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寻梦网首页文学书苑现代文学朱邦复作品集智能学九论>第九论 知识论

智能学九论

作者: 朱邦复

目录
第九论 知识论


    螳螂,昆虫界之职业杀手也,举其双臂,天下无敌。
      螳臂,可当车也,交通事故频传,未曾见得一螳尸!
      ───────────────────────

系统定义

      系统名称:知识
       前系统:行为
       后系统:价值
       上系统:认识
       下系统:层次
      系统接口:定义
      系统基因:信息
      系统结构:法则、分类、主题
      系统性质:常识、代表、精确、完整
      系统应用:知识模块
一、知识的系统关系

    本系统:知识-地之地。
      释文:「知」-前缀:矢,箭也。字身:口,人言所出处。*人言如矢之速,
              象征觉察、理解、认识也。
         「识」-前缀:言,说的话。字身:音戈,各种现象。*言及现象,是
              有所体会也。
      定义:人类将认识之各种现象,分门别类整理成为可用之资料者。
    前系统:行为-地之人。
      行为是体,知识为用,以知识充实行为。
    后系统:价值-地之天。
      知识为体,价值为用,以价值检验知识。
    上系统:认识-人之地。
      认识为因,知识是果,认识产生知识。
    下系统:层次-天之地。
      知识是因,层次为果,知识形成层次。


二、知识的接口关系

    系统接口:定义。
      释文:「定」-前缀:?,空间。字身:正,守一以止。*止于空间,安也,
              静也,决也,不变也。
         「义」-前缀:羊,祭祀用的牲畜。字身:我,自己。*以我为羊,牺
              牲小我,不顾私利的行为,道理。
      定义:一系统确定不变的意义。

    由于概念的含糊性及生活性,若欲精确地表达某一系统的性质,必须先将含糊的概
念明确化。经由这种明确的接口,概念所表达的,才是知识。
    【定义】就是这种接口,定义后的概念,经过客观认知,方能达到沟通之目的。本
书以《康熙字典》之字源为依据,即取其客观价值。而当今知识分类精细,但却定义不
清,各种专用术语层出不穷,正是知识失控,隔行如隔山之主因。
    知识原本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康庄大道,不幸,目前西方资本挂帅,物欲横流,知识
摇身一变,竟成为个人循私的工具。专利、著作权成为利益集团的武器,动辄制裁、报
复。而知识之拥有者,更唯恐「机密」泄漏,无不自立「门户」。以致教者藏私,学者
自保,专用术语化为「武功秘籍」,知识遂成了私人产业道路。
三、知识的基因

    系统基因:信息。
      释文:「资」-字身:次,位序。前缀:贝,钱财。*有次序的钱财,有根据
              之本源。
         「讯」-前缀:言,说的话。字身:象疾飞之形,飞而不见其羽。*言
              语疾飞,人所得者乃信息也。
      定义:静态的资料及动态的讯息,人理解判断之源。

    人所知所识者,是宇宙中的各种现象,这些现象在感官的辨识下,有动态的讯息,
也有静态的资料,统称为【信息】。
    信息相当于原始刺激,人经过辨识后,将各种刺激符号化或图形化,便是信息。资
讯的种类繁多,依刺激的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

    ?动态信息:
      天:时空、能量、因果变化等,多以概念或数学公式陈述。
      人:认知、需求、情况变化等,多以概念陈述。
      地:性质、条件、结构变化等,多以概念或符号及图形表达。

    ?静态信息:
      天:数量、规律、方法等,多以概念或数学公式陈述。
      人:价值、观念、功效等,多以概念陈述。
      地:体积、形状、属性等,多以概念或符号及图形表达。

    ?人事信息:
      系人、事、时、地、物、情、理、法的统称,为个体生存过程中,时时所经历
    面对者。经过人类历代的努力,由各种事物中,累积认知,而得到的各种信息。
      【人】:有性别、年龄、性向、身材、籍贯、学经历等,对人应知应识者。
      【事】:有始态、进行态、终态,又有主体、客体等各种变化者。
      【时】:有地缘时、标准时、相对时、生理时、认知时等认知参数。
      【地】:有相对及绝对方向、位置,地球经纬、地理、地名等之定义。
      【物】:有体、形、质、数、量现象,及名称、功能、价值、结构之定义。
      【情】:有物之感应、反应、效应等,及人之心情、情绪、态度等现象。
      【理】:有必然、偶然、或然之现象,及公理、定理、常理等之定义。
      【法】:有原则、策略、方针等解决问题手段,及社会团体制定之条律。

四、知识的结构

    系统结构:法则、分类、主题
      释文:「法」-前缀:水,液体。字身:去,由此处至彼处,指时空距离。*
              水之去,依循一定方式、规律、准则也。
         「则」-字身:贝,货币、财物。前缀:刀,一侧有刃的兵器。*以刀
              分贝,平分财物,有条理之规定也。
      定义:系统所应遵循的规律。

      释文:「分」-字身:两半。前缀:刀,有刃的工具。*以刀切成两半,由少
              化多,引申为由分而得者。
         「类」-字身:米犬,不同之物种。前缀:页,首也,人外观之特性。
              *各物种之特性,其同异可辨者,近似。
      定义:依系统的同异条件,整理为系列之系统。

      释文:「主」-前缀:、,象灯中火焰之形,古文主字。字身:王,国主,最
              崇高者。*所有者,负责者,最重要的,精华。
         「题」-字身:是,肯定。前缀:页,头也,重要的。*肯定很重要,
              引申为标示,或所标示的重点。
      定义:最重要的、所标示的重点。

    知识是经过整理、有系统的信息,其整理的规律,称为【法则】。照理,所有的知
识应有共同的法则,但因人类智能未开,尚在迂回摸索前进,故知识之法则并不统一。
本论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藉一种系统观,在统一的法则下,整理已有的知识。
    传统之【分类】方式,是将知识切割成若干体系,如基本知识有语文、数学等;通
用知识如常识、史地、自然、理化等;其它则视为专门知识。
    本节提供另一种分类方式,是以综合性为原则,层次性为基础,常识性为导向,力
求将各种知识整合为一体。
    知识既有系统,此系统就必须归纳在一个【主题】之下。主题只是标示的重点,以
便应用时,做为知识系统之索引。主题之下,还有副主题,可以不断细分,但是上下主
题之间必须一贯,始能称做系统。
    下列分类实为一开放系统,在选定知识之主题后,即视此主题为一封闭系统,系统
下尚可继续再分。此法则与层次分类相似(详见〈层次论〉),所不同的是,分类要兼
顾完整性,因此先有水平分类,然后再做垂直分类。
      规范知识:人为规定者,如宗教、政治、礼法、语文、数学、教育、管理等。
      自然知识:观测得知者,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哲学、心理等。
      应用知识:实用价值者,如经济、军事、医药、农工、机械、电子、制造等。
      人文知识:有关生活者,如历史、文学、戏剧、美术、音乐、体育、家事等。

    兹以「物种进化的遗传基因」为例,将主题定为「物种进化」,副主题定为「遗传
突变」,说明其结构如次:(结构仅为知识之架构)
      释文:「物」-前缀:牛,家畜。字身:勿,标志,实物。*古人计数以牵牛
              为始,故以牛为物,象征有形体的东西。
         「种」-前缀:禾,谷类植物。字身:重,再也。*禾可以再生者,禾
              之籽也,可用以分辨品族,栽植。
         「进」-前缀:?,乍行乍止。字身:隹,短尾鸟。*鸟动,上升,向
              前,登先,入内。
         「化」-字身:人,行为。前缀:匕,变。*行为变,改变成。
      定义:地球上生物品种,由简单到复杂之变化过程。

      释文:「遗」-前缀:?,乍行乍止,行动。字身:贵,珍重的,有价值的。
              *贵重之物脱走,亡、失也。
         「传」-前缀:人,行为。字身:专,擅也。*人专擅行为,转递也,
              交授也,延续也。
         「突」-前缀:穴,地洞,隐藏之洞。字身:犬,家畜。*如穴中之犬
              一般,快速冲出。
         「变」-字身:「纟言纟」,人言如丝连续状。前缀:?,击打。*连
              续的系统状态在击打之下,有了更改。
      定义:生物逐代遗传之特性突然有了改变。

      【主题】:物种进化。
      【法则】: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规律」。
      【分类】:自然知识-生物类。
        【副主题】:遗传突变。
        【法则】:由逐代遗传到突然改变之「规律」。
        【分类】:根据〈层次论〉,遗传属于生命层次。
          【次副主题】:以生命为开放系统,遗传为封闭系统。
          【法则】:生命现象及遗传现象之「规律」。
          【分类】:根据〈层次论〉,上述现象之理解属于意识层次。
      如有必要,可再细分,直到能导出所需之知识即可。


五、知识的性质

    知识的性质有四:常识性、代表性、精确性、完整性。
      释文:「常」-字身:尚,重视。前缀:巾,长形的布。*尚巾,重视衣冠为
              人伦之道,故象征恒久也。
         「识」-前缀:言,说话。字身:音戈,现象。*言及现象,有体会。
      定义:日常所知所识者,做人必知之道理。

      释文:「代」-前缀:人,行为。字身:弋,以绳系箭,射而取之。*人用箭
              射取而有得,指以此易彼,时间词,更替也,又,世也。
         「表」-象形字,上衣也,引申外层可见可示的征象、讯息也。
      定义:以一系统象征另一系统。

      释文:「精」-前缀:米,稻米。字身:青,天之本色。*细择的好米,引申
              专一,灵也,物之纯粹者。
         「确」-前缀:石,质地坚硬的土。字身:,位高处。*高处之石,
              坚定的,不改变的,实在。
      定义:系统之性质,纯粹且实在、坚固。

      释文:「完」-前缀:?,室也。字身:元,始也。*室之始用,全也。
         「整」-前缀:敕,束之且小击之,饬也。字身:正,守一以止也。*
              饬之使正,使事物完全、有条理。
      定义:一系统在定义的范畴下,齐备无缺者。

    常识来自生活经验,是每一种文化藉以流传、生生不息的基因。常识很容易理解,
内容广泛,功能通俗,在生活上极有实用的价值。常识之所以不能视为知识,是由于难
以整理,较诸任何专业知识都更为精深复杂,几乎无法使之系统化。
    【常识性】必具有以下四个条件:第一、人类生活所涉及的;第二、人人都应该知
道的;第三、因时地有别可以修正的;第四、可以学习且记录的。
    本书之九论,就是根据常识结构所设计的。书中提到的一些基本理论,在当今容或
受到质疑,但经过时间证明后,必将成为常识。
    汉字概念具有很特殊的常识结构(请见下节「概念模块」),是先民在几千年的岁
月中,不断地累积修正,并且在一代一代的实证下,流传至今的人类智能宝藏。
    仅把文字当作一种概念符号,以为经验的「索引」,是任何文字都具备的功能。而
汉字之与众不同,源于中华文化的特殊条件及地缘因素,历经无数的考验,然而要到时
机成熟了,世人才得以认识这个瑰宝的真正价值。
    人类文明的发展,无非是追求效率。拼音文字最大的优点是有音就有字,人类运用
语文,其目的只是为了表达及沟通。语言能藉拼音转化为文字,当然有极高的效率。无
怪乎除了中国,当今所有的国家,都一律采用拼音文字。
    中国之所以例外,是因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正居东亚大陆的中央。最初,黄
土高原的农业环境优良,生活安定,由于需要,七千年前就已依象形造字。直到十七世
纪以前,除了少量的贸易,中国与其它文化鲜有交流,故得以保持原始的文字形式。
    中华文化的特殊因素源自《易经》,系利用占卜来统计人生事务,以供宇宙真相的
探索。占卜时,将其结果记录在龟甲牛骨之上,遂有了「甲骨文」。后来因书写工具改
变,字形也随之而变,但基本形状与结构仍是一脉相承。
    先民占卜是基于对人生的惶惑,因之其所刻的甲骨文字必然与人生息息相关。人间
的事态复杂繁琐,举凡观念认知、具体抽象,无一不是人急切求知的对象。而这些正是
今日所谓的常识,所以,汉字的来源,可以说是始自对常识的探索。
    这并不表示其它语文不具备常识,但文字的设计与发展,与原始的目的与理念息息
相关。为了追求认知的需要,当然会不计一切代价,以求在文字中表达常识。如若只是
着眼于使用方便,即令是表达常识,也不必将常识设计在文字中。更何况,当文化还没
有完全成熟之前,常识不过只是常识。时到今日,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常识的重要性。
    而今,随着知识领域的拓广,人各专精一技,概念所代表的观念与经验,越来越分
歧、复杂,以至于在不同的专业间,丧失了共同的概念。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生活
的多元化,使得原本应该相同的认识,也受到了意识型态的扭曲。
    所幸人具有相同的生理结构,感知共同的刺激讯息。所以在基本信息上,尚能代表
共同的常识。否则人与人之间,将会因为使用的概念不同,而彼此无法沟通。
    【代表性】指知识分类之性质,知识本是广泛的,举凡人类所知所识,尽皆属之。
如此庞大的体系,没有任何人可以全部掌握,故为了实用的方便,必须将之分门别类。
代表性即指分门别类后,此类知识具有全部细节的象征性质。
    例如物理学是一门知识,此门知识所代表的,是「物质」的各种现象之「原理」。
在物理中,又可分为「力学」、「电学」、「光学」等,同理,力学的内容应有代表各
种「力」的性质,余可以此类推。
    代表性与完整性不同,代表是取知识之精简有效的纲领,以便于理解及应用。完整
性(见后文)要求巨细无遗,取知识之全。
    【精确性】是系统化的结果,任何一种常识在系统化后,根据定义就能得到预期且
精确的结论时,即可称为知识。
    精确性之获得,有两个因素:一是系统的定义明确,一是工具的效率高强。定义是
概念的系统化功能,尚有待后进的努力。工具多指数学公式,经过历代数学家的努力,
由算术、几何、代数、三角以迄于微积分,在应用上已日趋完整。
    数学是一种逻辑工具,其结构严谨、申论明确。在纪元前,希腊人爱好思考,把数
学当作一种规律,用来探讨一些抽象的现象。是以有了「前提、假设、申论」的三段论
法,以及「定理、公理、公式」等精确的思维工具。
    将数学及定理应用在知识上,不仅能得到精确的知识结果,且能借着数理所具的规
范功能,推测并验证各种已知及未知的宇宙现象。
    中国人受到《易经》的影响,在思维上重「象」而轻「数」。「象」是指事物意义
广泛的代表,是人认知的主要对象。而数则有两种:一为宇宙本存的「先天数」,亦即
全部变化的排列组合;一为仅供计数用的数值。
    先天数介于可知与不可知之间,懂的人不谈,谈的人不懂。至于数值,中国人在传
统「人生意义」的大前提下,只有工匠、商贾赖以维生。由于西方没有「象」的观念,
得以专心致力于「数」之钻研,遂有几何、代数、三角等精确的应用工具。
    于是,中国与西方的发展背道而驰,自工业革命以后,牛顿及莱布尼兹发明了微积
分,此后从事研究的科学家,更是如虎添翼,从而有了今日的成就。中国则恰好相反,
不仅仍沉醉在「象」的抽象世界中,而且食古不化,不思进取。
    象与数本是一体的两面,无所谓优劣好坏。数字精确的长处,在于可以界定得精密
确实,在应用时,特别是在物质的性质上,效率极高。短处则是常常见林不见山,身在
其中,却往往迷失了原来的方向。「象」的意义广泛,好处在于人生的认知完整,但若
不用心体会,或不得其门而入,也不过是夸夸其谈,令人不知所云。
    在「智能学」的立场,象及数有如双刃,取象以求全,取数以求精。既全且精,知
识之性质始得完整,是为【完整性】。
六、知识的应用

      释文:「模」-前缀:木,树木。字身:莫,草中见日形。*初民以木为定形
              之物,以拟所见之形者,引申为标准的范式。
         「组」-前缀:纟,细丝。字身:且,又也。*细丝交互联结,系统间
              配合为一体,量词。
      定义:以一系统之固定形式应用于其它系统者。

    知识具有能量,将其能量分解,即有实用功效。知识能量结合成四种模块形式:概
念模块、结构模块、知识模块、系统模块。分解这四种模块,就可以得到知识的能量。
    概念模块,在汉字即为常识结构,如为拼音文字,则尚须在概念模块之外,另行建
立常识结构。常识结构之难度远大于任何一种知识,盖知识有一定的范畴,而常识则无
从限制。若无常识做基础,语言文字只是一些无机的符号,对人毫无意义。
    汉字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图形符号与「象」的常识结构上。只要熟习取象的本旨,
以及形声文字的扩充规律,汉字本身就是字典,外加一整部百科全书。一般说来,中国
人只要略识「之无」,就小有常识,正是这种微妙的模块之功。
    本书可作预言,唯有中文自然语言完成后,西方始能萧规曹随。否则,仅仅是设计
一个通用的常识库,西人就已束手无策,遑论其它?
    兹简述四种模块如次:

  ?概念模块:
      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以有限理解无穷,本系不可能的任务。经过人类数十万
    年的摸索,发现了一种以简驭繁的法则,即以简单的讯息,代表含糊的常识经验认
    知,是称「概念」。若以概念为经,常识经验为纬,彼此交错衔接成为一个模块,
    这种模块即为「概念模块」。
      以汉字为例,概念与常识的关系非常密切,兹简述如下:
     ?概念代表多数常识:即将概念做为索引或目录。
     ?概念代表某一常识:是称等效式,一个概念代表一种常识。
     ?概念等于常识:此观念来自汉字图形文字之「六书」法则。
       甲、辨识概念因子:文字中已具辨识之定义:
         如前缀:日月与光热有关;目与视讯有关。(请见〈思维论〉)
          金木水火土为性质分类。
          牛马犬鸟鱼为生物分类。
          门户车舟穴为机能分类。
          刀矛弓矢贝为用途分类。
          骨肉皮毛髟为组织分类。
          手足口彳走为行为分类。
       乙、认识概念因子:汉字系以少数概念,结合成为「词组」,词组产生模块
         认知,即功能、控制、变化、情况、利害等,所具有的能量。
         例:「火车」是一个概念,而「火车是交通工具」则为常识。
          「火车」之概念为:「火」为动力,「车」为交通工具。
          而火的动力及交通工具的性质则为知识。

  ?结构模块:
      结构模块是由概念模块所构成,将概念模块组合成「句子」。句子是一系列常
    识的综合,经常代表着某种知识,或者称做有系统的常识。
      句子可以视为一组连结的系统,由本态系统、连结系统及终态系统三者构成。
    本态系统可以是任何系统,连结系统则必须与本态有接口关系,至于终态系统多属
    因果关系,如非因果之陈述,则可从缺(详见《新易-易文》)。
          例:「句子」=本态系统+连结系统+终态系统
      概念是由基本的、不可再分割的因子所组成,源自刺激,其中包括外来的能量
    变化、内在的经验认识等等。刺激又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认
    知。句子就是要界定概念所不能代表的各种情况,以表达其本态或终态的认知。
      概念结构是多层次的组合,纵横结成网络,当网络聚合为一「交集」时,人始
    能认知各概念间的关系。聚合有其必然的过程,过程的长短,会影响网络电势的强
    弱。时间短效率高,时间长则电势减弱,无法聚焦。
      因此,概念最有效的应用方式,必是在电势尚未减弱前,聚焦完毕。所以,句
    子不宜太长,人对超过十个概念以上的句子,常常要重复思考,否则不能理解。
      连续的系列常识,始能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知识,唯有整个系统架构完成后,
    知识才能成为一个体系。用「文法学」的术语来说,是以字组成词,词组成句,句
    组成段,各段组成篇章,始成知识。
      在〈思维的基因〉中,已经介绍过汉字前缀的常识分类,又在〈思维的应用〉
    一节,表列了概念分类,请自行参阅。本态及终态系统各代表一种性质或状态,所
    有的概念皆能适用。连结系统如涉及因果,则属动作行为等「主观动态」类概念,
    否则必为「客观-抽象-定义-语法」类。
      在系统观之立场,文句系以本态系统为天,终态为地,连结为人。以天为大范
    围,由人界的变化,以与地界合为一体。但在表达中,各系统又可细分:
      例一:以〈思维的基因〉中所分析之「坐飞机去旅行」说明如次:
          天:本态    坐飞机
              天:  (某人)----省略
              人:  坐-------行为,主观认知
              地:  飞机------本态
          人:连结    去
              天:
              人:  去-------行为,主观认知
              地:
          地:终态    旅行
              天:
              人:  旅行------行为终态,主观认知
              地:
      例二:以「本文之主旨在于阐明知识模块之应用」分析之:
          天:本态    本文  之  主旨
              天:  本文------本态
              人:  之-------属性
              地:  主旨------属于本态
          人:连结    在于  阐明
              天:  在于------连结本态
              人:  阐明------主观认知
              地:
          地:终态    知识模块  之  应用
              天:  知识模块----终态之本
              人:  之-------属性
              地:  应用------终态之果
      此外尚有句子的结构关系,略举数例如次:
     ?代表因、果及体、用关系者:
       「因为,所以」、「故此」表因果关系。
       「得以,可以」兼具因果及体用关系。
       「把,用于」则为体用关系。
     ?结构的等效关系:
       「是、为、系、等于、相当于…」等概念。
       「你、你、我、他…」等人称代名词,及「这个、那些…」等指示代名词。
       「和、及、与…」等连接词。
     ?结构的从属关系:
       「有、属于、的、之…」等界定前后关系的概念。
     ?结构的状态关系:
       如果结构功能为动作表现,则前者为始态,后者为终态。
       如「逃脱」及「脱逃」两个概念结构,都由「逃」及「脱」所组成,前者为
      始态,表示开始逃,后者为终态,表示脱离了逃的状况。也就是逃的目标达成
      了,这是因为概念「脱」具终止因子之故。
       后者以「脱」为始态,开始为「脱离」某一情况,终态为逃的动作。脱虽具
      有终止之概念,但在始态时仅表示终止前一状态,逃不具终止概念,故而尚在
      继续地「逃」。
       再若「稳不稳」等各种肯定加否定的概念,是表示相对状态,代表在此两种
      相对的认知中,任何一个尚不明确的灰色区域。
     ?结构的程度关系:
       所有的「相对概念」,如「大、小,快、慢,软、硬,高、低」等,如果作
      为始态,表示为一时、空、质、量、数等性质的概略程度。如:
       「快」跑,「好」吃,「高」山,「近」利等。
       如「死打」及「打死」,「打」无终止概念,而「死」具终止概念,且属完
      全终止。以「死」为始态,则表示严重程度(如「死相」)。至于是否已「打
      死」,则必须另行陈述。
       若需要强调此一程度,则再应用其它的程度概念如:
       「很」快,「非常」好,「够」高,「不」近,「一味」死打等。
     ?结构的数量关系:
       为了更明确地表达,则需采用「数量概念」,数量概念有二:一为数值,一
      为性状。概念的应用弹性越大,其效率越高,故数值与性状分别使用,远比结
      合为不可分的单一概念有利。以「人」为例:
       一「人」--未加性状,单指「人」,数量为一,无特殊意义。
       一「个」「人」--性状为「个」,指人的「整体」。
       一「群」「人」--性状为「群」,指很多人聚集之状。
       一「堆」「人」--性状为「堆」,指很多人「堆」在一起状。
       一「车」「人」--性状为「车」,指范围为一车中。
       一「家」「人」--性状为「家」,范围为一家。
       一「条」「人命」-性状为「条」,其中「人」用以界定「命」。
       性状类为界定性质、状态的概念,与数值概念结合,可表达更多的属性。
     ?结构的时、空关系:
       如「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中…」等。
     ?结构的性质关系:
       物有物性,以物质代表之:
       「木制」为:以「木」质为原料,「人造之」。
       事物有分类,以类性代表之:
       「车厢」为:「车」之「厢」。
     ?尚有其它多种关系,兹不细列。

  ?知识模块:
      知识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知识具有能量。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有由经
    验转换而来的能量总和,就记录在知识模块中。后人对知识模块加以分解,再经认
    识后,利用此能量做「功」,是为知识的效益。
      知识仅为一种架构,理解全靠思维,思维则赖概念。故知识模块相当于一个庞
    大无比的书架,只要能在概念的索引下,找到正确的位置即可。
      在计算机上的应用,则须事先建立一知识索引系统,而每一项知识的索引,无论
    巨细,都应该能调阅放在该「书架」上的知识。此中之关键技术,在于如何将索引
    系统与语文常识相联系。因为知识虽然浩如烟海,只要计算机记忆量够大即可,但若
    应用时不够灵活方便,知识就失去了应用的价值了。
      如能利用常识作为知识模块的接口,不失为有效的应用方式。其法为利用汉字
    结构的优点,先将汉字分类(在《新易-易字》中,有两百五十六种分类),再于
    各类中定义知识索引。
      下面以「视讯」中若干概念为例,说明此一知识索引的设计方案(因恰好有七
    层分类,故采用生物学之分类名称: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索引      概念定义
       概念(界)  文字符号
       主观(门)  在相对情况下,判断立场由主观决定者。
       认识(纲)  经过观察、辨识后,理解的结果。
       感知(目)  因感官而认识者
       刺激(科)  具有能量变化之现象
       光觉(属)  本能量为光
              系统定义   体=光  用=眼睛  因=光照射
         (种)  明亮晦暗朗昭皎皓灿(各有程度、性质、条件等定义)
       视觉(属)  本能量为物质状态
              系统定义   体=物质  用=眼睛  因=光透射
         (种)  洁净澄澈污秽骯脏浑浊(各有程度、性质、条件等定义)
      下表为其它视讯概念与知识索引之部分参考资料:
  ┌─────────┬──────────────────┬──────┐
  │ 知 识 索 引 内 容│    相  关  概  念    │  应用条件  │
  ├─────────┼──────────────────┼──────┤
  │空间  位置  方向  │前、后、左、右、中、上、下、内、外  │主观位置观察│
  │空间  位置  物体  │边、缘、沿、侧、顶、底、交、叉、角  │客观物体观察│
  │空间  方向  绝对性│东、南、西、北、纵、横、平、直、弯  │客观方向观察│
  │空间  角度  相对性│高、低、俯、仰、斜、歪、偏、倾、立  │主观角度判断│
  │空间  距离  正性  │远、长、大、辽、阔、遥、宽、广、瀚  │主观聚焦判断│
  │空间  距离  负性  │近、短、小、邈、隘、迫、狭、窄、微  │主观聚焦判断│
  │空间  体形  正性  │大、胖、厚、粗、巨、丰、宽、硕、庞  │主观物体观察│
  │空间  体形  负性  │小、瘦、薄、细、微、纤、仄、扁、戋  │主观物体观察│
  │空间  容积  相对性│多、少、实、虚、满、空、深、浅、溢  │主观接口判断│
  │数量  性质  计量  │个、只、只、堆、支、件、块、根、把  │客观数量判断│
  │数量  变化  相对性│多、少、有、无、增、减、得、失、寡  │主观数量判断│
  │能量  变化  力度  │快、慢、迅、速、缓、急、轻、重、稳  │主观时间判断│
  │能量  变化  正性  │强、猛、烈、旺、盛、昌、勃、兴、炽  │主观感受判断│
  │能量  变化  负性  │弱、罄、绝、衰、竭、尽、空、亡、虚  │主观感受判断│
  │能量  变化  热度  │熔、焚、沸、冻、凝、燃、烧、熄、灭  │客观感受判断│
  │光度  色调  程度  │白、黑、灰、浓、淡、深、浅、荫、影  │主客感受观察│
  │光度  光照  程度  │明、亮、晦、暗、朗、昭、皎、皓、灿  │主观感受观察│
  │光度  净度  正性  │清、澈、洁、净、澄、透、通、纯、洌  │主观感受观察│
  │光度  净度  负性  │浑、浊、污、秽、骯、脏、糊、杂、污  │主观感受观察│
  │颜色  主色  光谱  │红、橙、黄、绿、蓝、靛、紫、赤、青  │客观感受观察│
  │颜色  杂色  光谱  │玄、乌、丹、朱、碧、黛、翠、褐、苍  │客观感受观察│
  │形状  边沿  线性  │圆、方、矩、线、点、弧、勾、交、叉  │客观感受观察│
  │形状  边沿  质性  │弯、曲、齐、整、钝、尖、锐、利、脆  │主观感受判断│
  │形势  外表  程度  │崎、岖、凹、凸、陡、峭、崇、峻、隆  │主观感受判断│
  │形态  排列  群性  │简、繁、齐、乱、聚、散、匀、纷、紊  │主观感受判断│
  │质态  比例  含水性│潮、湿、浓、淡、稀、稠、干、燥、涸  │主观感受观察│
  │质态  比例  组织性│坚、柔、松、紧、疏、密、硬、软、牢  │主观感受判断│
  │动态  变化  引力  │浮、沉、涨、落、升、降、崩、塌、陷  │客观位置观察│
  │动态  变化  群性  │蓄、屯、积、累、贮、存、堆、叠、集  │客观位置观察│
  │动态  界面  组合性│拼、凑、会、合、并、聚、集、和、综  │客观物体观察│
  │动态  界面  结构力│淹、没、浸、泡、渲、染、涂、混、沾  │客观物体观察│
  │动态  界面  组织力│纠、结、缠、绕、掺、搀、维、绞、串  │客观物体观察│
  │动态  界面  连续性│联、连、接、继、续、衔、承、绍、传  │客观物体观察│
  │动态  界面  变化性│破、碎、断、裂、绽、脱、锈、烂、毁  │客观物体观察│
  │动态  界面  机构性│封、堵、阻、塞、淤、关、闭、窒、碍  │客观物体观察│
  │动态  作用  向量  │转、动、回、旋、倒、覆、停、息、止  │客观物体观察│
  │动态  作用  位移  │运、滑、溜、闪、晃、荡、蠕、翻、滚  │客观物体观察│
  │动态  作用  作用力│飞、翔、飘、扬、刮、扬、飙、冒、升  │客观物体观察│
  │动态  作用  引力  │降、落、压、坠、堕、掉、垂、垮、崩  │客观物体观察│
  │动态  作用  水性  │流、淌、渗、漏、泌、淋、滴、漫、泻  │客观物体观察│
  │动态  作用  体质性│陷、缩、长、涨、延、伸、展、舒、张  │客观物体观察│
  │动态  变化  视觉性│显、现、曝、露、蒙、蔽、遮、盖、隐  │客观物体观察│
  │美感  容貌  正性  │俊、秀、美、丽、雅、艳、壮、健、帅  │主观人体观察│
  │美感  姿态  主观  │娇、俏、妖、冶、俗、妩、媚、骚、酷  │主观人体判断│
  │认知  生态  相对性│荣、茂、茁、熟、枯、槁、腐、朽、萎  │主观生物判断│
  │空间  单位  长度  │里、引、丈、尺、寸、分、厘(公英制)│客观空间观察│
  │体积  单位  立方  │秉、石、斗、升、合、勺、撮(公英制)│客观空间观察│
  │面积  单位  平方  │坪、甲、厘、亩、顷、(公英市制)  │客观空间观察│
  │重量  单位  引力  │吨、担、衡、斤、两、钱、克、铢、毫  │客观质量观察│
  └─────────┴──────────────────┴──────┘
      前表之「应用条件」中,凡观察程度有异者为「主观」,观察程度相同者为「
    客观」。又凡为「观察」者,表示立即可知,「判断」者则尚需思维。

  ?系统模块:
      本书所采用的系统结构也是一种模块,利用这种系统模块,可以解决各种思想
    上及技术上的问题,下面试举一例说明。
      电力是当今最方便有用的能源,其唯一的缺点,是需要电线输送。另一方面热
    力在某种立场来说,是很讨厌的一种现象,它无所不在,甚至充斥在空气中。要想
    把多余的热去除掉,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就算有可能,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根据「热力学」,热有向量,会趋向随机数永远扩散下去,是称为「熵」。再根
    据能量不灭定律,能量变化最终都将转成热的形式,能量由是保持平衡。
      以上二律的意思是,要想把热当作能源来应用,几乎是不可能的。真能利用大
    气中的热能,使之变成电能,不仅是一个突破,且是理想之极的解决方案。
      过去,有许多科学家都想设计一种永不停止的「恒动机」,结果都在热能的损
    耗上失败。如果连空气中的热都能发电,那么恒动机的梦想也能实现了。
      利用系统模块的方法,如本论的陈述方式一般。只要把前述待解决的问题视为
    「接口系统」,再将「将大气中的热转化为电能」设为主题,在其外围系统之间,
    导出答案即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可以直截了当地找到问题核心。
      主题:利用空气中的常温,使之变成电能。
      系统甲:空气中之热能。
      系统乙:电力。

      系       统       分       析
      系统甲:热力        系统丙   系统乙:电力
      上系统:涡漩体中心之振动  ?    上系统:电子之流动
      下系统:热量由高向低传播  ?    下系统:电压由高向低流动
      前系统:物质分子振动    ?    前系统:电子
      后系统:物体分子相互碰撞  ?    后系统:作功
      现在所需要的,是求出由系统甲的下系统或后系统,连结到系统乙的上系统或
    前系统之「接口系统」。兹假定此系统为「系统丙」。
      也就是说:一种系统,能令「热量由高向低传播」变成「电子的流动」者,或
    「物质分子振动」变成「电子轨道改变」者。
      根据系统乙,已知电子有扩充其轨道的特性。根据系统甲,又知热之用,为令
    分子相互碰撞。由前两项的分析可知:当物体分子相互碰撞之时,先获得能量的分
    子,一定先产生位移,然后接近另一分子之位置。当分子位置接近到某一程度,电
    子之轨道与电场将发生作用。
      再根据系统乙的信息网络,可得知「半导体」是一种结构,能将电子吸入邻近
    的「电洞」,而令导体的电性具向量性质。
      设若有一排物质,其电子有强烈扩充倾向,将之暴露在大气之中。在适当的距
    离外,有另一排具有正电的电洞物质。只要有温度,分子就会振动,一旦两分子间
    电场相交,电子即落入电洞之中。只要令两者形成回路,即会产生电流。
      上述之物质,具有「接收热能」、「转换能量」、「输出电流」的三才结构,
    正符合系统甲、乙之间的「接口系统」,即为所求之「系统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文学书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