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 >> 虞世南 >> 蝉(垂绥饮清露)
蝉(垂绥饮清露)
内容 注释
蝉(垂绥饮清露)

【年代】:唐
【作者】:虞世南
【作品】:蝉
【内容】: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注释】:
(1)绥: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简析】: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
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
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
(ruí音近于“锐”),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
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
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
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
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
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
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
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
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
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
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
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
(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
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
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杨 义



虞世南
【作者小传】
字伯施,余姚人。沉静寡欲,精思读书,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见称于仆射徐陵,同是有名。在隋,官秘书郎,十年不徙。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太宗践祚,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卒谥文懿。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集三十卷。

【虞世南】的其它作品
杂曲歌辞·结客少年场行(韩魏多奇...
咏萤(的历流光小)
咏舞(繁弦奏渌水)
应诏嘲司花女(学画鸦黄半未成)
相和歌辞·中妇织流黄(寒闺织素锦)
相和歌辞·怨歌行(紫殿秋风冷)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驰马渡河...
相和歌辞·门有车马客行(财雄重交...
相和歌辞·飞来双白鹤(飞来双白鹤)
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芬芳禁林晚)
侍宴归雁堂(歌堂面渌水)
门有车马客(陈遵重交结)
凌晨早朝(万瓦宵光曙)
和銮舆顿戏下(重轮依紫极)
赋得吴都(画野通淮泗)
赋得慎罚(帝图光往册)
赋得临池竹应制(葱翠梢云质)
奉和至寿春应令(瑶山盛风乐)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早秋炎景暮)
奉和幽山雨后应令(肃城邻上苑)
奉和咏日午(高天净秋色)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逐舞飘轻袖)
奉和幸江都应诏(南国行周化)
奉和献岁宴宫臣(履端初起节)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良晨喜利涉)
发营逢雨应诏(豫游欣胜地)
从军行二首(涂山烽候惊)
春夜(春苑月裴回)
初晴应教(初日明燕馆)
出塞(上将三略远)
蝉(垂绥饮清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