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 > 卷十·内伤杂病水气 三十二章
水气之病,阳衰土湿,气郁而水泛者也。或内停于脏腑,或外溢于经络,内则有气血之分。外则有风湿之辨。风湿之清浊不同,气血之上下异位,上下之界,以腰为准。腰上为阳,是谓气分,腰下为阴,是谓血分。气分之病,发其汗孔,血分之病,利其水道,而上下疏通,总以保中为主,中气轮转,血温而升则汗出,气清而降则便通。
盖水病不离气,气病不离水,气水一物,以上下而异名耳。中焦气水之交,所以降气化水,升水化气之原也,未有中气不败而气水独病于上下者。治水气之病,而败中气,则人亡矣。
后世庸工,加减八味之法,轻者偶服可愈,重病而久服之,以湿土而得地黄,未有不死者。俗子见其偶效,以为良方,误人甚多。八味之方,制于仲景,使其可以治水,仲景何以不用,而待下士加减乎!
水气一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风水者,水之闭于风邪。皮水者,水之溢于皮肤。正水者,水之正病于肺肾。石水者,水之凝结于肾脏。黄汗者,水之内入于汗孔者也。
水气二
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风水者,风郁其水也。《素问·水热穴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汗孔也。风袭皮毛,故其脉自浮。湿流关节,故骨节疼痛。病因风得,是以恶风。
皮水者,水之溢于皮肤,外与风水同处,其脉亦浮。水气泛溢,营卫郁阻,故皮肉胕肿,按之没指。不因风得,故不恶风,水胀于腹,是以如鼓。水旺土湿,是以不渴。风水、皮水,皆外在皮里,法当发汗。
正水者,水之正病于肺肾。少阴水旺,故其脉沉迟。水上连肺,气道壅遏,故外证自喘。“水热穴论”: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此水之自下而泛滥于上者。
石水者,水之凝结于肾,如石之坚。肾气实则胀,故外证腹满。上不至肺,是以不喘。
黄汗者,汗出而浴,水入汗孔,浸于经络。水旺阴盛,故其脉沉迟。水遏阳气,不得外达,故身发热。土湿胃逆,肺气不降,是以胸满,浊气上壅,故头面肿。土败不能行气于四肢,故四肢肿。久而不愈,湿郁为热,肌肉腐烂,必致痈脓也。
水气三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肿,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寸口脉沉者,肾阴之盛,滑者,风客皮毛,水气内郁而动荡也,是谓中有水气。面目肿大,身上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微臃肿,如蚕之新卧起状,其颈脉振动,时时咳嗽,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是风水也(视人之目窠上至末,《灵枢·论疾诊尺篇》文。水胀篇、《素问·平人气象论》皆有此段,而语稍不同)。《素问·评热病论》: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其气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咳出清水也。此论风水,岐伯曰:病名为风水。颈脉者,足阳明之人迎,动于结喉之旁。颈脉动,时时咳者,胃气之上逆。按其手足,陷而不起者,肿之坚厚也。
水气四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痠,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则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太阳病,脉浮而紧,是伤寒之脉,法当骨节疼痛,今反不疼,身体反重着而痠,其人不渴,是非伤寒,乃水气在内,发汗则愈,此为风水也。其恶寒者,此为阳气极虚,而又发汗亡阳而得之。其渴而不恶寒者,卫阳未泄,此为皮水。若身体胕肿寒冷,状如周痹,随经脉上下而痛作,胸中窒塞,不能下食,气反聚痛于膈上,暮躁不得眠睡,此为黄汗。若痛在骨节,咳而发喘,口不渴者,此为脾胀。以湿土壅阻,肺气郁碍,故咳喘俱作。其状亦如胕肿,乃内胀而非外肿也。以上诸证,皆发汗以泄其水气则愈。然诸病此者,设若渴而下利,小便数者,津液内耗,不可发汗也。
水气五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者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邪之外袭,洪则为卫气之内郁。风性疏泄,气性敛闭,外风与内气相搏,风泄于外,气闭于内,营郁热作,透出汗孔,而见红斑,是谓痧疹。气之为性,愈泄则愈敛,若风强而外泄,气强而内闭,则红斑不出。其风强而气不能全闭,红斑半出,出而不透,隐见于皮肤之内,是为瘾疹。气不透出,则郁而为痒,痒者名为泄风。泄风者,风之半泄而未透也,《素问·风论》: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是也。泄风不愈,营血之郁热莫宣,久而肌肉腐溃,则为痂癞,(义详风论)。《素问》名为癞风,亦曰脉风,“脉要精微论”谓脉风成为癞是也。(《金匮》此段,见《伤寒·脉法》)。盖肺窍于鼻,司卫气而主皮毛,卫气郁,故皮肿毛落而鼻坏,法当泻卫气之闭遏,清营血之郁热,则疮癞平矣。若气强而风不能半泄,则气闭而为水。以气为水母,气行则水行,气郁则水郁也。气水鼓胀,故难以俯仰。风气抟结,两相维系,营卫郁阻,气水不行,故身体洪肿。汗出而水气外泄,肿乃愈也。恶风者,是其表气之虚,得风则卫气愈闭而病加,是以恶之,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肺气不降,其口多涎,此为黄汗。黄汗者,土湿木郁,而生下热,上原无热,惟有寒也。
水气六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即胸满短气。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紧则为寒,本自当有寒,疝瘕,腹中疼痛,医不用温,而反下之,土败胃逆,即胸满而短气也。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数则为热,本自当有内热,消谷,小便数,今反小便不利,此欲作水也。盖素有伏气者,趺阳脉亦当有伏留之象,而伏气有寒热之不同。寒伏则脉紧,此当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即胸满而短气。热伏则脉数,此当有积热,消水谷而便数。今反不利,此水谷不消,内原无热,欲作水也。
水气七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抟,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抟,名曰伏。沉伏相抟,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抟,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即为阳盛而上热,迟脉即为阴盛而下潜,上热与下潜相抟,是阴气不升,其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为阴虚而上热,数脉即为阳盛而上止,上热与上止相抟,是阳气不降,其名曰伏。阴之下沉与阳之上伏相抟,则阴中无阳而水不化气,其名曰水。阴升于上,是谓清阳,水升而化阳气,故络脉充满,阴沉而不升,则络脉虚。阳降于下,是谓浊阴,气降而化阴水,故小便通利,阳伏而不降,则小便难。络脉之虚与小便之难相抟,则水不渗于膀胱而逆走于皮肤,即为水矣。抟者,合也。
水病原于下寒,今阳气伏止于上而不下交,阴气沉潜于下而不上交,则水不能化气而水道瘀塞,络脉空虚。积水无下泄之路,盛满莫容,则避实而走虚,游溢于经络而浸淫于皮肤,必然之势也。
水气八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
弦为肝脉,紧为肾脉,寸口脉弦而紧。肾肝阴盛,营阴束其卫阳,卫气不行,即见恶寒。阳气败没,阴水泛滥,停瘀而不沾流,故走于肠间,沥沥有声也。
水气九
少阴脉沉而紧,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
少阴脉沉而紧,阴旺而水寒也。紧则寒气凝涩而为痛,沉则阴气结凘而为水,水寒木郁,膀胱不泄,小便即难也。
水气十
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
脉得诸沉,阴旺水寒,不能化气,当责有水。水溢皮肤,身体肿重,是其证也。水病脉沉,若脉出者,阳根下断,升浮无归,法当死也。
水气十一
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目下,阳中之阴位,水气上溢,阴位先凝,故目下臃肿如卧蚕也。水气浸润,故面目鲜泽,所谓色鲜明者,有留饮也。(首卷“脏腑经络”语)。脉伏者,伏留而不动也。消渴者,水泛而火逆,木郁而风动也。如此,法当病水,若腹大而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此为有水,可下之也。
水气十二
问曰:病下利后,渴而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当自愈。
病下利后,阳亡土湿,木郁风动,渴而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致胕肿者,此法当病水。若内而小便自利,及外而汗出者,自当平愈,是以水病有发汗利水之法也。
水气十三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心水者,水灭火也。阴盛阳虚,故身重而少气。阳不根阴,故烦躁,不得卧寐。火种下绝,肝肾寒凝,故阴器肿大也。
水气十四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肝水者,水乘木也。木郁贼土,是以腹大。肝脉自少腹而循胁肋,行身之侧,脾胀肝郁,经脉迫急,故不能转侧而胁腹时痛也。风木疏泄,故时时津液微生于上,小便续通于下也。
水气十五
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肺水者,水乘金也。肺主气,卫气不行,故其身肿。气生水,肺气不化,故小便难。肺为太阴,化气于湿土,下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燥金,亦从湿化,收敛失政,故时时鸭溏。
水气十六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脾水者,水侮土也。脾为太阴湿土,水盛土湿,乙木不达,郁怒而贼脾土,脾气胀满,是以腹大。脾主四肢,湿流关节,故四肢苦重。木郁风动,肺津伤耗,故津液不生。脾土被贼,困乏衰倦,故苦少气。土湿木郁,不能泄水,故小便难。
水气十七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肾水者,水自伤也。水盛而侮土,土湿木郁,是以腹大,脐居上下之交,中气所在,寒水侮土,中气崩溃,是以脐肿。脐肿腹大,总缘土败,所谓肾气实则胀也。腰者,肾之府也,水旺木郁,陷于肾部,盘塞不舒,是以腰痛。乙木不能疏泄,故不得溺。肾开窍于二阴,前阴者,宗筋之聚,肝之所司也,水寒土湿,肝木郁陷,湿气外蒸,故阴下湿,如牛鼻上汗。肾脉自足走胸,寒水下旺,经脉不升,故其足逆冷。阳明行身之前,循面下项,阳明从燥金化气,是为燥土,水侮土败,太阴湿土之部,无不胕肿,而燥被湿夺,亦当肿及阳明之分,但阳明为三阳之长,首面又六阳之会,以燥土而居阳盛之地,是以面部不肿。阳明太阴,同主肌肉,水胜土负,肌肉消减,故面部不肿,反见其瘦也。
《素问·阴阳别论》:三阴结,谓之水。三阴者,太阴也,手太阴肺不能行水,足太阴脾不能制水,阴气凝结,是以水泛。究竟化水者脾肺,司水者肾也,然则太阴者,水病之标,少阴者,水病之本。手之少阴,是为丁火,足之少阴,是谓癸水,丁火不根于癸水之中,此少阴水病所由作也,水盛则灭火而侮土,水凘土败,堤防崩毁,水病既成,不可医矣。
治法:补火燥土,以制癸水。而横流倒注,实因水窍不开,则条达厥阴,以通疏泄之路,不易之诀也。厥阴风木,性主疏泄,汗溺皆司。汗孔、尿孔、水之去路也。
水气十八
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抟,结在关元。始时尚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咽喉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系不去,其病不除。复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与亭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
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是水也。乃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喉,状如炙肉,当微作咳喘,缘其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盛,紧为寒凝,沉紧相抟,水寒结在任脉之关元。始时病气尚微,年方盛壮,不知觉也。及乎年迈阳衰之后,营卫俱虚,两相干碍,是时阳损阴盛,关元之结寒微微动作,肾中阴气随而上冲,是以咽喉塞噎,状如炙肉。水寒木郁,故胁下急痛。医不知是结寒,以为留饮,而大下之,寒气维系而不去,其病不能除也。复重吐之,以伤胃气,胃逆而生虚烦。咽燥而欲饮水。其小便不利,前无渗泄之路,而水谷陈宿,不能腐化,水溢经络,是以面目手足浮肿。医又与亭苈丸下水,积水初下,当时如小差,遇食饮过度,伤其脾胃,水气泛滥,肿复如前。风木郁冲,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升突。其水邪上腾,扬溢胸膈,壅其肺气,故咳嗽喘逆俱作。治法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后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其冲气之新病,咳喘之病,当在后也。肾肝冲气,因于下有结寒,当以温暖肾肝之药下其冲气。
水气十九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抟,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寸口脉沉而迟,沉则阴盛而为水,迟则阳虚而为寒,寒水相抟,阴盛阳奔,故趺阳脉伏,水谷不化。太阴主内,脾气衰则湿旺而鹜溏,阳明主外,胃气衰则阳败而身肿。于是少阳之脉卑,相火虚而形于左关,少阴之脉细,寒水旺而现于尺中。寒气下凝,男子得此,则小便不利,妇人得此,则经水不通。经水为血,血原于肾而藏于肝,水暖木荣,则血流而水利,水寒木郁,则血瘀而水凝。缘血中温气,实胎君火,火败血瘀,水病必作,故经脉不利则为水。寸口主血,此以血分之寒而病水,根起于下焦者也。
水气二十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营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溺,名曰气分。
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阴盛而寒,涩则为血之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之不足,迟则为阳虚而寒。寒旺而气血不足,则手足厥逆而寒冷。手足逆冷,则营卫凝涩而不利。营卫不利,经络壅塞,则脏腑郁遏而腹满。肝司营血而行于左胁,肺司卫气而行于右胁,中气胀满,碍左升右降之路,则两胁滞气,雷鸣相逐,下转于膀胱。营卫之气,不得顺行,逼而下转,俱致劳伤而郁结不行,堵塞膀胱注泄之路,此水病之所以作也。卫郁而阳气不通,即内陷而身冷,营郁而阴气不通,即外束而骨痛。阳欲前通而未能遽通,则寒栗而不舒,阴欲前通而未能遽通,则麻痹而不仁,必阴阳和调而相得,其气乃行。阴不乘阳,则卫气外行,阳不乘阴,则营气内行,是谓相得。行则大气一转,膀胱之滞气乃散。散则滞气泄于二阴之窍,实则失气于后阴,虚则遗溺于前阴,滞气泄则水道通矣。趺阳主气,此因气分之寒而病水,根原于上焦者也。
二章总承以上诸水证,虽有表里之辨,脏腑之别,名目非一,证状不同,其究不过血分气分二者而已。气分之病,心肺之阳虚,血分之病,肾肝之阴盛也。血分病水,因于肾寒,血以水为母而火为子,水阴而火阳,往往下寒而上热。若气分病水,则火灭而阳亡,上下俱寒也。
水气二十一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诸有水者,腰以下肿,是气鼓也,气鼓因于土湿而气陷,腰以上肿,是水胀也,水胀因于土虚而水逆。盖气中之水降,则水不上逆,水中之气升,则气不下陷。水位于下,气所化也,气清则化水,循经而降,至腰以下而水成矣,气位于上,水所生也,水温则化气,循脏而升,至腰以上而气成矣。气之在上,清者归于心肺而化神气,浊者外发而为汗,水之在下,精者入于肾肝而化精血,粗者外渗而为溺。其所以上下升降,化生气水者,中气之旺也。中焦气水之交,气水未分,非水非气,其象如沤。中气衰败,升降失职,气陷于下,膀胱闭癃,水窍不开,则腰以下肿,故当利水,水逆于上,玄府致密,汗孔不泄,则腰以上肿,故当发汗。腰以下肿,所谓血分也,腰以上肿,所谓气分也。水病非一,随处异名,约而言之,气分血分尽之矣。
水气二十二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方在“湿病”。腹痛者,加芍药。
此段见“湿病”。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汗出当风,窍闭汗回,浸淫经络,是谓风水。风性发扬,是以脉浮,水性沉着,是以身重,风性疏泄,是以汗出,病因风得,是以恶风。防己黄芪汤,术、甘燥土而补中,黄芪益卫而发表,防己利水而泻湿也。土湿木郁,肝气贼脾,则病腹痛,芍药泻木而清风也。
水气二十三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者,水胀于经络也。续自汗出,无大热者,表郁热作,热蒸于内,风泄于外,是以汗出。而泄之不透,故外无大热。越婢汤,麻黄、石膏,发表而清热,姜、甘、大枣,补土而和中也。
◎越婢汤四十七
越婢汤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生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加附子一枚。风水,加白术四两。
水气二十四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阳受气于四肢,皮水为病,阳衰湿旺,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之中,郁遏风木之气,故四肢聂聂动摇,《左传》:风淫未疾,譬之树在风中,根本未动,而枝叶先摇。防己茯苓汤,甘草补中而培土,黄芪、桂枝,宣营卫之郁,防己、茯苓,泻皮肤之水气也。
◎防己茯苓汤四十八
防己茯苓汤
防已三两 茯苓六两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水气二十五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方在“消渴”。
水在皮肤,阻遏阳气,不得四达,故四肢厥冷。蒲灰散,蒲灰、滑石,利水而泻湿也。
水气二十六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越婢加术汤主之。
里水,水在脏腑之里,即正水、石水及五脏之水也。一身面目黄肿,水旺土湿,木郁为黄,缘木主五色,入土化黄也。阴盛,故脉沉。木气遏陷,莫能疏泄,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肺家津液,故令作渴。便利口渴,则水不但在里而亦在表,脉必兼浮,不全是沉。宜越婢加术汤,姜、甘、大枣,补土而和中,麻黄、石膏,发表而清热,白术生津而止渴也。
◎越婢加术汤四十九
越婢加术汤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白术四两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水气二十七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小便自利而渴者,甘草麻黄汤,主小便不利而无渴者,皆用麻黄,使里水化汗而外泄也。
◎甘草麻黄汤五十
甘草麻黄汤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水气二十八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肿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脉浮者,宜杏子汤。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之少阴,肾脉沉小也。浮者为风,风性发扬也。无水虚肿者,名为气水,其实是气,而非水也。凡此诸证,发其汗即已。但脉有浮沉,则药有温清之不同耳。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温中下而发表,浮者,宜杏子汤,清中上而发表也。
◎麻黄附子汤五十一 方见《伤寒·少阴》
即麻黄附子甘草汤,而分两不同。
麻黄附子汤
麻黄三两 甘草一两 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杏子汤五十二 方见《伤寒·太阳》
原方缺载,取《伤寒》麻杏石甘汤补。
杏子汤(麻杏石甘汤)
杏子五十枚 麻黄四两 石膏半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水气二十九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黄芪芍药桂酒汤主之。
黄汗为病,身体胕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上,色正黄如柏汁。此以汗出入水,水从汗孔入里,浸淫经络,阻其营卫,卫郁而为肿,营郁而为热。经热郁蒸,泄而为汗,肌肉滋湿,汗色正黄。缘脾为湿土而主肌肉,土湿木郁,则发黄色,木主五色,入土化黄故也。木郁风动,是以发渴。木气遏陷,是以脉沉。黄芪芍药桂酒汤,黄芪、桂枝,行营卫之郁遏,芍药、苦酒,泻经络之病热也。
◎黄芪芍药桂酒汤五十三
黄芪芍药桂酒汤
黄芪五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合,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
苦酒,即醋也。
水气三十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营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黄汗之病,经热内郁,而不外达,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是寒湿格其阳气,外热内寒,此属历节。黄汗外冷内热,食后水谷未消,中气胀满,经热愈郁,皮毛蒸泄,是以汗出。又暮常盗汗出者,此卫气不敛,营气之外泄也。若汗出之后,反更发热者,经热不为汗减,久而营血瘀蒸,不能外华,皮腠肌肤枯涩,必生甲错。发热不止,血肉腐溃,必生恶疮。若身体沉重,汗后辄轻者,湿随汗泄,暂时轻松,久而汗夺血虚,木枯风作,必生瞤动。瞤即风木郁冲,胸中疼痛。风木升泄,故汗出腰半以上。风木郁勃,经络鼓荡,故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湿遏经络,故身体疼重,烦躁。湿旺木郁,故小便不利。此为黄汗,宜桂枝加黄芪汤,姜、甘、大枣。培土而和中,芍药、桂枝,通经而泻热,黄芪助卫气以达皮毛。辅以热粥,而发微汗,以泻经络之郁热也。
◎桂枝加黄芪汤五十四
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黄芪二两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食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水气三十一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主之。
气分,清阳之位,而浊气痞塞,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此下焦阴邪逆填阳位,必缘土败而水侮也。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甘、枣,培其土虚,附子温其水寒,麻黄泻其滞气,姜、桂、细辛,降其浊阴也。
◎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五十五
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麻黄二两 附子一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七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水气三十二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此缘水饮所作。以水旺土湿,胃气上逆,壅阻胆经下行之路,因而痞结心下,坚硬不消。枳术汤,枳实泻水而消痞,白术燥土而补中也。
◎枳术汤五十六
枳术汤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