能代表什么真相呢? 我很难接受这些拼凑的假说,但是自己的学养太差,想痛下功夫,偏偏时间有限。面对浩瀚如海的各种知识,经常望洋兴叹,恨不得再生为人,好好读书! 一个朋友可怜我,有天借着打麻将,请了一位天文学教授来。我们一边自摸人间的双龙抱,一边闲聊太空的清一色。 “如果有一颗炸弹爆炸了,我们是否能看得出爆炸的中心点?”我问那位教授。 “当然可以,只要顺着爆炸的轨迹,就找得到。” “如果我们是爆炸的残骸,朝着爆炸的中心望去,应该物质的密度最高吧?” 他正要碰一对东风,听了这句话,很敏感地望望我,说: “你是不是在谈霹雳说?” “是的。”没想到很快就被他识破了。 “打牌吧!这些问题不是一般人能懂的!” “可是作为一种科学知识,我们也应该能学习。” “那么你总该知道爱因斯坦的曲率空间吧!” “大概懂得一点。” “因为空间弯曲的结果,所以看不到爆炸中心。” “空间弯曲,光线的路径也必然弯曲,怎么会看不到呢?” “你总看过气球吧?气球表面的花纹会随着放大而远离。” “不错,各点的距离是加大了,但并不表示爆炸中心找不到。” “你总知道霹雳说有三大证据吧?”他发觉我非常讨厌。 “我只知道有三大理论!”我觉得他太武断了,所以顶了他一句。 “一个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他的东风一直没有碰成,由于我那个朋友也有兴趣,大家心照不宣,都在等他解释:“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应该有一个原点,也就是说时间有始终,大爆炸正是这个原点。” “可是狭义相对论却认为时间与空间都是相对的,这样两者矛盾!” “科学界都知道,在理论上是后面修正前面的,爱因斯坦作了修正,可以吧?”我怕他恼火,只好噤口不言。他停了一会,又说:“其次是红位移证明了宇宙在膨胀,既然宇宙在膨胀,最初必然有一个原点。最有力的证据是宇宙中3k黑体幅射,只有大爆炸能给这种现象提供完美的回答。” “都卜勒效应原来指的是声波吧?”我满腔的疑团,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就算得罪朋友,也要问个一清二楚。 “声与光同属于电磁波,所以都卜勒效应相同。”他有点不耐烦了。 “远处打雷,为什么近处声音很低沉呢?” “这是普通常识,雷声中频率高的音波,被空气中的物质吸收了,频率低的部分可以绕射,所以传播得较远。” “那么,光波也应该一样,太空中有很多微尘。远处的星光距离远,碰到微尘的机会大,高频光波容易被反射,是不是也会造成红位移呢?” 他一时楞住了,本能地说: “就算有,也不能推翻都卜勒效应呀!” “我并不是要推翻都卜勒效应,只是认为也有其它可能的解释。” “这是物理学的问题,与天文无关。”他倒下一对西风,说:“我要碰。” 大家都禁不住笑了,说:“西风别打,天文学家在做四喜!” (注:中国时报在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四日第四十八版报导,在太空中之哈伯望远镜,利用室女星系团 M100 星系中之二十颗造父变星,以测量宇宙的年龄,如果大爆炸的理论正确,则应发生在一百二十亿年前。但是,天文学家已知银河系中有些星球约有一百六十亿年生命,竟比大爆炸为早!) 我开始对科技产生了反感,但是,这是时代的必然趋势,我又能够怎样?在一九七六年,我写了一本《层次论》,开始了对人与技术的思量。 《层次论》之主旨在阐明,人所处之宇宙,是无数复杂的系统之总合,人生存其中,只要习惯后遵循其规律即可。但是要想了解或认知各系统之真相,则必须利用系统的手段,根据设定的立场,分类分层,由最基本的结构,衍生组合到最繁复的表象。准此,当知各种现象皆有其必然的因果,且唯有在整体的系统之下,才能达到目的。 假设我们要在能量立场去了解宇宙,如果采用层次论,必须将宇宙万象,根据所要研讨的主题把宇宙能量结构性质,分成很多层次。每一个层次都有其必然的能量结构形式,然后在能量作用下,由量变到质变,由一个层次产生另一个层次。 (注:1995年六月十日,在本文完成后正待付印,朱高正邀我与大陆学者董光璧先生见面,闲谈中董建议我看《混沌》一书。此书在我的书架上尘封已久,看后感想甚多,正为我下面理论之佐证,所不同者,我已有答案,西方却正混沌一片。本拟略作解说,但恐穿插文间有碍原意,是以谨志于此。) 在观念上,我先假定了人所能理解的极限,并将每一种理解的对象,均视为一种系统加以分析。此系统理论的基础如下:宇宙恒为两种系统--“整体”与“个体”互动所产生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能量的立场可称为能量变化。整体对个体具有收敛性,称做压力;个体则具有反收敛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称为个性。 如果要了解各种现象,基于整体与个体互动的影响,遂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系统组合,如果不从各个系统下手,则其中关系极难鉴定,概念亦难免模糊。这种系统观我称之为“层次”,是将任何一种待了解的现象,根据其系统发展之规律,划分为许多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皆为相同的“个体”,在整个系统的压力下,产生系列的变化。 在同一层次中,每一个体有其“个性”,亦必遵从其必然的规律。个体若产生数量的变化,则为量变,待数量累积到某一极限,导致“个性”的改变时,遂有了“质变”,质变则形成另一层次。故此由基层的层次不断组合变化,一层一层地向上堆垒。人类所能接触认知的,经常是相当复杂的高层次系统,而高层次系统正是其下各基层系统特性的综合,故将此理论命名为“层次论”。(注:“混沌论”以此为“周期三”的分裂模式。) 兹以“人”为例,为了解释方便(层次的划分不是绝对的,端看分析的立场而定,下面说明系以人为对象,且层次分类也仅择其重要),将此系统分为九层:能量,粒子,物质,生命,感觉,学习,经验,意识,理智这九个层次涉及了人类所有的知识。我边写边学,一再改写,最后终于纳入《智能学九论》,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一论。 各层次均有其支配的作用力,以任一系统来看,层次高者,影响之作用力复杂。即使是经验层次的人,也比属于生命层次的细胞复杂。而在同一层次中,个体受到作用而变化,个体的数量亦与行为的复杂度成正比。是以要了解同属物质层次的星体运动容易,而了解由无数气体分子组成的云层变化则非常困难。 在“能量层次”里,我定义了能量的量变为作用力,质变为结合力。能量互相作用时,在某一特定情况下,会作用在一定的坐标位置上,形成了结合力,此一质变即产生了次一层的“粒子层次”。 在“能量层次”与“粒子层次”之间有衍生的关系,而能量在两个层次中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同。这些关系都要分别解说,如此则简单而明确,不会产生混淆。 能量的状态是谓“恒动”,且能量充塞在宇宙中。在能量层次中,当能量作用于能量时,只是量的变化。到了产生质的变化而有粒子层次后,能量即作用于粒子的性质上。粒子的性质是能量以角动量的形式,运动在一定的时空坐标上。当能量作用于此坐标位置时,有可能产生坐标位置的变化,或者是粒子结构的改变。 粒子坐标位置的改变即为运动,到此,我们不妨想象,宇宙中有一颗粒子产生了,宇宙中充满的动能,从各个坐标方向作用于此粒子,而分力合力相等,故此粒子静止不动。再若有两颗粒子产生了,此两颗粒子相对方向的作用力,必然小于其它方向的作用力。是则这两个粒子会相互移近,我认为这才是“万有引力”及爱因斯坦重力观念的真相。 二十年来,我到处推销这种能量压力的观念,所幸还没有被杀头。一般人不懂不足为奇,为什么连学物理的都不了解这种压力观念的重要性呢?道理很简单,不是追求真理的人,对真理是没有兴趣的。学物理只为了谋生,谁管什么真假,能用就好! 爱因斯坦毕生的心愿,就是要建立“统一场论”。因为真理必然是简单精确的,物理界发现宇宙中有四种基本力,而且互不隶属。它们是重力,电磁力,弱作用力,强作用力。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量子力学已经成功地将后三种力归纳成一种力。假如重力亦能有所归属,那就太美妙了,表示宇宙中的规律果真是信而有征的。 不幸,爱因斯坦因重力找不到而失败了,量子力学也无法驯服重力,重力是什么?一种怪物,一个妖灵?它无所不在,却又不知所在! 在我的理论中没有重力,重力只是宇宙中能量对粒子的作用力,是整体对个体的压力(所有的凝聚力都是这样产生的)。既然如此,哪里需要“统一场论”?更遑论“广义相对论”了。原本简单明了的宇宙,只因一个牛顿的苹果,百多年来搞得乌烟瘴气! 在粒子层次中,能量结合力的积累为量变,结合力改变为分子力,则为质变。量变的结果使粒子不断地组合,有的消逝了,还原为能量;有的则成为一个稳定的、半衰期甚长的粒子。 稳定的粒子继续作用,一种新的原子结构产生了,具有一定的性质是为原子力。(层次分类应视讨论的主题而定,如物质结构尚可分为分子、原子、核子等若干层次)。这种性质已经与粒子本身的结合力有所分别,仅以电子价性与其它原子结合,此即为物质。 在物质层次,原子力的积累是量变,原子力改变为生命力,则为质变。量变的结果,原子、分子不断组合,成为各种物质。物质的组合需要能量,能量来自环境,也就是各种变化。但其变化是否能累积,则又与环境息息相关。 当质变为生命力时,能量可贮积在物质结构中,有一种物质结构被称为有机物,是以碳氢化合物为基础,其分子键能灵活改变。于改变过程中,或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释放的能量能提供有机结构变化所需,藉此保证此一机构之继续存在。 当外来能量不足时,此机构原来吸收的能量,可以释放出来加以运用。是以此机体所能吸收之能量,即相当于其存在的保障。而此种吸收能量,又能释放能量以供机体需求的过程,即为生存。 由于能量具扩散的特性,这种有机结构必须有一独立的环境,否则能量容易流失。当此机构体在其外围形成隔绝的组织,以防止能量流失时,即成为一独立的生存体。此一机体在一定的坐标范围中,不断地利用能量,使其作用延续下去,是称生命。 在物质层次中,能量变化严格遵守着热力学的能量扩散原则,是以能量作用促使物质趋向崩溃。生命力则刚刚相反,能量是作用的基础,作用力越大,在生存的前提下,生命力会越强盛。生命体的进化就是基于此一原理,用则发达,不用则退化。 在生命层次中,生命力的积累为量变,生命力改变为感觉力,则为质变。量变的结果,生命体可以生存、生长、生殖。由简单的机体结构变为复杂的。由单细胞体逐渐量变成多细胞的生命,其中最有代表性者,即为细菌及植物。 生命层次质变为感觉力,是因为生命体的适应机能。生命体中所有的有机结构随时因应能量的变化而变化,变化出来的结构如果没有作用,即难以保持其状况。相反地,当能量的刺激不断发生时,其相应的结构便不断加强,本体强化了,后代也能强化下去。这种强化的方式,在反复进行中,即为“累积过程”。 累积过程也可以视为由低而高的另一种层次发展,最高层次的累积结构,便是DNA。在DNA的支配下,生命体有生命体本身的变化,同时也能藉由遗传分裂,将DNA传送给另一个独立的生命体。 在本身的变化与遗传给另一生命体的过程中,一切变化交互进行。每一个体都在变化,而由每一个体到遗传的下一代,变化也继续进行。环境中的能量变化刺激与相应的结构不断地互动,其中生命机体接口变化的结果,即为感觉器官的产生,而在生命体内部则为组织、神经等的蜕化。这种变化因为受到DNA遗传的限制,对一个人的一生而言,似乎微不足道。实际上DNA也在改变,如果一个群体的DNA对环境的变化均难以适应,其结果是群体的灭绝。 在感觉层次中,感觉力的积累为量变,感觉力改变为应变力,则为质变。量变的结果虽使感觉有各种变化,但其变化多为机械式的反应行为,每种变化适应于某一类型的环境。前一代累积的功能,下一代可以传承。所有的低等动物以及少数有感植物等,多属于此一层次。 感觉根据利害选择生存的环境,生命得以在有利的条件下发展。生命越发达,组织分工就越复杂,感觉力也随着变化多端。当复杂的机械作用不可能再经由简单的遗传过程达成时,另一个质变即将到来。 这种质变是一种应变力,属于辨识的过程。在感觉层次中,接收的感官直接连通反应中枢,故在感知外界刺激后,反应立即产生。应变力的产生改变了感官的分工,使感官得以“学习”环境的变化因素,故而进入学习层次。 在学习层次中,应变力的积累为量变,应变力改变为认知力,则为质变。量变的结果,生命体得以在生存中学习,学习可以改变反应动作,增加生存的机会。然而这种学习的时机,多半是在生命体初生的阶段,所需要学习辨识的项目并不多。而且学会之后,其应变力终生不再改变。 属于学习层次者,必然是动物,而且幼儿有一段短暂的哺育期。在此期间由于得到双亲的照料,生存的机会大增。此时亦为感官的适应期,为幼小生命学习的良机。 学习层次是决定人、兽之别的分水岭,对鸟兽而言,学习只是学习,没有产生质变,就不可能有认知力,没有认知力就不可能上升到经验层次。不论是人是兽,不论学习了多少,也不论学的是什么,没有认知的学习只是生存的本能而已。 对学习层次而言,其质变为认知力,有此始知能量变化的利害关系,始能在利害之间争取生存最大的利益。因此学习的结果更能适应环境,尤其是在变化不显著或是没有生存之虞的环境,学习即足资应付。 在经验层次中,认知力的积累为量变,认知力改变为意志力,则为质变。量变的结果,由认知产生行为,行为具有动机及目的,由此产生策略及手段。本层次只有人类能够到达,也只有人类具有经验。(因讨论之主题是以人类为中心,对人类之部分经验而言,其它生物仅能视为学习。但若以生物学的立场,讨论生物特性,则可将若干高等生物,分配在经验层次中,是则,又应多假设本能等其它层次,务求能贯彻层次的结构。) 当一种机体具备了记忆的能力,且能认知该记忆的利害关系,并以之作为行动之参考,此即为经验。对此经验体而言,利害认知与经验形成互为因果,利及害的认知分辨是决定经验的先决条件,同时,利害的认知也必然成为经验的一部分。 然而,利与害要根据什么来决定呢?必然是根据感官的刺激。而感官接受刺激,往往只是很短暂的一段感觉。等这段感觉期过了,所得的经验很可能与另一段的利害关系不尽相同。 经验层次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量变,即将每一部分的经验认知,根据刺激的利害关系,连接成为“经验串”。不论多长的经验串,都还只是一段一段的流程。很可能其中前后矛盾,甚至于经验本身并不真确,对经验体而言,都只得到含糊的感觉。 经验是纯主观的经历与验证,每一个体以其主观认知为判断标准,结果又成为主观经验。在这种循环式的流程下,任何主观个体都不可能察觉其判断标准正确与否。 经验是以个体为单位,没有任何一种经验能跨越两个经验体之间。然而随着感官功能的分工,动物能藉声带的振动而发出声音,两经验体便有了沟通的桥梁。 代表相异事物的不同声音,令人产生不同的经验。用得越多,声音的变化也就越丰富。由此扩大了主观经验的范畴,能将经验微分得更精细,其它的感官也相对的更为发达。人类是演化过程中对声音变化认知最多的动物,多到能以声音的频率、强度、性质等,分别代表各种不同的经验认知。 耳神经与发声的声带神经有部分交连,所以一听到声音,共振的结果,人的声带就会感到些微的刺激。这原是学习的结构基础,自然而然生命体就产生了模仿的行为。 当人能学习发声,又能模仿这种细微的分别后,声音便成为对此类经验的连接索引。这种索引可以代表一系列的经验,更进一步的简化了经验的复杂性。经验原本是由许多时空交错的事件连结而成,经常以经验串的形式存在,在调用经验时,必须从头到尾连续完成。有了声音以后,便可以简短的“符号”为媒介,以代表各个独立的经验串。 这种藉索引符号代表的方式属于以简驭繁的“系统结构”,系统结构分两个部分,一是系统代称,亦即前面所指的“索引”;一是所代表的数据结构,对人而言即为“经验”(以字典为例,有多重系统结构,若找字,可用仓颉码或注音符号为代称,文字为资料;若查文义,则文字为代称,其文义为资料)。代称简单,资料之繁简却视情况而定。 在系统结构下,概念既为代称,又为资料,交互灵活运用,个别的经验得以结合成为统一的体系。人类历经了几十万年,才发现这种“以简驭繁”的巧妙方法。所以中国人虽然善用文字概念,却毫无“字母索引”观念,也就难以厚非了。 举个例子说,我因为高血压、痛风、皮肤过敏需要吃药,医院发药时都已分装成小包,算是经过分类的了,否则各种药混在一起,吃药时的窘境可想而知。但对我来说,每天还要花几分钟把药包打开,再一一取药,仍是手续繁复。所以一想到要吃药,心中便感觉到一种负担,各种负担累加起来,便成了压力。 工作效率的高低,不在于工作的快慢,而是不能分心。所以我每次领了药,一回家,便一次把所有的药先分妥,到时只要往胃里吞就是,这就是“以简驭繁”。如果药太多,要定时、分情况服用,就还要加一项“索引”的顺位功能了。 有了这种系统结构后,人借着脑海中概念的跳接,可以把所有的经验连成网络。这种网络即为“概念网络”,网络的跳接,便是思维。 生理年龄决定了人经验的内容,早年的学习期只能学习思维的联想。基于“生命力”用则加强的原则,若幼年不用大脑,其思维能力必然低落。幼年同时又是生理心理成形的必经阶段,需要大量的刺激,家庭及社会对幼童过度的保护,往往损害其成长的机会。 人在自然的演进下,本与动物无异。虽然人具有更高层次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必须有更高层次的压力需求,才能一步一步养成。这样的压力其实是违反生理本能的,所以人虽然有思维的潜力,除非是必要,宁可以经验处理事情。 一旦经验不能应付,产生了痛苦、失败,在难以忍受的煎熬下,衡量得失,人才会强迫自己试着思考。这种“强迫自己思考”的能力,也就是意识强迫生化电流,在大脑网络中强行导通,故称“意志力”。意志力的特性是要能长期坚持,以抵抗身心的痛苦。 人人皆知思想的重要,也知道思想需要训练,却不知从何下手。殊不知这是自然的需求,只有在意志力被激起后,才能到达思想的境界。一般人多少都有一些记忆、联想、判断的能力,又因在人类社会上,人的价值与思想无关,故在经验层次中并不重视思想。 在现实的人生中,我们常见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证,究其原因就是人在成长后,用不用思想的关系。一般说来,思维的培养及训练,十二岁以后应立即开始。“苦其心志,空乏其身”是刺激用脑的动机之一,万万不可任孩子予取予求,得之既然容易,自然就没有用脑筋的必要了。训练时,讨论、辩论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胜负及奖惩为手段,那样会使目标偏移。 思维训练的基本要求是“意志力”,如果尚未养成,则应先培养“思维持续力”。不断起灭的电流所引起的大脑活动,就是“胡思乱想”。胡思乱想是生命体的本能,也是维护大脑神经通路的一种机能,但如果不予以控制,即难产生有系统的思维。 思维持续力的训练方法之一为静坐,先练习“一念不生”,人若能一念不生,就表示能控制大脑思维的方向。另一种方法是集中思虑,以时间为单位,回想自己今天所做的事,其要旨就在于一心不乱。 有了持续能力后,就要练习水平思维,这是联想能力的锻炼。先任选一个主题,然后试着有系统地联想与主题有关的一切。要练习到随时随地对任何事物,都能随意指出其相关性,才算成功。 练习时如果不觉得累,表示游刃有余,可以进一步练习垂直思维。垂直思维是大脑的组织能力,亦可以说是系统分析能力,能对每一种联想的事物,找出其“体用因果”关系来。水平及垂直思维共享,就是有效的思维(请参阅<智能学九论--思维论>)。 因为思维是大脑内部的活动,无法由外表观察得知。除非在动机的驱使下,能自动自发的思考,否则强迫式的思维训练效果不大。而动机来自环境,环境一优渥,人就丧失了机会,再如家长宠爱,孩子便依赖成习,没受过痛苦的洗礼,怎么可能激发力量? 人能力的高低未必与得失有关,却是成败的关键。不论什么能力的养成,其关键都在训练方法上。因为思维速度慢,唯有加强训练反应力(天生的能力也可藉加训练增进)才能得到较高的效率。而反应的训练必须有系统,反复地把一个动作练熟了,再练第二个。直到整个思维的过程都已成为反应了,这种思维能力才算是自己的。如果也和“胡思乱想”一样,东摸西搞不能熟练,这种能力将永远无法培养。 感官本能的利害认知,经常支配着人的行为。唯有当人具备了意志力,以意志力控制自我,思维的电场强度不断增加,才能忽视感官的影响。但是自我意识是主观的,意志力受到意识的左右,私心重者,对他人仍会造成不利的后果。 当人的认知力质变为意志力时,第一个改变的就是群居的社会观念及行为。但应该注意的是,在社会中的社会人不见得具有意识层次的境界,或许在某种情况下,略有社会意识。但是层次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人性以及人类的行为,对于每一个体在什么时候处于何种境界,则不是当前讨论的范畴。 在意识层次中,意志力的积累为量变,意志力改变为信念力,则为质变。量变的结果,意志力决定了行为的方向。人类的行为大体可分为生存与社会行为两种,前者承袭自动物的本能,以保障生命体的生存为职的。后者则与意志力有关,人本来自自然,因认知个人私心对群体的危害,特以意志违反自然,产生了社会上的各种制约观念。 社会是意识的衍生品,社会的制约来自人类“私心”的反思。然而,不同的环境与不同的时代背景,使得人们有不同的诉求,由此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社会制度。 不论哪种社会制度,其最基本的核心是“自我”,在生存的需求下,“家庭”制度首先确立。在家庭制度中,“性”是因,世代交替为果,家庭的成员是体,共同的生存是用。在早期的生存水准中,年龄、性别、经验是力量主导的指针。 现代人习以为常,早已浑忘家庭的意义,只是随着生理的需求,根据社会的习俗,时候到了便成家育子,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事实上社会结构在改变,家庭的制度也随之改变。当人类无虞于种族的灭绝时,人本位的力量逐渐增强,一夫一妻制便成为主流。 接着,知识形成了力量,社会福利不断的改进,生存变成了人类的权利。人的年龄、性别、经验三者不再是个人力量的指针,家庭失去了原有的机能,宣告破产。此时所剩下的,只有人因为孤寂而对情感的憧憬,始终难以释怀。 人类最初的社会是建立在以家庭为中心的结构上,所以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家长制就是君主制,只是规模较大,关系较复杂而已。 社会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如何生产及分配社会资源。社会资源不外乎生存所需的物质与心理所需的精神。在西方由于人们对人性的了解不足,社会制度无法对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做一个合情合理的安排。因此,在物质资源的处理上,形成了经济及政治制度,而在精神需求上,则独立为宗教。 中国则不然,在汉朝以前,社会制度就是中国人生活的全部。由于先民的卜筮传统影响了思维方式,宿命论大行其道,所以家庭社会的伦理道德遂成为人民的精神支柱。及后佛教传入中国,才有标榜中土玄学的道教兴起。人类的精神依归,未必非经过宗教的过程不可,但是无可否认的,宗教确有其阶段性的功能。 然而,宗教只是理智层次的过渡,是人类追求宇宙真相的中继。在人类还没有累积足够的知识,无法解释各种未知的现象之前,不得不假设一些权宜的观念,此即宗教的由来。从人类文明史可以证明,知识与宗教的认知互为消长,同属精神的范畴。 中华文化之伟大,就在于早在几千年前,一些先知就已经跨过了宗教的迷思,直达理性的本体。《易经》和《道德经》是两个无法否认的明证,只是西风东渐,今人对传统思想蒙然不识罢了! 物质资源的问题涉及生产及分配,生产是能量变化规律应用的技术,需要的是知识与劳力。分配则触及人性的私欲,是一种权与利的交集,人无权则不能分配,分配而不得则无利益。人既然有私欲,为了多得利益,必然要争夺权利。 在任何一个社会上,不论实行任何制度,只要是由人来处理分配的问题,就不可能令人人满意。不满意的结果,就形成意志力的动机,意志力会团结一批不满的力量。于是,意志力与意志力对抗,便有了党同伐异,兵戎相见的流血革命。 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当权者谦让,执行者公正,人民明礼知义。然这些都违反人性的私欲,变成可望而不及的幻想。因为人对世事的认知全凭自我的经验,出生在艰困环境中的人,深受痛苦折磨,因之激起了意志力,从而能克制私欲。唯有这种人,在当权时不恋权势,在执行时不分亲疏,即令身为庶民,也能读书知礼。 在圣人之治下,社会公平了,天下大同了,人的经验平白如纸,动心为念,为所欲为。前文说过,人的意志力仅在极端痛苦的煎熬下才会产生,在平安快乐的社会,任何人都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力。缺乏了意志力,人就停留在经验层次,人人急功近利,短视媚行。掌权者至死不放,执行者无利不贪,老百姓则能争则争,可赖就赖! 这个道理老子看得最为透彻,整本《道德经》无处不是暗示这种现象。所以有人把老子当作反社会的代表,其实他只是先知,早就看透了! 《道德经》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能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早知道生死幻灭的至理,他是第一个理智层次的先知,他当然知道社会制度的走向。人言君权是人治,民主是法治,天下哪有法治呢?民主时代标榜人民可以立法,然而人民是谁呢?是无知无觉的选票!今天有人鼓吹唱歌有益身心,于是立法保护唱歌,明天有人听觉受损,于是立法限制噪音。等唱歌的卯上了限制噪音的,又要立什么法呢? 美国才立国两百年,年年立法,其法律之多胜过牛毛也就不谈了。律师分工就有一百多种,打起官司来,一件民事可能要劳驾好几位律师,想做律师比当医生还难!以一个五千年的古老国家,如果早行民主,如今安在? 所幸意志力能产生思想,能对抗私欲,当私欲渐泯,生理不再是人的敌人时,人才能控制自己。自我控制称为“觉”力,觉力来自于大量的经验比较,此经验体即是“觉者”。觉者可觉于人生所面对的一切,人生所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我心”。 能觉于我心之觉者,就具备了宇宙的“意识”,意识到人仅为宇宙万物之一员。如来佛在《金刚经》中,说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在诸相之中,我相就是我心,要能识诸相非相,就见到如来,这就是真识。 真识只是意识层次的真谛,人只有在此境界中,才能泯除小我,从而追求大我,把“自我”置于宇宙真空,为此空界的众生诸相服务。 这种能觉于我心,绝于我心者,可称为“明心见性”,是为悟者。所有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人,不论从事什么工作、行业,都算得上是悟者。 无我的人,其“忠于”人时,必以他人之利为目的。而有我的人,阿谀谄媚不过是一种卑劣的手段,借着欺骗对方之无知,以谋取自我之私利。 同理,忠于事,忠于党,忠于国,忠于民等,无不视其意识中之利害而定。凡以己利为中心的,不过是停留在本能、学习、经验层次的人罢了。唯有弃绝自我之利益,将意识升华到无我的境地,才算进入了意识层次。 任何人都是孤立的、茕独的,人之所知所识无不来自与他人的沟通。而人类文明的演进,所累积的也无一不是人之所言。人言有正有误,一代一代的传衍下来,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其真实的可能性较大。人类社会就在人言之中,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这就是意识层次的质变,由意志力而产生了信念力。对真实的信念是智能,智能是人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宇宙能量变化的规律,故人唯有认知了解了宇宙的规律,始得具有智能。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的穷窥世态,最后迷途知返,去私求全,直证真如! 如来佛、老子是觉者,是悟者,更是智者。正是这些先知们在前面的提引,后人才得睹康庄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